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讲解课件+课后作业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30张PPT)
评价科举制:
• 积极: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 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 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保证有相当文 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 条件;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的风尚。
• 消极: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 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 创造精神的人。
地面积甚至超过
汉 高
了中央直辖的土
祖
地面积。结果他
刘 邦
死后不过18年,
诸侯王就发动了
叛乱。
问题: 汉初汉高祖大封同姓诸侯王最终导致汉
朝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叛乱,叫什么? 王国问题到什么时候得到解决?
叛乱: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解决:
西 汉
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
景 帝
汉武帝时期解决了王国问题
刘
(提醒:不要理解为汉景帝时期)
赵
兵,则天下自安矣。”
普
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北宋时代文官出行的情况
阅读左边两幅 图请回答:
唐朝中后期地 方节度使权力 很大,形成藩 镇割据的局面. 宋代加强中央 集权,为防止 武人割据,重 视文臣.
元 朝 的 疆 域
从汉到元君主专制是怎样演变的?总体 呈现怎样的特点?
阶段
调整、演变情况
启
设置刺史
→监察地方
全国划分为 13个州郡,各置 刺史一人,刺史 位卑权重,代表 中央监察地方。
“推恩令” ——瓦解王国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 “推恩令”,多立诸侯,王国领 地不过数县,由郡守统辖。结果,王 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藩镇与节度使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训练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训练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答案)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答案)1.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这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2.《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为达到“人人喜得所愿”,主父偃向皇帝建议()A.实施削藩政策B.实行郡国并行制C.颁布“推恩令”D.废除分封制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皇权不断加强D.宰相数量逐渐增加4.龚书铎著《中国社会通史》:“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
”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行省制C.郡国并行制D.分封制5.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反映了()A.察举制的弊端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D.世官制的沿革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某州官府的告示。
当时的“州官”()A.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B.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C.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D.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7.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
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
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
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C.中央集权程度日益加强D.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8.《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8: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 读出图中所反映的信息
郡国并行制
刘邦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 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 地面积。说明地方分权超过中 央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 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阅读材料回答: 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日渐丰满,国势日盛,逐渐尾大不 掉,“不听天子诏”,觊觎帝位。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 益激化。诸侯王开始发动叛乱,对中央造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是怎样做的呢?
1.汉朝——内外朝制度
(1)原因:汉初丞相集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人(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以削弱相权。
皇帝
(决策权) 内朝
外朝
(执行权)
尚书令 侍中
三公九卿
(3)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隋唐——三省制的完善 三省各掌什么权?分析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的哪 些特点,有什么影响?
4.元——中书省制
(1)措施: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宰相职权,例由太
子兼任。
皇帝
中书省
吏 户礼兵 刑 工
(2)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 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察举制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3.隋唐以后:科举制
1.察举制 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
纷纷上书主张削减封国实力,强干弱枝。
“推恩令”(加强)
内容: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 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汉武帝刘彻
2.唐中后期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剑 南 节 度 使
陇 右 节 度 使
平 卢 节 度 使
范 阳 节 度 使
河 东 节 度 使
朔 方 节 度 使
河 西 节 度 使
北 庭 节 度 使
安 西 节 度 使
广 四 青 辽 北 山 宁 甘 新 新 东 川 海 宁 京 西 夏 肃 疆 疆
“ 安 史 之 乱 ” 平 定 后 , 星 罗 棋 布 的 藩
朝代 汉朝
制度
标准 品行 门第 才学
方式
察举制举荐品评 来自试魏晋南北 九品中正制 朝 隋唐 科举制
古代选官制度有什么演变规律?
