中国行政史的重点笔记

合集下载

【主观题汇总】中国行政史00322

【主观题汇总】中国行政史00322
题知识点汇总★★★ 1. 两府三司制(1710、1610、1504、0810、0710、0510) 两宋时期是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的时代。由于皇权不断发展,相权则进一步遭到削弱。中 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称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司使,又称“计相”。 故一般将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 2. 三公宰相制(1704、1310、1201、1010、0610) 汉成帝分别改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三公官,中央政务被一分为 三,由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以取代丞相制。 3. 超责任内阁(1910、1610、1404、1201、0610) 段祺瑞凭军事实力,破坏三权鼎立的体制,有意将总理及内阁职权超出《临时约法》的范围, 使得内阁凌驾于总统和国会之上,以实现个人独裁。因此,人称段内阁为“超责任内阁”。 4. 内外服制(1710、1410、1404、0610) 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 方法和组织形式。 5. 门荫(1904、1604、1301、2008) 隋唐时为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而设置的制度。贵族或官员子弟经服役一定年限或出 钱代役即可取得吏、兵部考试资格参加选官。 6. 世选(1904、1610、1210、0910) 辽朝官员入仕的主要门径,是指在具有世选特权的家族中按某些标准挑选一个合格人选来继 承某一官职和爵位。 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610、1510、1310、200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指 1912 年 3 月 11 日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正式公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宪 法性质的法律文献,是南京临时政府在立法建制方面最重要的成果。它规定了参议院有广泛 的权力,国务员有实际的责任,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到各方面的限制。 8. 幕僚长制(1804、1510、1301、1110) 幕僚长制是政府的一种机关工作制度。将机关工作分为政务工作和事务工作,主管长官着重 负责政务工作,而常务次长、秘书长、主任秘书、支部书记等官吏则着重负责事务工作,这 些负责事务工作的长官称为幕僚长。 9. 军事管制委员会(1810、1410、1210、1110) 中共中央决定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设立的人民民主政权的一种过渡性的组织形式,在肃清反 革命势力,安定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政权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军管会在其任务完成后, 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自动宣布撤销。 10. 九品中正制(1704、1201、1101、2010) 九品中正制是从汉朝察举制演变而来的官员选拔制度,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原籍地的大 中正或中正。负责考察本州士人并定出品和状,其中品有上上至下下九品,状是对德才的简 短评语,以品、状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 11. 行政三联制(2010、1704、0910、0801)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国防最高委员会根据蒋介石的指示,按照行政运行的顺序,将一切工作 过程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三个阶段。每项工作在实施之前,必须有实施计划及经费预算; 执行中,必须按计划逐步实施;实施结果必须进行严格考核。国防最高委员会是将三者统一 和联系起来的最高指挥机关。 12.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504、1410、0910、2010)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机关,是适应国民党反共内战需要而设立的。1936 年 10

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

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

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序号一:介绍中国行政史是研究中国政府行政制度以及行政机构发展历程的学科,通过深入探讨中国行政史的重点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中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对于研究中国政府的运作方式和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行政史自考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备考。

序号二: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我们将从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入手,这一时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行政史的起点。

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郡县官员负责地方行政事务,并与中央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

秦汉时期还实行了封建制度,封建贵族在地方行政中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对于理解后续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序号三:唐宋时期的行政制度在唐宋时期,中国行政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唐代建立了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地方行政管理更加规范和细致,官员选拔流程逐渐完善。

而到了宋代,行政制度更加精细化,实行州、县、乡三级行政体系,官员选拔更加依靠科举制度。

了解唐宋时期的行政制度对于了解中国封建王朝的行政管理方式以及科举制度的运作具有重要价值。

序号四: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在明清时期,中国实行了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行政管理更加强化。

明代设立了行宫东厂、西厂等特殊机构进行监察,清朝则设立了内阁和内阁学士,负责行政决策与管理。

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也包括了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方式,如府州县衙门等。

研究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政府的集权特点以及封建专制的特征。

序号五:近现代行政制度的演变近现代的行政制度变革是中国行政史中的重要部分。

从晚清的洋务运动到民国时期的官制改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行政体制改革,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对行政机构和行政管理方式的重构。

这些改革包括了官员选拔制度、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以及行政体制的流程优化等方面。

了解近现代行政制度的演变对于分析中国现行行政体制的问题和未来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上篇: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一、中央行政体制二、地方行政体制三、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四、官员管理(一)夏商周:官员选拔制度是世卿世禄制。

1、世卿世禄制(名):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

世卿是指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他们父子之间官职世袭,故称世卿。

世禄是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是其封国的封君,享有原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

