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6
《窦娥冤(一)》教案
《窦娥冤(一)》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戏曲知识。
2.了解《窦娥冤》全剧的剧情。
3.感受戏曲魅力。
【课前预习任务】结合注释熟读文本,了解文意。
【课上学习任务】认真听讲,按照下面标题的提示,记好笔记。
一、戏剧知识1.戏剧与戏曲戏剧:通过演员表演来反映中的各种冲突的艺术。
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舞蹈等艺术的综合。
分为、、歌剧、舞剧等,按作品类型又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戏曲: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括、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
2. 元杂剧元杂剧:在金代剧本以及的影响下发展的用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既有自身的特点,又遵循严格的体制,形式上、、舞蹈等有机结合,并且产生了和相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3. 关汉卿关汉卿:号,金末元初大都人。
代杂剧的代表作家,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代表作有杂剧《窦娥冤》《》《望江亭》《鲁斋郎》《拜月亭》《调风月》《单刀会》等。
4.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
二、《窦娥冤》剧情梳理1.楔子:2.第一折:3.第二折:4.第三折:5.第四折:【课后作业】填空题1.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
与()、白朴、()齐名,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195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代表作除《窦娥冤》外,还有《望江亭》()《单刀会》等。
2.元杂剧结构,一般为四折一楔子。
()是音乐组织单元,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篇幅短,位置不定,一般放在第一折前对故事做简单介绍,类似序幕,或放在折与折之间类似过场戏,起衔接作用。
3.元杂剧角色,每本只一个主角。
男女演员分别叫()(),男女主角分别叫()和()。
此外还有表现豪富、无赖等形象的净,表现刁钻、滑稽人物的丑。
4.元杂剧音乐,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只由主角独唱。
()即曲调,表声音的高低;“曲牌”即曲谱,韵律要求严格。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下册 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
《窦娥冤》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戏剧知识。
2.疏通剧本意思,理清故事情节。
3.体会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4.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
5.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1.体会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掌握疑难字词,疏通剧本意思。
学习方法1.课前预习,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掌握古白话词语,了解剧情。
2.诵读中可分角色朗读、分段轮读、自由选读,形式不一,但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3.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些特点,有助于理解剧情。
4.鉴赏课文语言,除重点鉴赏曲子外,还可选取其他曲词和一些说白,品味曲词与说白的语言特色。
也可结合课文,领会曲词、说白、科介是怎样相辅相成塑造人物形象与推动情节发展的,了解戏曲语言个性化和动作性强的特点。
5.鉴赏课文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着重了解这种艺术手法对表现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可展开讨论,允许有不同认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戏剧知识;2.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理清故事内容。
一、情境导入导入1: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这副对联明确地告诉我们,戏剧虽说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但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来源于生活,尽情地展现生活,使我们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感悟生活的真谛。
今天,让我们学习一部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展现当时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
导入2: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高中语文《窦娥冤》备课教案
高中语文《窦娥冤》优秀备课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窦娥冤》的作者、时代背景及作品特点。
分析窦娥的形象特点及其所体现的道德观念。
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冤屈与正义的主题思想。
1.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与分析人物形象解析主题思想探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解答。
第二章:课文朗读与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2.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分析人物形象2.3 教学方法朗读法: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增强语音语调的感知。
分析法: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特点,如性格、行为、言语等。
第三章:人物形象解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窦娥的形象特点及其所代表的道德观念。
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2 教学内容窦娥形象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分析3.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以窦娥为例,分析其形象特点及其所代表的道德观念。
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章:主题思想探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窦娥冤》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4.2 教学内容主题思想探讨现实社会启示4.3 教学方法引导思考法: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思考。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提高综合素养。
5.2 教学内容拓展思考5.3 教学方法拓展思考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实际意义。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6.2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6.3 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法: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高中语文《窦娥冤》优秀备课教案
高中语文《窦娥冤》优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领悟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深刻内涵。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窦娥冤》的故事梗概及人物塑造。
