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末日不可能在201X年到来,但总有一天会到来...阅读附答案-范文模板 (3页)

合集下载

现代文阅读理解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真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

现代文阅读理解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真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

2019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北京市(二)阅读《天上梯田听古歌》,完成19-21题。

(共9分)天上梯田听古歌张永权①南疆春早,当北国还是一片千里冰封时,这里早成了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

红河两岸,哈尼山寨,层层梯田,一片繁忙,正是插秧的好时节。

②天不亮,哈尼妇女就起来煮好红鸡蛋、红米饭和腊肉,背到梯田边,让全家享用。

男人们把田里的秧苖拔起来打捆挑到栽插的田间。

女人们一排排下到田里栽秧。

一梯梯良田,被翠绿的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地向着蓝天伸去。

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农耕图。

③这里就是称雄天下、有大山雕塑美誉的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三千多级的梯田,从山脚伸进云天,气象万千,雄奇磅礴。

梯田在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景观,冬天清水滢滢,阳光下的玉梯,波光闪烁;春夏翡翠绿梯,耀眼悦目;秋搭金梯,辉煌灿烂,气势非凡。

一千个梯田,就有一千个太阳;一万个梯田,就装着一万片奇幻的云彩。

④哈尼人,只要一说话,就会唱歌,说红河两岸人人都是歌唱家绝非夸张,此时那些栽秧的女人唱起歌来,歌声此起彼伏,四山回应。

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迴优美。

外人听不懂歌词,但美好的旋律却也让人陶醉。

合唱、独唱、对唱,女人们一边栽秧,一边唱歌,让梯田成了神奇的赛歌台,把希望的秧苖插在歌声里。

⑤人群中有个姑娘,她放声一唱,四周便一片寂静,这时,只有她那山泉般清纯的声音,流淌在秧田之中,流淌在天上人间。

陪同的哈尼族诗人朋友告诉我,她唱的是一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中表现栽秧生活的古歌,诗人译出的歌词大意,也充满诗意:冬天是春天的母亲,冬天老了,春天就长大了。

春天飞来白鹇鸟,白鹇鸟把红米的种子撒在梯田上,秧姑娘就出生了。

今天长大的秧姑娘要出嫁,红河两岸的木棉花举起玛瑙酒杯来祝贺,秧姑娘要在梯田安个新家……这古歌的歌词想象浪漫奇特又很原生态,这是真正的诗。

他还吿诉我,这个栽秧女可是见过大世面的。

自从2013年6月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哈尼梯田和哈尼古歌,就闻名世界了。

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九年级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九年级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兰州市九年级诊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基础•运用(30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7分)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

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人类历史的、终极道义的、生命涵义的。

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

照镜觉mian mu ke zeng,对人亦语言无味。

”这就是平庸的写照。

①。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chi cheng gu jin,经天纬地,②。

(1)根据拼音,用正楷规范、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相应的词语。

(3分)mian mu ke zeng chi cheng gu Jin(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精彩、神圣、丰富、厚重B.丰富、厚重、精彩、神圣C.精彩、厚重、神圣、丰富D.丰富、精彩、厚重、神圣(3)将下面两个句子,还原在文中①②处,正确的是:①—、®。

(2分)A.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

B.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坝刻(qing)B.狡辑(jie)C.佃农(dian)D.忌讳(hui)揩汗(kai)日四午(shang)解n'J(pao)枯燥(zao)畏罪潜逃(qian)抽丝划茧(bo)纷至沓来(ta)深恶痛绝(w£i)3.下列解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饱满的稻穗,幸福了这个季节。

解说:这个句子中“幸福”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

福建省各地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语段阅读专题及参考答案

福建省各地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语段阅读专题及参考答案

语段阅读专题(2019.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汉字是一株历经沧桑的参天大树,即使飘落几片霜染的秋叶,都可能在众生的心头神奇地绽.①(A.zhàn B.dìnɡ)出新芽,蓬蓬勃勃地长成散文、诗歌、小说,构成一派甲(A.春风得意 B.春意盎然)的生命风景。

回眸千古华夏,汉字走过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风蚀凋残,终于乙(A.繁殖 B.繁衍)成恢宏璀璨、阵容强大、史蕴丰厚的方块字。

