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人物整理

合集下载

心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等人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认知心理学:奈瑟附:冯特的简介冯特(冯特一般指威廉·冯特)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童年时期1832年8月16日,冯特出生在德国巴登地区曼海姆市的内卡劳镇,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父亲是一位路德教会牧师。

他4岁时和家人搬到了巴登地区中部的海德尔斯海姆镇,并在这里度过童年。

冯特有个哥哥叫卢德维格,比冯特大8岁。

在冯特2岁时,哥哥就被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在那里上学。

童年时冯特的伙伴很少,唯一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是一个比他年纪大的智力发育有些问题的孩子。

他在镇里的学校上了2年学。

在上学期间,冯特有严重的爱做白日梦的毛病,为此还被父亲训斥。

从他8岁开始,父亲的助手弗里德里克·穆勒牧师成为他的老师。

他和老师关系非常好,以至于老师在教了他三年后,要到附近另一个镇当牧师,冯特也过去和他一起住和学习。

中学时期1845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冯特进入布鲁赫萨尔高中学习。

害羞、胆小的冯特没有适应这里的环境,和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关系,学业成绩也特别差。

有时候他会逃回家里,但是母亲会把他送回学校。

由于他的学业表现极差,甚至有老师认为一个比较适合冯特的工作是到邮局工作。

冯特的父母于是在年把他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从1845年秋开始在这里上大学预科。

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期间,冯特变得开朗了很多,结识了一些朋友,并参加课外的活动。

世界心理学大师100名

世界心理学大师100名

世界心理学大师100名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拥有众多的学者和研究者。

他们通过对人类心理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重要发现。

本文将介绍100位世界心理学大师,他们在心理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作为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弗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潜意识和心理防御机制等重要概念,对心理治疗和人格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潘洛斯(Carl Rogers):潘洛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提出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尊重的概念。

3. 皮亚杰(Jean Piaget):作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揭示了儿童认知能力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规律。

4. 巴德拉(B. F. Skinner):巴德拉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对行为的塑造和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5. 米勒(George A. Miller):米勒提出了著名的“魔幻数字7±2”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短期记忆的容量限制。

6. 霍姆斯(Karen Horney):霍姆斯是现代心理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她强调了人类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7. 爱泼斯坦(Joseph Epstein):爱泼斯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他的研究关注群体行为和群体心理。

8. 鲍威尔(John Bowlby):鲍威尔是依恋理论的创立者,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9. 皮克斯特(Martin Seligman):皮克斯特是正向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幸福和个体潜能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10. 巴特(Albert Bandura):巴特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的概念。

11. 韦伯(Max Weber):韦伯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学者,他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12. 马斯洛(Abraham Maslow):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心理学代表人物

心理学代表人物

心理学代表人物第一节心理学初创时期冯特(心理学之父)1、“心理学之父”,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独立科学正式诞生。

3、《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界认为就是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得著作,就是科学心理学得独立宣言。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奠基人。

1、经典性条件作用得规律包括习得、退化、泛化与分化。

1)习得: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连接得过程;2)退化: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3)泛化:人与动物一旦对学会对某一特定得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得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4)分化:通过选择性得强化与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类似得刺激做出不同得反应。

2、信号系统理论1)第一信号指直接作用于感官得具体刺激物,以第一信号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得条件作用系统被称之为第一信号系统,这就是人与动物共有得条件作用机制。

2)第二信号系统就是以语言与文字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得条件作用系统,就是人类特有得条件作用机制。

3、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解释了气质得生理基础。

艾宾浩斯德国实验心理学得创始人,最早对遗忘进行了实验研究。

1、遗忘就是有规律得。

即遗忘得进程就是不均衡得,其趋势就是先块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型,并在到了一定程度上便不再遗忘。

2、我们需要进行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也称继续学习,即再达背诵之后再进行得学习,要达到过度学习得百分之五十,总复习程度得百分之一百五十。

桑代克(动物心理学得创始人,教育心理学之父)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就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专著。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得《教育心理学大纲》。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得基础。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

(最后一页为顺序排列)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德国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87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

