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配筋总结
梁板柱配筋规范最牛总结
梁板柱配筋规范最牛总结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结构设计规范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梁板柱结构作为建筑结构中常见的组合形式,在设计和构造方面要求相对较高。
本文将从规范的角度出发,总结一下梁板柱配筋规范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梁的配筋规范1.梁的受力特点:梁一般承受弯矩和剪力,因此在配筋时需要考虑受力特点和力的传递路径。
2.梁截面布置要求:梁的截面应该布置合理,能够满足受力要求,同时尽量减小截面尺寸,提高材料利用率。
3.配筋率:梁的配筋率是指钢筋面积与截面面积的比值,一般在0.01~0.08之间。
配筋率过小会导致截面受力不均匀,配筋率过大则会浪费材料。
4. 钢筋直径和数量:梁的钢筋直径和数量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一般采用直径为12mm、16mm、20mm等。
5.最小配筋率:梁的最小配筋率是指在弯矩和剪力作用下,截面中钢筋的最小面积占截面面积的比例。
一般按规范规定的数值计算。
6.钢筋的保护层:钢筋应该与混凝土表面保持一定的间距,以提供足够的保护层厚度,防止钢筋锈蚀。
二、板的配筋规范1.板的受力特点:板一般承受弯矩和剪力,因此在配筋时需要考虑受力特点和力的传递路径。
2.板的厚度和配筋率:板的厚度和配筋率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一般来说,板的厚度越大,配筋率越小。
3. 钢筋直径和数量:板的钢筋直径和数量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一般采用直径为6mm、8mm、10mm等。
4.面筋和肋筋:板的配筋主要有面筋和肋筋两种形式。
面筋一般平行于板的一侧,用于抵抗板的弯矩。
肋筋一般垂直于面筋,用于增加板的刚度和强度。
5.钢筋的保护层:与梁相同,板的钢筋也应该与混凝土表面保持一定的间距,以提供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三、柱的配筋规范1.柱的受力特点:柱一般主要承受压力,因此在配筋时需要考虑受力特点和力的传递路径。
2.柱的截面尺寸:柱的截面尺寸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一般来说,柱的截面尺寸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3.配筋率:柱的配筋率是指钢筋面积与截面面积的比值,一般在0.01~0.08之间。
梁、板、柱配筋规范最牛总结
截面尺寸
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 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
柱抗震构造要求
剪跨比 剪跨比宜大于2。 截面边长比 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轴压比 柱轴压比不宜超过附表5的规定;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
5、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中各 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的
箍筋 截面尺寸
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 锚固长度,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纵向受力钢筋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附表6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 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1、一般情况下,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附表7采用;
箍筋的间距和直 径
2、一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 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 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
单层工业厂房柱
2、上柱,取阶形柱自牛腿面至起重机梁顶面以上300mm高度范围内;
厂房柱的箍筋应 加密的范围
3、牛腿(柱肩),取全高;
4、柱根,取下柱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
梁配筋注意事项总结
梁配筋中易错问题总结1.梁截面是否和模型中一致(注意变截面位置)。
2. 梁配筋是否满足计算结果。
3. 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9.2.1.3条4.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
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9.2.6条5.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但当梁宽较大时可以适当放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9.2.13条6.框架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当XL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也需满足此条)。
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6.3.3条(强条)7.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
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计算方法总结
一、单筋梁:已知弯矩求配筋①先求截面抵抗矩系数;②然后求内力矩的力臂系数;③得;④在求得截面抵抗矩系数后,由公式可得到相对受压区高度,由可判断是否超筋,若为超筋,按双筋重新设计,此时,。
二、单筋梁:复核构件弯矩计算,,若及,则。
三、双筋梁:配筋计算当时,为最小值,对于HRB335,HRB400级钢筋及常用的,当时,可直接取值,对HPB235级钢筋,砼等级小于C50时,可取计算,此时,。
