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干线的安全系统
日本新干线
之 新干线
什么是新干线
新干线是日本的高速铁路系统,以“子弹列车”闻名。其于 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前夕开始通车营运,第一条路线 是连结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这条路线也是全 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营运的高速铁路系统。目前日本境内有 8条新干线路线,均为纯客运服务,其中包含两条路线等级 较低的“迷你新干线”。新干线的轨距属于标准轨 (1435mm),除了迷你新干线的路段外,列车运行车速 可达到每小时270或300公里,但在进行高速测试时,则曾 创下每小时443公里的最高纪录(由955系(300X)在 1996年时所创下)。
新干线的多条路线
《铁胆火车侠》 是日本TOMY公 司最新摄制的一 部动画片。故事 的主人公一边是 中学生哲雪和米 娜娅,一边是以 博士号为首的希 望号、阳光号等 铁胆火车侠。这 些火车侠平时每 天都各自飞驰在 日本各地的高速 铁路线上,运送 着来来往往的旅 客。
新干线的 车票
车站内的 小摊
站站台 内的情况
日本新干线47年零事故伤亡
新干线最为骄人的成绩,主要不在速度,而是其安全纪录: 1964年开通的它,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47年的经营 历史远早于法国TGV的28年和德国ICE的20年。在近半个 世纪、运送70亿人次的运行中,新干线创造了零事故伤亡 的惊人成就。
视频欣赏
外国高铁调度指挥模式
外国高铁调度指挥模式高铁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安全的运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调度指挥模式。
不同国家的高铁调度指挥模式各具特色,反映了各国的铁路发展历史、技术水平和运营需求。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发展高铁的国家之一,其新干线系统的调度指挥模式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日本新干线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调度指挥体系,以确保列车的准点运行和安全。
在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先进的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列车的位置、速度、运行状态等信息。
他们能够对列车进行精确的调度和控制,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新干线的调度指挥系统还注重与其他铁路部门的协调配合,如车站、维修部门等,以实现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转。
法国的高铁调度指挥模式也有其独特之处。
法国 TGV 高铁采用了区域化的调度管理方式。
将全国的高铁线路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专门的调度中心负责。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调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运输需求和线路特点。
同时,法国的调度指挥系统还充分利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调度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德国的高铁调度指挥模式则强调了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德国ICE 高铁的调度系统通过大量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收集列车和线路的实时数据,并利用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正常情况下,列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主运行,调度中心主要负责监控和处理异常情况。
这种模式在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为因素对调度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除了上述国家,其他一些国家的高铁调度指挥模式也各有特点。
例如,西班牙的 AVE 高铁注重调度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以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应对各种复杂情况;韩国的 KTX 高铁则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的调度指挥体系。
