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制
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区别
秦汉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区别论述答:1三公九卿制:秦汉时期;三公是指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和太尉主持军事;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2三省六部制: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度确立于隋朝一直到清朝末期,六部制一直未作改动,对于三省制,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作过一些不同的调整和补充;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吏、礼、户、兵、刑、工;比较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1.相同点:1都是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2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2.不同点: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盛行于唐;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明清时六部跟隋唐六部的区别答:唐初定六部名称“吏、户、礼、兵、刑、工”,隋唐: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了相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明清主要突出内格个宦官明朝: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明成祖设内阁清朝:又设军机处1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2雍正设立军机处明的政治制度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军机处:为了加强皇权,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明清时期与唐宋时期六部之比较相同点1、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2、进一步对皇权的加强不同点1、两者的隶属关系不同;2、二者在国家机关的地位不同;3、二者机构完善程度不同;。
秦朝管理机构
秦朝管理机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管理机构的建立和运作对于维持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朝的管理机构包括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中央管理机构1. 三公九卿体制秦朝采用了三公九卿体制,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和大司马,负责国家的军事、行政和监察等工作。
九卿包括太仆、太尉、太傅、太保、大司农、大司马、大理、大行、大鸿胪,分别负责国家的财政、军事、教育、宗教、农业、司法、礼仪、工程和外交等事务。
2. 行政机构秦朝设立了中央行政机构,分为左右丞相府、官府和官员,主要负责管理国家的政务和行政事务。
丞相府由丞相和御史大夫领导,负责国家的决策和监察。
官府包括尚书、郎官等职位,负责书写、记录和管理文件等工作。
官员则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如税收、土地分配和人口管理等。
3. 军事机构秦朝建立了强大的军事机构,分为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
中央军队由大司马领导,负责保卫国家的安全和进行外战。
地方军队由郡县设立,负责维持地方的治安和抵御外敌入侵。
二、地方管理机构1. 郡县制秦朝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和约300个县,由郡守和县令负责地方的行政和治理。
郡守负责管理整个郡的行政事务,县令负责管理具体的县级行政事务。
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2. 城市管理秦朝的城市管理也得到了重视。
城市由市令负责管理,市令负责城市的治安、市政和经济发展等事务。
城市中还设有市场、驿站等机构,方便商业和交通的发展。
3. 农村管理秦朝对农村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农村由乡官和里正负责管理,乡官负责管理乡村的行政事务,里正负责管理具体的村落事务。
农村管理的重点是农业生产,包括土地的分配、耕作制度的实施和农业税收的征收等。
总结起来,秦朝的管理机构包括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
中央管理机构采用了三公九卿体制,分别负责国家的军事、行政和监察等工作。
地方管理机构推行了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
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目录特点变更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展开特点变更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展开编辑本段特点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
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概括:1.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2.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
3.丞相位高权重4.新的较完备的官僚制度。
编辑本段变更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
秦王朝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即廷尉、治粟内史、奉常、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
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是皇帝的耳目。
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三公之下的九卿的职责为: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
三公九卿制名词解释
三公九卿制名词解释古代官制,三公九卿。
