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PPT课件
肥胖的研究进展
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 疾病等密切相关,增加了过早死亡的风险。
心理健康问题
肥胖可能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影响 生活质量。
社会经济负担
肥胖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包括医疗费用 增加、劳动力生产率下降等。
02
肥胖的成因研究
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
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病中起重要作 用,约40%的肥胖与遗传有关。
肥胖的药物治疗进展
新型药物研发
近年来,针对肥胖的药物治疗取 得了重要进展,例如针对FTO基 因的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未来 肥胖药物治疗可能会更加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制定 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肥胖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生活方式干预
非药物治疗肥胖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研究表 明,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减轻体重并改善代谢健康。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
全球肥胖流行趋势
近年来,全球肥胖率呈上升趋势, 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肥胖已经 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地区差异
肥胖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和饮 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肥胖的年龄和性别
分布
肥胖在各个年龄段和性别中都有 发生,但成年人和女性肥胖率相 对较高。
肥胖的危害与影响
睡眠不足与肥胖的发生也有关联,睡眠不足会影响代谢和激素分泌,增加食欲和促 进脂肪堆积。
生活习惯对肥胖的影响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和不健康的饮食习 惯是导致肥胖的重要生活习惯因素。
吸烟和饮酒也是肥胖的危险因素,吸 烟会影响新陈代谢和食欲,而过度饮 酒则可能导致能量过剩和脂肪堆积。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也会增加肥胖 的风险,压力会影响激素分泌和食欲, 促使人们寻求高热量食物的安慰。
肥胖的诊断标准指南_前田和久
肥胖的诊断标准指南前田和久 等 在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等成年患者中,以合并肥胖症者占多数,即肥胖症是对所谓生活习惯病整体有重大影响的病理状态。
因此,通过对肥胖症的纠正和治疗,可望对生活习惯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大效果。
日本人具有在轻度肥胖时就有较高的多种并发疾病合并率的民族特征。
最近,日本肥胖协会从疾病预防的观点出发,发表了日本人独特的肥胖判定法和肥胖症诊断标准。
本文概要介绍本次制定的肥胖判定法和肥胖症诊断标准,及其与国际标准的比较。
一、肥胖的判定方法肥胖的定义,就是脂肪组织过度蓄积的状态。
目前,还没有准确而又简便、实用的身体脂肪量测定法,一般是采用根据身高和体重求得的指标,即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体重(kg)]/[身高(m)]2]来判定肥胖。
一直以来,日本肥胖学会把日本人健康障碍最少的BM I确定为22。
这一数值,是根据Tokunag a 等对日本人男女各数千人的健康诊断资料,研究各种疾病合并数与BM I的相关性而确定的。
以BM I22为理想体重(标准体重),其+20%,即BM I26.4以上则判定为肥胖。
但由于最近日本人中肥胖的增加,特别是轻度肥胖者中患病群体的增多,已到了修改判定标准的时候。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肥胖判定标准,是将BM I分成5个级别进行定义,BM I30以上判定为肥胖,BMI 25以上判定为超重。
但是,在日本,根据1997年度厚生省健康增进研究事业“关于日本人BM I的研究”研究组,对以约15万人为对象进行的各BM I级别的疾病发生率的研究,明确了如以日本人理想体重BMI=22为中心值的BM I=22~23.9为对照组,则在以BM I=25为中心值BM I为24~25.9的级别中,高血压和高中性脂肪血症等疾病的合并率明显增多。
其让步比(odds比)超过2。
而且,1998年度厚生省健康科学综合研究事业“关于糖尿病发生高危人群中胰岛素抵抗性与其生活习惯基础的多设施共同追踪调查—作为介入对象的内脏肥胖的意义的确定”研究组的报告也指出,如以BM I不足25的普通体重为基准,研究危险因子聚集情况的相对危险度(RR)发现,BM I为25~26.4时RR=2.51,BM I为26.4~30时RR=3.97,显示出BM I达到25以上时危险因子容易聚集。
肥胖护理查房PPT
社交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改 善
肥胖护理问题及处理
常见护理问题
饮食控制不佳:患者未能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计划,摄入过多的热量或不健康的食品
缺乏运动:患者未能进行足够的运动来帮助减轻体重和保持健康
心理问题:肥胖可能导致自尊心下降、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 患者的健康和减肥效果
健康并发症:肥胖可能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降的程度
身体成分:评 估患者身体脂 肪和肌肉的比 例是否发生变
化
