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人教版)教案:第二章 第二节 气 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第二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人教版)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南北城市降水季节差异图,概括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明确我国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的差异。
3.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析图法、活动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故事讲述:雨伞批发商的困惑广东一雨伞批发商在当地生意兴隆,为扩大经营范围,该批发商决定把雨伞运往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一带销售,结果大量雨伞滞销,经济损失惨重。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分析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导入新课。
2.展示图片:出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景观判断哪些民居分布在东部地区,哪些民居分布在西部地区,说出判断的理由,分析民居特点与降水的关系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降水的空间分布师:课件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观察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均匀吗?找出年等降水量线最大和最小的地区分布,并指出其降水量的大小。
生: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东南沿海超过1 600毫米,西北内陆部分地区不足50毫米。
师:在课本P34图2.18中,对200毫米、4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进行描画,并据此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征。
生: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师:观察课件图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与哪一条线大致吻合?生:秦岭-淮河一线。
师:观察课件图,说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在哪儿。
并思考讨论其原因。
生: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回答,相互补充。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评,课件展示其原因。
师:降水特点对民居有什么影响呢?课件展示甘肃夏河县和浙江绍兴的传统民居图片。
生: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师:对学生的回答简单评价,并简要总结,甘肃所处地区降水少,传统民居屋顶为平顶,利于粮食的晾晒;浙江所处地区降水多,屋顶为斜顶,利于降雨时的及时排水。
人教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 第2节 气候
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冬南北温差大,夏普遍高温【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学习重点】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学习难点】温度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30页图2.12景观照片,再联系自己所在地方春节期间的活动景观,激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由此导入新课。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认识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一)自主探究: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1页图2.13,运用所学等温线的有关知识,独立依次完成以下任务:(1)依次观察并读出下到城市1月平均气温值。
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漠河(2)估算1月海口平均气温与漠河平均气温的差值。
__约50℃__(3)找到0℃等温线,对照地形图,说出它经过的地方: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
(4)总结出我国冬气温的分布特征:冬,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1页图2.14,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依次读出海口——广州——武汉——北京——乌鲁木齐——哈尔滨——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值。
(2)读出7月份漠河平均气温与海口平均气温差值。
(3)读出拉萨7月平均气温值,描出8℃等温线、16℃等温线。
(16℃等温线经过青藏高原边缘)(4)比较1月等温线图与7月等温线图,哪幅等温线图的等温线稀疏?(7月份等温线图)(5)总结出我国夏气温分布特点: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二)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P31页图2.13、2.14,合作找出:(1)我国冬最冷的地方:漠河北极村。
(2)我国夏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夏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
2.合作讨论:(1)1月份0℃等温线沿秦岭——淮河线突然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弯曲,为什么?(2)7月份16℃等温线沿青藏高原边缘分布,为什么?教师点拨:主要是地形因素影响,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
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时间
5分
钟
教学环节3:新课学习2:分析并归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教师:首先,布置本时段的任务: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二。然后,进行交流分享、归纳总结。
学生:首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二:阅读教科书31页“图2.14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参阅27页“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分析、归纳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1)读图、
学生:首先,跟随老师阅读“图2.13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4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我国气温的分布和变化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理解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气温具有大致南高北低,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大部 分地区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较低)的特点。 然后,听讲、尝试回答问题,体会我国气温分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理解气温的高低、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的大小等都会影响人们的生目标
教学目标:运用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运用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运用我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对比、归纳我国气温分布和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运用等温线图,归纳并描述我国气温分布和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教学难点:运用等温线图,分析影响我国气温的主要因素。
填表,计算、分析:
地点
纬度
气温
气温分布特点
漠河
7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等温线大致呈方向延伸,气温大致由南向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月均温在以上,(地形区)的气温较低;漠河与海口的温差约为。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大致南北,南北温差较,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低 温),(地形区)等少数地区气温较低。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课题:
气候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活动题中了解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师最好能够多提供一些图片。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能够提供动态的录像内容更好,特别是雨中的江南景色,阳光照耀下的某某、吐鲁番和黄土高原地区等画面。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对解答此题会有较大的帮助。
教学反思:
的感性认识,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或内陆地区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尤为重要。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案
