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审美化

合集下载

(文艺美学课件)审美文化的类型及其特征

(文艺美学课件)审美文化的类型及其特征

例子5:《鹧鸪天八首乘公共交通车》
乘客纷纷一字排,巴头探 脑费疑猜。东西南北车多 少,不靠咱们这站台。坐 不上,我活该,愿知究竟 几时来。有人说得真精确, 零点之前总会开。
远见车来一串连,从头至 尾距离宽。车门无数齐开 闭,百米飞奔去复还。原 地站,靠标杆,手招口喊 嗓音干。司机心似车门铁, 手把轮盘眼望天。
斜阳古柳赵家庄 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 满村听说蔡中郎
汉代民歌《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 相去日己远,衣带日已缓。……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返回)
《求雨歌》
小小儿童哭哀哀 撒下秧苗不得栽 巴望老天下大雨 乌云暴雨一起来(返回)
这次车来更可愁,窗中人 比站前稠。阶梯一露刚伸 脚,门扇双关已碰头。长 叹息,小勾留,他车未卜 此车休。明朝誓练飞毛腿, 纸马风轮任意游。
铁打车厢网作身,上班散 会最艰辛。有穷弹力无穷 挤,一寸空间一寸金。头 屡动,手频伸,可怜无补 费精神。当时我是孙行者, 变个驴皮影戏人。
例子5:《鹧鸪天八首乘公共交通车》
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车夫听 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 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 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 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 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 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 着的“小”来。
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和电视) 成批地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 量受众,。

大众审美文化

大众审美文化

查理德。

汉密尔顿曾说,大众文化,它是通俗的,短命的,消费型的,廉价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诙谐的,色情的,机智而有魅力的恢弘壮举。

什么是审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

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特征大众审美趣味的发展规律总是以“出走、回归”和更高层次的“再出走、再回归”的循环往复方式为基本特征的。

全球化的结果除了在全世界造成消费主义领衔主演的惊人相似性和单调感之外(如肯德基、牛仔装、好莱坞等等),别无其他。

这种相似性在逐渐失去它的新奇性魅力之后,必然导致审美趣味的“回归”。

选美大赛是一个最容易了解大众审美标准的渠道。

就拿最具代表性的“韩国小姐”选美大赛来说吧。

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微胖的身材和带有东方人特有的温柔神韵的所谓富家小姐形象最为大家所推崇。

可如今,只有那些身材纤瘦和拥有西方人特征的选手才有可能戴上桂冠。

对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已取得了如下共识。

一、相当多的名之曰大众审美文化者,具有反传统审美的特点。

按传统观点,审美总是具有某种超越具体物质功利的性质,如马克思所说,商人看不到矿物的审美价值;而大众审美文化却常常伴之以功利目的——制作者以物质利益为动力,消费者也总是在欣赏对象上着力寻求娱乐的满足甚至官能刺激。

文艺在这里重又变成了工具:以往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政治说教的工具,现在是单纯娱乐和满足官能刺激的工具。

二、它具有通常所谓的“快餐性”。

它是一次性消费,“吃”完就甩。

它不求恒久,只求瞬间;它不求深层情感的陶冶,只求表层官能的满足。

三、它往往带有反艺术的特点,这在某些先锋美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这种大众审美文化在某种意义上确有人文精神的失落,因为,在其中,有时候贬低了“人”,而高扬了“物”。

大学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

大学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

当中 , 起艺 术 消 费 的新 高潮 。大众 和艺 术 的关 激
系 也 因 此 而 得 以 改 善 , - 只 有 少 数 人 才 能 欣 赏 过 Z -
中 被 哲 学 长 期 压 制 了 的权 利 … 。
到 的作 品 , 艺术 作 品 的 可 复 制性 使 普 通 大 众也 因 能轻 而易 举 得 到 。还有 , 的接 受 方 式 造就 了新 新
【 关键词 】 大众文化
大 学审 美文化
精英 文化
消解 理性 徐州 2 1l 2l6
【 中图分类号 】 G 4 【 60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3 8 1(06 0 04 ~ 3 0 — 4820 )4— 03 0 0 【 作者简介 】 周建萍 , 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讲 师。江苏 徐
通 俗 艺 术 中存 在 着 不 同 于 知 识 领 域 中 的 人 性
价 值 和 有 益 于 审 美 的 积 极 性 。 尽 管 所 有 艺 术 和 审
美享 受 的获得 的确需 要 某种积 极 的努力 或 克服某
些 阻力 , 不 能 由此 得 出这 种 努 力 就 是 “ 立 思 但 独
者 之 间建 立 了 一 种 平 等 的 对 话 关 系 , 得 文 艺 创 使
上也 留 出 了供 观众 共 享 、 思 、 乐 的参 与 空 间 。 共 共 这 样 的平 民" 浪 潮 使 得 艺 术 最 终 重 新 回到 生 活 中 g a 来 , 得 艺 术 家 能 够 创 作 出 真 正 平 民" 的 作 品 。 使 g a
中 , 们 在 肉 体 上 的 感 受 比 在 对 高 雅 音 乐 的 欣 赏 我
加 重 , 而 迫 切 需 要 充 分 的 休 息 和 娱 乐 。 大 众 文 从

