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新课标

合集下载

202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生物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生物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生物1. 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

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A. 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B. 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C. 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原D. 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2.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

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

①低温储存,即果实、蔬菜等收获后在低温条件下存放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③风干储藏,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④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⑤合理密植,即裁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行距、株距合理⑥间作种植,即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土地上隔行种植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措施②④分别反映了低温和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B. 措施③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有机物的消耗C. 措施②⑤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D. 措施①③④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作物或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3. 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A. ①②④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③④⑤4. 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B. 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C. 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D. 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5. 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22 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每题6 分〕1.〔6 分〕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DNA 与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上2.〔6 分〕以下关于植物生长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6 分〕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6 分〕以下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6 分〕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 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 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第 1 页〔共19 页〕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 转变为PrP sc 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6 分〕抗维生素D 佝偻病为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表达,正确的〔〕A.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B.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C.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二、非选择题A 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生物及答案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生物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2.干旱缺水条件下,植物可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散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萎蔫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CO会减少B.干旱缺水时进入叶肉细胞的2C.植物细胞失水时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3.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4.采用稻田养蟹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式中水稻属于第一营养级B.该模式中水稻和螃蟹处于相同生态位C.该模式可促进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D.该模式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间进行5.某种二倍体植物的P1和P2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对个体的DNA进行PCR检测,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⑧为部分F2个体,上部2条带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下部2条带是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这2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6分)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6分)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6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6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6分)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 (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α”“β”或γ”)位上.(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位上.(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原因是.8.(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生物新课标大纲解读新课标2024高考的命题趋向

生物新课标大纲解读新课标2024高考的命题趋向

生物新课标大纲解读新课标2024高考的命题趋向生物新课标大纲解读:新课标2024高考的命题趋向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改革,高考生物科的命题趋向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对生物新课标大纲进行解读,分析2024年高考生物科的命题趋向,为备考高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生物课程标准的调整与以往的生物课程标准相比,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做出了一些调整。

课程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生命观念的培养,课程目标从单一的知识目标向多元化的目标转变,课程内容也更加注重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二、生物考试大纲的变化2024年高考生物科的考试大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生命观念的考查,考试形式更加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外,还会出现更多的综合题和开放性试题。

此外,考试大纲还强调了实验设计与分析、科学探究等实践能力的考查。

三、生物高考的命题趋向根据生物新课标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变化,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2024年高考生物科的命题趋向:1、基础知识与生命观念的考查更加重要。

在未来的高考中,生物科的基础知识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同时还会加强对生命观念的考查,包括生命的起源、进化、生态等方面。

2、实验设计与分析、科学探究等实践能力的考查更加突出。

未来的高考生物试题将会更加注重实验设计与分析、科学探究等实践能力的考查,这也是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特点。

3、开放性试题和综合题的比重增加。

未来的高考生物试题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试题和综合题的比重将会增加。

4、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学科交叉的内容也会增加。

随着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深入,未来的高考生物试题中也会出现更多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多学科交叉的内容。

四、备考建议针对以上的命题趋向,提出以下备考建议: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特别是生命观念的基础知识。

2、提高实验设计与分析、科学探究等实践能力,多进行实验操作和模拟练习。

2024年重庆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原卷+解析)

2024年重庆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原卷+解析)

2024年重庆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1.苹果变甜主要是因为多糖水解为可溶性糖,细胞中可溶性糖储存的主要场所是()A.叶绿体B.液泡C.内质网D.溶酶体2.下表据《中国膳食指南》得到女性3种营养元素每天推荐摄入量,据表推测,下列错误的是()钙(mg/d)铁(mg/d)碘(μg/d)0.5-1岁3501011525-30岁(未孕)8001812025-30岁(孕中期)8002523065-75岁80010120A.以单位体重计,婴儿对碘的需求高于成人B.与孕前期相比,孕中期女性对氧的需求量升高C.对25岁与65岁女性,大量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不同D.即使按推荐量摄入钙,部分女性也会因缺维生素D而缺钙3.正常重力环境中,成骨细胞分泌的PGE2与感觉神经上的EP4结合,将信号传入下丘脑抑制某类交感神经活动。

