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工业园发展模式演变(第一至三代)

合集下载

新加坡园区发展经验(裕廊)——下讲解学习

新加坡园区发展经验(裕廊)——下讲解学习
8
工业园区域拓展
越南新加坡工业园 1995 (500公顷)
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工业园区。一流的基 础设施,完善的辅助配套,以满足园区内 员工生活,工作,娱乐和休闲的需求
9
工业园区域拓展
国际高技园区, 班加罗尔, 印度 2000 (27公顷)
班加罗尔国际技术园区是印度高新科技 园区的典范。一流的基础设施,完善的 工作,生活和娱乐配套设施,使园区备 受投资商的欢迎
3
未来五年拨款161亿元的分配
• 70%投入能取得经济成果的研发活动,比上个五年的 65%拨款要高。设立“企业结盟基金”(IAF)帮助 由本地公共研究机构பைடு நூலகம்企业的合作项目。如罗氏药剂 与本地研发机构设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 19%为未来创新活动开创知识资本。提供有競争性资 金给研究机构,以刺激创新和最佳点子以及鼓励研发 组织进行更多合作。并在产业未形成前进行投资,为 未来创新项目的基础研究提供知识资本。
高素质人力 资源
高技能劳动员工 低缺勤率
战略合作伙伴
• 服务型安商亲商环境 • 能快速地启动项目
- 一站式的准证批示 - 税务优惠政策 - 提供出租熟地,标准厂房,宿舍住

13
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经验
❖ 明确指导性招商的理念
( ) 以市场导向与战略导向型搜索客户,多种销售手法引进外资
❖ 清晰招商策略
提供临港工业区(约78平方 公里)产业定位、概念性总体规 划和基础设施规划及启动区控制 性规划的规划咨询服务。
新加坡园区发展经验(裕廊)—— 下
新加坡生物科技及医药产业:大士生物医药产业园
规划面积:3.7km2 ,第一家企业进驻园区:1998年 开发模式:产业集群组团的发展模式 招商方向:著名大型制药企业、生物制药企业及各类生物医药公司 已进驻企业数量:11个,批租土地面积介于:4-20公顷 2001年进驻的GSK迄今已投资逾15亿新元在新加坡工厂

新加坡园区发展经验裕廊

新加坡园区发展经验裕廊
Central Xchange(汇贤谷):通信及传媒中心
Future Xchanges:预留远景产业发展用地
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
发展目标:
工作
1)亚洲世界级的生物医药科学研发中心
55%
居住
33%
2)专业的生物医药国际会展会议中心
教育 7%
纬壹科技城主要功能元素构成
3)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管理中心
4)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风险投资中心
新生水厂 化工污水处理 化工公共管廊
通讯设施 区域冷却系统 地下公共管道
港口
机场
1414 道路
对策五 精细打造产业空间载体:工业园区
经济有效发展的
空间载体
• 推动经济多元化和 工业化
• 吸引投资 • 增加政府收入 • 降低相关基础设施
建设成本 • 促进就业和提升 技

合理规划有序开发
• 制定整体规划实现 工业发展和环境保 护的有序平衡
* 科技局的研究院和实验室宗旨是打造新加坡成为 “生物医药科学枢纽” -基因研究,生物信息,生物工程与纳米科技
*科技局的研究院和实验室五年内共有740项专利注册 和6800科学研究出版刊物。
鼓励私人企业重视和拓展研发领域
*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和加强私人企业研发领
域及提高企业研发支出
*提高企业研发支出占国家GERD的三分之二
园区共享商务平台:多媒体大礼堂、会议室、公共交流 空间、餐厅、咖啡厅
3
启汇信息传媒科技园
启汇城:一期
公寓住宅
私人公寓
4
工业化和园区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前瞻主导 • 产业发展必须以战略规划先行 • 工业园是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平台 • 工业园的规划与设计要适应新兴产业的需要 • 工业园的开发需有序按照规划方针执行

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回顾

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回顾

1 7 年 代 中期 ), 出 口导 向期 ;第 三 们不 必 负债过 日子 就行 。 ” “ 90 为此 ,我们
阶段 ( 9 0~1 8 年代 中期 ),迅速 增长 集 中精 力 ,设 法 招 商 到 这 里 设 立 工 厂 。 17 90
期 ;第 四阶段 ( 9 0~19 年 ),产业 升 尽 管新 加 坡 只有 2 0 18 97 0 万人 口,国 内市 场 很
开放 的总设计 师邓 小平 以其政 治家独 有 的 是为惯 性思 维所 主导 ,没有显 著 的创 新 、
敏锐注 意到 这个城 市型 国家 的不凡 之处 , 突破 和前 瞻性 ,更多体 现 的是被 动反应 和
开启 了 中国 向新 加坡学 习 的先河 。2 0 年 维持 现状 。广东 省和东 部发 达地 区下一 步 08
从 1 5 年 起 ,新 加 坡 的经 济 经 历 了 印尼仍 然跟我 们对 抗 ,马来 西亚 决议 避开 99
五个 重大 的发展 历 程 :第 一 阶段 ( 99~ 新 加坡 。我们 想 方设法 ,愿 意尝试 任 何切 15
16 年 ),进 口替代 期 ;第 二 阶段 ( 9 6 实 可行 的点 子 ,只要能 制造 就业 机会 ,我 95 16
新 加 坡 的经济 转 型 与产 业 升级 回顾
◎ [ 杨建伟 新]
摘 要 :新加 坡 的经 济 发展 、 经济 转 型 和产 业 升 级在 过 去 5 年 取得 了 巨大的 成 0 功 ,研 究和分析 新加 坡 的成 功经验 以及 成 功 背后 的动 力和原 因,可 以为 中 国今 天 的发 展提 供 一些有 益 的思考 与借鉴 。 关 键词 :新 加坡 经 济发展 经济转 型 产业 升级
【 图分 类 号】 F 9 . 中 2 93

