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分析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血液制品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基础薄弱起步晚
血液制品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基础薄弱起步晚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是以健康人血液为原料,通过采纳生物工程技术或分别纯化技术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特别制品,是珍贵的人源性生物类药品。
在医疗急救(如创伤失血、烧伤等)、战伤抢救以及某些特定疾病(如血友病等)的预防和治疗上,有着不行替代的作用。
血液制品主要包括人血白蛋白、各类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特别蛋白及因子、纤维蛋白黏合剂等五大类。
血液制品产业学问密集,技术含量高,工艺及质量标准高,多学科高度综合和相互交叉渗透,所需投入高,具有高风险的特性。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血液制品产业的进展,特殊是国家发改委准时依据市场供求状况,调整产品价格,为维护血液制品价值的合理性、市场供应秩序以及保障临床用药平安发挥了乐观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血液制品德业起步较晚,规模有限,目前仍面临着很多制约进展的困难。
对此,业内人士应仔细讨论,并不断加以解决。
基础薄弱起步晚我国的血液制品德业于上世纪80年月中期渐成规模。
但当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大多为国有事业单位,体制僵化,科研生产资金短缺,在肯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进展。
国内的血液制品企业由于投资不足,刚起步时存在着设施及工艺相对简陋等问题。
从上世纪90年月起,为防止血液制品传播肝炎、艾滋病,我国有关部门不断吸取发达国家的监管阅历,渐渐加强了对血液制品德业的质量监管。
在此期间,生产企业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新、升级工艺,并建立起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可以说,近二十年来血液制品企业始终处于高投入状态。
上世纪80年月中期是我国血液制品量产初期,应用的是比较原始的盐析法工艺;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快国家又引进了利凡诺工艺。
完成此项改造,平均每个企业需投入2000万元左右的人民币,在当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的状况下,此项技改资金几乎完全靠股东的再投资。
在血液制品生产中,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在1995年正式行文,要求在当年年底前停用全部使用旧工艺生产的血液制品的文号,几乎全部企业都相继在上世纪90年月中期根据GMP要求对厂房设施进行了大改造,每家企业仅这一项改造就需投资约5000万元人民币。
血液制品_精品文档
• 冷沉淀在-20℃以下冻存,冷冻状态一直持续 到使用之前,有效期自采血日起1年,融化后 应立即使用。
• 又称为冷冻血浆,与新鲜冷冻血浆的区别 是其来源不同。
• 来源于保存过期不满5d的抗凝全血或保存 期满1年的新鲜冷冻血浆。
• 在-20℃以下冻存,冷冻状态一直持续到使 用之前,有效期自采血日起5年。
• 该制品含有全部稳定的凝血因子,但缺乏 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临床 上主要用于扩充血容量,补充各种稳定的 凝血因子。
• 3.凝血因子类制品
• 凝血因子是一类能够参与血液凝固基本环 节的多种蛋白质组分,世界卫生组织按其 发现次序编号,有凝血因子Ⅰ、Ⅱ、Ⅲ、 Ⅳ、Ⅴ、Ⅶ、Ⅷ、Ⅸ、Ⅹ、Ⅺ、Ⅻ、Ⅻi等。
• 主要包括:人凝血因子Ⅷ、人纤维蛋白原、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四)全血
• 全血是指使用不同的抗凝剂于采血后 2℃~8℃保存,包括:血细胞、血浆的所有 成分、抗凝剂及保存液。
• 2.血液
• 或称全血,是指采集于含有抗凝剂溶 液中的血液,抗凝溶液中可含或不含 营养物,如葡萄糖或腺嘌呤等。
• 3.血浆
• 是指血液采集于含有抗凝剂的接收容 器中,分离血细胞后保留的液体部分;
• 或在单采浆过程中,抗凝血液经连续 过滤或离心分离后的液体部分。
• 4.单采血浆术和单采血细胞术
•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主要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肿瘤 患者因治疗而导致的骨髓抑制等。
血液制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血液制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血液制品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生物制品,在医疗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血液制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血液制品行业现状分析血液制品行业在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对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在一些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血液制品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药物。
然而,血液制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众多,竞争压力较大。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来争夺市场份额。
2.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作为一种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可能存在不合规范的生产行为,导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这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3. 国际市场需求差异。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济水平以及医疗体制的差异,对血液制品的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血液制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 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血液制品行业一直在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疗效。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型治疗手段和新产品不断涌现,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 个性化治疗的需求增加。
个性化治疗是未来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对于血液制品行业来说也是如此。
随着基因技术和细胞治疗技术的进步,个性化治疗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3. 多元化发展和多层次市场需求。
血液制品不仅用于疾病治疗,还可以在美容、健康养生等领域应用。
未来,行业发展将更加多元化,不同市场需求的差异也将越来越大,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具体需求开发适合的产品。