费希纳借用物理学的方式,创立了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次对感觉能力进行了划分,并发现了韦伯—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的研究为心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有《心理物理学纲要》、《论心理物理学》等。

赫尔曼·赫尔姆霍茨德国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是19世纪大科学家之一。

赫尔姆霍兹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上,首创反应时法对神经传导速率进行了测量,提出三色色觉理论形成了著名的杨- 赫三色论和听觉共鸣说。

他在生理学方面的成就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著有《生理光学手册》、《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等。

威廉·冯特德国Wilhelm Wundt 1832---1920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冯特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研究个体的直接经验,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感情三度说。

他一生培养了众多的著名心理学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巨擘。

著有《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等。

赫尔曼·艾宾浩斯德国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虽然没有建立正式的理论体系,但他在心理学上却拥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和无意义音节的研究方法,他对记忆的研究突破了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障碍,开创了一个新领域。

著有《记忆》、《心理学原理》等。

弗朗兹·布伦塔诺德国Franz Clemens Brentano 1838---1917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意动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中国心理学史人物(9)

中国心理学史人物(9)

陆志韦:(1894—1970)中国语言学家、心理学家。

浙江吴兴(今湖州)人。

1913年毕业于东吴大学。

1915年留学美国,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等校教授,燕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校长。

1937年任中国心理学会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一生从事心理学和汉语音韵、语法的研究。

前期致力于实验心理学、系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

曾改进艾宾浩斯曲线,两度修订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主要论著有《遗忘的条件》(博士论文,1920年)、《社会心理学新论》(1924年)、《中国儿童的无限制联想》(1932年),译著有《教育心理学简编》(桑戴克著,1926年)。

郭一岑:(1894—1977)中国心理学家。

江西万载人。

191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大学。

1922年留学德国,就读于柏林大学,1923年转入杜宾根大学,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8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暨南大学、蓝田师范学院、中山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受格式塔心理学传统的影响,在知觉方面学有专长,并长于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研究。

在介绍苏联心理学和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极力主张心理学应是一门社会科学。

主要著作有《遗觉之研究》(1930年)、《内分泌研究对于心理学的关系》(1930年)、《生理的欲求》(1935年)、《现代心理学概观》(1937年)、《从人的心理实质看心理学的科学性质》(1959年)、《批判詹姆斯的自然主义》(1962年)、《批判格式塔心理学的自然观》(1962年),译著有《苏俄新兴心理学》(1934年)。

杜佐周:(1895—1974)中国教育学家。

字纪堂。

浙江东阳人。

1919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1920年赴美国留学,在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研读教育学,获硕士学位。

1923年获博士学位。

心理学家汇总介绍(16)

心理学家汇总介绍(16)

维尔尼克:(Carl Wernicke,1848—1905)德国神经病学家、失语症专家。

生于西里西亚的塔尔诺维茨(今属波兰)。

毕业于布雷斯劳医学院,后到德国柏林和维也纳求学。

坚持生机论主张。

发现“感觉性失语症”,并完善了“经皮质失语症”假设。

主要著作有《失语症症状复征》(1874年)、《失语症》(1878年)、《布雷斯劳精神病诊所的疾病概念》(1889—1890年)、《脑疾患教科书》(1890年)。

斯图姆夫:(Carl Stumpf,1848—1936)亦译“斯顿夫”。

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音乐心理学的创始人。

生于巴伐利亚的威森第特。

1865年入符兹堡大学学习科学和哲学,后转格丁根大学学习哲学与心理学,1868年获格丁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先后任格丁根大学、符兹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教授。

1894年始任柏林大学教授兼实验心理学研究所主任,1907年任校长。

是反结构主义运动的心理学家之一,是现象学和完形心理学的先驱。

首创音乐心理学,提出和音学说。

主要著作有《乐音心理学》(1883—1884年)、《心理学与认识论》(1891年)、《身体与心灵》(1897年,1903年)、《认识论》(1939—1940年)。

巴甫洛夫:(MBaH IerpoBWy IaBJOB,1849—1936)苏联生理学家,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建者。