2.作品所传达的正义、善良、忠诚等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作品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2.深入挖掘作品的社会意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要介绍《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及其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窦娥冤》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窦娥冤》文本,理解故事梗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三、课堂讲解1.讲解《窦娥冤》的故事情节,重点分析窦娥被冤枉而死、昭雪的过程。
2.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窦娥、张驴儿、王生等,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窦娥冤》所传达的正义、善良、忠诚等价值观。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如官场腐败、黑白颠倒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二、课堂讲解1.讲解《窦娥冤》的艺术特色,如戏剧结构、语言风格等。
2.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如对比、夸张、讽刺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窦娥冤》所传达的正义、善良、忠诚等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四、课后作业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关于关汉卿的作品。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窦娥冤》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社会意义。
二、课堂讲解1.讲解《窦娥冤》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如官场腐败、黑白颠倒等。
2.分析作品所传达的正义、善良、忠诚等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如何将《窦娥冤》中的正义、善良、忠诚等价值观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如何为社会的公平正义作出贡献。
窦娥冤(人教版教案设计)
窦娥冤(人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冤屈主题和道德观念。
学生能够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探讨作品中的冤屈现象及其社会背景。
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冤屈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窦娥的冤屈和坚持真理的精神。
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不公和冤屈现象的存在,培养正义感和同情心。
学生能够通过作品反思社会现象,提高对人性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学生阅读《窦娥冤》全文,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窦娥、张驴儿等,理解其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 冤屈主题分析: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冤屈现象,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社会背景。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审判,深入理解冤屈主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窦娥冤》的作者、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分享自己对冤屈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2. 阅读与讨论:学生分组阅读《窦娥冤》全文,注意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冤屈现象,探讨其原因和社会背景。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冤屈主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评价学生在写作、演讲等环节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阅读笔记、讨论报告等作业,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写作、演讲等环节的表现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窦娥冤》全文及相关阅读材料。
2. 媒体资源:相关电影、电视剧、动画等作品,用于辅助理解和分析。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窦娥冤》教学教案(精选5篇)
《窦娥冤》教学教案(精选5篇)《窦娥冤》教学教案(精选5篇)《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窦娥冤》教学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窦娥冤》教学教案精选篇1【目的要求】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经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3.认识窦娥开始对天地神鬼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课文释义】(1)亲眷(眷,juàn)亲属。
(2)负屈衔冤:背负委屈,心中怀着怨恨或冤枉。
(3)杳无音信:(杳,yǎo)〈书〉远得不见踪影,也没有音信。
(4)古陌荒阡:(陌,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
阡,qiān田间南北方向的路)古远而荒凉的田间的路。
(5)昏聩:(聩,kuì,耳聋)眼花耳聋。
比喻头脑糊涂,不明是非。
(6)嫁祸:把祸患转移给别人。
【资料主旨】《窦娥冤》是我国十大杯具之一。
作者经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完美心灵和反抗精神。
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杯具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窦娥》揭示的是元代社会的重重矛盾。
吏治昏聩,法度不公,恶人横行;百姓无告的黑暗现实,正是经过窦娥含冤受刑的故事集中体现的。
窦娥的曲词,道白,尤其是刑前三桩誓愿是戏剧冲突的集中体现,是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
【写作手法】课文节选的第三折,是全剧高潮。
这一折描述的是窦娥被绑赴刑场问斩冤死的经过。
它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写窦娥被绑赴刑场,以“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词为核心,痛陈了窦娥心中的怨愤之气。
第二部分写婆媳诀别,窦娥诉冤,经过窦娥对婆婆的牵记表现了主人公心地善良的品德,经过窦娥的长篇独白,陈述了主人公的满腹冤屈。
善而蒙冤,杯具愈悲。
第三部分写窦娥三桩誓愿,三桩誓愿一桩桩将窦娥怨而生悲,悲而生恨的情感变化推向顶峰。
窦娥冤优秀教案
窦娥冤优秀教案教案:《窦娥冤》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6中的一篇课文《窦娥冤》。
本文主要讲述了汉代窦娥被冤枉而死,其孝感天地,最终昭雪的故事。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法律制度的弊端,认识社会的不公与人民的疾苦,培养学生对正义的渴望和对道德的追求。
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窦娥冤》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窦娥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2. 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品味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正义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分析课文,理解窦娥冤案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