三、建议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血液制品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以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1. 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严厉打击不法企业,净化市场环境。
血液制品行业分析
血液制品行业分析血液制品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制品,主要从人体血液或血浆中提取的生物材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和处理工艺制成的药品。
血液制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十分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国家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
在国内市场,血液制品行业的竞争力较强,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技术实力,企业的技术设备、实验室条件和技术研发水平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二是市场份额,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产业链上,血液制品行业的主要环节包括采集、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
其中,采集环节是关键环节,采集到的血液或血浆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筛选,确保质量安全和传染病风险的排除。
加工环节是核心环节,需要进行提取、纯化、过滤等步骤,以获得高纯度的血液制品。
此外,包装、运输和销售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产品的有效性和使用期限。
血液制品行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血液制品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尤其是在外科手术、器官移植、血液病治疗等领域,血液制品的应用和需求将更加迫切。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血液制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然而,血液制品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血液制品的生产过程复杂,对生产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其次,血液产品的贮存和运输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低温、无氧和洁净环境等,这对物流和仓储设施提出了严格要求。
同时,血液制品作为一种特殊药品,其管控和管理也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产业。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制品的需求将稳步增加。
同时,血液制品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实力、加强管理能力,并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血液制品简述
血液制品简述血液制品是指通过采集、分离、加工、制备等方法获得的用于治疗或预防特定疾病的产品。
它们主要由人类血液中提取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制成,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处理,以确保安全有效。
血液制品在医疗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够挽救大量患者的生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1. 血浆制品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后制成的血浆制品。
血浆制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免疫缺陷性疾病、凝血因子缺乏等。
血浆制品包括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白蛋白等,这些制品能够在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 红细胞制品红细胞是血液中携氧的主要成分,红细胞制品是从血液中分离出纯化的红细胞制作而成。
它们主要用于治疗贫血、失血性休克等情况,帮助患者提高氧气供应,恢复身体机能。
红细胞制品需要经过特殊的保存和运输方式,以确保其在使用前仍然具有足够的氧气携带能力。
3. 血小板制品血小板是血液的一种成分,主要负责止血和凝血功能。
血小板制品是从捐献者的血液中提取并分离得到的,常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血液凝块异常等疾病。
血小板制品可以提供大量可用于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帮助他们有效地止血,防止不必要的出血。
4. 白细胞制品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和击败入侵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白细胞制品是从血液中提取并分离得到的,常常用于治疗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白血病等疾病。
白细胞制品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正常白细胞,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总结:血液制品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治疗或预防多种疾病。
通过血浆制品、红细胞制品、血小板制品和白细胞制品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血液制品的生产和使用需要严格的筛选、处理和管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血液制品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血液制品简介介绍
CHAPTER 03
常见血液制品介绍
常见血液制品介绍
• 血液制品是从人类血液中提取、加工并制成的各种医疗产品 。这些制品在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治疗、预防 疾病,以及用于医学研究和诊断。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血液制 品。
CHAPTER 04
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和使用注 意事项
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
病毒筛查
血液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会经过严格 的病毒筛查程序,以确保产品不会传 播病毒性疾病,如乙肝、丙肝、HIV 等。
灭活和去除病毒
采用特定的处理方法,如热处理、溶 剂处理、纳米过滤等,有效灭活和去 除病毒,进一步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 性。
血液制品的免疫原性
免疫原性评估
血液制品中的免疫原性成分可能引发受者的免疫反应,因此在使用前需对免疫 原性进行评估,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血液制品的分类
根据制备工艺和用途,血液制品可分为 以下几类
4. 免疫球蛋白制品:如静脉注射用人免 疫球蛋白,可用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治疗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 血小板制品:如单采血小板、血小板 浓缩物等,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或 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
