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代表人物孔伋生平简介
简要介绍孔子的生平10字
简要介绍孔子的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在鲁国(现在的山东省曲阜市),是当时一个贫寒的贵族子弟。
孔子在年轻时就立志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他游历各国,向各位统治者提出治国救民的建议,但并未得到重用。
于是他决定回到鲁国,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学生,传播自己的思想。
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主张个人修养和道德修炼,认为只有成为一位有德之人,才能够引导他人循循善诱。
他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学以致用,提倡实际的学习和实践。
孔子的学术思想和教育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体系,并影响到东亚各国。
孔子的弟子们编撰了他的言论和思想,成为了《论语》一书,对后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和文化事业,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智慧和思想财富。
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人物,被中国人民尊为文化偶像和精神指导。
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
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孔子,春秋时期人,以子为姓,氏为孔,名为丘,字仲尼。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
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时,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也就是当今的山东省曲阜市。
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思想的始祖。
孔子是从宋国逃出来的殷遗贵族的后裔,宋国夏邑是其祖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市。
孔子自小过着清贫的生活。
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人世。
母亲颜氏就带着他离开出生地尼山,来到阙里。
生活拮据的他,做过许多工作来补贴家用。
虽然经济上困难,但也抵挡不了孔子对求学的热情。
孔子聪明早慧,对知识非常的渴求,经常去拜访各位名师,请他们指教,向他们学习。
17岁时,孔子的母亲颜氏离开人世。
孔子多方打听才将父母亲合葬在一起。
19岁时,给贵族担任职事,管理东西。
不久,迎娶了亓官氏,后一年便有了第一个儿子孔鲤。
23岁,孔子开始招收徒弟,在民间进行讲学,开设了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
还到各国去周游讲学,推广“仁”“礼”的思想,传播教育文化,开创了儒家思想。
除此之外,曾担任国家官职,与权贵斗争;虽然多次遭遇艰险,但还是有幸的存活下来。
晚年被接回鲁国,虽未得到重用,但在期间,他专心编著了《春秋》等书籍。
73岁逝世,死后葬在了泗水。
他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孔子资料简介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圣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
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开创了一个思想核心为“仁”和“礼”的思想学派。
孔子不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以子为姓,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孔子从小就刻苦好学,从他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老师时却还是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够,选择不远千里地前往洛阳拜老子为师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他对追求学问的热衷。
孔子生平介绍事迹等名人事迹
➢ 又过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师襄子觉得这次真的行了,可孔子 依旧觉得自己没把这首乐曲弹好。
➢ 最终,孔子经过反复的探究琢磨,体悟琴曲的内涵,一直到 他能在乐曲中看到文王的形象呈现出来,这才罢手。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的局面,成为开创私学的先驱。其 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当属“七十二贤士”。这 七十二人中,有许多人成为各国的高官栋梁,也为儒家 学派延续了辉煌。
孔子学琴
➢ 孔子在学习上极为虚心,而且尤为刻苦。有一回,孔子跟着 师襄学鼓琴,曲名为《文王操》。孔子勤奋地练习了好些日 子,师襄子说:“可以啦。”孔子却说:“我虽掌握了此曲 的弹奏方法,但还没通晓其中的规律。”
(《论语·为政》)
美学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
3
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
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主要成就
1
语录汇编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 《论语》中。《论语》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 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民”思想
主要成就
教育思想,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
1
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史学思想,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
2
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 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的主要事迹简介
孔子的主要事迹简介(一)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二)早年好学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
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为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贫寒的生活。
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许多粗活。
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
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
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孔子返回。
(三)孔子行礼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
这时,年少的孔丘正专心致志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薄弱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
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
歇一会儿吧!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答复: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假如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四)周游列国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规范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
关于孔子的生平简介