1)标准:由门第到才学,趋向公开公平。 2)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反映了中央集权。 3)方式:由举荐到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贡院内的号舍
科举考场
材料: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 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1)冲破士族垄断仕途局面,起到了抑制士族 的作用 (2)扩大了官吏来源 (3)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5)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书法、唐诗)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 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
视。
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 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 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明代自 朱元璋起,就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 朝的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 别的护膝。
镇
五代建立者简历
后梁:朱温, 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 原任北平王.河东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必修一第3课_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唐 明 皇 与 杨 贵 妃
安 禄 山 画 像
合作探究一、皇帝的烦恼之地方制度
加强地方统治的措施
西 汉
演变特点
唐 朝
北 宋
元 朝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演变特点
西 汉初郡国并存制→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武帝 汉 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唐 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 朝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地方权 力不断 削弱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历史重现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
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
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 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
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门下: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有一个成语叫覆水难收,一般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西 汉有个读书人叫朱买臣,从小孝顺父母、办事廉正。但 这哥们儿有一缺点就是家穷,家里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 然后他媳妇老踩吧他:整天在那看书有什么用,你干点 有用的事儿行不行?去做买卖,炒股去。朱买臣说我不 会。不会到超市搬矿泉水去,这我也不会。他媳妇一生 气,离婚了,拜拜。汉朝的时候风气还挺开放的,女的 可以提出来离婚,朱买臣他媳妇改嫁了。可是后来当地 官员听说朱买臣孝廉,就把他举到皇上那里,被任命为 郡守,大官,衣锦还乡。朱买臣骑着高头大马,带着随 从就回来了,他媳妇来找他,说上次跟你逗着玩儿呢! 我早看出来你行,我不过激励你一下,咱俩复婚吧!朱 买臣说小样,你甭跟我来这套。马前泼水,一盆水泼在 马前面,你若收回来,复婚;收不回来,玩去!最后他 前妻羞愧难当,精神失常。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
诸侯国 候国1 候国2 候国3
候—郡—中央
推恩令的影响:
①王国越分越小,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 王割据的局面; ② 中央集权加强
3、设置州刺史
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郡,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 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小
结
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 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 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晁错《削藩策》
——晁错《削藩策》
汉景帝
2、
背景:西汉初,郡国并行制
造成王国问题;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 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 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汉武帝
—司马迁《史记· 平津候主父列传》
推恩令含义:
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 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候国,列 候归郡管辖。
保证君权的独尊(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B三省相互配合,提高行政效率;
C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朝沿袭
(三)宋朝:(二府三司)
皇 帝 中书门下
(总揽大权)
(最高行政机构,
行使宰相权)
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 (相权一分为三)
(行政权) (军权)(财权)
度支、盐铁、户部
(四)元朝:中书省
措施: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两汉 从魏晋 南北朝 到隋唐
北宋 元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3课 从汉至元政 治制度的演变2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 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四、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与相权: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中央与地方: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选官制度: 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官吏的控 制,逐渐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中书省
(决策)
尚书省
(执行)
六部
门下省
(审议)
2、运作程序
3、影响
①对当时:A、相权一分 为三。三省合作,三省相 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 权的独尊。B、减少决策 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吏户礼兵刑工
②对后世:是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
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北宋:
皇帝
(总揽大权)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行使宰相权)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
3、北宋: 探究三:
材料1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 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 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 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2:“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 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 演变
1课、标中要央求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1.列举(汉解代决郡中国央并与行地制方和矛元盾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
明2中、国君古主代专地制方政的治演制进度—演—变中的央特点官。制演变
2.列举(汉解代决中君央权“与中相朝权”的的矛形盾成)、唐朝三省六部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ppt优质课件
•
8.围绕本专题的话题,通过组织讨论 ,要求 学生把 人生积 累和经 验带入 文本, 演绎自 己的认 识,与 文本化 为一体 ,在大 师的思 想沐浴 下真正 得到一 次精神 的洗礼 。最后 ,还可 要求学 生在鉴 赏文章 观点表 达充满 诗意的 基础上 ,也动 手用形 象隽永 的语言 来概括 对本板 块话题 的理性 认识, 并在交 流的过 程中升 华自己 的思想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ppt优质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ppt优质课件
4.元朝的行省制度
①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设置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领政务。 ② 地方上设置十路宣抚司作为最高的行政机构,同时委派官员到各地
署事,行驶中书省的职权,故称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四级,边远民族地区则设置宣慰司管辖。 ③ 行省虽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但是也会受到中央的节制和监管, 所以行省制度下,不仅大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方便了中央对 地方的管理,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的一次大变革。