四、双筋梁:已知,求①,;②,,计算时,若,可按未知重新配筋,若,,若较大,出现时,按单筋计算的值小于按双筋计算的,此时应按单筋梁确定。
五、偏心受压:对称配筋计算,已知,N,M,砼标号,钢筋级别,求。
注意此时不能用M代入力矩平衡公式计算,须由M求,求,得e后用Ne代入力矩平衡方程。
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由公式求出x,与值比较,若,按大偏心计算配筋,反之按小偏心计算配筋。
②按大偏心计算时,取,由求得,再判断是否符合最小配筋率要求并验算短边方向轴心受压的稳定。
③按小偏心计算时,,由此求得,此处是砼结构设计基本假定中的矩形受压区高度与中和轴高度的比值,C50及以下,C80时,C50~C80内插。
④以上求时公式中的e是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需考虑初始偏心距和二阶弯矩偏心距增大系数,可由下列公式求出:是附加偏心距,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和20mm中的较大值;是柱的计算长度;是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曲率修正系数,时取1,中的A对T形、形截面均取;是偏心受压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当时,,当时,。
六、偏心受压:不对称配筋截面设计①按上小节偏心受压构件对称配筋计算步骤中的公式计算二阶弯矩偏心距增大系数,当时按大偏心计算,反之按小偏心计算。
②若为大偏心,,。
若已知,求,可由公式和公式联立求出;若求得,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按未知重新配筋;若,可直接计算实际配筋取由此求得的和按单筋梁计算的中的较小值。
③若为小偏心,按下列步骤进行:算出及,是距离轴向力作用点较远一侧(受拉区)钢筋也受压屈服时的相对受压区高度。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图
要点二
楼板跨度
楼板的跨度是指楼板两对边之间的距离,根据跨度的不同 ,楼板的厚度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单向板跨度在 2.5-3.0m之间,双向板跨度在3.0-4.0m之间。
钢筋的直径和间距要求
钢筋直径
根据楼板的跨度和荷载的不同,钢筋的直径 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单向板的主筋直径 在8-12mm之间,双向板的主筋直径在1016mm之间。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 图
目录
CONTENTS
• 单向板配筋图解 • 双向板配筋图解 • 配筋计算方法 • 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要求 • 实际工程中的单向、双向板配筋示例
01 单向板配筋图解
板顶筋
总结词
板顶筋是单向板中位于板顶面的钢筋,主要承受板顶面的负弯矩。
详细描述
板顶筋通常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如直径为8-12mm的钢筋,以节约成本。在 单向板中,板顶筋通常垂直于长跨方向布置,以承受负弯矩产生的拉力。
板底筋
总结词
板底筋是单向板中位于板底面的钢筋,主要承受板底面的正 弯矩。
详细描述
板底筋通常采用直径较大的钢筋,如直径为12-18mm的钢筋 ,以提高承载能力。在单向板中,板底筋通常垂直于短跨方 向布置,以承受正弯矩产生的压力。
悬挑板配筋
总结词
悬挑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单向板,其配筋方式与普通单向板有所不同。
大跨度结构的单向、双向板配筋
总结词:特殊设计
详细描述:大跨度结构的楼板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变形,因此需要进行特殊设计。单向板和双向板 的配筋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配置,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极限状态设计法根据结构的两个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 别计算出板所需的钢筋面积。该方法考虑了 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板。
板配筋板王操作流程总结
一. 板配筋基本流程二. 板配筋操作示例板平法施工图的表达依据:“16G101-1”工具:(1)板王;(2)V文本刷;(3)ggff(色变).lsp。
(1.1)通过板王“板筋删除”/“删除相同规格文字”删除不需要标注的统一支座负筋(例如附注中有说明“未注明支座板面钢筋为8@200”,则通过此命令统一删除支座负筋8@200);(2.2)处理计算书8@200双层双向配筋为例处理计算书:例如支座筋8@200对应的计算值为502,则运用板王“快速选择”命令选中计算值≤502的数值,并将其变色并隐藏,截面如图10所示;再通过此方法区分出10@200、12@200、14@200........所对应的计算值,并将其分别变换为不同的颜色。
板配筋操作示例(一)利用板王自动绘制板筋工具:板王。
利用板王绘制板施工图,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1)板王转PKPM或者盈建科生成的板配筋文件;(2)根据板计算书,直接利用板王绘制板配筋文件。
这两种方法适用性各不相同,可根据个人喜好去选择。
1. 方法一:板王转PKPM或者盈建科板配筋图(1)设置板王①板王“设置”/“钢筋绘制参数”,如下图所示:图1②板王“设置”/“图层文字设置”界面设置正钢筋、负钢筋、正文字、负文字图层名称及颜色。
图2(2)打开PKPM或者盈建科板配筋图,使用板王“板转图”/“读原图数据”命令,框选转图对象后出现如下界面:图3明确图中代表梁实线、梁虚线、混凝土墙、柱子的图层含义。
确认后,选择定位点。
(3)使用板王“板转图”/“转到用户图”命令,输入转图倍数(盈建科为1;PKPm为100);隐去除梁实线、梁虚线、混凝土墙、柱子以外的图层(可先删去除板底图外不必要的图素);明确明确图中代表梁实线、梁虚线、混凝土墙、柱子的图层含义;确认后,选择同读原图数据相同的定位点。
转图前后板配筋如下图所示:图4图52. 方法二: 板王根据板计算书绘制板施工图(1)设置板王按方法一设置板王(板王仅需要设置一次即可,不需要重复设置)。
土木设计邦剪力墙墙身配筋及边缘构件配筋大总结搜狐
土木设计邦剪力墙墙身配筋及边缘构件配筋大总结搜狐1:正文:一、剪力墙墙身配筋1. 剪力墙的概念及作用剪力墙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元素,用于抵抗建筑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剪力和扭矩作用。