新加坡与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浅析

新加坡与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浅析

新镇与邻里中心———第四代新镇TAMPINES
邻里中心浅析
新镇与邻里中心———第四代新镇TAMPINES
邻里中心浅析
新镇与邻里中心———第四代新镇TAMPINES
新镇中心(区域中心)
邻里中心浅析
பைடு நூலகம்
新镇与邻里中心———第四代新镇TAMPINES
新镇中心(区域中心)
500m
500m500m
500m
邻里中心浅析
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中心
乌节路
白沙浮/ 梧槽区
新加坡河 新市中心
邻里中心浅析
暂未开放区域
新加坡城市中心、区域中心、区域副中心详细研究 (裕廊东区域中心研究)
邻里中心浅析
扉页
1. 新加坡城市结构 2. 城市与区域中心 3. 新镇与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浅析
新镇与邻里中心——历年概念规划
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浅析
中国与新加坡公共设施差异研究系列 [第一部分·简本]:新加坡城市中心体系
邻里中心浅析
1 新加坡城市中心体系
2 中国城市中心体系
3 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
4
得与失
邻里中心浅析
扉页
1. 新加坡城市结构 2. 城市与区域中心 3. 新镇与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浅析
新加坡城市结构——分区
邻里中心浅析
新镇与邻里中心———第五代新镇PUNGGOL
PUNGGOL
邻里中心浅析
新镇与邻里中心———第五代新镇PUNGGOL
邻里中心浅析
新镇与邻里中心———第五代新镇PUNGGOL
邻里中心浅析
新镇与邻里中心———第五代新镇PUNGGOL
邻里中心浅析
新镇与邻里中心———第五代新镇PUNGGOL

新加坡工业园发展模式演变(第四代)

新加坡工业园发展模式演变(第四代)

规划条例调整
新的用地分类
-
Business 1 Business 1-White Business 2 Business 2-White Business Park Business Park-White White 取消了工业/ 仓储用地类别
规划条例调整
-
根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划分为B1/B2两大类
生命科学园 One North 纬一生命科学园-BP-W 商业园白地
Fusionopolis
生命科学园 One North 纬一生命科学园-BP-W 商业园白地
Fusionopolis
规划要点: ‐ 综合商业、居住和休闲综合一体的创意环境,学术、研究、居住、娱
乐一体化的休闲现代化环境
‐ 共用基础设施如运动设施、娱乐设施、休闲设施和学生展览场等 ‐ 国际水准的基础设施,例如便捷的网络基础设施 – 与各研究发展机构
生命科学园 One North 纬一生命科学园
规划特征: ‐基础设施付费共享:会议室、多媒体中心等; ‐廉价的宽频设施; ‐多样化设施聚集一体的环境
生命科学园 One North 纬一生命科学园- BP-W 商业园白地
‐ 在商业园“白色用途”的比例可以超过15% ‐ 具体比例根据地块的地点决定 (靠近地铁站的地块通常允许较高比例 的“白色用途”) ‐ 规划为BP-W的用地上,白色用途可以容纳在一幢独立的建筑内并 单独出售(地块不需要进一步划分)
“白色用途”包括 以下用途需经过特别申请 - 商店 (包括药店和诊所) - 医疗中心 (Medical center) - 办公(包括银行)商业性学校 - 轻工业 - 餐厅 - 展示 在白地中不允许的用途 - 汽车出租/交易/展示/办公 - 一般工业/特殊工业 - 居住(包括员工宿舍staff quarter和服务式公寓) - 仓储 - 酒店 - 工人宿舍(Worker’s dormitory) - 日间托儿所,幼儿园,学前学后托管中心 - 宗教 - 文化设施/社区中心等 - 公交车/地铁Depot - 体育休闲设施,健身中心 - 加油站 - 停车场

简明新加坡经济发展史及现状

简明新加坡经济发展史及现状

新加坡经济发展史及现状工业发展战略和模式独立后,新加坡政府采取了适合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工业战略,其工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劳动密集阶段。

由于独立初期,新加坡失业率高达10%,劳动力成本低廉,同时鉴于新加坡是印尼、马来西亚两地的主要转口贸易中心和加工中心,新政府首先采取了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方针,主要行业为传统手工业,如软饮料、砖土陶瓷、玻璃、印刷、木材、橡胶,之后又发展了纺织、电子零部件等产业。

政府为此采取了改善基础设施、实行税务优惠、鼓励本地投资创业、提供银行与贷款服务等措施,此外将1961年就成立了的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能定为“招商引资”,为新加坡走出独立初期的经济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入7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开始注重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

力求最大限度解决失业问题,实现全民就业,因此开始大力提倡工业自动化,加强了在造船修船业、炼油厂等方面的建设。

这期间,新政府设立了裕廊镇管理局,开始工业园区和厂房的开发建设,开始大量吸收外资、特别是来自跨国公司的投资。

此外,政府海将部分私人企业无法经营的公司收为国有,如新加坡航空公司、海皇轮船公司、三巴望造船厂、新加坡发展银行等。

工业化的进步带来新加坡经济状况的全面改观。

此间,新加坡经济平均增长10%,到1979年,新加坡失业率已从1965年独立时的10%下降到3.3%;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1965年的15%上升到27%。

