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城中村改造
调查报告城中村改造调查报告:城中村改造引言:城中村是中国城市中独特的存在,它们通常是由农民工和其他低收入人群居住的地区。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中村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城中村改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探讨城中村改造的现状、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城中村改造的现状:1. 城中村的规模和数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部分城市都存在城中村,数量众多且规模庞大。
这些城中村通常位于城市边缘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段。
2. 城中村的基础设施: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条件限制,城中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供水、供电、排水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居民。
3. 居住环境的恶劣:城中村的住房条件普遍较差,居民生活环境恶劣。
狭小的房间、拥挤的人口密度以及缺乏绿化等问题给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不舒适。
二、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1. 土地权属问题:城中村改造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土地权属。
由于城中村通常是非法占地建设的,土地的归属权往往不明确,这给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居民迁移问题:城中村改造需要对居民进行迁移,但是由于居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原因,他们对迁移持有抵触情绪。
如何解决居民迁移问题成为了改造工作的难点。
3. 经济投入问题: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改造等。
然而,财政资金有限,如何合理分配资源成为了一个挑战。
三、城中村改造的解决方案:1. 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土地权属,为城中村改造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工作。
2. 社会参与:城中村改造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其中。
可以通过引入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共同推动城中村改造。
3. 综合规划:城中村改造需要综合考虑居民的需求、城市的发展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
在规划阶段,应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确保改造方案符合他们的利益。
结论: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居民共同努力。
宜昌市城市化对市民生活影响调查报告
交 通运 输 长 度 也 在 扩 大 , 有 的 交通 设 施 以不 能 满 足 运输 量 的需 要 。 现 1 调 查背 景 对 知识 分子 来 说 , 们 更 加 关 注 宜 昌城 市 特 色 的构 建 , 业 结 构 的调 他 产 二 十一 世 纪 以 来 ,世界 城 市 化进 程增 长 的势 头 有 增 无减 ,学 者 整 和 交通 运 输 方 面 问题 。 称 , 界 进 入 了 一个 城 市 化 时 代 。 世 32 宏 观 的 角 度 . 20 0 7年我国城市化率高达 4 .%。而专 家更是预测了 2 0 49 0 9年 从 调 查 结 果 发 现 , 昌市 整体 的发 展 得 分 不 高 , 是 因为 城 市 居 宜 不 城 市 化 率将 达 到 5 % , 较 2 0 O 这 0 0年增 长 了 2 O个 百 分 点。 同 时世 界 民 没 有体 会 到 城 市 化 发展 带来 的好 处 ,而 是 因 为城 市 化 发 展 所 伴 生 平 均 水 平较 同期 增 长 只 有 5个 百 分点 。 的“ 市 病 ” 城 对市 民生 活 带来 了一 定 的影 响 。 17 9 0年 , 昌城 区 建 成 区 面 积 仅 76平 方公 里 , 市 人 口只 有 宜 . 城 针 对这 个 问题 ,我们 必须 认 识 到 城 市 化 不仅 仅 是 城 市 化 的数 量 1 . 人 , 属 于 一 个 小 而 落 后 的 沿江 小 城 。 到 2 0 74万 还 0 8年 , 市 建 成 城 过 程 , 重要 的是 城 市 化 的质 量 过 程 , 更 即城 市 文化 , 市 的生 活 方 式 城 区面 积 扩 大 到 9 1平 方公 里 , 口增 加 到 14万 人 , 立 了其 在 周边 和 价 值 观 等城 市 文 明在 农 村地 域 的扩 散 过 程 。 人 0 确 区域 同类 城市 中 的领 先 地位 , 口、 资 与信 息愈 发 呈 现 出 集 聚 的趋 人 投 宜 昌城 市化 的发 展 不 应 是 一个 表 面 工 程 ,而 应 是确 定 区域 城 市 势 , 业发 展 进 入 了 良性 的 自循 环 状 态 , 支撑 宜 昌市 发 展 目标 的 实 化 指 标 ,以科 学 的城 镇 体 系规 划和 城 市 规 划 指 导 城 市工 作 ,脚 踏 实 产 为 现 打 下 了坚 实 的基 础 。 地, 一步 一 个 脚 印 的 城 市 化过 程 。 时也 应 该 注 意 到 城 市 化 与经 济 化 同 2 问题提出 发 展 的协调 , 然 城 市 化 的发 展 就 会 像 是 一 个没 有 肉 的“ 核 ”仅 仅 不 桃 , 中 国 自进入 城 市 化 高 速 发展 以后 , 市 个 数 的 增加 , 市人 口规 只 是 一 个 空 壳 而 已。 城 城 模 和 用 地 规模 的扩 张 , 疑是 一 次 空 前 的 突破 。 无 但随 着 城 市 化 进 程逐 4 参 考 建议 渐 成 为 地 方 政府 工 作 业 绩 的 一 个 主要 参 考 指标 ,地 方政 府 就 有 可 能 41 城 中村 居 民 的 就业 与 收入 问题 . 在 主 观 意 识 上 追 求城 市 化 建 设 的 高指 标 。 在 这种 思 维 方式 下 就 会 用 就 业 与 收入 问题 作 为 城 中 村居 民最 为关 注 的 问题 ,应 该 尽 快 地 表 面 的城 市 化 替代 内 涵 的城 市 化 , 就 是 “ 城 市化 ” 象 。 也 带来 解 决 , 者 总 结 了三 条建 议 : 也 伪 现 这 笔 了一 些 列 城 市 问题 , 如 就 业 与 收 入 、 活 环境 、 通 等 问题 。 例 生 交 是 坚 持 以人 为本 、 平 对待 , 公 尊重 和 维 护 城 中 村居 民 的合 法 权 针 对 粗 放 型 城市 化 带 来 的 城 市 问题 ,本调 查 小 组 以宜 昌市 民 为 益 。 城 中村 居 民和 城 市 居 民 享 有 同等 的权 利 和 义务 的 同 时 , 要 引 使 又 调 查 对 象 , 行 深 入 的 走访 调 查 , 望 通 过 对市 民生 活 中存 在 的 问题 导 城 中村 居 民 全面 提 高 自身 素 质 , 力 适 应 新 的工 作 、 活环 境 。 进 希 努 生 加 以真 实的 反 应 , 问题 根 源探 究 出路 。 从 二是 从 我 国 国情 出发 , 导农 村 劳 动 力 合理 有序 流 动 。 要积 极 引 既 3调查结果与分析 引导 农 民进 城务 工并 安 居 乐 业 , 要 大 力 发 展 乡 镇企 业 和 县 域 经 济 , 又 就调查的需要, 我们 将调 查 人 群 分 为 两 大 类 : 中村 居 民和 城市 扩 大农 村 劳 动 力在 当地 转 移 就 业 。 坚 持 农 村基 本 经 营制 度 , 法 保 城 要 依 居 民 , 中 城市 居 民分 为 普通 市 民、 资者 和 知 识 分 子 三小 类 。 然 后 障 城 中村 居 民的 土地 承 包 权 , 其 投 使他 们 进 退 有 路 。 以 这片 区域 内 的 四 类人 群 为 样 本 进行 调 查 。 三 是 动 员 教 育 系 统 组 织 各 类职 业 学校 、 人 学校 、 训 机 构 、 成 培 社 通 过 对 调 查 问 卷 的 回 收整 理 ,得 到 的调 查 结 果 显示 宜 昌市 城 市 区学校和 中小学校 , 积极开展 城中村居 民职业技能培训 , 保障城中村 化 的发 展 得 分 在 7 75之 间 ,其 中 4 % 城 中村 居 民、 O 投 资 者 和 居 民 的再 教 育 以 及其 子 女 平 等 接 受 义务 教 育 。 —. 0 6% 3 % 大 部 分 普 通 居 民 比 较 满 意 宜 昌 市 的 发 展 ,O 城 中村 居 民 、 0 4% 42 普 通居 民 的居 住 环 境 问 题 . 5 %投 资 者 和 7 %知 识 分 子 感 到 宜 昌市 的发 展 一般 , 类 人 群 中 都 O 0 各 针 对 小 区所 展 现 的居 住 环 境 问题 ,用 符 合 实 际 的 生 活 方 式从 以 有 少部 分对 宜 昌的 建 设发 展 不 满 意。 下 几点 着 手 解 决 : 31 从 微 观 的 角度 . ( 小 区 的基 础 设 施 建 设是 根 本 , 1 ) 不仅 仅 是 医疗 , 交通 , 电 设 施 水 根 据 不 同人 群 所存 在 的特 有 问题 ,从 切 实 的 角 度 出发 思 考 解 决 等 方 面 的 建 设 , 里 的 基 础 设 施 建 设在 细 节 上 做 的不 够 , 持 以人 这 坚 途 径。 为 本 的原 则 不是 一句 口号 , 需 要 在 细 节 方 面 有 所 体 现 。 因 此我 们 这 311 城 中 村居 民。 由于 规 划滞 后 、 理 落 伍 、 设 混 乱 、 政 建 可 以 考 虑增 加 小 区 内 的停 车场 地 , 居 民添 置 新 的 休 闲与 娱 乐 设 施 .. 管 建 市 为 设和 公 共 设 施 严 重 缺 乏 , 得 城 中村 居 民的 生 活质 量 很 差 。 理 体 制 等 。 使 管 的 混乱 ,城 中村 居 民 的 思 想道 德 观 念 陈 旧 落后 导 致 个人 未来 发 展 方 ② 提高小区的绿化率 , 中心场地 处增 种树木 , 在 铺装草坪 , 营造 向 不 明确 。 再加 上 宜 昌市 城 市 化过 度 追 求 数 量 , 视 了城 中村 的经 济 小 区 内 自己 的绿 化 系统 。 忽 发展模 式、 社会管理体制 的改造和 城中村居 民文化及心态 的转变 , 使 ⑧定期在小区内举办 生活性 的活动等 ,从而增进小区内民的交 他 们 不 能适 应 宜 昌市 的 发展 。 流沟通 , 同时也应 当定期检修小 区的供 电 , 供水设施 , 以免再度 出现