进而对骨骼中血管和成骨细胞进行调节,促进骨生成以维持骨量稳定。

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骨量下降。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PGE2与EP4的合成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B.PGE2与EP4的结合使骨骼中血管收缩C.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成骨细胞分泌PGE2增加D.使用抑制该类交感神经的药物有利于宇航员的骨量恢复4.心脏受损的病人,成纤维细胞异常表达FAP蛋白,使心脏纤维化。

科研人员设计编码FAP-CAR蛋白(识别FAP)的mRNA,用脂质体携带靶向运输到某种T细胞中表达,再由囊泡运输到T细胞膜上,作用于受损的成纤维细胞,以减轻症状。

以下说法错误的()A.mRNA放置于脂质体双层分子之间B.T细胞的核基因影响FAP-CAR的合成C.T 细胞的高尔基体参与FAP-CAR 的修饰和转运D.脂质体有能识别T 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可靶向运输5.科学家证明胸腺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说法正确的是()分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步骤一步骤二成功率(%)排斥率(%)①出生后不摘除胸腺移植不同品系小鼠皮肤0100②出生后1~16小时摘除胸腺7129③出生后5天摘除胸腺0100A.①组排斥时不用辅助性T 细胞参与B.②组成功小鼠比排斥小鼠更易患肿瘤C.③组使用免疫抑制剂可避免免疫排斥D .根据所给信息推测,出生后20小时摘除胸腺,再移植皮肤后不出现排斥6.为了解动物共存方式,科学家调查M 1等西南3个山系肉食动物的捕食偏好,如图推断最合理的()A.棕熊从低营养级中获得能量少,对其所在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弱B.M 2的豹猫和雪豹均为三级消费者,处于第四营养级C.3个山系中,M 3的肉食动物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均最高D.大型捕食者偏好捕食小型猎物,大、小型肉食动物通过生态位分离实现共存7.肿瘤所处环境中的细胞毒性T 细胞存在题图所示代谢过程。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6分)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3.(6分)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4.(6分)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5.(6分)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的Na+溶液,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6.(6分)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7.(9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生物新课标试题及答案高考

生物新课标试题及答案高考

生物新课标试题及答案高考一、选择题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线粒体答案:A2. 下列关于DNA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 DNA分子由四种碱基组成C. DNA分子是单链结构D. 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C3.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以下哪个阶段不参与光合作用?A. 光反应B. 暗反应C. 呼吸作用D. 光合磷酸化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记录B. 物种分布C. 基因突变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人类遗传病中,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是:A. 唐氏综合症B. 镰状细胞性贫血C. 马凡氏综合症D. 血友病答案:C二、填空题6. 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______和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水7.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______。

答案:生存竞争8.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______。

答案:动植物病毒9. 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______免疫。

答案:特异性10. 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______生殖。

答案:无性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是细胞生长和准备DNA复制的阶段;S期是DNA复制的阶段;G2期是细胞继续生长并准备进行细胞分裂的阶段;M期是细胞分裂的阶段。

12. 描述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答案: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它可以产生新的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有利的突变可能增加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在种群中积累并传递给后代,推动物种适应环境变化。

四、论述题13. 论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和限制因素。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逐级递减。

2024年全国高考真题新课标理综生物试卷(山西、河南、云南、新疆)(纯答案版)

2024年全国高考真题新课标理综生物试卷(山西、河南、云南、新疆)(纯答案版)

