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之平煤八矿多网融合通信与应急广播系统研究与应用
煤矿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煤矿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7f7ee7f8c75fbfc77db269.png)
d pe p a e h n e h oo y a e d v lp d T e c mmu iai n s se c n a h e e f l c v r g f mi e, u lx s e k r p o e tc n l g r e e o e . h o nc t y tm a c iv ul o e a e o n o
满足 了设 计要 求 。
关 键词 : 应 急通信 ;无线通 信 ;接入 网关 ;数 字扩音 电话 中图分类号 :N 1 .5 4 T 9 1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1 07 (02 0 — 0 1 0 10 - 84 2 1 ) 1 00 — 5
Re e r h a d Ap l a in o a n s a c n pi t fCo l c o Mie Eme g n y re c Co mm u ia i n Su p r S se nc t p o t y t m o
21 02年第 1期
煤
矿
应急通信体系建设与应用
![应急通信体系建设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ec140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c.png)
广泛应用于应急通信、智能城市、物联网等 领域。
其他相关技术
1 2
其他相关技术概述
包括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微波通信技术等。
其他相关技术的优势
具有专业性、可靠性、保密性等特点,适用于特 定行业和领域。
3
其他相关技术的应用场景
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应用于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等 领域,微波通信技术应用于远程视频传输、广播 电视等领域。
03
应急通信应用场景
自然灾害应急通信
地震
地震发生后,通信设施往往会受到严重破坏,应急通信体系可以 快速恢复通信服务,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洪水
洪水灾害可能导致电力和通信设施中断,应急通信设备可以提供可 靠的通信服务,帮助受灾地区及时获得救援。
台风
台风灾害可能导致电力和通信设施瘫痪,应急通信体系可以提供紧 急通信服务,保障受灾地区与外界的联系。
总结词
重大事故现场,应急通信指挥对于协调救援行动、保 障救援人员安全具有关键作用。
详细描述
在重大事故现场,应急通信指挥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 传递系统,实时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协调救援行动, 保障救援人员安全。同时,还能够及时传递事故现场 的实时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准确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应急通信体系建设与 应用
汇报人:可编辑
xx年xx月xx日
• 应急通信概述 • 应急通信体系建设 • 应急通信应用场景 • 应急通信技术发展 • 应急通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应急通信案例分析
目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应急通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应急通信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 了满足应急处置和救援指挥的通信需 求,所建立的临时性、快速响应的通 信系统。
煤矿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煤矿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6903d8195f312b3169a581.png)
煤矿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煤矿井下工况环境十分复杂,大小事故频频发生。
当事故发生时,如何迅速了解被困人员的位置情况并与之进行有效的通信联络,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建立了一套涵盖煤矿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应急调度通信保障系统,利用井下工业环网通过统一的软件平台,在平时生产中,能够实时了解井下人员的准确数量、流动情况及分布情况,从而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IP数字式全双工扩播通信装置;应急通信保障系统软件平台;工业以太网综合接入关键技术0引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约占一次能源70%,我国煤矿约95%是井工开采,开采条件复杂,而且随着采掘深度增加,煤矿瓦斯、水患、冲击地压等灾害越来越严重,很容易引起重大事故,如近年来河北唐山刘官屯煤矿“12.7”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08人)、山西大同煤矿集团焦家寨矿“11.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47人)、山西临汾瑞之源煤矿“12.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05人)、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8人)、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四矿“9.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9人)等。
2007年7月29日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共有69人被困。
被困人员通过电话及时将被困人数、位置和状况向地面汇报,为救援提供了准确信息,缩短了救援时间,同时通过该电话安抚被困人员,增强了被困人员生还信心,最终被困69人成功获救。
通过此次事件突出反映了煤矿通信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1研究目标1.1本项目开发的目的是建立一套涵盖煤矿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实现矿井通信全覆盖,发生灾难紧急情况具有一键通功能,系统响应时间不超过30秒;1.2通过统一的软件平台,在平时生产中,具有扩音、对讲、打点等功能,可作为皮带、水泵等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还具备广播、背景音乐播放功能,从而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应用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01685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8.png)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应用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是矿井安全生产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必须建立起科学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广播系统来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是一个紧急通信系统,它能在矿井发生突出或其他紧急事件时向所有矿工发送紧急通知。