关于孔子的生平简介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孔子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人物生平贵族出身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
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
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圣人降世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
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
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征在(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孔子生平事迹简介
孔子生平事迹简介孔子生平事迹简介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
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
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送过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
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叔梁纥晚年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
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
孔子三岁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
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升高九尺三寸(今米以上),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
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
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
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
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
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
孔子生平总结
孔子生平总结一、基本信息•姓名:孔丘(字仲尼)•生卒年:公元前551年 - 公元前479年•籍贯: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职业: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二、背景与早年经历孔子(公元前551年 - 公元前479年),字仲尼,又称孔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身世卑微。
据史书记载,孔子的父亲是鲁国的贫穷书生,母亲是孔子的父亲的妾室。
孔子自小聪明好学,早年师从于鲁国的一位有学问的老夫子,学习礼乐、音律和经史。
孔子对学问的渴望和求知的心态使得他逐渐成为当地年轻人的学业楷模。
三、教育事业和政治影响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并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道德修养、教育公平和个体教育。
他提倡“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主张通过教育来塑造个体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孔子的教育理念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弟子们将他的教导整理成《论语》,记录下了他的言行和思想。
除了教育事业,孔子也关注政治,并试图实践他的政治理念。
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动荡时期,孔子致力于寻求一种道德化的政治模式,提倡仁政和君主的德行。
他曾经担任过齐国的宰相职位,但未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后来遭到流亡。
四、思想传承与影响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以仁义和道德为核心,认为个人的修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
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伦理和教育,并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伦理和政治理念的观点,并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他的教导被后来的儒家经典所传承,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准则之一。
直至今日,孔子的思想仍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五、孔子的遗产孔子在世时,虽然并未如愿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他的教育事业和思想影响远不止于此。
孔子资料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人物关系政治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创立儒家学说派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开创全新教育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主张无分贵贱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
本名:孔丘别称:孔子,尼父,孔夫子字号:仲尼所处时代:东周春秋末期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出生时间: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去世时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主要作品:《六经》,《春秋》主要成就:开创儒学,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创办私学祖籍:宋国栗邑(今商丘市夏邑县)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徵在妻子:亓官氏尊称:孔圣人,大成圣至先师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信仰:儒家思想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生平介绍
孔子
生平:(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写成创世巨作《论语》.他还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思想: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教师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简介资料大全
孔子简介资料大全孔子(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名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并且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出生在一个小君主的家庭,父亲早逝,家境贫寒。
然而,孔子自幼聪慧好学,勤奋好问,对于礼、乐、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有着很高的领悟力。
他曾经历过辛苦的求学之路,但是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和道德的完美。
孔子的思想主张强调人伦之道,认为人应该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宽恕他人、诚实守信,提倡“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他主张“治国有道,治家有教,治学有规”,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教育、礼仪、道德等方面的理论。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开创了私学教育制度,提倡以“诗、礼、乐”为基础的教育内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品德修养。
