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是如何演变的
论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论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本文来自: 师范生() 详细出处参考:/lunwen/xzglbylw/xzgl/2010/1027/61336.html摘要: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与调整呈现出以下几条规律:围绕皇权的行使而形成的双轨辅政机制;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之间具有明显的因袭、继承性;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是促使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体制外的因素介入行政运作等。
通过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与探讨,得出以下几点启示:权利互相制约是保证国家政治活动有序进行的基本前提;加强监察权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是防止私权公权化的重要手段;机构设置应适应于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需要;参谋职权的界定应明确规范。
关键词:中央权力机构;辅政制;皇权;相权中国素来以历史悠久着称于世,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各类优秀的管理人才,出现了汉、唐、宋、明、清等走在世界历史前列的强大王朝。
历代统治者在国家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又有一些落后的制度。
而对中国行政制度史的研究,不仅是学术上的重要课题,而且还在于以史为鉴。
鉴往知来,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明了时代的趋势。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秦朝至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给以规律性认识,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比较,并作一定的探讨。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一)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公元前221 年,秦朝统一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首创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2000 多年的皇帝制度。
为了巩固封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如“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1 ] (P16) “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等[2 ] (P16) ,建立了第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
皇帝处于这一系统的顶端,拥有最高的行政、司法、军事、财政、人事等各方面的权力“,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3 ] (P16) 且这些权力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高考历史秦汉至唐宋政 治制度演变分析
高考历史秦汉至唐宋政治制度演变分析在高考历史中,秦汉至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的确立,使得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九卿则负责具体的政务。
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汉朝在继承秦朝制度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发展。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诸侯势力的膨胀,引发了“七国之乱”。
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弱了诸侯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中央,设立中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呈现出一定的混乱和变化。
九品中正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但逐渐导致了门阀士族的崛起,政治权力被少数家族垄断。
隋朝建立后,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为科举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唐朝在政治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则具体分管各项政务。
这种制度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加强了皇权。
在地方,设立节度使,初期起到了巩固边防的作用,但后期节度使权力过大,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军事上,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手段,解除了将领的兵权,并实行更戍法,将兵分离。
在行政上,增设官职,分化事权,削弱了官员的权力。
在财政上,设立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收归中央。
宋朝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导致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从秦汉至唐宋,政治制度的演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如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削弱诸侯势力、设立中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等,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皇权也日益巩固。
中国古代史制度
1.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皇权与相权,专制主义)➢秦朝: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两汉:汉武帝,内外朝制度(中朝:决策权;外朝:执行权,转移相权)➢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职能,政事堂一体化趋势,决策程序分权)➢宋朝:二府三司制(分化事权,加强君权:财政权三司,中书门下行政权,枢密院军权)➢辽朝:南北面官制(因俗而治)➢元朝:中书省(相权反弹)➢明朝:废丞相(明太祖)、设内阁(明成祖)内阁票拟权秘书内侍咨询机构➢清朝:军机处(雍正)+奏折制度演进趋势:皇权不断增强,相权逐渐减弱,直至消失2.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商朝:内外服制度(松散的联盟)➢西周:分封制(天下共主,血缘关系,贵族政治)➢秦朝:郡县制(垂直管理,官员中央选拔,官僚政治)➢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推恩令(分权)+刺史(监察)➢唐朝:节度使(军权)藩镇割据➢宋朝:收精兵(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削实权(文官知州+通判监察)、制钱谷(转运使)➢元明清:行省制度(特点:犬牙交错,适度的军政大权集中,派出机构到常设机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演进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增强,地方权力逐渐减弱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夏商周:世卿世禄制(血缘)➢秦朝:军功爵(军功)➢西汉:察举制(孝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才能→家世)➢隋朝以后:科举制(才能)➢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唐太宗:以明经、进士为主,重视科举,扩大规模➢武则天:武举、殿试➢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明清:八股取士演进趋势:①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③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④选官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⑤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4.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发展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到融合——隋朝:儒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以儒学为主——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韩愈复兴儒学。
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从三公九卿制发展演变而来的?