该系统的功能不仅包括警报、疏散和救援等,还可以提供关于突出煤层和瓦斯含量的实时监测数据,以帮助矿工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下面将从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应用及相关技术等方面,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进行研究。
一、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为了确保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合理有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应急广播系统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矿工的安全。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矿井的特殊环境和危险性,采用防水、防爆等特殊材料或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2.可靠性原则应急广播系统的中断或误报将对矿工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应急情况和故障原因,采取冗余设计和备份措施来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
3.实用性原则应急广播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向所有矿工发送紧急通知。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削减不必要的功能和复杂性,尽可能简单、易用和可操作。
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急广播系统应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是应急广播系统的核心,在系统中负责煤与瓦斯突出数据的统计、处理和预警,以及向各个子系统发送紧急指令和应急广播。
控制中心的地点应该在离井口较远、较安全的地点。
2.井下传输系统井下传输系统包括井下通信设备、光缆、电缆等,用于把控制中心发送的指令传输到各个子系统,将矿工的求助信息传输回控制中心。
3.应急广播子系统应急广播子系统是指在矿井的各个分站点,将控制中心发送的紧急指令通过声音、LED等形式疏散给所有矿工的单元。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应用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53536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c.png)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的应用。
首先分析了突出矿井的安全现状,然后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接着介绍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的原理,以及设计与实现方法。
最后探讨了应急广播系统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结论部分强调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的重要性,同时展望了其在矿业安全领域的推广前景。
通过本研究,希望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保障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安全现状、事故原因、原理、设计与实现、应用、重要性、推广前景1. 引言1.1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应用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事故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采用应急广播系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应对措施。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应用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该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效果,以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通过对突出矿井安全现状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挑战和问题。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的原理和设计与实现将帮助我们了解应急广播系统在煤矿中的工作原理和具体操作流程。
应急广播系统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则能够展示该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效果和作用。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的重要性在于提高矿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展望未来,推广和完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急广播系统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为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保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突出矿井安全现状分析突出矿井是矿产资源开采中常见的一种安全隐患,其特点是煤与瓦斯同时突出,造成严重的矿井事故。
在全球范围内,煤矿事故频发,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突出矿井事故的发生不仅对煤矿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矿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安全意识。
科技成果——煤矿多网融合通信联络系统
![科技成果——煤矿多网融合通信联络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f8083fb4431b90d6d85c781.png)
科技成果——煤矿多网融合通信联络系统技术开发单位华洋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信息通信技术开发公司适用范围该系统建设可对矿井已经有的系统资源进行整合或升级,采用程控调度台作为系统统一的管理操作平台,统一数据接口规范,便于系统融合和统一应用管理。
要求煤矿已建成井下工业以太环网,已有的通信系统工作正常,不存在故障,程控调度台须具备1个空余的E1接口,人员定位、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须具备通信接口并提供对外报警信息的通信协议。
成果简介1、提出多网(程控调度通信、移动通信、应急广播、局部扩播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间互联互通的煤矿协同通信新模式,解决了煤矿各类通信系统间无法互联互通的难题;2、研发了煤矿多网融合通信软件平台、数字双工扩播通信装置、VoIP网关、矿用SIP语音网关、多网自动化联动平台和矿用本安型扩音电话等关键设备,通过程控调度台实现了单系统之间、多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多网一键通信、一键广播的统一调度指挥;3、实现融合通信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系统的联动控制。