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主席等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据《周礼》记载,夏代已有三公。
周朝始设三公,至秦汉时期沿袭,一直到清末。
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
其中太师和太傅最尊。
东汉以后又在大将军之上设大司马,位列三公,大将军则降为三公之一。
九卿: 1、九卿:《尚书》中称太师、太傅、太保、太史、太祝、太宰、太士、太卜、太均为九卿。
2、九寺:“三公”各置家令一人,秩千石;卿各置家丞一人,秩六百石;寺各置少卿一人,秩四百石。
以上合称“三孤”。
唐代以后各朝代的三孤都是虚职,无定员。
3、九寺:按唐制,三公所属为:太常寺,卿一人;光禄寺,卿一人;卫尉寺,卿一人;宗正寺,卿一人;太仆寺,卿一人;大理寺,卿一人;刑部,卿一人;工部,卿一人。
九寺所属为:国子监,卿一人;1、九卿:《尚书》中称太师、太傅、太保、太史、太祝、太宰、太士、太卜、太均为九卿。
2、九寺:按唐制,三公所属为:太常寺,卿一人;光禄寺,卿一人;卫尉寺,卿一人;宗正寺,卿一人;太仆寺,卿一人;大理寺,卿一人;刑部,卿一人;工部,卿一人。
九寺所属为:国子监,卿一人;太常寺,卿一人;光禄寺,卿一人;卫尉寺,卿一人;宗正寺,卿一人;太仆寺,卿一人;大理寺,卿一人;刑部,卿一人;工部,卿一人。
3、九寺:按唐制,三公所属为:太常寺,卿一人;光禄寺,卿一人;卫尉寺,卿一人;宗正寺,卿一人;太仆寺,卿一人;大理寺,卿一人;刑部,卿一人;工部,卿一人。
4、九寺:按唐制,三公所属为:光禄寺,卿一人;卫尉寺,卿一人;宗正寺,卿一人;太仆寺,卿一人;大理寺,卿一人;刑部,卿一人;工部,卿一人。
5、九卿:《礼记·曲礼上》:“天子之三公也,太师、太傅、太保,是也。
”《周礼·夏官·职方氏》:“九州之长曰司徒,其次曰司马。
”郑玄注:“三公,犹三卿也。
”唐·孔颖达疏:“言太师、太傅、太保,是三公也。
中央政制秦汉三公九卿
中央政制--秦汉三公九卿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其制度为汉代所遵从,中央政事由三公九卿主理。
所谓三公九卿,介绍如下:(一)丞相本义:相者,辅助之义,后引申为辅助国君,管理国家政事者称为相。
在春秋时候,相一词已出现,但非为官职,只是代表居于辅助国家的地位,如左传昭公四年:「子产善相小国。
」演变:西周时,位在宰执的是上卿,本来只有周天子能设置,到了战国时列国并立,七国都有宰执,不久宰执改称为相邦(汉人为避高祖名讳写成相国),或称丞相。
至战国时秦「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史记.秦本纪)始为正职。
秦常置左右丞相,以左为尊,有时为加尊,如吕不韦;以中人为相则称中丞相,如赵高。
汉高祖立国,置丞相,后改命为相国,吕后文帝时复置左右丞相,并以右为先,西汉哀帝时又改称大司徒,东汉年间多称大司徒或司徒,献帝时又复称丞相。
职掌:《汉书.百官公卿表》简言其职掌为「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荀子.王霸》:「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
」丞相为百官之首,统领外朝官员;天下百官奏事,须经丞相,而重要政策亦须由丞相领衔奏请;对于郡国百官则有考课论赏及任免之权,并需收阅各地「上计」。
换言之,丞相便是朝廷上行政权力最大,助天子理政之最高负责人。
地位:汉制,丞相金印紫绶,秩万石。
备受国君尊敬:「王者待以殊敬,在舆为下,御坐为起。
入见参对而议政事..」(后汉书.陈宠传)甚至王者亲住丞相府商议大事。
国家大事,虽要经过奏请的手续,但丞相仍有完全的决定权,因为「丞相所请,靡有不听。
」(同上)反而丞相可不从君主之诏,有封驳诏书之权,如景帝时丞相周亚夫以白马之誓反对封后兄王信为候,哀帝时王嘉封还帝欲封宠臣董贤官爵之诏书。
是汉之丞相,地位崇高,为皇帝于政事上的代理人。
(二)御史大夫本义:原为君主近臣,本为记事之官,战国时为君主所信任,用以监察百官,为人主耳目,渐变成纠劾百官之位。
三公九卿制名词解释
三公九卿制名词解释三公九卿制:指汉代的政治体制,即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为九卿。
东汉以后三公权力渐弱,但职位仍重要,九卿有时也列于三公之下。
三公之下设有尚书台,置尚书令一人,为全国最高行政长官;设尚书仆射一人,为副职,其中曹魏文帝时改称为大尚书,简称为尚书;又置尚书郎若干人,为尚书台的属官。
尚书台长官为尚书令,副职为尚书仆射。
尚书台主管政令,下分吏、民、礼、兵、刑、工六曹,分别办理不同方面的事务。
东汉以后,尚书台权力日渐增大,与枢机处的地位日益接近。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权组织有了很大变化,尚书台和门下省都失去了实际权力,完全由皇帝总揽大权。
隋唐时期,中央设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由政事堂总揽大权,形成所谓“政事堂——三省六部”的格局,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一般由宰相兼任),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三省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三省长官都由皇帝选用亲信担任,而且长期不换,使得三省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最后集于皇帝一身,所以叫做“执政”。
三省下有中书省,中书省长官是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掌管起草诏令;门下省长官为侍中,副长官为给事黄门侍郎,负责封驳皇帝的命令;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尚书左右仆射,负责办理本省事务。
三公九卿制:指汉代的政治体制,即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为九卿。
东汉以后三公权力渐弱,但职位仍重要,九卿有时也列于三公之下。
三公之下设有尚书台,置尚书令一人,为全国最高行政长官;设尚书仆射一人,为副职,其中曹魏文帝时改称为大尚书,简称为尚书;又置尚书郎若干人,为尚书台的属官。
尚书台长官为尚书令,副职为尚书仆射。
尚书台主管政令,下分吏、民、礼、兵、刑、工六曹,分别办理不同方面的事务。
东汉以后,尚书台权力日渐增大,与枢机处的地位日益接近。
中国中古行政史-中枢制度
中 枢 制 度
一、三公九卿制 二、三省六部制 三、二府三司制 四、一省六部制 五、六部分管制
三公九卿制
秦汉时期的中枢制度主 要是三公九卿制,三公 包括丞相、太尉、御史 大夫,是中枢机构中的 最高执政者。丞相总揽 政务,太尉掌管军事, 御史大夫则握有监察权 力且为丞相副手。以后 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变动, 但职能一直未有改变。
宋朝
宋朝初期,撤除了节度使,由中央直接统领州、府。 虽然便于中央集权,但是管理幅度过大,因此设立 了新一级地方政府——路。 路本为临时差遣,但随着时代变化,建成固定辖区。 其长官主要为“四司”。 经略安抚司:俗称“帅司”,主持一路军务。 转运使司:俗称“漕司”,主管财富。 提点刑狱司:俗称“宪司”,主管司法。 提举常平司:俗称“仓司”,主管赈灾等民生事务。 四司之间各不统属,均对皇帝负责。