其作用主要包括:(1)承受水平荷载,抵抗结构的倾覆和侧向位移;(2)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增强抗震性能;(3)分担结构荷载,降低其他构件的受力。
2. 剪力墙墙身配筋原则(1)配筋布置应满足受弯和受剪要求;(2)配筋应均匀布置,避免集中在墙体的某一侧;(3)配筋应附加于墙身外表面,并通过横向钢筋连接与其他墙段。
3. 剪力墙墙身配筋步骤(1)确定墙身的截面尺寸和布置方式;(2)计算墙身的设计受力,包括弯矩和剪力;(3)根据受力计算结果进行配筋布置;(4)确定墙身纵向钢筋的直径、间距和层数,并进行横向钢筋的布置;(5)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筋的连接和固定。
二、边缘构件配筋1. 边缘构件的定义及作用边缘构件是剪力墙或框架结构的边缘部分,主要用于增强结构的刚度和抗剪能力,防止构件的破坏和失稳。
其作用包括:(1)提供刚性支撑,减小构件的挠度和位移;(2)抵抗水平荷载,分担墙体或构件的受力;(3)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 边缘构件配筋原则(1)配筋应满足边缘构件的设计受力要求;(2)配筋应跨越边缘构件全高或有效高度的范围;(3)配筋应均匀布置,避免集中在构件的某一侧。
3. 边缘构件配筋步骤(1)确定边缘构件的尺寸和布置方式;(2)计算边缘构件的设计受力,包括弯矩和剪力;(3)根据受力计算结果进行配筋布置;(4)确定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直径、间距和层数,并进行横向钢筋的布置;(5)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筋的连接和固定。
附件:本文档附带剪力墙墙身配筋和边缘构件配筋的示意图和计算表格。
法律名词及注释:1、剪力墙:具有承受水平力作用的墙体构件。
2、配筋:指钢筋的布置和连接。
3、边缘构件:指剪力墙或框架结构的边缘部分,起到增强结构刚度和抗剪能力的作用。
史上最强的配筋计算公式
配筋(计算规则)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柱子为轴心受压构件!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ρ=A(s)/bh (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
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b 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 )。
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 (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
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较大值!最大配筋率ρ (max )=ξ(b)f(c)/f(y),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满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当构件配筋超过最大配筋率时塑性变小,不利于抗震。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钢筋的截面积与所设计的砼结构面的有效面积的比值,称之为配筋率。
在钢筋砼结构中,钢筋的总截面积与所设计的砼结构面的有效高度与宽度的积的比值,称之为配筋率,根据配筋率的大小,其结构分为超筋、适筋、少筋截面。
钢筋面积/构件截面面积(全面积or 全面积-受压翼缘面积)梁的配筋率是梁的受压和受拉钢筋的总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点到砼上面的距离。
合力点:是梁宽乘有效高度,有效高度指梁下部筋为一排筋时用高减35,下部筋为两排筋时减601、“柱外侧纵筋配筋率”为:柱外侧纵筋(包括两根角筋)的截面积,除以整个柱的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2、屋面框架梁(WKL )“上部纵筋配筋率”为:梁上部纵筋的总的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钢筋混凝土实训总结
钢筋混凝土实训总结xxxxx实训总结本次实训绑扎钢筋结构是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搭接采用现场绑扎搭接,梁配筋构造要求按7度三级抗震配置,混凝土等级为c25。
在箍筋制作的实训项目中,用到的工具:手摇板、断线钳、卷尺、滑石笔,实训要求箍筋的下料长度为1528mm,箍筋的内环长度为330mm。
开始时要在箍筋制作台上定箍筋的内环长度标尺330mm时尤为重要,这决定制作出来的箍筋是否合乎要求,在弯箍筋的弯角90、135时操作手摇板所弯一的角度一定比90度、135度多1~2度。
通过这次的箍筋制作掌握了下料长度计算、制作箍筋技术、检验箍筋等知识,使我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制作出的箍筋不合乎要求,可能是在定箍筋内环长度时与要求有偏差或者是在制作过程中碰移了定的箍筋内环长度标尺以至制作出来的箍筋或大或小,这种情况只要调整好定箍筋长度标尺即好。
绑扎柱的纵筋要保持纵筋竖直,箍筋的间距要按图纸的要求,在绑扎相同间距箍筋时要保持箍筋间距的相同,绑扎上柱的箍筋的四角要与柱四角的纵筋绑扎牢固,箍筋要水平放置,箍筋的135弯角在柱中要错开设置,在绑扎时使用顺扣绑或反扣绑务必要绑紧,使箍筋不能滑动。
这次的绑扎柱的纵筋实训中使我对柱构造的要求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柱纵筋、箍筋的架设情况有了深层的认识,所学的理论内容在这次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我认识专业知识理解柱纵筋、柱箍筋的架设得到很大的帮助。
在我们组在柱纵筋绑扎中进展得还顺利,分工合作做得不错以至缩短了工期完成。
容易些。
在梁的绑扎中虽然是艰难了一点但对于我对梁的认知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在梁伸入柱的部份中使我有了直观的认识,消除了实训前对梁伸入柱部份的模糊概念。
板面筋的绑扎要认真算好板的每一边梁的负筋数量、间距,以至确定下料的长度,截取的段数。
要按照图纸要求负筋伸出梁的长度来架设板面筋,板面筋要绑扎为钢筋网,在中部的板面筋要加架立钢筋,板面筋的90弯钩要竖直向下架设,每条伸出的板面筋的要对齐摆放,间距要均匀架设,中部加的架立筋要与架立筋同方向的板面筋对齐绑接,以至形成的负筋网整齐有序。
钢筋计算公式总结