(二)秦汉1、简述汉代官员的主要选拔制度。

①任子②赀选③察举④征辟⑤博士弟子⑥荐举2、西汉政府通过“任子”和“赀选”两种形式补充官僚队伍。

(多)3、汉代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察举和征辟。

(多)4、秦汉时期郡对县的考课通常采取“秋冬集课”的方式。

(单)(三)魏晋南北朝1、曹操曾三下求贤令,其选官不论出身、门第,甚至在道德上也不求全责备,奉行“唯才是举”的选官原则。

(单)2、魏晋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单)3、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单)4、九品中正制(名):是从汉朝的察举制演变而来,其具体方法是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原籍地的大中正或中正,负责考察本周士人,综合他们的门第和德才定出品和状。

品主要依据家世官位和资历,分为上上至下下九品,状是根据士人德才行为下的一个简短评语,品和状均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依据。

5、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门资。

(单)6、中国古代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始于魏晋。

(单)(四)隋唐1、简述隋唐时期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

(注意这里多次以多选题形式出现)①科举制度②门荫③行伍④流外入流⑤入幕制2、隋唐时期选拔官员最主要的途径是科举。

(单)3、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确立始于隋炀帝。

(单)4、门荫(名):是为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而设置的制度。

贵族或官员子弟经服役(担任君主宿位或宗庙祭祀人等)一定年限或出钱代役即可取得吏、兵部考试资格参加选官。

中国行政史重点

中国行政史重点

引言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家天下”模式的特色:1、是父家长制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原型,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君主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君位终身并世袭,而父系大家长在大家庭内的角色已大体具备以上的特点,即已产生了君主专制的萌芽;2、是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这和秦汉以后各王朝不同,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在设官分职上也体现出随意性,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表现政府的双重职能,宗法管理与行政管理相互补充,使商周奴隶制很像一个一个大家族的扩大,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作为一种历史的残留存在于秦汉三公九卿之中;3、是以“家天下”观念进行统治,宗法制度是在父家长制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宗法制度下,天子、诸侯、卿大夫既是一种君臣关系,又是兄弟叔伯或甥舅关系,各级贵族处于不同的等级阶梯上,享有不同的特权,并以原则制礼作乐,规范天下。

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的原因:1、是部落时代民主议事的遗风仍在商周的会议制度中有所反映;2、夏、商、周三代都十分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纳谏制度,这些也当是原始民主的残留。

本文来源:考试大网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的特点:1、中国的封建集权体制时间长,一种体制持续2000余年;2、权力集中的程度有所差别;3、思想控制方法的不同;4、中国封建社会自其一开始就有一整套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考评、退休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这一套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色,为世界古代所绝无仅有的。

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与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的区别:1、形成了一套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3、法制的日趋完备;中国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主要矛盾: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自考中国行政史各章节知识点

自考中国行政史各章节知识点

自考中国行政史各章节知识点
1. 中国行政史的概念及意义
- 行政史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中国行政史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 行政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关系
2. 先秦时期的行政制度
- 先秦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郡县制、郡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先秦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3. 唐宋时期的行政制度
- 唐宋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唐宋时期的州县制、州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唐宋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4. 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
- 明清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明清时期的州县制、州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明清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5. 民国时期的行政制度
- 民国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民国时期的县制、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民国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6.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制度
-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新中国成立后的县、市、省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7. 中国行政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成效和不足
8. 中国行政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 全球化和信息化对中国行政制度的挑战
- 中国行政制度思想的创新和现代化
- 中国行政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中国行政史知识汇总

中国行政史知识汇总

中国行政史知识汇总中国行政史那可真是一部超级有趣的“大戏”啊。

从古代开始,就像是一场场风格迥异的角色扮演游戏。

先说说秦朝吧,那秦始皇就像个超级霸道总裁,一声令下,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

三公九卿就像他的得力助手团队,各个都像是精密仪器上的零件,严丝合缝地运转着这个庞大的帝国行政体系。

这三公九卿制啊,就像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厨房,丞相负责切菜炒菜(掌管行政事务),太尉就像是厨房保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呢,就像个挑剔的美食评论家(监察百官)。

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又开始搞新花样了。

刺史这个官职的出现,就像是在帝国这个大蛋糕上插了很多根监管的小蜡烛。

刺史到处溜达,看哪个地方官要是敢偷偷挖帝国蛋糕的墙角,就立马把他揪出来。

到了隋唐,科举制就像一场全国性的超级选秀。

无数的寒门子弟像一群渴望成名的小粉丝,纷纷涌入这个舞台。

一旦被选中,就像从路人甲一夜之间变成大明星,可以在行政体系这个大舞台上闪闪发光。

三省六部制呢,就像一个复杂又高效的魔方,中书省出谋划策(起草诏令)像魔方的第一步构思,门下省审核把关(封驳审议)如同检查魔方步骤有没有错误,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那就是按照正确的魔方解法把事情搞定。