本段教材最重要的内容是阅读等值线地图,知识的获取应该通过读图得来,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某某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某某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案
第二节天气标题天气课时2一、教材内容剖析本节包含“天气种类复杂多样”、“季民风候明显” 、“我国的灾祸性天气”三部分。
“天气种类复杂多样” ,供给了六幅地图,要修业生经过读图活动,认识我国天气特色“种类复杂多样”。
“季民风候明显” ,经过认识夏天风、冬天风的性质,读“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来认识到这一天气特色。
“我国的灾祸性天气” ,经过图片和知识之窗让同学们认识到我国灾祸性多发,以及对灾祸性天气的危害有必定认识,树立防灾、减灾的灾祸性预防意识。
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我国的天气种类、温度带和干湿区,认识到天气种类的复杂多样。
2、认识我国季民风候典型的特色,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限。
过程与方法经过读图认识我国天气的特色。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的灾祸性天气,掌握预防灾祸性天气的基本知识,建立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课重点和难点教课重点:我国天气的主要特色。
教课难点:季民风候对我国的农业和灾祸性天气的影响。
四、教课策略选择与设计1、天气种类复杂多样运用课本供给的 6 幅地图,在读图剖析基础上认识我国天气的复杂多样,从而去剖析其影响要素。
我国夏天广泛高温、冬天南北温差大,东西降水差别大,这些与南北纬度(纬度地点)、东西经度跨度大(海陆地点),地形复杂等要素相关。
2、季民风候明显让学生读“我国的夏天风”和“我国的冬天风” ,认识风向和影响范围,从季风的特色去理解天气的特色。
读“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认识到季民风候明显的特色。
1、我国的灾祸性天气让学生谈谈当地的灾祸性天气,引入本部分教课,联合实质,说明灾祸性天气的危害,所以一定增强防灾和减灾。
五、教课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地图册六、教课过程教课过程教课活动第一课时1、情形导入展现西北荒漠图、东北滑雪图、海南海滩图等。
提出问题:为何我国各地的天气和景观差别大?2、认识我国的天气种类读中国的主要天气种类散布图,参加活动:1、我国主要有哪些天气种类?2、天气种类复杂多样与我国面积、地形有什么关系?3、认识我国的温读图:中国温度带图、中国干湿区图,参加活动:度带和干湿区1、有哪些温度带和干湿区?2、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区分跟什么相关系?(温度带依据获取的太阳辐射热量相关,干湿区跟降水量和蒸发量相关)3、比较温度带和干湿区界限,那两条大概符合?(亚热带与暖温带,润湿区和半润湿区)4、你知道不一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差别?(不一样温度带农作物熟制不一样,不一样干湿区农作物、建筑、生活风俗等存在差别)4、认识我国的气读图中国 1 月均匀气温散布图,中国7 月均匀气温散布图,年降水散布图,学生看图参加活动:平和降水1、我国7 月份哪些地域气温超出28 度?2、哪些地域 1 月份气温低于-24度?3、哪些地域年降水量超出1600 毫米,哪些地域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叙述: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限,它是 1 月份 0 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经过的地方;又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限,润湿区和半润湿区的分界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学设计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气候类型,以及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以及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气候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气候的类型和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的分析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以及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的分析,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以及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的概念,气候的要素和类型,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候的类型和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
2.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加深对气候的理解,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气候的相关资料和实例,以便进行讲解和分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本,对气候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气候。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气候的相关资料,呈现气候的概念、要素和类型。
3.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024年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作业评价:
-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指出错误和不足,为学生提供改进方向。
- 在作业点评中,关注学生的独特见解和思考过程,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优秀作业和进步明显的同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其资源开发与保护。
难点:
1. 气候形成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程度。
2. 学生对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的理解和记忆。
解决办法:
1. 采用图文结合、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气候形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 利用地图、图表等教学工具,直观展示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3.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典型例题4:
问题: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有诸多影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困难;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物种多样性。
典型例题5:
问题:讨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答案: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需要综合考虑气候特点、资源现状和人类需求。例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水利发电、灌溉农业等;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风力发电;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可以发展太阳能发电等。同时,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
4.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难点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学具准备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及时反馈知识掌握程度。
活动三
介绍我国的气候类型,教会学生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特点。
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它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是如何影响我国的呢。
学生了解我国的气候类型,总结气候特征。
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
活动一
请同学们来看这两幅图,结合“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回答,200mm、400mm、800mm、1600mm等降水量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主要地形区。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为什么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呈现“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提问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吗?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探讨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
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
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
复习导入,连接知识,为本节做铺垫。
四个城市的雨季长短有何差异?