城市化给农村带来的利与弊的调查报告
城市化给农村带来的利与弊的调查报告城市化给农村带来的利与弊的调查报告严江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政府提出的城市化政策,农村城市化也就成为了当下的一大趋势。
农村在人们的眼中一般都是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也是非常的不方便,但环境却相对较好。
的确这些都是事实,但现在农村却在逐渐的城市化,这种趋势到底给农村带来了什么影响呢?城市化对于农村究竟利在那里,弊在哪里?为了切实了解城市化给农村带来的相关影响,特此展开了此次的社会实践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是以敖洲村委的农民为主体,深入走进农民的家中去了解城市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以寻求相关的实际情况并依此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利与弊一、概述根据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课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社会实践将于今年暑假展开。
为了完成我校这一暑期实践教学环节的相关任务,特此展开了相关的实践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采取了实地参观,以及深入农民家中进行的访谈的方式。
以敖洲村委的农民对城市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为主要内容,从而切实了解到城市化给农村带来的真实情况。
通过实地参观以及深入家中访谈的方式,大体上将一些实际情况了解的比较清楚。
并对出现的突出矛盾也提出了相应妥善的意见。
经过此次实践调查我自身也是获益良多的。
二、活动的步骤城市给农村带来的影响从某给角度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吧: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收入上的、交通便利性的、环境影响的。
如果要将其简单一点的话就可大致分为物质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但无论是细化还是简单一点,他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同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要想得到切实的解决,就必须深入的了解,此次因为是实践调查所以尽量将其细化了。
并依此而展开。
首先调查的是日常生活上的,比如日常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
这些都是我需要了解的范围。
我询问了这些东西从过去几年到现在所用种类的变化,以及一些家用电器从无到有的相关时间。
从而也就比较细致的了解到农民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
从此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农民都一致认为他们的生活质量(物质上的)比城市化之前好很多。
城镇化 调研报告
城镇化调研报告
《城镇化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持续提高,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如何更好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城镇化调研,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访谈,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大中小城市不断涌现,城市人口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发展势头迅猛,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其次,城镇化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上涨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规划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但与此同时,城市化也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最后,要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必须注重城市规划和管理。
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加强规划和
管理,才能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同时,也需要注重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城市环境,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
总的来看,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推进城镇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城市化调研报告
城市化调研报告
《城市化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为了解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城市化调研。
我们选择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从规模较小的县级城市到大型省会城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共性和差异。
首先,城市化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规模较小的城市在发展中迅速崛起,高楼大厦林立,道路宽阔,市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而大型省会城市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城市发展不够均衡,一些老旧的住宅区和商业区需要进行改造和更新。
其次,城市化给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城市越来越多的吸引人才和劳动力,就业市场变得更加激烈,很多年轻人纷纷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
但同时,城市中也存在着大量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就业面临着许多困难。
最后,城市化对环境保护造成了一定影响。
城市的工业化和交通系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尾气排放和污染,城市的土地利用也使得原始的自然环境受到了破坏。
因此,城市化也需要重视环境问题,加强生态保护。
总的来说,城市化给城市和农村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应该加强城市规划,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希望我们的调研报告能够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城市更新调查报告
城市更新调查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举
措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某市的城市更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相关数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城市现状分析
某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
老旧社区、拆迁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城市
中存在大量老旧社区,住房条件较为陈旧,居民生活品质亟待提高。
二、城市更新数据分析
我们对某市进行了详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该市老
旧社区占比高达30%,建造年限已超过30年的房屋占比达到50%。
此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地区交通不便、排水设施不完善,
