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三公九卿制选择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
这反映了(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2.商代上帝神的权威性很高,凡事都要占卜;西周认为周王权力的确立是“受命于天”,国王自称“天子”。
这说明中国古代早期( )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 B.政治统治借助社会人伦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3.《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注:“服”即“服侍天子也”)据此推断,西周时直辖“甸服”之地的是( ) A.周天子 B.诸侯王C.卿大夫 D.士4.《周礼》记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日媺宫室,二日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
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
”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5.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C.“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D.“天下一家”“家国一体”6.禹在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出征三苗时誓师说:“济济有众,咸听朕言。
……蠢兹有苗,用天之罚。
”这表明( )A.王位世袭制的确立B.禹君主专制地位的确立C.禹已掌握最高王权D.“禅让”观念的消除7.“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
”这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8.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选择性必修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礼记·礼运》中指出,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之世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表明“小康”之世()A.国家统一安定B.王权高度集中D.违背历史潮流小康”之世是指夏商周时期,题干材料体现不出这一时期国家统一安定,A项错误;夏商周时期,,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各亲其亲”,可知《礼记·礼运》认为“小康”之世以血缘关系为标准,C项正确;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项错误。
2.商朝的国家政体是方国联盟制,商王不过是“盟主”,而周王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由此可见与商朝相比,西周()A.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B.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统治C.依靠分封以开疆拓土“盟主”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加强,这有利于集权政治的加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明与商朝相比,西周的王权政治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D项正确。
3.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曾随之发生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属于官僚政”是指从分封诸侯到推行郡县制,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4.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
这有利于()A.隶书的全面推广B.儒家思想的传播C.边患危机的解决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属于文化统一的范畴,故选D项;材料“‘公室’‘王室’称‘县”没有涉及字体的变化,排除A项;“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与儒家思想无关,排除B项;“‘边塞’称‘故塞’”只是官方文书表述方式的变化,与解决边患危机没有关系,排除C项。
高中必修一历史选择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必修一历史选择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练习及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1. 题目: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秦朝实行了郡县制- B. 唐朝实行了分封制- C. 宋朝实行了郡县制- D. 明朝实行了三公九卿制答案:A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宋朝实行的是路、州、县三级制,明朝实行的是内阁制。
2. 题目: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 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 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但并未实现民族独立。
3. 题目: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新文化运动主张文言文- B. 新文化运动主张白话文- C. 新文化运动反对科学- D. 新文化运动反对民主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科学和民主。
#### 二、多项选择题1. 题目: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答案:A B C D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四项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题目: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 D. 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甲午战争和五四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但不是近代史的开始。
#### 三、判断题1. 题目: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的政治局面。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演练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自主练习一__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_一、选择题1. 西周分封制的对象是()①王族②功臣③古代帝王的后代④诸侯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2. (2012·江苏学测)《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 朝议裁决B. 集权独断C. 世袭传承D. 政务繁忙3. 《史记·太史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段话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4.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①负责管理军事②负责国家监察事务③执掌群臣奏章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5. 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筑,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____,左在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A. 皇帝B. 太尉C. 丞相D. 御史大夫6. 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郡守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B. 郡守县令是地方行政长官C. 造钱币是郡县的任务之一D. 是秦中央集权制的一部分7. (2012·苏州模拟)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朝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至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 行省制代替郡县制D. 内阁制代替三省制8. 下列是古人对秦王朝短期而亡的评论,最准确的是()A. “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 “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 “所以殄灭而降辱着,六王之后也”D. “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9. 导致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交通的发展B. 疆域的拓展C. 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0.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 废除分封制B. 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C. 设置中朝和外朝D. 推行郡县制11. 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后巩固提升含解析人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最可能反映的朝代是(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可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始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汉朝沿袭秦朝的这一中央制度,东汉时政务均归尚书台,其主官尚书令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南北朝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答案B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与朝政。
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权力斗争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关键词“目的”。