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从三公九卿制发展演变而来的?江苏吴才兴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是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
新课标教材是按专题模式叙述的,人教版新教材按课标的要求,将相关内容放在必修一第一单元集中讲述。
但是在学习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时候,不禁会产生一些疑问。
在中国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提到“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于是就会产生疑问:三省六部制是怎么来?三省六部制与三公九卿制有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又是怎样发展演变的?但由于教材篇幅有限,对此讲述较少,在学习中国古代中央政治体制过程会感到迷茫。
那么,中国古代中央政治体制中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从三公九卿制发展演变而来的呢?公元前221年, 秦朝的建立, 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 第一次走向统一, 新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也随之在全国范围里得以确立和推行。
它的主要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 在皇帝统辖下实行中央、地方两级制。
中央设立“三公九卿”, 地方实行郡县制。
中央设置三公九卿。
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日理万机;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是国家最高军事长官。
九卿位于三公之下分掌具体事务, 他们是奉常, 掌握宗庙礼义;郎中令, 掌宫庭掖门户;卫尉, 掌宫门卫屯兵;太仆,掌舆马;廷尉, 掌刑辟;典客, 掌民族事务;宗正, 掌宗族、宗室的名籍;治粟内史, 掌钱谷;少府, 掌山海地泽之税, 以给供养。
三公和九卿等都有自己的一套机构,处理日常工作,维系国家的运转。
他们均由皇帝任免,并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
这套官僚组织对统治阶级上层是分其职掌, 使各守其责, 互相牵制,它确实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新发展。
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权力相继采取措施之一, 即建立“中朝” , 削弱丞相权力。
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讲解
一、三省六部制形成的过程所谓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尚书,本是秦汉九卿之一的少府属下的一个小机构,主管收发和保管文书,到西汉武帝继位后,参用宦官为中书谒者,掌上书之职,武帝用其收纳章奏,到了西汉成帝时,建立了尚书台,执掌图书秘籍、章奏等事宜。
到了东汉武帝时,尚书渐次超越收发文件的职能,扩大到“出纳王命,辅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
”[2]至曹魏时,尚书台脱离了少府的机构,成为完全的独立机构。
其长官成为皇帝之下的握有重权的最高长官,被称为宰相,仆射则相当于副相,尚书属下各曹则则成为主管全国事务的行政机构,西晋时尚书台则成为“朝政之本”,南朝刘宋时,孝武帝曾领召称:尚书,百官之元本,庶政之枢机。
这就是隋唐三省中的尚书省之源流。
中书官名,起于西汉,初由宦官担任,汉武帝在后宫游宴时,使阉宦“典事尚书”,称为中书谒者,简称“中书”,署令和仆射;成帝时,废仆射,改中书谒者为中书者令,让世人担任,均属少府管辖。
东汉时,不置中谒者令。
曹操为魏王时,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将原来的秘书令改为中书省,设中书监、令为其长官。
因中书省接近皇帝,执掌机密,地位日渐显赫,逐渐取代尚书台的重要地位,而成为国家的机枢机构。
如西晋时,荀彧由中书监迁尚书令,实则明升暗降,因此当时有人相贺时,他说:“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耶!”[5]及至南朝,中书监、令成为清流美职,中书舍人地位渐高,往往全权负责中书监事。
北周改中书为内史,隋承袭之,唐复设为中书省,此即为中书省之源流。
门下省的主官是侍中,侍中即侍于宫中。
作为皇帝顾问机构的门下省,是由皇帝的文武侍从们中衍生出来的。
在秦汉时期,侍中本无官署,是来往于殿内奏事的小官。
东汉时设立侍中寺,成为正式的皇帝顾问处,门下组织雏形初具。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分封制,以西周为代表,秦汉虽有分封(汉朝)但是自武帝起逐渐加强中央集权,唐宋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改革中央地方的沟通,如唐朝的都护府和宋的节度使,明清干脆废除宰相,藩王侯爵无兵权,但是明朝为了加强内廷势力,大力发展宦官势力,导致阉祸不断。
总之中央集权是越来越大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1.世袭制: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西周——嫡长子继承制2.分封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题3.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动摇破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原始社会制度(远古---夏朝的建立)------奴隶制度(春秋末期)---------封建社会制度(战国的正式确立----清亡)简述;民族是从原始部落民族上万年的发展直至夏朝建国前是原始社会制度。
而随着夏启建立中国第一个朝代时,奴隶制度也随之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并表示确立直到春秋木末期封建奴隶制度的逐步瓦解。
而封建社会制度在春秋末期的缓慢建立以及在战国制度确立直到清朝的覆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封建社会制度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几乎都是在封建经济最高峰时所创造出来的。