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更新工作亟待加快推进。
三、城市更新建议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城市更新建议:
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推动城市更新进程。
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老旧社区改造,提高城市更新效率。
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对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
施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3.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鼓励社会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多元化发展。
4. 注重保护文化遗产。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化底蕴。
以上是本报告对某市城市更新情况的调查报告及相关建议,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愿某市在城市更新中迈出更稳健的步伐,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未来。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报告
1. 调研背景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精细化管理成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解和总结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不同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2.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获取了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各个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3. 调研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城市精细化管理在不同城市存在显著差异。
一些城市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市政设施等方面做得相对较好,采取了一系列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品质。
但也有一些城市存在管理薄弱、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力度。
4.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通过调研,我们总结了一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供其他城市参考和借鉴。
其中包括加强城市规划与监管、提升市民参与度和自觉性、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维护、推动绿色环保和低碳发展等方面。
5. 政策建议
基于调研结果和经验总结,我们提出了一些针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包括加大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投入和支持、建立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加强城市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等等。
6. 结论
城市精细化管理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启示和政策建议。
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徐州 调查报告
徐州调查报告徐州调查报告一、引言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北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徐州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和交通枢纽。
本文将对徐州进行一次调查,探索这座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经济发展徐州的经济一直以来都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徐州的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钢铁、煤炭和化工等行业成为了徐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政策调整,徐州的传统工业正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近年来,徐州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
在新能源领域,徐州已经成为了太阳能和风能的重要基地,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徐州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有望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徐州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徐州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得到了大规模的改善和扩建,使得徐州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城市建设方面,徐州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积极推动现代化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建设。
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和更新项目正在进行中,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四、文化与旅游徐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汉文化和古代战争遗迹成为了徐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州博物馆、云龙湖和云龙山等景点成为了游客必去之地。
此外,徐州还注重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更多的文化产业投资。
五、社会问题与挑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徐州也面临着一些社会问题和挑战。
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人口过剩等问题成为了制约徐州发展的瓶颈。
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展望与建议徐州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上海调查报告
上海调查报告上海调查报告近年来,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人们前往探索和发展。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上海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海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上海的调查研究。
一、经济发展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调查显示,上海的GDP持续增长,经济总量居全国首位。
与此同时,上海的金融、科技和服务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中心之一。
然而,调查还发现,上海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部分区域和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城市建设上海的城市建设一直备受瞩目。
高楼大厦、现代化交通设施、美丽的公园和广场构成了上海独特的城市风貌。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上海的城市环境表示满意,认为上海的城市建设达到了国际水平。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提到了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呼吁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和改善。
三、教育和文化上海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资源。
调查显示,上海的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关注。