行中书省本为军事需要而临时设置,但在南 宋灭亡之后,则成为固定的临时机构。元代 共设立了10个行省,长官为丞相,但多缺位。 实际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 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一同宋朝。其特点 是在行省之下,均设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或 者色目人担任。
明朝
明朝统一全国后,设立了省、府、县三级地 方行政体制。 省。元代行省的权力极大,明立国后,为了 加强中央集权,将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 设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 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三司 互不统属,形成了制衡格局。
金朝:其基本地方体制均仿汉制,独特者是政治、 军事合一的猛安谋克制。阿骨打时期,以三百户为 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平时务农,战时从军, 是与州县合一的地方设置。 元朝:元朝在中国地方行政体制中的最主要贡献是 将行省制推行开来。 金朝海陵王时期就已经将三省变为一省,元朝则将 金朝的尚书省独大改为中书省独大。同时,也在地 方设置了行中书省。
三公九卿的介绍 -回复
三公九卿的介绍-回复【三公九卿的介绍】三公九卿,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两种重要职位级别。
三公指的是太师、太傅和太保,而九卿则是太尉、司徒、司空、太尉、大司马、大将军、太宰、大宰和大司徒。
这些官职在古代的政治体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
起初,三公九卿这一官制是在战国时期的晋国开始出现的。
由于当时社会秩序混乱,地方势力横行,晋国国君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扰。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晋国国君创设了三公九卿这一官制,旨在建立一个以国君为核心,将鲜卑人迁移到中国北方,同时与战国其他国家对立两千年的模型。
三公九卿的设立,可以说是古代国家建设的重要突破。
三公九卿的职责和权力是在古代官制中相对明确的。
三公是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他们既是国君的重要参谋,又是军事和行政的最高指挥者。
他们负责决策国家大政方针,管理行政机构,确定战略军事布局等。
而九卿则负责具体的行政和军事事务。
太尉负责兵部的军事工作,司徒负责吏部的管理和组织,司空则是土木工程的负责人。
太傅和太保则是负责皇室后嗣的教育和保护。
与现代政治制度不同的是,三公九卿官职是世袭制的。
这意味着官职的继承权只有在家族内部传承。
这样的制度限制了官员能力的培养和选拔,只有家族中的人才有机会接手国家大权。
此外,三公九卿的官职只有天子才能任命和罢免。
这表明天子在政权中的至高无上地位,同时也决定了三公九卿的权力仰人鼻息的境地。
然而,三公九卿体制的缺陷逐渐显现。
由于官职的世袭制,导致了官员家族的私欲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特权阶层日益腐败,政治腐败盛行,使得国家走向衰败。
此外,三公九卿体制也给了太子等权臣集团过于强大的权力。
他们可以控制三公九卿的任免,从而直接影响国家的政治走向。
在东汉末年,太子的显赫地位导致了政治混乱,最终酿成了著名的黄巾之乱。
尽管三公九卿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存在一些弊端,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三公九卿为国家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机构,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特点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特点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组织体制,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主要特点:三公:1. 丞相:丞相是最高的官职,类似于总理,负责国家的大政方针、军事、外交等事务。
丞相地位崇高,是秦朝的实际最高领导者。
2.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政府官员和检举弊政,实际上扮演了监察官的角色。
御史大夫对于遏制官员腐败、保持法制和监督政府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大司马:大司马负责军队,包括组织、训练和指挥。
这个职位强调了军事的重要性,使军队在国家机构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九卿:1.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助手,协助进行政府官员的监察和弊政的检举。
2. 大司农:大司农负责国家的农业政策,包括土地征收、农田水利等事务。
3. 大司徒:大司徒主要负责国家的工商业和人口政策,涉及商业、手工业和人口统计等方面的事务。
4. 大司空:大司空负责国家的建筑和工程事务,包括修筑城市、修建水利工程等。
5. 大理:大理主管刑狱司法,负责审判刑事案件,实施法律制裁。
6. 大宗伯:大宗伯主管国家的礼仪和宗教事务,包括祭祀、宗教仪式等。
7. 大匠卿:大匠卿负责工匠和技术人才的管理,涉及军工、建筑等方面。
8. 大长秋:大长秋主要负责国家的文官培训和选拔,掌管文官的选拔和培养。
9. 大司寇:大司寇负责治安、监察和审理一般民事案件,是国家的法律执行者。
特点:1. 强调军事:三公之一是大司马,强调了对军事的高度重视。
这反映了秦朝在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而对军事的强调。
2. 集权化:三公负责的权力范围相对集中,对政权的掌握较为集权,体现了秦始皇集权主义的倾向。
3. 重农治兵:大司农、大司徒等职责强调了对农业、工商业的管理,以及对人口和资源的统计与管理,反映了强调“重农治兵”的思想。
4. 监察机制: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的设置,强化了对官员的监察和检举机制,有助于维护政府的廉政和法治。
总体而言,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在当时是一种集权的政治体制,强调了对军事和经济的高度管理,但由于政权高度集。
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
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