1. 红细胞制品:如浓缩红细胞、洗涤红 细胞等,主要用于补充贫血患者体内红 细胞的数量,改善氧运输能力。
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原性
免疫球蛋白制品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使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 建议,选择合适的制品和剂量。
血液制品的输注反应
急性输注反应
可能出现发热、寒战、呼吸困难 等急性症状,需立即停止输注并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迟发性输注反应
可能在输注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 现,表现为皮疹、瘙痒、关节肿 痛等,需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及 时处理。
血液制品的常识
血液制品的常识血液制品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资源,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它们是从血液或血液成分中提取和加工而成的,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血液制品的常识,包括其分类、应用、使用注意事项等。
一、血液制品的分类血液制品主要分为红细胞制品、血小板制品和血浆制品三大类。
1. 红细胞制品红细胞制品是从血液中分离出的红细胞,常用于治疗贫血、失血以及手术中的血液输注等。
红细胞制品通常存储在冰箱中,使用前需要经过特定的操作以确保安全。
2. 血小板制品血小板制品是从血液中提取的血小板,广泛应用于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症以及恶性肿瘤化疗等治疗过程中。
血小板制品的保存时间较短,需要特殊的保存条件。
3. 血浆制品血浆制品是从血液中分离出的血浆,包括血浆蛋白制品、凝血因子制品等。
血浆制品在临床上可用于替代性补充、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等。
二、血液制品的应用血液制品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疾病和病情。
1. 急诊治疗血液制品在急诊情况下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迅速增加患者血液成分,满足治疗需要,挽救病患生命。
2. 手术过程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因出血过多而引发失血性休克,需要进行血液输注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3. 血液系统疾病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等,需要定期输注血液制品来纠正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
4. 免疫系统疾病某些免疫系统疾病,如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需要输注免疫球蛋白等血浆制品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三、血液制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血液制品时,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1. 输血安全输血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需要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确保输血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 血型配对在进行血液输注前,应进行血型的配对,确保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相符,减少输血反应的风险。
3. 贮存和保存条件不同的血液制品在储存和保存条件上有所差异,医务人员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遵守相应的保存和使用要求。
2020年中国药典血液制品的定义
2020年中国药典血液制品的定义2020年中国药典对血液制品的定义主要在第十一部分《生物制品》,具体内容如下:血液制品是指从人血液或其组分中经各种物理、化学、免疫学和生物技术制成的药物。
血液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以补充、替代或增强人体内血液成分功能为主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血浆和血浆制品:血浆是人体血液中液态成分,由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细胞成分悬浮于血浆中。
血浆制品是从血浆中提取、精制的药物,主要包括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等。
其中,凝血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免疫球蛋白则常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全血和全血制品:全血是指保持血液中所有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比例适当的血液制品。
全血制品主要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等。
红细胞悬液用于治疗贫血、失血、缺铁性贫血等疾病,血小板悬液则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及止血不全等。
3.造血干细胞和其制品: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特定细胞类型的潜能,造血干细胞是一类能够再生造血系列细胞的细胞群。
造血干细胞和其制品的应用主要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4.重组血液制品:重组血液制品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源性基因导入到非人源性细胞中,使其表达人体所需的血液制品。
常见的重组血液制品包括重组人凝血因子、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
这些制品被广泛应用于贫血、血友病等疾病的治疗。
5.血液制品附加物:血液制品附加物是指用于制备血液制品过程中的辅助材料和辅助设备,如血浆分离剂、细胞分离器、离心机、冰箱等。
这些附加物保证了血液制品的提取、制备、保存等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来说,2020年中国药典对血液制品的定义包括了血浆和血浆制品、全血和全血制品、造血干细胞和其制品、重组血液制品以及血液制品附加物。
这些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医疗作用,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辅助作用。
血液制品行业研究报告
血液制品行业研究报告血液制品行业是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液制品是通过对血液的提取、加工和提纯而得到的治疗血液疾病的产品。
血液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对于救治重症患者、白血病患者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行业规模、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角度对血液制品行业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血液制品行业的规模庞大。
血液制品的生产涉及多个环节:血液供应、采集、检测、加工和销售等。