宋朝啊,那行政体系就有点像个臃肿的胖子。

官职叠床架屋,一堆人在那干差不多的事儿,就像一群蚂蚁在一个小糖块上挤来挤去,都想分一杯羹。

不过宋朝的文官那可是幸福得像掉进蜜罐里的小熊,待遇好得不得了。

元朝的行政体系就像是一个大杂烩,把各种不同的管理模式搅和在一起。

行省制度像是在帝国大地上画了一个个大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有不同的故事在发生。

明朝朱元璋那可是个厉害角色,他把丞相这个职位像扔一个破布娃娃一样给扔掉了。

自己直接掌控六部,就像一个孤独的超级玩家,一个人操控着整个游戏的关键环节。

可是后来内阁又慢慢崛起,内阁大学士开始像一群隐藏在幕后的谋士,悄悄影响着行政决策。

清朝呢,军机处的大臣们就像一群时刻待命的小跟班,皇帝一句话,他们就得像小陀螺一样转起来。

中国行政史(整理)重点

中国行政史(整理)重点

中国行政史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神权政治盛行于2.中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3.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将奴隶制国家的行政管理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是4.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是一种管理体制5.中国奴隶制的三个代表性王朝,其中夏朝是商朝是周朝是6.中国封建社会始于止于7.中国奴隶社会始于止于8.中国奴隶社会,和紧密结合,行政制度带有浓厚的宗族血缘性质9.中国古代,“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主导意识形态思想的地位10.(08)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11.(08)中国奴隶制时期国家的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12.母系氏族社会最高权力机关是13.(10)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14.军事民主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大体由三种权力机关进行15.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16.中国古代的王位继承制从禅让制转变为王位继承,始于17.夏朝建立后设置了辅佐夏王以备咨询的四辅臣是18.(08)最早确立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19.盘gen 迁殷后在王位继承上实行的是20.商代中央政府的职官大体可分为21.(10)周天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的权力有22.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重要的政务官是三司23.(09)盘gen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24.中国古代的内外服制起始于25.在地方体制上,周朝实行天子向诸侯“搜民授疆土”的26.西周时期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27.(09)西周时,诸侯间直接拜访的沟通方式被称为28.(11、09)纣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被称为29.西周王朝上下级的行政联络方式主要有30.西周王朝,用于战时动员的行政文书是31.(08)西周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联系与决策所采用的礼仪方式主要有32.周天子的决策地点有33.夏商周时期,选拔和任用官员最主要的依据是34.据文献记载,夏商周具有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

