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练(教师版)
文言短文阅读 教师版
文言短文阅读练习(教师版)阅读下列文言文段,给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翻译加下划线的句子。
(一)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今以不谷①之不肖而议于朝,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用“/ ”给下文断句: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2、翻译下列句子今以不谷①之不肖而议于朝,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①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②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二)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
”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①抵法,与帝王徇②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徵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
’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
’亦犹是也。
”上曰:“然。
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注:①赇:贿赂。
②徇:通“殉。
1、吏受赇①抵法,与帝王徇②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2、上曰:“然。
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1、官吏接受贿赂而触犯法律,和帝王追求骄奢淫逸而使国家灭亡,跟那个商人胡人一样可笑又有什么不同呢?2、唐太宗说:“对啊!我和你们应该努力相互帮助,希望免得被人家笑话!”(三)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①,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矣”今王动②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高二文言文训练三(教师版)
(九)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实词【试题解析】C项“励精”一词,意为“振作精神”。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断句【试题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练习(教师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练习(一)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B、无不膝行而前C、欲东下井陉击赵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皆沉船,破釜甑A、水上军开入之B、异姓并起,英俊乌集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梁以此奇籍B、天下苦秦久矣C、而相如廷叱之D、而耻学于师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项王军壁垓下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B、大王必欲急臣C、侣鱼虾而友麋鹿D、项伯杀人,臣活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将军身披坚执锐B、小学而大遗C、积善成德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追亡逐北,流血漂橹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C、外连横而斗诸候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等死,死国可乎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C、后人哀之而不鉴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牛困人饥日已高C、不能独完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D、足下深沟高垒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B、人皆得以隶使之C、置人所罾鱼腹中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公始常欲奇此女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月出于东山之上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樵于江渚之上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生死而肉骨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⑧籍吏民,封府库⑨六王毕,四海一⑩李牧连却之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1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患志之不立②羞与绛、灌等列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不能容于远近⑥秦孝公据函之固⑦安能屈豪杰之流⑧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⑨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⑩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A、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B、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C、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D、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15、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初三文言文专项练习(《喜雨亭记》)教师版
(林康泽)课外文言文拓展练习《喜雨亭记》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归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1)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B )A.一童子烧酒炉/ 正沸(《湖心亭看雪》)B.使吾与二三子/ 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喜雨亭记》)C.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岳阳楼记》)D.今天/ 不遗斯民(《喜雨亭记》)(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 )A.民以为未足(《喜雨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B.越明年(《岳阳楼记》)越三月(《喜雨亭记》)C.亭以雨名(《喜雨亭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D.官吏相与庆于庭(《喜雨亭记》)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翻译: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
②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翻译: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开始干早就赐给他们雨。
(4)明代杨慎评论此文,认为“此篇题小而语大”,请你说说,本文“小”在何处,又“大”在何处。
初三文言文专项练习(辨白檀树)教师版
文言文阅读练习专题辨白檀树[五代]王仁裕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
其下常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
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
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
其白檀,乃一白栝(guā)树也。