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
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
此后,一直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废掉中书盛尚书省及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
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约达700年。
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三公九卿制度虽在结构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间,官职的名称及权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结构却一直在变动之中。
并且,制度之外其他中央机构的出现也冲击了三公九卿制。
汉景帝改了大量官名。
把“奉常”改为“太常”;“卫尉”改为“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武帝时改为大司农。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特点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特点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行政体制,其中三公九卿制度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这个制度为后世的行政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下面将从制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特点。
一、制度的起源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在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争斗不休,国力相互消耗,无法形成任何实质性的统一局面。
秦国的嬴政在位期间,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创新的管理制度,逐渐实现了对六国的统一。
为了巩固统一成果,秦朝建立了一整套行政体系,其中三公九卿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二、制度的发展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最初的三公制度,是由丞相(宰相)、御史大夫和太子太傅组成的。
丞相负责处理政务和领导全国各地的行政机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各地官员和检举贪污行为,太子太傅则辅助皇帝教育储君。
随着秦朝的兴起和统一局面的形成,这个制度逐渐得到完善和扩展。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原丞相的职责拆分为丞相和宰相,同时增设大司农、大将军、大司马等职位,使得原来的三公制度由三个职位发展为九个职位。
九卿制度的形成标志着秦朝行政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分工明确和权力合理划分,有效地加强了皇权的集中化。
三、制度的特点1.严密的官职体系:三公九卿制度为秦朝建立了一套清晰的官职体系,官员之间的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了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这套官职体系不仅使得行政工作更加有序,也为后来的行政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皇权高度集中: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皇权的高度集中。
九卿中的丞相和宰相担任最高职位,负责处理国家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政务,直接向皇帝汇报。
这种集中的制度确保了对政务的快速决策和执行,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3.考绩制度的引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还引入了考绩制度,建立起一整套官员选拔任用机制。
官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评估,以确保其具备才干和忠诚的品质。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制度内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制度内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制度内容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
1. 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这一制度确保了皇帝的权力和地位,使其能够统治全国。
2. 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分别负责处理全国事务、军事和监察百官。
九卿则是指九个高级官员,分管不同的事务。
这一制度为秦朝的政府运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3. 郡县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地方分为郡、县、乡、里四级,地方官由皇帝选拔,官位不世袭,直属中央。
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以上三个制度共同构成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为秦朝的统一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中央政制秦汉三公九卿
中央政制--秦汉三公九卿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其制度为汉代所遵从,中央政事由三公九卿主理。
所谓三公九卿,介绍如下:(一)丞相本义:相者,辅助之义,后引申为辅助国君,管理国家政事者称为相。
在春秋时候,相一词已出现,但非为官职,只是代表居于辅助国家的地位,如左传昭公四年:「子产善相小国。
」演变:西周时,位在宰执的是上卿,本来只有周天子能设置,到了战国时列国并立,七国都有宰执,不久宰执改称为相邦(汉人为避高祖名讳写成相国),或称丞相。
至战国时秦「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史记.秦本纪)始为正职。
秦常置左右丞相,以左为尊,有时为加尊,如吕不韦;以中人为相则称中丞相,如赵高。