【中国行政史】自考_笔记

【中国行政史】自考_笔记

③轻重相制,交叉监督 5、宋代会议制度:①例行常朝;②便殿议政;③临时朝议 第六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 1、 辽统治方法因俗而治中枢机构南北宰相府行政执法机构(重要特点:设置鲁花赤)夷离毕院选官制(笼络汉人而设)科举制 燕京:南京、西京、东京 有名无实:中书省、门下省 金主管军事枢密院掌管军政、民政都总管汉人入仕科举行政层级:路、府、县 元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 掌管佛教事务宣政院 行政监督最高机构御史台 监察法规:①《设立宪台合格例》、②《行台体察等例》、③《察司体察等例》 第七章明的行政管理 1、废除宰相制,确立内阁制鼎盛时期:万历年间;文书机构:通政司 2、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 3、大学士的职责:①协助皇帝阅读;②协助皇帝处理奏章和起草诏书; ③在皇帝身边充当顾问 4、翰林院的作用:①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②高级决策人员 6、内阁制和宰相制的区别:①从职务设置上看,前者是无定员;后者定额定员; ②从地位看,后者是最高行政长官,前者谈不上地位; ③从职权看,前者仅有决策参与权,后者有决策参与权和指挥权 7、地方行政层级变革的要点:①将元之宣慰司取消,设立不同的派出机关; ②府成为中级地方行政区划的主干; ③州将为低于府的特殊行政区 第八章清的行政管理 1、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 2、议政制度最完善的时期——皇太极时期 3、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文馆 4、雍正后,中枢机构的核心——军机处 5、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 6、东北地区建立起——八旗制度 7、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8、汉人入仕的途径——①科举(主要);②学校;③荐举和捐纳;④世职和荫叙;⑤吏道 9、官员的考核标准:①操守、②政绩、③才能、④年龄
的国家组织形式。 5、母系氏族公社与后来国家对社会的管理的不同,主要表现: 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单位。 ②、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氏族、胞族和部落,而不是象后来的国家那样按地域划分其国民,也不同于后 来的经济、文化组织,以行业来组织其成员。 ③、实行原始民主管理,氏族成员一律平等,氏族全体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重大事务由全体成年男女讨论决定。 6、军事民主时期: 1、组成: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人民大会 7、夏、商、西周: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政体,形成以王为核心的王权制度。 分别是王权制度的初创、发展、完善时期。 8、分封制度日趋成熟和完善,表现在: ①对分封的范围、仪式、依据和原则等方面规定得详明; ②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等配套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9、西周的行政监督二种形式: ①天子、诸侯各自对其下属“邦国”的监督: ②天子、诸侯、卿大夫各自对其直接辖区的监督: 10、官员的选拔: 夏、商、西周都实行世官制度(夏、商——血统是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 11、官员的爵制 夏:公、侯、伯、子、男五等 商:公、侯、伯、子、男,分为三等。一等:公、侯——商王族或亲族 二等:伯——远方首领 三等:子、男——在侯、伯之下并隶属各侯、伯。 西周:实行分封制,有公、侯、伯、子、男之分,分为三等。公为第一等,侯伯为二等,子男为三等。 第二章秦汉的行政管理 1、皇帝制度 皇权的内容:1)立法权,皇帝的意志就是最高的法律; 2)最高司法权,即在司法上有最高审判权,并有大赦权; 3)最高军事权; 4)行政决策中的最高决断权和对中央、地方官员执行政务情况的考察权。 2、宰相制度及其变迁 丞相制——三公宰相制——尚书台 3、丞相制: 丞相制:是秦到西汉初年的宰相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独相制,虽个别时期曾设左、右丞相,但其中也仅一个负主要责任。 权力:1)在立法上负责草拟或组织草拟法律;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引言概述:中国行政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及现代行政制度和行政管理发展的学科,它涵盖了中国行政制度的演变、行政机构的建立和改革以及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等方面。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通过对中国行政史的回顾,帮助读者理解中国行政制度的历史演进,为今日的行政实践提供参考。

正文内容:一、古代中国行政制度的演变1.夏、商、周三代的行政制度特点2.秦朝的行政制度改革与统一大业3.隋唐时期的行政制度创新与繁荣4.宋、元、明三代行政制度的演变与发展5.清朝的行政制度革新与封建专制二、现代中国行政制度的建立和改革1.中国近代行政制度的形成与西方现代化的冲击2.晚清时期的新式行政机构与改革尝试3.辛亥革命后的行政制度变革与探索4.国共内战与的建立5.建国后的行政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三、中国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1.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特点2.毛泽东时期的行政管理实践与思想3.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管理与政府效能4.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下的行政管理变革5.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四、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成果与问题1.行政制度改革的成果与社会发展2.行政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与挑战3.反腐败与廉洁政府建设的实践与探索4.行政监督与权力制约的改革尝试5.社会参与与公民权利保障的挑战与应对五、中国行政史的启示与展望1.中国行政史的历史经验与教训2.当代政府的重要职责与使命3.建立健全现代行政制度的路径与方向4.中国行政史对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启示5.中国行政史的研究前景与发展总结:通过对中国行政史的复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行政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历程,从而理解现代中国行政制度的特点和趋势。

古代中国的行政制度多样而独特,形成了深厚的历史传统;现代中国的行政制度建立和改革经历了许多挑战与变革,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

中国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创新,为建设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体系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行政制度改革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

中国行政史必考归纳知识点

中国行政史必考归纳知识点

中国行政史必考归纳知识点中国行政史作为一门研究中国历代行政管理制度及其演变的学科,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体系。

以下是中国行政史必考的归纳知识点:一、先秦时期的行政制度1. 夏商周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夏、商、周三代的主要行政管理方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世袭制。

2. 分封制:周代实行的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对自己的封地有行政、军事和司法权。

二、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1. 郡县制:秦朝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2. 三公九卿制:汉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作为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行政制度1. 州郡县制: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州一级行政单位,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体系。

2. 士族政治:士族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门阀士族政治。

四、隋唐时期的行政制度1.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中央政府设立三省(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明确了中央政府的行政职能。

2. 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不再完全依赖门第,而是通过考试选拔。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1. 路府州县制:宋代在行政区划上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

2. 行省制: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内阁制:明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参与国家大政。