封建社会制度所一直伴随的君主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达到了最高峰,同时也对中国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1.发展历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巩固: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隋唐完善:创立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中央官制的演变历程
封建天下官制
帝国中央官制演变
1.秦:三公九卿 2.隋唐:三省六部制 3.宋:二府三司制 4.元:一省制 5.明:废丞相、设内阁 6. 清:内阁、议政王大臣、军机处
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 红”? 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 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 的认可与否。
全国 军队
太尉:在秦汉时代为最高军事长官,掌管全国的军务 西汉太尉官属极少,至东汉时机构大增,设长史一 人,千石,署诸曹事务。其所属诸曹的设置,与相 府大致相同。
九卿名称的变易及职掌
名称
秦
汉
奉常
太常
郎中令
光禄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卫尉
卫尉
太仆
太仆
廷尉
大理
典客
大鸿胪
宗正
宗正
治粟内史
大司农
少府
少府
职掌
宗府礼仪 宫殿警卫 宫门屯卫 御用车马 刑法典客 外交和民族事务 皇族、宗室谱系、名籍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尉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内
史
三公的具体职能
丞相:丞相是朝廷最高的行政长官。汉代丞相之下有 丞相史若干,从事秘书工作,长史为其长。
御史大夫:是国家最高的监察长官,又是副丞相。其 职掌有二:一为掌管天下文书图籍、呈递公卿秦章, 颁布皇帝诏令等,类似皇帝的机要秘书长;二是掌 管朝廷内外监察,为全国最高的监察长官。
宗正:主管皇族宗室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男 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 属官有都司空,掌管对宗室犯罪之人的处置。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谷帛租赋。汉武帝时改称大司农。 汉初,治粟内史仅掌农业仓廪,另有“大内”一官 与之并行,掌管国家财政。改大司农后,大内为其 属官,称都内,主管财货,掌国家的金库。
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
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一、三省六部制形成的过程所谓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尚书,本是秦汉九卿之一的少府属下的一个小机构,主管收发和保管文书,到西汉武帝继位后,参用宦官为中书谒者,掌上书之职,武帝用其收纳章奏,到了西汉成帝时,建立了尚书台,执掌图书秘籍、章奏等事宜。
到了东汉武帝时,尚书渐次超越收发文件的职能,扩大到“出纳王命,辅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
”至曹魏时,尚书台脱离了少府的机构,成为完全的独立机构。
其长官成为皇帝之下的握有重权的最高长官,被称为宰相,仆射则相当于副相,尚书属下各曹则则成为主管全国事务的行政机构,西晋时尚书台则成为“朝政之本”,南朝刘宋时,孝武帝曾领召称:尚书,百官之元本,庶政之枢机。
这就是隋唐三省中的尚书省之源流。
中书官名,起于西汉,初由宦官担任,汉武帝在后宫游宴时,使阉宦“典事尚书”,称为中书谒者,简称“中书”,署令和仆射;成帝时,废仆射,改中书谒者为中书者令,让世人担任,均属少府管辖。
东汉时,不置中谒者令。
曹操为魏王时,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将原来的秘书令改为中书省,设中书监、令为其长官。
因中书省接近皇帝,执掌机密,地位日渐显赫,逐渐取代尚书台的重要地位,而成为国家的机枢机构。
如西晋时,荀由中书监迁尚书令,实则明升暗降,因此当时有人相贺时,他说:“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耶!”及至南朝,中书监、令成为清流美职,中书舍人地位渐高,往往全权负责中书监事。
北周改中书为内史,隋承袭之,唐复设为中书省,此即为中书省之源流。
门下省的主官是侍中,侍中即侍于宫中。
作为皇帝顾问机构的门下省,是由皇帝的文武侍从们中衍生出来的。
在秦汉时期,侍中本无官署,是来往于殿内奏事的小官。
东汉时设立侍中寺,成为正式的皇帝顾问处,门下组织雏形初具。
《三公九卿制转变为三省六部制的内在政治因素》
三公九卿制转变为三省六部制的内在政治因素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黄璟【摘要】三公九卿制度是中国在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过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政治行政制度,它的消失代表着士人阶级所构建的贵族社会的消亡,也代表着皇权政治的真正崛起。
三公九卿制度的变迁是向官僚制的演变,是当时社会的一个重新架构,这样的过程值得去研究从而展现当时社会真正的面貌。
【关键词】三公九卿制度社会架构政治变迁士族前言高层政治制度主要指的是整套中央一级层面上的配套皇权而设立的行政和辅助机构。
其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制度,例如秦和汉朝初期的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
虽然,三公九卿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度同样是中央行政制度,但是这两种权力的拥有却是极不相同的。
三公九卿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机构,而是对周朝家国宗法体制的一种延续,它带有很大的皇帝私人机构的性质,其职能也是不完善的和归类的,但这样的制度却十分适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并为当时汉朝政治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比较三公九卿制度,三省六部制度确实相当完善的,它更多的是从职能的综合分类和权力的制约角度来设计。
正是因为这两种制度设计初衷和理念的不同,两种制度的运作和输出结果也是不同的。