汉高祖立国,置丞相,后改命为相国,吕后文帝时复置左右丞相,并以右为先,西汉哀帝时又改称大司徒,东汉年间多称大司徒或司徒,献帝时又复称丞相。
职掌:《汉书.百官公卿表》简言其职掌为「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荀子.王霸》:「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
」丞相为百官之首,统领外朝官员;天下百官奏事,须经丞相,而重要政策亦须由丞相领衔奏请;对于郡国百官则有考课论赏及任免之权,并需收阅各地「上计」。
换言之,丞相便是朝廷上行政权力最大,助天子理政之最高负责人。
地位:汉制,丞相金印紫绶,秩万石。
备受国君尊敬:「王者待以殊敬,在舆为下,御坐为起。
入见参对而议政事..」(后汉书.陈宠传)甚至王者亲住丞相府商议大事。
国家大事,虽要经过奏请的手续,但丞相仍有完全的决定权,因为「丞相所请,靡有不听。
」(同上)反而丞相可不从君主之诏,有封驳诏书之权,如景帝时丞相周亚夫以白马之誓反对封后兄王信为候,哀帝时王嘉封还帝欲封宠臣董贤官爵之诏书。
是汉之丞相,地位崇高,为皇帝于政事上的代理人。
(二)御史大夫本义:原为君主近臣,本为记事之官,战国时为君主所信任,用以监察百官,为人主耳目,渐变成纠劾百官之位。
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那么秦汉的三公九卿制是怎样的?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朝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封建的政治制度也向前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时期,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统治,在职官制度上确立了中央朝廷的三公九卿制和继续实行地方的郡县制体制。
三公九卿制在秦朝只是初具规模,由于秦王朝的短命,这一制度在西汉时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中央的三公九卿等官《汉书》记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汉时的三公,主持国政,号称万石之官,是朝廷的中枢职官。
实际上它们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三公丞相是朝廷最高的行政长官,“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及西汉前期都有左、右丞相(秦汉皆以右为上)。
秦二世时又增设中丞相,以赵高充任。
因赵高是宦官,所以“中”是指内廷。
对于特别受到尊宠的丞相,可授予“相国”的尊称。
秦始皇时的吕不韦、汉高祖时的萧何都曾为相国。
汉代丞相之下存有丞相史若干,专门从事秘书工作,长史为其长。
武帝时,丞相府又设司直,掌察举违法之官。
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专制,常常破格提拔一些出身微贱的人才,任用他们为中大夫、诸郎等,平时在皇帝周围出谋划策,形成所谓“内朝官”。
汉武帝利用他们与丞相为首的朝廷行政官员们即所谓“外朝官”相抗衡;同时又常常通过少府所属的尚书署草拟诏令,转达奏章,以便于亲自裁决政事,以致丞相之权日渐削弱。
武帝死后,霍光以大司马、小领尚书事的头衔策划朝政,其权势良贵丞相之上。
西汉末年,丞相改名小司徒,其权力、位次都在大司马之下,并且与大司马、小司空齐名三公。
刘邦在夺取天下的战争中也常以相国、左右丞相的虚衔授给一些武将因此史书中也常在虚衔前加“假”字。
东汉初,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齐名三司。
和帝时,邓骘以车骑仪同三司,于是三司之外又有“仪同”之号,意思是虽无三公的名号,但在待遇上与三公一样。
福州事业单位考试:中国古代“三公九卿”制详解
中国古代“三公九卿”制详解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古代“三公九卿”制详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常常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出现,而同学们对其内容也通常是机械识记,很少从理解的角度去学习。
本文尝试将重要制度汇总并通俗讲解出来。
秦国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王朝。
秦朝确立了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三公下面设置九卿。
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
既然不再实行分封制,那么中央机构的设置就要相对全面,需要有管政的,也要有管军的,光有管理的职位还不够,还得有负责监督工作的,这三条便是三公的工作内容。
丞相是百官之长,即所谓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负责处理全国的政事。
太尉在中国秦汉时期是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
御史大夫则主要负责监察事务。
说完三公,再说九卿。
奉常,是掌宗庙礼仪的,例如皇帝登极和祭祀等活动。
郎中令,负责皇宫的警卫工作。
卫尉,管理宫庭所在城市的卫戍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员。
太仆,太仆是秦汉时主管皇帝车辆、马匹之官,有些类似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部分工作。
廷尉,廷尉的职掌是管理全国刑狱,每年天下断狱总数最后要汇总到廷尉,郡国疑难案件要报请廷尉判处,廷尉也常派员为地方处理某些重要案件。
典客,掌管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之接待、交往等事务。
宗正,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之官,类似清代的“宗人府”。
治粟内史,顾名思义是秦代所置掌管谷食钱货的官吏。
少府,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
对于考试,常考的是“三公”的名称及其工作内容。
而九卿相对考得较少,所以考生应重点学习“三公”内容。
例题1:秦汉时期,履行监察职责且“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的是()A.太傅B.御史大夫C.太尉D.尚书解析:本题答案为B。
秦三公九卿制度作用
秦三公九卿制度作用
秦三公九卿制度是西汉末年实行的官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统一统治:秦三公九卿制度实施后,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统治和控制力,实现了更加集中的政治权力。
通过设立三公(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太仆、太监、光禄、大理、金匮、少府、太仆属、舍人、主客)的职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府机构,便于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理和控制。