同时,上海的教育水平也备受赞誉,许多国内外优秀学府在上海设立了分校。
然而,调查还发现,上海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四、社会问题在社会问题方面,调查发现上海的居民对于社会安全感较高,大多数人认为上海是一个安全的城市。
然而,也有一些受访者提到了社会不公平、贫富差距等问题,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
五、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对上海调查的结果,我们认为上海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各区域和行业的均衡发展。
其次,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提高交通和环境的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第三,加大对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保护和传承上海的文化遗产。
最后,加强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报告
一、背景和研究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时代城市管理的热点问题。
特别是在城市的迅速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各种挑战下,城市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精细化管理,以便开展以后的研究和实践。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
通过进行对国内外城市精细化管理现状的深度分析,以及对相关政策的文献资料分析,以便更深刻地了解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2)定量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来收集客观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信息,以便获取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定量研究结果,更好地分析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三、研究结果
(1)从定性研究的分析结果看,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城市管理模式,受到各方面的认可,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品质,还有助于提升城市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
(2)从定量研究的结果来看,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调查报告:关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的冲击和影响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的冲击和影响调查报告一、调查原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放开了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城市化发展给农村带来了许多有利的影响:(1)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2)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二)然而,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也给农村带来许多问题:(1)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
(2)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粮食进口率逐渐增高,使得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存在很大的隐患。
因此,了解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的冲击和影响对国家的稳定快速发展很有必要。
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城区距西安市中心8.7公里,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耕地90.4万亩。
现辖10个乡镇、15个街办,671个行政村。
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加快,西安发展重心南移,越来越多的村子由农转城,又由于各大高校和部分企业外迁,在长安区建起了大学城、工厂等,对当地村民影响很大。
长安区可谓是受城市化发展影响的典型地区。
二、调查数据通过走访调查长安区部分行政村,并根据人口和耕地等数据特征将其进行了如下分类:(一)“空心村”。
斗门镇张旺渠村五年前人口为2600人,六十岁以上老人290人,占总人口的11.2%,十岁以下儿童:400人,占总人口的15.4%.耕地面积约2700亩,2014年常住人口3100,六十岁以上老人有490人,占总人口的15.8%,十岁以下儿童500人,占总人口的16.1%,耕地面积:2200亩。
鸣犊镇师一村五年前常住人口1285人,60岁以上151人,占总人口的11.7%,10岁以下儿童86人,占总人口的6.7%,耕地面积876.4亩。
2014年常住人口1301人,60岁以上140人,占总人口的10.8%,10岁以下81人,占总人口的6.2%,耕地面积872亩。
炮里乡上塬村总人口834人,耕地面积1110亩,60岁上76人,占总人口的7.2%,留守儿童23人,占总人口的2.8%.(二)城镇化。
文明城市创建调研报告
文明城市创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话题。
文明城市的创建旨在通过提升城市居民的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建立和谐、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
为了推动我国文明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总结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经验与挑战,为相关部门和城市提供参考依据和可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针对不同层级的城市管理部门、社区居民和行业工作者,设计了不同的调研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收集数据。
同时,选取了若干文明城市创建典型案例,组织了实地访谈,了解相关城市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三、调研结果1. 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性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认为文明城市的创建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社会文明程度等。
并有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
2. 文明城市创建存在的问题在实地访谈中,我们发现了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城市管理部门的责任不明确和推动力不足,导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展缓慢;其次是居民的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有待提高,一些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存在对文明城市建设缺乏重视、只注重形式化工作的问题。
3. 成功的文明城市创建经验通过实地访谈,我们发现一些文明城市创建的成功经验。
首先是强化城市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推动力,明确任务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其次是加强居民文明素养培养工作,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识;还有就是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结合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城市管理部门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和目标,并加大宣传和推动力度;2. 积极开展居民文明素养培养活动,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3. 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投入,提升城市的宜居性;4. 建立文明城市创建的评估体系,通过定期评估激励城市管理部门和居民的积极参与。
关于石家庄城市化历程的调查报告
关于石家庄城市化进程的调查报告石家庄是全国唯一一个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