根据行业调研报告,2019年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血液制品市场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负担的增加,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也呈现增长趋势。
其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血液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
同时,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常常需要使用血液制品,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此外,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血液制品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再次,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一方面,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行业进步。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血液制品涌现,如重组因子、重组人血浆等,具备更高的效果和更低的副作用。
另一方面,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国内外许多医药企业纷纷进入血液制品市场,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同时,监管要求也不断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逐渐提高,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负担的增加,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猪血加工现状分析报告
猪血加工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猪血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等营养成分。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猪血常被用于加工制作各种食品,如猪血豆腐、猪血糕等。
本报告对猪血加工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了解猪血加工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
二、猪血加工的方式目前,猪血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猪血制品:猪血可以制成多种食品,如猪血豆腐、猪血糕等。
这些食品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2. 猪血粉:将猪血制成粉末形式,可以用于各种食品的调味,如火锅调料、面点馅料等。
猪血粉制作简单便捷,使用方便,受到厨师和消费者的欢迎。
3. 猪血干:猪血经过加工处理后,去除水分,制成猪血干。
猪血干富含蛋白质,可用于加工制作猪血香肠等肉制品。
三、猪血加工的市场现状1. 市场需求猪血加工产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猪血制品作为美食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同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营养丰富、天然原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2. 市场份额猪血加工市场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
这些地区有着悠久的猪血加工历史和文化,人们对猪血制品有着浓厚的兴趣。
3. 市场竞争目前,猪血加工市场竞争激烈。
众多企业竞相涌入,希望在这个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不仅国内企业竞争激烈,国外企业也纷纷进入。
这也推动了整个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四、猪血加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安全问题在猪血加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关注焦点。
由于猪血容易滋生细菌和病原体,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猪血加工企业需要加强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2. 环境问题猪血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尤其是猪血加工企业规模较大时,对水质和空气质量的影响会更明显。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3. 创新问题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市场对猪血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
全球及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全球及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一、血液制品产业概述1、血液制品的定义及分类血液制品是从健康人血液、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中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备的,用于治疗和预防的蛋白或细胞组分的统称。
当前大部分血制品原料从血浆蛋白中提取,而人体血液中血浆仅占比55%,血浆中又仅有7%为血浆蛋白。
根据血浆蛋白的成分构成,血制品又可大致分为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和凝血因子类,其原料分别约在血浆蛋白中占比60%、15%和4%。
血液制品适应症2、血液制品生产流程在我国,用于生产血制品的原料血浆都是通过依法设立的单采血浆站进行采集。
单采血浆站由省级卫计委审批开设,由血制品企业负责管理,是血制品企业的独家资源。
单采血浆站必须使用单采血浆机械采集,分离血浆后将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输回体内,采集的血浆经过三次病毒检疫后即可投产。
血浆蛋白经过粗分离(低温乙醇法+离心/压滤工艺)和精纯化(层析技术)后,得到各种血制品。
国内血制品采用批签发制,每批产品在企业自检合格后,提交批签发申请,在药监局审批合格后才可上市销售。
血液制品生产流程二、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我国在血液制品行业准入、原料血浆采集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和限制措施,具有较高的政策壁垒。
鉴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和极高安全性要求,国家强制要求血液制品的原料采集、检测、存储、运输、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都具有可回溯性的过程记录,实行全链条严格监管。
我国的监管部门对行业采取严格的监管手段,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以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三、血液制品行业产业链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血浆站与血站,中游指的是血液制品,包括白蛋白、凝血因子类与免疫球蛋白,下游包括医疗机构与第三方实验室等。
行业内历经几十年企业大量兼并、重组后,目前有血液制品批签发及终端销售的国内血液制品制造商仅30家左右,行业集中度较高。