序号(1) 03G 平法算法(2)传统算法(1)端支座(2)中间支座文字描述表达式符号(1) 03G 平法算法(2)传统算法L 净+ (0.4*laE(或者La) +15d)*2梁上部贯通筋采用分离式配筋时,每跨加两个搭接长度(定向式)梁全长减去两个保护层后加之两个下弯长度(2 个15倍d)(分为(1)端支座、 (2)中间支座)支座端跨内的锚固长度加之伸入支座端跨内的长度支座宽加之伸入支座两边的跨内长度F 端=0.4 laE+15d+ 1/3 或者(1/4)Ln1F 中=h c+2*1/3Max(Ln左+ Ln右)表达式说明L 净—梁净长;laE—最小锚固长度(抗震);l a—最小锚固长度(非抗震) ;d—受拉钢筋直径;N---跨数;llE—搭接长度分离式配筋连接比率为100%,系数指定用1.6L 全---梁的构件长;δ ---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Ln1---支座端跨净长1/3-- (第一排),1/4--- (第二排),h c ---支座宽;Ln左---左跨净长Ln右---右跨净长L 净+ (0.4laE+15d)*2+ + (N* 2* llE)梁的净长加两个端支座锚固长度L 全-2*δ +2*15d+- 1 -3(1)、局部架立筋(2)、全架立筋(分为(1)局部架立筋、 (2)全架立筋)跨净长减去支座负筋伸入跨内的长度再加之两个搭接长度(注:当梁的上部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梁的构件长度减去两个保护层Ln左---左支座伸入跨内长度;Ln右---右支座伸入跨内长度;llE---搭接长度L 全---梁的构件长;δ ---保护层厚度梁净长加之两个锚固长度梁的净长加之两端的锚固长度再加之每跨的一个搭接长度梁宽扣两个保护层加之 2 个箍筋直径再加之 2 个弯钩增长值a-2*δ +2*d 箍+28.27*d 拉(分(1)端跨、 (2)中间跨、 (3)全长)跨净长加之两边伸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L 全---梁的构件长;d---钢筋直径N---支座数;llE---搭接长度a---梁宽; d 箍---箍筋的直径; d 拉---拉筋直径δ—保护层厚度Ln1---跨的净长;laE----最小锚固长度;d---钢筋直径;hc---柱宽Ln1+(0.4 laE+15d)+ Max { ≥lAe;≥0.5hc+0.5d}Ln-(Ln左+ Ln右) +2* llE 或者(0.15*2)L 净+ (0.4 laE+15d) *2+N* llE(1)、端跨L 全+2*15d L 全-2*δ- 2 -- 3 -(2)、中 跨Ln+ (Max {≥l Ae ;≥0.5hc+0.5d)*2Ln---跨的净长; l aE----最小锚固长度;d---钢筋直径; h c ---柱宽(3)、全 长长度数量 (箍筋 间距成 倍数关 系)数量(箍筋 间距不 成倍数 关系)L 净+(0.4 l aE +15d )*2+(Max { ≥l Ae ;0.5hc+0.5d)K (分(1)长度、 (2)数量)梁的截面周长扣 8 个保护层再加上 2 个弯钩增长值[梁的净长扣两个起始间距]除以箍筋间距再加之两个 50mm (a+b ) *2-8* 6 +28.27*d(L 净-2*0.05) /@非+1+∑L 加/@非L 净---梁的净长; l aE----最小锚固长度; d---钢筋直径; h c ---柱宽a---梁宽; b---梁高;二 柱钢筋1 基础预留插筋 Cj (1)无框基梁时(2)有框基梁时梁的净长加之两端弯锚长度再加上每一个支座的一个直锚长度(1)(2)2(1)(2)(3)(4)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Hn-柱全高;Hj—基础结构尺寸;δ —基础最小保护层;d—钢筋直径;L 弯—弯钩长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Hn-柱全高;Hj—基础结构尺寸;δ —基础最小保护层;d—钢筋直径;L 弯—弯钩长层高减【框】基梁上柱根加密区长再加之层加密区加搭接区层高减基梁上柱根加密区长再加之层加密区加搭接区层高减基梁上柱根加密区长再加之层加密区加搭接区层高减基梁上柱根加密区长再加之层加密区加搭接区H-Hn/3+max(Hn/6,hc,500)+ 1.4*LaEH-Hn/3+max(Hn/6,hc,500)+ 1.4*LaEH-Hn/3+max(Hn/6,hc,500)+ 1.4*LaEH-Hn/3+max(Hn/6,hc,500)+ 1.4*LaEH—楼层层高;Hn—柱全高;Max—取大值;D—柱长边尺寸;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H—楼层层高;Hn—柱全高;Max—取大值;D—柱长边尺寸;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H—楼层层高;Hn—柱全高;Max—取大值;D—柱长边尺寸;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H—楼层层高;Hn—柱全高;Max—取大值;D—柱长边尺寸;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3(1)(2)(3)中间层层间钢筋(分(1)全部纵筋Z、(2)角筋ZJ、(3) b 边中部筋Zb、(4) h 边中部筋) Zh层高加搭接长度层高加搭接长度层高加搭接长度H+1.4*LaEH+1.4*LaEH+1.4*LaEH—楼层层高;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1.5—纵向受拉钢筋搭接修正系数H—楼层层高;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1.5—纵向受拉钢筋搭接修正系数H—楼层层高;LaE—抗震最小锚固长度1.5—纵向受拉钢筋搭接修正系数搭接区加柱根加密区长度加基础结构尺寸扣一个基础保护层扣基础底部2 根钢筋直径加直弯钩长度搭接区加柱根加密区长度加梁以下加密区加基础结构尺寸扣一个基础保护层扣基础底部2 根钢筋直径加直弯钩长度首层层间钢筋(分(1)全部纵筋Z、(2)角筋ZJ、(3) b 边中部筋Zb、(4) h 边中部筋) Zh1.4*LaE+Hn/3+Hz-δ -2d+L 弯1.4LaE+Hn/3+Hj-δ -2d+L 弯- 4 -- 5 -顶层层间钢筋(分(1)边柱外纵筋锚梁、 (2)边柱内纵筋自弯、 (3)中间柱内外侧纵筋自弯(4)梁 上部筋锚入柱柱筋自弯) (5)梁高≥LaE 不锚入梁【只需直锚】的柱钢筋锚入梁:层高扣加密区扣梁高加搭 接长度不锚入梁:层高扣掉一个加密区扣 一个保护层加柱宽扣两个保护层后 自弯 8d层高扣掉一个加密区扣一个保护层 后自弯 12d层高扣掉一个加密区扣一个保护层 后自弯 12d柱自弯:层高扣掉一个【柱根】加 密区扣一个保护层后自弯 12d 层高扣掉一个【柱根】加密区扣梁高加最小锚固长度H-Max(D ;≥Hn/6;≥500)-Hb +1.5*LaEH —Max(D ; ≥Hn/6;≥500)-δ +a-2δ +8dH —Max(D ; ≥Hn/6;≥500)-δ +12dH —Max(D ; ≥Hn/6;≥500)-δ +12dH —Max(D ; ≥Hn/6;≥500)-δ +12dH —Max(D ; ≥Hn/6;≥500)-Hb+12d柱箍筋(分(1)长度、 (2)数量) K柱的周长扣 8 个保护层加 135 度的弯钩 (a+b)*2-8δ +28.27d 值柱全高扣掉一个起始间距扣 1 个保护层 (Hn-C-δ )/@+ ∑Hi/@+1; 再除以非加密区间距然后加之所有加密 区之和除以非加密区间距后加 1H —楼层层高; LaE —抗震最小锚固长度 1.5—纵向受拉钢筋搭接修正系数;Hb---梁 高; Max —取大值H —楼层层高; Hn —柱全高; Max —取大 值; D —柱长边尺寸;a —柱截面水平方向 尺寸; δ —最小保护层厚度; d —钢筋直 径H —楼层层高; Hn —柱全高; Max —取大 值; D —柱长边尺寸; δ —最小保护层厚 度; d —钢筋直径H —楼层层高; Hn —柱全高; Max —取大 值; D —柱长边尺寸; δ —最小保护层厚 度; d —钢筋直径H —楼层层高; Hn —柱全高; Max —取大 值; D —柱长边尺寸; δ —最小保护层厚 度; d —钢筋直径H —楼层层高; Hn —柱全高; Max —取大 值;Hb---梁高; δ —最小保护层厚度; d — 钢筋直径a —截面水平方向尺寸b —截面纵向方向 尺寸; d —钢筋直径; δ -最小保护层 Hn —柱全高;C--起始间距; δ -最小保护层 @--非加密区间距; Hi —加密区尺寸; ∑ --所有之和(2)(3)(4)(5)5(1)(2)(1)4- 6 -板钢筋板纵向受力筋(分上层(1) X 向筋 Tx (2) Y 向筋 Ty 、下层(3) X 向筋 Bx (4) Y 向筋 By ) (5)板面、底受力筋的数量板全长扣两个支座宽加之两个非抗震最小锚固长加一【跨中】搭接长度板全长扣两个支座宽加之两个非抗震最小锚固长加一【跨中】搭接 L 全-2*a+ (≥1.3*Ll ) +La*2长度边跨: 跨中轴线之间尺寸加跨外沿 L 中+a/2-δ +12.5d尺寸扣一个保护层再加两个弯钩值中跨: 跨中轴线之间尺寸加两个弯 L 中+12.5d钩值边跨: 跨中轴线之间尺寸加跨外沿 L 中+a/2-δ +12.5dL 全—板的全长; a —截面水平方向尺寸; Ll —非抗震搭接长;La---非抗震最小锚固长L 全—板的全长; a —截面水平方向尺寸; Ll —非抗震搭接长;La---非抗震最小锚固长L 中—板的跨中轴线之间尺寸;a —支座宽; δ —最小保护层;d —钢筋直径L 中—板的跨中轴线之间尺寸;d —钢筋直径L 中—板的跨中轴线之间尺寸;L 全-2*a+ (≥1.3*Ll ) +La*2三1(3) (1)(2)(4)尺寸扣一个保护层再加两个弯钩a—支座宽;δ —最小保护层;值d—钢筋直径中跨:跨中轴线之间尺寸加两个弯L 中+12.5d L 中—板的跨中轴线之间尺寸;钩值d—钢筋直径板的净跨长扣两个起始间距然后 (L 净-2C) /@+1 L 净—板的净跨长;C—起始间(5)除以间距加1 距2 板面负筋F 分: (1)边跨、 (2)中间跨、 (3)延伸覆盖跨、 (4)延伸悬挑跨) (5)根数图示尺寸加两个的板厚减一个保e- (h-δ )【*2】e—图示尺寸;h—板厚;δ —(1)护层【直弯钩长】保护层厚度摆布两端的尺寸加两个的板厚减(e1+e2)+(h-δ )*2 e1—左端尺寸;e2—右端尺寸;(2)一个保护层【直弯钩长】h—板厚;δ —最小保护层四楼梯钢筋1 AT 型楼梯(分(1)底板纵筋Bz, (2)下端负筋 F 低, (3)上端负筋 F 高(4)分布筋 f 长(注:当采用HPB235 光面钢筋时,除梯板上部纵筋的跨内端头坐90 度直角弯钩外,所有末端应作180 度的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当采用HPB335 或者HPB400 带肋钢筋时,则不作弯钩。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技术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技术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而钢筋配筋技术则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钢筋配筋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配筋技术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钢筋配筋技术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钢筋配筋的种类和对混凝土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基本原理钢筋配筋技术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通过钢筋的数量、位置和布置方式等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钢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混凝土的拉力强度和抗弯强度,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
2. 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3. 均匀分布荷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4. 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钢筋的配筋方式主要有两种:正筋和箍筋。
正筋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的拉力强度和抗弯强度,箍筋主要用于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
在具体的钢筋配筋设计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钢筋配筋方式。
三、设计流程钢筋配筋技术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混凝土结构的荷载和受力情况。
2.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荷载情况,计算出混凝土结构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承载力等参数。
3.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和计算结果,确定钢筋配筋的方案和具体要求。
4. 进行钢筋配筋的细节设计,包括钢筋的数量、直径、间距、位置和布置方式等。
5. 完成钢筋配筋的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
6. 检查和验收钢筋配筋的施工质量。