提出了井下音频、视频、监测/监控系统“三位一体”的综合联动控制策略,实现融合通信系统与人员定位、安全监测、生产自动化系统的联动预警和协同控制,实现煤矿井上/下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实时、安全、高效的协同管理和集中调度。
关键技术1、地面设备额定电压:380V/220V,允许偏差-10%到10%,谐波不大于5%;频率50Hz,允许偏差±5%;2、井下设备额定电压:127V/380V/660V,允许偏差-20%到10%,谐波不大于10%,频率50Hz,允许偏差±5%;3、系统中终端数量≤65500;4、以太网速率:10/100Mbps,光纤传输距离≥20km,网线传输距离:120m;5、传输协议:TCP、UDP、SIP,1号、7号信令;6、系统误码率≤10-6;7、响度≥100dB/m(1kHz);8、失真度≤10%(1kHz);9、井下设备自带备用电池,后备时间不小于4小时。
矿山井下应急广播系统在该矿山的实践与应用
![矿山井下应急广播系统在该矿山的实践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2b03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4.png)
矿山井下应急广播系统在该矿山的实践与应用摘要:随着国家对地下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监管日趋严格规范,应急通信设施在地下矿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了《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矿安〔2022〕4号)的通知,要求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头顶库”应当建立应急广播等通信设施,确保应急指令能够传达至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
该矿山建成了一套矿山井下应急广播系统,在应急通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地下金属矿山、应急通讯、应急广播系统1、前言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矿安〔2022〕4号)的通知,文中第四方面十七条,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非煤矿山企业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头顶库”应当建立应急广播等通信设施,确保应急指令能够传达至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
该矿山为中型矿山企业,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的通知要求,结合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和安全管理实际,建成了一套矿山井下应急广播系统,提升了井下应急通讯能力,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该矿山早两年在矿山井下已建成基于华为环网交换机、快速环网协议(RRPP)的井下相交环环形网络系统,覆盖了矿山井下的主要生产作业区域;对矿山井下的固定电话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改造,应用了支持SIP协议的电话程控交换机。
2、应急广播系统在该矿山的应用2.1应急广播系统设计基于该矿山矿山井下的网络建设布局请,最终设计选择基于SIP协议的井下应急广播系统。
SIP(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是由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网工程任务组)制定的多媒体通信协议。
SIP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
融合通信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运用
![融合通信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d5760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4.png)
融合通信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运用摘要:本文以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入手,介绍了融合通信的内涵和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运用背景,分析了运用融合通信的应急指挥系统的总体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融合通信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旨在持续推进融合通信服务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运用提供更多的参考策略,进而更好地推动应急指挥系统的稳步发展建设。
关键词:应急指挥系统;融合通信;总体架构设计;具体运用通过将融合通信融入进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中,能够使得应急指挥系统在指挥调度的过程中能够确保系统之间互相独立的同时,又能完成对信息的实时共享,从而完成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并进一步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进而能够使得企业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应急处理。
由此可见,对于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而言,通过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运用融合通信,能够进一步优化自身应急指挥系统的总体构成,并强化对应急情况的处理效果,因此有必要深化对融合通信在应急指挥系统的运用,从而更好的降低突发情况所带来的影响,进而促进公司的稳步发展。
1.融合通信的内涵和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运用背景融合通信主要指将信息技术融合进通信技术中,进而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来完成更高效率的通信的系统或模式,具有信息统一、信息协作、信息交互等多种功能,并能够实现实时和近似实时的高效通信。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中的各个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在企业的内部,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部门和人员的扩充,庞大的部门和人员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会给企业中的应急指挥系统带来极大的压力,且高负荷的应急指挥系统在应对突发情况时也不能很好的完成积极响应,不仅无法提升办事效率,还容易引起自身崩溃,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提高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效果,降低其压力和负荷,就成为了现阶段应急指挥系统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面对的问题。