他还提倡“求学不倦,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应该普及,不分贵贱贫富,为后世教育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政”,即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
他提出了“君子之道,立政以德,行民以德”、“民无德不立,君无德不治”的政治理念,强调君臣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互相信任,以道德来治理国家。
孔子的学说被后世奉为经典,成为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并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风气、教育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誉为“东方文化的先知”。
总的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思想和成就不仅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他的思想强调人伦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和教育事业,提倡仁政和仁爱之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传承孔子的思想,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为建设美好的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一、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1、孔子生平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而首上顶”,故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尽山东曲阜东南),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据史载,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封国)的贵族,时因宋国内乱,祖先避难于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所以曾曰:“吾少也贱”,但其却“十五至于学”,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私人讲学。
51岁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大司寇。
54岁去鲁,带弟子周游列国,凡14年,曾去过宋、卫、陈、蔡、齐、曹、郑、浦、叶、楚等国,主张皆不受用。
“宝剑折断,铩羽而归”,孔子68岁回到鲁国,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孔子精通“六艺”,与其弟子言行语录及思想保存在《论语》之中。
2、主要思想①伦理观与政治观。
“仁”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
何谓“仁”呢?在孔子看来,就是要“爱人”;“恭”、“宽”、“信”、“敏”、“惠”也为仁;“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必有勇”;“仁者无忧”。
总之,他所说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能构成“仁”。
因此,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是孔子自始至终的理想。
修身需要仁,为人处世也要仁,“仁”的终极关怀是治国安民,此谓之“大仁”。
由此可见,孔子将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了起来。
正如儒家的宗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内含一种献身政治、关怀黎民百姓的济世情怀。
孔子拥护周礼,正如他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但他眼中的礼却在含义、范围上均与西周不同,所以又表现出了对周礼改造的一面。
首先他所说的“礼”基本上是礼仪、礼制,突出了现实政治的含义,淡化了西周时代崇敬鬼神的色彩。
他认为应发挥礼在调和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作用,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第二,他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
西周时代讲究“礼不下庶人”,而孔子却主张不分贵贱的“齐之以礼”,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原有的重要的一条界限。
孔子的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的贵族,因避乱迁居鲁国陬邑。
他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位武士,以勇力闻名于诸侯。
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他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他幼年时,“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15岁时立志于学,因家境贫寒,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岁时,他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是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他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
的最博学者之一。
他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他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他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七十二贤人。
他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的资料介绍
孔子的资料介绍孔子,是我们学习和值得敬佩的人物,关于孔子,你又知多少?下面由为大家介绍孔子,希望能帮到你。
人物概述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孔姓。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
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个人生平
孔子个人生平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家中排行第二。
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理论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
孟子为“亚圣”。
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写成创世巨作《论语》。
他还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然而另有一种俊式学说“反孔精英”杨诚俊先生却认为孔子一无是处。
再然而,另有一种学说“反羊精英”杨正宗先生却认为杨诚俊一无是处,其行为纯属哗众取宠。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时精通易经《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孔子小故事孔子行礼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
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
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
歇一会儿吧!”“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子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最伟大的思想家无疑是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字叫做孔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深受后世影响,延续至今,对中国的教育、道德与社会秩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孔子的背景与生平孔子出生在鲁国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智慧和好奇心。
