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九年级物理重难点总结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ccac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1.png)
一、力和压力1.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用牛顿(N)表示。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状态、形状或速度,使物体发生位移或形变。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拆分为多个力。
5.力的平衡:在力的合成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在力的合成不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力的不平衡状态。
6.压力的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用帕斯卡(Pa)表示。
7.压力的计算公式:P=F/A(P为压强,F为作用力,A为受力面积)。
二、力的测量1.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常用仪器,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弹簧的伸长量与作用力成正比的原理:胡克定律。
3.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灵敏度:力的测量范围称为量程,单位力产生的示数变化量称为灵敏度。
三、平衡力与摩擦力1.平衡力和重力:当物体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2.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情况:悬挂重物的情况下,悬挂点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的大小。
3.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分析:分解力的平衡条件,绘制力的平衡示意图,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4.摩擦力的概念: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时,两个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的力称为摩擦力。
5.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6.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物体间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物体材料等。
四、力的作用效果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状态、速度或形状。
2.速度对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速度的力称为加速度,使物体速度减小的力称为减速度。
3.力对物体形状的作用效果:拉力使物体变形产生拉伸应力,压力使物体变形产生压缩应力。
4.力对物体状态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例如使物体开始运动或停止。
五、动力与机械能1.动力的概念: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物体状态的力称为动力。
2.动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3. 动力计算公式:F = ma (F为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a0ef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e.png)
一、物质的性质
1、物质万物之源:物质是包含宇宙中一切物质法则的总称,它是宇
宙中万物的基础和源泉。
2、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性质、结构和耗散等,将物质分为混合
物和构成它们的单质两大类。
3、物质的重要性:物质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基础,它是各种技
术发展的基础,也是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
征的东西。
2、物质的基本性质:物质具有质量、形态、密度、坚硬度、热容量、比热、温度、电荷、物质的形成和变化等特征。
3、物质的变化:物质受到外力影响,会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态或
化学变化,从而改变了物质的性质。
三、物质的分离
1、物质的分离:是指将混合物分离出它们构成的本质组成成分的过程,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等。
2、物质分离的原理:物质分离不同性质的物质的原理是利用其中一
种特异性的方法,将物质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离出来。
3、物质分离的方法:可采用过滤、沉淀、溶解、沸煮、蒸馏、离心
离心离心计算等方法来进行物质的分离。
四、物质的处理
1、物质处理:物质处理即把原物质变换为满足一定用途要求的新物质,又称“物质处理”。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89efe3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b.png)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物理学研究物质、能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包括物理学基本定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各种物理现象。
2、物理学的基本方法;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理论和模型。
观察是最基本的物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总结规律。
实验是检验和验证某个理论的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到规律和结论。
理论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推理,总结规律并归纳为理论,它可以解释和预测物理现象,深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模型是对物理现象进行简化的表达,通过建立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3、物理学基本概念的认识;物理学基本概念是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和思考中逐渐形成的。
例如:时间、空间、质量、力、能量、电、热等都是物理学基本概念。
4、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可以用数量描述的物理现象,例如长度、质量、速度、加速度、力、功、能量等都是物理量。
物理学中规定了一些标准单位,例如长度单位是米,质量单位是千克,时间单位是秒,力的单位是牛等。
二、物理学中的力学1、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原来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就会保持不变;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作用力时,它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如果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它们产生的力具有相同大小、相反方向和相同作用线。
2、惯性、质量和质量单位;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一种性质,质量是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单位是千克,它是基本的质量单位,表示质量的大小和惯性的大小。
3、摩擦力和力的合成;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的表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力,它使得物体相互间隔着不断地产生抵抗和摩擦。
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产生的效果等于一个合力作用于物体的效果。
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全总结
![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c9f9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2.png)
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全总结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导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重要工具。
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主要涉及电磁学、力学、光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物理九年级全册的内容出发,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
一、电磁学1.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路是电流沿特定路径的流动。
电路中常用的元件有电源、导线、电阻、电容、电感等。
2. 电阻和欧姆定律电阻是物体抵抗电流通过的程度,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和电阻的关系:U = IR。
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 常见电路图标和符号常见电路图标如电池、电源、开关、电阻、电容等具有固定的符号表示。
4. 二极管和晶体管二极管用于单向导电,晶体管可用作放大器。
二极管和晶体管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元件。
二、力学1. 运动的描述和力的概念运动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进行描述,力是产生物体运动和形状改变的原因。
2.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为零。
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F = ma。
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可用G = mg计算,其中g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天体间引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可用光线的模型描述,光在界面上的反射可用反射定律表示。