生于莫斯科附近的梁赞。

1883年获军事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曾任彼得堡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实验室主任、军医学院(前称“外科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苏联科学院生理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科学贡献有三个领域,即心脏生理、消化生理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理。

在研究消化生理的过程中,形成了条件反射的概念,从而开辟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研究。

晚年转入精神病学的研究,并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对于医学、心理学以至于哲学等方面都有影响。

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主要著作有《心脏的传出神经》(1883年)、《消化腺机能讲义》(1897年)、《消化腺作用》(1902年)、《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二十年经验》(1923年)、《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1927年)。

中国心理学史人物(12)

中国心理学史人物(12)

陈一百:(1909—1993)中国教育家。

别号百一。

广西北流人。

192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1930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专攻教育心理、统计与测量,获硕士学位,又先后转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研究院继续深造。

1934年回国,先在上海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任教授,后在复旦大学、大夏联合大学和国立师范学院(湖南蓝田)任教授、系主任等。

1946—1949年在广州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授、院长等。

1949—1953年至国立南宁师院和广西大学文教学院任院长。

1953年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广州师范学院、广东教育学院、华南师大任教授、院长等。

把师范生的基本功概括为“一专、二能、三字、四会”八个字。

“一专”就是要求师范生具有坚定不移的专业乐业思想;“二能”就是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成为具备教书育人本领的能手;“三字”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钢笔字和黑板字;“四会”就是会讲普通话、会唱歌、会讲故事、会组织课外科技活动。

致力于教育测量学与统计学的讲学与研究工作,提出重建教育测量科学,力主以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为指导,改革中国的考试方法。

论文编为《陈一百教育文选》(1989年)。

丁瓒:(1910—1968)中国心理学家。

江苏南通人。

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

193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脑系科研究生毕业,并从事教学。

在北平市立第一卫生事务所、育英中学和仁立地毯厂创办心理卫生咨询门诊。

抗日战争时期任重庆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在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负责创建心理卫生室。

1947—1948年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研究生。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办公室主任、计划局副局长等。

曾任《心理科学通讯》主编。

专长为医学心理学,是中国医学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对发展中国医学心理学和宣传心理学起了很大作用。

主要著作有《心理卫生论丛》(1945年)《青年心理修养》(1946年),译著有《青年期心理学》(布鲁克斯[F.Brooks]著,与丁祖荫合译,1937年)。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

(最后一页为顺序排列)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德国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87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

费希纳借用物理学的方式,创立了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次对感觉能力进行了划分,并发现了韦伯—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的研究为心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有《心理物理学纲要》、《论心理物理学》等。

赫尔曼·赫尔姆霍茨德国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是19世纪大科学家之一。

赫尔姆霍兹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上,首创反应时法对神经传导速率进行了测量,提出三色色觉理论形成了著名的杨 - 赫三色论和听觉共鸣说。

他在生理学方面的成就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著有《生理光学手册》、《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等。

威廉·冯特德国Wilhelm Wundt 1832---1920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冯特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研究个体的直接经验,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感情三度说。

他一生培养了众多的著名心理学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巨擘。

著有《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等。

赫尔曼·艾宾浩斯德国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虽然没有建立正式的理论体系,但他在心理学上却拥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和无意义音节的研究方法,他对记忆的研究突破了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障碍,开创了一个新领域。

著有《记忆》、《心理学原理》等。

弗朗兹·布伦塔诺德国Franz Clemens Brentano 1838---1917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意动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世界著名99位心理学家介绍

世界著名99位心理学家介绍

世界著名99位心理学家介绍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无意识、潜意识、心理防御机制等理论,对人类心理的探索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卡尔·荣格(Carl Jung)卡尔·荣格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人istic心理学家,也是人istic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4. 伊万·巴夫理斯特(Ivan Pavlov)伊万·巴夫理斯特是俄罗斯的著名生理心理学家,他通过对狗的条件反射实验发现了条件反射的现象,被誉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5.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威廉·詹姆斯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他提出了心理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心理现象的目的在于适应环境。

6. 约翰·华生(John Watson)约翰·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行为是心理”的观点,认为行为可以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加以解释。

7.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阿尔伯特·班杜拉是加拿大心理学家,也是认知社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产生的。

8.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菲利普·津巴多是美国心理学家,也是社会心理学家领域的知名学者。

他进行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

心理学的十大代表人物

心理学的十大代表人物

心理学的十大代表人物1、B.F.Skinner: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

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

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2、Jean 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

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

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盟主席。

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3、Sigmund Freud:S.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4、Albert Bandura:班都拉(1925-),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5、Leon Festinger: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

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

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6、Carl R.Rogers:罗杰斯(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驰名。

心理学人物大荟萃

心理学人物大荟萃

心理学人物大荟萃1.冯特:①心理学之父;②构造主义流派代表人物,主张研究意识;③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

2.弗洛伊德:①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②潜意识、性欲论、人格三我结构;③遗忘理论:动机说。

3.桑代克:①教育心理学之父;②学习理论:试误说、学习三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③学习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

4.巴甫洛夫:①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②遗忘理论:痕迹衰退说;③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5.斯金纳:①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②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7.维果斯基: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②内化学说;③最近发展区理论。

8.布卢姆:①掌握学习;②教育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9.皮亚杰:①建构主义发展观;②认知发展阶段理论;③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0.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11.加涅:①信息加工理论;②学习层次分类;③学习结果分类。

12.布鲁纳:①课程改革运动;②认知主义理论:认知结构、发现学习、内部动机三驱力(好奇、互惠、胜任)。

13.苛勒:①完型-顿悟说;②学习迁移理论:关系转化说。

14.托尔曼:①位置学习实验;②潜伏学习实验。

15.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有意义自由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来访者中心疗法)。

16.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论)。

17.奥苏贝尔:①有意义接受学习;②先行组织者;③学习迁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④学习动机内驱力(认知、附属、自我提高);⑤遗忘理论:同化说。

18.斯普朗格:性格分类(理智、政治、经济、审美、社会、宗教)。

19.霍兰德:性格分类(社会、理智、现实、文艺、贸易、传统)。

20.安德森:①智慧技能三阶段(认知-联结-自动化);②学习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

21.马斯洛:①人本心理学之父;②自我实现理论(需要层次理论);③内在学习论。

22.奥斯本:头脑风暴。

23.贾德:学习迁移理论(概括说)。

心理学各个流派人物简介

心理学各个流派人物简介

此文档整理于百度贴吧落雁戏飞鸿的帖子1.心理学诞生时期的重要实验家,他们的学术定位也许并不是心理学,但是他们为心理学科学方法和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物理即心理——费希纳。

心理物理学创始人,认为身体和心灵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并提出了计算公式:S=K*logR,即感觉量算数级增加,刺激量几何级增加,刺激强度的增加不一定伴随着感觉强度的增加。

名言:身体和灵魂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形式而已。

叩开心理学的大门——赫尔姆霍茨。

赫尔姆霍茨是冯特的导师,德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可以说他已经一只脚踏入了心理学领域,他是生理心理学的创建者,也是既费希纳之后最杰出的心理物理学家。

他提出的感知觉理论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名言:在感官的知觉之内,凡是在知觉得意向内,因经验的成分而破灭、而转变为相反之物的,都不能视为感觉。

误打误撞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在对狗的消化液分泌研究中,偶然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并因此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行为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名言:只要心理学是为了探讨人的主观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2.冯特内容流派的思想传承。

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开了一个研究心理内容的先河,而他同时期以及稍晚一些的研究者们秉承这一传统,在对于心理内容的研究中,建构起了理论体系。

心理学界的泰坦——冯特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脱离了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其独特的地位来源于使用饰演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

名言:从联想到严格的智慧这一步无疑是心理进化中花费时间最长的。

任何低于人的高等动物由于其生理物理组织的一般特性而不可能跨过这极其重要的一步。

心灵元素的舞者——铁钦钠将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发展为“构造心理学”,将人的心理分为感觉、表象和感情三种元素,关心心理的构造,较少研究整体功能。

名言:科学处理的不是价值,而是事实。

在科学里不存在好与坏、有病的或健康的、有用的或无用的。

中国心理学史人物(11)