消费时代的审美价值论——在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中重塑文艺的价值功能

消费时代的审美价值论——在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中重塑文艺的价值功能

自9 0年 代后 期 以来 , 随着西方 学术 界 大量研 究 现代 性与后 现代 性 的 著 作被 译 介 到 中 国 , 些 相 关 一 的学 术话题 也 随 之 被 “ 植 ” 了 中 国 学术 界 , 消 移 到 “ 费时代 与 消 费 文 化 ” 是其 中之 一 。在 消 费 时 代 , 便 曾经作 为文化 重要 领域 的文学 与美学 学科 毫无 疑 问 遭 到 了前 所 未有 的 冲击 , 它们 失 去 了 曾经 有 过 的 尊
传统 的精英 文化 与 高 雅 的 审美 活 动 , 被 大众 文 化 都
与 日常生 活 的审美化 挤 压到 了边缘 地位 。
如果 说 大众 的文化 消费 是牵 引大众 文 化与 日常 生 活审美 化 的动力 , 大众 的 消费 兴 趣 则 是可 以改 而 变和塑 造 的 , 么在 这 种 大众 文化 与 日常 生 活 审美 那 泛化 的语境 下 , 文艺 学 和 美 学 的价 值 介 入 也 就 会通 过 各 种渠道 渗透 到 大众 文 化 的制 作 与 消 费 过程 中 , 从而 产生其 间 接 的影 响 。 在这 种 文 化 现 状 下 , 们 我
于外在 于知识 阶层 的社 会 力 量 , 它不 但 依 托 市 场 诉
是 人们对 待 满 足他 们 需 要 的 外 界 物 的 关 系 中产 生 的” 。“ … 是人 们 所 利 用 的并 表 现 了对 人 的需 要 的
[ 稿 日期 】20 - . 收 06 71 0 6 【 作者简介 】陈叻( 97 ) 女 。 17 一 。 黑龙 江佳木斯人 。 中国传媒 大学影视 艺术 学院讲师 , 博士生。
显地位 , 学 科 “ 界 ” 得 日益 难 以 确 定 , “ 其 边 变 其 地

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审美属性

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审美属性

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审美属性在青春偶像剧这一大众文本类型里,韩国的青春偶像剧在近些年不断登陆中国内地荧屏,以极高的收视率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收视狂潮,成为构成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青春偶像剧之所以受到内地电视观众热烈的欢迎,究其原因,则在于其大众化审美属性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审美口味和审美需要。

具体表现在:一、王子与灰姑娘模式构筑的爱情童话如果从男女主角的身份设置进行考察的话,韩国的青春偶像剧中最常见的故事模式就是王子与灰姑娘模式,呈现出浓郁的灰姑娘情结。

在这种模式里,灰姑娘有两种类型:对于逆来顺受式灰姑娘来说,王子往往从故事开始就深深地爱着灰姑娘,整部剧情主要围绕两人之间的坎坷情路展开。

如《天国的阶梯》中,诚俊和静书就是一对青梅竹马的玩伴,但两人总会遇到来自双方家庭的各种阻挠以及命运的捉弄,导致他们相爱却不能厮守在一起的悲剧结局。

而对于积极主动式灰姑娘来说,王子开始并不爱灰姑娘,有时甚至对灰姑娘不屑一顾,但随着剧情的展开,灰姑娘善良坚强的个性渐渐打动了自负偏执的王子,到了结尾部分,灰姑娘最终收获了王子的真爱,呈现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的场面。

如《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金三顺就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灰姑娘,作为知名酒店社长继承人的振轩最初根本没将三顺放在眼里,但是在与三顺的接触中,三顺坚韧倔强、堂堂正正、勇往直前的性格带给了他不同的人生体验,他的心也最终从前女友转移到了三顺身上。

灰姑娘的故事是一个给人类带来希望的故事。

①任何一个尚未结婚的年轻女性,都会对爱情有着无数美妙的梦想,找一个英俊、富有、能干、钟情的丈夫,是每个女性都会有的理想目标。

即使是已婚女性,也会在内心里隐藏或多或少的灰姑娘情结。

所以,灰姑娘的故事模式恰恰触动了无数女性观众心底的隐秘地带,带领她们在虚拟的超现实剧情设置中进行假定性的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原则,是电视观众的视听心理活动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遵循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心理法则。

影视制作中的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

影视制作中的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

影视制作中的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影视制作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介形式,通过影像语言和故事叙事,向观众传达各种信息,同时也塑造和影响了观众的审美趣味。

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在影视制作中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交织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影视制作中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一、大众文化与影视制作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大众社会中普遍传播和接受的文化形式,它体现了大众对于文化产品的共同需求和兴趣。

在影视制作中,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创作素材和表达方式。

制片方通过挖掘和利用大众文化中的经典元素,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例如,改编网络文学、漫画和游戏等热门IP成为了制作影视作品的流行趋势,通过将热门IP 搬上银幕,制片方能够吸引原著粉丝和大众观众的双重关注,从而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票房收入。

同时,大众文化还在影视制作中影响着创作的主题和叙事风格。

观众对于某种类型的影视作品或者特定元素的喜好和追求,也成为了创作的参考依据。

例如,当下的青春偶像剧大行其道,这部分是因为观众对于浪漫爱情、青春成长等主题具有浓厚的兴趣。

因此,影视制作方在选择题材和风格时会考虑观众对于这些元素的需求,以满足大众对于特定类型作品的喜好。

二、影视制作对审美趣味的引导审美趣味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向观众传递了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

通过影像画面和音乐声效等多种方式,影视制作成功地引导和影响了观众的审美趣味。

首先,影视制作通过创造精美的画面和视听效果来满足观众对于视觉上美的追求。

例如,电影《阿凡达》通过先进的特效技术创造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异星世界,无数人被其惊人的视觉效果所吸引和沉醉其中。