依据材料可知,皇帝通过增加宰相的数量来分割宰相的权力,最终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因此B项符合题意。
材料并没有涉及科举制,排除A项;C项是意义不是目的;增设宰相虽使他们相互制约,也会加剧他们之间的矛盾,D项错误。
答案B3.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X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解析三省六部制之下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担负起草、审议、执行的机构职能,政策的推行、官员人事任免等事由需要征得中书省、门下省的同意,才符合当时中央政府运转机制,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4.“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
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
”“此法”应为( )解析世官制下政权被贵族垄断,与材料中“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不符,故A项错误;察举制的主要标准是孝廉,并不会导致“不待劝而竞于学”的情况,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垄断了官职,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科举制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垄断特权,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D项正确。
_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测评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朝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D.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2.秦朝中央职官除三公九卿外,还设立了许多司掌各职能的中央职官,这些职官不由世袭而来,而由皇帝亲自任命。
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有利于提高政权的运行效率C.开创官僚政治的运行模式D.表明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3.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东西跨越较大,从今连云港起,沿陇海铁路线直到潼关,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的区域,均由其管辖。
这种以北制南、北向门户洞开和人为形格势禁的做法意在( )A.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B.有效地加强中央集权C.密切南北间经济联系D.促进行政区划的完善4.1779年,乾隆帝明确训示百官“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
皇帝诏令及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以内阁为核心的外朝逐渐形成了研究陈例、循规蹈矩、“依样画葫芦”的作风。
这反映出( ) A.内阁仍是当时最高决策机关 B.政府运作重视经验积累传承C.皇权专制助长官场因循风气D.条例制定以法家思想为指导5.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中后期,金钱已经变得必不可少,从前担任公职是公民的义务责任,现在让一个公民无偿地为城邦服务已经难以做到。
这说明雅典( )A.民主政治危机显现B.经济发展日渐式微C.公民政治权利减少D.城邦意识丧失殆尽6.在罗马帝国时代,希腊式的民主(政治平等、轮番而治等)和个人自由是一种奢侈品,罗马人很少表现出对它的兴趣。
这主要因为当时的罗马( )A.更崇尚权威和秩序B.仍然处于奴隶社会C.大肆对外侵略扩张D.受希腊文化影响小7.右面为西欧封建制度示意图。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单元质量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X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
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解析:选D 据材料“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X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表明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2.有学者认为,宗法制度“规定了同一血缘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稳定统治秩序B.确定政治权力C.协调内部矛盾D.区分血统关系解析:选D 血统关系是由血缘形成的亲属系统,是血缘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的区别,据材料“同一血缘共同体成员之间”可知是共同体内部关系而不是与外部关系,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并为封臣提供保护,同时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享有较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据此,材料阐述的社会时期是( )A.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时期B.秦把全国分为36郡时期C.制定礼乐制度时期D.“开元盛世”时期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该制度为分封制,属于商周时期,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故选C项。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这里的“公天下”是指( )A.权力继承根据血缘B.皇帝独揽国家大权C.官吏任免依据才干D.百姓不是封君私产解析:选C 据材料“废封建、行郡县”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依据才干政绩任免,体现“公天下”概念,故选C项。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选择题1.李白曾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这主要反映出李白()A.对秦始皇炫耀武力不满B.认为秦的统一不利于思想解放C.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充满赞叹D.认为秦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2.《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下列与该记载有关的是()A.修筑直道B.征服越族地区C.平西南夷D.修筑长城3.(2022湖北武汉二模)秦权、秦量分别是秦朝的权衡器和量器实物,出土地点分布极广,除秦国故地陕西、甘肃大量出土外,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
秦权质地有铜、铁、陶三种,秦量有铜方升、铜椭量等,其上有大量的秦朝诏令。
秦权、秦量的大量出土,反映了秦朝()A.推行郡县制效果明显B.颁布律令维护长治久安C.统一度量衡措施得力D.修筑驰道沟通南北4.秦朝三公之下设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的税收收入与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九卿()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B.服务皇室,君权至上C.政务繁杂,中央集权D.官员众多,权力分化5.下图是四川省彭州市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迎谒图》。
画面右侧有伍伯二人,肩荷大旗,向右奔走,是出行者的前驱。
左侧三人是迎谒者,中者衣冠整饬,持笏躬身迎候,另外两名椎髻者,持笏跪拜。
据此可以研究汉代()A.礼乐制度的实施范围B.儒学教育的普及情况C.等级森严的官吏制度D.中央集权的强化程度6.西汉时期,主父偃提出“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用。