中国心理学史人物(11)

孙国华:(1902—1958)中国心理学家。

字晓孟。

山东潍县(今潍坊)人。

1923年清华学校毕业。

同年留学美国,1928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主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等。

20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条件反射实验室,后发展为生理心理学实验室(含动物心理)。

1955年又在北京大学创建儿童心理学实验室。

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研究。

主要著作有《初生儿的行为研究》(与K.C.普拉特、A.K.尼尔逊合著,1930年)。

陈立:(1902—2004)中国心理学家。

湖南平江人。

1928年获上海沪江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1930年留学英国。

193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科心理学博士学位。

曾在英国剑桥大学、英国工业研究所、德国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35年回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任工业心理研究员。

1939年起相继任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教授及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在中国最早从事工业心理研究。

晚年获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主要编著有《工业心理学概观》(1935年)、《管理心理学》(主编,1982年)、《工业心理学简述》(1983年)、《陈立心理科学论著选》(1993年)。

黄翼:(1903—1944)中国心理学家。

字羽仪。

福建厦门人。

1924年清华学校毕业。

1925年留学美国,1930年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跟从格塞尔研究儿童心理学,协助考夫卡进行心理实验工作。

回国后一直任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讲授儿童、教育、实验和变态心理学等课程,并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研究。

主要著作有《儿童对奇异现象的解释》(1930年)、《神仙故事与儿童心理》(1936年)、《儿童语言之功用》(1936年)、《儿童绘画之心理》(1938年)、《儿童心理学》(1942年)、《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1943年)、《儿童泛生论的实验分析》(1945年)。

心理学史人物

心理学史人物

心理学史人物简单复习1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2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是(1850-1909),德国实验心理学家3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1849-1936),苏联生理学家4阿尔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 (1857-1911)。

法国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

5利昂·费斯廷格:(1919-1989)。

美国心理学家6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德裔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的先驱7费希纳,古斯塔夫·西奥多:Gustav T heodor Fechner(1801-1887)。

德国心理学家。

8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

9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10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 (1904-1990)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

11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 (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

12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13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14约翰·华生(Watson,John Broadus ,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5威廉·麦独孤 [William McDougall 1871.06.22-1938.11.28],美国心理学家,策动心理学的创建人,社会心理学先驱。