这种影视制作的引导使观众开始对于高质量的视觉表现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欣赏水平。

其次,影视制作通过音乐配乐和声效设计等方式来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一部影片深情的配乐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增强观影的艺术享受。

同时,精心设计的声效能够增强电影的冲击力和真实感,使观众更加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什么是群众文化?群众文化,也称大众文化,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传播和享受的文化活动和产品。

它以普遍性、大众化为特征,拥有较低的门槛和较高的易接受性。

群众文化反映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世界观和价值观,包括广播电视、流行音乐、电影、网络娱乐等。

群众文化的特点1.普遍性:群众文化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以普及性为目标,追求大众化的审美和娱乐体验。

2.大众化:群众文化通常拥有较低的门槛和较高的易接受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文化表达和追求。

3.大众文化产品:群众文化的产物包括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这些文化产品通常具有商业性质并面向广大市场。

4.反映日常生活:群众文化反映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世界观和价值观,它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密切相关。

5.互动性与参与性:群众文化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与参与,通过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形式,使观众能够与文化产品进行交流和分享。

群众文化的影响群众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个人与社会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娱乐与消遣:群众文化提供了各种娱乐与消遣的方式,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工作压力。

2.心理慰藉:群众文化可以通过情感抒发和精神寄托来给人们带来心理慰藉,缓解负面情绪。

3.塑造价值观:群众文化通过传递各种信息和价值观,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促进社交:群众文化以互动性和参与性为特点,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5.思想启发:群众文化通过艺术表达和创造力激发人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群众文化的发展和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群众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然而,群众文化同样面临着一些挑战。

1.商业化倾向:随着群众文化的商业化,一些文化产品过于注重商业成功,而忽视了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2.信息泛滥:互联网时代,大量信息迅速传播,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娱乐内容,使得人们更难以筛选和选择适合自己的群众文化产品。

大众文化的审美解读

大众文化的审美解读
制的大 工业 社 会 环 境 中,人 似 乎 也 成 了批
如果 从本 质 上 来 看 ,大 众 文 化 就 是 促
神圣美 学世 俗 化

高 雅 艺 术 大 众 化 的 过 程
量复制 下 的 “ 产 品” 。这 种 状 态 所 产 生 的 问 其 主要 表象 是 日常生 活 的 文 化化 与审 美 化 题便 是 :人 们 的 物 质 生 活 在 不 断 地 丰 富, 而情感 生活 却愈加 衰 颓。 我们 知 道 ,在 传 统 观 念 里 , 审美 是 一 种 宿 雅 、精 致 的生活 情调和 趣 味。其 实 ,人 类
适 应 的、又是 与传 统 文化 核心 内容有 直接 传 应关 系。 一般 说 来 ,精 英 文 化 与 大 众 文 化 承 关 系的文化形 态 。大众 文化 包含 在 主流 文 相对 应 ;高 雅 文 化 与 通 俗 文 化 相 并 称 , 高 化 之 内,是 都市工 业 社会 或 大众 消 费社会 形 级 文 化 同低 级 文 化 相 呼 应 , 主 流 文 化 与 非 成 的特殊 产 物 ,具 有 高 技 术 性、 可 复 制 性 、 娱 乐性 、平 面性 、零散 性 等特济 发展 相适 应 并 受 市 场 规 律 支 配 、 以城 市 大众 为 主要 消 费 对象 、 以娱 乐 为 主 要功 能 、 以现 代 生产 方 式进 行 生 产 与经 营 并 通 过 现
大 众 文 化 的 审美 解 读
代大 众传 媒 广 泛 传 播 的 文 化 形 态 。人 类 社 会发 展到 今 天 已建 构 为 一个 多元 世 界 , 社 会结 构 的多元 性 表现 在 文化 上 也 必 然 多元 。 在人 类社 会 发 展 的 不 同时 期 以及 不 同 时 期

消解与提升——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审美文化

消解与提升——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审美文化
我不得 不强 调这 一统 治 已不 再像 过 去那样 是通 过个 人 之 间的关 系 ( 画 家 和 委 托制 作 画 像 的人 之 间 的 像 关系 , 或作家 与 资助人 之 间的关 系 ) 实施 的 ”l 而 来 。] 2 大众 文化 的兴起 使 得 艺术 最 终 回到 了生 活 中来 , 它 的娱 乐性 、 民化 和技 术 性 受 到 了欢 迎 。但 生命 和 平
法 兰 克 福 学 派 认 为 , 谓 大 众 文 化 ( s 所 mas cl r) u ue是指“ t 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 中的 通俗 文化 , 如通俗小说 、 流行音乐 、 艺术广告等 。它
“ 但作家和艺术家相对于那些拥有政治和经济权利 的人来说 又是 被 统 治 者 。为 了避 免 不 必要 的误 解 ,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4期
Vo . 6 No 4 12 .
广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Gu n d n d c t n I siu e o r a a g o g E u a i n t t o o t
20 0 6年 8月
性的标志, 即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 传播文化 产 品 的文化工 业 出现 了 。所 以大 众文 化产 品就呈 现 出标 准 化 、 一化生 产 的商 品化倾 向 。 齐
“ 忽如一 夜春 风来 , 千树 万树 梨花 开 。改革 开放 ”
生活本身都是芜杂的, 娱乐、 好看和过瘾虽然能把我
们从 日常单调 的生 活 中解 放 出来 , 不 能发 挥 艺 术 却 陶冶 人 、 净化 人 、 升人 的作 用 。唯娱 乐 、 提 唯技术 、 唯
使得本体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正式登上 中国文化的地 界。2 世纪 9 年代 , O O 西方的各种文学思潮、 文学流