汉字是人类的史诗,凝固的音乐;汉字亦是思想奔流的河床,灵魂piāo ②(A.缥 B.飘)逸的舞姿,精神形象的写真。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2分)①处②处(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甲乙(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原句:汉字走过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风蚀凋残。

修改句:(2019.南平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2019年,中国将迎来第70个生日。

70年dǐ①(A.砥 B.抵)砺奋进,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四大发明到“神六”飞天,中国甲 (A.演绎 B.演义)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无论是在世界历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七十年的扬弃和继承,不管风吹浪打,您胜似闲庭信步;尽管成就斐然,您依然不骄不躁.②(A.cào B.zào)。

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正乙(A.承上启下 B.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2分)①②(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甲乙(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原句:无论是在世界历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以及解析答案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以及解析答案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运用1.(7分)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月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yáng)②晶(yíng)剔透③蜕.变(A.duìB.tuì)④污垢.(A.gòu B.hòu)(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②采菊东篱下,,(《饮酒》)③,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④,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⑦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⑧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3.(5分)名著阅读。

(1)《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各有绰号,有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把它们进行了分类。

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含解析).doc

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含解析).doc

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含解析).doc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的脚步。

⑩意外总是出现在意想不到的诡异角落,正当我接近房间,以为再不久便能逃出这窘境时,竟然误踩中一支滚落在地板上的圆珠笔而摔倒,四脚朝天的姿势狼狈可笑,羞耻让我勃然大怒。

11“说好只是体验而已,你们玩真的?”明○明她就在我身旁,却没有扶我一把,任凭我跌倒而不顾。

我不在意受伤,难过的是这女孩的险恶,她分明是乘机报复。

12于是我咆哮,用力扯下眼睛上的遮挡物,○恢复我的视线与光亮,却从此噤声不再言语。

在我眼前的她,是位盲眼的女孩,她着急地弹开手杖子到处探查我的所在。

等她颤抖的手捧住了我的脸,那时她才流出眼泪哽咽地说:“对不起,你没事吧?”朋友和中心的人听见骚动从远处的楼梯跑下。

13“怎么了?”大家七嘴八舌地问。

○14“我没事,只是看见久违的光亮,不过被○感动罢了。

”15失明后,我居然看见了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那是属于心的独特芳香。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2.第⑤段加点字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分)一会儿就到了会客厅,顺利绕过了沙发,避开了短凳,伸手抓起一个置于茶几中央水果盘内的橘子,送了一瓣酸甜的橘子到嘴里,我算准位置往后倾倒,安稳躺在搁着靠枕的椅子内。

3. 本文以“直到看见香味为止”为标题,有什么妙处?(4分)4. 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5. 结合全文,谈谈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盲人女孩形象。

(4分)(一)1.(3分)“我”在盲人重建中心进行一天的盲人体验生活,什么也看不到,在整个过程中有一位女孩一直陪伴着“我”,在“我”摘下蒙布之后才知她是盲人。

【解析】关键要通读全文,先分析文章的段落大意。

第①段交代事件起因,“我”应邀体验盲人生活。

第②③段讲“我”了解环境,罩上眼罩,准备盲人考验游戏。

第④~段讲“我”顺利通过考验,因误会勃然大怒,扯下眼罩真相大白。

第段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将这些段落大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世界末日真的会到来吗

世界末日真的会到来吗

世界末日真的会到来吗
有人说世界末日还剩200年是假的,地球目前的寿命是46亿岁,未来地球能存在多久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末日是真的会有这么一天来临,但可能我们人类是看不到的。

在我看来,世界末日可以理解为生物大灭绝。

而这在地球上已发生过5次了,这些当然是真实的。

地球诞生已有约46亿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演化出了几十亿种生物。

从最简单的单细胞微生物到现在智慧人类,其间经过了一次次生物大洗牌:有火山爆发、海啸、地质灾害、大冰河期…更有从天而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些自然灾害无论哪一个,对小小生灵的动植物都是毁灭性的。

在地球过去46亿年历史中,一共遭受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大灭绝。

考古证据认为,最后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物种大灭绝就是来自外太空,一颗巨大小行星让曾称霸天下的恐龙王朝覆灭了。