反射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2.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在从一种介质入射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定律描述了入射角、折射角与两种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光在通过三棱镜等装置时会发生色散,不同波长的光受到的折射作用不同。
3. 光的成像和凸透镜光的成像可通过光线追迹法确定,凸透镜可以使光线发生折射,形成实际或虚拟的图像。
结语:以上是物理九年级全册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可以建立起物理思维方式,培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2cef94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3.png)
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九年级物理学科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对于学生的物理学基础建设至关重要,也为他们将来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学科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通常用矢量表示,单位为牛顿(N)。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位移,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速度。
3.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4.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单位为帕斯卡(Pa)。
5. 压力的计算:压力 = 力 / 面积。
二、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闭合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 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4. 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三、光学与光的传播1. 光的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直线、直线传播等特点。
2.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在与介质交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遵循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光的色散:光在通过介质时,由于介质折射率的不同,会发生色散现象。
4. 光的成像:光在通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形成实像和虚像。
5. 光的衍射和干涉:光通过物体的缝隙或者两束光相遇时,会发生衍射和干涉现象。
四、电学与电路基础1.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2. 电阻和电功率: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属性,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产生或转化的电能。
3. 串联和并联电路:在电路中,电阻或其他电器元件可以串联(依次接在一起)或并联(同时连接)。
4. 欧姆定律:电流通过导体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五、核能与放射性1. 原子核和核能: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核能是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九年级物理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重难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7cff3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7.png)
一、内能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二、比热容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字母 c 表示,单位是J/(kg·℃)。
水的比热容为 4.2×10³ J/(kg·℃),表示质量为 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³ J。
2. 比热容的应用:解释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现象。
计算热量:Q = cmΔt (Q 表示热量,c 表示比热容,m 表示质量,Δt 表示温度变化量)三、热机1. 热机的原理:利用内能做功。
2. 内燃机:汽油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在于压缩冲程中,柴油机压缩程度更大。
3. 热机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热量损失、减少摩擦等。
四、电流和电路1. 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 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源短路(不允许)和用电器短路。
五、串联和并联电路1.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07adb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7.png)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本节主要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理解速度的计算和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难点在于对误差的理解和秒表的读数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的区别,双耳效应和立体声的理解,不准确温度计的比例对应关系,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大小变化等。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本节重点是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描述方法,以及速度、加速度、力等相关概念的理解。
难点在于对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的掌握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速度的快慢和加速度的大小,以及如何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难点在于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的理解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方法的掌握。
第四节:测量本节重点是了解测量的概念和方法,以及误差的产生和控制方法。
难点在于对误差的理解和控制方法的掌握。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难点在于对声音传播条件的理解和声音特性的掌握。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本节重点是了解声音的频率、波长、声强等特性,以及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难点在于对声音特性的掌握。
第三节:声的利用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声音的利用和应用,如声波测距、声纳等。
难点在于对声音利用的掌握。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节重点是了解噪声的定义及等级,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
难点在于对噪声的定义和控制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温度的概念及常用单位,以及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难点在于对温度概念的理解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本节重点是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能量变化,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等。
难点在于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掌握。
九年级物理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九年级物理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afac1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7.png)
九年级物理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随着新学期的开始,众多初中九年级学生开始了新一年的学习生活。
而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也进入了新的教学阶段。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遇到许多的难点和重点,因此,本文将从九年级物理教学的角度,分析物理学科中的重难点,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攻略,希望能够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物理学科的重难点1. 电学电学是九年级物理学科中的重点内容。
电学包含了很多的概念和定义,如电流、电势、电压、电阻等。
电学有许多的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流强度电流强度是电学中最基础的概念,是电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在学习电流强度时,很多同学会出现混淆电流强度和电流量的概念。
其实,电流强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断面的电荷量,而电流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断面的电荷总量。
因此,对于电流强度和电流量的概念要清晰明了。
(2)电路图电路图是电学中最基础的工具之一,常常用来描述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向。
学习电路图时,很多同学会出现对电路图符号的混淆、电路分析的困难等问题。
因此,在学习电路图时,需要认真掌握电路图的基本符号、含义及构成要素,并且学会运用西安足球场来进行电路分析。
(3)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强度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学习欧姆定律时,很多同学会出现对公式的混淆、电路分析能力差等问题。