这些国家的高铁调度指挥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首先,高度重视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先进的监测设备、通信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实现对列车和线路的实时监控和精准调度,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日本新干线的主要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
日本新干线的主要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田野返回新干线的主要技术进步日本的新干线诞生于35年前,其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电气技术的整体进步,为实现大运量高密度运行、提高安全性能及减少维护费用基本目的,新干线先后做过7次大的设计变更,应用了大批新技术,从技术整体来看与35年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1 提高了行车速度通过采取最佳气动特性车型设计、改进车辆倾斜方法、提高曲线通过速度、及应用数字自动列车控制装置(ATC)、列车集中控制装置(CTC)、交通管理计算机系统(COMTRAC)等实现了速度控制最优化运行,使得新干线行驶速度从开业时的200公里/小时提高到现在的300公里/小时。
2 应用了强电半导体技术及“交流感应电机”随着强电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新干线的驱动系统从当初的主变压器抽头切换+电阻控制直流串激电机方式改为GTO及IGBTVVVF控制+小型三相交流感应电机方式。
通过这项核心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新干线运行的可靠性,电机部分基本无需维护,降低了车辆维护费用,减少了车体重量。
同时,由于直接使用交流电,升压快,提速时间缩短。
3 采用了新车体材料及设计降低了车体重量及轴重新干线500系列以后的车辆使用了铝合金材质“钎焊蜂窝+挤压成型”技术,使得新干线车体重量从“O系列”的10吨降至6吨,而抗穿越隧道时压强变化能力提高了近3倍;轴重也从“0系列”的16吨降至11吨。
通过轴重的降低,减轻了路基的震动,抑制了轨道劣化,节约加减速的动能,并减少了隧道截面,从而降低了整体成本。
4 采用了电力再生制动方式降低了能耗新干线300系列以后由VVVF方式控制的列车都采用了电力回收刹车,使得大部分制动能随时返回电网,节约了能源。
在同样以220公里/小时行驶时,现在的新干线电力消耗只有开业时的66%。
同时由于列车制动主要靠电力制动,减少了机械制动带来的维修问题,提高了可靠性。
5 完善了MARS票务系统MARS票务系统是支撑新干线得以赢利的最重要系统之一,现在通过这套系统已可在全国任何地点的有人或无人售票点发售预定车票并随时了解整个列车的票务及经济状态。
日本新干线铁路的安全技术
合试验车的检测结果,对线路和设 备进行维修。维修作业在列车运行 结束后的夜间进行。在每天列车开 始运营前,先让“确认车”走一趟, 确认线路正常和线路周边没有障碍 物与线路维修作业 人员,才能开始当天 的运营。 电气轨道综合 试验车在高速列车 正常运行的间隔,检 测轨道的状态,为夜 间维护作业提供数 据,先后以0系、200
误点率不超过1 min,2001年度只 有0.3 min。
921型、925型和923型等多种电气 轨道综合试验车,用于适应不同新 干线线路的轨道检测。其中,923型 检测车是7辆(6M1T)固定编组的 列车,能以275 km/h的速度进行 检测,除轨道检测车外,其他各车辆 分别对线路电力、信号和通信等有 关的系统进行检测。
前为止尚未发生过轴承异常。
公众的撞车危险。线路用栅栏围起 来,根据“新干线特例法”,一般公 众禁止进入线路内。线路内的维修 人员,在营业运行时间带,进入线路 内时,需申请命令。
(4)应对旅客从站台或车辆上坠
(1)应对脱轨或车辆破损。通过
检测轨道电流,可以判断钢轨有无 折损和具体检测钢轨的折损。但是, 令人担心的是,折损程度不同,有 时,还会流过一定水平以上的电流,
为防止地板下设备或转向架部 件的脱落,并由此引起爬轨事故,要
确保螺栓的强度,并分别采取通过
这样,就不能检测出钢轨的折损。对
于没有钢轨折损的线路下陷或高架
双螺母、开口销或止转钢丝作为防 止螺栓松弛的措施。确认螺栓的紧 固状态和有无止转钢丝,要进行检 查,并记录到手册中。 (2)应对车辆与车辆冲撞或与建 筑物冲撞。信号系统采用机械优先
日本新干线铁路的安全技术
俞展猷
