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建设论文
申论作文法治
申论作文法治
在当今社会中,法治被普遍认为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法治不仅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还保护了个人的权益和自由。
然而,要建立起健全有效的法治体系,并不是一件易事。
在我看来,法治的建设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普及是关键。
在全社会范围内,应当增强法治观念,充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这需要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让每个人都能明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作用。
其次,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法律是法治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才能保障公平公正的司法。
在构建法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要注重与国情相结合,避免盲目照搬西方的法律制度。
此外,保证司法独立和公正也是法治建设的关键因素。
司法机关应当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构,保证司法活动的公正和独立性。
为了实现司法公正,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司法监督机制,防止司法腐败和不公正。
最后,严格执法和法律的全面实施也是加强法治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同时,还要确保法律的全面实施,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逃避法律的制裁和责任。
总之,加强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一系列的措施配套,包括培养齐整的法治意识、健全的法律体系、司法独立和公正以及严格执法和法律实施。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够建立起稳定公平的法治社会,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全面依法治国主题论文
法治国家下律师面临的抉择和挑战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国已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纲领之一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
律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有义务也必须将依法治国的观念带入到执业过程中,努力让当事人感受到法治国家下的公平正义。
我相信,任何一名执业律师在取得从业资格证之前都曾宣读过一段誓词,宣誓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业律师,认真履行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在执业过程中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执业为民,勤勉敬业,诚信廉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愿意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这样一段誓词,我不论在何时读起心中总会激情澎湃,感慨万千。
党和国家正在大力法理发展法治理念,全面开展依法治国教育,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些举措,无疑证明了我们律师现在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既然党和政府已经意识到律师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次机遇,积极发挥自己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中的作用。
面对这一机遇,律师行业也应当有所改变,争取建设出一支政治坚定、法律精通、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高素质律师队伍,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树立规范的执业理念。
作为一名执业律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是基本要求,在执业过程中应当恪守法律的底线,认真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精神,绝不走旁门左道,坚决抵制与司法工作人员进行不正当交易,铭记奚晓明案,努力构建与司法工作人员平等互信、相互尊重的新型关系。
律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一环,忠于法律、信仰法治是重中之重,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执业理念,才能在面对困难时从容不迫,在面对诱惑时坚持己见。
作为一名律师,面对当事人的咨询时应当保持客观、理性的分析,接受委托后要尽心尽力,,绝不敷衍了事,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让每个当事人在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不懈努力。
有关民主与法制的申论作文
有关民主与法制的申论作文民主与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石,它们为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主是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基本方式;法制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只有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人民的幸福安康。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一种价值观念,它以人民的意志为基础,通过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平等审判等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实现人民的主权,确保人民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治决策,这是一种民主权利的体现。
而法制是充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法制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基础,以司法为保障的一整套制度体系。
只有在法制保障下,民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实现和发展。
民主与法制的良性互动,可以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
民主能够使社会各界群众参与政治决策,减少政府任意性和不公正现象的发生。
民主决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透明性,能够促进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社会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而法制则能够为民主的实现提供保障。
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它限制了人们的行为范围和方式,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法制保障下的民主才能更加有序,不会陷入盲目的权力争夺和政治动荡。
然而,民主与法制也存在相互制约的问题。
民主的实践需要法制的保障,而法制的构建和运行也离不开民主的参与和监督。
否则,民主容易产生权力滥用、腐败现象增多,法制也容易变得僵化和失去灵活性。
因此,民主与法制需要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基础上进行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综上所述,民主与法制是现代社会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是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民主制度的保障下,法制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同时,只有在法制的保障下,民主才能得到有效实现。
民主与法制的完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使二者之间实现更加良性互动,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法治精神建设申论作文
法治精神建设申论作文
法治精神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权威、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各项社会事务都以法律规范为准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一方面,法治精神建设意味着法律的尊严和公正,要求全体公民遵守法律,在合法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司法体系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体现,要通过改革完善司法制度,消除干预和操控司法的现象,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得到公平的司法救济。
同时,法治精神还强调法制观念的普及和深入。
要加强法律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让每个人都明白法律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
另一方面,法治精神建设还需要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律实施的机制。