尽管地球在过去数千万年一直安全地度过,但这并不代表未来就一直相安无事。

科学家假设了5种世界末日到来的可能性,对来自太空各种威胁进行了深入研究。

现在随着人口的剧烈增加,地球上资源消耗也越来越快,加上现在污染也比较严重,很多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很快,这些资源总有一天会耗尽,也就意味着世界末日来临。

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11(附带解析)——语文

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11(附带解析)——语文

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11(附带解析)——语文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

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

“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

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

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

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

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

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

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

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

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

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

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

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那么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

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

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我,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A。

历程骚扰一网打尽B。

进程掣肘釜底抽薪C.历程骚扰釜底抽薪D。

进程掣肘一网打尽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去日本旅游的人,①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②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③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④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⑤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A.③②④⑤① B。

⑤③①②④ C。

⑤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⑤②3.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A. ①③②④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A.调查的三类人员中,在校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远超上班族和退休人员.B。

相较于在校大学生,上班族和退休人员更经常利用微信的阅读功能。

C。

微信使用频率高,使用者已经产生依赖,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学习和生活。

D。

建议微信使用者,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不要沉迷于微信的社交娱乐功能.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放翁家训(节选)陆游吾生平未尝害人。

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

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

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2019年宁夏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宁夏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36分)1.默写。

(15分)①参差荇菜,__________。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唯》) 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

(《孟子·富贵不能淫》) ③__________,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 ④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

(《木兰诗》)⑤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⑥__________,晓驾炭车辗冰辙。

(白居易《卖炭翁》)⑦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⑧《论语》中孔子讲述自己不停地学习修为到了一定年纪,就可以达到顺从自己意愿又不超越法度的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陶弘景的《答(与)谢中书书》里说最美的高山与河流一定是大家都特别喜欢谈论的,他的原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⑩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川)》中,气势恢宏,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⑪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第一次见识了英式拳击,朱赫来简明扼要地给他讲解了一番。

……朱赫来的季一次又一次把他打飞,让他排了一个又一个倒栽葱,但是他依旧勤奋耐心地学下去……” 这段文字出自小说《__________》。

朱赫来在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

(4分) 一诺千( )声名( )起 纵横捭( ) 中流( )柱。

4.请将下面六个句子搭配成完整的三副对联。

精品解析:天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天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机密★启用前2019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摇曳.(yè)亘.古(héng)惟妙惟肖.(xiào)B. 诘.责(jié)伫.立(zhù)哄.堂大笑(hōng)C. 蜷.伏(juǎn)滞.留(zhì)一气呵.成(hē)D. 蓦.然(mò)亢.奋(kàng)忍俊不禁.(jìn)【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亘.古(héng)-(gèn);B.正确;C. 蜷.伏(juǎn)-(quán);D.忍俊不禁.(jìn)-(jīn)。

故答案为B。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首先致辞:“艺术就像蓝天上舞动的云霞,时而洁白如雪,时而五彩缤纷,时而柔曼,时而辉煌热烈……艺术可以让人生充满诗意,时时处处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从热爱艺术开始,热爱生活吧!”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深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A. 轻快点缀感慨B. 轻盈连缀感慨C. 轻盈点缀感染D. 轻快连缀感染【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轻快:不费劲儿;轻松愉快。

轻盈: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所描写的对象是“舞动的云霞”,所以应该选用“轻盈”。

(2)点缀:指衬托、装饰。

主要表示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

连缀:意思是连结(多指具体的物)。

《2012“世界末日”只是故事》阅读附答案

《2012“世界末日”只是故事》阅读附答案

阅读《2012“世界末日”只是故事》一文,回答小题。

(共11分)一些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声称,到2012年,地球将会两极倒转,地球外壳和表面将会突然分离,地心内部的岩浆将会喷涌而出。

分离的大陆会将整个人类填入大海,地震、海啸、火山以及其他灾难一起出现。

科学家对于这些所谓的预言进行了批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质学家亚当姆-马尔卢夫对“两极互转”和玛雅预言都有深入的研究。

马尔卢夫认为,岩石中的某些磁性迹象表明,地球可能发生过这样剧烈的磁场变化,但是这一过程是一个持续数百万年的缓慢过程,如此缓慢以至于人类根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