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降水集中在4到10月。
学生思考问题。
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通过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二
介绍干湿地区的分布依据,讲解不同干湿地区的特点。提出疑问划分干湿地区能不能只单纯分析降水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
第二节气候(共3课时)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2.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知道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3.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了解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增强竞争及合作意识。
重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
难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
一、导入新课展示教材图2.12“春节期间南北两个城市的节日景观”,观察我国哈尔滨冰灯节与广州花市,对比两个城市景观差异。
同是春节,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和景观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读图讨论:阅读图2.13“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学生:哈尔滨与广州1月气温相差近32˚C,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我们还要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
教师:结合已学过的等温线的知识,我们继续观察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找一找,说一说。
(1)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2)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3)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4)观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这说明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还是小?(5)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交流,同桌互相合作学习,教师适时指导订正,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学生1: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28摄氏度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摄氏度以上,我国南北相差44摄氏度左右。
这说明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初中地理_第二章第二节中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知道我国主要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及主要农作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初步掌握看图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气温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中国的气候(一)影响因素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纬度位置冬季风的加强夏季南北气温都较高纬度位置主要温度带的分布我国的温度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玉米、甘薯、---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分析形成原因。
2、知道我国的主要的温度带、作物熟制及主要农作物。
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学习过程第一模块自主探究(一)活动一:读图课本 P32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思考:1、找出0℃等温线。
说出它大体通过的山脉与河流名称。
(并在图上描出此线)2、找出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分别是哪里,各为多少℃?算一算温差为多少?3、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说说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有何特点?第二模块合作探究1、为什么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2、漠河镇成为冬季气温最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三模块自主探究(二)活动二:读图课本 P33 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思考:1、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多少℃?2、海南与黑龙江的漠河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3、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哪里?4、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说说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有何特点?第四模块合作探究1、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不大?2、青藏高原成为夏季气温最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五模块自主探究(二)阅读P34中国的温度带结合图2-24说出:1.我国习惯上划分几个温度带?2.各温度带是如何分布的?3.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4.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5.各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6.我们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温度带?有哪些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如何?7.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什么?第六模块学生质疑(请同学们说出你的疑惑)第七模块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的收获或感受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降水因素C、海陆因素D、地形因素2、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直射在北半球B、正午太阳高度南方比北方大C、北方地区昼长夜短D、夏季风不断北上3、秦岭淮河一线是下列哪两个温度带的分解线()A、热带、亚热带B、亚热带、暖温带C、亚热带、中温带D、中温带、暖温带4、关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北气温相差很大B、东部等温线稀疏且与纬线平行C、全国普遍高温D、西部等温线较密且与等温线平行5、元旦时北京的气温()(1)比哈尔滨高、比广州低(2)比武汉高、比海南低(3)是0℃(4)比武汉低、比海南低A、(2)(3)B、(1)(4)C、(2)(4)D、(3)(4)6、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点是()A、纬度最高的漠河附近B、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C、深居内陆的吐鲁番盆地D、纬度最低的南沙群岛7、我国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分界线是()A、南岭B、秦岭C、天山D、昆仑山8、寒潮发生时,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可能降到()A、-5℃B、-2℃C、0℃D、1℃9、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漠河是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B、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D、海南岛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10、不与东北平原同处一个温度带的地形区是()A、内蒙古高原B、长白山C、准噶尔盆地D塔里木盆地11、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的热量条件是A、≥10℃积温在1600—3400℃之间B、≥10℃积温在3400—4500℃之间C、≥10℃积温在4500—8000℃之间D、≥10℃积温在8000℃以上12、我国北纬30度地区夏季气温不都在20℃以上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B、渭河平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13、秦兵都上初中了还从来没见过家乡下雪,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是他的家乡的是:A、北京B、郑州C、哈尔滨D、海口14、除夕之夜,哈尔滨举行“冰灯游园会”,而广州则举办“迎春花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起伏大B、降水差异大C、离海远近相差大D、纬度差异大二、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和 (城市)的各月气温曲线图。