应急广播通信系统在矿山中的应用
![应急广播通信系统在矿山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85a8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8.png)
应急广播通信系统在矿山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18T06:43:45.55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1期作者:霍世伟[导读] 井下工业以太网将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为建设矿山井下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
呼伦贝尔山金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根河市 022357摘要:矿山生产中水、火、冲击地压等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较多,且危害性大、波及范围广,通常发生重大事故需要人员紧急撤离的情况下,多采用电话拨号或井下手机呼叫方式通知引导现场人员撤离危险区域,但由于矿井环境恶劣、地形复杂等特点,电话安装点和持有井下手机的人员有限,不可能完全及时通知到每名井下作业人员,因而会造成人员通知不及时、不全面,贻误脱险时机,造成较大事故危害,因此在井下建设一套安全广播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就呼伦贝尔山金矿业有限公司4#新副井应急广播通信系统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应急广播;通信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信息化已经走向矿山,绝大多矿山不但地面计算机网络普及、软硬件设备齐全,而且很多矿山都陆续具有了稳定可靠、覆盖矿井上下的工业以太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矿山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井下工业以太网将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为建设矿山井下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
一、系统原理应急广播通信系统的主要系统功能是将地面调度中心的紧急实时广播、背景音乐和宣传教育等音频内容广播到井下,同时可实现井下特定生产场所与地面的对讲。
基于IP软交换系统的应急广播通信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络将数字语音通信信号传输至矿用本安型音箱,矿用本安型音箱将音频信号放大播放,并将音频信号通过音频屏蔽线传至其他音箱,同时在地面可与调度通信系统或程控交换系统对接,利用部分电话线路资源方便组网,也可通过扩播电话自动摘机功能,实现宣传信息广播和背景音乐的播放。
二、系统结构1、系统结构图2、系统组成2.1机房内设备:由基于软交换技术的软交换服务器及软件、客户端、高保真麦克风、音响等设备组成。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2aa0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f.png)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应急广播在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救灾救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也在不断完善与提升,为应急广播的效率和覆盖范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吧。
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已经逐步向数字化迈进,数字技术在应急广播中的应用相对于传统模拟技术带来了很多优势。
数字技术可以提高语音和音频的质量,保证广播内容的清晰度和真实性。
数字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和自动化控制,广播节目的录制、存储和传输更加方便高效。
数字技术还可以实现语音合成和智能广播等功能,提高了应急广播的自动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应急广播来说,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信息传输的快速和灵活。
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中,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调频广播、电视广播、卫星广播、中短波广播等各个领域。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应急广播可以实现信息的全网覆盖和远程调度,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够及时传递广播信息。
三、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应急广播体系也在不断整合互联网技术,实现应急广播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全时联动。
通过互联网技术,应急广播可以实现对各类新媒体平台的整合传播,提高了广播信息的覆盖范围和受众群体。
互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广播内容的在线存储和管理,提高了广播内容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应急广播体系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通过智能化技术,应急广播可以实现广播内容的个性化推送和智能调度,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需求。
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广播信息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提高了广播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应急广播的决策和应对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中,数字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技术和智能化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应急广播的效率和覆盖范围提供了有力支撑。
融合通信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融合通信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497ddfde80d4d8d15a4ff2.png)
融合通信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06-18T07:12:04.30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4期作者:许铁鑫[导读] 普光气田应急指挥系统应用融合通信手段,通过整合工业监控、工艺自控、智能管道、三维仿真、生产指挥、移动通信指挥车、单兵视频、对讲通信等各类数据资源,建立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了七个“一键”功能,实现了事发现场、生产场所与各级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为应急指挥调度、现场救援处置提供信息化支持。