由于偶然的因素,石家庄成了两条铁路的交汇点,由此带来了20世纪初一个传奇般的巨变,一个小村庄被隆隆的火车推向了发展的大潮,使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南移,先取代正定,后取代保定,如今的石家庄,告别了往日的贫穷落后,正昂首阔步向规模化,国际化大都市发展。
新中国就是从石家庄的西柏坡走来的,石家庄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与成长,我们或许可以把石家庄的发展视为中国社会巨变的一个缩影。
一、序言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距首都北京283公里。
常住人口977.41万人,其中市区面积455.8平方公里,人口242.78万人(2009)。
本籍人口占市区总数的15%。
石家庄的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并且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多年以来,利用区位优势,市政府和人民不断地寻求发展的机遇,努力将石家庄打造成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力量强大,生态环境优美的大都市。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石家庄已经屹立在近代化城市行列。
石家庄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石家庄市统计局发布的建国60年来全市社会发展数据显示,建国初期,石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2.39亿元,而到了1978年达到了29.92亿元。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经济更显强劲发展活力,1988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2000年更是突破1000亿元,到了2008年达到了2838.37亿元。
从总体数据上来看,石家庄的城市化发展取得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就要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来深入了解宏观的经济飞跃的的诱因是什么,根本上归功于什么,总结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社会进步打下坚实的物质和理论基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石家庄这座美丽的城市会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二、石家庄的城市发展现状1.1 历史回瞻沧桑巨变在公路交通十分落后的背景下,铁路交通在物资集散、商品流通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城市化进程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化进程调查报告一、引言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特征之一。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对于全面推动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报告旨在调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二、城市化速度与规模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令人瞩目。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多个省份的城镇化率甚至超过80%。
同时,中国城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本次调查,我国已有超过300个城市拥有百万人口规模。
三、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影响1. 就业机会增加:城市化进程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这将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农村贫困问题。
2. 投资机会扩大:城市化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需求,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各类建筑工程、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也促进了投资的增加,拉动了经济增长。
3. 消费需求提升: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能力也相应增强。
这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市场的扩大,为国内外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商机。
四、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影响1. 教育资源优化:城市化改善了教育资源的分布,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为农村孩子提供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2. 医疗服务改善: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医疗资源的不均衡正在得到改善。
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得到提升,为更多人提供了优质医疗服务。
3. 社会结构变迁:城市化加速了人口的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结构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五、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影响1. 资源消耗增加: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导致资源消耗加剧。
这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2. 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化扩张使得原本的农田、森林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面临破裂的威胁。
3. 环境污染加剧:城市化带来的工业和交通发展,导致了大气、水体等环境污染的增加。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实践调查报告模版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实践调查报告模版随着中国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而湖南省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也是值得关注和借鉴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湖南省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经济发展湖南省作为中国内陆的一个重要省份,其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4万亿元,人均GDP也超过了2.5万元。
其中,湖南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湖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在制造业方面,湖南省已经建立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如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
这些园区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高素质人才,为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在服务业方面,湖南省的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湖南省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张家界、凤凰古城、岳阳楼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湖南省也加大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如湖南卫视等文化媒体的崛起,都为湖南省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城市化进程湖南省的城市化进程也非常迅速。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湖南省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8.5%。
其中,长沙、株洲、湘潭等城市已经成为了湖南省的经济增长极,同时这些城市也在不断地进行城市更新和改造。