系和700系为基型,研制了922型和 编者按: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近45年0死亡率的运行记录,来自 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并贯穿始终的“安全第一”管理理念,强烈的预防 灾害意识,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但不一味地追求最先进的指导思想, 贯彻一整套的法制程序和严格的技术“认证”体系,具有准确无误的行 车指挥系统和严密的检修体系与检测和维修制度等。“他山之石,可以 攻玉”。在此,总结和介绍日本铁路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城市轨道交 通业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善的车辆检修体系,准确无误的指 挥系统(信号系统和列车运行管理 自从1964年lO月1日日本东海 道新干线(东京一大阪)开通运营以 来,已过去近45个年头,至今仍保 持着0死亡率的记录,列车年正点率 也令人吃惊,东海道新干线列车年
德国、法国、日本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
德国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德国高速铁路属客、货混运型,且隧道约占线路长度的1/3。
因此,隧道内的行车安全成为德国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的重点。
德铁制定了非常严格有效的防范措施。
例如:禁止无加固和防护措施的货物列车或装有危险货物的列车驶入隧道;尽可能减少客、贷列车在隧道内交会,并要求限速运行;专门制造了两列隧道救援列车,随车带有医疗卫生救助设备,并同地方政府共同组织消防、救援队,当出现意外事故时,能及时进行抢救。
此外,在高速新线上也采用了新型防灾报警系统MAS90,除可监督线路装备的运用状况外,还可识别和及时报告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以及移动设备发生破损的情况。
该警报系统在全线南、北、中段设有中央控制单元(SZE),相互连通;每个SZE又连接若干设在沿线总站信号楼内的各种报警和记录单元(MRE),并与之进行信息和命令交换。
MRE接受安装在沿线的探测报警仪器采集的信息。
这些探测报警仪器主要有:HOA903型热轴探测器;LSMA隧道气流报警器(在长度大于1.5km的隧道内安装);WMA风测量仪(在所有桥梁上安装);BMA火灾报警仪;沿线设置防护开关;隧道口坍方报警信号装置(EMA);隧道两端及隧道内每1000m(早期600m)设置应急电话(NR),仅需扳动手柄就可打开电话箱,紧急呼叫的信息具有绝对优先权。
德国的计算机辅助列车监控(或称行车调度LZB)系统,可起到安全调度功能。
图为德国新建高速铁路防灾报警系统配置示意图。
图德国新建高速铁路防灾报警系统配置图探测设备:HOA—热轴探测设备;WMA—风力测量报警设备;LSMA—气流报警设备;BMA—火灾报警设备;EMA—塌方报警设备;Whz—道岔加热设备。
处理设备:ZSE—集中控制单元;MRE—报警显示和记录装置。
BFA、BFB、BFC:车站A、B、C。
法国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法国高速铁路创造了当前世界上轮轨系交通的最高试验速度515.3km/h,运营最高速度达到300~320km/h。
日本新干线的调度指挥系统
日本新干线的调度指挥系统日本新干线的调度指挥体系设置、方式、手段的特点:(1)新干线的调度设置全是以公司为单位,实行集中管理,一级指挥。
日本铁路共有6家客运公司,其中4家公司建有新干线。
东日本公司新干线调度所设置在东京站5楼,西日本公司和东海公司合并设置在东京站6楼,九州公司设置在博多,分别对本公司管理的新干线进行调度指挥。
(2)新干线与既有线的调度均是分别设置,各负其责,在相衔接的点上,通过设置分界口进行管理。
如:东日本铁路公司共有7538公里营业线路,其中新干线1052公里,既有线6485公里,新干线1个调度所,既有线另有lO个调度所分别就近设置。
既有线的列车不上新干线,新干线的列车可以开往经过提速改造的既有线。
(3)新干线调度工种的设置。
东日本新干线调度所设置6大调度工种,分别为旅客调度,列车调度,运用调度,设施调度、电力调度、通信系统调度,其主要职责和分工分别为:. 旅客调度负责对与旅客有关的各类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为旅客提供综合服务;遇上紧急情况或晚点时及时向旅客作出说明,安排旅客换乘普通列车。
? 列车调度负责实时掌握列车的进路及所在位置等运行情况,严密监视列车是否安全正点行驶,当发生异常情况迅速处理。
? 运用调度负责动车组运行、编组、用车计划管理。
根据运行情况,发出更改车辆运用线路的指令。
当列车发生故障时,向乘务员发出紧急处理的指示,同时负责安排车辆的更换与修理业务。
? 设施调度负责线路及相关设施维护保养作业的统一管理,并根据电气,轨道综合实验车提供的检测报告,全面掌握线路的实时状况,统筹安排对相关线路及设施的检修工作。
? 电力调度负责供电管理和电力维护工作,监视和控制变电、配电站,以保证列车行驶及车站的正常用电,并协调作业内容、监控电网、确认测试情况,确保作业能安全顺利地进行。
? 通信系统凋度负责管理信号和通信设备及微机系统,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列车安全正点运行。
新干线调度所类似于我国调度所,在各工种调度之上,每班设有总指令长(值班主任)统一负责本班的协调指挥工作。
外国高铁调度指挥模式
外国高铁调度指挥模式高铁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而高铁的安全、高效运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调度指挥模式。