31668部队青海海东 810800摘要:普光气田应急指挥系统应用融合通信手段,通过整合工业监控、工艺自控、智能管道、三维仿真、生产指挥、移动通信指挥车、单兵视频、对讲通信等各类数据资源,建立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了七个“一键”功能,实现了事发现场、生产场所与各级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为应急指挥调度、现场救援处置提供信息化支持。
基于此,本文章对融合通信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融合通信;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引言在各种自然灾害侵袭下,灾区的交通、电力、通信广播、水利和社会基础设施等都受到严重损毁,通常会出现大面积停电、通信电源中断、通信电杆倒杆等情况,导致部分地区无法使用通信业务。
因此,应急响应的重点是尽快恢复通信,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作为指挥中心的“大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现状及问题目前主流的应急通信手段包括有线通信、卫星通信、数字集群通信、短波通信和公网通信等。
在灾害处理中,常规的通信装备往往失效,专用通信装备显得更加重要。
1.1多种制式通信装备无法融合互通应急通信涉及公网电话、卫星电话、集群终端等通信装备,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各部门条块分割比较严重,采用不同体制的通信手段和不同格式的信息报文,不易互连互通互操作,也难于实现资源共享。
1.2不受陆地、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多个卫星节点站构成的卫星网络通信系统,不会受到恶劣天气、地面障碍物阻隔等的影响,三颗或多颗对地卫星在自身覆盖范围内,可以通过卫星波束的发射,与某一区域主体、信息接收机构进行移动终端通话,便于用户在移动情况下与外界形成实时联络。
多网多系统融合在煤矿应用
![多网多系统融合在煤矿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29259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6f.png)
多网多系统融合在煤矿应用摘要:针对现有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形界面标准不一致、呈现效果差别大、无法实现系统联动效应等问题,采用WebGIS数据发布和WebService、OPC 数据交互技术,将煤矿不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集中在统一的GIS平台上展示,并通过关联各系统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多系统融合联动。
关键词:多网多系统融合煤矿1、项目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现有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形界面标准不一致、呈现效果差别大、无法实现系统联动效应等问题,根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要求,提出了一种煤矿多系统“一张图”融合联动平台设计方案,实现平台架构、融合联动通信接口设计及“一张图”模式的GIS平台设计。
采用WebGIS数据发布和WebService、OPC数据交互技术,将煤矿不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集中在统一的GIS平台上展示,并通过关联各系统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多系统融合联动。
2、项目技术研究工作目标(1)实现多网、多系统融合。
(2)实现应急联动。
各矿安全监控系统提供多系统联动功能,实现在瓦斯超限时,通过应急广播系统播放撤离信息,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发送撤离信号,实现交互联动。
3、煤矿安全监控多系统融合内容煤矿安全监控多系统融合的目标是通过多网、多系统融合,将人员定位、应急广播等融入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多系统融合和信息综合管理,解决矿井不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间“信息孤岛”问题,并实现安全监控系统与应急广播、人员定位等系统的联动。
(1) 井下多网、多系统融合。
通过统一数据传输协议及高速、支持多种传输接口的综合分站实现井下系统融合,对安全监控、人员定位、应急广播等系统数据实现共享及融合。
(2) 地面多系统数据融合。
通过多种数据接入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类系统的数据融合及共享,同时将安全生产相关数据存储在实时数据库及关系型数据库中,建立多系统融合平台。
(3) 安全监控系统与GIS融合。
采用基于Web的矢量图形与GIS技术,将多系统融合平台(包括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与电子矿图有机结合,实现矿山信息的综合展示,满足“一矿一图”的发展要求。
应急广播系统在煤矿井下作业中的应用
![应急广播系统在煤矿井下作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a69db26c175f0e7cd137cb.png)
应急广播系统在煤矿井下作业中的应用张兴辉(中煤集团大屯煤电公司徐庄煤矿,江苏沛县221611)摘要:煤矿井下应急广播通信系统是煤矿井下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井下作业秩序、保障作业安全与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面对当前煤矿井下作业事故频发的局面,文章具体探究了应急广播系统在煤矿井下作业中的应用,对其组成结构、特点、作用展开详细分析,以便结合煤矿井下作业的实际研究完善与优化应急广播系统的策略,使其为煤矿井下作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关键词:应急广播系统;煤矿井下作业;应用中图分类号:TN93TD7文献编制码:B文章编号:1008-0155(2019)16-0214-03近年来,随着煤矿资源消耗量的逐年增长,我国煤矿产业的处境也十分尴尬,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利益的诱惑,想要开发更多资源,而另一方面现实环境却增加了煤炭资源开釆的难度,这就导致当前煤矿井下作业的环境极为恶劣,不安全与不稳定因素更加多元,即使在作业条件、设备已有所优化的情况下,煤矿井下作业事故仍然频繁出现。
重大的煤矿井下作业事故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损害无数家庭的利益,因此,国家以及煤矿产业也在煤矿井下安全作业下不断努力,国家通过文件政策对煤矿井下作业避险系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应急广播系统是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其能够在煤矿井下作业情况异常或遭遇突发情况时,快速、简捷、大范围地通知井下作业人员快速采取应急措施,撤离危险环境。
由此可见,应急广播系统的重要作用。
因此探究其在煤矿井下作业的应用,可以为煤矿企业充分应用应急广播系统提供参考,并及时发现其中不足,改进系统、优化服务。
1煤矿井下作业应急广播系统概述1.1应急广播系统结构组成应急广播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井上设备,另一部分是井下设备。
其中井上设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语音通讯^务器,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向系统提供网络服务以及应用程序,井上设备与井下设备之间的通讯一体化、调度、漫游、有线无线一体化等功能都由该部分实现。