2023年血液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血液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血液制品行业作为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前景正逐步得到提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血液制品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下面针对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血液制品是指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液病、免疫缺陷病和出血性疾病的制剂。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血液制品产品包括血浆制品、血小板制品、红细胞制品、凝血因子制品等。
根据统计,2019年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约为27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成为最大的市场。
在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正在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3年将达到376亿元以上。
目前,国内的血液制品市场仍在向着高端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类新型血液制品不断涌现,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二、市场竞争格局当前国内的血液制品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行业内的企业数量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国内几大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包括山东海曙、瑞德西韦、深圳圣达生物、沈阳三生等。
此外,国内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也有自身的市场优势。
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和需求的不断增加,血液制品行业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目前国际巨头也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加强了市场竞争。
因此,血液制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等手段来抢占市场份额。
三、政策环境影响目前国家对于血液制品行业的管理和规范力度加强,通过政策支持和监管加强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血液制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和监管体系。
此外,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制品的价格也在逐步调整。
对于血液制品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医保支付的价格水平与市场价格相接近,将大大增加血液制品的被使用和销售机会。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血液制品需求将持续增长。
血液制品的定义
血液制品的定义
血液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狂犬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
血液制品的原料是血浆,人血浆中有92%\~93%是水,仅有7%\~8%是蛋白质。
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血浆蛋白中仅有一部分能够得到利用。
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范围,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
这些制品在医疗和科研中有重要作用,但管理必须严格,以避免引发各种疾病和病毒传播等问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相关生物学家。
血液制品研究报告
血液制品研究报告血液制品研究报告导言:血液制品是指从血液中提取的药物或治疗的物质,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随着人们对血液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血液制品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报告旨在介绍血液制品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正文:一、血液制品的种类血液制品主要包括红细胞制品、血小板制品、白细胞制品和血浆制品等几种类型。
红细胞制品主要用于输血治疗,用于治疗贫血等疾病;血小板制品可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制品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血浆制品则包括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在治疗血友病、免疫缺陷病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血液制品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在血液制品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突破。
首先,血液制品的纯化和提纯技术不断提高,使得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和血浆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其次,血液制品的储存和运输技术也得到了很大改进,使得血液制品更容易在各个地区得到分发和使用。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为血液制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血液制品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血液制品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血液制品的生产成本较高,并且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这给其大规模生产和普及带来了困难。
其次,血液制品的储存和运输要求温度控制精确,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导致血液制品的质量下降甚至失效。
此外,由于血液制品的来源主要是依赖于捐献者,因此血液供应的不稳定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论:总体而言,血液制品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向。
然而,血液制品的研究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研究来克服。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血液制品将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血液制品行业现状分析与前景研究报告
《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
明确生物制品批签发责任、批签发程序等细 节
《关于全面加强全省单采血浆站管理工
作的通知》