难点:品味课文中的语言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窦娥冤》的戏剧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冲突,探讨窦娥冤案的社会背景。
4. 品味语言(1)教师挑选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表演《窦娥冤》的一幕,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正义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板书《窦娥冤》板书内容:故事情节:窦娥被冤枉而死,昭雪的过程。
人物形象:窦娥(孝顺、坚强、正义)、蔡婆(刻薄、自私)、张驴儿(贪婪、狡诈)等。
社会背景:古代法律制度的弊端,社会不公,人民疾苦。
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窦娥冤案的社会背景。
答案:古代法律制度的弊端,社会不公,人民疾苦。
2. 请分析课文中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窦娥冤》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窦娥冤》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窦娥冤》教学案例第一单元单元目标1.戏坛剧苑,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了解戏曲艺术与古典的、现代的话剧艺术的本质特点,感受他们不一样的艺术风貌。
2.舞台小,世界大。
从剧中繁纷复杂的人事之中,敏锐捕捉其主要的戏剧冲突,准确把握其显在情节和潜在情节,并思考这些冲突、情节对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的作用。
3.听其言,观其行,知其人。
认真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细心揣摩人物的言语和行为,进而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特征及其作为一个典型形象的社会历史意义。
4.读剧本,只是走进戏剧艺术殿堂的第一步。
我们还可以通过看戏、写戏、演戏、评戏等途径来享受戏剧艺术的超强魅力。
窦娥冤课文研习一、要点解析1.窦娥:一个不幸、善良而又坚强的女子窦娥身上集中了各种各样的不幸。
她三岁丧母,七岁别父,寄身蔡婆婆家当童养媳,以偿还父亲欠下的高利债。
十七岁结婚,不久丈夫就死了,她成为年轻的寡妇,二十岁冤死刑场。
这就是窦娥极短暂而极悲惨的一生。
窦娥是贞节、贤孝、善良的化身。
她恪守贞节,“一马不鞴双鞍”;侍养婆婆,竭尽孝道;公堂上为使婆婆免遭毒打而屈招罪名,甚至因此而死也对婆婆毫无怨言;死后亡魂还嘱咐父亲要将蔡婆“收恤家中,替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
窦娥又是一个顽强的反抗者。
张驴儿父子闯入家门,窦娥为了维护自身的贞节坚决拒婚;张驴儿无意中药死父亲却嫁祸窦娥,以逼嫁私了相要挟,但这时还相信官府的窦娥坚持要楚州公堂明辨是非。
临刑前,咒天骂地,反抗的对象扩大为整个官府和所有贪官污吏,以及天地鬼神、日月星辰,可以说是用生命向不公正的世道抗议。
善良温顺与顽强的反抗,构成了窦娥性格的两个方面。
窦娥之冤,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冤屈,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妇女的悲惨遭遇。
窦娥的反抗,也不只是她一个人的反抗,她代表着千千万万人民对黑恶势力的强力反抗。
2.创作手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元王朝,平民百姓与流氓恶棍的矛盾十分尖锐,张驴儿父子的闯入虽然带有偶然性,但这个偶然性却表现了这两个孤苦无依的寡妇受凌辱的必然性,即使张驴儿不来,王驴儿、赵驴儿也会来。
高中必修四《窦娥冤》教案(6篇)
高中必修四《窦娥冤》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必修四《窦娥冤》教案(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窦娥冤(人教版教案设计)
窦娥冤(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窦娥冤》这部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窦娥冤的背景和历史背景,了解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分析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故事梗概、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窦娥冤》的故事梗概,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熟悉主要人物的角色设定和性格特点,分析其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的讲解:介绍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人物介绍:窦娥、蔡婆、张驴儿等重要人物的角色设定和性格特点。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人物的看法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第三章: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窦娥冤》发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分析社会背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的讲解:介绍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冤案现象和司法制度。
分析社会背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社会背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影响。
第四章: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窦娥冤》的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4.2 教学内容文学鉴赏的讲解:分析《窦娥冤》中的文学手法、形象塑造和情节安排。
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并掌握元杂剧的结构及其特有的舞台语言。
能力目标1.赏析《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
2.熟读重要曲词,体会尖锐的戏剧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德育目标1.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
2.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1.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有风格。
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落实背诵要求。
●教学难点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1.读讲结合,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知识。
2.读背结合,抓住重点曲词,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
3.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欣赏戏曲片段,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介绍中国古代戏剧的常识,把握剧情,初步感知课文。
一、教学导入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二、元杂剧与关汉卿简介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楔子演一完整的故事,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
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2、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戏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每套曲子,是用不同的曲调组成的、曲调的多少不一)。