四、钢筋配筋的种类根据钢筋的直径、间距和位置等不同,钢筋配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等间距配筋:即钢筋的间距相等。
这种配筋方式适用于受力较小的混凝土结构,如墙体和地板等。
2. 不等间距配筋:即钢筋的间距不相等。
这种配筋方式适用于受力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如梁和柱等。
3. 对称配筋:即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呈对称分布。
板配筋图识读课件
双向板配筋图解析
总结词
双向板配筋图表示双向板在不同方向的受力情况,相对于单向板配筋图更为复杂。
详细描述
双向板配筋图包括板的尺寸、受力筋和分布筋的标注,以及交叉点处的附加钢筋标注。在识读双向板 配筋图时,需要关注受力筋的位置、直径和间距,以及分布筋和附加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此外, 还需注意交叉点处的钢筋连接方式。
04
板配筋图绘制实践
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1 2
3
确定绘图比例
根据图纸大小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绘图比例,确保图纸清晰、 准确。
准备绘图工具
准备铅笔、橡皮、尺子、圆规等绘图工具,确保绘图过程中 工具齐全。
熟悉图纸要求
仔细阅读图纸,了解绘图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绘图的正确 性和规范性。
绘制板的布置图
确定板的位置和尺寸
配筋图与实际施工不符的问题
总结词
配筋图是施工的指导文件,如果与实际施工 情况不符,会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和安全隐患。
详细描述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筋图进行钢筋 的布置和安装。如果遇到实际情况与配筋图 不符的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并采取 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如果实际施工时发 现钢筋数量不足,应及时增加钢筋;如果发 现钢筋布置不合理,应及时调整钢筋的位置
的表达。
THANKS
根据建筑图纸和要求,确定板的位置和尺寸,并在图纸上标明。
绘制板的轮廓线
使用尺子和直线工具绘制板的轮廓线,确保线条清晰、准确。
标注板的编号和尺寸
在板图上标注板的编号和尺寸,以便后续的施工和验收。
绘制钢筋的布置图
确定钢筋的规格和数量
标注钢筋的规格和间距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确定钢筋 的规格和数量,并在图纸上标明。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施工形式之一,其优点包括强度高、抗震性能好、耐久性强等。
配筋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构件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总结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手算的方法。
1.梁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弯矩:根据悬臂梁或简支梁的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梁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构件的长度等因素,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弯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梁的截面图上。
2.柱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轴力:根据柱的截面尺寸和荷载情况,计算柱上各截面的轴力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轴力大小和构件的长度等因素,确定柱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压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柱的截面图上。
3.板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弯矩:根据板的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板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板的长度、宽度等因素,确定板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弯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板的截面图上。
在进行配筋手算时,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计算,并遵循以下原则:保证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尽量简化施工过程等。
最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总结大全
砼梁宜采用箍筋作为承受剪力的钢筋。当采用弯起钢筋时,弯起角宜取45°或60°; 行于梁轴线方向的锚固长度,且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d为弯 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起,顶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下。
箍筋