不同国家由于其地理环境、铁路网络特点、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铁调度指挥模式。
先来看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设和运营高铁的国家之一,其新干线系统举世闻名。
在调度指挥方面,日本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调度指挥模式。
日本的铁路运营公司拥有强大的中央调度控制中心,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和监控设备,对高铁列车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和指挥。
他们利用高精度的列车定位技术和自动化的列车控制系统,实现了列车的高密度运行和准点到达。
此外,日本的调度指挥系统还具备强大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在突发情况下迅速调整列车运行计划,保障旅客的安全和运输的顺畅。
德国的高铁调度指挥模式也有其独特之处。
德国的铁路网络非常复杂,既有高速线路,也有大量的普通线路。
为了实现高铁与普通铁路的协同运行,德国采用了一种分级调度指挥模式。
在中央层面,有统一的调度指挥机构负责制定总体运行计划和协调各地区的调度工作。
而在地区层面,设有多个区域调度中心,负责具体的列车运行指挥和监控。
这种分级调度模式既保证了整体的统筹规划,又能够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德国还注重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调度指挥系统与列车、车站等各个环节的实时信息交互,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法国的高铁调度指挥则更加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
法国的高铁运营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调度指挥流程和标准,从列车的排班、运行计划的制定到实际的运行监控和调整,都有详细的规定和操作指南。
他们的调度指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能够根据实时的运行数据和预测模型,自动生成最优的调度方案。
同时,法国还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确保调度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调度指挥系统。
再看韩国。
韩国的高铁调度指挥模式在借鉴日本和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了创新。
日本新干线安全运营管理经验借鉴
2 1年4 第2卷 第4 02 月 7 期
日本新干线安全运营管理经验借鉴
王 玲
( 中国科 学技 术信 息研 究所 ,北京 103) 008
摘 要: 高铁 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 工程 , 涉及 线务、 电务、 务、 机 站务等方方面面, 涵盖工程 力学、 材料
学、 金属学、 控制学等多个 学科 , 其安 全运营需要 长期 的磨合 过程 。日 东海道新干 线自 9 4 0 日 本 1 6 年1 月1 开
通运营以来 , 至今 仍保 持零伤亡人数的纪录。 究其原 因, 大致可归结 于日本始终 坚持 的 ‘ 全第一 ” ‘ 安 的管
理 理念、 先进 成 熟的车辆制造 技术 、 准确无误 的运行 管理 系统、 严密完善的检 修体 系以及 毫不松 懈的防 灾意识 。 面对我国2 1年 发生的 “ ・3 01 7 2”高铁重大事故, 我们 有必要重新 审视一下 日 本新干 线的安 全运营
属学、 控制学等多个学科, 其安全运营需要长期的磨 尽可能提高车辆防御风灾、 水灾、 积雪、 地震、 落石等 使车 辆具 备立即检 知 、 自动 采取 缓 合过 程 。日本东海 道新 干 线建成 之初 , 进行 了长 达两 自然 灾害 的能 力, 年的试运行 ( 我国仅两个月左右) 以确保有足够的 行和停运等必要措施的能力。 本早稻田大学教授 , 日
作者简介 :王玲( 7 一 ,女 , 1 8) 9 硕士 ,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为亚洲国家科技政 策。
收稿 日期 :2 1 年1 月1 0 1 2 2日
一
3 一 O
・
创 新政 策 与管理 ・
桥本光一指出, 本新干线坚持同时发展车辆等硬 日
后方列车 接触 到设在 距前 方列车 10 5 米处 的 “ 对停 绝
分散式动力动车组的智能化调度与运行管理研究
分散式动力动车组的智能化调度与运行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铁路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交通方式备受瞩目。