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第二节气候(2课时)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下面让我们听听来自全国五个不同地方小朋友的描述,你能猜出他们各自是如何描述的吗?试着帮他们连线。
教师:要想知道自己连得对不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学生:他们家乡的气候类型、特点……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对。
教师: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在图中找出五个小朋友家乡的气候类型。
学生:来自吐鲁番的小朋友,她的家乡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漠河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海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五道梁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而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30~41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活动一:教师: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我们如何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呢?下面请阅读漠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漠河的气温曲线图中,读出当地的最高、最低气温,描述气温的特点。
2.从漠河的降水柱状图中,读出当地最多、最少的降水量月份,描述该地全年降水的特点。
3.综合气温和降水图,说出漠河的气候特点。
4.参考对漠河气候特点的表述,归纳其他三地的气候特点。
5.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他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学生:1.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温暖且短促。
2.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多冬少。
3.漠河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2-2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降水)【教学内容】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过程和方法:(3)通过阅读中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4)结合实例,分析我国因降水的不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的主要干湿地区及划分依据。
2.难点: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
;理解不同的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
【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1.课前设疑活动:课前交流——我们国家疆域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区域景色,你能举例说明吗?展示:云南的热带雨林,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内蒙古辽阔的草原。
设疑引导: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产生不同的自然景观呢?即使纬度差异并不大,自然景观差异也非常大,这是为什么呢?2.复习导入(1)提问:我们七年级学习了降水的相关知识,现在有哪些同学还记得吗?你知道什么是降水吗?降水都有哪几种形式?学生回答:降水的主要形式有降雨,降雪,降冰雹(2)讲授: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展示:降水柱状图可以通过阅读降水柱状图判断降水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如果均匀可以用多雨,少雨湿润来描述,如果不均匀需要通过降水数值和月份来判断降水的特点。
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讲授:一般是指在地图上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就是等降水量线图。
它是研究一个地区同一时段不同地方的降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重要工具。
等降水量线密集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教案人教版
第二节气候第 2 课时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 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
3. 知道知道我国的主要干湿地区及划分依据。
4. 理解不同的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原因。
教学难点1. 有关降水图的分析判读,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 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这节课,再来学习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明确学习任务并回顾旧知。
两大任务(规律探究):1.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2. 我国降水时间分布规律一、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看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按照阅读等降水线地图的步骤和方法阅读上述图,从中找出并观察判断1600毫米、800毫米、400 毫米和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方?1.16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江南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东南和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山东丘陵、黄淮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大兴安岭西侧、东南侧,内蒙古高原南部、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部;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高原中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部。
2.并对照《中国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3 )观察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的河流?(0 C,秦岭、淮河)以加深对秦岭一淮河这条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的印象。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海陆位置不同
纬度位置大致相同,海陆位置不同的情况。
1、看图分析五座城市的气候差异
五座城市纬度大致相同,从靠海洋近到离海洋远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看夏季、冬季气温的特点。
2、比较伦敦、乌兰巴托、北京,这三个城市的气候差异
三座城市都在温带,伦敦紧靠海洋,乌兰巴托在内陆地区,北京靠近海洋。
课堂检测
不同的海陆位置、不同的纬度位置会影响气候,那么同一个地理位置,同一时间,气候会有变化吗?