因此,在学习欧姆定律时,需要理清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
2. 光学光学是九年级物理学科中的难点内容,包括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
以下是光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理解光学的基础。
但是,在学习光的反射时,很多同学会出现不理解反射定律、不会求解反射角、混淆反射与折射等问题。
因此,在学习光的反射时,需要认真理解反射定律、熟练掌握反射角的求解方法,同时还要掌握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角的求解方法,以便于将反射和折射原理应用到实际中。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40501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8.png)
一、力学:
1.力的大小和方向;
2.平衡和失衡力;
3.静力学:力,力矩,刚体平衡,法则,牛顿第三定律;
4.动力学:运动学和动能定理;
二、电学:
1.静电场:带电物体产生的电场,电场强度,电势;
2.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守恒定理;
3.电流:导体,电阻和等效电路,电路定律;
4.家庭用电的安全:安全用电原则,电器的结构,使用和检查;
三、热学:
1.热量和热能:热量的定义,热量的计算和运算;
2.热的传导:物体的导热系数,受热平衡;
3.热的转化:功率定律,热引擎;
4.热的衰减:热对流和热扩散;
四、声学:
1.声音的特性:声压,音强,音调,声频;
2.声音的传播:共振,回声和振型;
3.声音的控制:吸收法,反射法,放大器等;
4.声乐的概念:音乐的特点,音乐的旋律,节拍,音阶,乐器的基本结构;。
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0ae5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1.png)
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和形状。
2. 力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4. 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力除以面积。
单位是帕斯卡(Pa)。
第二章:机械运动1. 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轨迹运动称为直线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弹力:当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回复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
3. 摩擦力:物体之间的接触阻力称为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4. 动能和势能:物体具有运动能力称为动能,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力称为势能。
5. 机械功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与物体位移的乘积,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不受外力的干扰下,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第三章:力学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
3. 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的速度恒定且垂直向上抛出的运动。
4. 自由落体:物体仅受重力作用下落的运动。
5.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受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7.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物体施加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都会得到同等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第四章:浮力与密度1.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排斥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 密度: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计算公式为物体质量除以物体体积。
第五章:工作和能量1. 功: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力乘以位移和力的夹角的余弦值。
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780b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5.png)
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九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下面将对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第一章: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静止状态或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力的分类:接触力和非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 力的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和方向。
4. 压力的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5. 压力的计算:压力=力/面积。
第二章:机械1. 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质量、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动力学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3. 重力和弹力: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地球吸引力;弹力是物体受到弹簧等弹性物体的作用力。
4. 动力学的计算:F=ma(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三章: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是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光在反射面上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的折射规律(斯涅尔定律)。
4. 光的色散:光在经过某些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被分散成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第四章:静电现象1. 静电的基本概念:带电物体与未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 静电的产生:摩擦、接触、感应三种方式。
3. 静电的性质:静电力、静电场。
4. 静电的应用:电子学、静电喷涂、静电除尘等。
第五章:电学基础1. 电荷的守恒定律:封闭体系中电荷的总量是不变的。
2. 电流和电路:电荷通过导体单位时间的流动称为电流;电路是电流的路径。
3. 电阻和电阻定律:阻碍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电阻;欧姆定律:U=IR。
4.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相同,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第六章:磁学基础1. 磁铁的基本概念:磁铁具有吸引铁、钢等物体的能力。
2. 磁力和磁场: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磁力和磁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新课标重点难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新课标重点难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a15d8163783e0912a2162a7e.png)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重点: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
●难点: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教具:一块冰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水、形状不同的杯子等第二节质量两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及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一种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4)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重点:天平的使用●难点:天平的使用●教具:教师演示用具:铁锤,铁钉,钢尺,钢钉,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盒塑料瓶,剪刀,白糖,水,小烧杯。
第三节密度两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ece2b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6.png)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大全总结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包含了力和运动、光学和声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以这些知识点为基础,对九年级物理进行全面总结。
一、力和运动1. 火箭推力原理:火箭的推力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喷射气体向后排出,火箭就会获得向前的推力。
2. 弹力:弹簧的弹力是指在拉伸或压缩状态下恢复原状的力。
3. 摩擦力:当物体相对运动或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上的相互阻碍运动的力被称为摩擦力。
4. 合成力: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称为合成力。
5. 平衡力:当物体的合外力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称为平衡力。
6.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指出,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沿着运动方向所做的功。