大众文化在异化与拯救间的审美博弈

大众文化在异化与拯救间的审美博弈
收 稿 日期 :0 6 0 — 0 20— 4 7
维普资讯
20 0 6年 8月
延 安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 u n lo n nUn v r i ( o il ce c ) o r a fY a ie st S ca in e y S
Aug, 00 2 6
第 2 卷第 4 8 期
还是 话 语选 择 、 本设 定 , 文 都具 大众 文化 自身 品性 对 人 的现代 化 而言 , 竟是 利 化 作 品无 论 是创 作 者 , 究 为革 命 服务 、 为政 治服 务 ” 的明显 政 治取 向 。大 众 大于 弊还 是 弊大 于利 , 一直 都 是学 术界 很 具有 争议 的 有 “ 话 题 。围绕着 大众 文化 在 人审 美 维度 上 的效 能 , 文 被 挟裹 进 革命 的红 色 海洋 里 , 一个 共 同 的 目标 热 火 本 为 认为 , 大众 文化 是利 弊 相生 , 既有 消 解崇 高 、 解传 统 朝 天 地 参 与 革 命 斗 争 和 革 命 生 产 , 众 生 活 就 是 革 瓦 大 价值 体 系 的 弊端 , 现 了 在 审美 维 度 上 的异 化 功 能 ; 命 。在 这 种步调 一 致 、 为统 一 、 展 行 风格 雷 同 、 高度 集 中
乏 依 附型 人 格 的 、 有 现 代 特 点 的 大众 人 格 , 芸 芸众 调 、 味 。 带 对
生进 行 了一 场波澜 壮 阔 的审美 拯 救 。

社 会 的转 型 为 文化 价值 观 念 的转 型提 供 了难 得
的契机 。国人 基 于极 “ ” 线 的多 年经济时代 , 我国奉行 的“ 是一种在 由此 大众 文 化为 人们 提 供 了一 个 在话 语 选择 、 人 国家指 导下 将所 有领 域融 为一体 的制度 , 通过 党 的 断 和身份 定 位上 都 可 以各 取所 需 的平 台 。 们 在大 众 它

大众文化的审美阐释应具有中国特色

大众文化的审美阐释应具有中国特色
意义 。
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 增加文化内涵 , 重视文化格调 坚持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有 着很大的影响力。 我们不能抛弃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一味地 崇尚西方文明。要将现代文明中的文化精髓与我们优秀的 民族文化相结合 ,展示属于我们 自己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
内涵。
回观国产电视剧,近几年来国产剧反映现代生活的一 直以涉案剧为主流 , 要么就是历史剧 、 战争剧 , 而尤 以清宫 戏居多, 荧幕上充斥的全都是脑后拖着长长的鞭子的皇上 、 阿哥。题材的单一化极易使观众产生收视上的疲劳。 不得不承认我们国产电视剧比早些时候成熟了不少 , 也出了不少优秀的电视剧 , 比如《 大宅门》《 、永不膜 目》《 、汉 武大帝》《 、中国式离婚》 但反映现代生活的家庭剧却 比 等, 较少, 即使拍出来的也都承载着过多的悲情与眼泪, 内容不 外是离婚、 复婚、 第三者, 缺少一种平实的真情。 要增强国产电视剧的市场竞争力 , 吸引观众的眼球 , 我
13 4
2 . 借鉴优秀影视作品的成功因素 充分借鉴取得成功的优秀影视作品的长处, 找出我们的 不足和差距 , 取长补短, 从而制作出更为优秀的电视剧作品。 目 前,国产电视剧反映现代人生活的状态以及矛盾复 杂心理的作品就很少, 韩剧之所以能风靡, 其中一部分原因 也是因为它填补了这个空白。 要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 观众 需要一些能够打动人心的、 真实 、 深沉而细腻的故事来满足 自己情感的宣泄和坚持正确的道德判断。 3 . 注重培养优秀剧作人才 电视剧就是在给人们讲故事 ,只有故事好看了才会吸 引观众, 所以编剧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要非常注重优秀影 视人才的培养, 鼓励人才交流, 组织国家间的合作。只有高
理论在大众文化的研究 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后现代在解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众文化已经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之中。

大众文化是一种广泛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接受和喜爱的文化现象,对我们的社会和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一、大众文化的特征1、广泛普及性:大众文化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群体,它覆盖着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

从一般文化娱乐到广告、宣传、音乐、电影、电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能够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2、低门槛性:大众文化具有很低的门槛性,任何人都可以接触和获得其中的娱乐和消费。

与高个性化的文化相比,大众文化更注重普及和消费性。

3、商业化:大众文化往往是以商业化的形式呈现的。

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出来的产物,商业化的运营方式让它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4、民众化:大众文化更符合人民的口味和需求,它代表了广大民众审美和文化需求的体现。

民众化的特点使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体验。

5、可塑性:大众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独创性,它受到各种不同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也会不段地催生出新的文化元素和娱乐形式。

二、大众文化的成因1、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当代社会中,消费者对娱乐和文化的需求早已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广泛化,这就给市场经济营造了一个巨大的需求空间。

大众文化在商业市场中得以广泛流行和普及。

2、科技进步与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大众文化的产生和传播。

随着互联网、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的广泛应用,大众文化开始从有限的文化圈子中不断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拓展和渗透。