4. 八旗制度:清代初期实行八旗制度,作为军事和行政管理的结合体。

六、近现代行政制度的变革1. 晚清变法:晚清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试图改革行政制度。

2. 民国时期的行政改革:民国成立后,废除了清朝的许多旧制度,建立了新的行政体系。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制度1.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行政体制。

2. 行政区划:设立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行政单位,实行分级管理。

3. 公务员制度:建立公务员制度,规范公务员的选拔、任用和管理。

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学习笔记

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学习笔记

《中国行政史》学习笔记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一)中央政府行政体制1、识记:(1)辽北南面官制下的机构设置和职权。

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

担任北面官的一般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

北、南宰相府市辽代总揽政务、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中枢机构,北、南府宰相分别例由皇帝也律氏和后族萧氏族人世选,北、南宰相府设左、右宰相为长,下设总知军国事、知军国事等官职。

北、南枢密院也是辽代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

枢密院是辽代最高军事机关,同时兼管行政事务,各设枢密院使为长,下设知枢密院使事、知枢密事、枢密副使等职。

南面官制事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设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制度。

南面官以汉人为主,但也是契丹人。

南面官系统不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

南面官制由于杂采了几朝制度,故其官号极为紊乱,隶属关系错综复杂,具体来说有:汉人枢密院、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翰林院。

(2)勃极烈制的内容。

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在辽初尚处于原始公社制末期,到金太祖祖父乌古乃时形成了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军事联盟,成为高居部落之上的组织形式,乌古乃被公推为都孛,从此开始设官分职。

所设官制都称勃极烈。

在勃极烈下置国相,或称国论勃极烈,是勃极烈的辅臣,处于宰辅地位,在国相之下设诸勃极烈。

开始时都勃极烈右各部落公推,后随着完颜部的强大而成为其中一个家族的世袭职位,应该说这是已在氏族制内部孕育了国家机器的雏形。

(3)金熙宗以后尚书省、枢密院的设置及其职责。

金熙宗即位后,为改变多种制度并存的状况,开始仿唐宋制度来统一金中央行政编制,把女真旧地和原辽、宋地区统一置于封建专制中央王朝之下。

从此,尚书省、枢密院取代勃烈极贵族会员分别成为新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

金熙宗时的中央行政体制名义上是三省制,但最为重要的是尚书省。

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设左、右丞(副相)。

门下省长官侍中和中书省长官令分别例右尚书省左、右丞相兼任。

可见,三省中仅尚书省是最高中央机构,门下、中书二省实际上已成为尚书省的附庸。

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

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

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行政制度的演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自商代迄今,中国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演变,也反映出中国行政史的发展历程。

在行政史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行政体系的变化、行政权力的演变以及行政制度的创新,这些都是中国行政史的重要研究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行政史自考的重点内容。

一、行政体制的变化行政体制的变化是中国行政史自考中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行政史上,行政体制的变化可以分为数个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部使用官吏掌握政权。

到了秦汉时期,行政体制逐渐形成。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度,而到了汉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度,改为州县制。

唐代开始采用六部制和三省制,宋代则使用制度偏重于“考试择优”的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

元朝一度使用西夏和金朝的行政体制,明朝开始使用最为完善的行政体制。

二、行政权力的演变行政权力的演变也是中国行政史自考中的重要内容。

在古代,中国行政权力仅限于君主,而后在行政体制的演变中,行政权力逐渐分散,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的情况越发明显。

到了上世纪初,行政权力在中国的分散程度已经非常高。

现代中国的行政权力已经基本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但是地方政府的权力也在不断扩大。

三、行政制度的创新行政制度的创新也是中国行政史自考中的重要内容。

在行政制度的演变中,中国也不断推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制度。

如唐代的科举制度,宋代的水利制度、元朝的两税法制度、明朝的户籍制度等等。

20世纪前半期是中国行政制度创新的黄金时期。

国民政府推出“节约开支”、“化则成节”的精神,大北方政府实行“平调会议”,毛泽东推出“人民公社确定政府代表”的方式。

总之,在中国行政史中,行政制度始终是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完善的。

在中国行政史的演进中,行政体制的变化和发展、行政权力的演变和行政制度的创新,都是凸显在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内容的方面。

中国行政史的研究不仅是了解中国历史演进的必要途径,更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必要指南。