一、三公九卿制的变迁三公九卿中,其中三公是古代中国最尊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中三公是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
秦不设三公。
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
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臵。
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礼记》:“夏后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
言使能也。
”)。
殷亦三公九卿。
(伊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
”)。
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
中国古代中央权力机构的演变
中国古代中央权力机构的演变
中国古代中央权力机构的演变可以追溯到秦朝,以下是其演变过程:
1、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为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中尉、太仆、少府。
三公九卿制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丞相的权力最大,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西汉:在继承秦朝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中朝”,由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职位组成,成为中央决策机构,限制和分散了丞相的权力。
三公九卿成为在宫外办公的执行机关。
3、东汉:置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却有名无实,将权利全集中于尚书台,进一步巩固了中朝的权力。
4、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即尚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三省体制,以及兵部、礼部、户部、工部和刑部的六部制度。
这种体制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
5、唐朝:基本沿袭隋朝的制度,只是对部分名称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6、宋朝:设立了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和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合称“二府”。
同时设立三司(最高财政机构)。
此外,还增设了谏院,进一步牵制相权。
7、元朝:废除了三省制,实行一省制,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最高长官为中书令,但一般不设此职。
尽管废除了三省,但依然保留
了六部。
8、明朝:六部成为自隋朝以来一直沿袭的制度,最高行政机构改为“内阁”,执行机关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中央权力机构的演变主要是对相权的削弱和皇权的加强。
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再到明朝的内阁和六部制度,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取消;而皇帝的权力则不断强化,形成了高度集权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秦到清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秦到清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秦到清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如下:1.秦朝时期:秦朝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是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其中丞相是百官之长,是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
九卿则是掌管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管宫殿警卫的郎中令,掌管宫门警卫的卫尉,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的太仆,掌管司法审判的廷尉,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的典客,掌管皇族、宗室事务的宗正,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的治粟内史以及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的少府。
2.汉朝时期:汉朝实行的是中外朝制,即皇帝和大臣们组成内朝,处理国家政务。
而地方官员则组成外朝,负责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
3.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实行的是三省制度,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的主要职责是管理行政事务,中书省则是负责起草和批准法令,门下省则是对这些法令进行审核。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则是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三省之间相互制约,六部分工明确。
5.宋朝时期:宋朝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即枢密院(文官)管理军事,中书门下(文官)管理行政,三司(太常寺、审刑院和户部)管理财政。
6.元朝时期: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是元朝时期开始出现的,是对于地方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行省制度的确立使得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7.明朝时期:明朝初期实行的是中书省制,但后来逐渐演变为内阁制。
内阁制的出现使得皇帝在政治决策上需要依赖内阁官员的建议。