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④也。
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玉堂闲话》)【注释】①虺(huǐ):一种毒蛇。
②移时:一段时间。
③限:限制,限定。
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
④毳(cuì)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翻译]:辨白檀树剑门左边的峭岩之间,有一棵大树,生长在石缝中,好几围粗,枝干纯白色。
人们都传说这是一棵白檀树。
树下常常有一条大毒蛇,蟠踞在那里守护着,村民不敢去采伐它。
又说西岩的半腰处,有志公和尚的影像。
路人从这里走过的时候,都要朝西方擎起双手顶礼膜拜,就像亲眼见到了如来一样。
王仁裕于癸未年进入蜀地。
他走到那岩下时,尤其注意地观察了一番,来判断向来的传说是否属实。
这时候正赶上天气晴朗,溪谷青翠,就像用水洗过的样子。
于是他就勒住马辔久久观望。
那白檀,原来竟是一棵白栝树!道路被夹在溪谷中,这类情形特别多,哪有什么毒蛇盘绕香檀树的事!他又向西看那志公和尚的影像。
在岩间有圆柏一棵,那就是志公戴着竹笠的头;两边有上下走向的石缝,画出了志公的身形;斜向的石缝,就是袈裟上的花纹了;那上面有斑斑驳驳的苔藓,就勾勒描画出山水图案来。
这才审定,那树不是白檀树,那影也不是志公的留影。
弄明白了,才知道人们的误传没有边际呢!(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A )A.大可数围果得于数里外B.又西岩之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路人过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溪谷洗然吴广以为然解析:A.数:几。
人教部编版期末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教师版)
一、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一文,完成1-3题。
(6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到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7.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不回的一项( )(3分)。
A. 君子之.行B. 非学.无以广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C. 年与时.驰D. 将复.何及元方时.年七岁(《陈太丘与友期行》) 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狼》)8.本文在论述“志”、“学”关系的时候多次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说明。
(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3-5题。
(8分)许金不酬明刘基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渔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④贾人勃然作色曰: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⑤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③?”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舣⑥而观之,遂.没。
【注】:①贾人:商人。
②苴:枯草。
③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④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
⑤薄:撞。
⑥舣:叮,使船靠近。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2分)①渡河而亡.其舟( ) ②予.尔百金( )③向.许百金( ) ④遂.没(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②是许金而不酬者也!5.从这个故事中的商人身上,我们吸取了一个什么教训?(2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
为解答此类题目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句意:君子的行为操守。
之:的;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之:的B.句意: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试卷附解析教师版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试卷附解析教师版一、课内阅读(共4题;共43分)1.(12分)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1分)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
(填序号)A.溺B.故C.堙D.少女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④乌鸦叼来许多石块,填塞在瓶子里。
(2)(1分)故事的主人公是。
精卫填海的原因是,精卫填海的过程是。
(引用原文的话)(3)(2分)翻译画横线的句子(4)(1分)下面几则故事中,与“精卫填海”的精神相似的是()A.八仙过海B.愚公移山C.嫦娥奔月D.女娲造人(5)(2分)读了这篇神话,你想对精卫说些什么?【答案】(1)A;D;B;C(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3)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4)B(5)精卫,你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应该向你学习【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2/ 13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考查对古代神话成语的理解,在于平时的积累和实际。
(5)解答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
故答案为:(1)①A;②D;③B;④C(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3)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4)B(5)精卫,你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应该向你学习。
202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
202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一.选择题1.下列爱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疼爱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吝啬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欣赏 )答案 C 爱惜2.下列安字解释正确的两项()A.然后得一夕安寝(安稳 )B.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哪里 )C.风雨不动安如山(安逸 )D.既来之,则安之( 安定 )答案AB ( C.安稳D 使…安定)3.下列本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B.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C.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D.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来)E.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F.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答案 B根,这里指树干 D推究本源、考查4.下列鄙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界)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的地方 )C.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浅陋 )D.肉食者鄙 (鄙视)E.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鄙俗不开化的人)F.孔子鄙其小器( 轻视看不起 )答案A.边境,边邑,这里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边境D.鄙陋,见识浅5.