心理学史人物简介

心理学史人物简介

一、哲学心理学1.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2.苏格拉底:首次提出认识你自己3.柏拉图:将灵魂功能三分法;学习既是回忆;知识是美德;4.亚里士多德:首次将人感觉分为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论灵魂》作者(是第一部心理学专著);本体论(四因说);论梦;论思维(思维是主动的);心理健康思想(幸福=善+快乐);第一个心理学体系;折中主义5.希波克拉底:第一次提出四种气质学说的人6.盖伦:提出心理治疗思想7.埃比克泰德:“我已经学会,无论什么境况下都可以知足”8.笛卡尔:主张用实验和观察来检验理论;第一个指出研究学问必先搞清方向的人,强调科学中的演绎法(方法学);动物是机器;神经传导是反射;身心交感论;天赋观点(二元论)9.洛克:经验主义心理学;人直接面对的是经验(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承认心理现象的基本单位是观念;观念的起源(白板说,感觉和反省);观念的分类(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观念与外界事物的关系(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概念)10.贝克莱:主观唯心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用联想来说明深度知觉;空间关系不是客观的,而是观念的联合;11.休谟: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区分观念和印象的人;彻底的经验主义论者;经验主义导致不可知论;12.哈特莱:西方心理学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建立者;联想的生理机制(振动说:强烈的振动是印象,微弱的振动是观念,余振是记忆);神经振动的有序性(接近律);13.布朗:联想主义;《人的心灵哲学》;用“提示”代替“联想”;九条联想副律;14.穆勒父子:詹姆斯(父亲):机械论观点(元素主义的先驱,简单观点相加构成复杂观点,心里被动);约翰(儿子):主动联想学说(心理主动加工【吸收化学观点,该观点被冯特吸收】;主张心理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眼光,不错不错~~~})15.康德:第一个提出人类为自然立法,倡导自上而下加工的人;思维是先验的认识能力;三种认识形式(感性,知性,理性);心理学不能是科学{那我们学什么呀~~};道德先验论;16.赫尔巴特:基础是经验,方法是形而上学和数学;观点静力学;观点动力学;无意识观念;提出统觉与统觉团;观念的混合;有史以来第一个最接近心理学家的人,提问的方式变成了心理学二、生理心理学1.哈维:血液循环理论2.Willis:反对脑室说3.Valsalva:神经系统的对称性4.马里奥特:感觉研究{马里奥~~~哈哈~~~}5.贝尔、马绒弟:贝尔——马绒弟规律6.缪勒:神经特殊能的研究7.加尔:颅相学8.卢佛龙:脑机能定位说9.布洛卡:布洛卡中枢的发现三、心理学的独立1.韦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两点阈限;感受性有规律可循;心理学可客观研究;心理规律与物理规律不同;最小可觉差;公式K=ΔI/I;第一个运用结合实验形成心理学数学公式的人;2.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痴迷灵魂学说;想证明光明说;S=K;心理物理学三个方法(均差法,常定刺激法,极限法)3.冯特:心理学的对象(人的直接经验);心理学的独立;实验心理学的创立;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建立;四、实证主义与构造派1.孔德:对科学主义世界观首次做了理论上的概括,提出了实证主义;2.马赫:“我仅寻求一种稳固的、明确的哲学立场~~~~”;经验实证论(科学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要追求精确;把经验分成多个感觉要素);最先发现两个独立的感觉元素(空间形式的感觉元素和时间形式的感觉元素)3.铁钦纳:构造派心理学;彻底的经验论立场(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经验);严格的内省(不要把刺激当感觉,因而犯刺激错误);心理学中首次将心理结构分解为成千上万个元素的人;五、现象学与意动心理学1.布伦塔诺:意动分类(表象,判断,爱憎);主张内省整体的且有意义的经验(冯特的实验分析法没有用);2.斯顿夫:将感觉的现象排斥在心理学外,把现象学引入心理学;研究现象(感觉及意象的资料)3.胡塞尔:用现象的方法;自然科学的方法不适合心理现象的研究;4.屈尔佩:有关思维的研究(思维可以实验;系统的实验内省;无意向思维的实验研究;重视心理定势;);拜恩的实验使人们讨厌内省,从而行为主义产生了;5.麦塞尔:对内容心理学和意动心理学的综合(有意义的经验和易于理解的意动的内容);三种经验(知,情,意)六、格式塔心理学1.韦特海默:《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标志着格式塔学派的开始;《论知觉群》;创造性思维(反对强化说)2.柯勒:对黑猩猩的智慧的研究(学习是知觉的顿悟);3.勒温:拓扑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社会认知理论先驱(导致海德的社会认知的平衡论;费斯丁格的认知失调论);首次提出并研究团体动力学;七、机能主义心理学1.高尔顿:遗传与智力;优生学;词语联想测验;表象的个体差异;人类测量学;2.罗曼尼斯:发表《动物的智慧》,用佚事法研究动物;3.莫根:提出节省率;4.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5.詹姆士:情绪学说;6.霍尔:强调进化论;使用问卷研究心理学;著作《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创办心理学杂志;引进精神分析;7.卡特尔:进行大量的研究(反应时的实验;个体差异研究;提出心理测验;阅读研究);创办心理学杂志《心理学评论》;创办心理公司,重视应用心理学;8.杜威:反对将反射弧进行分解;以学生为本的进步教育运动;9.安吉尔: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研究心理的操作过程;研究意识的功能、效能;10.卡尔:机能主义的完成;心理学对象(适应性行为);心理学方法(内省与客观观察,文化产物分析法);总结了机能主义与构造派的争论;11.桑代克: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第一个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人;练习律和效果律;迁移论;12.吴伟士:心理学研究人的全部活动,意识与行为;各学派可以调和;客观观察法和实验法及主观的内省法都可使用;重视内驱力,提出要建立动力心理学;著名的公式:W-S-Ow-R-W八、行为主义心理学1.华生: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行为);方法(客观观察法);目标与任务(预测与控制行为);小阿尔伯特实验;彼德的情绪消退实验、系统脱敏法;2.霍尔特:行为反应是一整体;反对一元论和二元;3.拉什里:意识还原为行为动作;大脑机能整体说(学习错误曲线取决于别破坏的皮质组织数量和学习任务的困难程度);4.巍斯:所有的行为都是能够分析的,并能还原为物理—化学的实体;九、新行为主义心理学1.布里奇曼:首次提出操作主义概念,是操作主义的创始人;2.赫尔:激进行为主义;残疾人,精通数学和行为逻辑;《行为的原理》;《行为纲要》;3.斯金纳:操作性行为主义;《有机体的行为》《科学与人类行为》《沃尔登2》《超越自由与人类尊严》;强化偶联;提出效果律;4.托尔曼:目的性行为主义创始人;《行为主义新准则》《目的与认知:动物学习的决定者》《行为主义和目的》《一个行为主义的观念说》《手段—目的—预备和假设》《格式塔与符号—格式塔》《符号—格式塔,还是条件反射》《战争的驱力》《鼠和人的认知地图》《需要的性质和机能作用》《托尔曼自传》{写了好多呀~~~~};学习就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提出符号学习理论;被称为大白鼠心理学者的行为主义者;十、精神分析学派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首创性的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和冰山理论;将梦的研究引入了心理学范畴;培养了大批出色的弟子,但先后与他们分道扬镳;《释梦》《精神分析引论》《少女杜拉的故事》《日常生活的心理奥秘》《精神分析纲要》《论文学与艺术》《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论文明》;2.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自卑与优越》;人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优越;3.荣格:分析心理学;不用personality,用psyche;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独特的发明);首先发现内向和外向,提出内外倾;4.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成名作《儿童与社会》,提出了人生周期与我同一性危机理论;《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少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甘地的真理——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渐成论思想;十一、人本主义心理学1.马斯洛:动机需要理论(突出人的整体性,强调高级需要);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质;似本能是中性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了匮乏性动机与成长性动机;自我实现的研究者;《人的潜能与价值》《存在心理学探索》《科学心理学》《人性能达的境界》《自我实现的人》《人类价值新论》《动机与人格》;。