7.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分解。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2. 反射定律:光线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折射定律:光线在折射过程中,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4. 光的色散:当光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颜色会发生分离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5. 光的衍射:光通过物体的边缘或小孔时,会发生透射和弯曲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三、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做快速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的传导传播。
2.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3. 回声:当声音遇到反射面,反射回来的声音称为回声。
4. 共振: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振动时,如果与该物体自身的振动频率相同或接近,就会产生共振现象。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这些知识点,并通过实验和练习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82353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c.png)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篇一】【力学部分公式】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热学部分公式】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篇二】1.实验:用两相同的电加热器给M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可以看到:1)在通电相同的时间里,煤油的温度升高得高。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到相同的温度,则应给水的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
2.结论:质量相同(如:1kg,也叫单位质量)的不同的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如:大家都升高1°C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物理上,把物质的这一种特性叫比热容。
3.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一种物质的温度升高(降低)1°C时吸收(放出)的热量a.单位:J/(kg°C)读作:L焦耳每千克摄氏度b.符号:C如:C水=4.2×103J/(kg°C)c.意义:1kg水在温度升高(降低)1°C时,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d.比热表:1)水的比热要记住。
水的比热很大。
2)水和冰的比热不一样,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的比热一般不同。
3)液体的比热比固体的比热大。
金属的比热都较小。
e.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受温度、质量和物体的形状的影响,但要受物态的影响。
f.练习:关于比热容,下列廉洁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在的吸收的热量多。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全部总结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全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8b7a2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a.png)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全部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对物质的性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物理知识点的掌握是建立后续学习的基石。
下面将对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1. 运动和力学1.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关系- 运动的图像化表示1.2 力和力学定律- 力的概念和性质-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3 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合成 - 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的合成和分解1.4 重力和运动- 重力的概念和性质- 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 - 载体的轨道和离心力1.5 规律和万有引力- 平衡和守恒规律- 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 地球和月球的引力2. 能量和功率2.1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关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2.2 功和功率- 功的定义和计算- 功的形式:正功和负功-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2.3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 杠杆、轮轴、斜面的概念和应用 - 机械效率的计算2.4 机械能的损失和能量利用- 摩擦力和摩擦损失- 能量的转化和利用3. 电和磁的基本概念3.1 电荷和电场- 电荷的概念和性质- 电场的概念和作用3.2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概念和流动规律 - 串联和并联电路3.3 电阻和电压-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 电压的概念和效应3.4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的概念和作用- 电磁感应的规律和应用3.5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概念 - 电磁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4. 声音和光学4.1 声音的传播和特性-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特性和声强的计算4.2 光的传播和特性- 光的传播路径和光的反射、折射 - 光的特性和颜色4.3 镜面成像和光学仪器- 镜面成像的规律和方法- 光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4.4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的吸收、反射和折射- 光的色散和透射4.5 视觉和光的利用- 眼睛的成像原理- 光的利用和光的危害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的全部总结。
物理知识点全总结九年级
![物理知识点全总结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b577d22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8.png)
物理知识点全总结九年级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初中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有趣的物理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运动和力学1.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2. 力和牛顿定律:动力学、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等;3. 机械能守恒和机械功:动能、势能、机械效率等;4. 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向心力、离心力、行星运动等。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平面镜、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2. 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凸透镜、凹透镜、显微镜、望远镜等;3. 光的干涉和衍射:等厚干涉、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等。
三、电学1. 电流和电路: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阻、电功率等;2.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动机等;3. 电与磁:电场与磁场、洛伦兹力、电磁革命等。
四、热学1. 热传导和热平衡:导热方程、温度、热传导实验等;2. 相变和热量转化:比热容、冰点、汽化等;3. 理想气体和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升降温过程等。
五、声学1. 声的传播和声的特性:声速、频率、音量、音色等;2. 共振和声学应用:共振现象、声波的反射、回声等。
六、核能与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电子、质子、中子、元素周期表等;2. 放射性和核能利用:放射线、核反应、核能发电等。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对物理有更深入的认识。
物理知识的掌握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为我们今后学习更高级的物理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对物理保持兴趣和好奇心,不断探索和学习。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999ad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49.png)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物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在我们的周围,大至整个宇宙,小至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种.种的物理现象。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第一章声现象基础知识回声测距离:2s=vt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振动可以发声要点: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3 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