二、资本密集阶段。

80年代初期,随着新加坡经济基础逐步稳固,新政府开始着手重组经济结构,将制造业朝着高附加价值、更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

此外,研发、设计、工程、信息科技等行业逐步兴起。

吸引到了以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的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以及石化制造业陆续落户新加坡。

为经济顺利转型,新政府提出“自动化、机械化、电脑化”发展方针,开始重视通过教育和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政府鼓励高附加价值和技术密集型投资和发展高附加价值服务业等。

孙国伟(新加坡裕廊国际总规划师中国项目新加坡工业化发展经验

孙国伟(新加坡裕廊国际总规划师中国项目新加坡工业化发展经验

孙国伟:(新加坡裕廊国际总规划师<中国项目>新加坡工业化发展经验提到新加坡这是一个很小的岛国,没有淡水也没有石油,但是取得举世瞩目经济成就,在整个发展中,工业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新加坡工业发展的一些经验。

我的介绍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业化的历程。

新加坡现在和过去截然不同的风貌,从建国出1965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发展,才有今天的成就,新加坡的经济经过40年的发展到2008年新加坡总人口484万,创造了国内生产总之1790亿美元的水平,人均达到36390美元,去年金融危机使得经济增长变成负数,但是新加坡已经打造了一个多元化经济体,从建国开始,工业化比例不断增长,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在20%到25%之间。

新加坡的工业发展历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各个阶段发展重点各不相同,从建国初期的六十年代为了创造就业机会,主要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力求最大限度的解决就业,实行全民就业。

到七十年代注重发展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如电子业和造船业等等。

同时也开发了大量的工业园区和厂房。

到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基础逐步稳固,政府开始重组经济结构,将制造业朝高附加值,资本密集型方向转型,到了九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比如市化工产品、芯片、生物医药产业。

从九十年代后期到2000年,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开始发展起来,为了寻求更高的经济增长政府投下巨资支持研发以及创新。

新加坡工业发展的历程其实就是一个工业不断提升的过程,推动工业主要的部门是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

贸工部下面有四件法定机构,其中包括国家科技研究所、国家企业发展局,经济发展局、裕廊集团、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我们裕廊集团主要角色在参加新加坡总体规划、配合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国家长远工业发展计划,土地需求以及分配。

我们也负责新加坡所有工业园区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

成立四十多年来,裕廊集团在新加坡已经开发了45个工业园区,六千六百公顷的工业地产,以及为七千多家跨国与国内企业建设了工业厂房以及450万平方公里的标准厂房。

产业升级与空间布局:新加坡工业发展的历程与经验

产业升级与空间布局:新加坡工业发展的历程与经验


迈 向全 球城 市 的新 加 坡
造全 球城 市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本 文 以新 ’ 加坡 为例 ,考 察新加 坡在 打造全 球城市 的
新加坡 是一个城市型国家 , 截止 ̄ 20 J 10 9
新加坡 国土面积为70 平方 公里 其中 1. 3 , 过程 中 ,如何 通过制 造业 的产业 升级 和产 年 ,
加坡 成 为一个 区域 性 的核 心城 市 。例 如在 逐 渐 升 高 ,且 经 济 结 构 较 为 单 一 。 为 了 成衣 业 的价值 链 中 ,新 加坡 的功 能是 作为 扭转 这一 局 面 ,从 16 年开始 ,新 加坡 实 90


个 贸 易 、采 购 和 时 尚中心 ” ,引导 和 行 进 口替 代 战 略 ,一 直持 续 到 16 年 。 94
产 业 升级 与 空 间布 局 : 新加 坡 工 业发 展 的历 程 与经 验
◎ 汪 明峰 袁 贺

要 :新加 坡 通过 不 断调 整 工业政 策 和适 时进 行产 业升 级 ,用4 多年 的时 间走 0
完 了发 达 国家1 0 0 多年 的工 业化进 程 ,并首 创 以 工业 园区为 主导 的 开发模 式 ,从 而成
业 园区 的规划建 设 ,成 为世 界级 的制造 和 很 大部 分 是 通过 填海 完 成 的, 土地 资 源十
创新 中心 。文 章将梳 理新加 坡在 不 同发 展 分 稀缺 。但就 是 这样 一个 连淡 水都 需 要靠
时期 的产 业政 策和空 间布局 的演 变历程 , 搜 集雨水 获 得的 国家 在过去 4 年 里通 过快 5 并 总结新 加坡 工业发 展 的经验 ,以期 为 当 速 工业化 , 现了经 济的持续发 展 , 实 跻身于

新加坡工业园区基本情况及政策

新加坡工业园区基本情况及政策

新加坡工业园区基本情况及政策一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社会稳定、高效的行政管理、良好的商务环境和合理的商务成本以及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新加坡吸引外来投资的主要优势。

成立于1968年的裕廊集团是新加坡贸工部所属的法定机构,专门负责新加坡的工业园区开发和管理。

目前,裕廊集团管理的各类园区和标准厂房区共38个,占地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吸引了约7000多家公司投资。

为了配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土地等资源,裕廊集团规划、开发了多个特色工业园,主要有:裕廊岛石油化学工业园(也称化工岛)位于新加坡岛西南部的海滨地带,面积为31平方公里。

具有建设现代化工业区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有水深近12米的天然良港;临近新加坡至马来西亚的铁路和公路干线;基础设施及工业原料齐备。