现行法律的规范性、完备性和适应性是法治精神建设的基础,要通过立法工作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及时调整和修订现有法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新问题的出现。
同时,要加强法律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和执行,避免法律产生虚有其表的现象。
此外,法治精神还需要在社会文化中的广泛传播和弘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理念。
要加强媒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公众依法行事,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守法的良好氛围。
总之,法治精神建设是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基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通过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律实施机制,树立正确的法治价值观,才能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有序。
法制写作范文
法制写作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建设已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
的重要方面。
加强法制建设,共同构建法治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
共识和努力方向。
本文将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和
加强法制建设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法制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
一个国家的法制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才能有效维护国家的法律权威,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
方和部门对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够严格,导致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其次,部分公民的法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一些违法行
为时有发生。
再者,一些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和不适用的情况,需
要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为了加强法制建设,共同构建法治社会,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
其次,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修订和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确保法
律的适用性和权威性。
再者,加强对法律的执行力度,严格依法办事,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总之,加强法制建设,共同构建法治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只有不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稳定、法治有序的社会。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加强法制建设,共同构建法治社会而努力奋斗!。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班级:20144041 学号: 20 姓名:陈铁山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重点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继续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怎么样的?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创造、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事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而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重点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继续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其本质和特点主要有:第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第二,实行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以这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保障社会各阶层、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民主法治历史论文
关于民主法治历史论文民主法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从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到近现代国家的宪法和法治体系,民主法治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古代雅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出现民主政治制度的地方。
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市民可以参与政治决策,并选举政府官员。
这一制度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改革,使得政治权力由少数人掌握转变为广大市民共同参与。
然而,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比如只有男性市民有政治参与权,对于女性和奴隶没有民主权利。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主法治的概念和实践在欧洲、美洲等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英国的大宪章、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文件,为民主法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文件强调了人权、法治和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成为了后来民主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范本。
近现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民主法治制度,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亚洲、非洲等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开始逐步转变为民主制度,而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国家也在不断推进民主法治的深化和升级。
可以说,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
它代表了人类对于权利、公正和规则的追求,是一种可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制度模式。
在未来,民主法治有望继续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民主法治的发展历程中,法律的作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不仅是民主法治的基石,也是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通过法律,可以限制政府权力,保护个人自由和财产,以及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
法治的建立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律体系以及有效的司法制度,这样才能确保法律的公正和有效执行。
同时,民主法治也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公民的自由言论、集会和结社权利是民主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参与政治生活,监督政府的行为,使政府行使权力时更加公正和透明。
此外,民主法治还需要独立的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它们可以帮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政府的行为,推动政府更加负责任和透明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论文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论文依法治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战略选择,对于我国建立依法治国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论文篇1:《论依法治国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要纲领性文献,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需要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核心思想,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成功的基石。