他年轻时曾经历过政治动荡的时期,这也使得他对政治、社会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后来成为了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二、孔子的思想体系1. 仁爱主义:孔子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他认为,人们应该互相尊重和关爱,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他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并认为仁爱是人类应该追求的最高道德标准。
2. 天命观:孔子认为,天命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地位的力量,人们应该顺应天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 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了“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即通过学习和教育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把教育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4. 社会秩序与政治理念: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繁荣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政治管理。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即强调各个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
三、孔子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并且在许多东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说为儒家学派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思想流派。
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教育家,并对中国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孔子的影响还体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礼仪制度中。
他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塑造了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
总结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了仁爱、教育、社会秩序和政治管理的重要性,为中国社会奠定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
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孔子,春秋时期人,以子为姓,氏为孔,名为丘,字仲尼。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
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时,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也就是当今的山东省曲阜市。
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思想的始祖。
孔子是从宋国逃出来的殷遗贵族的后裔,宋国夏邑是其祖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市。
孔子自小过着清贫的生活。
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人世。
母亲颜氏就带着他离开出生地尼山,来到阙里。
生活拮据的他,做过许多工作来补贴家用。
虽然经济上困难,但也抵挡不了孔子对求学的热情。
孔子聪明早慧,对知识非常的渴求,经常去拜访各位名师,请他们指教,向他们学习。
17岁时,孔子的母亲颜氏离开人世。
孔子多方打听才将父母亲合葬在一起。
19岁时,给贵族担任职事,管理东西。
不久,迎娶了亓官氏,后一年便有了第一个儿子孔鲤。
23岁,孔子开始招收徒弟,在民间进行讲学,开设了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
还到各国去周游讲学,推广“仁”“礼”的思想,传播教育文化,开创了儒家思想。
除此之外,曾担任国家官职,与权贵斗争;虽然多次遭遇艰险,但还是有幸的存活下来。
晚年被接回鲁国,虽未得到重用,但在期间,他专心编著了《春秋》等书籍。
73岁逝世,死后葬在了泗水。
他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孔子资料简介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圣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
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开创了一个思想核心为“仁”和“礼”的思想学派。
孔子不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以子为姓,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孔子从小就刻苦好学,从他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老师时却还是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够,选择不远千里地前往洛阳拜老子为师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他对追求学问的热衷。
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生平简介
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生平简介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孔子生平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
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
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邑。
父叔梁纥为鲁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晚年与颜氏女徵在结婚而生孔子。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3岁丧父,受教于贤母徵在。
15岁立志于学。
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4岁时鲁大夫孟僖子之嗣孟懿子及南宫敬叔来学礼,从此,孔子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鲁国内乱,孔子不满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离鲁至齐。
齐景公想任用孔子,但遭晏婴等人的阻挠。
不久孔子返回鲁国,开始整理诗、书、礼、乐,并扩大教育事业,弟子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10年),孔子被任为中都宰,颇有政绩,“一年,四方皆则之”。
于是,由中都宰迁为司空,后又迁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临事兵礼并用,鲁国取得了胜利,收回了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后摄行相事,“堕三都”、抑三桓。
孔子计划失败后,乃借口“燔肉不至”,带领弟子离开鲁国。
时孔子55岁。
自此,孔子开始了14年的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涯。
其间虽“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
孔子回到鲁国,时年已68岁,鲁哀公和季康子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孔子的生平简介是什么
孔子的生平简介是什么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生平简介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生平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圣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