身体功能:评 估患者身体各 项功能是否有 所改善,如心 肺功能、代谢
功能等
身体活动能力: 评估患者身体 活动能力是否 提高,如日常 活动、运动等
心理状况改善情况评价
自信心增强,自我价值感提 升
睡眠质量改善,精神状态好 转
焦虑、抑郁程度减轻
控制饮食速度: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胀
运动护理
运动对肥胖患者的好处: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减轻心理压力等
适合肥胖患者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 等
运动强度和时间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 宜
心理状况评估
评估方法:采用心理量表、问卷调 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估内容:焦虑、抑郁、自卑等心 理问题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 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肥胖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制定个性化 的饮食计划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 食物
肥胖症诊疗指南完整版
肥胖症诊疗指南完整版一、概述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1]。
多学科协作(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诊疗模式可有效提升肥胖症诊疗水平。
为规范我国肥胖症临床诊疗,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并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肥胖症诊疗同质化水平,提升肥胖症治疗效果,改善长期预后,特制定本指南。
二、肥胖症的病因学(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症具有家族聚集性[2],提示肥胖症可能与家族中的遗传背景相关。
人类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与肥胖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基因可能涉及能量代谢、食欲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等多个方面[3]。
一些罕见的遗传病,如Prader-Willi 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 PWS )和家族性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 LEPR)基因突变等,亦可导致肥胖症的发生[4, 5](二)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过多摄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糖、低膳食纤维的食物和饮料,通过刺激神经中枢摄食神经元,引发进食过量、进食行为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可导致肥胖症[6]。
此外,长期高油、高糖膳食会破坏能量摄入消耗和脂肪合成分解平衡[7, 8]。
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合理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降低肥胖症发生风险[9]。
2.身体活动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肥胖症的重要原因。
身体活动可以消耗能量,有助于控制体重。
此外,身体活动产生的一系列代谢有益分子对抑制进食和增强人体能量消耗有额外益处[10]。
身体活动亦可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含量,减少脂肪堆积,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11]。
3.精神心理精神压力会影响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进皮质醇释放,引起食欲上升和进食行为改变[12] 。
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管理
临床表现与危害
临床表现
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如糖尿病表现为多饮、多食、 多尿和体重下降;肥胖症表现为体重超标、脂肪堆积等。
危害
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此外 ,代谢性疾病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CT和MRI
对于软组织代谢性疾病如 肥胖、脂肪肝等,CT和 MRI可提供更详细的组织 结构和病变信息。
超声检查
对于甲状腺、胰腺等内分 泌器官,超声检查可评估 器官形态和血流情况。
诊断标准与流程
01
02
03
04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症状、家族史、 生活习惯等,为诊断提供依据
。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包括 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 以及特定疾病的体征表现。
根据代谢紊乱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代谢性疾病可分为糖尿病、肥 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等多种类 型。
发病原因及机制
遗传因素
部分代谢性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与 遗传基因变异有关。
病理生理机制