心理学人物表

心理学人物表

心理学人物表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1.艾宾浩斯(德国Hermann Ebbinghaus,H.):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遗忘曲线。

2.希波克拉底(古希腊Hippocrates):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体液说。

最早划分气质类型并提出气质类型说的人。

3.盖伦(古希腊Galen,C.):提出“气质”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

4.韦伯(德国Weber,E.H.):1840年,差别感觉阈限定律,即韦伯定律。

5.费希纳(德国Fechner,G.T.):1860年,开创心理物理学,费希纳定律。

6.冯特(德国Wundt,W.):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

构造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7.铁钦纳(Titchener,E.B.):冯特学生,构造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8.华生(美国Watson,J.B.):创立了行为主义。

典型的环境论学者。

9.魏特海墨(德国Wertheimer,M.):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

10.克勒(德国Kohler,W.):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

11.科夫卡(德国Koffka,K.):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

12.杜威(Dewey.J.):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

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

13.詹姆士(James,W.):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

他的实用主义思想奠定了这一学派基本的思想基础。

詹姆斯(美国James,W.)和兰格(丹麦Lange,C.G.):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相同的情绪理论,称詹姆斯--兰格情绪的外周理论。

14.弗洛伊德(奥地利Sigmund Freud,S.):精神分析学说。

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

15.罗杰斯(美国Rogers,c.R):20世纪50、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

16.马斯洛(美国Maslow,A.H.):20世纪50、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简介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简介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简介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简介阿德勒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1870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5月28日卒于苏格兰的阿伯丁。

幼时身体孱弱,长大后决定学医。

1895年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眼科和内科医生。

1902年参加弗落伊德的精神分析小组,曾人维也纳精神分析小组的主席。

后因强调社会因素和意识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并把补偿缺陷的作用看作神经症的根本原因而与弗洛伊德发生明显的分歧。