2. 加强集权:秦朝通过制定具体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规定了各官职位的权限和责任,实施精细的管理和监督手段,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纪律约束,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和保持。
3. 选拔优秀人才:秦三公九卿制度中设立了许多重要的行政职位和监察职位,使得政府机构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人事选拔和晋升制度。
通过考核选拔和绩效奖惩,使得政府职位逐渐专业化,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使得能人辈出,有利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4. 加强辖区管理:秦三公九卿制度将各地的行政区划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和管理,通过设立郡县、都城和相对独立的政区机构,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了行政效能和质量。
总之,秦三公九卿制度为中央政权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和稳固的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统治,促进了政治稳
定、行政高效和人才选拔,对秦朝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公九卿制的内容
三公九卿制的内容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
扩展资料
具体工作:
三公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掌握军权,战时听从皇帝的命令,可凭皇帝的符节调动军队。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地位低于丞相和太尉,丞相和太尉品秩为一万石,御史大夫品秩为二千石。
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古代官职《三公九卿OR三省六部》
•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 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 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 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 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 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 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君主 专制的调整和补充。
• 《后汉书》作者范晔: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在被贬之 处完成了《后汉书》的著述,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 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 《三国志》作者陈寿: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在西晋任职期间撰写了《三国志》,晚年多次被贬,屡次 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古代官职
之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
• 秦王朝在确立 皇帝 尊号的同时,还总 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 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 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即 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 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 的职 责分别为:
•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 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 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 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 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 《二十四史》是清代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 四本正史的统称,他们分别为:《史记》、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 书》、《陈书》、《魏书》、《北齐书》、 《周书》、《隋书》、《南史》、《北 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 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 史》、《金史》、《元史》、《明史》。
秦朝三公九卿制
秦朝三公九卿制拼音:Qíncháo sāngōngjiǔqīng zhì (Qinchao sangongjiuqing zhi)同义词条:秦朝三公九卿,秦三公九卿,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秦三公九卿制目录[ 隐藏 ]•1历史背景•2三公o 2.1丞相o 2.2御史大夫o 2.3太尉•3九卿•4历史评价关闭秦朝三公九卿制秦王朝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是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而制定的,以皇帝为尊,下设三公九卿。
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丞相是“百官之长”,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