1、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 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0/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0为跨度。但当在构件 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 2、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的梁, 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拉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3、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宜符合附表2的规定;当V大于0.7f tbh0+0.05Npo时,箍筋的配 0.24ft/fyv。 4、在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2)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并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3)当梁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 向受压 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在受弯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不因小于0.28ft/fyv。
受弯剪扭构件
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 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小 。 在超静定结构中,考虑协调扭转而配置的箍筋,其间距不宜大于0.75b。
局部配筋
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附加横向 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2h1与3b之和的范围内。 当采用吊筋时,弯起段应伸至梁的上边缘,且末端水平段长度必应小于《砼规》9.2. 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规定。 纵向构造钢筋
楼板配筋计算范文
楼板防裂缝措施范文楼板防裂缝措施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有效防止楼板出现裂缝。
楼板裂缝是建筑物结构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得善处理会导致楼板破坏、使用安全问题。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介绍楼板防裂缝措施,以提高楼板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建筑设计阶段的楼板防裂缝措施1.合理布置建筑结构:在建筑设计中,要合理布置楼板连接结构,减少拉压变形以及温度变形,尽量避免裂缝产生。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采用适当的跨距和梁柱的布置,合理选择楼板的材料和厚度,以提高楼板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
2.选择合适的楼板材料:楼板的选材非常重要,应选择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变形能力的材料。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楼板材料有混凝土楼板、预应力混凝土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等。
不同类型的楼板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控制楼板温度变形:在设计中要考虑楼板的温度变形,避免温度差异过大导致的裂缝。
可以采用采暖与通风系统来控制室内外温差,减少温度差异;在楼板边缘和大面积悬浇面处预留伸缩缝,以吸收温度变形。
4.加固楼板连接部位:楼板在连接部位容易产生裂缝,需要加强处理。
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方式,提高楼板的受力性能;在板与板之间设置合理的接缝,防止裂缝的扩展;对于大面积楼板悬浇面,可设置布置腹筋或预应力筋,提高楼板的整体性能。
二、施工阶段的楼板防裂缝措施1.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在施工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避免快速干燥和局部温度过高导致裂缝。
可以通过合理配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适当的浇注方式和控制浇注速度等方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形。
2.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充分的养护,以提高其强度和抗裂性能。
可以通过加水养护、使用保温材料、覆盖湿布等方式,延缓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避免快速干燥导致的裂缝。
3.检查楼板锚固和支撑:在楼板施工前,要进行楼板锚固和支撑的检查,确保楼板的连接牢固和支撑稳定,避免楼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和裂缝。
预制板配筋计算
预制板配筋计算一、引言预制板是一种在工厂中预先制作好的混凝土板材,通过运输后再进行安装。
在预制板的制作过程中,配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够增加预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预制板配筋计算的相关内容。
二、预制板配筋计算的目的预制板配筋计算的目的是确定预制板中钢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以满足设计要求,并使预制板能够承受设计荷载。
通过合理的配筋计算,可以确保预制板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三、预制板配筋计算的基本原理预制板配筋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设计要求和预制板的几何参数,计算出所需的钢筋截面积和布置方式。
一般情况下,预制板的配筋计算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确定板的弯矩和剪力,然后根据这些力的大小和工作性能确定钢筋的布置。
四、预制板配筋计算的步骤1. 确定预制板的几何参数,包括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2.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预制板所受的弯矩和剪力。
3. 根据预制板的工作性能,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