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胰岛素分泌不足 或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异常、嘌呤 代谢异常等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环境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缺 乏运动等)、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可 导致代谢紊乱。
器官移植
对于某些代谢性疾病导致的器官功能 衰竭,如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可能 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治疗手段。
其他手术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可能 需要进行其他类型的手术治疗。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
肾脏疾病
如糖尿病肾病、高 血压肾病等。
代谢综合征疾病PPT演示课件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 时过量饮酒也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治疗策略
降血糖药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医生可能会 开具降血糖药物,如二甲双胍
、磺脲类等。
降血压药物
常用的降血压药物包括ACE抑 制剂、ARBs、钙通道阻滞剂等 。
降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降脂药物 ,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的水平。
脑血管疾病
1 2
脑梗死
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组分均可 损伤脑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导致脑梗死。
脑出血
长期高血压和血管脆性增加可引发脑血管破裂出 血。
3
认知功能障碍
代谢综合征患者易出现血管性认知功能下降,表 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和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 终引发糖尿病肾病。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
康复计划
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05
CATALOGUE
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 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 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的比例。
发病机制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 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导致能量 代谢失衡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一 系列代谢紊乱。
流行病学及危害
流行病学
代谢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 行,随着年龄增长和肥胖率上升 ,其发病率逐年攀升。
危害
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和2型 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 命。
肥胖研究新进展PPT课件
• 预计到2030年,美国42%的人口将存在肥胖 问题。将超出美国现在人口3000万。与此 相关的医疗成本增加将达近5500亿美元。 这也是世界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儿童现象 越来越严重
一、肥胖现象
BMI是国际上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 康的一个常用指标,其计算方法是体重 (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值 在20至25之间,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 属肥胖。 不过美国人发现这一方法不正确,他们发明 了一种新方法!
• 这一方法比较危险,理论上支持,目前还 没有在儿童身上做过实验
《细胞—代谢》:再生棕色脂肪 细胞可治疗肥胖
•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能促使棕色脂肪细胞 (一种具高代谢率的脂肪细胞)产生的分 子开关,这一结果为人类肥胖症的治疗及 预防带来了希望
在成人体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脂肪细胞,一种是白色脂肪 细胞,它构成了绝大多数的脂肪组织,并贮存着过剩的能 量。另外一种脂肪细胞——棕色脂肪细胞则相反,它并不 贮存能量,而是具有高代谢率并可将能量“燃烧”殆尽。 婴儿因为需要保持身体温暖,所以其身体的脂肪细胞大多 数都是棕色脂肪细胞,但是过了婴儿期之后,棕色脂肪细 胞基本上就全消失了。 该项研究的领导者、美国波士顿Dana-Farber肿瘤研究所的 Bruce Spiegelman教授的研究小组发现,小鼠体内的棕 色脂肪细胞内含有大量名为PRDM16的蛋白,该蛋白在白 色脂肪细胞及其它细胞内却很罕见。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技 术令正在生长中的小鼠脂肪细胞表达PRDM16,结果发现, 这些细胞变成了棕色脂肪细胞。而当他们把表达PRDM16 所需基因从棕色脂肪细胞中移走后,棕色脂肪细胞则不再 具有高代谢率。
• 治疗肥胖不要盲目的节食,因 为有研究表明长时间摄入低热 量视为会导致人机能受损,代 谢功能紊乱,严重损害身体健 康! • 运动锻炼是最健康有效的方法!