中国行政史 自考小抄 自考考前笔记知识点梳理

中国行政史 自考小抄 自考考前笔记知识点梳理

0322 - 中国行政史虞崇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引言第一章夏、商、西周的行政管理第一节原始民主管理体制的演变第二节夏、商、西周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三节夏、商、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第四节夏、商、西周的行政运行和行政监督第五节夏、商、西周的人事管理第二章春秋战国的行政管理第一节春秋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第二节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第三章秦汉的行政管理第一节秦汉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秦汉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秦汉政府的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秦汉时期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五章隋唐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六章五代、宋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五代时期的行政管理第二节宋代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宋代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四节宋代政府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五节宋代行政官员的管理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第一节辽的行政管理第二节金的行政管理第三节元的行政管理第八章明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九章清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下篇中国近代的行政管理引言第十章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与改革第二节地方行政体制的变革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十一章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五节南京临时政府行政体制的延续第十二章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行政体制的频繁变化第二节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十三章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十四章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第二节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十五章战后南京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第二节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十六章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第一节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工农民主政权的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三节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人员的管理第十七章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第一节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第二节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三节抗日民主政权行政干部的管理第十八章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第二节人民民主政权的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三节人民民主政权的干部管理单项选择题0.1.中国古代奴隶主专政和封建主专政两个阶段行政管理的相同点是(A)A.个人独裁的管理体制B.中央集权制的管理体制C.设官而治的管理体制D.家国—体型的0.2.行政管理形式的直接决定性制约因素是(D)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力水平,D.国家的国体、政体0.3.中国古代神权政治盛行于(C)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C.商朝D.周朝,0.4.中国奴隶制社会政府与王朝的组织模式是(A)A.父系大家庭B.父系氏族公社C.父系家庭公社D.部落联盟0.5.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A.等级君主制B.专制君主制C.宗法制度D.世袭传子制、0.6.中国封建制行政管理体制的初创和确立是(C)A.从春秋到秦B.从战国到秦C.从战国到秦汉D.从春秋到秦汉0.7.中国封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成熟和定型的标志是(C)A.三公九卿制的确立B.三公宰相制的确立C.三省六部制的确立D.二府三司制的确立0.8.标志着行政管理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的(B)A.《法经》B.《唐六典》C.《明会典》D.《清会典》0.9.中国步入阶级社会是在考古学上的。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1.试析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的特色。

3次答:第一,神权政治色彩浓重。

第二,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

第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第四,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2.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2次答:1、盛行于部落联盟时代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的发展。

2、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

据文献记载,禹征三苗,启伐有扈氏都曾召开贵族议事。

3、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如商神权盛行,处理政务须事事向上帝请示占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王权的发挥。

3.简述春秋时期赋税改革的内容及其对行政体制的影响2次答:春秋时期各国的赋税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土地关系和赋税财政制度的根本变革,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建筑国家职能的变化,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

(1)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

赋税改革后,国家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实际上取消了公私田之分,一律按国人什一履亩而税的方法收取实物。

这样一来,国家的主要社会职能就仅剩下政治和行政事务性的内容,不再具有直接组织社会生产的职能。

(2)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

改革以后,一家一户的小农成为生产单位,集体在公田上耕耘的“井田制”趋于瓦解。

井田制的破坏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庶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可充当甲士,实际已变成向国家交纳什一税的自耕农。

庶民可以自由开荒、自由转让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

庶民的分化,各种纠纷也随之增多,再加上国家要向农户征收各种赋税,于是产生以农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

户口的整顿为基层组织由乡遂双轨制过过度到乡里单一制奠定了基础。

4.简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次答:(1)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

在分封制下,各级君主的专制权力受到空间的限制,在郡县制体制下,郡县地方长官不是封君,其职位也不能世袭,郡县地方长官所掌握的主要是行政执行权,决策权则主要收归中央。

中国行政史复习重点

中国行政史复习重点

《中国行政史》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宗法制度P212、礼乐制度P253、世卿世禄制P324、乡遂制P265、郡县制P446、羁縻府州P957、上计P488、四善二十七最9、元丰改制10、磨勘制度11、北面官制P132 12、行省制度13、大计制度14、科举制度15、九品中正制16、改革归流17、盛京改制P246 18、总理各国事务衙门P232 19、军机处P19020、行政三联制P34921、三三制22、中央政治委员会P281 23、都察院P175、P206二、简答题1、我国奴隶制时代的行政管理特色P22、简述商代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P233、夏、商、西周行政体制对行政运行的影响P26—284、战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P40—415、简述秦代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制P60—616、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地区的行政体制P777、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决策特点P78—808、简述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9、简述隋唐时期地方行政体制P92—9610、简述隋唐时期行政监督体制的新发展P10011、简述宋代行政监督体制的改革内容P123--12512、辽代行政管理体制特点P131—13813、元代的行政监察制度特色14、明代行政监察制度完备体现在哪些方面?P175—17815、明代行政决策制度及其方式P16916、清代特殊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17、简述清代的行政监察制度P205—20718、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P226—23119、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经验P229;P37520、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经验P229;行政执行经验P39421、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经验P23022、晚清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措施P247—24823、清末行政执行的混乱与变化P254—25524、清末的行政监督特点P255—2582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及原因P306—30926、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特点P339—34327、国民政府抗战时期行政执行的改革措施28、简述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的地位作用及其变化29、秦汉时期对行政官员是如何进行管理的?P66—7030、简述人民民主政权的干部管理制度P415—41731、简述明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P164—158--164三、论述题1、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特点P5—8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赋税改革对行政体制的影响P36—383、试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发展4、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并作简短评价5、试述晚清政府机构设置的殖民化倾向与体现P231—2366、评述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7、请你总结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行政管理的共同特点。