一般情况下,预制板的钢筋布置可以采用等距离布置或变距布置。
4. 根据预制板的弯矩和剪力大小,计算出所需的钢筋截面积。
5. 根据钢筋的直径和间距,计算出所需的钢筋数量。
6. 检查配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不满足,则重新计算。
五、预制板配筋计算的注意事项1. 预制板配筋计算应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2. 在计算过程中,应考虑预制板的受力性能和使用条件,以确保预制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钢筋的布置应尽量均匀,以提高预制板的整体性能。
4. 在进行配筋计算时,应合理选择钢筋的直径和间距,以减少材料的浪费。
5. 配筋计算完成后,还应进行验算和检查,以确保配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六、总结预制板配筋计算是预制板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够确保预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配筋计算,可以使预制板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并保证预制板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预制板配筋计算在预制板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配筋要点
受力钢筋
1、受力筋最小配筋率要求,《混规》8.5.1,受弯构件一侧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max(0.20%,45f t/f y%;三级钢筋,混凝土等级>=C40取后者)。
《混规》8.5.2,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受拉钢筋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不应小于0.15%。
2、受力钢筋的最大间距要求,《混规》9.1.3,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250mm。
《混构造手册》表2.2.1
3、板底受力钢筋伸入支座要求,《混规》9.1.4,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
注:(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10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0~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混构造手册》表2.2.2;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板底一般不小于70mm;板面一般不小于100mm。
4、《高规》3.6.3顶层楼板宜双层双向配筋;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同《抗规》6.1.14条第1款。
分布钢筋
1、分布钢筋最小配筋要求,《混规》9.1.7,当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方向(包括板底受力筋和板面支座负筋)布置分布钢筋,单位宽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集中荷载不宜大于200mm。
最小配筋率为0.15%时,分布筋最大间距。
(绿色替换为<=250)
注:本条针对单向板,条文说明指出此处分布应力主要考虑现浇板中存在温度-收缩应力,根据工程经验提出了板应在垂直于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要求;对于双向板,板底已配双向受力筋,11G101-1(94页)在板面支座负筋处也给出了分布钢筋,因此,双向在板面支座负筋处也应该参考单向板布置分布筋。
构造钢筋
1、《混规》9.1.6,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当与混凝土梁、墙整浇或嵌固在砌体墙内时,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
(1)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配筋面积不宜小于跨中该方向板底配筋1/3;单向板非受力方向(指板面非受力方向)配筋面积不宜小于跨中板底受力方向钢筋面积的1/3;(通过该条可以发现,无论是双向板还是单向板,板面四边支座配筋不小于O8@200,
若采用O8@200,板底受力钢筋面积不超过753);
(2)钢筋从混凝土梁边、墙边、柱边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l0/4,砌体为l0/7,其中,计算跨度l0对单向板按受力方向考虑,对于双向板按短边方向考虑;
注:板面支座负筋参考板面构造钢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也取l0/4,对于不等跨的情况伸入跨内取两者大值;《混规》9.1.4说伸出长度按负弯矩图确定,不好操作;
(3)在楼板角部,宜沿两个方向正交、斜交平行或放射状布置附加钢筋;
2、《混规》9.1.8,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板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配筋率不小于0.10%,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最小配筋率为0.10%时,构造筋最大间距。
(绿色替换为<=200)
3、《混规》9.1.10,厚度不小于150mm,对于无支撑边(主要是针对悬挑板)。
注意事项
(1)错层楼板钢筋不能拉通,不等厚楼板如果上部标高一样,上部可拉通,下部标高一样,下部可拉通;
(2)板面支座负筋伸入跨内l0/4,按短跨方向取值,相邻跨取大值,如果两端伸入支座在跨内碰头(<300),应考虑将其贯通;伸入跨内的长度不小于500;
(3)若楼板已配贯通钢筋,附加钢筋间距应和贯通钢筋间距相同,以避免二者打架;
(4)外露的阳台应和屋面板一样,双层双向配筋,满足温度应力和裂缝
要求;
(5)卫生间因为防水做法考虑双层双向,板跨较小也考虑双层双向(如阳台、卫生间);
(6)PKPM计算板配筋时应注意钢筋等级选择和设置简支边;
(7) 板受力钢筋由说明和图中共同表示,构造钢筋在板配筋图中表示,分布钢筋在说明中表示;
(8)PKPM板配筋计算结果自动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