肥胖症
8.中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9.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10~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B.低血糖
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轻度营养不良
E.惊厥
10.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15%~25%属于
11.营养不良患儿夜间或清晨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考虑
(1)评估致病因素:①孕母妊娠晚期有无维生素D不足史;②患儿是否早产、双胎、多胎等;③是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是否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④患儿户外活动情况,有无日光照射不足;⑤患儿有无慢性胃肠道疾病、肝肾疾病等。
(2)评估临床症状:询问患儿睡眠不安、夜哭、多汗等症状开始的时间、进展情况,有无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等严重表现,有无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由于肥胖小儿性发育较早,故最终身高常略低于正常小儿。由于怕被别人讥笑而不愿意与其他小儿叫我,常有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胆怯、孤独等。
【辅助检查】
甘油三酯、胆固醇增高,严重患儿血清 脂蛋白也增高;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血生长激素水平降低。肝脏超声波检查常有脂肪肝。
【治疗要点】
一般不用药物治疗。主要采取控制饮食、增加活动、消除心理障碍的综合措施。其中,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是最重要的两项措施。
4.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宣传科学喂养知识,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高能量的食物,创造条件和机会增加患儿的活动量;告诫家长不能采用成人肥胖的药物疗法、禁食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小儿肥胖症;强调肥胖小儿体重减轻是一个长期过程,指导家长经常鼓励患儿树立信心,坚持饮食和运动治疗。
小结
营养不良因缺乏蛋白质和(或)能量引起,喂养不当为最主要原因。最早表现为体重不增,Ⅰ度、Ⅱ度、Ⅲ度营养不良体重分别低于正常均值15%~25%、25%~40%、﹥40%;皮下脂肪减少最早部位为腹部;常并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维生素A缺乏、自发性低血糖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护理上应注意调整饮食,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饮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原则。维生素D主要来源为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成,其必须在肝、肾分别经25-羟化酶和1-羟化酶作用生成1,25-(OH)2D才具有最强生物活性。日光照射不足为佝偻病最主要原因,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激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如:颅骨软化、方颅、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手镯和脚镯、“O”形腿、“X”形腿。护理上应多晒太阳、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并补充维生素D制剂及钙剂;出生2周后给予维生素D预防量400~800U/d至2岁。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根本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直接原因是血钙降低(血清总钙﹤1.75~1.88mmol/L或离子钙﹤1mmol/L),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为主要表现。护理上应迅速控制惊厥、解除喉痉挛、及时补充钙剂,以防窒息和受伤;急性期后给予维生素D治疗。
肥胖症患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肥胖症患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加之人们的日常运动量减少,均为肥胖症的发生营造了较多的契机。
肥胖症的发生不但增加了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并对患者的审美心理造成较大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其受到普遍的社会关注,如何改善肥胖症状,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临床中始终未停止过关于肥胖症的治疗,并取得较大的研究进展,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及当前临床中常用的肥胖症治疗药物进行研究,分析药物治疗肥胖症的进展情况,现作一综述,具体研究如下。
标签:肥胖症;药物治疗;复方类药物;中药肥胖是当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类型,主要是由于患者身体内部的脂肪异常分布或过度堆积导致的体质量增加现象,属于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的调查中显示,全球65亿人口中约有16亿人口的体重超重,肥胖症患者不但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较为多见[1]。
肥胖会引起胆囊疾病、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经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证实,药物治疗是改善肥胖症状的一种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方式,本文针对关于肥胖症的治疗药物情况作综述研究,探究其治疗进展。
1化学药物据调查员研究,根据化学药物治疗肥胖症的机制及作用可将其分为局部脂肪分解剂、代谢刺激剂、消化吸收阻滞剂、食欲抑制剂。
1.1代谢刺激剂经临床研究证实,褐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将人体中的剩余热量转变为热[3],并将其排除体外,褐色脂肪组织中有β3受体存在,然而,β3受体的激动剂对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程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人体中的糖原和脂肪的氧化和分解,增加体内能量的适当,进而在不影响患者正常食物食入的同时,达到降低患者体脂和体重的目的,同时不会减少患者皮肤和内脏中的蛋白,并能够对肌肉的合成代谢起到促进作用[4]。
当前,临床中研制、开发出的β3受体激动剂为BRL26830A,许多文献研究中均证实,该β3受体的激动剂的减肥效果良好,可以显著的促进人体中的能量支出,并能够对体重下降同时引起的代谢率降低情况起到预防作用[5]。
最新:儿童肥胖症的诊治与管理
最新:儿童肥胖症的诊治与筐理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问题成为了全球的健康问题,因为宫大大增加了罹患真他疾病的冈险,比如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LFD L高血压、心肌模死、卒中、痴呆、青关节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以及癌症等,从而导致生命质量和预期寿命的下降。