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御史大夫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三公之下设九卿,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
九卿之外,还有列卿,如中尉、将作少府等。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
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朝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封建的政治制度也向前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时期,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统治,在职官制度上确立了中央朝廷的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在秦朝只是初具规模,由于秦王朝的短命,这一制度在西汉时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编辑本段三公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
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丞相1.“丞”起源于封建时代的宰,替天子诸侯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公九卿制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
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目录特点变更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展开特点变更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展开编辑本段特点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
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概括:1.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2.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
3.丞相位高权重4.新的较完备的官僚制度。
编辑本段变更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
秦王朝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即廷尉、治粟内史、奉常、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
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是皇帝的耳目。
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三公之下的九卿的职责为: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
但无论三公,还是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
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
此后,一直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尚书省及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
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约达700年。
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三公九卿制度虽在结构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间,官职的名称及权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结构却一直在变动之中。
并且,制度之外其他中央机构的出现也冲击了三公九卿制。
汉景帝改了大量官名。
把“奉常”改为“太常”;“卫尉”改为“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武帝时改为大司农。
武帝时改“大行令”为“大鸿胪”,“郎中令”改为“光禄勋”。
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职能,至于动机可能是语言变迁而寻求官名的准确。
无独有偶,三公的名称也有比较大的变化。
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汉成帝时更“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哀帝时“丞相”更为“大司徒”。
以上更名在现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更名,其实在当时并非是更名,而是另有原因。
比如,大司马一职,原是霍去病和卫青讨伐匈奴,带去的马匹有十四万,但至班师入塞之时却不到三万匹,所以任两人同为大司马。
而原来的太尉田蚡被太皇太后窦氏下令免官,太尉之职从此长期空缺。
再加上,霍去病和卫青二人长期对匈奴作战,手下兵将极多,久而久之,太尉的职权就逐渐转移到大司马。
另外,应当了解,太尉其实在汉初是不常设的。
太尉一职的或置或废,大都与征伐或时局有关。
如汉文帝三年,罢太尉官,归属丞相,这年五月就是由灌婴率军还击匈奴的入侵。
景帝时,太尉职衔也只恢复了4年。
以此为背景来看,大司马替代太尉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汉武帝时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员分为分为外朝官、内朝官。
外朝官有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
而内朝官,或称中朝官,包括大司马和左、右、前、后将军,尚书,以及侍中、散骑、诸吏、诸郎、博士等。
所谓内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专任行政职务的,与行政性质的正规官称的外朝官相对而言的。
三公之中以御史大夫等级最低,职能也比较模糊,一方面为丞相之副,一方面供内廷的差遣。
在汉武帝之前,三公九卿制实际已有近代君主立宪的影子。
丞相为主要的治国大臣,丞相府中有个百官朝会殿,皇帝有时也亲临朝会殿与丞相商议国事,或由丞相主持廷议,然后领衔上奏。
而日本由首相对天皇负责,天皇听政则在一千多年后的“明治维新”时期才有此景象。
但与此君主立宪制中不同的是,西汉的大司马依然对皇帝负责,军队依然为皇帝私人所有,而非国家。
孝武皇帝之前,丞相的位高权重,连皇帝也不能不敬三分。
凡丞相进见,皇帝得离坐;丞相病重,皇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移归私第,皇帝车驾往吊,并赐棺,赐葬地,赐冥器等。