参考答案绝密★启用前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Mn 55 Fe 56 Co 59 Ni 59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2.A3.A4.B5.D6.C7.(1)①. 红光和蓝紫光②. 光合色素可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2)大于(3)①. c ②. 延长光照时间c、d组O2浓度不再增加,说明c组的光照强度已达到了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4)升高8.(1)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2)辅助性T细胞参与淋巴细胞的活化,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辅助性T细胞凋亡会影响淋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3)实验思路一:利用抗HIV抗体,与血液样品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预期结果:若出现杂交带,则证明血液样品中含有HIV;实验思路二:使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样品中的HIV核酸,产物经电泳与标准DNA进行比对;预期结果:PCR产物经电泳后出现特定条带,则证明血液样品中含有HIV(4)在不使机体患病的条件下使机体产生免疫力;产生的免疫力针对特定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力可保持一定时间9.(1)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须元素,含量过多会使藻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过快,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水华等环境问题(2)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碳酸盐,在体内转变成有机碳;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式,将制造的有机碳传入其他生物(3)加快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4)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高中生物新课标的概述教案

高中生物新课标的概述教案

高中生物新课标的概述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高中生物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

2. 理解新课标对于生物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3. 掌握新课标中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

教学重点:
1. 解读高中生物新课标的主要内容。

2. 分析新课标的要求和特点。

3. 总结新课标对于生物学习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难点:
1. 理解新课标对于生物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2. 将新课标的内容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结合实例分析的方式进行。

2. 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的方式深入理解新课标内容。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简要介绍高中生物新课标的背景和出台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结合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逐一解读,并分析对生物学习的影响。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新课标对于生物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4. 总结:归纳新课标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应对策略。

5. 拓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更多与新课标相关的信息。

教具准备:
1. 课件或幻灯片。

2. 教材和教辅资料。

3. 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意见。

课后延伸:
1. 深入了解新课标内容,拓展学习视野。

2. 将新课标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科研实践相结合。

评价方式:
1. 学生讨论和小组表现。

2. 课堂笔记或总结的内容。

3.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山东卷生物含解析

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山东卷生物含解析
D.若用该次生代谢物防治棉蚜,需评估其对棉蚜天敌的影响
12.某稳定的生态系统某时刻第一、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分别为6g/m2和30g/m2,据此形成上宽下窄的生物量金字塔。该生态系统无有机物的输入与输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量不能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一营养级
B.根据生物体内具有富集效应的金属浓度可辅助判断不同物种所处营养级的高低
C.根据表面抗原可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
D.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8.如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突变,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该致病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
B.若Ⅱ-1不携带该致病基因,则Ⅱ-2一定为杂合子
C.若Ⅲ-5正常,则Ⅱ-2一定患病
C.由a至c,乙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呈“S”形
D.a至b阶段,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19.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图所示,其中网状脊髓束是位于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HBV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HBV,释放后再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只发挥其吞噬功能
B.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HBV感染的肝细胞
检测指标
植株
14天
21天
28天
胞间CO2浓度(μmolCO2mol-1)
野生型
140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卷 新课标综合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卷 新课标综合卷(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综合卷生物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一、单选题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2.干旱缺水条件下,植物可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散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萎蔫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CO会减少B.干旱缺水时进入叶肉细胞的2C.植物细胞失水时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3.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4.采用稻田养蟹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式中水稻属于第一营养级B.该模式中水稻和螃蟹处于相同生态位C.该模式可促进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D.该模式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间进行5.某种二倍体植物的P1和P2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对个体的DNA进行PCR检测,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①为部分F2个体,上部2条带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下部2条带是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这2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①个体均为杂合体,F2中①所占的比例大于①B.还有一种F2个体的PCR产物电泳结果有3条带C.①和①杂交子代的PCR产物电泳结果与①①电泳结果相同D.①自交子代的PCR产物电泳结果与①电泳结果相同的占126.用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活细菌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①~①表示细菌种群增长的4个时期。

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安徽卷生物试卷(原卷+解析)

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安徽卷生物试卷(原卷+解析)

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安徽卷)生物学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真核细胞的质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泡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只能主动转运一种分子或离子B.水分子主要通过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C.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核膜在分裂间期解体,在分裂末期重建D.[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形成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2.变形虫可通过细胞表面形成临时性细胞突起进行移动和摄食。