3、消费主义的崛起也推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市场竞争几乎完全围绕着消费活动展开,人们的消费行为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消费主义的继续加强和发展为大众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市场条件。

4、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使得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差异也促使了大众文化的多样性。

当代审美泛化的现状、解构及其走向研究

当代审美泛化的现状、解构及其走向研究

当代审美泛化的现状、解构及其走向研究当代社会中,审美泛化现象越发普遍。

审美泛化指的是在过去好的、有代表性和有知识分子共识的审美标准,逐渐演变为浅薄、模糊、盲目的审美趋势。

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审美泛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似乎今天所有人对各种艺术领域产生的审美反应都显得非常模糊和相似。

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受到大众媒体影响的外部因素影响,还受到了人们教育、生活方式及消费属性等方面的影响。

一、当代审美泛化的现状人们的审美标准越来越模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属性也在发生着改变,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针对大众的娱乐和文化节目,这些节目慢慢地让人们对审美的认识和识别变得越来越模糊。

在大众媒体相对单一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标准还比较稳定,对于音乐、文学、艺术、时尚等等领域的审美趣味有着相当统一的认知,但随着媒体形式的多元化、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主题、情感、剪辑手法被大规模使用,在审美上的专业性与精准性也逐渐模糊。

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浅薄当代人们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各种项目占据着,审美经历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受限。

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初以来,社交网络和便捷的搜索引擎让人们的交流和获取各方面信息变得更加普遍而快速,所以对于一些艺术作品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逐渐减少,就连曾经可能投入更多时间了解的表演艺术,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出现,也将文化速食化带到了无处不在的消费习惯中。

人们走向了更为主流化的审美趋势审美泛化现象的另一个特征是,在过去的艺术品味以及有代表性的元素不再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更多的人开始往主流化的审美趋势发展。

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优秀的艺术品很难在当代文化市场中产生和发挥出对社会的指引和影响,而更多的人选择接受大众化的艺术、流行文化,甚至是白噪声。

在这种审美趋势下,有些创作未能真正得到发现和展示,而那些符合大众审美习惯的艺术品,则在大众娱乐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二、当代审美泛化现象的解构1、媒体为主导的审美导向强大的大众传媒行业影响下,各种节目、电影、电视剧和音乐,以及广告、推销和游戏等应用容易占据媒体的主导地位,广泛地消耗观众的心智抵抗力和审美认知。

大众文化对学生审美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探讨

大众文化对学生审美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 12 1
一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50( 06 0 — 12 0 08 7 4 20 ) 6 05— 2
种 娱乐消遣 的工具 ,大众 文化也运 用形象、 直观 的传播方
大众 文化对 学 生审美观 的 消极 影 响
( )造成 学 生 审 美的 平 面化 和低 俗 化 一
式 ,把情 感刺 激 、感 官享 乐渗透 到社 会 生活的各 个领域 ,
平 面 化 是指 大 众 文 化 在精 神 内 涵上 的 浅 白 ,缺 乏 深 迎合 、刺激 学生 感情 中低俗 的东 西,不少学 生丧失 了理 想 度 大众 文化 通过 感性 直 观的形 象 引起人 们情感 的共 鸣, 追求 ,有 的只是对 物质生 活的追求 和满足, 即时行乐, 逃 这恰好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对生活的直 避现 实,很 容易滋 长享乐 主义 ,导 致审美趣 味的钝化 、价 观感 受相契合 。显 然,这种 文化迎合 r部分 学生的低级 趣 值判 断的 错位 乃至道 德观 念的混 乱 味 。 当学生 只是更 多地沉 湎于感官 的享受而 忘记对精神 和 灵魂 的陶 冶时,在 这种文 化氛围 中成长的他 们,有可能 沦
以及 语言 的粗 酃化 。
标 准 ,而 是 把商 业 价值 当作 主 要的 、 甚至 是 最重 要 的 目 的 。导致很 多学生 消费文 化商品时 ,往往 首先不是 关注其
( ) 二 、导 致 学 生审 美追 求 的 享 乐 性
由于受应 试教 育以及 当前社会 生活快 节奏 的影响, 青 审 美价值 和文化 内涵,而 是看重它 的包 装和价格, 以炫耀 少年学 生经常生活 在紧张 和压力之 中,所 以他们渴望 在休 自已的购 买力和财 富, 的学生竭 力去追 求与 自己经济不 有 闲 中得 到放松 , 以舒 缓升 学 ,就 业等 所造 成的精 神压 力 。 相称 的高档 消费, 如定期 美容 、购 买高档化 妆 品和 名牌时 通过大众 文化审美 和艺术 的情感宣 泄功能 ,学生内在 固有 装 等 。

论中国大众文化审美特质

论中国大众文化审美特质

论中国大众文化审美特质作者:李克孙晓蕾来源:《艺术教育》2012年第12期【内容摘要】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审美特质,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大众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其所体现的娱乐性、矛盾性与媚俗化也应得到足够的关注。

大众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经典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应是和谐统一的,它也有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应被纳入我国文化市场的整体规划中,以推动国家文化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大众文化审美特质娱乐性矛盾性媚俗化近年来,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同时它的发展也与当代经济的变革、社会的进步、媒体的改变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股声势浩大的大众文化思潮,一直被置于正统文学或文艺学研究的边缘,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不曾有很大的进展与突破。