下列兵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士兵 )B.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 )C.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策略)D.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答案A.兵器6. 下列病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生病)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 )D.病瘘,隆然伏行 ( 疾病,生病 )E.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患病 )F.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有病,患病)答案B.困苦E.担心忧虑【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7.下列察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观察)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观察,细看)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看清楚)E.人至察则无徒( 精明)F.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后予以推荐)答案 B. 明察,识别8.下列朝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两朝开济老臣心( 朝代 )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朝拜,朝见,上朝)C.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朝廷 )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早晨)E.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拜 )答案 C.朝见E 朝廷9.下列朝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B.坐南朝北(向着对着 )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朝拜)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朝代(朝廷))E.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早晨)答案 C. 使……朝拜10.下列曾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经)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竟然 )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竟然)D.曾益其所不能(“增”,增加 )E.此儿当及其曾祖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答案 B.曾经7.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是下列哪位名家对自己作品的“自评诗”( A )A. 曹雪芹《红楼梦》B.吴承恩《西游记》C. 施耐庵《水浒传》8. 龚自珍《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B )。
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15)教师版
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5)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译文】班昭续《汉书》扶风郡曹世叔,他的妻子是同郡(扶风郡)班彪的女儿,叫做班昭,字惠班。
学识渊博文采很高。
曹世叔去世的早,班昭守节讲究礼节法度。
她的哥哥班固写作《汉书》,其中有八卷表记和《天文志》没有写完就去世了。
汉和帝下诏命令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继承班固遗志完成《汉书》。
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并命令皇后和贵人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班昭因此号称“大家(gu)”。
每当各地或外国有贡献来的奇异的东西,就下令让班昭写诗赋颂扬。
当时《汉书》刚一发行,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同郡(扶风郡)的马融趴跪在楼阁下边,拜班昭为老师诵读传授《汉书》。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3、写马融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终②总是2.①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②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
3、衬托《汉书》精深。
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
文姬③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之文化常识对点训练2教师版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化常识对点专练(二)(对点练+综合练)题组一对点练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
由皇帝主持在京城举行,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
B.“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
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
C.“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
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
D.“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
始置于战国时代,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
答案 AA项,会试“由皇帝主持”错误,会试由礼部派官员主持。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表,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B.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C.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
始于秦,完善于汉,东汉以后刺史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D.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司”即“主管”“管理”。
答案 C刺史,官职。
西汉初年,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使各地,不常置。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
全国分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可见刺史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除,指任命官职,如“授”“拜”也是指任命官职。
B.弱冠,指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C.丁内艰,是古代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D.至顺,是元文宗的年号,帝王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元贞”“延祐”“仁宗”“至正”。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师版张堪不贪张堪,南阳宛人也。
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
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捡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
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
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洋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