应急预案中的信息通信和应急广播系统
![应急预案中的信息通信和应急广播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f08d6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e.png)
应急预案中的信息通信和应急广播系统引言:信息通信和应急广播系统在应急预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信息通信和应急广播系统在应急预案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功能、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信息通信系统的功能与应用1.实时传递信息:信息通信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应急信息,提供及时的预警和求助。
2.有效指挥调度:信息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快速沟通和协作,提高应急指挥和调度的效率。
3.资源调配和分配:通过信息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实时监控和调配,如人力、物资、医疗设备等。
4.灾害信息共享:信息通信系统可以将灾情信息迅速传达给相关单位和群众,实现信息共享和知识普及。
二、应急广播系统的功能与应用1.快速发布通告:应急广播系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重要通告和指示广播出去,通知群众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应急信息宣传:通过应急广播系统可以对群众进行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3.心理疏导和安抚:灾害发生后,应急广播系统可以通过播放慰问和心理疏导的音乐、语音等,安抚受灾群众的情绪。
4.交通疏导和导航:应急广播系统可以提示交通状况和道路封闭信息,协助交通疏导和导航。
三、信息通信和应急广播系统的发展前景1.技术进步推动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通信和应急广播系统将变得更加先进、智能化,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2.多媒体通信的应用:未来信息通信和应急广播系统将更加注重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如视频直播、图像识别等。
3.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融合: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融合发展,信息通信和应急广播系统将实现更广泛的覆盖和更便捷的交流方式。
4.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信息通信和应急广播系统提供更精准、全面的数据支持,并实现智能化的应急管理和决策。
结论:信息通信和应急广播系统在应急预案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实时传递信息、指挥调度、资源调配和灾害信息共享,提高了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bc9c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6.png)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应急广播体系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技术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技术角度探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
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广播信号的高质量传输和高效播出,保证信息的传递和接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实现针对性的广播,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进行精准的播报,提高信息的有效传达率。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多频点播报,即利用数字广播网络,可以同时在多个频率上进行播报,覆盖更广的人群,同时还能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调整,能够随时根据情况进行信息的修改和更新,保证应急广播的及时响应和准确性。
在偏远地区和灾难现场,地面电波的覆盖可能会受到限制,但是卫星技术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通过卫星技术,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广播覆盖,即使是在偏远地区或者是灾难现场,也能够保证信息的传递和播报。
卫星技术还可以实现应急广播的全方位覆盖,无论是在海洋、高山、沙漠还是丛林,都能够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卫星技术还可以实现内容的多样化,可以同时进行多种语言的广播,满足不同地区的语言需求。
同时还可以实现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传递,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递和即时播报,无论是在车上、户外还是在家中,都能够接收到应急广播的信息。
移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信息的互动,通过手机APP等平台,民众可以及时获取应急信息,并且可以进行信息的反馈和互动,提高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效率。
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智能化的辅助决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可对灾害情况进行预测和研判,为应急广播提供科学依据。
多网融合技术在应急通信网络中的实践及效果评估
![多网融合技术在应急通信网络中的实践及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a8966c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6.png)
多网融合技术在应急通信网络中的实践及效果评估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应急通信网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通信网络的畅通与否关系到应急救援工作的展开和顺利进行。
然而,传统的单一网络架构存在着容量有限、覆盖范围有限、抗干扰能力较弱等问题。
为了提高应急通信网络的鲁棒性和可靠性,多网融合技术应运而生。
多网融合技术是指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进行整合和协同工作,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从而提高通信网络的整体性能和适应性。
在应急通信网络中,多网融合技术可以通过将传统的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卫星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融合,形成一个覆盖范围更广、容量更大、抗干扰能力更强的综合通信网络。
多网融合技术在应急通信网络中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方面,多网融合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和卫星网络的结合,实现远程地区的通信覆盖,弥补了传统有线网络覆盖的不足。