目前吸引了70多家石油、石化及特殊化学品公司,总投资额超过200亿新元。

晶圆制造园裕廊集团在新加坡本岛的兀兰、淡宾尼以及白沙开发了三个晶圆制造园,以吸引高增值的晶圆制造大公司。

商务园裕廊集团目前管理着两个商务园——樟宜商务园和裕廊东商务园,主要吸引分销、库存管理、货运管理服务以及高科技制造公司入区。

科学园除了已经建成的新加坡科学园以外,又开发了纬壹科学园和大士生物医药园,主要是为科学家提供良好的科研场所。

二、新加坡工业园区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新加坡基本上是一个自由港,除汽车、石油产品、烟酒等外,对其它商品不征收关税。

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0%,来自岸外公司的红利收入免征所得税。

商品及服务税(即消费税)税率为3%。

新加坡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主要依据为《经济扩展奖励法案》,相关的经济、科技、信息、交通运输、金融等部门根据该法案制定出本行业的投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税赋的减免、科技研发费用的补贴、融资支持等方面,同时分别在金融业、运输业、制造业推出了区域总部奖励计划。

现简述如下:(一)先锋企业奖励。

享有先锋企业(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称号的公司,公司所得税(目前税率为20%)可减免5年至10年。

工业园发展历程

工业园发展历程

1、工业园的发展历程1.1国外工业园发展历程1.1.1 起步阶段(1950年代——1970年代)二战后,注重依靠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理论来指导城市建设,强调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特别是高速公路和先进运输设备的发展,使适度远离城市的工业园区得到了发展。

最早表现为出口加工区,贸易区内既可进行转口贸易、储存,又可进行加工,区内企业享受财政上的优惠政策。

1.1.2 转型阶段(1970年代——1980年代)到1970年代后期,随着能源危机和全球竞争局势的影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数国家和地区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一些经过精心规划、环境优美、区位良好、以充分的绿色空间为特征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城市郊区发展起来。

例如美国的硅谷。

1.1.3 发展阶段(1990年代后期)各种类型的加工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更是发展迅猛,且呈现出形式多样、功能综合、发展加速的趋势,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加工制造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高技术区的形式已由单纯的研发或生产发展到研究、生产、居住一体化的技术城、科学城。

1.1.4 新型阶段前面所有的工业园发展模式都建立在资源不会枯竭情况下,现在人们对环境、可持续的关注,发展起来工业共生工业园,绿色工业园,生态工业园。

1.2国内工业园发展历程1.2.1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创建与探索时期从1984年起,我国正式启动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工作。

在这一。

阶段中,产业园区的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尽管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在这一阶段竭尽全力,但总体发展状况仍不太乐观。

以技术含量较低、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转让或技术转移很少发生。

第二阶段:产业园区的高速推进时期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沿海地区又掀起了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高潮,产业园区的发展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园区引进外资项目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一方面,许多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纷纷进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带来了投资额上亿美元的大项目;另一方面,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在填补了我国同行业技术空白的同时,直接推动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经过这五年的发展,我国的产业园区尤其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渐成为了所在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在填补了我国同行业技术空白的同时,直接推动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经过这五年的发展,我国的产业园区尤其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渐成为了所在城市或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新加坡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

新加坡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

新加坡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来源:北京技术市场网站发布时间:2007-04-23 访问次数:【字体:大中小】新加坡于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1963年并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被迫独立建国,经过短短40年的发展,从贫穷落后发展到和谐繁荣,这一切都与其所走过的发展道路、采用的经济模式,以及所制定的政策密切相关。

一、模式历程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总是与政府的影响和介入分不开,这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背景渊源。

新加坡独立时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落后的经济基础;――有限的国内市场;――教育不普及;――高失业率;――种族冲突;――无社会和居住保障;――面对外来威胁。

贫穷落后的现实迫使新加坡把吸引外资作为发展经济的核心策略。

吸引富国投资,不仅是出于尽快摆脱生存的危机的考虑,更是出于其自身安全的考虑。

如何吸引外资是新加坡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

新加坡的做法是:政府以补贴的方式鼓励外资落户。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奏效的。

但用于补贴的资金从何处来呢?在这个问题上,新加坡有其独到的做出:通过强制推行个人储蓄中央公积金来解决国家资本的来源和积累问题。

中央公积金不仅为吸引外资提供了补贴来源,同时也为兴建政府组屋(相当于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初创的1965~1973年之间,新加坡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以补贴的方式加大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度,重点发展转口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外来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推动了经济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大力兴建政府组屋,不仅实现了"居者有其屋",而且有力地拉动了国内消费市场,既使人民安居乐业又有助于国家资本――中央公积金的扩大积累,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随着形势的变化,虽然后来政策有所调整,但基本模式并未改变,而是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完善。

例如,在1974~1985年之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并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新加坡在贸易转口占经济主导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加工业,出现了国内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来雇佣劳动力。

新加坡工业园十五年开发成就介绍

新加坡工业园十五年开发成就介绍

2009.6

园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3. 成为无锡新区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示范园区 在WSIP与新区政府关系的处理上,新区管委会坚持理性作为, 如,新区负责园区规划的审批,负责出资把各种基础设施接通到 园区边线,负责地块拆迁和平整;为园区企业需要的政府审批事 项包括海关、商检等,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对WSIP重大事 项提供建设性意见等形式,理性支持WSIP的自主经营与独立发展, 放手WSIP按照市场化理念和商业性原则运营。
2009.6