重新强调《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单采血浆站管 理办法》等文件,所属单采血浆站在3年内未能达到 年采集量不少于30吨要求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不得 新增设置单采血浆站,强调采集、生产过程的规范性 。
02
血液制品行业现状分析
产业链下游
血液制品产业链下游概述
血液制品行业下游企业市场空间广阔、销售范围广、用户分散、单批数量少、 销售单价高等特点。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行业研究的深入及产业化程度的 提升,中国行业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应用领域持续增加,个性化、高端化的 产品将逐渐获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行业现状
采浆量增速放缓
从2011年开始,我国陆续颁布相关政策,提升中国的采浆量水平。2011年,国家 卫生部提出了“倍增”计划,即要在未来的五年之间内,将中国的采浆总量提升一倍。在“ 倍增”计划的推动下,各地区一方面兴建血站及单采血浆站,2011到2016年,全国的单 采血浆站数量从146个增加至226个,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
采浆量增速放缓,缺口长存
在血液制品行业,血浆的采收成本大体相同,影响成 本的核心在于医药企业从人体血浆中分离并提取血制 品原材料的技术水平。对于相同数量的血浆,企业从 中提取产品种类越多,血浆综合利用率越低,其单位 成本越低。目前,国际领先的血制品生产企业已可以 分离出超过24种类别的产品,一般性企业也可以生产 超过15类产品。相比之下,中国企业最多可以生产13 种类别的产品,而大多数企业可生产产品的种类还在 10种以下,血浆综合利用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 国血制品企业已着手加大技术投入,以提高血浆利用 率,优化产品结构。例如,天坛生物实现了利用层析 工艺生产静丙,博雅生物着力研发投入于各类人免疫 球蛋白,卫光生物完成纤维蛋白原的申报等。未来, 各公司研发进程的逐渐推进,产品有望不久落地,将 会显著提升中国血液制品企业的经营效率,其行业规 模也将实现跨越性的增长。
血液制品+不合格
血液制品+不合格
近日,有关血液制品安全的质疑再次浮出水面。
最近一批血液制品抽检结果显示,不少产品不合格,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
据了解,血液制品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医疗用品,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然而,由于其生产过程复杂,标准严格,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据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的血液制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质量指标不符合要求,如含有细菌、病毒、真菌等有害物质;二是生产环节存在漏洞,如未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等处理;三是包装和存储不当,如缺乏密封性、保存温度不符合要求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当前血液制品生产和监管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各方面加强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血液制品质量的安全和可靠。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生产厂家非常重要。
同时,如果出现血液制品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总之,血液制品的不合格问题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1 -。
血液制品的常识
第一节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一、血液制品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输血医学是由多种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类新兴学科,血浆和血液制品是输血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产原料来自健康人血浆,其属于人源性生物制品,目前尚没有真正的代用品,在临床医疗急救、战伤救治和某些疾病的防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血浆和血液制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产品,特别是血液制品更因其具有纯度高、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救死扶伤和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防范屏障和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血液制品生产中所用的原料系人体血浆,且多用于危重病人抢救,故对制品内在质量要求较为严格,尤其是保证其使用安全性必须放在首位考虑;血液制品的不安全因素,首推可通过血液途径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污染以及血浆中同种抗原性蛋白的干扰,尤其是能导致病毒性疾病。
血液制品使用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60年代的越南战争等战场急救和争端事件中因为输注血浆和血液制品导致数以万计的士兵感染乙肝、丙肝,产生一系列的后遗症和社会矛盾,致使人们开始重视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70年代,人凝血因子Ⅷ制剂的发现和使用后,使甲型血友病病人的肝炎发生率达80%以上。
80年代,美国学者证明有50%以上血友病患者受到HIV 感染,其中重症病人可高达90%以上。
近年来,国外发现输血后发生的肝炎,大多为丙型肝炎,而且还有新的未知病毒感染的不断出现。
对此,国外于1983-2008年针对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召开了多次会议来研究对策。
国内于1991年和2003年先后也召开了有关问题专题讨论会,会上一致认为HBV、HCV和HIV是可能造成血液制品污染的主要病原,其中HCV在单采献浆员中污染率之高,更令人关注。
在血液制品中,通常认为人血白蛋白和人血免疫球蛋自属安全的血液制品,前者可用60℃,10小时灭活处理,而后者所含的lgG本身就是多种抗体的总和(也经过低Ph孵化和去病毒过滤等措施病毒灭活处理)。
血液制品的种类
血液制品的种类血液制品是指以血液或血液制品组件作为原料,经特定技术加工而制成的用于挽救生命的各类生物制品。
它能够直接用于临床治疗,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下面,小编带你一起了解血液制品的种类。
一、单元血液制品1、血浆:由未脱水血浆液悬液经过精选、稀释、滤过后加工而成,用于缺血性休克和凝血功能紊乱等急性贫血、凝血功能紊乱和凝血异常手术患者的治疗。
2、血小板:从大量捐赠的新鲜冰冻血浆中提取出来,再经不同加工工艺制成,具有较强的凝血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出血和凝血功能缺损的疾病。
3、血浆制剂:是由血浆中分离出来的单一成分,包括血清白蛋白、收集因子等,可以用于治疗大量出血,重大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等。
4、血红蛋白:通过细胞降解从血浆中提取出来,用于治疗急慢性贫血等疾病,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抵抗能力。
1、血液组织混合物:又称综合血液制品,是由全血(浆液+红细胞)经过冷冻或适当脱水后制成的单一制剂,用于治疗缺血性休克和大病初期的贫血重度以及重大出血性休克。
2、血小板浓缩液:是从新鲜冰冻的血浆中提取出来的单元血液制剂,可以对血浆中的血小板碱性蛋白(碱性磷酸酶和溶血素)进行浓缩,用于出血性休克、坏死性创伤等重症患者,以及重大、持久性出血患者的治疗。
3、嗜血球悬液:是从新鲜冰冻血浆中提取出来的血液制剂,用于治疗大量出血,凝血功能紊乱,多血管破裂性休克,胎盘早剥等情况。