中国行政史重点

中国行政史重点

名词解释1、嫡长子继承制:2、便殿议政:3、临时参政院:4、议行合一:5、文武分职:6、投下军州:7、甄别:8、政务会议:9、征辟:10、标拟:11、中政会:12、核可权:13、九品中正制:14、南书房:15、总理衙门:16、分层负责制:简答题1、简述皇权的内容。

答:2、简述保甲制度的功能。

答:3、综述南京政府行政监督的方式。

答:4、简述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端。

答:5、比较戊戌变法与新政改革的性质。

答:6、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过程。

答:7、简述唐朝行政执行的特点。

答:8、简述《临时约法》中规定的国务院的行政责任。

答:9、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决策方式。

答:10、简述宋代宰相制度中的权力制衡原则。

答:11、简述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的手段。

答:12、简述军管会的任务。

答:论述题1、分析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的特点。

答:2、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答:3、试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及其演化趋势。

答:4、试析近化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

答:5、试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那么完备的法典,却远远达不到依法行政水平的原因。

答:6、分析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7、分析中国封建制国家行政管理和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的不同点。

答:8、分析国防最高委员会的性质、职权和特点。

答:。

中国行政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行政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行政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嘿呀!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中国行政史的那些事儿!一、先秦时期哎呀呀,先秦时期的行政制度可是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呢!比如说,夏朝建立了最早的国家政权,那时候的行政管理还比较简单,但是已经有了初步的分工。

哇!到了商朝,出现了“内服”和“外服”制度,这可算是一种独特的管理方式呀!再说说周朝,实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这在当时可是影响深远呐!诸侯们在自己的封地里有着一定的权力,但也要听从周天子的号令。

二、秦汉时期嘿!秦汉时期那可是个大变革的阶段。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郡县制,这可是个了不起的举措呢!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

哎呀呀,这让国家的管理更加统一和高效啦!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隋唐时期哇哦!隋唐时期的行政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隋朝开创了三省六部制,这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提高了行政效率呢!唐朝进一步完善了这个制度,使得政府的运作更加顺畅。

科举制的出现更是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能够进入官场,为国家效力。

四、宋元时期哎呀呀!宋朝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了三司、枢密院等机构,分散了官员的权力。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这可是中国行政区划的一大创新呀!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五、明清时期嘿哟!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又有了新变化。

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

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清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

总之呢,中国行政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完善的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制度变革。

哇!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呀!哎呀呀,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

中国行政史(笔记)

中国行政史(笔记)

引言一、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1、中国古代经历了奴隶主专政和封建主专政两个阶段,其行政管理相同之处:a、行政管理权高度集中于君主之手,是一种个人独裁的管理体制。

b、国家的国体、整体以及其他一些根本制度对行政管理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2、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历程:始于夏朝,亡于春秋战国之际。

a、夏是初创时期,原始民主管理体制向国家管理体制过渡,遗留有较重的原始社会胎痕。

b、商王朝发展时期,神权政治鼎盛,氏族残留的血缘关系是其行政管理的辅助工具。

c、周朝是鼎盛时期,把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

3、奴隶制时代的行政管理特色:(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

(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

其王朝实际是一种国家联盟。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

其特色为:a、父家长制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原型。

b、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

c、以“家天下”观念进行统治。

(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其原因为:a、部落时代民主议事的遗风仍在商周的会议制度中有所反映。

b、十分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纳谏制度,这些也当是原始民主的残留。

4、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始于战国,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

a、战国到秦汉是封建制行政管理的初创和确立时期。

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标志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出现中央集权君主专职整体制度化和系统化。