掌握依法治国的核心理念,才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必须把按照法律条规治理国家、对党的领导不动摇、人民自己当家作主三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有效地维护我国的安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依法治国法治文化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由外到内逐渐内化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还需要相应的实践。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过程中,全面实现和实践法治精神代表着法治文化的形成,法治文化需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培育。
为了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文化形成的伟大目标,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成为了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
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1.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够使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得以实现。
《决定》将依法执政作为党治理国家的根本,将依法治国作为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核心策略。
结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国际形势十分严峻,此时的改革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依法治国在这个重要阶段所体现的地位显著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的多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想全面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总结30多年的改革经验,只有不断的进行改革才能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谈及《决定》时指出:“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和实现国家的治理体系,就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作为最根本的要求,同时,这也是实现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有助于国家治理能力方面与治理方法方面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推进,从而使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论文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论文民主与法治的关系论文预读: 摘要:民主与法治是一国政治建设追求的两大目标.民主政治因其历史性、具体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法治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其相关浅论也在不断丰富.二者是政治制度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基础,决定了法治的价值导向,影响着法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保障.通过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可以科学地发展民主政治,完善法治,从而进一步地促进一国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关键词:民主政治;法治;政治建设民主和法治是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则是民主政治得以持续发展的政治保障.一、民主政治与法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从理论上讲,民主政治作为一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法治作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民主政治逻辑内容的重要体现.民主离不开法治,法治将为民主服务作为其最终目的,法治根本的作用还是保障公民的权利.所以,法治与民主不可分离,离开民主,法治就成了无本之源;没有法治,民主便得不到切实保障.从实践角度讲,民主与法治是现代一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法治作为政治民主的重要基石,没有法治也就没有了政治民主.民主与法治为一体两面之制度.社会要发展,必须推进民主与法治两方面发展,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完善,造成社会的倾斜发展.民主为法治的保障,法治为民主的基石.二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相互依存来发展的,任何一方发展脱节,都将会影响社会发展总进程.只有二者相辅相成,充分发挥有利影响,减少弊端,才能使二者相互促进,是一国政治发展取得更大进步,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必须将民主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既有的制度空间,使民主运转起来.民主与法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条件,不可偏废.没有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人们的民主权利就会受到侵害,而没有民主政治的支撑,宪法和法律则有可能成为专制和独裁的工具.二、民主政治是实行法治的基础实践表明,没有民主政治制度,就很难有可靠的法治.民主政治作为法治实行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为:(一)民主政治决定了法治的价值导向作用从价值导向的作用讲,法治的首要前提是作为治理依据的法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正当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和应用.亚里士多德在法治上曾提出: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里所指的良好的法律即是从法治的价值导向作用角度讲的,只有本身是合理合法的法律,才能在实施过程中有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法治是依据法律进行治理的活动,相比于“法制”有很大的价值导向作用,如果没有价值引导作用,即使是依据法律严格办事,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如果一个政府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不顾人民利益,他可以制定一些是自身行为合法化的法律制度,在依据这些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为所欲为,但仅从法律角度来讲其行为是合法的,但这必然不是法治的体现.因为法治不是简单的按照法律制度来办事,而是要求所遵循的法律在价值取向上是正确的,是正当的.(二)民主政治影响着法治实施的有效性法治是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系列活动.法治不是简单地依法办事,但是依法办事是法治的一个必然体现.可以说依法办事是法治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在不同时代,宣扬法治精神的人们都在不断强调依法办事.古代以洛克、卢梭等为主要的代表人物在依法办事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卢梭①指出:“所以我愿意不但国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自以为居于法律之上,而且国外的任何人也不能迫使这一国家承认他的权威.因为,不管一个国家的政体如何,如果在它管辖范围内有一个人可以不遵守法律,所有其他的人就必然会受这个人的支配.”古语云:“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邓小平也曾②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通过以上浅论不难看出,法律是否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取决于它是否能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而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只有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根本意志的法律,人们才会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去尊重、支持、遵守和维护,这样才能依法办事,才能做到法治.作为法治重要体现的依法办事,不仅是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去遵守,而是对全体社会公民,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内.我们所讲的民主政治不等同于过去的专制政治.在专制政治的实施中,权力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人民群众没有行使权力、并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的权利,只能遵守、服从.而在民主政治的实行中,公民在必须履行义务的同时,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合法的政治权利,可以对政治权力进行监督制约,促使政府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成为依法办事的执行者,保证政治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政治权力的产生、发展及变化都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政治权利息息相关.孟德斯鸠③精辟地浅论道:“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通过上述言论可以得知,西方国家实行的三权分立可以有效地将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相互牵制,到达政治权力的平衡,可以有效防止某一机关或某一团体谋取政治权力,破坏法治.