在城市更新方面,湖南省着力推动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以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居住环境。
同时,湖南省也加大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力度,如地铁、公交等,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出行和生活条件。
三、教育和科技创新湖南省的教育和科技创新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湖南省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如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
同时,湖南省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政策,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人才。
在教育方面,湖南省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湖南省已经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和教育资源中心,如湖南省实验中学、湖南省图书馆等。
同时,湖南省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扶贫政策,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1949-2010
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1949 - 2010)年份城市化率(%) 2010年47.52009年46.592008年45.682007年44.942006年43.902005年42.992004年41.762003年40.532002年39.092001年37.662000年36.221999年30.891998年30.401997年29.921996年29.371995年29.041994年28.621993年28.141992年27.631991年26.371990年26.411989年26.211988年25.811987年25.321986年24.521985年23.711984年23.011982年21.13 1981年20.16 1980年19.39 1979年19.99 1978年17.92 1977年17.55 1976年17.44 1975年17.34 1974年17.16 1973年17.20 1972年17.13 1971年17.26 1970年17.38 1969年17.50 1968年17.62 1967年17.74 1966年17.86 1965年17.98 1964年18.37 1963年16.84 1962年17.33 1961年19.29 1960年19.75 1959年18.41 1958年16.25 1957年15.39 1956年14.62 1955年13.481953年13.311952年12.461951年11.781950年11.181949年10.64找到一个,在天涯论坛里面找到的,是1975年和2000年的数据,你参考一下~还有,我看了一下,这个城市化率和城镇率是不是一个概念啊?如果是的话,那么统计年鉴里面应该有!<br/>1975年的各省城市化率:天津(67.02%)、北京(62.12%)、上海(57.03%)、黑龙江(36.48%)辽宁(36.47%)、吉林(32.34%)新疆(20.96%)、宁夏(20.73%)、青海(18.67%)广东(16.36%)、湖北(14.47%)、浙江(13.67%)、江苏(13.15%)、山东(12.84%)、贵州(11.77%)、河南(11.73%)、云南(11.61%)、河北(11.40%)四川(10.96%)、湖南(10.66%)、广西(9.84%)<br/><br/>2000年的各省城市化率:总计36.09 。
宜昌市城市化对市民生活影响调查报告
宜昌市城市化对市民生活影响调查报告作者:刘亚威熊俊杰陈秀峰柳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第12期摘要:在中国,无数个新兴的城市正在崛起,同时伴随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文我们以宜昌市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为例,了解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当下城市化发展的看法和意见。
再对这些资料和信息加以分析,为目前城市化现状问题的解决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化影响市民生活1 调查背景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增长的势头有增无减,学者称,世界进入了一个城市化时代。
2007年我国城市化率高达44.9%。
而专家更是预测了2009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0%,这较2000年增长了20个百分点。
同时世界平均水平较同期增长只有5个百分点。
1970年,宜昌城区建成区面积仅7.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只有17.4万人,还属于一个小而落后的沿江小城。
到200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1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04万人,确立了其在周边区域同类城市中的领先地位,人口、投资与信息愈发呈现出集聚的趋势,产业发展进入了良性的自循环状态,为支撑宜昌市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问题提出中国自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以后,城市个数的增加,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扩张,无疑是一次空前的突破。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一个主要参考指标,地方政府就有可能在主观意识上追求城市化建设的高指标。
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就会用表面的城市化替代内涵的城市化,也就是“伪城市化”现象。
这也带来了一些列城市问题,例如就业与收入、生活环境、交通等问题。
针对粗放型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本调查小组以宜昌市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走访调查,希望通过对市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真实的反应,从问题根源探究出路。
3 调查结果与分析就调查的需要,我们将调查人群分为两大类:城中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其中城市居民分为普通市民、投资者和知识分子三小类。
文明城市创建调研报告
文明城市创建调研报告文明城市创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城市开始进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旨在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不同城市的文明城市创建情况,以及实施文明城市创建的效果和问题。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选取了5个不同的城市作为调研样本,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重庆。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文明城市创建的认知和评价,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城市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交通规范等情况。
三、调研结果1. 文明城市创建认知: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居民对文明城市创建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到文明城市创建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和居民的幸福感。
2. 文明交通:调研发现,各个城市在交通规范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加强交通信号设施的建设、加强红绿灯的管理等。
然而,仍然存在部分驾驶员存在违章行为的情况,如闯红灯、违规停车等。
3. 环境卫生:观察了城市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情况,发现大部分城市都加强了垃圾分类和垃圾桶设置等工作。
但是,个别地区仍存在乱丢垃圾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管。
4. 社会文明:大部分居民在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上表现出了较好的素质,如有序排队等。
但是,仍有少部分人存在不文明的行为,例如乱喷涂、随地吐痰等,对公共环境造成了污染。
四、调研分析1. 成功经验:各个城市都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交通规范、环境卫生的改善等。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居民的参与。