为了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分散式动力动车组的智能化调度与运行管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该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分散式动力动车组的智能化调度与运行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分散式动力动车组的概述分散式动力动车组,简称DDU,是一种由多个独立运行的车辆组成的火车编组形式。
每个车辆都配备有独立的动力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自主运行。
DDU相比传统的编组方式,具有运行灵活、节能环保、载客量大等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智能化调度的意义及挑战1. 意义:(1)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智能化调度可以实现对动车组的精确控制和优化调度,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2)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智能调度,可以提前预测运输需求,合理安排列车运行,提供更加高效、准时的服务。
(3)降低运营成本:智能化调度可以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
2. 挑战:(1)车辆间的协同控制:由于每个车辆都拥有独立的动力系统和智能控制单元,需要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控制和信息交换。
(2)运行安全性的保障:在智能化调度过程中,必须保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3)技术支持与应用:智能化调度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技术支持和应用难点。
三、智能化调度与运行管理的关键技术1. 车辆动态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通过车辆上安装的传感器、信号采集装置等设备,实时采集车辆的位置、速度、状态等数据,并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传输,为智能化调度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运行预测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历史数据、客流数据、天气数据等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预测动车组的运行需求,合理调度车辆并提供准时、高效的服务。
3. 车辆间通信与协同控制技术利用物联网、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控制,确保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关于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系统的思考
1 国 外铁 路 防 灾 系统 现 状
现 阶段 , 世界各 国的铁路防灾 系统大概可 以分 为三个体 系 . 分别 以日 本、 德国、 法国为代表。以下对 各个 系统进 行简单的介绍 1 . 1 日本新 干线 防灾安全 系统 日本新干 线采用 的综合 防灾系统 ( A r t  ̄ S S ) 包 括地震 检测系统 、 台 风预警 系统 、 雨量超标报警 、 落石报警 、 积雪深度计 、 水位报警 预警系 统等子 系统 这些系统都与运输调度指挥中心连接 当自然灾害袭来 时通过切断供 电电源 或经 自动控制 系统控制列 车减速运行 调度指挥 中心建 设有完备 的安 全防灾监控 系统 .各个 防灾监测点采集 到的地
震、 风速 、 降 一旦达 到设定警戒
线就会 自 动报警 . 根据设定程序触发设备动作或提示调度员及 时采取 相应措施 。 1 . 2 法国T G V高速线调度防灾系统 法国T G V高速 线综合调 度防灾 系统 主要是 以调 度集 中为核 心. 依靠车——地 间的可靠通信将列车 、 沿线设备 和控制 中心联 系起 来形 成 一个 完 整 的 系统 。 调度 控制 中心 与车 载设 备 ( 包括 T V M 3 0 0或 T V M 4 3 0 机车信号 、 故障监测和诊断装置, 车载局域 网等 ) 相连接 . 通过 网络将沿线分布的接触 网、 热轴 、 风、 雨、 雪、 桥隧落物等各种监测设 备 的预警信息进行处理后进行列车运行调整控制 1 - 3 德国I C E高 速铁路调 度防灾 系统 德国I C E高速铁路调度 防灾 系统主要是基 于 L Z B系统 . 列车— — 地面间实现双 向通信 。列 车上装设 的险情报警信 息系统( 包括风 、 雪、 塌方 、 热轴等子系统) 、 车载无线故 障监视 诊断系统与地面控制 中心和 维修中心构成 了集行车调度指挥 、 控制 、 故障监测 、 维护等功能于一 体 的防灾系统。 综合世界各 国的铁路 防灾安全系统可 以发现一个共 同点 : 防灾系 统的指导思想都是 当灾害发生后 . 防灾系统能第一时 间发 出预警 或采 取动作 . 使 正在 运行的列车停 车或降速 . 最大程度地减 少灾害引发 的 列车运行人身伤亡事故 : 通过制定灾害发生后 的应急组织措施 以避 免 发生更大的次生灾害