同样,在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实现真正的法治,必须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使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体现,而且要保证人民拥有民主监督和制约的政治权利,促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依法办事.三、实行法治是民主政治的保障民主政治是一国的重要制度,主要表现为人民的主权得到保障.法治则是在良法的前提下,全体社会公民(尤其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依法办事.显然,民主政治是内容,而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的法治则是主要的形式,是人民主权得以实现的保障.如果一国民主政治高度发达,而没有法律的相关约束,那不过是国家在“自由”的名义下随心所欲罢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意志并没有得到切实保障.我们所追求的自由不是绝对的,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相对的,是在有限范围内的最大自由.如果人人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随意行事,置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合法利益于不顾,必然会助长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国家所追求的“民主”也将发生偏差,可能会导致暴民政治.同时,法治是促进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如果一国在追求民主过程中,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方面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方式和程序,公民在政治权利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那将会出现人治大于法治的情况.相反,如果各方面有相对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利用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依、违法必究,将会更好的发展一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总之,民主政治是一国实行法治的前提和基础,而法治则是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二者是和谐存在,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参考文献][1]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严复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3]俞可平.国家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4]房宁.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J].求是,2013(23):35-37.[5]胡登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需要五种思维[J].中国经济时报,2015(5).[6]许耀桐.论民主政治发展的多样性及其特色[J].新视野,2008(1):4-6.[7]俞可平.依法治国的政治学意蕴[J].探索与争鸣,2015(2):11-16.[8]汪必新.法治精神的属性、内涵与弘扬[J].法学家,2013(4):4-10.[9]石茂生.论法治概念的实质要素———评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J].法学杂志,2008(1):97-100.[10]陈弘毅.浅谈法治的概念[J].民主与法治,2007(3):10-11.[11]徐显明.法律体系承载国家价值观[N].人民日报,2008(6):15.[12]陈家刚.民主政治建设要有新突破[J].学习时报,2009(12).[1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R].1978.[14]陈敏昭.伯里克利和雅典民主政治[EB/OL].。
[作文范文]全面依法治国论文2500字
全面依法治国论文2500字“依法治国”属于法治活动的范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以下是xx给大家整理的依法治国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摘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和选择的治国之路。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依法治国概述(一)依法治国涵义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这是高度概括了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二)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此基础上深刻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
二、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几个方面“依法治国”属于法治活动的范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能够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国家,是一个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国家。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是如何实施好依法治国方略、走向法治国家,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实践问题。
“依法治国”的方略自从党的十五大确立,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贯彻实施17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法治实际出发,探索和研究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保障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贯彻实施。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法学论文5篇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现状和展望实行法治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这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作为这一工程重要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无疑是富于挑战性的。
这里且将实际工作中的一点思考呈送给各位,希望获得教益。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法制建设中的法律地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由来和内涵的不断丰富。
我国追求法治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在古代即有儒家的“礼治”与法家的“法治”之争,虽然“法家”所言“法治”与我们今天所言“法治”并非同概念。
后来儒家的“礼治”逐渐占据正统地位,其中吸收了法家、墨家、阴阳家等的理论,是为儒法合流,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圭臬。
《唐律疏议》是封建制法典的代表。
封建时代法制的基本特点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公开规定不平等。
至晚清,法律大臣沈家本是法治的倡导者,我国开始有了宪法。
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颁发了《钦定宪法大纲》,为袁世凯所利用。
孙中山倡民主共和,提出“民主、民生、民权”,是追求现代民主法治的初步探索。
蒋介石提出“军政、训政、宪政”的三步程序,以“宪政”为其目标,其实一直实行是军事独裁,政治独裁。
在前苏联,由于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严重破坏法制,给全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恶劣影响,贻害深远。
共产党执政后如何治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上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
我党对中国民主法制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夺取全国政权之前。
建国后,法制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探索和实践民主和法制的过程,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缺乏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和习惯。
始于1957年逐渐盛行的法律虚无主义、法律无用论极大地危害了国家和人民,民主与法制在文革中走向全面危机,忽视法治带来的严重的恶果是:公检法被彻底砸烂,形成了人治下的群治现象,社会正常秩序荡然无存,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发展战略:一是在政治发展上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二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实现全面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论文范文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论文范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重大目标。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法治建设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法治建设论文篇1:《培育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建设》【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空前的成就,确立和巩固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层面的建设却相对薄弱,特别是公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尚未普遍树立起来。
