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人类从事水利活动和水利事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水利活动起源很早,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远古人类择丘陵而处,逐水草而居就出现了防洪、供水问题;刳木为舟,结网而渔就出现了航运和水产问题;抱瓮灌园,桔槔取水就出现了灌溉及水利机具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记录和探讨从而形成水利史。水利技术、历史学科以及和它们有关的学科大多也和水利史学科有关。如:农学、航运、市政工程、电力工程、社会学、政治经济学、考古学,以及地理学科,特别是历史地理等。
发展阶段由于古籍的散失,近现代史要比古代史详细得多。水利史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形成期、发展期和充实期。
形成期约公元前50~前40世纪至公元2世纪末。欧洲水利导源于埃及和巴比伦,后传播至希腊和罗马。这一时期遗留下来的有关水利的记载多零星散见于一般历史著作中,没有系统文献。南亚次大陆的水利记载更少。中国却已有《史记·河渠书》和《汉书·沟洫志》两篇水利通史。前者是中国的第一部水利史,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利史著作。它最早提出“水利”这一名词,并使其具有除水害兴水利的含义。
发展期自3世纪初至12世纪初。这一时期欧洲几乎没有水利史著作。西亚和南亚次大陆水利虽有发展,仍无专门水利史著作。中国除在地理和经济等著作中已有大量水利资料外,还有记载水利工程的专篇和专门水利法规。《宋史·河渠志》分叙各河流及各地区水利的发展,是以后各正史的范例。
充实期自12世纪至今。欧洲自14世纪文艺复兴以后,文化学术、政治经济先后迅速发展,水利史方面才有一些著作,到现代已具备各类体例。自12世纪起中国水利史著作继续增多,到17世纪以后著作又远超前代,水利史著作不下二三百种。除大量通、专、综合各史外,各省州县编修的地方志中,绝大部分都有水利志专篇,较详尽地记述了各地水利发展。
现状水利史学科既古老又年青。世界各国有的由于历史短,有的限于疆域小,问题单纯,有的文献资料缺乏,因而现代虽有不少研究,但系统研究一国或一个地区水利史的权威性著作很少。中国研究水利史的条件比较好,即历史长,自然条件复杂,疆域大,资料丰富以及水利史学科的历史悠久。
中国的水利事业在1949年以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水利史学科的研究创造了条件。50年代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设置了水利史研究所;60年代日本学者组织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70~80年代,在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出版了六七种水利史专著,80年代初中国水利学会成立了水利史研究会,有会员300余人,包括各有关学科的工作者,每年都有学术活动,研究逐步深入。特别是80年代中国开展编修江河志和水利志,大大地推动了水利史的研究。但是水利史的研究水平与别的学科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①专业研究人员少;②资料没有大规模的系统整理;③基本知识和理论研究不够;④推陈出新的水利技术成果不多。
著作分类一般可有两种分法。
按工程技术划分①按水利专业分,即防洪、灌溉、航运、供水、水能利用等史以及它们的综合论述;②按工程实施程序分,即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各方面所涉及
的记述。
按历史体例划分①通史:以记述工程技术为主的技术通史和以写水利与政治经济关系的通史。后者可为经济史的一种。②综合史:可以是一江河、一湖泊、一流域的综合开发史,也可以是某一地区或某一时代的发展史以及综述某一专业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发展的异同等。③专史:对一个或一种水利问题、一项或一种工程、一个或一种建筑物等发展史的叙述讨论。
研究方法应具备水利和历史两方面的有关理论、实践和方法等必需的知识,采取下列手段和步骤掌握有关学科的内容。
研究手段①文献整理研究:文献资料除水利史各种著作外,还大量存在于政治史、经济史、科技史、地理著作中,在笔记、小说等文艺作品里也常有重要资料;②地下发掘和地上古工程遗迹的考查研究;③研究现存的古工程;④恢复古工程原型,用现代方法,如现代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进行研究。③、④两点是本学科研究的特点。
研究步骤①收集足够资料;②考订史实;③用现代系统知识进行分析,加以条理化;
④推陈出新,提高水利实践水平或发现新理论,至少要总结经验教训,古为今用,为现实水利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第④点也是水利史研究的目的。
参考书目
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