另外,一些星象学家认为,2012年将可能会出现“天体重叠”。

这种“天体重叠”现象每二万六千年出现一次。

根据“天体重叠”的预言,太阳在天空中的线路将会穿过银河系的最中央。

许多人担心这种天体错位将会让地球处于更为强大的未知宇宙力量的牵引之下,会加速地球的毁灭。

要么可能是引起地球两极互换,要么是在银河系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

科学家坚决否认了这种说法。

科学家解释说,“2012年绝对不会出现这种可怕的‘天体重叠’现象,或者说只会出现一些正常的天体现象。

比如每年冬至时,从地球上看太阳,太阳看起来就像是处于银河系的中央。

一些星象学家或许会对这种现象很兴奋,但对于科学家来说,这种现象毫无特别之处。

它不会造成地球引力、太阳辐射、行星轨道等事物的变化,也不会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任何影响,没有任何奇怪之处。

只有认为世界即将面临末日的人才会把这些普通的天文现象看作是一种威胁。

”在许多关于2012年的灾难预言中,太阳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个敌人。

传说,它将会于2012年产生致命的太阳耀斑,将地球上的人类烤焦。

事实上,太阳耀斑是有规律可循的,其爆发周期大约为11年。

剧烈的太阳耀斑可能会破坏地球上的通讯设施以及其他一些地面事物,但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说过太阳会释放出强大的太阳风暴足以烤焦整个地球,除非是太阳已明显不遵循其活跃周期。

河北衡水中学2019高三下寒假自主提升验收考试--语文

河北衡水中学2019高三下寒假自主提升验收考试--语文

河北衡水中学2019高三下寒假自主提升验收考试--语文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末日”的梦魇与现实所谓的“世界末日”——地球会完全毁灭,这并非完全源于玛雅预言,而是综合了古代和现代多种文化和宗教传说而产生的。

墨西哥碑铭专家欧布莱孔·克莱林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8年,而且这段文字的真实含义是:人们将经历187.2万个日子来到2018年12月21日,这一天,神将从天而降。

就连现代玛雅人、危地马拉的玛雅长老皮克顿也表示,他们所说的2018年,指的是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的觉醒及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有电影《2018》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

以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为例,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作为最难以预测和操纵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犹如世界末日的来临。

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

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迄今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人类经受的灾难不止是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害都触目惊心,而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同样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

“世界末日”事实上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幸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

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确实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而有些研究人员从“世界末日”的预言引申出了比较靠谱的种种巨大灾难的诱因: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撞击地球等等。

2019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真题全解全析

2019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真题全解全析

2019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真题全解全析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珊.瑚(shān)懒惰咫.尺天涯(zhǐ)中流砥柱B.堕.落(zhuì)耽误鲜.为人知(xiǎn)疲惫不堪C.拮据.(jū)分泌难辞其咎.(jiù)今非惜比D.角.色(jué)酝酿毛骨悚.然(shù)风度翩翩【答案】A【解析】B项,堕(duò)。

C项,惜—昔。

D项,悚(sǒng)。

堕落读读音为duòluò,指脱落;掉落;思想行为趋于下流。

曹禺《日出》第一幕:“一个单身的女人,自己住在旅馆里,交些个不三不四的朋友。

这种行为简直是,放荡、堕落。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一个人政治上一后退,生活上也必然会腐化堕落。

”今非昔比读音是jīn fēi xībǐ,是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处:1、宋·李曾伯《贺新郎·自和前韵》词:“问讯南州守。

怅吾生,今非昔比,后犹在否?”。

2、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3、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胜败军家常事”,何得为愧。

今非昔比,不可欺敌。

4、《范进中举》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

'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死这砍头短命的奴才!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毛骨悚然读音为máo gǔsǒng rán,意思是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用来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1.唐·韩愈《送穷文》:“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

”。

2.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世界末日不可能在201X年到来,但总有一天会到
来...阅读附答案
①世界末日不可能在201X年到来,但总有一天会到来。

不过,人类活到真正的世界末日来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②太空物体总是不断撞击地球,但一般在穿越大气层时就会被燃烧掉了。