对此,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重视和强化对公民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育,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想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持和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跌宕起伏,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的探索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念智慧,逐渐形成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伟大成就,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更多的群众更加主动、自觉和积极地参与法治建设,必须使最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理解现代法治,尊重法治和信仰法治。
一、法律的概念依法治国的“法”是什么?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法律代表正义、理性,还是代表强权?科学地认识法律,才能从观念上重视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这是马克思主义法的学说的基本理论。
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巨大的作用,首先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制定的。
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的使命是建立、保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消灭一切旧制度和旧的社会关系。
其次,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意志,它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
二、法治与法制的关系法治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法治的出现需要法制的准备,没有法制同样也不会产生法治。
法制既不同于法治,又内含于法治,两者具有逻辑和历史的一贯性。
关于民主法治的历史论文
关于民主法治的历史论文民主法治是一种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的理念,旨在确保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并通过法律来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
这种制度的理想追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雅典民主制度和古罗马法治思想。
然而,民主和法治的现代理念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美国。
在17世纪的英国,国王的专制统治引发了一场政治革命。
国王查理一世试图剥夺议会的权力,引发了一场长达十年的内战。
然后,英国国王被废黜,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的主权,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此后,英国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民主法治制度,包括法律和权力的制衡机制,确保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18世纪的美国革命则建立了一个新的民主法治国家。
美国制定了独立宣言和宪法,确立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结构。
这些发展成为民主和法治的典范,对后来的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世纪以来,民主法治的理念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尽管在一些国家依然存在着民主和法治的问题,但这一理念已经成为了全球政治发展的主流。
它不仅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总之,民主法治的发展源远流长,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它已经成为了现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这一理念的不断推广和深化,将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民主法治的理念在当代世界变得越发重要。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参与意识和知情权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只有民主法治才能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和知情权,有效遏制权力滥用和腐败,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民主法治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
在规范社会秩序和公正处置纠纷方面,法治体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民主法治的原则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武器,有利于减少社会冲突和动荡,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当代世界,虽然民主法治的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但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一些国家,民主制度的发展受到了政治腐败、政治权力滥用等问题的威胁。
课题研究论文:浅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67492 社会主义论文浅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所以,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理论指针。
法治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
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指国家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面前选择以法律为主的手段进行控制和治理,即“依法治国”;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社会主义法治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内涵十分丰富,其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以个人的意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权威的标准。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发展民主,健全法治,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方针,我国的依法治国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30年的法治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4年,这是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变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新时期法制建设的开始。
但那时法制的主要理念是把法治当作专政的工具,法制对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国家制度文明进展的制度价值几乎没有。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4年到2004年,是政策之治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政策有一定的程序性、权威性和公开性,并以文件、规范、规章等合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十年里非常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用政策、文件来治国。
政策之治是追求短期效果,缺乏法律本身应有的一些基本特征,而法制要求规范,要求它的规则性具有可预期性以及有相应的司法机构来支持,这些都是政策之治不具备的。
第三个阶段从2004年至今,是从政策之治向法治的转型。
这一阶段的立法,大多数涉及我国改革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最深层的矛盾、最重大的利益冲突。
关于我国民主政治论文范文
关于我国民主政治论文范文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多数人所重视的一个热点。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关于民主政治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民主政治论文范文篇一:《试谈民主以及我国民主建设》摘要:本文简要说明民主的最基本原则以及民主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说明民主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受一定条件的制约的。
民主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盲目发展民主和条件不成熟而实施民主,可能会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混乱和经济倒退。
本文还分析了世界上存在的民主国家问题出现的原因。