8.清朝时期:清朝实行的是军机处制。
军机处的设置使得皇帝可以完全掌控政治决策过程,同时也能更好地协调内阁和六部等部门之间的关系。
以上就是秦到清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先秦时期: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世卿世禄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施。
在夏朝,政治制度开始由禅让制转变为王位世袭制。
到了周朝,出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了贵族的等级制度,而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则推行郡县制。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思想,并通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封建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思想,实行刺史制度和察举制来管理地方。
3.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央制度开始出现三省初步形成,选官制度则实行九品中正制。
4.隋唐时期: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则完善了这个制度。
地方制度则出现了节度使和都护府制度,选官制度则实行科举制。
5.两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央制度出现了二府三司,地方制度出现了文臣知州、通判监督等制度。
6.元朝时期:元朝实行中书省制度,地方制度则是行省制。
7.明朝时期:明朝实行内阁制度和厂卫制度。
8.清朝时期:清朝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后改为南书房和军机处等机构。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体现了不断适应和改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需要。
三省制的产生与演变综述
• 总结 三省制的萌芽与形成是与君主专制的加强息息 相关的,汉武帝为了削弱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 的权力,设置内朝,尚书权力得到发展。东汉 时三公成为虚职,尚书台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渐渐侵夺九卿职责。魏晋时,由于尚书台已取 代三公九卿成为主要的外朝机构,于是设置中 书省以限制尚书台的权力。后来中书省权力膨 胀,又设置门下省以限制中书省的权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的产生 与演变
陈仕锋
一、三省制的萌芽
• 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秦朝建立以后,设置了以三公九卿制为核心的中央官制。不过秦朝实 际上是皇帝下丞相行政总负责制。汉承秦制。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 中书的由来 中书即中尚书,是设在后宫的尚书,产生 于汉武帝时期,由宦者担任。汉成帝时撤 销。东汉也不设中书。(汉武帝时以宦官 担任中书,称中书令,置令与仆射为其长, 掌传宣诏命等。) 司马迁受腐刑后曾任中书令。汉元帝时石 显为中书令,权势甚大。
• 尚书权力的变化 一直到西汉末,尚书还“通掌图书、秘记、 章奏之事及封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犹 轻”。 东汉“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 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 汉光武帝时设尚书台。尚书逐渐超越一般 收发文件的职能,拥有了出令(草拟诏令) 权。
• 门下省的设置 门下即禁中黄门之下。(所谓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
也作“禁内”。黄门,宫门多油漆成黄色,故称黄门。) 门下在汉代并非正式机构,而是指皇帝的文武侍从如侍中、 常侍、给事中、诸吏等。其中侍中最为重要,东汉时即设 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 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 汉灵帝熹平六年(177年)置侍中寺,以侍中与给事黄门侍郎 为长官,掌门下诸大夫、郎。 汉献帝时置侍中、给事黄门郎各6人,以省尚书事(评审 尚书章奏)为主要职掌,门下机构正式形成。
01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过程及趋势(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第一天1、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过程及趋势(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答:(1)过程:秦汉: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批驳,尚书省颁发执行,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
宋:设三个副宰相,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
元: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明:内阁六部制。
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
内阁出现。
清:设军机处。
(2)趋势各部门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基本特点;皇权与相权存在矛盾,皇权的强化和相权的弱化是基本趋势;历代中央官制之间有继承和发展关系。
2、三公九卿的作用答:“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
3、三省六部的特点及评价答: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封建社会官制的重大变革。