秦汉时期,使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加强。

b、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制行政管理的发展时期。

魏晋南北朝具有过渡性质,是秦汉三公列卿制向隋唐三省六部制演化的一种过渡体制。

隋唐是成熟和定型时期,标志是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唐代趋于法律法,有《唐六典》的行政法规。

c、五代两宋至明清是中国封建行政管理体制逐步达到完备的时期。

五代两宋在中央形成二府三司制,在地方采取分权等多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为明清专制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封建管理制度趋于完备,明代废除宰相制度,分割省级地方官权利,清代设立军机处,中央集权发展到极至。

《中国行政史》第三章考点手册

《中国行政史》第三章考点手册

《中国行政史》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016三公列卿体制的逐步解体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行政体制,是从秦汉三公列卿制向隋唐三省六部制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行政体制。

2.至曹魏时期三公宰相列卿制日渐解体,其职能开始事务化。

首先是列卿职权的萎缩,其次是列卿地位的下降。

017三省决策地位的游移(★★选择)1.东汉尚书台已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曹丕称帝后,正式独立。

2.到南齐时,皇帝为限制士族门阀势力,以中书舍人掌诏令,中书监、令均成为闲职。

3.曹魏建国后,以中书执掌诏令发布权,具体政务则由尚书台独立负责。

4.魏文帝以秦汉时期负责往来殿中传递公文的侍中组成侍中省,门下机构从此定型。

018地方行政管理层次的调整(★★选择)1.从曹魏开始,便在边境诸州之上设都督诸州事以协调各州行动。

2.北魏还在州之上设置具有中央派出机构性质的“行台”,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北齐灭亡后夭折。

3.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州、郡等中高级政区建制大为增加,但作为初级政区——县的建制却相对稳定。

019军政一体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选择)1.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后,作为管理地方的高级行政长官的州牧多兼军职。

2.在北方地区,还有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即军镇。

020特殊行政区的行政体制、基层行政组织(★★选择,名词解释)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以下三种:王国、侨州郡县、左郡县。

2.西晋建立后,晋武帝错误地将曹魏灭亡的原因归结为没有分封宗室。

3.西晋开国不久即分封了27个诸侯王,其目的在于藩卫皇室。

后来酿成了“八王之乱”。

4.【侨州郡县】东晋初年,北方士族率领宾客、宗族、乡党等大量依附人口南渡。

东晋政府为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流人集中之地按他们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

这样,一方面照顾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系氏族公社典型地体现了原始社会的组织原则,与后来的国家政治共同体对社会的管理有所不同的表现:
1、它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单位;
2、这时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氏族、胞族和部落,而不是像后来的国家那样按地域划分其国民,也不同于后来的经济、文化组织、以行业来组织其成员;
A、 中国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时间过长,而且是惟一的政体形式; 西欧封建制度呈现多种形式,其
中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仅是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持续时间短; B、 权力集中的程度有所差别,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君主政体的基本特征特征是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
君主之手,但中国和西欧在集中的程度上却有所不同。
职务不能世袭;
2、部落酋长议事会: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常设权力机关,凡重大事务均由议事会集体
决断,军事首长仅是议事会的成员之一,不享有民事方面的最后决断; 3、人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只是由于部落联盟时代社会组织远较母系氏族公社大,故人
民大会的举行次数亦大大减少。
第二节夏商西周的中央行政体制
上篇
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
一、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
A、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
B、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
D、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二、中西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差异
C、 思想控制方法有所不同
D、 中国封建社会一开始就逐渐形成了一套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这样一套以文官为主的专业化
的职业官僚体系乃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色,西欧直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才出现系统的文官制度。
第一章 夏商周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 原始民主管理体制的演变 一、原始人群到母系氏族公社的管理
夏商西周三代实行的是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体制,形成以王权为核心的王权制度。夏商西周分别是王权制度的初创、发展和完善时期。
一、夏代君主制政体的形成
从历史发展看,专制主义起源于氏族社会晚期,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实际上已成为专制君主的前身。 夏有四辅臣,即“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
四岳议事会:是君主的辅助及咨询顾问
二、殷商时期行政体制的发展演变:夏朝开创了“家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王位世袭继承制度。
1、王子王位继承制的确立:盘庚迁殷后,变“兄终弟及”制为王子继承制,即由家族占有王位缩
小到直系占有王位。 Fra bibliotek3、它实行原始民主族管理,氏族成员一律平等,氏族全体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重大事务由全体成年人男女讨论决定
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管理体制
军事民主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较以前有了进一步和分工,由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三种权力机关进行
1、军事首长:军事首长仅统率军队和担任主祭,不单独享有民事方面公共事务的独断权,且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