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
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翻译】张堪,南阳宛人,。
张堪早年成为孤儿,把先父的财产一百余万都让给了侄子。
十六岁时,在长安求学,志向美雅,能够自励,儒生们都称他为“圣童”。
成都被攻克之后,张堪首先占据城池,检查府库所藏财物,收敛珍宝,全部列出名单上报,一点都没有装入自己腰包。
他安慰招抚城中的官员百姓,蜀地之人非常欢悦。
皇帝曾召见各郡负责财政的官吏,向他们询问各郡的风土人情以及前后郡守县令能否称职。
蜀郡负责财政的属官樊显进言说:“渔洋太守张堪过去在蜀郡时,他的仁爱能够惠待下属,威严能够讨罚奸人。
之前公孙述攻破蜀郡时,珍宝堆积如山,他所掌握之财物,足以富及十代,然而张堪离职的时候,乘坐的是断了辕的破车,睡的是布被,用的是布袋而已。
”皇帝听了,叹息了很久,授予樊显做鱼复县令。
正要征召张堪,恰逢他病逝了,皇帝非常同情惋惜他,于是下令对他加以褒扬,赏赐给他一百匹帛。
〔注释〕①既拔:被攻克。
②计吏:古代周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
③卷握之物:指掌握的财务。
④征:征召。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堪先入据其城()②会病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
3、古人云:“不贪为宝”在面对无以计数的珍宝时,张堪坚守了他做人的原则,他清廉不贪的品格才是真正的珍宝。
从选文来看,他的“不贪”体现在哪些方面?蔡伦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以永平末始给事宫掖①,建初中,为小黄门②。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练习教师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练习一、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来,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A.名词作动词B.意动用法。
C 使动用法1.吾师道也(A )2.吾从而师之(B )3. 而耻学于师(B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 )5. 可不战而疲秦师(C)6. 等贵贱,均贫富(C)二、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函)3.沛公欲王关中(王)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三、下列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B )。
1.函.梁君臣之首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4.沛公军.霸上5.火尚足以明.也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0.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1、2、4、6、8B.1、3、4、6、10C.2、4、5、6、8D.5、6、8、9、10四、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属于使动用法的是(2、3、4、7)1.常以身翼.蔽沛公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既来.之,则安.之(《论语》)(此句意思请同学们查词典)4.外连衡而斗.诸侯5.渔人甚异.之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五、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糜鹿C、序八州而朝同列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5、C A、使动用法,使……跳舞)B、意动用法,以……为朋友C、使动用法,使……来朝见D、使动用法,使之为王六、下列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D)。
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3.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4.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5.天下云集响应6.项王则夜起,饮帐中A.245B.345C.1236D.356七、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C )。
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断句练习 教师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教师版)1、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
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
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
值祥私起,空斫得被。
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
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译文:王祥对待他的后母朱夫人非常谦恭谨慎。
他家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实很好,后母一直让他看守那棵树。
有一次,王祥正看守李树时忽然起了风雨,王祥就抱着树哭泣。
王祥曾经在别的床上睡觉,后母亲自前往,准备暗中砍死王祥。
正好那时王祥起床,后母空砍在被子上。
等到王祥回来,知道后母因为没能杀死他而遗憾不已,因而跪在后母面前请求一死。
后母于是终于被王祥所感动,从此爱护他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2、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
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译文:骠骑将军的为人,话语不多,从不随便多言多语泄漏机密,他作战有勇气,一往无前。
皇帝曾经要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看用兵方法谋略怎样就行,不必学古人兵法。
”天子给他建造住宅,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消灭,没法考虑家的事!”因此,皇帝更加重视喜爱他了。
3、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4、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译文:所谓童心,指的是真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5:苏轼(学生版、教师版)
文言文专项练习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佑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
五年,调福昌主簿。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
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复对制策,入三等。
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
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
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
不若于馆阁中近上官职与之,且请召试。
”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用“/”线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B.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C.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D.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冠,读guàn时,可以指的是戴帽子;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高考文言文断句专练(教师版)
高考文言断句翻译素材积累专练(教师版)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即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译文: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贫困没有依靠,就改嫁了常山朱氏。