4、内阁的性质、作用答:明朝出现内阁,选拔官员入值内阁,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虽然掌握了和之前宰相的权利,但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5、军机处的特点及作用答: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受皇帝召见,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军机处的设置,提高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五、古代监察制度
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 一些变化。 (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 (2)西汉: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进行监 察,级别不高,可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 (3)东汉:刺史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 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演变为地方最高 军政长官。 (4)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 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 (5)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 法;又增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百官与平民。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3大主线: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
中央集权脉络:
中央集权脉络: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西 汉(推恩令、刺史制)——唐(节度使)——宋(收精兵、 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厂卫制)。 君主专制脉络: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内朝尚书制)——魏晋南北朝(三长制)——隋 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 制)——明(废宰相、设内阁、司礼监)——清(南书房、 军机处)。 选官用官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 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 正制)——隋(科举制)——唐至清沿用(唐武则天首创 武举、殿试,明朝开始限定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采取八 股取士)。
二、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 它是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中央行 政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其中 丞相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 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2)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而创立的一 种新的中央行政制度。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 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宋、元、明、清各朝官制均在此基础上 稍加变化,实质情况变化不大。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演变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演变
朝代
中央机构设置
备注
夏代
六卿(司空、后稷、司徒、大理、共工、虞人)
初步建立军事、农事和赋税征收机关
商代
以商王为中心的中央机构
西周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辅弼周王
秦朝
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丞相辅佐政务,太尉协助军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形成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的局面
辽
蕃汉分治北面官:管理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南面官:管理汉人和渤海人
西夏
党项官职和汉族官职分开
元朝
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宗教事务
明朝
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
清朝
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军机处(雍正时期)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
汉朝
继承秦朝制度,内外朝制度内朝(中朝):成为朝廷决策机构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
汉武帝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隋唐
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负责具体执行
北宋
按“分化事权”原则真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参知政事枢密院掌军事转运使司、铁盐使司、度支使司等三司掌财政
中国宰相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从秦朝开始确立,历经了封建社会的整个时期,直至清朝的结束,历时超过两千年。
这一制度的发展演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秦朝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以丞相作为中央行政体制的首脑。
秦始皇设立了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他们同为宰相之职位。