盐铁、户部、度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ppt优质课件
4.元代的宰相专政
元代在中央设置中书
省,代替前代的三省,做
为最高的行政机构,其长
官行驶宰相职权,权力很
大,在元朝的后期,宰相 甚至可以左右皇权的继承。
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中一部很大部头的史 书,在元代完成编撰,而其署名的作者, 就是当时的权相脱脱,而不是皇帝。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ppt优质课件
《二十四孝图》中的郭巨埋儿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776人教PPT课件
5、海外贸易发达,宁波、广 州、泉州等地设有市舶司,管
理对外贸易。 (商路)
例题交:子《是宋货史币·经食济货落志后》的记产载物: “(宋宋)代真产宗生时了,世张界咏上镇最蜀早,的患纸蜀 人币铁—钱—重交,子不,便这贸既易是,商设品质经剂济之发法展, 一的交结一果缗,,也以是三货年币为经一济界落而后换的产物。 之子《蜀…的文人…产献以谓生通铁之考钱交·重子钱,。币私”二为由》券此:,可“谓知[之宋,交]交初子,, A以.便便利贸了易国,家富征人收十商六业户税主之。”当
• (1)突破性创新: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的 纸币——交子;商人在政治上受歧视的地位开始 改变(得2分)
• 渐进式创新: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 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官 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 务设施;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 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水转翻车。(6分)
兴儒学,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 C为.此具,有中“国格科物技致史知家”们的认理为性,精宋神明
思辩化;强化封建的伦理道德。 D儒.学提“出追了求探理索性自的然精“神天和理创”新的的主精张
神,无疑有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
4、宋明理学的评价
宋明科学高峰期的出现,这是一个
因素”。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明的发展和繁荣2-宋元
理对外贸易。 (商路)
例题:(2015·江苏模拟)《中 国经济史纲》指出:“中国在宋代 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 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 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 代商业革命……”下列说法符合第 一“商业革命”的是
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商业活动的群体商帮形成 C.远洋贸易开始使用指南针 D.烟草等经济作物开始传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张)(共19张PPT)
元
秦变周法,天下之事皆决丞相第府三,课 置从尚汉至书元政于治禁制度中的,演变
有汉令代丞:,中掌通外章朝奏而已。汉因之。武、昭后,其任稍重
。《汉书》云:“宣帝时皇任中尚书帝官。元执帝行时机,弘构恭、
石显相继为中书令,元帝被疾,不亲政事,遂委任焉。 ……及光武亲总吏职,权归尚书,三公但受成事而已。
—中—【朝唐】李林甫等撰《唐外六典朝》
部
部
部
皇帝的烦恼之——地方造反了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朝代 秦 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中外朝 尚书台(代三公)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一省制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第三化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宰相坐议事
皇帝的烦恼
中央官制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选官制度
监察制度
地方制度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42021/9/142021/9/142021/9/149/1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4日星期二2021/9/142021/9/142021/9/1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42021/9/142021/9/149/1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42021/9/14September 1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42021/9/142021/9/142021/9/1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共27张PPT)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4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4日星期 三2021/8/42021/8/42021/8/4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
(三)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相权一分多职
皇帝
财政 行政
度 中 书 门
(三司) 事 下
军事 枢 密 院
(二府)
元:中书省制
皇帝 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想想议议
以上四个制度中,哪一制度的宰相权力最大?为什么?
(小结):君主专制的演进
秦 (三公九卿)
汉 (中、外朝制)
北宋
元
(路·州县) (省、路、府、州、县)
中央集权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强化,地方权力日益分化弱小
(一)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决策机构
皇帝
执行机构
中朝
外朝
尚 侍常 书 令 中侍
丞御太 史
相大尉 夫
有事上报
九卿
(二)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 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北宋
元
(“二府三司”) (一省二院)
君主专制演进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皇帝削弱相权与将权,强化君权。
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科举制=八股文?为什么?与现代高考制度相结合, 分析科举制的利与弊??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 汉朝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发展规律:
①标准: 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 ②选官权: 从地方收归中央 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③选择方式:
制度 察举制
标准 品行
九品中正制 门第
科举制
才学
方式 举荐 评定 授官 考试
1、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⑴积极: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
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 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⑵消极: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 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学习延伸 特点: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古代政 治制度的重要特征。②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 始终。③在中央政权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④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地方 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 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 和考核。 利:①有利于维护统一。②有利于稳定。③有利于政府集中 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④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 济文化交流。 弊:①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②政治上: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力和言论自 由。③思想文化上:民主思想和要求收到压制和打击;使知 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
集中 权央 专君 制主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郡国二制并行与“推恩令”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完美版)
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
地”。
------《元史》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
①历史原因:吸取唐朝实行节度使导致权力的分散国家动乱、北宋过分集权 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教训. ②现实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③民族因素: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元朝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置
五代建立者
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xù ,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共性何在? 对北宋统治者在治国方略上又有何影响?