1912年,阿德勒自成一派,称为"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主张,人生而具有一种把人格统一于某个总目标的内驱力。

他把这种内驱力叫作"追求优越",意思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存在身心的缺陷,因而产生补偿这种缺陷的欲求,并且补偿往往是超额的,即不仅抵偿了缺陷,还发展为优点。

他还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优越的独特方式,或称"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这个概念对当代主张心理学采用特殊规律研究法的心理学家有影响。

他的主要著作有:《论神经症性格》、《个体心理学的时间与理论》、《理解人类本性》等。

艾宾浩斯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德国实验心理学家。

1850年1月24日生于波恩附近的巴门,1909年2月26日卒于哈雷。

17岁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和语言,后转入哈雷大学及柏林大学受博士学位,1880-1909年间相继在柏林大学、布雷斯劳大学及哈雷大学教授。

他在前两校各建成心理学实验室,在哈雷大学则将原有的实验室加以扩充。

1890年他和A.柯尼希合创《感官心理、生理杂志》。

他在担任大学讲席以前已独自进行心理学实验。

立志要将实验法应用于较高级的心理过程。

所致力的课题就是记忆。

他的研究成果载入《记忆》(1885)一书。

他接受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以重复学习为构成联想的条件。

他用一次完全回忆所需要的重复学习次数来计算实验的分数,称为完全记忆法。

那些著名的心理学大师们(五)

那些著名的心理学大师们(五)

那些著名的心理学大师们(五)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年4月15日~1943年10月12日)是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他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布拉格,去世于美国纽约州新罗谢尔。

他早期学习法律和哲学,后转学心理学,在屈尔佩的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然后长期执教并从事心理研究。

1933年移居美国,受聘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

韦特海默一生著述不多,但他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他主张从直观上把握心理现象,并把整体结构的动态属性看作是心理学的本质,认为应从整体到部分地理解心理现象。

他还研究了神经活动和知觉的关系、知觉和思维。

苛勒(Wolfgang,Kohler,1887-196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1887年,苛勒生于波罗地海的雷维尔(现属爱沙尼亚)。

5岁时,全家搬到德国北部。

他先后在德国杜平根、波恩、柏林大学就读。

1909年在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顿夫的指导下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1910年,苛勒接受法兰克福大学的邀请,在该校任职。

在此期间,他与另外一位心理学家考夫卡(Kutr Koffka)共同惠特海默(Max Wertheimer)在法兰克福大学进行的"似动"实验。

通过参加这一实验,苛勒和考夫卡接受了惠特海默的思想。

1913年,惠特海默发表了《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一文,格式塔心理学正式诞生,法兰克福大学成为当时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基地,苛勒、考夫卡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主干力量。

1922年担任柏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主任。

1935年移居美国,任职宾夕法尼亚州斯瓦特莫学院直至1959年退休。

他在《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和《心理学中的动力学》两本书中论述了物理学中的场论和格式塔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1967年去世。

他的最后一本书《格式塔心理学的任务》于1969年出版。

同年,苛勒接受普鲁士科学院的任命,到大西洋加纳利群岛的西班牙属地特纳利夫岛上进行类人猿的心理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心理学史人物整理内容:冯特艾宾浩斯缪勒
构造:铁钦纳
机能:詹姆斯霍尔闵斯特伯格
芝加哥学派:杜威安吉尔卡尔
哥伦比亚学派:卡特尔桑代克伍德沃斯
古典行为主义:华生魏斯霍尔特亨特拉施里
新行为主义:赫尔托尔曼斯金纳
新的新行为主义:班杜拉罗特米切尔斯塔茨
皮亚杰学派:皮亚杰
认知心理学:纽厄尔西蒙奈瑟
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哈特曼埃里克森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克莱因菲尔贝恩克恩伯格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霍尼沙利文卡丁纳弗洛姆
格式塔: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勒温
人本主义:狄尔泰戈尔德斯坦奥尔波特马斯洛罗杰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