2. 存在问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驾驶员的违规行为、居民的不文明行为等。
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
五、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各个城市都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建设出更加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
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郊村逐渐面临城市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小组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选择了本市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郊村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
在方法上,我们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城郊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旅游开发等举措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然而,部分村民由于缺乏技能和知识,就业渠道相对狭窄,收入水平有待提高。
2. 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发展导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一方面,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郊村,为当地带来了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村民外迁、老龄化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这些变化对城郊村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3. 社区建设与管理城市化发展促进了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
然而,社区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治安问题、环境整治等。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4. 土地资源利用城市化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方面,土地流转加速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另一方面,土地征用、拆迁等问题也给村民带来了诸多困扰。
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村民权益,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建议与展望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同时,鼓励和支持村民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加强治安管理,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同时,加强环境整治力度,提升社区整体形象。
3. 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加强土地流转监管,保障村民合法权益。
同时,探索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化率也不断提高。
城市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它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中国城市化率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城市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一、城市化率的提高中国城市化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结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逐渐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这导致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城市化率也相应提高。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远高于过去几十年的水平。
二、城市化带来的影响城市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纷纷涌现,为大量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其次,城市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再次,城市化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城市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城市化导致了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导致了农田面积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城市化加剧了城市贫富差距。
城市中的高收入群体不断增加,而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提升缓慢,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再次,城市化带来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交通压力巨大,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和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
三、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
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护好农田和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其次,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少农民流入城市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城市化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城市化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化影响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寒假
调查地点:泸州
调查对象:身边的群众
调查目的:为深入发觉城市化的利与弊,更好的推进城市化,利用好现有的社会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更好的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与造福人类。
现将假期调查情况汇
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100人中,有30人认为现在城市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很好,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们的生活水平会越过越好,更本不用担心什么;有24人还是
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是那么的如意了,原因是进入城市后虽然生活看上去过的很好了,但是实际上随之而来的是用水要钱,吃菜要买,什么都要钱,还有就是交通拥挤,空气闷躁,过这一点也不好,有的甚至连对面的人家也不知道姓甚名谁,可谓是真的到了老子所向往的小国寡民的境界,那可真的是老死不相往来;最后还有一种人认为,城镇的发展有利有弊,或则说是利弊相当,原因是虽然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但相比而言上下班更加便捷,生活用品也更齐全,虽说是有破坏环境的举动,但是便捷的交通让我们出行更方便,再者,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正在利用各种方式对环境加以保护,相信不久以后生活的环境将有所改变。
二、主要问题
100
80
60
40
20
1960197019801990200020xx
三、发展建议
篇二:关于我国城市化进呈的调查报告
一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分析
(一)受访农户状况
在受访的农户中,1家养鱼和种藕、2家只有菜园子自
给自足外剩下收入的来源都是多源的,大体情况如下: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打工所得的收入所占比重是最