其次,在通信容量方面,多网融合技术可以通过将各种网络的带宽资源整合起来,提高了应急通信网络的传输能力,使得救援人员能够更快地进行信息交流和指挥调度。
此外,多网融合技术还能够通过广播电视频道的利用,实现对大众的广域信息发布,提高了灾害预警和应急通知的效果。
针对多网融合技术在应急通信网络中的实际效果,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估。
首先,可以从网络覆盖范围、容量和抗干扰能力等角度来评估多网融合技术的实际效果。
通过比较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前后的通信覆盖范围、传输带宽和通信质量等指标,可以直观地评估多网融合技术在应急通信网络中的改善效果。
其次,可以结合实际应急演练和应急救援行动,评估多网融合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通过对救援人员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可以收集到多网融合技术在实战中的体验和意见,确定其对提高应急通信效率的贡献。
此外,还可以采用数学模型和仿真实验等方法,对多网融合技术在应急通信网络中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进一步评估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煤矿应急救援中融合型应急广播系统的应用
![煤矿应急救援中融合型应急广播系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0eb4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a.png)
煤矿应急救援中融合型应急广播系统的应用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煤炭的需求量正在逐年上升,每年因煤矿塌方造成的重大事故正在频繁发生,因此,国家对于煤炭开采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国家为实现安全且高效的煤炭开采作出重大举措。
关键词:煤矿开采;应急救援;应急广播一、煤矿井下应急救援现状及问题分析(一)煤矿井下应急救援现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当前应急救援队伍的人数正在逐年上涨,随着煤矿灾变的类型不断改变,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同步上涨,目前,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政府将为应急救援队伍提供相应的救援设备,并且随着救援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应急救援队伍的工作强度,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救援效率,从而挽救煤矿工人的生命以及减少经济上损失,防止灾害事故向着不可逆转的方向发展。
应急救援队伍在救援过程中需要极强的通讯信号与地面进行沟通,强大的通信设备有利于工作人员对井下事故进行精准定位,促进工作效率的同时,强化救援队伍的开展情况。
(二)煤矿井下应急救援问题分析我国当前的煤矿井下应急救援系统仍存在多种问题,其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因素,主要包括工作人员对于应急救援方案的预测不合理或者不完善,造成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队伍不能在第一时间实施救援,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应急救援队伍的指挥中心在事故发生时未能在此次救援工作中起到主导地位,此种作用力将造成救援队伍的工作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众多影响因素之中应急通信系统的不完善处于核心因素,应急通信系统的不完善造成救援队伍无法对事故地点进行精准定位,系统上传信息较慢限制救援队伍工作的高效开展,并且,当前的应急通信系统故障率颇高,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系统的短路现象,该现象不仅增加了检修维护成本,还在极大程度上浪费人力物力。
二、煤矿应急广播系统类型(一)基于IP技术的矿井广播系统矿井广播系统基于IP技术,主要利用IP数字网络主机、IP广播对讲寻呼话筒以及广播分站等。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34f2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9.png)
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也在不断完善。
作为应急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应用在提高广播覆盖范围、加强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应用情况。
一、信息传输技术的应用信息传输技术是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包括广播信号传输、音视频信号传输、数据传输等。
在广播信号传输方面,我国目前已建成了多条覆盖全国的数字广播传输网和模拟广播传输网,通过这些传输网络,可以实现对广播节目的进行传输和覆盖。
在音视频信号传输方面,我国也已建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广播节目制作和传输系统,可以实现从制作到传输的全流程管理。
在数据传输方面,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也使用了多种传输技术,包括微波传输、光纤传输、卫星传输等,以确保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安全存储。
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包括智能调度系统、智能节目制作系统、智能终端设备等。
在智能调度系统方面,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引入了先进的调度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应急情况,进行智能调度和管理,确保广播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
在智能节目制作系统方面,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引入了音视频处理、编码和封装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广播节目的智能制作和处理。
在智能终端设备方面,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使用了多种智能终端设备,包括调频收音机、数字电视机顶盒、移动终端设备等,可以实现对广播节目的智能接收和播放。
三、应用系统集成技术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我国采用了应用系统集成技术,主要包括系统设计、设备接口、软硬件集成等。
在系统设计方面,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分布式部署,以实现对系统的整体管理和控制。
在设备接口方面,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引入了多种接口标准和协议,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煤八矿多网融合通信与应急广播系统
研究与应用
摘要:为解决平煤八矿现有通信联络系统相互独立,关键时刻
不能互通和联络,缺乏统一调度指挥,各生产系统数据不能联动的
问题,设计了基于程控调度台的煤矿多网融合通信与应急广播系统,通过统一的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矿井程控电话网、无线通信网、