而且肥胖呈现低龄化,儿童肥胖问题亦不容忽视。
基层医生在临床中面对儿童期肥胖群体,可以开展综合筐理与治疗。
一、流行病学快速经济发展平日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导致肥胖人群的大量增加。
研究表明,全球5~19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患病率从1975年的4%上升到2016年的18%以上[1 ].. 2015-2016年,美国学龄前儿童(2~5岁L 学龄儿童(6~11岁)和青少年(12~19岁)肥胖患病率分别为13.7%、18.7%、20.6%[ 2]..对于儿童肥胖,我国使用采用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性别和年龄别体重指数(BMI)值参考标准的第95百分位数值为肥胖临界值全国儿童与青少年人群的肥胖患病率在不断增加,以上海为例,与1985年相比,2014年上海市7~18岁男生超重检出率增加了11傲19.3%比1.7%),肥胖检出率增加了29倍(11.7%比0.4%),平均增长率为12.3%;上海市7~18岁女生肥胖检出率增加了31倍(6.4%比0.2%), 平均增长率为12.7%[ 3]..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热量摄入多于热量消耗,使脂肪合成增加是导致肥胖的病理生理基础。
造成儿童肥胖的因素较多,具体病因、致病机制复杂多样。
根据病因分类,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
95%的儿童肥胖为单纯性肥胖,内因为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的增加,外因以饮食过多而活动过少为主。
发病机制上主要与遗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以及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5%的肥胖为继发性肥胖,也称为症状性肥胖,与药物、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病、遗传综合征有关,伴有体脂分布异常、肢体或智力异常。
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
流程
术前检查与评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 查、影像学检查和心肺功能评估等;
手术后护理与随访
护理
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调整,逐渐减少进食量;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
随访
定期进行随访和和管理,预防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营养教育
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合理搭配食物 ,控制总体摄入量。
运动指导
了解运动对减肥和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合理 安排运动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生活方式调整
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 规律作息、减少压力等。
心理辅导与支持
认知行为疗法
学习如何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建立积极的习惯。
肥胖症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肥胖 症可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 胖。
流行病学与危害
全球流行趋势
肥胖症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流行,且发 病率逐年上升。
危害
肥胖症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 管疾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 期寿命。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肥胖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体重指数(BMI)和(或)腰围、腰臀比等指标。 BMI≥30kg/m²或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可诊断为肥胖症。
培训基层医生如何有效管理肥 胖症患者,定期随访、评估病
情、调整治疗方案等。
能力评估与提升目标
01
02
03
04
评估基层医生对肥胖症基础知 识和诊疗技能的掌握情况。
评估基层医生实践操作技巧的 熟练程度。
评估基层医生对患者管理和随 访的能力。
提升基层医生对肥胖症的诊疗 水平和服务质量。
左心室肥厚诊断和治疗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 图等检查,评估病情。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左心室肥厚的相关 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干预
对于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患 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心脏康复计划,争取家 庭和社会的支持。
06 特殊类型左心室肥厚处理 建议
加强LVH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 育,提高公众对LVH的认知水
平。
推广LVH的规范化诊疗流程, 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能力。
建立LVH患者管理体系,实现 患者的全程管理与照护。
鼓励开展LVH相关的临床研究 ,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力证
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非药物治疗
介绍常用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和使用注 意事项,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ACEI/ARB等。
探讨非药物治疗手段在LVH治疗中的应用, 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式心脏 除颤器(ICD)等。
02 左心室肥厚流行病学与危 险因素
流行病学现状
发病率
左心室肥厚(LVH)在高血压、 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患者中发 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其他罕见类型左心室肥厚
临床表现
其他罕见类型左心室肥厚包括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引起的左心室肥厚,临床表现各异。
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各种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处理建议
对于其他罕见类型左心室肥厚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随访观察,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对于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左心室肥厚,还应加强家族筛查和遗传咨询工作。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第九节成人肥胖防治及护理
控制能量摄入
• 以平衡膳食为根底: • 减食疗法 低能量饮食 • 半饥饿疗法 超低能量饮食 • 断食疗法 间段性能量摄入 • 绝食疗法 周期性不供能量
减肥就是减脂肪!