2、看图,比较南亚的孟买和北欧的摩尔曼斯克的气温变化和降水差异。
教师引导,从两座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看,印度孟买纬度低,接近赤道,属于热带;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在北冰洋沿岸,属于寒带。⑴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位置、气候特点)
结论:纬度位置不同,孟买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多,摩尔曼斯克纬度高气温低降水少。纬度位置不同,接受的太阳热量也就不同。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二、导入新课:(新闻报道同学们注意收集信息)第十六届亚运会11月12日在广州举行了,广州这几天的温度白天在25度左右,非常适合运动员比赛,而在我国北方黑龙江11月11日差异大。)
自主学习
为什么各地的气候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题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难点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课堂教学流程
问题导学
一、复习:说出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北温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地球的纬度位置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优秀说课稿2.2《气候》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地理的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效果的预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的第一课时——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普遍高温。
在地理环境诸多要素中,气候与地理学习的所有章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节课“南北气温的差异”体现了气温作为气候最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的重要地位。
这部分知识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学习其他气候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二、教材重点分析1、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作为气候最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的重要地位。
这部分知识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学习其他气候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2、一月零度等温线的位置及其他意义。
(零度等温线的其他意义在学习本书后面几节内容上都会用到。
)三、教材难点分析1、对等温线判读的能力。
(等温线图中等温线的表达一一容易混,而且等温线过多不易分辨。
)2、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冬夏季特点不同,不易观察。
)四、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中国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2、读“中国七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知道我过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中国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国七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学习分析说明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立体的感受到我国疆域的广阔,增加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五、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地理学习过程已有了较强的读图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懂等温线分布图。
其次八年级的学生生活常识储备也较为丰富,大致能从南北生活习惯差异上了解到南北气温的差异。
五、说教法与手段为了刚好的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法,注重学习过程”使用情景导入法、读图、观察、比较法、自主探究法,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设计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设计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气候包括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因此,说出气候的主要特征,就是要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其特征的因素。
本课时的学习内容是中国的气温,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课标中的“说出”,实际上是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并进行准确的表达。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提供资料,创设读图的活动过程,通过学生阅读资料,教会学生分析一个区域气温特征的方法,对于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则应该把落脚点放在理解地理要素的关系上,以学会分析某区域气温特征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一已经学习了气温变化和世界气温分布的基础知识,如果本节课只是单单说出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基于学生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影响气温分布的原因。
如果单纯说纬度位置,而不深入研究的话,学生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影响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
学生对于初一地球公转的内容已经陌生,在这里需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启发诱导,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模拟动画,突破重难点。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记住1月0°C等温线通过的地区。
2.通过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3.通过了解气温的分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4.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主要原因。
5.读图归纳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年际变化特点。
6.通过阅读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掌握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对应降水量的范围。
7.通过了解不同干湿地区自然景观、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差异,树立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2节气候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本课内容是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的第二个框题的内容,承接上一框题气温,也为后面学习我国的气候特征作铺垫。
教材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先呈现中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总结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接着讲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类型,呈现干湿地区分布图和相应的景观图,让学生有理性感知。
最后利用一个活动,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可以看出教材旨在让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我国的降水特征,并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认识到降水差异对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注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现生活中的地理学。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地图阅读能力,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常识,但对地理现象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归纳描述地理规律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一些地理数据和地理专业词汇不甚了解,因此需要教师逐步引导。