作为21世纪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必将具有某种特定的审美性,为此我们必须审视大众文化,既要赞同它的优越性与合理性,又要批判它的某些弊端与不足,对它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解释,挖掘大众文化自身的审美价值,并为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近现代的中国大众文化产生于20世纪的后半叶,它兴起于当代的都市,是一种与工业发展、全球化媒体发展等相关的文化消费形态。

大众文化主要借助于现代传媒的广泛发展,生产大量的文化产品,并附有一定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等特点。

在大众文化产生过程中,体现了生产者的审美意识,其文化产品在生产者的支配下也具有某种艺术涵养、文化内涵和美感气息等,这一切的文化活动也体现为社会意识与主体审美精神的统一。

在艺术社会学视野下,大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它的发展体现了审美创造与审美意识的统一,尤其是近年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深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并构成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各种形态,其自身具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两重性。

大众文化的美学批判

大众文化的美学批判

大众文化的美学批判前言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来自电影、音乐、电视剧、游戏等领域的文化产品。

这些产品具有普遍性,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大众文化的繁荣,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

比如,一些大众化的文化产品缺乏深入思考和审美精神,出现了许多商业化的陈腐作品。

本文将着重探讨大众文化的美学批判,从审美角度讨论大众文化应该如何发展,切实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指广泛传播、流行于社会各个层面并能够被大众接受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如音乐、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文学等。

大众文化源于现代城市化的发展,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主流文化。

大众文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崛起。

在这之前,文化产品的生产都是手工制作,由于成本过高,以致无法普遍传播。

而工业革命的爆发也使得文化产品的制作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大众文化得以发展壮大。

大众文化制造了大量的娱乐产品,满足了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消遣需求。

大众文化的美学问题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与壮大后,大众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而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美学问题。

大众文化的美学弱化是指文化产品过分追求受众的娱乐性,而忽视了审美上的深层要求。

这种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具有强文化消费特征的大众化文化产品上。

比如一些电影、电视剧和游戏等文化产品,因为追求观众的“呼声”,在叙事、情节和造型上都出现了充满套路化的陈旧模式,这种模式弱化了审美上的创新和个性化,使大众在短暂的娱乐消费之后忘记去思考这个产品中潜在的文化内涵,进而逐渐丧失了自主思考和审美能力。

解决大众文化的美学问题在大众文化美学批判的发展过程中,业界学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解决途径,这些途径包括:强调专业性专业化是提高美学品格以及美学能力的关键,在大众化文化生产中,应该注重培养专业的节目创作者,也应该发掘那些有潜质的青年人,为这些青年人提供创作大众化娱乐文化产品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深入探讨这一领域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深层意义并实际实践。

低俗的意思

低俗的意思

低俗的意思低俗是什么?低俗就是大多数人看不懂,高深莫测。

而所谓大众文化则相反,越高雅越是流行。

正如某位名人所说:小资即庸俗。

所以“大众文化”中包含着某种贬义。

一、大众文化与审美文化的对立性“大众文化”这个词语,是相对于专门为少数知识分子提供精英式服务的精英文化(比如高雅音乐)来说的。

它既可能成为优秀文化,也同样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庸俗化。

但是从另外角度来讲,只要它在价值取向、艺术内涵或审美风格上接近甚至吻合大众文化,便不再是低级趣味了,比如好莱坞电影以其高科技水准赢得了无数观众的青睐;第二层意思是指现代大众文化受到商业利益等因素影响而具有某些方面的庸俗化倾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庸俗化并非指媚俗,而是更加侧重于艺术品格的平民化或娱乐化。

在文化领域,经常使用“俗”字的地方实际上应该是“通俗”。

“俗”本身就有平凡、浅薄的意思,一般来讲这两者都很容易被误解为贬义。

当代汉语辞典对“俗”的释义也有限定:俗,粗陋,庸俗。

如今的时尚产品的制作和传播往往追求大量生产,随处可见形象化的广告。

这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随着商品化市场的不断扩大,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逐步由“崇洋”变成了“爱国”。

而追捧流行歌曲和跟风看电视剧似乎成了体现大学生们爱国热情的主要途径。

然而“低俗”的背后是人们物质生活日渐丰富之后的精神需要的匮乏。

不健康的东西会让我们放弃本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

而且大部分没有真才实学的“愤青”总喜欢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我想如果没有任何基础,盲目追赶潮流也许还不错,问题是在他们那里的确与众不同吗?想一下前几年大红大紫的网络恶搞漫画,有谁不知道?原创是何等的困难啊!请记住:不切实际的最终结果是滑稽的。

过度推崇和鼓吹特殊效应的确会把一件事情弄得复杂起来,往往给别人造成麻烦,结局是失败,令人感觉疲惫。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的精神境界永远不会停留在超自然阶段,我们希望寻找最普遍、共享的人生哲理和社会规律。

为此我认为,娱乐新闻节目有必要设置“板块”进行批判性宣传,也可以开办相关论坛、沙龙活动,帮助人们掌握辨别信息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文化的美学西村清和* 梁艳萍* 杨玲译(東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美学芸術学研究室日本东京113-0033)[摘要]:关于大众文化本文希望更多地是从美学的视角进行探讨,分析高雅趣味解体之后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审美关系;审视大众文化的奇趣现象以及应时之作应有的审美地位;阐释艺术复制品与拷贝文化的审美价值,进而梳理其中的存在样态,使接受者更多地了解有关大众文化的美学存在与形式。

[关键词]大众文化美学艺术奇趣一.艺术与高雅趣味的解体从日常生活的审美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时代,恐怕可以说,现在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时代。