绿灯食品
减
肥
食
黄灯食品
品
分
类
红灯食品
“绿灯食品〞
——应保证的食品:瘦肉、鱼和海产品 、
蛋类〔去黄〕、脱脂奶类、 豆制品、蔬菜和含糖低各种水果。
肥胖症是由于机体能量摄入 长期超过消耗量,从而导致 体内脂肪过度聚集而造成的 一种慢性病。
肥胖症的诊断
• 初筛:人体外表观察; • 临床与流行病调查: • 体质指数〔BMI〕; • 腰围(WC)。
诊断方法与诊断标准
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 BMI=体重(kg)/身高(m)2
营养治疗
• 减重膳食构成的根本原那么为低能量、低脂肪、适 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合物〔如谷类〕;增 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合理的减重膳 食应在膳食营养素平衡的根底上减少每日摄入的总 能量;既要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又要使能量 的摄入低于机体的能量消耗,让身体中的一局部脂 肪氧化以供机体能量消耗所需。
•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积极改变人 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改变膳食、增加体力活动 、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缺乏的行为和习惯 。
• 鼓励摄入的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 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
肥胖症干预原那么
• 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以抑制因单纯减少膳 食能量所产生的不利作用。二者相结合可使根底 代谢率不致因摄入能量过低而下降,到达更好的 减重效果。积极运动可防止体重反弹,还可改善 心肺功能,产生更多、更全面的安康效益。
单纯性肥胖护理查房PPT
随访时间:确定随访频率和时间,以便及时了解患者情况 随访方式:选择合适的随访方式,如电话、邮件或面对面交流 随访内容:确定随访内容,包括患者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情况 随访记录:详细记录随访内容,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 身高、体重等
患者是否有规律的运动习惯 运动方式及频率 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 运动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症状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对肥胖的认识和态度 心理干预措施:针对患者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效果评估:对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患者及家属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肥胖相关知识的教育
患者一般情况评估:包括年龄、性别、 身高、体重等
患者心理状况评估:包括情绪、压力、 睡眠等
患者病史评估:包括家族史、饮食习惯、 运动情况等
患者社会支持评估:包括家庭支持、朋 友支持、社会资源等
患者身体状况评估:包括BMI指数、腰 围、臀围等
患者健康行为评估:包括饮食、运动、 药物使用等
添加标题
制定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 动水平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
饮食调整:根据个人情况制定 饮食计划,逐步调整饮食习惯
运动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重要性 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患者及家属如何协助患者进行运动锻炼
减轻心理压力:鼓励患者及家属表达情感,提供心理支持
增强自信心:通过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肥胖的成因及治疗方法,提高自信心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及家属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针对不同症状和病 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 项:遵循医嘱,注 意药物副作用和禁 忌症
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
生活及行为方式治疗 限制热量的摄入及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及治疗超重/ 肥胖的首选方案。 1.饮食方式改善: 原则为低能量、低脂、适量蛋白饮食,限制热量摄入、 长期平衡膳食、个体化。 超重和肥胖者需要调整其膳食以达到减少热量摄入的 目的。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合理的膳食结构和摄入量。
减重膳食构成的基本原则为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 白质、含复杂糖类(如谷类),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在膳食中的比重,避免进食油炸食物,尽量采用蒸、煮、 炖的烹调方法,避免加餐、饮用含糖饮料。