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开创了一个思想核心为“仁”和“礼”的思想学派。
孔子不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以子为姓,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孔子从小就刻苦好学,从他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老师时却还是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够,选择不远千里地前往洛阳拜老子为师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他对追求学问的热衷。
孔子曾带领他的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以增加自己的学识和见闻。
晚年时期回归后,孔子仍旧继续他讲学事业,培养学生,同时他还对六经等古籍进行整理和修订。
而世人皆知的《论语》不是孔子自己所著,是由他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记录整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成的,书中有不少可供人学习的孔子典故或孔子的言行。
孔子是哲学思想上的大家,他崇尚仁义、礼乐,提倡德治。
在推崇人道精神的同时,孔子还注重建立制度以维持社会秩序。
孔子还提出了利与义之间要更为重视道义的义利观念,以及重视民生,先富后教的经济思想。
除了在道德和经济方面,孔子在其他领域比如旅游方面、艺术方面等都有一定的思想成就。
而这些使孔子成为伟大思想家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生平事迹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孔子的生平简介_孔子的生平事迹
孔子的生平简介_孔子的生平事迹孔子,春秋时期人,以子为姓,氏为孔,名为丘,字仲尼。
那孔子的生平简介是怎样的?孔子生平有哪些事迹介绍?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生平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生平简介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原名孔丘,仲尼是他的字,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有弟子三千,比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是说要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而在教育方面,孔子施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首位。
孔子出身贵族,是商汤的后裔,商亡后,微子启建立了宋国,死后传位给弟弟微仲,其后世得孔姓。
孔父叔梁纥六十六岁娶得颜氏之女颜征在,彼时颜征在还不满二十岁,年龄相差有点大,这在当时于理不合,所以两人住在尼山,后得孔子。
孔子三岁时父亲病逝,被父亲的正妻赶出家门,孔子长大后深知努力学习的意义,志在学问,后踏入仕途。
鲁国内乱时,孔子逃到齐国,齐国大夫欲加害于他,后又逃回鲁国,经过这么多年磨练,已小有成就。
与季氏出现矛盾后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旅途,先后到过卫国、陈国、蔡国、叶国等国,均未得到重用。
最终回到了鲁国开创私塾,专心教学。
公元前479年,孔子七十三岁时病逝,很多弟子为他守墓三年,只有子贡一人守了六年。
孔子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和他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被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了《论语》。
孔子的生平事迹孔子学习非常的刻苦,并且要完全掌握知识的精髓深意才能满意。
有一次,孔子向鲁国的著名乐师师襄子学习弹琴,孔子一连十天练习同一首音律仍然没有要求开始学习新的乐谱曲子。
一日,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可以开始学习弹奏新的乐曲了。
”孔子反对道:“我虽然熟悉了弹琴的形式。
但是还没有掌握演奏优美音律的方法啊。
”又过了段时日,师襄子建议孔子:“你现在已经掌握演奏音律的技巧了,可以开始学习弹奏新的乐曲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代表人物孔伋生平简介
孔伋(前483-前402),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尊称“子思子”、“述圣”。
孔子之孙、孔鲤之子。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儒家代表人物孔伋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孔伋,字子思,鲁国(今属山东省)人。
祖籍河南商丘,生于公元前483年(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终年八十二岁。
与孔子、孟子、颜子、曾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因此旧时以子思、孟子、颜子、曾子配祀孔子于孔庙,所以又与孟子、颜子、曾子并称“四配”。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
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
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孟子是其再传弟子,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
孟子和孔伋的故事孔伋的门人是孟子的老师,孔伋是孔仲尼的孙子。
孟子和孔子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他们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差了四代。
通过史书证实,孟子出生的时候,孔伋已经逝世30余年了,
但孟子还是受到了孔伋的影响。
孟子受教于孔子的门人,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孟母为了让儿子有一个读书的好环境,搬了三次家,最后一次做了孔伋门人的邻居。
孔伋门人就这样成为了孟子的老师。
孟子后来与他的门人一起写了一本书,书名和他名字一样。
它也是四书之一,与孔伋的中庸并列。
孟子还提出了仁政,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
其实孟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地位都不显,直至宋朝。
后世称呼孟子为亚圣,他是儒学中除孔子外的第一人。
因为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两者有一些共通之处,就被合并称为思孟学派。
因为典籍的缺失,思孟学派也产生不断的争议。
尽管两个学派相互独立,在有一段时间里,两者是共存的。
但子思学派在缺少重要人物孔伋后,逐渐墨守陈规,没有提出新的学说。
孟子学派却不断提出新的论点,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所以孟子学派真正发扬了子思思想。
孟子能够成为儒派的楷模,跟孟母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有一次,孟母承诺给孟子吃猪肉,为了不失信自己的儿子,尽管家里的钱不多,但还是实现了自己对儿子说过的话。
孔伋的儿子孔伋的儿子叫孔白,他只活了47岁。
孔白的墓被葬在孔林,距孔子的墓不远,他的墓比他的父亲稍大一些,长宽约有30米,高约有5米,周围有红墙环绕。
孔白没有兄弟,也就是说孔家正统都是孔白的后代。
孔白字子上。
他的父亲孔伋在北宋徽宗年间,被追封为“沂水侯”。
元朝,子思又追封为“述圣公”,以后就被世人称为述圣。
关于孔白的父亲有一则小故事。
子思在卫国公手下做事,有一天,子思向君主举荐了一个人,那个人叫苟变。
他很会打仗,子思认为他有当司令官的潜质。
可是国君反对了,这个国君还是很好说话的,没有因为子思推荐了自己个不待见的人,就怪罪子思。
还向子思讲了反对的原因。
原来苟变当官的时候,贪小便宜吃了别人的两个鸡蛋。
卫国君对苟变的印象就变差了。
子思能言善辩,当然不会被卫君说服。
他打了个比方,说木匠用材料,也是讲合适不合适。
如果一根木材大体上是好的,仅有几个缺陷,那么木匠是不会把木材扔掉的。
现在正是打仗的时候,不能因为他贪了两个鸡蛋,就放弃他。
苟变就是卫国所需要的将才。
卫公被子思说服了,承认自己看的不够广。
这个故事就教训了我们做事要看大局,对苟变之流不要只看他们的缺点,也要多看看他们的优点。
如果你能有管理人的才能,你也就不怕养虎为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