文章认为:我国实施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创造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我国的民主建设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做的工作涉及选举制度、法律制度、监督机制等诸多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作者着重强调应该加强发展经济、加强法律建设,并认为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更高层次的民主选举,逐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关键词:民主;民主建设;党的领导一、民主含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表现形式。
可以简单地把民主理解为受制于某种规则和程序,体现有限多数原则的人民权力。
一般来说,民主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第一是少数服从多数,简称“多数原则”。
这是民主最根本的原则。
第二是保护少数人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要尽量、尽最大努力保护少数人的权力和权利。
第三是科学原则,民主应该是符合科学的。
有时,大多数人的观点,甚至是社会一致认同的观点也不见得是科学的、是正确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哥白尼的“日心说”。
当时全社会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他提出的“日心说”被认为是异端邪说,最后,伟大的哥白尼被专制的教会处以极刑。
民主法治政治论文(2)
民主法治政治论文(2)民主法治政治论文篇二中国:通过法治迈向民主民主的拥护者主张只有‘大众的’ 政治才能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希罗多德《历史》“依法办事的原理是无权无势者抗衡有权有势者的唯一可以信赖的防御手段”。
——瑟欧多尔·J·洛伊《自由主义的终结》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15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的第六节,专门阐述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立场和思路,提出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针,许诺到2010年为止要形成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把“民主”与“法治” 联系在一起,并且提到“依法治国”的纲领的高度来加以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法学界当然欢迎这种进步。
不言而喻,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施行真正的民主与法治的关键是摆脱“权大于法”的旧观念的束缚,真正落实宪法第2条第1款、第5条第3款、第4款所规定的原则,不容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持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这种彻底而又稳健的政治变革的成功固然需要当局者的不失时机的决断,但更有赖于来自社会的各种形式的压力。
只要人民不断地依法诉求和抗争,那么各种社会矛盾就有可能纳入体制之内,通过政治的良性互动、明智的妥协以及修改法律的方式来解决,法治和民主也就会“水到渠成”。
本文的目的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有条件的承诺为出发点,分析和思考通过法治国家的建设实现民主化的可行性。
第一部分主要讨论民主的概念以及中国能否在“大民主”和“民主集中制”之外推行制度化的民主政治的问题,考察在中国妨碍民主化的各种因素,探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媒介。
第二部分从如何实现安定的民主政治的立场出发,比较人治以及不同类型的法治的特征,提出关于民主的法治国家和依法的民主政治的另一种思路。
第三部分再进一步探讨权力结构的弹性化以及嬗变的方式和步骤,强调在党与人民的互动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分化改组和政策竞争的做法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
最后就结合民主与法治的新宪政主义运动及其社会条件的准备谈一点初步的看法。
【议论文】我的法治主张_800字
【议论文】我的法治主张_800字随着我国的发展和进步,法治建设也愈加重要。
在这个时代,法治已经不仅仅是对于犯罪的惩罚,更是一个社会来维持公平正义的制度。
作为公民的我们,应该理性地发出我们的声音,提出自己的法治主张。
第一,守法意识的普及。
守法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因此在家庭和学校,我们应该加强守法和遵守规则的教育和宣传,让我们的更多的人懂得法律的重要性和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好的法治建设。
第二,建立更加公正公平的司法体系。
司法公正是法治建设的关键。
如今,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司法体系,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的是民主和透明。
为了更好地促进司法公正,应该加强对于司法的监督,并且建立多元化的解决纠纷机制。
第三,立法的完善和人民代表制的落实。
不完善的法律会导致很多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并且制定更为科学和合理的法律方案。
另外,落实人民代表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才能够实现民主和平的社会治理。
为了加强法治,我们也需要拓展社会参与,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到制定法律中。
第四,加强法律意识、形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法律是规范我们日常行为的基本要素,只要我们的法律意识普及了,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自觉遵循法律规定。
对于违反法律的行为,在不忘像法律内需要实施的惩罚制裁的同时,更应该从源头上加以防范。
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强化宣传,营造良好多元协调社会氛围,提高社会的法治观念。
总之,法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进程,我们需要持续的加强和拓展。
如何在法治的框架内,让社会更加互联、更加合谐、更加愉悦、更加discovery?我认为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只有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实现法治高峰的突破。
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论文
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论文[摘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相对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瓶颈。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走法治化的农村发展道路,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问题。
笔者在对贵州省仁怀市鲁班镇山水村进行民主法治建设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对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主法治;农村;法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笔者在贵州省仁怀市鲁班镇山水村进行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现状的调查,得到了关于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思考。
在总结该村民主法治建设的诸多成功经验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而对整个农村地区的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一、山水村民主法治建设现状山水村位于黔北赤水河畔的山地丘陵地区。
该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包括汉、苗和布依等几个民族。
该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民收入在该村所处乡镇居于较高水平,于2000年被遵义市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村”称号。
尽管如此,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仍看到该村在各项建设特别是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
这与我国农村地区的大体状况是基本相似的。
因而笔者选择该村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于考察整个农村社会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的民主法治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村民交谈、采访村领导以及暗访村民等方式,笔者了解到,与所在乡镇其它各村相比,山水村的民主法治建设成就相对突出。
民主法治政治论文
民主法治政治论文今天的中国,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民主法治呼声不断高涨。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民主法治政治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民主法治政治论文篇一民主法治新解摘要民主和法治是现代理想社会的两大主题,但是民主与法治并不像字面上那么容易让人理解,因为两者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所以对于民主与法治的真正含义的理解还需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角度来理解,而不能单单用定义来概括。