该建议的高明之处在于()A.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B.有利于削弱宰相权力C.彻底瓦解了地方势力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7.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有时只能乘坐牛车;至汉武帝初年,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D.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进步作用,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因而容易激化阶级矛盾,故选A。
答案:A2.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A.建立了皇帝制度B.实现了祖国统一C.实行三公九卿制D.修筑了万里长城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千古一帝”是秦始皇嬴政,他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灭六国、完成统一,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故答案为B项。
答案:B3.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制度形成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解析: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朝建立后。
故答案为B项。
答案:B4.“‘(某制度)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
”这一制度指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C.皇帝制 D.郡县制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
从材料中“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获取信息,“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说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垂直管理体系,故D项正确。
A、C两项不是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制度,排除;B项分封制下地方权力过大,不能体现“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排除。
答案:D5.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解析:A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的是君主专制;B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体制;C项:皇帝在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由他人暂时掌管权力,实质是君主专制的表现;D项:既然是君主专制,也就不存在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的问题。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单元综合检测一(第一单元)(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开发了一些原来领土中比较边远的地区,然后派出周王比较信任的诸侯,让他们去统领这些地区。
由此可见,分封制()A.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C.注重构建森严的血缘等级D.树立了周王的至尊权威解析:根据题干中“开发了一些原来领土中比较边远的地区,然后派出周王比较信任的诸侯,让他们去统领这些地区”可以看出,分封制的推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可知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排除B项;材料与血缘等级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周王的权威无关,排除D项。
答案:A2.秦朝的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
如“三公”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
秦朝中央机构的设置()A.使军政大权完全由皇帝掌控B.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最高峰D.具备了民主政治的最基本特征解析:据材料中的“‘三公’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可知是为了保证军政大权完全由皇帝掌握,故答案为A项。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机构的设置,不是对地方采取的措施,不能起到有效控制地方的作用,排除B项;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最高峰,排除C项;秦朝通过对中央机构的分权,使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D项。
答案:A3.钱穆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钱穆认为郡县制()A.形成了官僚政治的形态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压抑了帝国的创新发展D.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以看出,钱穆认为郡县制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故答案为D项。
高中历史 阶段过关检测(一)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
阶段过关检测(一) 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长期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
推翻这种说法的最可靠的证据是( )A.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B.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C.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D.考古发现的出土遗存答案 D解析可靠证据应是一手材料,A、B、C三项都不是一手材料。
根据考古发现,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故D项正确。
2.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政治制度示意图,该制度称为( )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行省制答案 A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从天子到士,层层分封,故选A项,排除B、D两项。
分封制下,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尚未形成君主专制,排除C项。
3.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答案 C解析材料大意是一切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两个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这符合老子的思想主X,故选C项。
4.铁器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D.两宋之际答案 B解析铁器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选B项。
5.作为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丝绸之路,其开拓者是( )A.鉴真B.X骞C.唐玄奘D.X和答案 B解析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X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即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故选B项。
6.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始于( )A.春秋B.西汉C.唐朝D.宋朝答案 B解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故选B项。
7.西汉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颁布“推恩令”②设立中朝③设立刺史④设立转运司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B解析设转运司是宋朝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排除④;①②③均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这表明了先秦时期( )A.周王天下共主 B.政权借助族权C.王权至高无上 D.社会分工明确2.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
……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
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