寻找新机遇,谋求可持续发展
总结:
5、开发工业园区,应该走政府规划和服务、企业化运作的道路,走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一味求大,要节约土地,要讲投入产出。
2009.6

WSIP
2009.6
2009.6

主要经验和教训
经验
1、引进了富有园区开发经验的战略合作伙伴, 引进新方管理经验,创造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
2、市场化运作。WSIP负责园区开发、招商、管理,新区 管委会负责政府服务。
3、土地集约化开发。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投入强度和产出
2009.6

2009.6

无锡星洲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第一阶段 1994-2002 以新方管理为主,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和管理高科 技园区的先进理念,成功引进了一大批国际著名大 公司,树立了园区的良好品牌。
2009.6

无锡星洲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第二阶段 2002-2006 以中方管理为主,从开发园区向经营园区转变,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好转。
2009.6

园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2. 发挥好无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和辐射源作用 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已经成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 产出最密集的区域,不少高科技龙头企业还引来一批 配套服务企业分布在园区周边,带动了新区乃至全市 的经济发展。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摘要:为了改变这种面貌,新加坡建立了开发区,选择了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为主的发展道路。

其工业园区的成功建立使新加坡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且时至今日依然保持发展活力。

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

二战后,新加坡是一个缺乏资源、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的弹丸之地。

为了改变这种面貌,新加坡建立了开发区,选择了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为主的发展道路。

其工业园区的成功建立使新加坡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且时至今日依然保持发展活力。

其开发模式一直是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和模仿的对象。

一、从荒芜之地到工业中心裕廊位于新加坡岛西南部的海滨地带,距市区约10多公里,面积为60平方公里。

此地区原本为荒芜之地,大部分地貌是沼泽和丘陵,但是具有建设现代化工业区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

1961年政府计划在裕廊划定6480公顷土地发展工业园区,并拨出1亿新元进行基础建设。

1968年园区内的厂房,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电力、供水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同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镇管理局(JTC),专门负责经营管理裕廊工业区和全国其它各工业区。

截止到2003年底,新加坡岛内已建立了30多个工业园区,共占地8025公顷,已开发5069公顷,包含了7000多家跨国公司和本地的高技术制造业公司,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25%,雇佣了全国1/3以上的劳动力。

其中裕廊镇管理局公司(JTC Corporation)是这些工业园区的主要开发者。

二、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段裕廊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前后分为三个阶段:1、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1961-1979年):此阶段的入区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是为了解决新加坡就业问题,改变其工业落后的面貌。

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新加坡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到70年代末,新加坡失业率从1965年的10%下降到3.3%;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1965年的15%上升到27%。

2、技术与资本主导阶段(1980-1989年):为了吸引高附加值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JTC启动了10年的总体规划(1980-1990年),此项规划体现了这个阶段的服务特点,即为高增长型的企业设计和提供具有差异化的设施和厂房,包括将南部的岛屿开发区开发成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配售中心,将罗央开发成第一个航空工业中心以及建设新加坡科技园区以容纳科技开发型企业。

新加坡工业园发展模式演变(第一至三代)

新加坡工业园发展模式演变(第一至三代)
花园式的郊区商业园 新加坡建立了第一个集商业和办公于一体的商业园---国际商业园。在国际商 业园规划中,贸易活动和现代化办公得到有效的结合与发展。园区不仅提供 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还致力于营造居民、公司企业、国家级研究 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之间所组成的社区精神。 - 新型的中高密度工业厂房 (容积率2.0-2.5)
武吉巴督工业园
高密度车辆无障碍通行式工业厂房 高密度车辆无障碍通行式工业厂房
面积 :1.8公顷 容积率 :2.5 -集装箱车辆坡道的垂直交通,增加了可开发面积,有效的提升土地价值。 -缩小开发规模:吸引那些不能负担大型地块的业主。每个厂房的面积可以小 到只有150平方米。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 与居住区分离的大型工业区、低容积率、低密度的开发模式 - 靠近住宅区的小型轻工业区和多层厂房 案例: 案例: 大士工业区 笼东工业区的多层工业厂房 宏茂桥的低密度联体式工业厂房
案例: 案例:TUAS工业区 工业区
规划特点: 规划特点 与居住区分离的大型工业区、 低容积率、低密度的开发模式。 产业类型:一般制造业 产业类型 地块划分: 地块划分: 0.8-1.0 ha 容积率:1.0-1.4 容积率 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网格状,考虑集装箱车辆 的通行 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基本设施如水、电 厂房形态: 厂房形态:独立式厂房
案例:宏茂桥的低密度联体式工业厂房 案例:宏茂桥的低密度联体式工业厂房
规划特点: 布置在居住区周边的 规划特点 无污染小型工业区(维修业) 容积率 : < 1.0 楼层数 :2 层 道路系统:网格状,集装箱车辆一般不能 道路系统 够直接通行
芽笼东
宏茂桥工业区
第二代 1980s
经济发展背景: 经济发展背景:

新加坡的工业发展和园区规划经验讲义

新加坡的工业发展和园区规划经验讲义
>10
484 1,838 37900
263
129 2.3
10
新加坡的经济和工业发展历程
开拓型 / 技术企业型
资本 密集型
科技 密集型
1990s
2000s
技能 密集型
1980s
劳动力 密集型
1970s
1960s
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推动了经济和工业 的发展和转型,是一个有效载体和运作平11 台
1960s : 劳动力密集型
教育 组团
商业组 团
居住组 团
绿化带
仓储组 团 一类工业 组团
绿化带 高速公路
二类和三类工业
组团
码头
海岸
14
裕廊工业园区
城区 裕廊港
基本情况:
面积:约65平方公里
开发时间:1962—至今
功能定位:
新加坡最大的综合工业区、世界第三大 石化炼油中心和工业港为主,并以相应 城市功能加以支撑的港区城一体化的综 合产业新城。
东南亚地区最适宜从事研发的理想 之地;
新加坡全球竞争力排名提升的重要 因素之一; 主导产业:
生物科技、微电子学、机器人等方 面的研发
新加坡科学园 II 期和 III 期
科学园
科学园 I期
科学园II期
科学园III期
新加坡国际商务园
新加坡国际商务园基本情况: 面积:37公顷, 功能定位: 企业研发测试中心、区域总部、 商业教育等; 主要企业:创新科技、宏基、 欧洲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 英华美教育等;
8
扎根本土 --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的建设
9
新加坡经济概况
人口(万人)
(亿美元) 国际收支差额
(整体平衡)(亿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额(亿美元) 失业率(%)

(最新整理)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案例@产业园区

(最新整理)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案例@产业园区
(最新整理)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案例@产业园区
2021/7/26
1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
[关键字]: 产业园区
[简介]: 裕廊工业区是新加坡最大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三分之二以上,自60年代至今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目前裕廊 工业园已经发展成为集科技工业、居住、办公、商业为一体的配 套完整的综合工业区。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7
通过国际化商务园区的建设吸引电子、生命科学等高 新技术产业
•科技工业 和商务园区
–重点发展电子、生命科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主要园区包括:国际商务园区(200余家跨国大公司进驻)、 Changi商务区(主要为软件、研发等知识密集型企业)、Onenorth园区(创新基地)和Start-up中心(服务于新生企业)
– 兴建一批标准厂 房
– 由于当时实行进 口替代战略,加 之政局不稳,起 步阶段仅有150多 家企业入驻,且 多为本国资本
– 1968.6设立裕廊 镇管理局(JTC), 专门负责园区的 开发管理
– 从进口替代策略 全面转向出口加 工策略
– 开发区整体布局 基本形成,投资 环境进一步得到 改善
– 国外资本开始大 量涌入,许多知 名厂商选择这里 作为其海外生产 基地
起步阶段 阶段I:19611968
初具规模 阶段II:19681990
产业转型 阶段III:1990199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管理转型 阶段IV:19972001
创新发展机制 阶段V:2001-至今
– 起步阶段先开发 土地14.5平方公里
– 政府重点建设港 口、码头、铁路、 公路、电力、供 水等各项基础设 施
– 政府为投资者提 供低息贷款及享 受统一税收的优 惠政策

2660315_工业园区进化论_

2660315_工业园区进化论_

54将工业园区城镇化但是,从1962年9月第一家工厂在此奠基起,裕朗裕廊工业园的发展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解决了当时新加坡的就业问题,改变了国家工业落后的面貌。

到70年代末,新加坡失业率从1965年的10%下降到3.3%;制造业占GDP 的比重由1965年的15%上升到27%。

为了吸引高附加值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裕廊工业园启动了10年的总体规划,为高增长型的企业设计、提供具有差异化的设施和厂房,包括将南部的岛屿开发区开发成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配售中心,将罗央开发成第一个航空工业中心以及建设新加坡科技园区,以容纳科技开发型企业。

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激烈的竞争将工业园区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除了传统的厂房区,还出现了商业园、技术园、后勤园等新概念的园区。

为了提高集约化利用园区的土地,裕廊工业园将成本效益分析和知识经济融合到工业园区的设计和发展之中。

1、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地的产业区。

2、技术与资本主导阶段3、知识经济主导阶段甸大的产业区。

1961-1979年1980-1989年1990年以来城市综合体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比较典型的是北京的CBD商圈,以及今年6月在香港上市的五洲国际。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工族“在市中心工作、回远郊区安家”正好相反。

为了解决早晚迁徙的问题,新加坡政府下令,在通往裕廊的公路设收费站。

这个做法激怒了工会,经济发展局的官员也担心会吓跑投资商,事实却恰恰相反。

从此,雇主开始支付工人住房津贴,鼓励他们在此定居,这个以厂房为主的穷乡僻壤成了裕廊镇。

世界各国的工业园建设一般有两种模式。

一是先招商建厂,根据生产的需要和扩展情况逐步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成本和风险小;但效率不高,尤其不利于长线规划。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介绍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介绍

1.概况 2.空间布局
2.1功能分区 2.2交通 2.3社服设施
3.产业结构调整 4.分段建设 5.小结与启示
全区规划19个“邻里中心”,2个商业服务分中心, 一个中心商城。每个“邻里中心”承担为半径0.5平方、1 万多户居民服务的功能。这里有商店、超市、餐馆、娱乐 等服务设施,是社区居民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
空间布局
1.概况 2.空间布局
2.1功能分区 2.2交通 2.3社服设施
3.产业结构调整 4.分段建设 5.小结与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理念是先造工厂,有了一定 规模后,建住宅,住宅造了一定规模以后再造商业。“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推导。工厂建起来了,人要进去, 就会有住宅的出现,住宅有里,有了人的活动,就会有商 业,正式这个简单的逻辑道理指引园区的发展
3.产业结构调整 4.分段建设 5.小结与启示
这70平方公里地段(包括7.2平方公里的金鸡湖)将被划分成3 个卫星镇,总人口将达60万人。在必要时,园区继续向东部扩展。 这3个自给自足的新镇是以下面的方式划分: . 天然/人工特征如河道、湖泊和高速公路,作为各镇之间的边界, 容易辨认。 每个镇区的特色,比如第一期地区靠近古城,第二期地 区拥有优美的湖畔环境,第三期地区拥有广阔土地。
作为60万人口的家 园。
从而改善居住 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提供足够的和种类多样化的住屋。 ●提供良好的社区设施和基础设施,
环境。
1.概况 2.空间布局
2.1功能分区 2.2交通 2.3社服设施
3.产业结构调整 4.分段建设 5.小结与启示
在商业、文化和其 他功能方面为新园 区及更广大的地区 提供机会与服务。 为人民和商业提供 高效率的运输。