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
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我国古代音乐以宫(相当于简谱1)、商(相当于简谱2)、角(相当于简谱3)、(相当于简谱5)、羽(相当于简谱6)、变宫(相当于简谱4)、变徵(相当于简谱7)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高一下册语文《窦娥冤》教案
高一下册语文《窦娥冤》教案高一下册语文《窦娥冤》教案高一下册语文《窦娥冤》教案1教学目的:一、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二、理解节选部分的剧情及窦娥的形象;三、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的主题。
教学重点:窦娥形象、元杂剧常识。
教学难点:三场戏对表现窦娥形象的作用。
教学设想:先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常识,再理清:赴法场、别蔡婆、立誓愿三场戏的情节结构,依次分析三场戏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与作用,最终总结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中注意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资料:简介常识、通读全文具体步骤:一、导入新课:从古代戏曲的不一样种类、不一样主角导入新课。
二、简介元杂剧的常识:套数(散套)1、元曲的分类:散曲元曲小令剧曲(杂剧)2、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
“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3、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宾白:即说白。
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
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4、元杂剧的主角:旦:女主角。
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主角)、小旦(少年女主角)四类。
末:男主角。
也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
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丑:俗称“小花脸”。
多扮次要主角。
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主角。
5、其他:元杂剧多一人主唱,因而又可分为“旦本戏”(女主角主唱)、和“末本戏”(男主角主唱)两类。
三、简介关汉卿及有关常识:关汉卿,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与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立刻》)、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共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即《窦娥冤》,其他作品还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窦娥冤
《竇娥冤》教案【教學目的】1.初步瞭解元雜劇的特點。
2.結合“單元知識和訓練”,掌握研究性閱讀的特點,學會研究性閱讀的方法。
【教學重點】1.通過竇娥冤這一歷史冤案,認識元代社會黑暗和統治者的殘暴,認識當時階級矛盾的尖銳。
2.認識竇娥的剛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介紹元雜劇的體制。
【教學難點】1.戲的開頭竇娥對天地鬼神的嚴厲指責與結尾要感天動地之間的矛盾。
2.對[端正好][滾繡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對全劇情節高潮的認識。
【教學方法】講授與研究性閱讀相結合。
【教學時數】2課時第一課時導入新課一、介紹關漢卿和元雜劇關漢卿,號己齋叟,金末元初大都(現北京)人。
元代雜劇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國戲劇史上最早也最偉大的戲劇作家。
他與鄭光祖、白朴、馬致遠齊名,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鄭光祖《倩女離魂》白樸《牆頭馬上》元代人說他:“生而凋攪,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籍風流,為一時之冠。
”他曾在散曲《南呂一枝花·不伏老》中說自己精音律,會吟詩,能吹蕭彈琴,歌唱舞蹈,也會下棋射獵,多才多藝。
元代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關漢卿不滿社會現實,不僅寫作劇本,有時還登臺演唱,借雜劇來揭露黑暗現實,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
他一生創作雜劇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現僅存15部。
《竇娥冤》《救風塵風望江亭》《單刀會》等流傳很廣。
其中的《竇娥冤》是我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介紹元雜劇元雜劇有一套較嚴格的體制。
①結構:元雜劇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個別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連演。
折是音樂組織的單元,也是故事情節發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較多的場次,類似於現代戲劇的“幕”。
有的雜劇還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當於現代劇的序幕,用來說明情節,介紹人物。
雜劇每折限用同一宮調的曲牌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時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獨唱。
窦娥冤(人教版教案设计)
窦娥冤(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窦娥冤》是元代文学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之作。
本章将通过分析《窦娥冤》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使学生深入了解该剧作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元代文学发展背景及关汉卿的创作特点;分析《窦娥冤》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解读《窦娥冤》;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关汉卿作品的魅力,增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理解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故事情节分析2.1 情节梗概《窦娥冤》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元代的故事。
窦娥,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因父亲欠债而被卖给蔡婆家做童养媳。
婚后,窦娥的丈夫早逝,她与婆婆相依为命。
蔡婆的恶儿子诱骗窦娥的婆婆,将其杀害,并将罪名嫁祸给窦娥。
窦娥被冤枉入狱,经过严刑逼供,她不屈不挠,终于昭雪沉冤。
2.2 分析要点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探讨造成窦娥冤枉的原因;关注窦娥、婆婆、蔡婆儿子等人物形象的特点;思考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民间风俗。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主要人物窦娥:善良、美丽、坚贞不屈的女子;蔡婆:善良、慈爱的婆婆;蔡婆儿子:贪婪、狡诈、邪恶的恶人。
3.2 分析要点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探讨其性格形成的原因;关注人物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关系;思考人物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第四章:主题思想探讨4.1 主题思想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忠孝仁义的价值观;反映元代社会现实和民间风俗。