科研人员用特定荧光物质处理变形虫,发现移动部分的细胞质中聚集有被标记的纤维网架结构,并伴有纤维的消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被荧光标记的网架结构属于细胞骨架,与变形虫的形态变化有关B.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将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小分子C.变形虫通过胞吞方式摄取食物,该过程不需要质膜上的蛋白质参与D.变形虫移动过程中,纤维的消长是由于其构成蛋白的不断组装所致3.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包含一系列酶促反应,磷酸果糖激酶1(PFK1)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酶。

细胞中ATP减少时,ADP和AMP会增多。

当浓度比变化时,两者会与PFK1发生竞争性结合而改变酶活性,进而调节细胞呼吸速率,以保证细胞中能量的供求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质基质中,PFK1催化葡萄糖直接分解为丙酮酸等B.PFK1与ATP结合后,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变性失活C.ATP/AMP浓度比变化对PFK1活性的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D.运动时肌细胞中AMP与PFK1结合增多,细胞呼吸速率加快4.在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及其方向是由细胞内外信号分子共同决定的某信号分子诱导细胞分化的部分应答通路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对该信号分子的特异应答,依赖于细胞内的相应受体B.酶联受体是质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识别、运输和催化作用C.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分子与靶蛋白结合,使其磷酸化而有活性D.活化的应答蛋白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最终引起细胞定向分化5.物种的生态位研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原卷版)

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原卷版)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河北卷)生物学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内不具备运输功能的物质或结构是()A.结合水B.囊泡C.细胞骨架D.t R NA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作为生物催化剂,酶作用的反应物都是有机物B.胃蛋白酶应在酸性、37℃条件下保存C.醋酸杆菌中与发酵产酸相关的酶,分布于其线粒体内膜上D.从成年牛、羊等草食类动物的肠道内容物中可获得纤维素酶3.核DNA受到损伤时ATM蛋白与受损部位结合,被激活后参与DNA修复,同时可诱导抗氧化酶基因H 的表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细胞在修复受损的DNA时,抗氧化能力也会提高B.ATM在细胞质合成和加工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C.H蛋白可减缓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导致的细胞衰老D.ATM基因表达增强的个体受辐射后更易患癌4.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复制时,脱氧核苷酸通过氢键连接成子链B.复制时,解旋酶使DNA双链由5′端向3′端解旋C.复制和转录时,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链解开D.DNA复制合成的子链和转录合成的RNA延伸方向均为由5′端向3′端5.某病毒具有蛋白质外壳,其遗传物质的碱基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碱基种类A C G T U280.020.0含量(%)31.220.8A.该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G+C含量为51.2%B.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引起宿主DNA变异C.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合成D.病毒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6.地中海蚊子的数量,每年在距海岸线0~20km范围内(区域A)喷洒杀虫剂。

某种蚊子的Est基因与毒素降解相关,其基因频率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区域A中,该种蚊子的Est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B.随着远离海岸线,区域A中该种蚊子Est基因频率的下降主要由迁入和迁出导致C.距海岸线0~60km区域内,蚊子受到杀虫剂的选择压力相同D.区域A中的蚊子可快速形成新物种7.某同学足球比赛时汗流浃背,赛后适量饮水并充分休息。

生物新课标试题及答案高考版

生物新课标试题及答案高考版

生物新课标试题及答案高考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线粒体D. 叶绿体答案:D2.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主要区别在于:A. 有无细胞分裂B. 有无基因重组C. 有无生殖细胞的产生D. 有无受精过程答案:B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 遗传病B. 癌症C. 物种进化D. 细胞分裂答案:D4.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A. 热能B. 电能C. 化学能D. 动能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答案:D6. 人体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 吞噬病菌B. 运输氧气C. 产生抗体D. 调节体温答案:B7. 下列哪个选项是植物生长素的主要作用?A. 促进花的开放B. 促进果实的成熟C. 促进细胞分裂D. 促进茎的伸长答案:D8.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的是:A. 克隆人类B. 制造转基因生物C. 确定人类基因的全序列D. 研究基因与疾病的关系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行为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A. 基因突变B. 自然选择C. 人工选择D. 环境适应答案:B11.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A. 界B. 门C. 纲D. 种答案:D12.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的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D13.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A. 细胞体积增大B. 细胞核分裂C. 细胞内容物释放D. 细胞形态完整答案:C14. 以下哪个选项是DNA复制的主要方式?A. 半保留复制B. 全保留复制C. 非保留复制D. 部分保留复制答案:A15. 以下哪个选项是基因表达的过程?A. DNA转录成mRNAB. RNA翻译成DNAC. mRNA翻译成蛋白质D. 蛋白质合成mRNA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024年新课标甘肃高考生物试卷