产业园区一代到五代的升级变迁

产业园区一代到五代的升级变迁

导语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级湾区相继形成并崛起,分别以金融、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要特点。

而同为世界四大湾区的粤港澳大湾区以“世界工厂”闻名,产业规模庞大,产业园已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纽带,园区为大湾区留住企业,为企业留住人才。

但目前产业园区发展仍面临着多种问题,大量“鬼城园区”、“空心园区”、“僵尸园区”等情况出现。

以此为镜,5.0时代产业园区发展迈入黄金成熟期。

如何在“市场厮杀战”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专业操盘手为你解读,新一代产业园区的蜕变之路及四种必然趋势。

"产业园从1.0到5.0的蜕变之路自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以来,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也随之进入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内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升级。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其最早的“前身”来源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开发区”,也即是产业园区的1.0时代。

随后又涌现“工业区”“高新技术园区”“文化创意园区”等不同形式的产业浪潮,直到近年来大热的产业园区5.0时代——产业新城,都是产业园区在不同阶段的必然产物。

随着时代发展和经济局势的变化,产业园区亦会随之呈现不同时期的产业需求。

在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的产业园区中,产业服务作为园区对外竞争必备的战略性软实力,同样需要与“产”俱进,跟上园区发展的脚步。

PART/01产业园区1.0——传统工厂型园区产业园区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萌芽出现的,当时国内产业百废待兴、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基础均为薄弱,园区的建设和管理都处于摸索发展阶段,进程也较为缓慢。