高的。
由于受到当地了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的影响,水田在耕地中利用率比较高。
同时由于南海镇的丘陵和山地地形,承包柑橘林的也比较多。
在调查中,所有农户耕种后收获后的粮食都是选择留够自己吃的后剩下的才会拿去卖。
但是一年辛苦所挣的钱仍满足不了家庭琐碎的开支。
据了解,在管理好的情况下,种一亩水田能生产1000斤-1500斤水稻,净赚200-300元;1亩渔场净赚500-700元;10株柑橘净赚100-200元;一头猪能赚200-400元。
但是,如果管理不善,或者碰上虫灾和旱涝灾害,那么土地的产出和收入基本上持平甚至是亏损的状态。
而且,在南海镇有的地方人均土地才有5-6分。
以剑峰村侯大叔家为例,家有土地5分,主要种植水稻,另外有330分的菜园。
他们收获的粮食完全是给自己吃,家庭的开支主要依靠侯大叔在镇上开的小店。
土地的产出不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利润。
这也造成了税费改革后,短暂的返乡种田之后农民再次外出打工的情况,根据我们调查全镇大约70%的收入
主要靠在外面打工所得。
(二)土地开支状况
“种地不赚钱”,剑峰村前村干部唐万雄沉重的告诉我们。
虽然有了补贴,但是那些补贴远远不够弥补农民在土地上的巨大投入。
再加上近几年来物价上涨,农民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也随之一起上涨,农民更加赚不到多少钱。
据了解,2000年时每吨尿素1000元左右,而今每吨尿素1800元左右。
与20xx年初相比,20xx年初我国氮肥价格明显增长,尿素增长6%,碳酸氢铵增长30%,氯化铵增长54%,而硫酸铵由于硫磺价格增高,涨幅达到100%。
磷肥价格增长幅度更大,磷酸二铵涨幅达到100%,磷酸一铵涨幅达到89%,我国特色产品—过磷酸钙的价格也上涨了85%。
[2]农民种子价格平均价格增涨了21元/斤。
这一系列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大大的增加了农民对土地投入的成本,也增加了农民自身的负担,导致土地少的农户一年辛苦下来几乎赚不了什么钱,严重的打击了他们种地的积极性。
而且,农民种地的开支并不仅仅包括农民对土地的投入,还有按照人口、土地肥沃、土地大小等标准收取的各种费用。
二
(一)、社区规划安置问题
1、社区范围规划问题
一个合理有效地规划只有符合农民的需要,才会被农民所认可,才会使农民满意,才能达到建设新农村社区的根本目的;但我们却总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社区规划总有这样那
样的缺陷和弊端,最终不能被农民买单。
2、社区规划范围征地赔青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而粮食就是他们的孩子。
在处理社区规划范围征地赔青
时,只有合理处理好规划范围内粮食作物的赔青问题,才不会引起农民的积怨,才能平稳顺利解决。
3、社区规划范围房屋的征收问题与居民安置问题
社区规划范围最好不要涉及居民住宅区,不但加大征收难度,而且增加安置问题。
如有与实际相冲突,则本着居民至上的原则,合情合理解决居民的困难,避免使规划范围内居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4、社区规划范围迁坟工作
做人重在不能忘本,在农村农民最重风俗祭祀,因此在社区规划时,各级部门要顺应民风,合理规划好坟墓搬迁问题,要在认识上与农民在同一战线,努力做好迁坟工作。
(二)、社区建设进展缓慢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认识不高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部分干部和群众不能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认识上存在不足。
具体表现在:一些村组干部认识上“错位”,部分乡镇干部工作“不到位”,部分共建单位和企业“缺位”。
主要体现在:思路不清、措施不明、作风不实,一般号召多,
具体指导少,对新农村建设规范缺少自己的思路。
2、各级职能部门合作力度不足
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步骤,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但是,目前一些单位特别是基层主要领导,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及其与新农村建设关系认识还不到位,尚未把农村社区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上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合力。
篇三:农村城镇化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问题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xx-4-6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执笔:李加才管飒爽指导老师:居再宏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相关的重要方面,也得到了国家的极大重视。
故,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把含有农村城镇化的区域规划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本文通过对南通如东县的调查,采用趋势外推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农民新农村城镇化
一、“农村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及调查背景
相关理论:城镇化是当今热门课题,一般具有五项基本内涵:一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
变;二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三是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城镇建成区扩大,新的城镇地域、城镇景观涌现,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传统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镇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五是经济要素集聚方式的变迁或创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城乡之间流动、重组。
对这五项内涵及其衍生的课题研究,可以使我们相对准确地把握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而农村城镇化作为一个新兴的课题,是广义城镇化的细化,也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背景:20xx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将农村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规划”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的设想。
农村城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对该课题的研究,既是现实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初步实现现代化
的关键措施之一。
江苏,作为中
国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长期慢于工业经济发展,苏中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近几年来,由于江苏省委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机遇,地处苏中地区的南通、扬州、泰州等市快速崛起,城镇化与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
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呈现出速度加快,亮点频频,但成绩与困难并存的局面,其现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本文选取南通市如东县为标本,即出于此考虑。
如东县地处江苏东南部,长三角北翼。
近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县域经济实力位居江苏中上等,多次荣获全国百强县、江苏小康县等称号。
全县人口111万,设建制镇20个,城镇常住人口27.01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4.8%。
近年来,随着如东县委、县政府“科技兴县、工业化、城镇化、外向化以及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人口城镇化率有了明显提高。
二、调查方法与程序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形式。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85.37%为通过技能培训能增强竞争力。
有92.16%认为在当地务工好,他们认为在当地务工能够为当地创造财富,可以加快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但调查显示,70.10%农村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