他长大后,知道出身于世代为官的人家,感动地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
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以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候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于是就博通儒家经典的要领,慷慨有抱负于天下。
因此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初二文言文专项练习(《赵襄王学御》+《乞用韩琦、范仲淹》)教师版
初二文言文专题练习赵襄王学御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
④调:谐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下面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三易马而三后(更换)B.术未尽也(穷尽)C.俄而与子期逐(不久)D.子之教我御(抵挡)(2)对文章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B)A.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B.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C.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D.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翻译: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
②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翻译:然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心思都在臣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4)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落后原因: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
启示:做任何事,如果不专心致志,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
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时只有抛弃杂念,集中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成绩。
翻译: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马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
赛时,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落在王子期后边。
襄王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技术)没有完全教给我。
”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只是您使用得不恰当。
凡是驾车需要注重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
初三文言文专项练习(《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教师版
初三文言文专项练习之《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讲义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羸滕履跷①,负书担橐②,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絍(rèn),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③,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④。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选自《战国策· 秦策一》)【注释】:①羸滕履跷:扎系藤蔓,足穿草鞋。
②橐(tuó):袋子。
③摩燕乌集阙:摩,登上。
燕乌集阙,宫阙名。
④关不通:函谷关内和关外的交通隔绝,指秦兵不能出函谷关。
(1)“迁移课内”是理解文言词义的重要方法。
请运用该方法解释选句中的加点词。
1.怎么2.一年3.道歉(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限断4 处)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3)结合下面句子和文中相关内容,简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对比一是苏秦自身的形象与心态的对比:苏秦说秦失败后穷困潦倒、失意羞愧,而说赵成功后,卿相之尊,“百乘”的威仪与得意忘形的心态。
对比二是家人态度的前后对比:说秦不成,家人冷落至极;在赵尊宠,家人礼遇有加。
初三文言文专项训练之《张淳传》教师版
初三文言文专项训练之《张淳传》选自《明史》【导读】张淳,明朝人,精通法理,善于办案,凭借杰出的治政能力,威震、造福一方,吏民皆慑服。
张淳不滥用刑罚,不屈打成招,办案“以理卜”,重事实,重法理的精神,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尤其值得弘扬。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
隆庆二年进士。
授永康知县。
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
淳至,日夜阅案牍。
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①,无留滞。
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
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
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
”寝不行②。
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
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
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
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
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
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论者。
永人贫,生女多不举。
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以给全活无数。
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
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
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
”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③。
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
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
以理卜,何神之有。
”【注释】①晷(guǐ):指日影,比喻时光。
②寝:寝,搁置。
③辜:罪。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淳劝诫备至/ 贫无力者捐俸以给 /全活无数。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连告罢七令(罢免)(2)淳刻期三月必得盗(限期)(3)及檄累下(连续)(4)淳阳笑曰(表面上)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 )(B)。
A. 盗遁久矣,安从捕/多歧路,今安在?(疑问代词,哪里)B.责以通盗死罪。
/以刀劈狼手。
初三文言文专项练习(《送东阳马生序》《忠雅堂集》)教师版