其次他们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很有兴趣,多结合生活实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干湿地区的分布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传统民居图片,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不同,有的地区屋顶坡度大,有的地区屋顶坡度小,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底。
二、探究新知1.教师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指导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学生合作探究:(1)在图中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5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2)在图中找出学校所在省区大致降水量。
(3)归纳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提示:(1)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经过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兰州—拉萨一线,5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经过西北内陆地区。
(2)学生找到后相互交流。
(3)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 第五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生认识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特征。落实教学目标1。
学生活动读图说出漠河、成都和海口三地气候的共性特点,理解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完善学习任务一。
环节三:小结
采用结构式板书小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同地区气候差异,并在给定的情境中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参考教材39页活动中图2.27中国四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通过5位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是小导游,说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完成学习任务二,认识气候复杂多样,达成教学
目标1和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三,并订正。
环节二:认识季风气候显著
并说明我国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环节一:认识气候复杂多样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图2.24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学习任务一,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
任务一,达成教学目标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我是小导游的活动,出示中国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指导学生描述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比较不
课题
气候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运用中国气候分状图,比较我国气候的区域差
异,并说明我国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运用中国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比较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并说明我国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中国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比较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气候(2课时)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下面让我们听听来自全国五个不同地方小朋友的描述,你能猜出他们各自是如何描述的吗?试着帮他们连线。
教师:要想知道自己连得对不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学生:他们家乡的气候类型、特点……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对。
教师: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在图中找出五个小朋友家乡的气候类型。
学生:来自吐鲁番的小朋友,她的家乡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漠河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海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五道梁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而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30~41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活动一:教师: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我们如何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呢?下面请阅读漠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漠河的气温曲线图中,读出当地的最高、最低气温,描述气温的特点。
2.从漠河的降水柱状图中,读出当地最多、最少的降水量月份,描述该地全年降水的特点。
3.综合气温和降水图,说出漠河的气候特点。
4.参考对漠河气候特点的表述,归纳其他三地的气候特点。
5.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他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学生:1.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温暖且短促。
2.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多冬少。
3.漠河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4.海口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吐鲁番气候特点: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五道梁气候特点:高寒气候,全年低温,降水较少;南京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5.漠河气候寒冷,可以利用这样的优势发展滑雪大赛、冰雕艺术展等冬季旅游项目;海口气候炎热,水分充足,适合开发越冬旅游、海上乐园等项目。
教师:各种气候类型有着各自的特征,各不相同,变化各异。
在一种气候类型区域中,他们的气候特点是不是就一样呢?试以漠河和北京为例说明。
学生:不是全都一样。
两者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是北京的气温要比漠河高,年降水量比漠河的多。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
同一气候类型的内部,气候特征也有一定的差异。
所以我国气候有着复杂多样的特征。
阅读教材38页图2.25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
教师:你能根据植被说出不同高度所属的热量带吗?学生:从山脚到山顶,是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逐渐过渡的。
教师:气候在山区呈现明显的垂直变化,让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了。
因此,地形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阅读教材38页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教师:我国的气候类型中,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哪些季风气候?学生: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教师:所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类型齐全。
小结: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来自全国五位小朋友对自己家乡的表述,现在大家应该有正确答案了吧!教师:有人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季风是如何影响我国的气候的呢?下面请阅读教材40页2.28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