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相比,代谢手术能更 有效地减轻体重,同时能有效改善血糖、血脂、血压等; 代谢手术还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 生风险,明显改善肥胖相关疾病;此外,非糖尿病肥胖症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显著下降。但 也应注意术后贫血、骨质疏松等营养相关性并发症,需长 期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剂,并关注精神-心理健康, 长期随访。对考虑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基层医生应建议患 者转诊到上级医院专科进一步评估决策。
运动锻炼: 运动是减重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期规律运动 有利于减轻腹型肥胖,控制血压,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 险。运动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前需进行必要的 评估,尤其是心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医学评估(如运动负 荷试验等)。
运动项目的选择应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并与患者的 年龄、存在的合并症和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
2.常用药物: 目前,美国FDA批准的治疗肥胖症药物主要有环丙甲 羟二羟吗啡酮(纳曲酮)/安非他酮、氯卡色林、芬特明/ 托吡酯、奥利司他、利拉鲁肽。但目前在我国,有肥胖症 治疗适应证且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药物只有奥利司他。
奥利司他属于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可以抑制食物中 脂肪分解和吸收,从而减轻体重。推荐剂量为120 mg、3 次/d,餐前服。奥利司他可用于年龄≥12岁的青少年患者。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常见不良反应为排便次数增多、 带便性胃肠排气、脂(油)便、脂肪泻、大便失禁等。奥 利司他会减少脂溶性维生素与β胡萝卜素吸收,因此患者 在服药期间应补充包含脂溶性维生素在内的复合维生素。 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转氨酶升高和重度肝炎、过敏反应等。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 PPT模板
药物名称
安全性问题
羊甲状腺提取物
增加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的风险
2,4-二硝基酚
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和致命的过高热
拟交感神经药物安非拉明
成瘾性
彩虹丸(联合安非拉明、洋地黄、利尿剂、泻药和甲状腺激素)
心脏毒性或猝死
安非拉明类似物-阿米雷司
肺动脉高压
食欲抑制剂苯丙醇胺
颅内出血和卒中
芬氟拉明
长期体重管理中的减重药物治疗
早期的良好减重效果有助于增加患者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效果。在使用减重药物的同时,生活方式干预仍然是长期体重管理的基石。减重药物使用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得体重下降及合并症改善,而且有助于增强个体对生活方式干预的有效坚持,使患者行为习惯更容易改变。
减重药物使用的意义
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通常是指每天蛋白质供能比超过每天总能量的 20%,但一般不超过每天总能量 30%的饮食模式
有助于降低体重、改善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部分研究证据表明,高蛋白饮食可以减弱肠道脂质吸收、阻止脂肪增加,是一种防止体重反弹的有效策略
间断性节食
(1) 隔日节食:包括正常进食日和节食日交替进行。在进食日,患者可以自由进食,对食物的种类或数量没有限制;在节食日,患者仅摄入其能量需求的0~25%(500~800kcal),节食日的1餐可以一次性摄人,也可以分散在1天中摄人,不会影响减肥效果:(2) 5:2间断性节食:是隔日节食的改良版,每周5个正常进食日和2个节食日,而节食日可以连续或者不连续:(3) 时间限制性节食:将每天的进食时间限制在特定的时间内(通常是 4~12h),而不限制能量摄入;在非进食时间窗里,仅能饮用零卡饮料
FDA标准
新时期减肥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 在BMI较低时肥胖相关性疾病
的发生率即可增高
一些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BMI>25时 肥胖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新加坡、香港及中国大陆部分地区研究: BMI>23时与肥胖相关性疾病,如2型糖尿 病与高血压的发病危险显著上升
低于WHO定义欧洲地区发病率增加的BMI的切点
.
7
定义肥胖的切点主要根据
1. 由参照人群得到的统计数据
2. 或随体脂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
故推荐在亚太地区超重与肥胖的切点应 低于欧美等国家
.
8
香港男性
.
9
香港女性
.
10
同一BMI水平,亚洲人倾向于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腰围,欧洲人群,1998 WHO) 男>94cm 女>80cm
不同人群中与特定腰围相关的疾病危险性不同
√
√
√(consider) √(consider) √(consider)
Increased WC
√
√
√(consider) √(consider) √(consider)
DM/CHD/HT/HL √( intensive) √( intensive) √
√(consider) √(consider)
分类
BMI
体重过低
<18.5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期 I度肥胖 II度肥胖 Ⅲ度肥胖
18.5-24.9 ≥25
25-29.9 30-34.5 35-39.5 ≥25
相关疾病危险
低(但其他疾病危险性增加) 平均水平
增加 中度增加 严重增加 极为严重增加
.