丞相主要“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
汉代则继承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2.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隋朝至宋朝,宰相制度发展为三省长官制,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这三个部门共同负责国家的行政事务。
3. 明初至清的辅政机构制:明朝初期,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转而设立内阁。
但到了清朝,内阁又重新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
整体上看,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经历了由开府施政的宰相辅政制向参议辅政机构制的发展演变,以及由独任型到群任型再到兼任型的发展历程。
这一制度的发展与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浅析宫省制度与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浅析宫省制度与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过程中,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一个极为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高中历史教材重点讲述的内容。
现行的四套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大象版)都是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将相关内容压缩到一个单元内作专门介绍,不仅教材容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教学过程也难与具体的历史情境相结合。
一堂课下来,不少学生对涉及三省六部的某些重大问题—例如“三省”的来源、“三省”的形成过程以及促成“三公”向“三省”演变的内在规律等仍然感到一知半解。
因此上好这堂课,对学生的疑惑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发散能力是一个重大考验。
本文试就些问题,略加分析探讨。
一、宫省制度与设官分职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一套以皇帝为核心,以宫省为职能分界的新型中央官僚体系—宫省制度。
皇宫分为前廷和后宫两大部分,前廷是百官朝拜皇帝和对坐议政的地方,这里设有负责侍从皇帝、襄赞礼仪的官员,他们被称作宫中官、宫官,宫官在宫中的办公机构叫做寺或监;后宫是皇帝、后妃的生活区,这里门禁森严,故称禁中,汉元帝时为避国丈王禁讳而改称省中,在省中为皇帝后妃服务的官员称为禁省官、省官,省官在禁内的办公部门称作署,必要时省官还会占用禁外宫内的台阁办公。
而在皇宫之外设有主管国家各种事务的政务机构,因地处外廷,故称外廷官或者朝官,我们熟知的三公及大部分诸卿都属于朝官,其中巫相等三公的办公机构称作公府。
一般来说,在宫省制度下,三类官员的权力以宫省为界由内向外逐级递增,但在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上,三类官员与皇帝的亲密程度却是由近及远逐层递减。
韩非子有云:“以疏远与近爱争,其数不胜也。
”川历代皇帝为了有效行使权力、驾驭群臣,不断遵照由“内”制“外”、以“亲”制“疏”原则对三类官员进行机构调整和权力转换。
浅析宫省制度与三省六部制的形成.doc
浅析宫省制度与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在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过程中,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一个极为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高中历史教材重点讲述的内容。
现行的四套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大象版)都是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将相关内容压缩到一个单元内作专门介绍,不仅教材容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教学过程也难与具体的历史情境相结合。
一堂课下来,不少学生对涉及三省六部的某些重大问题-例如“三省”的来源、“三省”的形成过程以及促成“三公”向“三省”演变的内在规律等仍然感到一知半解。
因此上好这堂课,对学生的疑惑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发散能力是一个重大考验。
本文试就些问题,略加分析探讨。
一、宫省制度与设官分职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一套以皇帝为核心,以宫省为职能分界的新型中央官僚体系-宫省制度。
皇宫分为前廷和后宫两大部分,前廷是百官朝拜皇帝和对坐议政的地方,这里设有负责侍从皇帝、襄赞礼仪的官员,他们被称作宫中官、宫官,宫官在宫中的办公机构叫做寺或监;后宫是皇帝、后妃的生活区,这里门禁森严,故称禁中,汉元帝时为避国丈王禁讳而改称省中,在省中为皇帝后妃服务的官员称为禁省官、省官,省官在禁内的办公部门称作署,必要时省官还会占用禁外宫内的台阁办公。
而在皇宫之外设有主管国家各种事务的政务机构,因地处外廷,故称外廷官或者朝官,我们熟知的三公及大部分诸卿都属于朝官,其中巫相等三公的办公机构称作公府。
一般来说,在宫省制度下,三类官员的权力以宫省为界由内向外逐级递增,但在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上,三类官员与皇帝的亲密程度却是由近及远逐层递减。
韩非子有云:“以疏远与近爱争,其数不胜也。
”川历代皇帝为了有效行使权力、驾驭群臣,不断遵照由“内”制“外”、以“亲”制“疏”原则对三类官员进行机构调整和权力转换。
隋唐时期的“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便是由秦汉时期的省官尚书、中书和侍中发展演变而来。
二、“三省”的来源与演变尚书之名始于秦代,“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
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是如何演变的
※※※※※※※※※※※※※。
※※※※※※※※※※※※※※※
马永波