北宋地方分权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 涂炭,其故何也?”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2、酎( zhòu )金夺爵
汉武帝采取的一项打击王侯势力的措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
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
半数。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唐朝
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 相权,加强皇权。
宋朝
设立参知政事、枢密院 、三司使等官职,进一
步削弱相权。
元朝
设立中书省,废除三省 制,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
地方制度的演变
01
02
03
04
汉朝
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 的控制。
唐朝
实行道州县制,加强对地方的 管理。
宋朝
实行路州县制,加强中央对地 方的财政控制。
总结词
科举制是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对 权力的垄断。
详细描述
科举制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通过考试者可以获得 官职。科举制为寒门学子提供了上升通道,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和活力。
均田制
总结词
均田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旨在平均分配土地,保 障农民的土地权利。
详细描述
均田制规定男子18岁可获得土地90亩,女子减半。这些土地 为国家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均田制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03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特点
君主专制的强化
汉朝
汉武帝实行内外朝制度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推恩令的实施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察举制
察举制是汉朝选拔官员的重要 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 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 中央。
察举制注重德才兼备,选拔标 准包括品德、才能、功绩等多 个方面。
察举制的实施拓宽了官员选拔 的渠道,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整 体素质。
02
隋唐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 剖裂疆土。
——《汉书》卷一四
据图片分析汉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出现了什么社 会问题? 郡国并行制。 后来出现严重的王国问题,危及中央集权。
令诸王得推恩封子弟为列侯,于是齐分为七,赵分为六,
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
演
的趋势。
进
元
设中书省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苏东坡《论养士》
朝代
选官制
夏商周 战国至秦 汉
世官制(官位世袭) “以客出仕”;军功爵制 察举制(以官举士)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隋至清
科举制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节选《桓灵时童谣》
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 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 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结束。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民主 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 年宪法里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唐代:三省六部制
运转机制
皇帝
中书省 (决策)
门下省 (审核)
尚书省 (执行 )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作用:
①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 了皇权。
②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减少决策的失误。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宋朝 (1)措施 ①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 相职权。 ②为制约宰相,又增设 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 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 (2)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 总揽大权 。
5.元朝 取消三省制,设 中书省 ,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 使宰相职权。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推行 察举制 ,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 孝廉 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采用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 门第 步入仕途, 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3.隋唐 (1)内容:隋文帝废除 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时设 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 (2)影响 ①打破 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 文化 素质。 ②把选官权力集中到 中央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
一 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元
第3课
从夏汉、至商元、政西治周制的度政的治演制变度
自主预习
(对应学生用书 P7)
学习目标
目标解读
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历代专制主义王朝
1.列举从汉到元政 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了解这一现象和
治 制 度 演 变 的 史 中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系。
实。
难点:历朝官制十分复杂纷乱,要全面
2.魏晋南北朝 形成了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三省体制。 3.隋唐 (1)内容:实行三省部六制。 三省 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六部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特点: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相权分散 ,相互牵制和 监督。
(3)影响 ①削弱了相权,保证了 皇权的独尊 。 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三省 六部制。
②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例如:秦朝实行郡县制度,元朝实 行行省制度。
③实行监察制度。例如:两汉时设刺史,北宋设通判,监督 知州。
④中央直接掌控地方权力或设置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例如: 秦朝郡守、县令直接由皇帝任免;北宋地方司法权和财政权收归 中央。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 (1)背景: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 大权于一身,位 高权重。 (2)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地位低的人担任 尚书令 、侍中 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三省六部互相牵制,互相监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使封建官僚机制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 中央的统治力量。
(3)三省六部的设立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下的 民主”。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中书省秉 承皇帝意旨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 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
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 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 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 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要点导学
(对应学生用书P8)
问 题 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和评价 【点拨】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是我国古代中央官制的重大
朝代 宋代 元代
发展状况 (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2)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 判负责监督 (3)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 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1)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4)这种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 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减少中央政令失误和腐败。
(5)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 本沿袭。
(6)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 去制约与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丧失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 用。
欧阳修的《新唐书》中记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规律: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出官 员的任免方式由宗法世袭向皇帝任免转变,这是政治制度的革 新。
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也 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问题思考 1: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这些现象 的出现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提示: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 问题思考 2:历代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割据,加强地方管理的 主要方式有哪些? 提示:①分化事权,相互牵制。例如:北宋时期,在地方削 夺节度使的实权,派文臣做知州,管理政事;又在各州设立通判, 监督知州;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
问题思考 3:唐朝和秦朝丞相在组成和地位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秦朝: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 立的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 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 问题思考 4:中国古代皇帝为什么经常设立新的机构分割或 取代宰相的权力? 提示:宰相位高权重,容易专权,威胁皇权。设立新的机构 分割或取代宰相的权力,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其绝对专制地位。
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
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
中、中书令号为宰相。”材料说明了( )
①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②尚书令职位曾经空缺 ③唐朝
宰相的权力削弱 ④仆射位居三省长官之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变革。把握其发展演变的历程、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有助于理 解和把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规律。
【要点】 1.演变: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建立于隋朝;发展完善于唐 朝;宋朝调整三省六部;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 入中书省;明朝废丞相,皇帝亲管六部。 2.评价 (1)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且各有分工,这就使秦汉以来的宰相 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品级较低,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 权。
2.说明中国古代政 详尽地掌握是十分困难的,应当要求学
治制度的特点。 生了解与本课学习内容有关的基本知
识,认识政治史的主要特征。
知识梳理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朝代
发展状况
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汉代 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中央集
权得到加强
唐代
唐中期“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了藩 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