此时的园区产业主要是以制造业、工业为核心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企业对发展环境的要求也比较简单,重点是在区位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为企业提供基本满足生产条件要求的物理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BP1
TBP2
TBP1
TBP2
工业区内更多生活配套
:大士工业区 位置 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中心商业设施、小型 公共设施、高尔夫球场、 、 俱乐部、游艇俱乐部 - 中心商业设施服务范围为 1.5公里 - 小型公共设施服务范围 400米(10分钟步行距离)
新加坡科学园
产业类型 :主要从事生物科技、微电子学、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1984年 的发展 :108公顷 :BP (Business Park) :1.5 - 4公顷 :1.2-2.0 :4-6 层 :公共设施集中布置 :会议室、诊疗所、托儿所、F&B、 便利店、休闲场所、园区巴士
武吉巴督工业园
高密度车辆无障碍通行式工业厂房 高密度车辆无障碍通行式工业厂房
面积 :1.8公顷 容积率 :2.5 -集装箱车辆坡道的垂直交通,增加了可开发面积,有效的提升土地价值。 -缩小开发规模:吸引那些不能负担大型地块的业主。每个厂房的面积可以小 到只有150平方米。
1980s1980s-资本与技术密集产业
工业活动呈现出分散型与专业化特点,除了满足制造业活动需求,加 工处理、测试,以及研发等特殊功能需求业逐渐增加。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 产业组团发展概念,如晶片制造园/制药组团/石油化工岛 - 工业区内更多生活配套设施, - 科学园的诞生-新加坡科学园 案例
案例
樟宜商业园/国际商业园
卡奇武吉工业区/武吉巴督工业园 /
花园式的郊区商业园 Changi Business Park,樟宜商业园 ,
面积 用地类型 地块划分 容积率 楼层数 规划特征 :66公顷 :BP (Business Park) :0.5 -1 公顷 :1.6 - 2.5 :4- 8 层 :将城市规划概念融入工业区规划 概念中,创造花园式、综合多元化 的办公环境,包括”学、研、玩 “等城市主要元素。 :知识密集设施,酒店设施,中央 供冷设施 District Cooling System (DCS),提供冷气所需的冷水
新加坡工业园发展模式演变
1. 第一代:1960s & 1970s 2. 第二代:1980s 3. 第三代:1990s 4. 第四代:2000s
第一代 1960s & 70s
经济发展背景: 经济发展背景:
1960s 就业机会的创造 Creating Jobs 1970s 技术训练 Teaching Skills
设施配套
花园式的郊区商业园 Changi Business Park,樟宜商业园 ,
花园式的郊区商业园 Changi Business Park,樟宜商业园-典型建筑 ,樟宜商业园-
German Building -新加坡的德国中小企业的孵化中心 主要功能 :高科技、软体产业、研发产品设计与开发、资料 处理 辅助功能 :展览、会议 发展策略 :特定国家的中小企业公司的孵化点,提供相同背 景的公司交流机会。提供现成的现代化办公室,相关机构服 务如税务等。 占地面积 :2公顷 容积率 :1.4 楼层数 :6 层
花园式的郊区商业园- 花园式的郊区商业园-规划要点小结
- 地处交通便捷的位置 - 提供高标准的基础设施 :如一站式基础设施服务 - 良好的环境和辅助配套设施,这类型商业园比较受IT业和知识型工作人群的欢 迎 - 塑造园区独特品牌:通过优秀的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集中开敞绿地,塑造园 区形象。每个地块并没有规定绿化率,但要求沿地块边界提供至少2米宽的绿 化带 - 单个地块面积不小于0.5公顷,以保证足够的面积用作景观,塑造花园式的办公 环境 - 对建筑层高没有控制 - 不设置集中的小型公共设施(与以制造为主的大士工业区不同) - 园区有详细的城市设计导则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 与居住区分离的大型工业区、低容积率、低密度的开发模式 - 靠近住宅区的小型轻工业区和多层厂房 案例: 案例: 大士工业区 笼东工业区的多层工业厂房 宏茂桥的低密度联体式工业厂房
案例: 案例:TUAS工业区 工业区
规划特点: 规划特点 与居住区分离的大型工业区、 低容积率、低密度的开发模式。 产业类型:一般制造业 产业类型 地块划分: 地块划分: 0.8-1.0 ha 容积率:1.0-1.4 容积率 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网格状,考虑集装箱车辆 的通行 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基本设施如水、电 厂房形态: 厂房形态:独立式厂房
面积 用地类型 地块划分 容积率 楼层数 规划特征 设施配套
第三代 – 1990s
经济发展背景: 经济发展背景:
1990s 转型时期
- 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 吸引吸引制造业企业运营总部(Operational Headquarter Office),推动本地 中小型企业(SME)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巴西立/兀兰/淡滨尼晶片制造园 大士医药园和大士工业区 新加坡科学园
产业组团: 产业组团:晶片制造园
•兀兰晶片制造园 兀兰晶片制造园
面积 用地类型 地块划分 容积率 高度控制
规划特征 设施配套
:48.5 – 60.5 公顷 :B2 :6-20公顷 :1.3 -2.5 :巴西立:26-54米 兀兰35米 – 132米 淡滨尼22-50米 :紧邻居住区 :职工宿舍
案例:宏茂桥的低密度联体式工业厂房 案例:宏茂桥的低密度联体式工业厂房
规划特点: 布置在居住区周边的 规划特点 无污染小型工业区(维修业) 容积率 : < 1.0 楼层数 :2 层 道路系统:网格状,集装箱车辆一般不能 道路系统 够直接通行
芽笼东
宏茂桥工业区
第二代 1980s
经济发展背景: 经济发展背景:
( 如巴西立晶片园 400单 位的职工宿舍) 巴西力晶片制造园
•巴西力晶片制造园 巴西力晶片制造园 •淡滨尼晶片制造园 淡滨尼晶片制造园
SSMC (Systems on Silic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淡滨尼晶片制造园 兀兰晶片制造园
产业组团: 产业组团:生物制药园
位置 :大士工业区 :一期183公顷,二期188公顷 面积 地块划分 :9-20 公顷 用地类型 :B2 容积率 :1.0 -1.4 :<6 层 楼层数 设施配套 :第三方服务设施提供者,一个集中多 样设施为一体的build-own-operate concept,提供的服务包括天然气、冷 水、蒸汽的提供与废弃物处理等。
用地类型 :B2 容积率 :2.5
高密度车辆无障碍通行式工业厂房 高密度车辆无障碍通行式工业厂房
地点 产业类型 面积 地块划分 容积率 楼层数 规划特征 :武吉巴督工业园 Bukit Batoh TechPark 21 :无污染的轻工业、电子商务以及研发机构 :15公顷 :1.8 – 2.0 公顷(最小的0.3公顷) :2.5 :6 - 14层 :车辆无障碍通行式工业建筑
设施配套
花园式的郊区商业园 Changi Business Park,樟宜商业园 ,
花园式的郊区商业园 Changi Business Park,樟宜商业园 ,
产业类型 面积 地块划分 容积率 楼层数 规划特征 :高科技公司总部,数据与 软件产业研发部门 :33公顷 :0.5 -4公顷 :1.4 - 2.5 :<15 层 :将城市规划概念融入工业 区规划概念中,介绍花园式、 综合多元化的办公环境,包 括”学、研、玩“等城市主 要元素。 :商业孵化设施
花园式的郊区商业园 新加坡建立了第一个集商业和办公于一体的商业园---国际商业园。在国际商 业园规划中,贸易活动和现代化办公得到有效的结合与发展。园区不仅提供 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还致力于营造居民、公司企业、国家级研究 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之间所组成的社区精神。 - 新型的中高密度工业厂房 (容积率2.0-2.5)
新型的中高密度工业厂房
:2.0-2.5 容积率 联体式和多层式 :适合中小型厂家 :车辆无障碍通行多层式 新建筑形式
中密度联体式厂房
背景: 背景:由于容积率提高,有些厂家不能承担大型 地块,联体式工业建筑因而十分的成功和受市场 欢迎。它适合要求中等厂房面积和需要独立装载 货物区的业主。 位置 :卡奇武吉工业区
大士工业区 一期
案例:芽笼东工业区的多层工业厂房 案例:芽笼东工业区的多层工业厂房
规划特点:集中的中等规模工业区 规划特点 产业类型:纺织、家具、印刷、电子加工业 产业类型 容积率 :1.0 – 1.4 楼层数 :4层 厂房设计:厂房设计有综合客运与货运电梯, 厂房设计 因此适合原料体积较小的产业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