以上史实说明当时( )A.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B.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C.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D.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3.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盖耕稼城郭之国,本已先周而有。
周人不能尽灭之,以与周之诸侯并存;而此诸邦亦力不敌周人,认为共主,以天子礼奉事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异姓封国已显露出反叛之心B.推行分封实际是西周势力的拓展C.西周的大一统格局已经形成D.诸侯纷争的局面在西周已经出现4.春秋时期齐桓公等纷纷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诸侯会盟为形式成为“霸主”,有学者评论说“自有霸政,而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诸侯争霸巩固了分封制B.“霸主”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C.新的国家组织方式产生D.“霸政”维系了贵族间的秩序5.《史记·殷本纪》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这反映了( )A.后世姓氏均源自商朝分封制B.后世分封的诸侯王均取国姓C.商代某些姓氏与分封制有关D.商朝的分封制具有血缘色彩6.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
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
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 )A.明亲疏的家族追求B.辨等级的阶级理论C.重家庭的人伦观念D.别长幼的宗法意识7.周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禁止同姓之间通婚。
周王室必须和异姓诸侯国通婚。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
单元综合检测(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定州高一期中)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解析:选C。
材料中的内容表明商汤、盘庚、周武王都强调自己行为合“天义”,是代表上天的意志行事,借助上天来宣传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表明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中政权控制神权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借武力强化统治,故D项错误。
2.(2019·某某四地七校高一联考)下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推断( )A.周天子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B.同姓封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C.政治中心周围多为异姓封国D.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王存在疑虑解析:选D。
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统治,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族,且示意图中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犬牙交错,这样的封国布局有防X异姓封国之意,故D项正确。
西周时期,周天子有至尊权威,但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周天子未建立高度集权,故A项错误;据示意图可知,同姓封国黄河流域也有,故B项错误;据示意图可知,政治中心周围多为同姓封国,故C 项错误。
3.(2019·某某师大附中高一学分认定)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传统的民俗中,除夕夜要“迎家堂”,家中供奉祖先牌位或家谱。
与这一民俗有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九品中正制D.三省六部制解析:选B。
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极为重视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形成了中华民族“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民俗,与题干中的“供奉祖先牌位”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
4.(2019·襄阳高一期中)西周推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这说明( )A.历史制度总是重复循环B.西汉的制度最优C.制度的革新具有渐进性D.郡县制存在弊端解析:选C。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I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试测试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I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一、选择题1.《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
”材料旨在说明()A.分封制的必要性B.宗法制的合理性C.立嫡制的合法性D.世袭制的重要性2.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
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3.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D.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4.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6.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7.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检测试卷(一)(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
专题检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9·枣庄三中学情调查)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C.“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故答案为C项。
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排除A项;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排除D项。
2.周代金文“封建亲戚”中的“亲”字写作“”(字的左边是监狱,右边探望,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探监慰问),“戚”字写作“”(字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种武器)。
这反映了周代( )A.受封诸侯的权利B.分封的对象C.受封诸侯的义务D.分封的目的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亲”“戚”的字义可知,“亲”是与周王室有血缘关系的人,即贵族;“戚”是握有武器掌控军事的人,即“功臣”,故材料反映的是周代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B 项正确。
3.(2018·汾阳一中高一期中)《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答案 A解析分封制下,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三家分晋说明分封制被破坏,A项正确;B、D两项题干无从反映,也不符合史实;C项易误选,原因是对分封制的理解与基于题干表面的认识。
4.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
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
高中历史选择题题型
高中历史选择题题型高中历史选择题是历史考试中的重要题型,它旨在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选择题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选项组成,要求学生从中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以下是对高中历史选择题题型的详细介绍: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最常见的高中历史选择题题型,它通常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正确答案是:D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选择题的一种变体,它有多个正确答案。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和分析能力。