西汉,皇帝与丞相的冲突在武帝时达到高峰,本来汉武帝对田蚡言听计从,但田蚡得寸进尺。
《资治通鉴》记载:田蚡每次上朝奏事,奏着谈上大半天,他推荐人作官,有的位居二千石,把皇上的权利都夺了去(任命官吏是皇帝的权利),皇帝就对他说:“你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打算任命官吏。
” 田蚡曾请求把考工官署的土地拨给她以扩建私宅,武帝发怒:“你为什么不干脆要武库”从此之后田蚡才稍稍收敛。
由于丞相权位太重,威胁了皇权,皇帝很不放心,所以自武帝以后,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尚书台(令),从此之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虽然都是政权的负责人,但实际权利已向尚书台。
丞相有过失,由尚书问状弹劾。
相对于秦朝,三公之中职能变化最大的当属御史大夫了,汉文帝时下诏:“制诏御史,其除肉刑。
”从此,御史大夫成为全国最高的法官和监察官。
哀帝时又把御史大夫改叫大司空,再也不当法官了。
西汉时的中央官制改革集中在汉武帝时期。
这次改革始于与太皇太后对抗时期,是以政治斗争为目的的变革,是被史家称为“大一统”一揽子改革的一部分。
汉武帝的改革从根本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突出了皇权,削弱了(丞)相权,把中央官员分为内外朝更加强了中央机构为皇帝服务的职能。
至此之后,除前文所述哀帝,成帝对御史大夫和丞相的名称变更外,再无值得一谈之事。
西汉末年,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尚书令,逐渐掌握了实权,后自立为帝,国号新。
王莽不以国号“新”为理念,九卿的名字全以《尚书》的文章为准。
大司农改为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改为作士;太常改为秩宗;大鸿胪改为典乐;少府改为共工;还有,“光禄勋”等改为六监。
就连百官、宫室、郡县都换了名称。
但这些仅仅都是“托古改字”而已,同“托古改制”是不一样的,换汤不换药。
东汉从刘秀称帝起到曹丕废掉献帝共197年,其中以光武、明、章三帝时期为短暂兴盛,而后东汉历经外戚、宦官之祸,少数民族叛乱到黄巾起义,到最后所谓三国诸侯割据时代,一直是内乱不已。
所以东汉在前期基本继承西汉官制略有改革,而在中后期则因内乱的局面而逐步抬升了军事官职的地位,也有几人以文官而称雄于世。
光武帝即位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27年后才改大司马为太尉,并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称司徒,司空。
司空的职能已经从往日的监察“改行”去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①。
东汉光武帝在对皇权的加强上,比起西汉更有过之尔不及。
光武帝亲政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利,职无不统。
《通考·职官考》云:“至后汉,则(尚书)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
”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以后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国家中央权利全部集中在皇帝的宫廷办公厅内,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辞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
最明显的就是(大)司徒,相当于西汉时期的丞相,再也没有西汉时期当皇帝上宾的好运气。
如韩歆为司徒,因好直言,无所隐讳,光武帝不能容忍,把他免官,遣归乡里,并下诏责之。
韩歆惶恐不安,与其子婴皆自杀。
其后欧阳歙、戴涉为大司徒,皆以罪下狱死。
东汉时期增加了太傅、太保拜为上公。
光武帝以卓茂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
此后,每当新皇帝即位,辄置太傅录尚书事,总揽朝政。
黄巾之乱后,董卓以太师自封,位在太傅、太保之上。
这些官位均不常设,历任太傅,太保书事都在死后被除其官名。
东汉沿西汉旧制,同置九卿。
其所职掌,也与西汉略同,只是机构的裁并,属官的精简,有异于前。
此外,东汉的九卿,分别隶属于三公。
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为太尉所领;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为司徒所领;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为司空所领。
抛开现实意义不说,仅从官制的创新上来看,这是一项创新。
它削弱了司徒的职权,三公各行使一部分国家权利,使官制更加合理。
但从权利的角度上来看,司徒所领太仆、大鸿胪均是虚官。
太仆服侍皇帝,没有参与国家政事的权利。
大鸿胪执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这对一个自称天朝的国家来说,除了在某些施威仪时可利用外,其他时候无足轻重。
仅仅留下一个管人头的廷尉还有点文字上的地位。
东汉自汉光武帝以来就战事频繁,所以除三公、九卿、尚书台以外,东汉又有各级将军,也是中央要员。
有大将军,其次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
其中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之下。
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上卿之下,不常置。
东汉中期以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执政,常假借兵权以自重。
于是,大将军便成为中央的主要官员了,并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董卓、曹操分别掌握过中央政权。
董卓曾经集太师、大将军、相国为一身。
其中又以相国为尊,位居三公之上。
曹操掌权时,罢去太尉、司徒、司空,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为丞相,至其死。
三国时期,窃汉朝天下的魏国实力最强,同时也是和东汉一脉相承的势力,在官制上也延续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期。
蜀国以汉朝正统自居,所以汉朝遗风比较重,但是在诸葛孔明治蜀时有无尚书台一说还有待考证。
吴国统治者坚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个别官职上动了动小手脚,但并没有值得一提的改革。
房玄龄评价到:“孙吴、刘蜀,多依汉制,虽复临时命氏,而无忝旧章。
”②在三国时期官制上的真正创新,大多出于魏国,其中以置中书省影响最大。
曹操为魏王时,初置秘书令。
曹丕称帝初,改秘书令为中书省,有监、令两臣,由通达文学的士人担任,当时的文学就是现在所说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