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教师版)《送东阳马生序》《忠雅堂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①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注释】:①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无从致书以观致:得到B.走送之走:走路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忧虑,担忧D.俟其欣悦俟:等待(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翻译: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3)语段【甲】中两次提到“不敢”,分别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或态度?解析:第一个“不敢”,写出了作者坚守诚信;第二个“不敢”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谦和。
(4)语段【甲】【乙】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阐明二者的不同之处。
解析:语段【甲】侧重于学习要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语段【乙】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
【翻译】:【甲】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与友人论师书
日者,足下枉过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见。
顷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为师,仆弗敢闻也。
师道之废久矣,古之所谓师者,曰经师,曰人师;令之所谓师者,曰童子之师,曰乡会试之师,曰投拜之师。
人生五六岁,始能识字。
稍长则习业之文,父兄皆延师教之。
父兄曰:“汝师之。
”吾从而师之。
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童子之师,犹巫医百工之师,称之曰师可也。
乡会试主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未尝许其为师,而相沿师之者,三百余年。
然甲令①又有外官、官小者回避之例,则固明予以师之称矣。
汉人于主有为之制服者,而门生之名,唐宋以来有之。
语其辈行,则先达也;语其交谊,则知己也。
因其一日之知,而奉之以先生长者之号,称之曰师,亦可也。
今之最无谓者,其投拜之师乎!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私。
师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之问,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藉于师者,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今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师矣。
是故一命以上,皆可抗颜而为师,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子,皆引而为弟子。
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
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
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
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
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②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
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
直谅多闻,谓之三益。
不识仆之戅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注:①甲令:法令。
②硁硁:固执。
.1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师道之.废久矣稍长则习业之.文
B. 外雅而.内俗侣鱼虾而.友麋鹿
C. 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 语其辈行,则.先达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B 连词,表并列;A①主谓之间,取独;②助词“的”,中心语和定语之间。
C ①介词,表目的;②连词,因为。
D①连词,表因果,相当于“就”、“便”、“那么”;②副词,表示肯定,相当于乃,就是。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友人前来拜访钱大昕,希望拜他为师,却没有遇到。
不久,钱大昕从他人那里听说这件事,
于是写信表达拒绝之意。
B.钱大昕认为现在所称的老师与古代所称的老师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提出自己从师的主张,明确告诫友人如何择师。
C.自古以来,都有投师拜师之风,然而不同时代投师者和为师者的动机不尽相同,作者对当时不良的投师之风进行了批判。
D.在信的末尾,作者表明了自己愿意以平等的身份与友人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态度,表达了能成为他益友的愿望。
2.(3分)B(文中没有“明确告诫友人如何择师”。
)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4分)
3.(1)(4分)不一定有品德修养的人可以做老师,巫医百工这些人都有做老师的。
评分建议:“道德”、“师”、“之人”,语句通顺,各1分。
(2)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
(5分)
(2)(5分)喜好名声的心里,我年轻时不免也有,到现在才以此为戒,而只看重利益(的想法),我更不敢产生。
评分建议:“迄”、“惟利是视”、省略句、“出”,语句通顺,各1分。
4.请根据第三段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友人”老师的原因。
(4分)
4.(4分)①自己的才学品德不足为师;②自己的能力不能引荐友人;③自己性格固执,不愿求人;④不忍心看到友人被世风迷惑。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兄百川墓志铭
兄讳舟,字百川,性倜傥,好读书而不乐为章句文字之业。
八九岁诵左氏
..、太史公书,遇兵事,辄集录,置袷衣中。
避人呼苞,语以所由胜败。
时吾父寓居棠邑留稼村。
兄暇,则之大泽中,召群儿,布勒.左右为阵。
年十四,侍王父于芜湖。
逾岁归,曰:“吾乡所学,无所施用。
家贫,二大人冬无絮衣。
当求为邑诸生,课蒙童,以赡朝夕耳。
”逾岁,入邑庠.,遂以制举之文名天下。
慕庐韩公见之叹曰:“二百年无此也。
”自以时文设科,用此名家者仅十数人,皆举甲乙科者。
以诸生之文
而横被六合
..,自兄始。
一时名辈皆愿从兄游,而兄遇之落落然。
江西梁质人、宿松朱字绿以经世之学,自负其议论,证曏经、史,横从穿贯,闻者莫不屈服。
而兄常默默,退而发其覆,鲜不窒碍者。
苞谓兄:“盍譬晓之?”曰:“诸君子口谈最贤,非以忧天下也。
”
兄长余二岁。
儿时,家无仆婢,五六岁即依兄卧起。
兄赴芜湖之岁,将行,伏余背而流涕。
其后少长,即各奔走四方。
余归,兄常在外;兄归,余常在外。
计日月得与兄相依,较
之友朋之昵好者,有不及焉。
兄常曰:“吾与汝得常家居,俾.二大人无离忧。
春秋佳日,与二
三同好步北山,徘徊墟莽间,候暝色而归,吾愿足矣。
”及庚辰四月,余归自京师。
七月,兄归自皖江而疾遂笃.,未得一试斯言也。
弟林先兄十岁卒。
兄欲于近郊平畴买小丘自为生圹,而葬弟于其侧。
辛巳
..四月,余为弟卜地于泉井,梦土人云:“伯夷今葬是。
”余不忍废兄之命,遂以次年三月十六日迁弟柩与兄并葬其村之北原。
兄殁于康熙辛巳年十月二十一日,年三十有七。
娶张氏,子道希、道永。
铭.曰:不若于道者,天绝之。
胡体其所受而至于斯?矧材与志,古固有不遂而又何悕!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D
A.布勒.左右为阵勒:率领
B.逾岁,入邑庠.庠:学校
C.俾.二大人无离忧俾:使
D.兄归自皖江而疾遂笃.笃:深厚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C
A.左氏:即左丘明,相传他为《春秋》作传,成《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B.六合: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本文指全国。
C.辛巳:干支纪年法的某一年。
干支纪年法的每一年用一对干支表示,五十年一循环。
D.铭:墓志铭的一部分,概括墓志铭全篇,内容主要为对逝者一生的评价。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当求为邑诸生,课蒙童,以赡朝夕耳。
(4分)
(我)应当谋求做乡里的生员,给小孩子启蒙,以此朝晚赡养老人。
评分建议:“当”、“课”、“以”各1分,语意通顺1分。
(2)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欧阳修《〈伶官传〉序》)(3分)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评分建议:介宾后置、负、语意通顺各1分。
4. 根据第三段简要概括兄弟情深的表现。
(4分)
少时兄弟同卧起,兄弟挥泪告别,盼兄弟相伴而不得。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