例如: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表述正确的有: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正确答案是:ABCD三、组合选择题组合选择题是将多个单项或多项选择题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道大题。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A.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C.明朝实行内阁制D. 清朝实行军机处正确答案是:ABCD四、材料选择题材料选择题是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例如: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古代文明源远流长。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儒家思想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它强调仁爱、礼义等道德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其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问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出中国古代和近代思想发展的特点。
高中历史皇帝制度选择题
高中历史皇帝制度选择题(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120 分)1、(4分)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B.宣扬君权神授C.制造暴政依据D.树立专制权威2、(4分)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王位的宝座千万世的传下去;汉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这表明()A.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B.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C.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D.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3、(4分)从下图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4、(4分)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玉印称“玺”;只有玺才能使用玉料,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它人不得使用,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秦始皇实行暴政B.秦始皇实行思想文化专制C.秦始皇进行文化创新D.秦始皇树立专制皇权权威5、(4分)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这反映出《吕氏春秋》()A.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B.阐述了反对专制的政治倾向C.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6、(4分)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出()A.重视人才B.皇权独尊C.尊崇自然D.宗法观念7、(4分)皇帝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A.地方受中央直接管理B.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C.中央各官职彼此牵制D.皇帝直接管理地方事务8、(4分)在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而“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证实万物的最高天神。
高中历史三公九卿制
高中历史三公九卿制(考试总分:17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120 分)1、(4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统一度量衡D.首创郡县制2、(4分)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
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移出了宫城。
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
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
这一系列变化说明()A.官制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布局B.皇帝私人事务与国家事务完全分离C.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官僚体制D.仍然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特点3、(4分)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
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B.御史大夫C.锦衣卫D.刺史4、(4分)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少府主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主管皇帝家族事务,卫尉主管宫门屯卫。
这些举措体现的核心政治理念是()A.唯才是用B.天下为家C.分权制衡D.天下为公5、(4分)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这一变化()A.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B.利于“民本”思想的形成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6、(4分)秦朝中央官制中并无“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中,太尉是虚设的,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由此,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A.牵制丞相,监察百官B.代替太尉,管理全国军务C.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D.任命郡守和县令7、(4分)秦朝开创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尚书台8、(4分)贏政统一六国后,在中央确立了三公九卿制,设立了御史大夫一职以制约相权,确切地说,其主要职能是()A.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B.下达皇帝诏令并监督百官C.协助皇帝管理军务D.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9、(4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三公九卿制选择题(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120 分)1、(4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据此可知,这两种制度都能()A.提高行政效率B.减少决策失误C.限制专制皇权D.加强中央集权2、(4分)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戶”“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
材料表明()A.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B.皇权旁落,相权加强C.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D.机构精简,职能专一3、(4分)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
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B.御史大夫C.锦衣卫D.刺史4、(4分)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的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明朝内阁大学士D.清朝的军机大臣5、(4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经常出现任用出身低下的人为高官的现象,如齐之管仲、秦之百里奚、楚之孙叔敖、吴起等等。
这一现象在本质上()A.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为官僚政治出现奠定基础C.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诉求D.导致血缘政治的逐渐瓦解C.便于皇帝操纵军国大权D.彻底打破贵族分封体制7、(4分)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御史大夫B.丞相C.太尉D.郡守8、(4分)“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
”符合这一情况的实例有()①秦朝御史大夫②唐朝尚书令③明朝殿阁大学士④清朝军机大臣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9、(4分)下列古代的官职,在同一组中,按职能划分不同类的是()A.太尉、通判B.丞相、参知政事C.御史大夫、刺史D.郡守、知州10、(4分)秦代规定丞相的位子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以递补。
这样一来丞相就要小心谨慎,以免遭御史大夫弹劾。
这一规定客观上()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行政权的控制B.规范了中央官吏的职业道德C.有利于通过制约机制以加强皇权D.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11、(4分)“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