偶尔,也会有大型物体能够幸存下来,这便会造成重大后果。

真正的危险来自于直径
超过一公里的庞然大物,它所产生的沉降物足以破坏环境以及影响全球农作物
的生长。

据说,6500万年前的一块直径15公里大的陨石杀死了所有的恐龙,
这么大的陨石很可能会使人类遭遇灭顶之灾。

地球最终肯定会遭到另外一个庞
然大物的撞击,但肯定不是在我们有生之年。

美国航天局的近地球物体研究部
门发现有一个被称之为1950DA的物体将会在2880年极其靠近地球。

可见,大
到足以杀死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类的物体大约每隔数百万年才会撞击两次地球。

③根据国际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做出的最糟糕预计,据保守估计,到本世纪末,地球的地表温度可能会上升4到5摄氏度。

这种情况会使海平面上升半米,包括全球许多重要城市在内的沿海地区将遭遇洪水。

与此同时,地球近1/3的地方可能会变成沙漠,并且一半的地区将遭遇干旱。

大部分地下水的盐化会使
情况进一步恶化。

国际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现,即便气温上升3.5度也会
使全球40%-70%的物种面临断子绝孙的危险。

麻省理工学院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目前的二氧化碳增长趋势甚至超出了国际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作出的最
糟糕预计。

④核战争的爆发也会导致世界末日的来临。

目前全球有超过2.3万枚核弹头,
其中有8000枚可立刻投入使用,201X枚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可以发射。

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大规模核战争所以发的尘埃和烟雾将会引发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气温和沉降物变化——“核冬天”。

美国康奈尔大学
生态学家马克.哈韦尔在1986年的一项研究中预计,“核冬天”会使全球农业
毁灭,由此引发的饥荒将是大部分人类灭亡。

不过,尽管核灾难一直是各类书
籍和电影的热门主题,但实际上,电影《奇爱博士》里所描述的场景是不大可
能发生的,而且全球核弹头的数量已大幅减少。

⑤纵观历史,瘟疫会使文明社会难以维系。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现在疾病传播
得更快了。

埃博拉病毒等疾病的全球性爆发,或者是流感病毒的变异可能会带
来灾难性甚至是终结人类文明的后果。

自1981年以来,致命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疾病也在不断的变异。

甲流等疾病的爆发要归咎于现代工业养殖
技术,而且,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移居以前无人居住的地区,接触到以前不曾接触到的疾病的可能性增大,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40多种新病毒。

生物武器实验会使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

⑥世界末日迟早会到来。

据天文学家估计,在大约50亿到80亿年内,我们的太阳就会把最后一点氢燃烧成氦,然后膨胀成一个比其现在大数百倍的红色庞然大物,从而使地球不可避免走向毁灭。

即使地球逃脱毁灭的厄运,其大气层和海洋也会被气化。

与那一时间相比,人类历史很短暂,但无论如何,人类活到真正的世界末日来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关链接〕对于人类文明可能会如何终结有很多理论,其中一些是自然原因造成的:黄石公园内超级火山的喷发,以及来自某个星球的伽玛射线暴等,还有一些是人为造成的:如人口过剩带来的粮食危机,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恶变或者研究出危险的新技术等。

(摘自新华网)
1、文章第①段说:“世界末日不可能在201X年到来,但总有一天会到来。

”这里的“某些原因”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练习全文分点概括。

2、结合上下文,指出下面句子中画线词的作用。

国际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现,即便气温上升3.5度也会使全球约40%-70%的物种面临断子绝孙的危险。

3、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什么?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人类活到真正的世界末日来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阅读相关“链接”,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庞大的太空物体的撞击;地球地表温度上升;核战争的爆发;瘟疫的发生(致命病毒肆虐);太阳把最后一点氢燃烧成氦。

(意思符合即可)
2、(1)运用“约”和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温度上升3.5度产生的后果(2)“断子绝孙”一词形象地说明了温度上升3.5度所带来的危险。

3、列数字。

用具体准确的数据说明了全球核弹头数量多,如果爆发核战争足以导致世界末日的来临。

4、示例:(1)认同说。

因为大到足以杀死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类的物体大约每隔数百万年才会撞击两次地球,全球核弹头的数量已大幅减少,况且人类历史与太阳系的历史相比很短暂。

(2)不认同说。

因为人类文明终结有可能是由自然原因造成的,人类根本无法抗拒,另外,一些人为造成的原因也是防不胜防的,比如核战争的发生、生物武器的使用、人口过剩带来的粮食危机等。

(3)中立说。

因为除了自然原因造成的“世界末日的来临”之外,只要人们能够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