铁路防灾安全监测系统
目录
第一章、 系统介绍 第二章、 系统构成 第三章、 系统功能 第四章、 系统特点 第五章、 技术指标
14
第二章 系统构成
风 雨 异物侵限 地震 雪
。。。
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
灾害预警信息
监测报警
列车限速信息
停运信息
灾害监测
15
灾害预警
运行计划 行车管制 抢险救援 维修依据 列车安全运行
雨量报警阀值(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1)小时降雨量监测报警:30~50mm/h。
(2)24小时+小时降雨量监测报警:100~150mm+20~
30mm。
21
第二章 系统构成 2.1 灾害监测传感器
(三)雪深计
HSC-SR80深度仪测量从探头到被测目标表面的距离智能推算出 积雪深度,通过发出超声脉冲,然后再接受回拨,测量这个传播过程时 间。传感器内有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对超声波速度进行修正。
36
第二章 系统构成
监控数据处理设备
交换机
数据库 服务器
磁盘 阵列
数据库 应用
应用
接口
接口
时钟
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
维护 终端
防火墙
防火墙
Routing Artery A
地震监测系统由分布在铁路沿线的 24个监测站、一个位于马赛的中央 站和一个位于国家地震部门内的验 证中心组成。 8
Modem Processing
Unit A
Alarms
Modem
Processing Unit B
TCS Speed Limits
CTC
Modem Routing Artery B
日本新干线ATC系统
传输设备、车载速度控制设备
构成的用于控制列车运行速度 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运行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的控制系统。
为保证高速安全地行驶,列车必须随时与前方
行驶的列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运行的安全性。
在车站的停车、弯道、道岔等处也需要进行速度控 制,在这些情况 下,司机以确认信号的方式进行速
度控制会出现许多间题,新干线因此废弃了地面信
在轨道电路中连续传送数字编码化的信号,给出到
停止位置的距离信号,并在车上产生减速信号模式。
这一系统设置 在 STAR2l试验列车上进行了列车制
动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从地面向车上装置发送列 车控制所必须的数字信息非常成功。
2003年的一天下午,在日本新干线运行史上发生
了一件令世人皆惊的奇闻。由广岛开往东京的新干线
12交本2 组员:杨乐
杨顺余 段显帅
传统铁路信号只能在列车
一般速度运行条件下保证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列车速 度的提高,发展列车超速防护 系统和其它列车速度控制,才
ATC 速度
自动防护
自动停车
ATC
能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保证 行车安全。
机车信号 地面
定义:由列控中心、闭塞设
地面 自动信号
备、地面信号设备、地车信息 人工信号
VCC1 I/O
VCC1 DT
VCC1 DT
VCC1 I/O
VCC1 DT
VCC1 I/O
VCC1 DT
VCC1 I/O
列控中心
联锁系统 无线闭塞控制中心
线路的空闲状态检测; 列车完整性检测 列车运行授权; 指示列车安全运行速度; 监控列车安全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为法国和德国,都是在既有铁道系统上将最高速度 提高到160 km/h。日本与德、法不同,日本的高速铁路 是把实现世界上无先例的210 km/h高速营业运转作 为目标。为此,在设施、运转作业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 研究,发现在运转作业方面存在着当列车速度超过
160
分,要采用冗余系统,提高可靠度。要采用故障一安全
潮崎俊也:日本运输省铁道局铁道安全对策官员 52
万方数据
日本新干线的安全系统潮崎俊也
常维修时,也要进行科学管理。 (5)对于轨道、电气设备、车辆等方面的安全问 题,要反复地进行试制,试验,实施万无二失的安全 确认。 (6)实施适应高速运行的教育和培训。
3
状态等。 COMTRAT是实施列车进路控制和运行监督的设 备,将所有列车的运行条件(各站的到发时间、到发股 道、列车顺序等)预先记存于计算机内,自动地设定列 车进路。 此外,为使新干线保持最好的状态,在车辆方面, 采用专用试验设备测试器,实施认真地检查。在轨道 方面,备有维修专用车,该车装备有各种高技术的测试 器,其代表性的设备是超声波钢轨探伤车,能连续地探 测钢轨的损伤。在接触网方面,同样是采用各种维修 车实施安全管理。“黄色医生”检测车是将电气设备和 轨道检测综合成一体的专用检测车,它以营业车的速 度运行,边行驶边检测。该车备有最新装备,可对轨 道、变电、接触网、信号、通信等领域实施综合检测,将 测量、分析的数据传送至有关维修单位。 接触网导线磨耗量等的测试数据将作为保存数 据,实施时序系列管理,因此交送地面计算机(SMIS系 统)进行数据处理。