4、免疫血清:是一种由捐赠的血浆制成的复合血液制品,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各种病原体感染、血液中抗原浓度偏低等。
综上所述,血液制品主要有单元血液制品,比如血浆、血小板、血浆制剂和血红蛋白;也有复合血液制品,比如血液组织混合物、血小板浓缩液、嗜血球悬液和免疫血清。
它们在挽救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制品定义
血制品定义标题:血制品:生命的奇迹正文:第一节:引言血液,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血制品,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资源,承载着拯救生命的使命。
本文将从血制品的定义、作用以及其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叙述。
第二节:血制品的定义血制品,是指从捐献者的血液中提取、分离出的各种成分和制剂。
它们可以包括血浆、红细胞、血小板等,每种血制品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血制品的提取和制备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处理,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第三节:血制品的作用血制品在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血浆制品是治疗众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免疫缺陷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其次,红细胞制品可用于治疗贫血、失血以及一些严重创伤等情况。
最后,血小板制品在手术、白血病治疗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血制品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血制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急需输血的患者身上,血制品可以挽救生命,使他们重获新生。
例如,在严重贫血患者中,输注红细胞制品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血液氧合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而在手术过程中,血小板制品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出血,降低手术风险。
第五节:血制品的捐赠和使用血制品的捐赠是一项伟大的行为。
只有通过广大热心公众的血液捐赠,才能保证血制品的充足供应。
同时,医疗机构需要严格管理和利用血制品资源,确保其合理、有效的使用。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血制品的价值。
第六节:结语血制品,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结晶,也是人类对生命的守护。
它的存在和发展,为拯救患者的生命提供了希望和机会。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血制品的捐赠和使用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和伦理,以确保安全和可靠性。
让我们共同关注和支持血制品事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此提示:对于血制品行业跟踪有些时日了,自己动手调查了一下血制品行业,算是心里有数吧!资料和数据基本上是个人收集整理的,虽然做了相关核实,但无法保证全部的有效和真实,仅供参考和讨论。
个人感觉:目前国内血制品企业生命线拼采血浆站,生存空间拼分离技术,而未来的决胜拼转型实力。
一、血液制品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传统的血液制品是从健康人血液中提取(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血浆蛋白或因子浓缩物,制成生物活性制剂;现在生物制品(包含血液制品)突破原范畴,涉及到疫苗、基因工程或转基因药物、工程抗体类药物领域。
2、产品种类:目前血液制品主要有三大类;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以凝血因子为代表的小产品,其中以凝血因子包含的产品种类最多;血液中有150种蛋白因子。
3、行业风险:血液制品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人源性、必须性和潜在的疾病传染性等。
(注1)二、血液制品市场现状1、国内外总体差距国际血液制品集中度非常高、寡头垄断,由市场需求决定,供需较为平衡,市场增长主要靠新产品和新适应症的推出。
国内血液制品独立和封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受政策影响,由政府主导,企业相对分散,但趋于集中;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将由血浆资源拥有量及血浆综合利用能力决定。
(注2)①提取能力:国外大型血液制品企业能分离出17~20种产品,凝血因子类占主导地位,人血白蛋白占比相对较小;国内最多能够提取11种,一般能分离3-4种产品,主要还是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对于凝血因子类产品产出量很少。
图表:我国与发达国家血制品品种比较[font=宋体]血浆中可提取产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产凝血因子类品数量产值占比值占比产值占比中国4-11种50%42%8%发达国家10-20种25%25%50%[/font]②生产能力:目前国际血液制品市场年投浆量30000吨左右,主要生产厂家40余家,全球总消耗量约为100亿美元;国内年投浆量4000吨左右,国内有大约32家的血液制品企业,政府对浆站的严格控制,实行审批制,2013年开始有松动。
③消费结构:目前除了人血白蛋白价格是国际低于国内,其他产品比如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的国际价格都远远高于国内。
由于产品结构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医疗水平以及工业水平的差距导致的,未来国内血液制品发展的重点会是在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上。
图表:我国与发达国家血液制品使用比较品种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Ⅷ中国每百万人用量100kg1kg0.1IU 发达国家每百万人用量200-300kg10kg1IU④病毒灭活:国外血制品制剂均通过两步病毒灭活处理;国内血液制品则是一步或两步清除/灭活工艺。
2、国内血液制品的需求目前我国居民人均血液制品消费量极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国白蛋白一直供应紧张,未来仍将有年均15%左右的增长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均用量仅为国外的10%,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目前中小医院尚未普及应用,发展潜力较大;凝血因子类产品的销售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国外40%的市场份额,市场空间还十分广阔。
推动需求的动力: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三、国内血浆资源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将由血浆资源拥有量及血浆综合利用能力决定。
1、血浆采集我国自1998年起要求所有单采血浆站采用机采,即只采集血浆,血细胞回流入人体,在原料血浆的采集上与国际水平同步。
血浆站与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建立“一对一”的供浆关系。