今天人们的“审美(aesthetic) ”行为,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所谓的艺术。

我们每一天都在消费着美的形象——照片、电影、电视机和录像机等媒体影像所带来的、充斥于我们生活空间的各种各样的影像形象;堆积在超市里的商品包装和广告形象;唱片和CD、精美的彩色印刷的复制形象;其形式的多样且数量的巨大是我们过去所无法想象的。

这种情形的出现,势必会带来审美经验的实质性改观。

一方面,艺术与作品这类语词的意义失去了其原有的鲜明轮廓(意味);另一方面,庞大的形象带来审美消费的日常化,这种情形,使得高雅的艺术与庸俗的日常生活、高级与低级、原创与应景物品、高雅趣味与低俗趣味之间的审美规范溶解,相互渗透。

这种情形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精英与普罗大众之间界限的消融。

在近代欧洲,以“艺术”来代表“真正文化”的社会中,是以少数贵族、有知识、有文化的精英为开拓者,通过启蒙广大民众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的。

尤尔根·哈贝马斯把这一活动称之为“启蒙工程”[①][P.27]可是,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创造的丰富的(物质)消费社会和知识信息社会发展成熟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种社会都是属于大众的。

艺术究竟是什么?艺术是探究美的“美的技艺”。

例如被人们称之为“天才”的个人,不是去模仿、剽窃过去已有的事物,而是凭借自己的精神和想象力来“独创”新的作品,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称之为创造。

艺术不仅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而且也是人的精神“自我表现”的产物。

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与纯粹的商品之类的——仅仅在实用性方面才是有价值的物品——截然不同,艺术品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具有其自身固有的意义与价值,而且这种价值能够通过陶冶鉴赏者的修养和趣味,提高鉴赏者应具备的人性和道德来体恐怕今天的我们所熟知的,包括关于艺术与作品的这种思维方式,所有这一切均在地域上源自于欧洲、在时间上源自于近代,这一切本身是并非超越时代与民族是普泛的、不言自明的。

与艺术(art)一词相对应的,古希腊文中的特克奈(techne),拉丁文中的阿勒斯(ars),在文艺复兴以前,通常是指“手工艺·技艺”,因此绘画、雕刻等作为一种与人工制作有关的艺术,一般并不认为与工匠的技艺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尽管发展到17世纪后半叶,诗歌、戏剧、绘画、雕刻、建筑以及音乐和舞蹈等逐渐独立起来,但是,它们在以“美”与“和谐”为目的,给我们带来快乐这一点上是共通的,因此,它们被统一命名为“美的技艺(美术fine arts, beaux arts)”。

这一称谓在18世纪固定下来,到19世纪发展为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一词。

作为人们欣赏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力的界说——“趣味”这一概念也诞生于近代。

17、18世纪法国规范化的“高雅趣味(bon gout)”一词,是以巴黎为中心的城市贵族与资产阶级上流社会所拥有的高雅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他们视野中理想的绅士、淑女的形象,即他们所认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人性的规范。

因此,与此相对的平民大众的“低俗趣味(vulgar)”,即低级趣味,作为人性价值的根本的缺失,其成为美的同时也成为道德非难和阶层拒绝的同义语。

陶冶“高雅趣味”与普遍人性的场所,最初是宫廷的社交场所,以沙龙为中心的美术展览。

发展到1792年法国大革命后,议会决定将卢浮宫及其收藏的皇家美术珍品向公众开放,则是作为近代制度确立下来的美术馆。

开放美术馆,试图通过陶冶普通民众的审美鉴赏力,提升人类精神的普遍性,这是启蒙工程的象征性事件之一。

二.大众社会的奇趣现象近代社会将趣味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人们都是基于美丑、善恶的普遍基准来辨识世界(存在)的。

虽然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判断,但只要是人,无论是谁都会在人的类本质方面拥有共同之处。

可是,由于现代社会,人的阶层性已经解体,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拥有同等教育水平、同等信息的知识、信息社会。

依据目前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文化层面上每个人都属于大众,因此,将过去贵族的“高雅趣味”作为人类普遍性的主张是难以成立的。

事实上,可以理解,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趣味的标准,是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审美)习惯与(审美)规范的社会中诞生的,即人在接受美的教育的过程中培育自己的趣味;通过对不同的个人趣味之间的相互批判、相互认同,进而形成新的统一见解,这种见解逐渐为一种新的习惯和规范认同为一种传统稳固下来。

趣味与教养是在文化这个具有整体性的背景中,社会与个人二者的相互作用的根本性问题。

所谓的鉴赏者与批评家的工作,就是融通每个人的个人趣味与社会的规范趣味这两个层面的关系的。

他们是这样的、既拥护已经成为传统的特定的趣味体系,又倡导以新鲜的个人趣味为基础形成新的趣味体系的群体。

i[i]但是,如果将我们所说的趣味判断或美的价值判断,看作如眼前所见的能动的复合的过程,进而将贵族精英们所阐释的“高雅趣味”,认定为如他们自己引以为傲的、(仅仅属于小众的)决不可能属于普罗大众的话,那么,即使是我们今天将大众文化作为自己的审美环境的而培育的自身的趣味,仅仅片面地贬低为平民的和大众的、甚至是低俗或通俗的“低级趣味”是不应该的。

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出现的被称之为现代主义、先锋派的艺术运动,代表了意欲与近代的审美艺术的僵化和颓落相抗衡,重建本已有之的纯粹艺术的斗争的前沿,但是,另一方面,对于美国的美术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而言,先锋派也代表着与那种将所有的一切都置于生活之中消费的、通俗的大众文化相对抗的战斗的前沿。