53
万方数据
日本新干线的安全系统淘崎俊也
700系电动车吸收了300系电动车的运行经验和 500系电动车的技术诀窍。在技术方面,采用IGBT作 为交流感应电机的驱动元件(E。也采用),以减少车内 的噪声。采用陶瓷颗粒喷射装置,以缩短紧急制动时 的制动距离。此外,采用单臂受电弓以减少沿线的 噪声。 在地面设备方面,为提高乘车舒适度和进一步实 现高速行驶,在采用300系电动车的同时,改进了新的
原则,万一设备发生故障,设备必须导向安全侧。 (2)对于诸如风灾、水灾、积雪、地震、落石等自然 现象所引起的障碍,一方面,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采取措 施,力求能承受住。同时,在这些灾害发生之前或发生 灾害之后,要尽可能立即检知,并自动采取缓行、停运 等必要措施。 (3)对于汽车掉入铁路等人为障碍,在线路内放 置石块的干扰行为,除了设置防止汽车掉入线路和防 止外人擅自进入线路的设备外,还制定了法规。 (4)对于车辆、结构物、线路设备、电气设备等,在 设计、施工阶段就要确保充分的安全性、舒适性,在日
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能确保极稳定的运行比什 么都更能证明日本新干线系统的可靠性。今后将继续 扩大新干线路网,作为运输省,当然要继续支援新干线 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 邹振民译 龚深弟校
责任编辑龚深弟 (收稿日期2000.02)
20∞年第3期
万方数据
已由210 km/h提高至300 km/h。
此外,东北新干线、上越新干线相继于1982年6 月、11月开业,北陆新干线也于1997年10月正式 开业。
1
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
新干线是以300 km/h速度高速运行,因此,在运
新干线与既有线的基本差别
6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铁路中营业速度最高的国
转、车辆、设施、电气等方面均不同于以往的既有铁 路。基于这种认识,采取了更高级的安全对策。其基本 方针如下。 (1)安全系统尽可能地减少依赖操作者的注意力 和判断,在安全设备上要采用高技术。对于重要的部
min,
4.4
轨道维修管理方法,以及为提高曲线通过速度,提高
了所需的超高量。 在接触网方面,由于采用了复合型接触网导线, 提高了导线张力,实现了提高受流性能和降低噪声。 在信号领域,采用双频组合ATC方式,提供了提速必 需的信号显示和提高了安全度。 由上述可知,新干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地 实施技术革新、采用新技术。在车辆系统整体实现最 佳状态的同时,充分考虑了车上与地面设备或运行系 统等铁道系统整体的协调。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新干线的整体水平,通过 STAR21、300X等高速试验车进行了提速、环境影响、 车上与地面设备协调性等各种试验。 4.2地震对策 在新干线开始营业时所采用的列车防护系统中, 沿线变电站内设置的地震传感器记录超过40
700 900 kg
4.1
kg。车上还装有高速运行性能好、可有效提
高舒适度的无枕梁转向架,为减轻路基振动,采用了轻 型铝合金车体等。300系电动车组于1992年投入营 业,运行最高速度270
km/h。
500系电动车是按最高速度为300 km/h设计 的。采用长鼻型头车外形以减少微气压波;为减轻电 动车重量而缩小截面积。此外,为控制车体的摇晃,采 用了半有源控制系统和车辆间减震器,以期达到更加 快捷和舒适。
2
东海道新干线自1964年开始营业至今已超过35 年,其间没有发生过1件旅客死亡事故。目前,东海道 ・山阳新干线平均每天运送旅客约45万人次。 从列车运行图上看,运行列车次数最多的东海道 新干线营业之初每小时只发2列,而现在高峰期每小 时已发12列,运输能力大为增强。目前正在进一步实 施改造工程,工程完成后,每小时发送列车将达15 列。35年间,东海道・山阳新干线列车最高营业速度
2000年第3期
新干线最近采纳的安全技术
基本沿袭迄今新干线的安全系统,只是在进一步
提高速度、环境保护等适应时代要求方面进行了技术 开发。 新型车辆的开发 为提高与其它交通工具的竞争能力,东海道新干 线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在开发300系电动车的同时,也 对设备进行了改进,以与高速相适应。这些新技术为 500系、700系、E:系、E。系等新近开发的电动车奠定 了基础。 现简述各电动车的特征。300系电动车是日本新 干线营业车最先使用GTO晶闸管的感应电动机 VVVF控制和再生制动系统,转向架重量由9 降到6
2000年第3期
km/h时,采用地面信号方式,存在着司机确认信
号困难、作业紧张等问题;在高速区域,列车的加、减速 性能降低。为确保新干线的安全,必须考虑新的运转 方式。经综合研究,决定采用使用车内信号的新的运 转方式。 新干线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使特殊的列车在经过 特别修建的专用线路上运行,为实现两者之间完全协