但秦朝实际上并没有人担任太尉。
对这一现象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太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B.秦朝改变了“重文轻武”的政策C.秦短命而亡来不及任命“太尉”D.长期兼并战争导致人才的匮乏12、(4分)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卷四中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
该评价主要着眼于郡县制()A.是由李斯首先创建的B.有利于强国兼并弱国C.标志着贵族政治形成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3、(4分)下图反映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是()A.诸侯之盛强,尾大不掉B.(诸侯之变)失今不治,必为锢疾C.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D.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14、(4分)秦汉时期实行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定B.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时的失误C.起到了限制和监督皇权的作用D.是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的反映15、(4分)秦朝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九卿()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B.服务皇室,君权至上C.政务繁杂,中央集权D.官员众多,权力分化16、(4分)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
”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17、(4分)“(秦朝)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精细严密的监察制度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18、(4分)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
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这位高官应是()A.御史大夫B.廷尉C.太尉D.丞相19、(4分)云梦秦简《语书》中提到“凡良更,…又廉洁,敦诚而好佐上:以一曹事不足独治也,故有公心又有自端也,面器与人治,是以不争书”即凡是良更,廉清、忠诚而能为君上效力:他们知道一曹的事务不能独断独行,所以有公正之心又能够纠正自已,厌与别人争论治理的方法,所以不拘于自己的理解争执不体,这说明,秦朝()A.对官员行为有明确的规范B.对官吏提出了职业道德要求C.注重对官员的考核与评价D.官吏的选拔做到了德才兼备20、(4分)咸阳是秦朝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
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
由此可以推知()A.内史是秦高级教育官员B.内史有特殊的地位C.秦朝皇帝任免各级官吏D.秦朝重视地方治理21、(4分)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
这表明秦代()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22、(4分)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官员的监察报告。
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军机大臣23、(4分)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
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君主专制集权需要B.丞相主管全国军事C.国家政局稳定太平D.太尉纯属后人杜撰24、(4分)秦始皇统治时期,王绾、李斯曾经先后担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为相期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政事B.分管国家具体事务C.协助皇帝管理军事D.代表皇帝监察百官B.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26、(4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反映了皇权相权矛盾B.提高了决策理性C.体现了君主立宪优势D.否定了君主专制27、(4分)“从政府机构来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九卿不仅从职掌上来说的皇帝家务与国家政务没有分离,而且‘卿’这个称呼本事即带有家臣意味。
”这段材料说明,在秦和汉初()A.贵族政治残留明显B.政治体制保留了家国一体的特点C.政治体制尚未建立D.君主专制登峰造极28、(4分)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
这种变化反映了()A.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贵族社会的进一步解体C.西汉的统治基础是下层民众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29、(4分)根据秦朝的中央官制,地位一样的官职是()①丞相②御史大夫③太尉④廷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0、(4分)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
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御史台④提点刑狱司⑤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120 分)1、(4分)【答案】B【解析】秦朝的做法行政效率不一定高,A错误。
秦汉时期的“群议”、唐朝的三省相互协作,都能够减少决策失误,使决策相对科学,B正确。
秦汉、唐朝时期的做法都加强了专制皇权,C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错误。
2、(4分)【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九卿中央行政机构,是处理国事家事;而隋唐时期六部负责全国政务;其职务的变化体现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C项正确。
A 项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
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题干主旨没有体现机构精简,职能专一,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3、(4分)【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的职能,故B项正确;A项是掌管军权,排除;C项明朝的特务机构,排除;D项是西汉时期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晚于B项。
4、(4分)【答案】C【解析】题干中“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说明一定不是法定的官职,明朝殿阁大学士属于此类,故选C。
秦朝御史大夫\汉朝丞相和清朝的军机大臣均属于者正式官职,排除ABD。
5、(4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出身贵贱不再成为选官用官的唯一标准,这就是官僚政治出现的前兆,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这种现象与经济无关,所以排除A、C选项。
D选项错在材料只提到了官僚政治,没有说血缘政治的情况,因此排除D选项。
6、(4分)【答案】A【解析】表格显示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宗正掌管皇室事务,少府掌管皇室财政,材料体现了秦朝的官制设置受到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影响,故A项正确。
B说法不符合史实;C材料没有体现;D项中彻底说法绝对。
7、(4分)【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知,这一官员不仅具有负责执掌群臣奏章,还兼理国家监察事务,这就是御史大夫的职能,A项正确。
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排除B。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排除C。
郡守是地方行政长官,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8、(4分)【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秦朝的御史大夫是三公中的一公,唐朝尚书令是负责执行宰相,地位和权势都比较高,不符合题干中提到的“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辅政大臣。
①②排除,明朝殿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均属于出身卑微,后来演变为辅助皇帝处理政事中枢机构,③④符合题意,选择C项正确。
9、(4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官职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尉属于军事官职,通判属于地方监察官员,职能不同,故A项正确;丞相、参知政事都属于中央行政官职,故B项错误;御史大夫、刺史都属于监察官职,故C项错误;郡守、知州都属于地方行政官职,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