阅读教材41页图2.29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以南地区位置与景观比较,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又如何呢?阅读41页活动2,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这种特征的优势在哪呢?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得出气候特点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影响气候的两个方面是什么?学生:气温和降水。
教师:联系上两节课所讲的内容,全班分三组,分析来自漠河和海口、北京和吐鲁番、五道梁和其他四位小朋友家乡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最后由各组代表回答。
学生1:来自漠河和海口的小朋友家乡气候不同是由于我国气候南北气温差异大,其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学生2:北京和吐鲁番的降水量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离海洋的远近,夏季风的影响造成的,所以其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学生3:五道梁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我们认为其主要因素是地形。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四、知识梳理释疑解惑板书设计一我国气候的特征影响影响二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温、降水→气候五、当堂检测提高升华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第2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读图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从而体会我国气候类型的多样。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展示图片,这是吐鲁番的荫房,将葡萄挂在里面,可以自然风干。
枣阳也产葡萄,我们的葡萄挂起来,能风干吗?这说明吐鲁番哪方面的自然环境与枣阳差异很大?再展示两个地方的民居。
教师:你能看出这两地的民居有哪些差异吗?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观察、回答。
民居差异的背后是降水的差异,那么,如何知道我国降水地区分布的特点呢?我们可以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30~41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内容一降水的地区分布(一)认识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教师讲述:如同气温一样,我们可以用等降水量线来表示降水的空间分布。
不同的降水范围着上一定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特定的降水范围,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降水分布特点。
下面我们用教材34页2.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来研究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均匀吗?找出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是哪,并指出其降水量。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3.找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想一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哪条等温线接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东南沿海超过1600毫米,西北内陆部分地区不足50毫米。
总体上,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其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0℃等温线接近,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在图上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台湾的火烧寮和新疆的吐鲁番。
新疆的吐鲁番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所以才有“荫房”,葡萄可以自然风干。
(二)探究我国降水分布特点的成因(承转)为什么我国降水会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想一想,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降水不同之处是什么?学生回答。
(承转)尽管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但有个别地区并不符合这个规律。
你能在图中指出在降水普遍较少的西北地区,有哪些多雨区吗?教师举例:乌鲁木齐以西的多雨区。
想一想,这里是什么地形区?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天山是地势高峻的山脉,能抬升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形成地形雨,造成该地比周围降水多。
你还能找出其他类似的多雨区吗?学生找出其他多雨区,并说明这里所处的地形区。
方法归纳:一般来说,呈点状分布的多雨区,是地形影响的结果。
方法运用:运用欧洲地形图和欧洲降水量图,找出受地形影响的例子。
(承转)降水对民居有什么影响呢?刚才我们已经看过了甘肃某县和浙江绍兴的传统民居,我们再欣赏例子,播放课件。
学生活动:看课件中图片风雨桥和窑洞,感悟降水对民居的影响。
内容二降水的时间变化(承转)除了降水的空间分布外,降水的时间分配也对生产和生活有很大影响。
那么,如何表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呢?学生回答。
教师:下面我们以广州、武汉、北京和哈尔滨为例,分析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首先,在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定位,找出这四个城市。
一般来说,一个月的降水超过100毫米,可以认为是雨季。
读教材35页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完成下面的思考题: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的雨季分别是哪几个月?2.根据这四座城市的位置,归纳南北方雨季开始、结束的早晚和雨季长短。
3.尽管这几座城市的雨季开始和结束时间不同,但有共同的规律,看看四地降水集中在什么季节?学生读图完成这些问题。
教师小结。
思考:降水的这种分配规律,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承转)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
那么,不同的年份,降水差异大不大呢?不同的年份降水的差异,我们称为降水的年际变化。
阅读教材35页,以北京为例,读2.21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说说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
思考:降水年际变化大,对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导致旱涝灾害,少雨年份容易导致旱灾,多雨的年份极有可能导致涝灾。
内容三干湿地区(一)干湿地区的分布教师讲述: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
根据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以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这四类干湿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36页2.2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完成下面问题1.四类干湿地区总体演变方向是什么?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2.对比降水量与干湿地区图,指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半干旱区与干旱区之间的分界线,分别相当于几百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据此归纳各干湿区大致的降水范围。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四类干湿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得干旱,可见,影响干湿地区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承转)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属于哪类干湿地区?长白山除少数地区外,降水量低于800毫米,为什么这里会成为湿润地区?教师提示:干湿地区的分布除了受降水影响外,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受纬度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这里的气温如何?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