本文对民主、法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民主、法治、法制三者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民主社会的发展建立做出一定的摸索和贡献。
关键词民主法治国家制度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31-02一、民主的含义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
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
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
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
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
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民主政府知道其首要职能是保护言论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权,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保护人们组织和充份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
民主国家定期举行全体公民参与的自由和公正的选举。
民主国家的选举不会成为独裁者或单一政党的门面装饰,而是争取人民支持的真正角逐。
民主使政府遵循法治,确保全体公民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其权利受到司法体制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主法治建设论文
始终突出“四个”坚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实行依法治国,建议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急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其保驾护航。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一、民主法治建设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明确载入宪法的。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原则,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司法行政是我国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的重要职能。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司法行政工作应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司法行政工作、有效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的根本保证。
多年来,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围绕全县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幸福和谐竹山,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开创了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坚持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有机统一,紧扣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及时提供法律服务与法治保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司法行政机关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所信赖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机关。
健全完善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机制,积极争取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尤其要争取县委解决基层司法所长的职级待遇及基层基础建设落后等实际问题,以更加优良的司法行政工作环境,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努力为全县民主法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民主法治建设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当前,竹山正处于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机遇期,潘口、小漩、龙背湾三大水电站即将建成投入运营,谷竹高速不久也将全线贯通,竹房城镇带建设全面实施,大项目带来大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必将逐步显现。
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手段,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充分调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民主法治建设只能为生态水电大县建设鼓劲助力,绝不能分心添乱。
因此,司法行政工作要树立民主意识,摒弃“唯我”思想,海纳百川,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问计于民,共同干好事业;要树立民本思想,摒弃“本位”观念,时刻谨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发挥团队作用,齐心协力推进发展;要严格依法办事,摒弃“特权”思想,遵守规则、程序和法律,积极化解矛盾,绝对不能伤害群众感情;要转变工作作风,摒弃“观望”思想,抓住发展机遇,正确分析形势,超前思维,应对挑战,努力把全体司法行政工作者的思想统一到全县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上来,把智慧凝聚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把力量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为建设生态水电大县和山区经济强县作出积极贡献。
三、民主法治建设要始终坚持促进和谐这个基本功能。
民主法治是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有效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民主法治的基本功能。
因此,必须发挥民主法治对社会利益的协调和整合作用,形成具有鲜明民主法治特征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地维护安定团结。
司法行政机关要把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履行法律援助、公证职能,以个案案件代理为切入,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坚决纠正以言代法、以情枉法、以权压法的问题,维护国家法制的尊严和权威。
要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积极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
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畅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使司法行政“三大职能”履行,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顺应民愿、集聚民力。
逐步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形成共建和谐文明富裕新竹山的强大合力。
四、民主法治建设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县这个总体要求。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最终是要实现依法治县,使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通过法律规范予以有效地调整,各种社会资源和利益通过法律机制予以公正、合理分配,权力的失控通过法律途径加以矫正,受侵害的权利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努力把民主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全县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保证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
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牢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真正做到办事情讲规则,当干部守规矩,切实做到出干部、出人才而不出问题。
强化法治观念,特别是司法行政工作者要带头学法、守法,忠实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法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保证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高效、有序运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司法行政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风正千帆疾,心齐万事兴,站在新起点,步入新征程,要以民主法治作保证,时刻保持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紧迫感,紧紧抓住新机遇,主动应对新挑战,以更加科学的工作方式、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把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全面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竹山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