人员定位网、安全监测网、应急扩播网统一集成和互联互通,提高
了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多网融合;语音联动;ivr数据查询;应急救援;互联
互通;煤矿开采文献标识码:a
平煤八矿目前已经建成了多个煤矿通信联络子系统,如无线通
信系统、扩音广播系统、程控电话系统。
这些通信联络子系统由于
建设时间不一,使用的技术方式不同,加之建设时实际存在的种种
原因,导致每个系统自成一派,成为“孤岛”,系统之间没有相互联
络和互动,使用操作繁琐。
安装在皮带和工作面沿线的扩音广播系
统不能实现井上下的通话和扩播,没有实现井上下扩播系统的覆盖,井上下联络主要依靠程控电话,发生紧急情况时不能广播通知,缺
乏统一调度指挥,和人员定位、安全监测、自动化监控等系统不能
进行联动。
基于以上现状和问题开发和建立一套基于程控调度台的覆盖煤
矿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煤矿多网融合通信与应急广播系统势在必行。
1 多网融合系统技术优点
(1)大大简化了控制网的布线,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与标准
化程度;(2)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克服控制系统延续下来
的原模式的一些缺点;(3)采用基于ip技术的智能终端,可以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促进产业化。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结构
煤矿多网融合通信与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重点在于实现“多网”
的互联互通。
从系统设计上看,煤矿多网融合通信与应急广播系统
包括程控电话调度台、程控交换机、sip服务器、自动应答平台、voip电话网关、程控免提电话等部分。
各通信子系统之间均通过基
于工业以太网的tcp/ip体系连接。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2 硬件部分的设计
本系统根据平煤八矿已有的通信联络子系统基础上进行改造,
本着尽量利用现有系统、设备,以较少的投入实现整体目标效果。
调度台和程控交换机以及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使用矿方已有设备,
主要增加的硬件设备有程控免提电话、voip电话网关、sip服务器和自动应答平台的呼叫中心设备。
程控免提电话和voip电话网关设备主要将煤矿局部现有扩播电
话进行整合,其中程控免提电话将不同厂家的局部扩播电话进行协
议转换和集成;voip电话网关位于电路交换网与ip网的接口处,主
要是将程控电话语音信号转换为网络信号接入环网交换机。
sip服务器实现程控电话、小灵通、扩音电话、voip电话的通信,将各独立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
自动应答平台跟程控交换机之间的
通信是通过在自动应答平台服务器上增加呼叫中心板卡,从而实现
自动应答服务器和通信联络系统的语音通信功能。
2.3 软件部分的设计
本系统软件设计部分主要是开发了一套自动应答系统管理软件,实现了安全监测、人员定位系统以及自动化系统等监测/监控系统与
通信联络系统的数据联动功能。
具体的数据联动软件功能设计如下:作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必要元素,监测监控系统应该和各
部门进行信息共享,联动作用。
安全监测语音联动需要当某一地点
出现瓦斯超限报警时,自动应答平台能自动通知调度员报警信息,
调度员可自动或者人工通过该区域广播系统扩音广播报警信息,通
知人员撤离。
人员定位系统的语音联动软件设计包括两个部分:当井下人员
按下紧急呼救按钮时,该系统将信息通过程控电话向调度员进行通
知报警,调度员可根据情况通过相应区域的扩播系统进行通知救援
或者紧急广播;当井下人员闯入危险区域时能自动广播通知。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语音联动不仅实现上位机控制界面对程控电话、无线通信、扩音电话的直接呼叫,而且要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
危险隐患信息、设备故障信息通过语音联动向三级管理人员(调度台、集控室、井下现场)发送语音告警通知,实现三级人员对隐患、故障的持续关注,直至故障排除。
ivr数据查询要实现类似114、10086等信息查询功能,通过任
意终端拨打特定号码,实现安全监测、人员定位以及值班领导等实
时信息查询功能。
针对软件的功能设计要求,我们采用了面向对象语言vb6.0作
为软件开发的环境。
与程控交换机之间的通信是在呼叫中心硬件板
卡sdk开发包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开发。
利用呼叫中心的sql2005
数据库,按照拨号任务的建立、参数配置和参数下载等流程,针对
不同功能对应的后台表进行开发从而实现与通信联络系统的联动。
ivr数据查询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换格式采用当前最为流行的
http协议及xml数据交换格式。
接口使用java开发标准类库,实现
与各监测/监控系统sql数据库通信,实现数据的查询。
本软件是将
报警等异常信息作为呼叫中心的呼出业务,将这些系统重要的实时
数据作为ivr查询的对象,通过http调用实现将呼叫中心的功能集
成到自动应答平台,而后端复杂的呼叫中心控制则交由系统后台完成,从而实现各系统的联动和查询功能。
3 系统应用效果
煤矿多网融合通信与应急广播系统充分利用了平煤集团八矿现
有的信息化设施进行了系统的集成和融合,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
系统实现矿井程控电话网、无线通信网、人员定位网、安全监测网、应急扩播网统一集成和互联互通,平时生产时,能够实现程控电话、无线通信、应急广播、局部广播的统一调度,实现人员定位、安全
监测、自动化系统等与通信联络系统的联动;事故发生时,能进行“区域呼”“一键呼”,快速通知井下人员,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
4 结语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的实际需求,介绍了煤矿多网融
合通信与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原则,详细论述了系统的主要
功能和实现原理。
建成后的系统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安全的战略目标,解决我国煤矿
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的重大问题;符合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征求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支持多网、多系统融合”的要求,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灾害应急救援调度提
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剑英.煤矿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煤炭机电,2012,(1).
[2] 钱建生.煤矿应急救援通信模式的研究与示范[j].
[3] 高晓星,侯国强.voip网关中呼叫处理模块的实现[j].工程实
践及应用技术,2007,6(52).
[4] 王灵芝.论监测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的联动作用[j].科技与企业,2013,(1).
[5]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6]6号)[s].
作者简介:顾对芳(1981-),女,陕西渭南人,供职于华洋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煤矿自动化产品和软件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