cm/s2
时,就自动切断变电站的电源开关,列车立即停车。 1992年3月,为提高东海道新干线的安全、稳定运输 水平,采用了能早期予报地震的UREDAS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接收地震开始时产生的小振动(P 波),来判断地震的强度,发出报警,当发生了一定规 模以上的地震时,该系统具备使震区一定范围内列车 停车的功能。此外,还有使用推测的各种地震参数,使 震后列车尽快合理恢复运行的机能。山阳新干线、东 北新干线也采用了该系统。 4.3降雨、降雪对策 新干线在轨道、车辆、接触网各系统的设计中,已 经考虑了降雨、降雪对策。在降雨方面,设置了雨量 计,当降雨量超过一定值时,在养路段等处的蜂鸣器 鸣响,进行报警。 对降雪采取的措施是:为防止线路上雪花飞舞,
在多雪地区,设有喷水装置;为防止转辙机不能转换, 在道岔处设有电融雪器。降雪时,通过传感器,向地区 调度发送雪情信息。 防灾对策的基本系统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车辆 地板下安装了罩,使车辆下部变得平滑,这样附着的雪 就减少了。 增强运行管理系统功能 JR东日本公司管理的新干线形成了以东京为出 发点、向5个方向辐射的网络。其中山形新干线、秋田 新干线与既有线直通运转,实施列车分解、合并作业。 此外,各线路使用的列车编组达lO种之多,每一编组 的车辆数也有多种,对车辆运用方面有所制约。 在北陆新干线开业前的1995年11月,JR东El本 公司作为对COMTRAC系统的发展,采用了能将JR东 日本公司所管理的新干线的运输计划、运行管理、维修 作业管理、车辆管理、信息管理等进行综合处理的新型 新干线综合系统COSMOS。该系统还具有当发生地震 灾害或车辆故障时实施运行调整的机能。该系统中, 在运输调度台上装有2台终端,一台用于显示列车在 线状况、各站的进路及设备状况,另一台为显示运行图 的运行调整终端。 列车发生晚点时,以往调度员在纸制运行图上调 整列车运行计划,现在则可使用运行调整终端,掌握列 车的晚点情况,输入变更的运行图。预测运行图是根 据列车到发的实际时间,预想其后的到发时间而编制 成运行图。此外,通过将预测运行图传送至各站的 PRC,使各站根据预测运行图进行自动进路控制。 以上介绍了新干线的安全系统概况,正是由于软 件、硬件各系统严密地发挥了功能,才确保了作为高速 铁路的新干线的安全。营业以来35年间没有发生过旅 客死亡事故,并且列车年平均晚点时间不超过1
曩井●I纛
——■——■———●——■—————————●—■——●——————————●I
II 11_l
提要:介绍了日本新干线铁道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安全系统概况、近年来采用的安全技术等。
关键词:新干线安全系统安全技术 日本 调一致的高速运转而进行最佳组合的思想。日本政府 方面,在世界上首先实现高速列车运行之际,制定了有 助于确保列车安全和平稳运行的法律等。如(1)妨碍新 干线列车运行安全行为的处罚条例(新干线特例法), 该条例规定,除对破坏新干线重要设施、设备,妨碍列 车运行的行为要予以处罚外,对擅自进入线路内者也 要予以处罚。(2)新干线铁道构造规则,规定了新干线 设施、车辆的技术标准。(3)新干线铁道运转规则,规定 了新干线运转操作标准。
4
安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统概要
东海道新干线正式营业前的1962年6月,在新干
线试验段进行了样车的高速运行试验。各种试验结果 表明,O系电动车作为新干线营业车是满足要求的。时 至今Et,完成了新干线安全系统的基本形态。安全系 统的具体构成如下。 (1)用于控制列车速度的ATC(列车自动控制设 ’备); (2)用于监测地震、风、雨等的防灾系统; (3)列车集中控制装置(CTC)、综合调度系统、利 用计算机的新干线运行管理系统(COMTRAC,1972年1 投入使用); (4)基于经科学管理的数据所实施的车辆和设备 的维修管理系统; (5)旨在提高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系统; (6)新干线全线立体交叉(采用高架桥、填土、低 于天然地面的线路,不设道口)。 新干线全线是高速、高密度运行,并且平均站间 距离也较既有线长。要使新干线能在上述条件下实现 顺利的运输,就必须正确、迅速地将调度命令传送至 现场(包括运行中的列车和调度行为的决定)。为此, 设立综合调度室,室内配置有能够收集、传送、控制全 线信息的装备,并将运转、旅客、设备、电气等各系统 的调度员集中于一处,能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即刻进 行运行调整。 7在调度所内,通过对列车群、变电站群的管理,能 够直接监视列车的运行状况和变电站的动作状况等。 此外,调度室内还装有列车无线设备,调度室的 调度员可与运行中的列车司机、车长等直接通话联系。 ‘ATC是通过控制列车速度确保列车与列车间间 隔的设备:钢轨中有信号电流,根据各区间条件决定 列车允许速度。列车速度超过指示的速度则自动实施 制动。 CTC是集中控制各站的转辙机、ATC进路,并实 施运行管理的设备,将运行的列车在一处进行集中管 理。通过显示盘反映列车所在位置、列车车次号、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