在讲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于近臣,并用近臣来牵制、压抑卿组织一起形成双轨行政管理时,不少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由甚至代替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体制。
到东汉时期,尚书台正式来,三省六部制与三公九卿制有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中朝”或“内成为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双轨何关系产生疑问,很多朝代中经朝”,而中央政府则成了外朝,其行政管理体制变成“众务悉归尚常既提到“三公”又提到“三省”,中内朝职官中最重要的是尚书。
书,三公但受成而已”的关系。
一些历史现象感到无法解释,甚尚书即为原先九卿中少府的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至对各朝代的中央体制到底是名小宫,掌管图书、秘籍和掌奏。
体制进一步发生变化,尚书、中什么感到茫然。
课本中对此讲述但到汉代,由于皇帝赋予它处理书、门下三省的体制在这一时期较少,而这一变化却直接体现着国家事务的权力,便成为直接隶形成。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皇权的强化,理清这一过程对学属皇帝的宫廷政治机关,并设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对皇帝生加强理解将大有裨益,现将这分职,建立了尚书台。
尚书台以的威胁很大,权臣篡夺皇位的现一过程整理如下。
尚书令为主官,以下有尚书仆象时有发生,为防止大臣特别是秦朝创建了三公九卿组成射、尚书丞、尚书郎及令史等官丞相的权力过重,最高统治者便中央政府的体制,汉承秦制,但职。
由此可见,内朝的核心是尚将相权分散,逐步形成了三省随着皇权的加强,这一体制发生书台,尽管内朝实权大于外朝,制。
了重大变化。
汉武帝时期,由于但在形式上他们并没有隶属关(一)尚书省
君主集权的需要,皇帝逐渐收权系,内朝尚书组织与外朝三公九到曹魏时,尚书台脱离少府
尊口渖9跗哆诤哆担盟尊9蹿9增9螬9埘9蝉9‰S9P馥9蹿g埘9坩i蹬啦诤9埘g旦淖啦诤呈9姥哆博鲫诤垡蜡迎‰掣8裔m字旦里
其原始而简朴的特色。
题记由禽兽名称而来的较多,这可能是从禽兽的动作中得到的启示。
第三类数量最多也最重要,它是说明这种运动方法所针对的病症,如“引颓”、“引聋”、“引项”、“引炅(热)中”、“引瘅痛”、“引温病”、“引膝痛”等,“引”是用导引术来治疗某种疾病。
题“引膝痛”图,画着一个男子,上身挺立,转体向右,下肢作屈膝状。
可见《导引图》强调用积极的方法进行医疗,并且着意于运动。
从帛画《导引图》所记各种疾病和运动姿态的名称以及动作形象,可知导引疗法是我国古代医学上主要治疗方法的一种,而且也是很好的保健体操运动。
从医疗意义来说,它不是靠药物、手术或针灸等外界因素,而是充分发挥、调动内在因素,积极地防病治病,从保健的意义上来看,它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朝气,焕发精神。
《导引图》是迄今我国考古发现中时代最早的一幅健身图谱,填补了我国医学史在秦汉时期有关导引疗法的一段重要空白,为研究我国独特的“导引”疗法的源流和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湖南省博物馆)
独立出来,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尚书台长官为尚书令,尚书令下有副职左、右仆射,又分五曹(晋改为六曹)处理政务。
南朝梁政权把尚书台改为尚书省,使之成为定制。
尚书省为当时最高行政机关并辖六曹形成了省曹机构体系。
六曹分管各项行政事务,具体为:吏部曹,掌管全国官吏的铨选;左民曹,掌管全国户籍、土地、屯田等;度支曹,掌管全国赋税、钱粮、财政支出;祠部曹,掌管全国礼仪、祭祀;五兵曹,掌管全国军政;都官曹,掌管全国司法。
各曹的长官称尚书,在尚书下又分各小曹,以郎中为长官。
由此可见,尚书省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的办事机构,体现了封建国家行政机关的强化和进一步完善,在当时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
由于尚书台(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尚书令专权的现象开始出现。
于是,与尚书台(省)分权的中书省应运而生。
(二)中书省
“中书”的称谓汉朝就有,它与尚书为同一职务,宦官任尚书便被称为中书。
曹操建立魏国后,为牵制尚书令的权力,便设秘书令负责起草掌奏之事。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设中书监、中书令为长官,职掌机要后来逐渐扩大为中书省。
中书省主要职权是承旨草拟诏书、谕旨、参与立法;传达诏令、谕旨代皇帝指挥政事的执行;呈递章奏及其他官方文书,甚至代皇帝
审理章奏,职掌机要。
由于中书
省是在中朝执事的、封建皇帝的
秘书班子,,是封建国家的中枢、
要害部门,所以他虽然位列尚书
之次,但实权在尚书省之上。
一
般情况下,由中书省决定政令,
皇帝批准后交尚书省执行。
由于
中书省在事实上参与军国大计
的决策,在执行中可以谏议、辩
驳皇帝的诏令,对官吏的上奏也
有取舍之权,国家的政治中枢从
尚书省移到中书省,中书监、令
取代尚书令、仆成为实际上的宰
相,因此中书省在晋朝有“凤凰
池”之称。
(三)门下省
随着中书省权势月增,皇帝
又恐侵犯自己的大权,所以在尚
书省、中书省之后,魏晋时期先
让侍中参政,后设门下省,以牵
制中书省的职权。
侍中,原为汉
朝宫内近侍官,主要职责是:(1)
观天文地理,知吉凶祸福;(2)司
礼仪;(3)掌文书记录;(4)管皇
帝衣物、乘銮及随行。
因侍中接
近皇帝,无形中变为亲信贵重的
职位。
曹魏和西晋时,侍中地位
日渐重要,凡属重要政令,皇帝
都要征求侍中的意见,同时,侍
中还常常侍从皇帝左右,以备顾
问。
到东晋时,设门下省,以侍中
为长官,黄门侍郎为副,属官为
给事中。
南北朝时期,门下省正
式成为高级谋议机构。
皇帝在下
达诏令以前,首先要征询门下省
意见或将成文交门下省先议,门
下省认为有所损益之处.可以谏
议、封驳。
门下省对尚书、中书省
及其他机关的工作.有检查、监
督的权力,特别是门下省同御史
台一样具有弹劾百官的权力。
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度,
形成于魏晋时期,南北朝因之,
成为定制。
为了提高行政实效和
防止权臣篡夺皇位,隋文帝在魏
晋南北朝三省制的基础上,正式
确立了三省长官并为宰相的制
度,唐朝沿袭。
随着新的政治体制的建立,
旧的三公九卿制发生了根本的
变化,三公在以后的各朝代中仍
然存在,例如蔡京、秦桧都以太
师而任宰相,以后元、明、清也都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三公
在中央官僚机构中官品最高,皆
为正一品,但他们权力不重,没
有实权,不置幕僚。
九卿的职务
也逐渐划分到了其他部门中,但
历代又仍旧设有九卿,但它们的
设置已属重复,无非是帝王好讲
排场而已。
(山东省北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