4.2 分析要点探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分析作品中的善恶报应观念;思考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课堂讨论、问答、作业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期末考试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窦娥冤(人教版教案设计)
窦娥冤(人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创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窦娥的善良与刚强,认识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树立正确的善恶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
2. 领会作者对正义和邪恶的揭示。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
2. 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
2. 以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元杂剧的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提问解答: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比较《窦娥冤》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等,探讨不代、不同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 影视作品欣赏:组织学生观看《窦娥冤》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影视作品中的表现手法与原作之间的差异。
七、课堂互动1.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课堂表演,增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 小组竞赛:开展关于《窦娥冤》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八、评价与反思1. 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同伴评价:相互评价,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高二语文《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
高二语文《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导读: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
“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在词法上的一些异同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3.理清《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学习重难点】1. 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3.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学法点睛】诵读、探究。
【知识积累】(一)有关元杂剧:1.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
“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2.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宾白:即说白。
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
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3.元杂剧的角色:旦:女角色。
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类。
末:男角色。
也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
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丑:俗称“小花脸”。
多扮次要角色。
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
4.其他:元杂剧多一人主唱,因而又可分为“旦本戏”(女角色主唱)、和“末本戏”(男角色主唱)两类。
(二)有关作者,吴汉卿号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了解关汉卿及其作品《窦娥冤》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o分析剧本中窦娥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o鉴赏剧本中的戏剧冲突、语言特色与悲剧效果。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o引导学生分析剧本中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与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与热爱。
o培养学生同情弱者、批判不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与悲剧命运,理解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难点:鉴赏剧本中的戏剧冲突与悲剧效果,理解关汉卿的创作意图与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窦娥冤》剧本、关汉卿生平及作品介绍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窦娥冤》剧本,了解关汉卿及其作品背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走进关汉卿的戏剧世界1.导入新课o提问:你们对中国古代戏剧了解多少?有没有看过或听说过哪些经典的戏剧作品?o播放一段古代戏剧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戏剧的魅力。
o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汉卿的经典作品《窦娥冤》。
2.作者及作品介绍o简要介绍关汉卿的生平、创作风格及《窦娥冤》的创作背景。
o引导学生思考:关汉卿为何能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戏剧作品?3.初读剧本o学生分组朗读《窦娥冤》剧本,注意语音语调、情感表达。
o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情节发展与舞台说明。
4.人物关系与情节梳理o教师出示人物关系图,学生根据剧本内容填充和完善。
o小组讨论:这些人物关系如何推动剧情发展?o学生分组梳理剧本的情节结构,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深入解读《窦娥冤》1.窦娥人物形象分析o学生分析窦娥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o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窦娥的哪些品质让人印象深刻?她的悲剧命运是如何形成的?2.戏剧冲突分析o学生分析剧本中的戏剧冲突,如窦娥与官府、窦娥与婆婆、窦娥与社会的冲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
2、元杂剧的常识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1.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1《窦娥冤》
课 题
《窦娥冤》
年级
日 备人
授课人
重 点
1.了解戏剧及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难 点
1.了解戏剧及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课堂
模式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标注
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
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
③新授
④课内练习(及检测)
⑤课堂
小结
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一、元杂剧内容导入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