2024年新课标甘肃高考生物试卷

2024年新课标甘肃高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甘肃陇南的“武都油橄榄”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果肉呈黄绿色,子叶呈乳白色,均富含脂肪。

由其生产的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B.苏丹Ⅲ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不发生变化D.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2.维持细胞的Na+平衡是植物的耐盐机制之一。

盐胁迫下,植物细胞膜(或液泡膜)上的H+-ATP酶(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蛋白可将Na+从细胞质基质中转运到细胞外(或液泡中),以维持细胞质基质中的低Na+水平(见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H+-ATP酶磷酸化时伴随着空间构象的改变B.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可以驱动Na+转运到细胞外C.H+-ATP酶抑制剂会干扰H+的转运,但不影响Na+转运D.盐胁迫下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提高3.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很多人喜欢在室内或庭院种植。

花卉需要科学养护,养护不当会影响花卉的生长,如兰花会因浇水过多而死亡,关于此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根系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使养分吸收所需的能量不足B.根系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使水分吸收所需的能量不足C.浇水过多抑制了根系细胞有氧呼吸但促进了无氧呼吸D.根系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呼吸产生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4.某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解。

关于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当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过度活跃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C.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D.细胞自噬是细胞受环境因素刺激后的应激性反应5.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 溶液
试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唾液淀粉酶溶液

+

+



+

+
丙பைடு நூலகம்
+


+


+
+

(2)②混匀, 37℃ 恒温水浴一段时间;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沸水浴一段时间;
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含有蔗糖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甲),以及含有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乙)中出现砖红色沉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答案:B 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
答案:B 4.为防止甲型 H1N1 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 H1N1 流感 的条件之一是:甲型 H1N1 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31.(20 分) (1)人们不会在热泉中发现活着的嗜冷海藻,而经常可以在冷水环境中分离出嗜热微生物。请根据酶的特性
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淀粉酶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方法,获得产 生淀粉酶较多的菌株。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②根据诱发突变率低和诱发突变不定向性的特点预期实验结果。 提示: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随其生长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 明圈。
(1)右图表示 A、B 两种植物的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 CO2 浓度变化的响应特 性。据图判断在 CO2 浓度为 300μL·L(接近大气 CO2 浓度)时,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
(2)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 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当植物净固定 CO2 量为 0 时,表明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
答案:C
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答案:D
31.(8 分)
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 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四种溶液,菲林试剂、试管、 37℃ 恒温水
浴锅,沸水浴锅。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 验设计,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5) 20℃ 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 33.(10 分)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有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 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
(2)若已得到二株变异菌株 I 和 II,其淀粉转化率较高,经测定菌株 I 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菌株 II 的淀粉 酶蛋白含量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 I 的突变发生 在__________区,菌株 II 的突变发生在_______区。 答案:(1)①固体、玉米淀粉;②野生菌株;③(诱 发野生菌株发生基因突变)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④(透明圈)浅色范围大;(2)编码区、非编码区
溶液 试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唾液淀粉酶溶液

+

+

(2)实验步骤: 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② ③
④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试验中,如果仅将 37℃ 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 20℃ 。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 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 37℃ 时的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A;(2)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 CO2 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不同,在低浓度 CO2 条件下,B 植物利
用 CO2 进行光合作用能力弱,积累光合产物少,故随着玻璃罩中 CO2 浓度的降低,B 植物生长首先受影响;(3)
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 量等于呼吸释放 CO2 量 32.(17 分)
(1)实验步骤: ①配置________(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_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_______________现 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II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D 2.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 上升。甲状腺 C 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 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