格林伯格认为:大众文化,就是杂志封面、插图、广告、通俗的/煽情的小说、漫画、通俗音乐、踢踏舞、好莱坞电影等所代表的复制品。

过去与“正式文化(formal culture)”没有关联的民众,作为劳动者(工人)涌入大都市,成为大众(市民)时,他们不懂得真正的文化,于是为了排遣寂寞,他们创造了与自己的消费水平相当的、聊以消遣的替代文化。

由于这种大众文化的蔓延,“真正文化”的存续受到威胁。

先锋艺术是为了应对低俗文化蔓延这一危机,试图通过追求艺术的自律性保持“高品味艺术水准”的战斗。

因此先锋艺术是属于我们的“社会统治阶级的精英人物”[③]的。

“应时之作”[④]这个德语词汇,似乎是1860年左右在慕尼黑开始使用的。

虽然其精确语源学意义尚未确凿,但它似乎最初是指“正统(真正)”的艺术作品的替代品,由此转而指示在“想象”、记忆中常见的,缺乏美感的粗制滥造的伪作和没有价值的东西。

事实上,对于奇趣(应时之作)的审美态度,最本质的一点在于,无论是代用品,还是廉价的次品,如若是自己中意的,用来装饰日常生活,也可以带给人们心情的愉悦。

但是,倘若如此,我们可以试问,又有什么东西不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带来愉悦呢?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A·莫尔斯[⑤]指出:“对于普通人而言,生活在一个被真正的艺术杰作所包围的环境中是非常困难的……与此相对的应时之作,则为了迎合普通人而被创造出来。

”[⑥][P.23]最初,将应时之作作为“艺术作品的代替品”、“伪艺术”,是以近代艺术为标准对其进行的一种责难。

可是,犹如作为最日常化的、典型的奇趣的记忆可以知晓,尽管它也是能打动我们的感觉与感性的一种美的对象,一种审美现象,但是最初它决不是作为艺术作品被制造出来用于销售的。

因此可以说,以作品与应时之作作为两个不同的审美对象而分别存在的美学,二者之间是有所区别的。

出现于近代的艺术作品,简而言之,是属于“自律性美学”的审美对象的。

一幅画,具备它所固有的视觉上的美的构造。

如若从某一特定视角出发对其进行鉴赏,画作会将其固有的美传达给鉴赏者,从而使之获得审美的快乐与愉悦。

决定鉴赏者欣赏绘画的审美行为、审美活动的,决不是鉴赏者,而是作品本身。

换言之,作品中存在着它固有的自律之美,我们鉴赏者只有从某一特定视角出发,参与审美活动,才能获得一定的审美经验。

旅途中的记忆也是一种审美对象。

但是,我们一般会将它视为某种粗制滥造的、无用的东西,从这一点出发,记忆同作品一样,并不具备固有的美的情状。

它们之所以为美,不如说是依赖于它们所特有的外部情状的。

提及日语中与应时之作(奇趣)相对应的语词,那便是“时令商品”。

所谓“时令商品”像正月的门松等,只有在特定的时节,它才是有价值的物品,一旦过季即成为无用的(过时的)、无价值的物品。

这些时令商品,也并不是依赖于其本身固有的意义与实用价值,而只有依赖于特定的时间与场所,才能获得某种价值成为商品。

即使在他人眼里是毫无价值的记忆,由于它是追忆我过去的旅行经验的美好机缘,所以至少于我而言它是极为珍贵的。

无论是多么粗糙的贝壳工艺品,当它使得今年夏天所见到的大海在我的记忆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时,它依然是美的。

毋庸置疑,由于这种美并非它本身所固有的,夏去秋来,也许我也只能苦笑着、最终将它遗忘于抽屉(记忆)的角落里。

虽说如此,无论是这个无用之物,还是从中看到了大海的美之光辉的我,都没有理由受到任何责难。

所谓奇趣,是只有依赖于我在目睹、感受它时的某种情状和经验,才能使某种审美经验成为可能的物品。

被称为奇趣的、极其朦胧与多样的现象所共同的一点,首先在于,他们属于“寄生的美学”的审美对象。

一直以来,忽视作品与应时之作的差异,以艺术为标准将应时之作批判为“伪艺术”,实在是一种偏见。

应时之作不是艺术的替代品,它自身有其专门用途的审美对象。

实际上,如果将奇趣(应时之作)当作不好的东西,完全剔除出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的话,恐怕我们的居住空间、都市空间以及媒体空间就会乏味、疏离到难以生存的境地。

作品、应时之作分别属于不同美学的审美对象,作为我们人生中不同种类的审美经验是极为珍贵的。

贵族以自己的“高雅趣味”为标准,将原本不属于他们文化范围内的平民视为庸俗的低级趣味是不公平的。

由于摇滚乐不属于传统音乐“艺术”,古典音乐迷就将其视为“伪艺术”、“奇趣”,认定为低级趣味,这也是不公平的。

虽然摇滚乐称不上古典的音乐艺术,但它毕竟是与古典音乐不同形式的音乐。

如果说,可能对完全依存于“寄生的美学”,而自身毫无价值的记忆,这样典型的奇趣进行纯粹的美学批判的话——既然粗制滥造的无用品(破烂)是寄生于鉴赏者的,那它就无法使鉴赏者超越其原本拥有的审美趣味与经验——那么,这种美学是贫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