14
亚洲成人BMI标准、腰围及相关疾病危险
分类
BMI
√
√
×
√
√
×
VLCD
Surgery
DM / CHD / HT / HL * √ BMI 25-30 kg/m 2 :
√
√
No additional risk
√
√
√(consider)
Increased WC
√
√
√(consider)
DM/CHD/HT/HL
√
BMI > 30 kg/m 2 :
√
√
No additional risk
.
19
.
20
Principles of nutrition related to obesity
* Food selec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available foods which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
肥胖的饮食治疗
许多国家都有基于本国经验和数据的膳食指南
在一些亚洲国家,膳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多,而蛋白 质少
措施:
通过减少高度精细的碳水化合物,用粗碳水化合物替代, 并降低脂肪的摄入来减少总热量摄入
教育患者控制饮食和健康的摄食习惯。膳食治疗的关键 在指导患者改变其膳食而限制热量摄入
可以使用非营养性甜味剂,而脂肪的替代品-Olestra并 不多见,目前不推荐
相关疾病危险
腰围
< 90/80 ≥ 90/80
体重过低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期 I度肥胖 II度肥胖
<18.5 低(但其他疾病
危险性增加)
18.5-22.9 平均水平
≥23
23-24.9
增加
25-29.9 中度增加
≥30
严重增加
平均水平 增高
.
15
肥胖的治疗
包括饮食和体力活动以及日常活动和 思想的改变 采取措施纠正摄食过多和体力活动的 减少
KEY:
† Waist circ u m f e rence > 90 cm (men), > 80 cm (women)
*Specific therapies relating to the risk factor or condition (DM, CHD, HT, HL) may be necessary N O T E : If two or more diseases present eg. hypert.ension, then an anti-obesity drug may be u18sed.
南亚体脂趋于向心性分布 与欧洲数据相比,在同一BMI水平,躯干部的 皮褶较厚,平均腰臀比显著增高 亚洲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发生在BMI较低 和腰围较小的人群 建议男>90cm 女>80cm,有待修订
.
11
肥胖和超重的患病或发生率急速上升
某些太平洋岛国,城市肥胖的患病率 女性56-74% 男性44-57%
.
3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 精神神经因素:下丘脑腹内侧核为饱食中枢 内分泌因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 -内啡肽 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
4
亚太地区肥胖流行病学特点
亚太地区肥胖的患病率较低而超重的发生率较高 超重: 美国 65% 加拿大70% 肥胖: 美国 45% 加拿大30%
.
5
韩国 (1995年WHO标准) 超重:20.5% 肥胖:1.5%
.
16
.
17
Treatment options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BMI and other
risk factors in Asian populations
BMI 23-25 kg/m 2 : No additional risk Increased WC †
Diet Activity Drug
日本(1990-1994国家营养普查) 超重:男性 24.3% 女性 20.2% 肥胖:<1.5%
我国(1998年中年人口的调查) 各地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存在极大的差异
北方>南方 城市>农村 严重地区 超重:>50% 大多数地区 肥胖:<10% 太平洋岛国人群体形健壮,BMI较高 ◆肥胖与超重的患病率受地区、种族及文化
中国1982-1992年间 城市超重人口:9.7%→14.9% 农村超重人口:6.8%→8.4%
.
12
肥胖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肥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 中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型糖 尿病、痛风、骨关节疾病、POCS、 生殖功能降低、某些癌症等有关
.
13
WHO成人BMI标准、腰围及相关疾病危险
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李剑
.
1
肥胖症的定义
体内贮积的脂肪量超过理想体 重20%以上,而不是指实际体 重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
病因
单纯性:只有肥胖而无任何器质性 疾病的肥胖症
继发性:皮质醇增多症、POCS、胰 岛素瘤、下丘脑性肥胖、甲 减、肥胖性生殖无能症、性 腺功能低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