(注3)分离工艺:我国所有血液制品生产厂家均采用国际通用的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方法生产血液制品,可以达到既不破坏血液制品中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又可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20%以上生产单位用压滤法代替离心法进行液固分离,大大提高了制品(主要是血白蛋白)的产量,并使生产工艺由离心分离的开放性操作改为压滤法的密闭性操作。
工艺流程逐渐与国际接轨。
重点①:国家对于血液的采集是严格管理的,并应优先保障血液中心全血的采集。
自愿无偿献血未能满足临床用血的市级行政区域内不得新建单采血浆站,单采血浆站不得与一般血站设置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
全血的采集和血浆的采集是严格区分开来的,禁止将全血转卖给企业用于工业生产。
献血法是不允许血液中心的余浆(无偿献的全血把血小板等分离后剩余,现在全部毁掉了)卖给血液制品企业,每年有1300多吨;重点②:现有浆站采浆范围严格限定的,目前的浆站只允许采集规定范围内当地户口人的血浆;重点③:目前献浆规定国内规定14天才可献一次,每次营养费补助240元,国外3天后检测蛋白含量合格就可以采,而且国外对献浆者30天后就可以进行核酸检测不需90天等待,这样就可以降低企业库存节省企业资金有利于扩大供应;重点④:国家规定血液制品企业需要具有6个品种以上才能开拓新的浆站,但拥有疫苗业务的企业可以减少到5个品种。
2、血浆采集量近年逐渐回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医药工业企业数据:2006年投浆量达到历史高点4687吨。
其后我国政府对于血液制品行业严厉的整顿,各企业加强了对浆站的控制,实现规范采浆,投浆量从2008年的谷底(2500吨)开始缓慢回升,加上市场需求的扩大,带动行业加速成长。
2011年8月1日贵州省总共关停了16家浆站,将减少每年700吨左右的血浆供给,目前国内采浆量需求每年在5000-6000吨,行业原本就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此次浆站关停后血浆供应将变得愈发紧张。
年份单采血浆量投浆量(吨)单采血站200230004、我国血液制品浆量预测①对于血液制品行业而言,血制品行业未来三年依然供不应求,具有稀缺性价值。
临床需求十分旺盛,卫生部保守测算血浆年需求可达8000吨,而目前的供给仅在5000吨左右,缺口很大,国内的供应能力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目前尚依靠进口解决供需矛盾。
我国血液制品浆量预测图②2011年卫生部提出“十二五”期间血液制品供应量“倍增”计划如何实现?由于受到国家采浆政策限制(详见前面重点①-③),其实依靠目前现有状况基本不可能;那么在不改变目前采浆政策情况下,必然只有新增单浆采血站了,以每个采浆站10-20吨/年计,则需要新增20-30家。
(可见上图各地区可能开浆站的情况)2012年1月10日,针对我国血液制品供应的紧张局面,国家卫生部发布《关于单采血浆站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鼓励各地设置审批单采血浆站,并适当扩大现有单采血浆站的采浆区域,提高单采血浆采集量。
围绕新增浆站将是未来各家血液制品公司必争之地,也是各公司未来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5、国内单采血浆站问题①贵州、广西和四川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单采血浆站暗藏危机西部的贵州、广西和四川等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就成为它们新的“原料基地”,这些地区单采血浆工作越来越“兴旺”,占据了国内单采血浆市场的半壁江山。
风险是来源过于集中,例如2011年8月1日贵州省总共关停了16家浆站,将减少每年700吨左右的血浆供给,浆站关停后血浆供应将变得愈发紧张。
华兰生物受到严重冲击。
以及疾病风险;河南省曾经的艾滋病危机。
四、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看点(个人观点)血制品12-13年看内生性增长,14-15年看外延式扩张。
血液制品的业绩人为操控的可能性大,看看数额巨大的预收款、应收款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所以某一年的半年报或者年报做比较说明不了问题。
关键还是看血站的建设和产品线的拓展。
1、浆站资源为王国内市场供需失衡,增长属于粗放型,主要靠原料血浆供应。
未来较长时间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将由血浆资源拥有量及血浆综合利用能力决定。
为缓解血液制品供需紧张,2012年新单采血浆站的设置和审批出现突破。
国内而香港上市的金卫医疗(00801.HK)在2012年9月有一新股东进来,即New Horizon Capital。
五、国内主要血液制品公司1、国内主要血液制品公司品种数量、规格、单采血站量比较2、国内血液制品公司①华兰生物华兰生物是国内血液制品企业中产品线最全、综合利用率较高的企业。
目前拥有的产品品种是国内血液制品企业中最多的(11个),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公司较大的血浆规模保证了产品较高的毛利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凝血因子9国内只有华兰独家可生产,凝血因子8国内只有华兰、莱仕、绿十字可生产。
其目前拥有有14家采血站,覆盖人口超过1200万,是目前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华兰生物较早就介入疫苗领域。
目前公司上市流感、四价流脑和乙肝疫苗,但均属于竞争型产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多,盈利能力不强;但公司在疫苗产品走向国际方面处于领先,已经向WHO申请流感疫苗的预认证工作,若最终具备向WHO供应流感疫苗的资格,将有力促进华兰疫苗品牌的提升。
公司创新疫苗等生物药仍在研发早期,需较长时间。
公司近几年采用并购为主,自建为辅的浆站扩张模式,使得公司获得了高速的发展。
但产品线相对单一,缺少凝血因子等小产品(凝血因子Ⅷ2012年下半年上市),宝贵的血浆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从长期来看会削弱公司盈利能力。
此外,三家子公司之间存在同业竞争,对于产品线和血浆的使用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这也会影响公司的发展。
公司新品研发似乎仍然欠缺,进入临床3期的有凝血酶原复合物(PCC)、静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Fg),而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则在临床前;后续研发示能跟上是个问题。
但公司在NASDAQ表现强劲,2008年上市后,2009年短暂下调到2美元后就一路上涨至目前的28美元以上。
(/CBPO)看点:血液制品行业的规模,赢利能力,但研发没有跟上。
⑤广东双林(ST生化)ST生化(振兴生化)承诺一年内剥离电厂后的主要资产是控股100%股权的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主要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等6个品种共计16个规格。
人血白蛋白占全国第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55%的份额占全国第一。
广东双林目前拥有5座单采血浆站,每年采浆约200吨;目前获批新建4个血站。
单个血浆站的平均采浆能力在5家公司中应当说是最多的,超过40吨。
在广西省前五大单采血浆站中,公司占据了三席广东双林东海岛医药产业园新区占地面积约227亩,建成后双林公司所生产的品种将由目前的6种增加到12种。
人凝血因子Ⅷ和人纤维蛋白原已经进入产品试制阶段,陆续进行了4批次人凝血因子Ⅷ、人纤维蛋白原的中试。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是公司和第二军医大学共同合作历时十年研究,在国内首次对PS进行系统研究开发成功的国家一类新药;已经和四家单位完成临床实验病例42例。
国内名称猪肺磷脂注射液,猪肺磷脂是一种天然提取物,磷脂占干重的90%,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早产婴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具有激活肺泡功能在第一时间抢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