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合集下载

探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措施

探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措施

探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措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形势,促进财务管理现代化,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实施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的财务管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财务制度是规范财务管理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定。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是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

要加强对财务制度的研究和完善,及时修订和健全相关制度,确保财务管理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的需求。

要强化对财务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制度执行机制,确保财务管理规范、有序进行。

二、强化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需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预测地防范和化解各类财务风险。

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评估,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应对各类不利因素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确保财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三、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信息化是财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要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就必须抓紧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快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财务数据的准确、及时、可靠,提高财务业务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提升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四、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财务监督和审计是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财务监督和审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和审计体系,做到监督和审计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

要强化对财务资源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财务违规行为的查处和惩处力度,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审计监督,维护财务管理秩序。

五、优化财务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优化是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途径。

要针对现有财务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适时更新和调整相关流程和规定,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便捷度。

毕业论文︱会计论文︱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的财务管理

毕业论文︱会计论文︱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的财务管理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其定位与职能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现其职能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改革却相对滞后,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相关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一、引言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部分事业单位完全推向市场,部分事业单位由国家赋予了一定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政府新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建立,政府经济职能的“市场化”倾向加强,作为完善政府职能的辅助部门——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它正从单纯的“公益性”向“综合性”逐渐改变,其市场性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服务对象、服务方法以及取得资金的来源等,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进一步完善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企业会计法规体系。

而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仍然沿用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务管理滞后且明显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痕迹。

财务管理相对单调与简单的常规做法与其实际发展的复杂性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矛盾,造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

二、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渠道,财务管理难度加大。

完全推向市场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已经脱离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范畴。

而尚未被推向市场的事业单位,仍保留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

即,财政低层次的保障,允许事业单位开展一些收费或者经营服务,甚至有些事业单位成立下属企业进行经营,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这样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更加广泛,财政拨入资金、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多渠道,使得资金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2.国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行的是预算绩效考核,强调的是预算管理,从而使得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在计划经济下,我国的财政是一种大包大揽的财政,政府统揽一切,财政通过直接分配来实现政府目标。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单位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在事业单位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的限制和问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仍存在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推动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必不可少。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需要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其合理的制定和有效的执行对于事业单位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先进经验,建立科学、透明、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

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该向绩效管理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将财务目标与绩效目标相结合,将财务工作与组织整体运行紧密衔接起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益和效率,确保财务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和风险管理。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监督和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保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和有效性。

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评估和防控,确保财务管理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信息技术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快财务决策的速度和效率。

还可以实现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监督和风险管理、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措施,可以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财政政策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新形势下的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分析、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及评价分析…

财政政策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新形势下的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分析、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及评价分析…

财政政策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新形势下的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分析2、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及评价分析3、县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改进实践4、财政大数据建设应用研究5、地方财政开源节流提质增效措施探析全文总字数:16053 字篇一:新形势下的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分析新形势下的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分析摘要:乡镇作为国家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财政是确保乡镇各项事务有序展开的重要保障。

新形势下乡镇财政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挑战,亟待解决。

为此,有必要深入剖析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以期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出相应的职能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乡镇;财政管理;问题;对策伴随我国农村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农村税务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少农业税陆续被取消,直接为农民群众减轻了较大的负担,但这也对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税收的缩减使得基层财政收入大幅缩水,甚至部分地方的乡镇出现了财政亏空现象。

新时期乡镇财政部门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就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探讨改进对策。

一、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缺乏健全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基于我国乡镇的多样性与特殊性,乡镇财政管理复杂性较大,也直接增加了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难度。

同时,由于缺少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制约了乡镇组织机构的完善与发展,而县区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加之乡镇财政财权与事权相脱节,导致乡镇财政收入与支出失衡。

乡镇财政往往需直接处理一些突发性、有影响力的其他工作,导致乡镇组织难以在财政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及时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长期下去势必导致乡镇财政管理缺乏规范性。

(二)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薄弱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

因此,必须加强对惠农政策下的专项资金进行管理,确保财政资金专款专用,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但从实际来看,目前尚未专门针对惠农政策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上级政府部门对专项资金监管不到位,导致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也直接影响到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试论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试论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试论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1. 引言1.1 问题提出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在传统的预算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往往存在预算编制过程繁琐、预算与实际执行间存在较大偏差、预算执行结果难以评估等问题。

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法规政策的不断调整,传统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性要求。

预算会计制度的刚性与僵化也限制了事业单位对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经营效率和财务绩效。

问题的提出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需要审视当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改革与创新的途径,以适应当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绩效表现。

【字数:204】1.2 研究意义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管理意义和实践价值。

其改革与创新对于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对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可以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与创新可以推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向现代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支持,有效降低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效率。

改革与创新可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机制的完善,确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推动整个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研究目的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全面深入地分析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问题和存在的挑战,探讨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情况,以及改革成果的评估。

探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措施

探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措施

探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深化改革的挑战。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深化改革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求,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推动财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财务管理模式陈旧、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财务监管不够严格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深化改革,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效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措施进行探析。

一、加强财务监管,提高财务透明度财务监管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财务资源使用安全、合规、高效的保障。

为了加强财务监管,提高财务透明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财务监管制度。

制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详细规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资金的管理、使用、监管等。

加强对财务监管的主体责任落实,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监管职责。

2.完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公开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包括年度预算、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

这样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促进社会监督。

3.加强财务审计监督。

加大对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力度,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

建立健全财务审计结果的反馈机制,将审计结果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督促改进。

二、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流程繁琐,效率低下,需要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来提高管理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1.科学规范资金管理流程。

建立财务管理的标准流程,包括资金申请、审批、使用、结算等环节。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财务管理的电子化,提高管理效率。

2.强化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管,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和有效。

3.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

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自动化处理,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

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

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现状、挑战与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事业单位亟需对财务管理进行改革。

本文将围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改革的意义和方向,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控制不严、执行不力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预算超支、随意调整预算、未按照预算使用资金等现象,导致预算失去应有的约束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然而,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仍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财务管理效率低下,信息不透明。

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缺乏风险意识,未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往往难以有效应对,可能导致资金损失或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营。

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政策环境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适应政策变化,找准改革方向,是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挑战。

事业单位性质、规模和业务范围各异,给财务管理改革带来一定难度。

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准切入点,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是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挑战。

事业单位应重视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强化预算约束力。

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严格按照预算使用资金,避免预算超支和随意调整预算等现象。

同时,应建立预算管理全流程监督机制,确保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事业单位应加大财务管理信息化投入,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分析和监控。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事业单位应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通过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全面掌控。

同时,应定期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充分认识到现状和挑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摘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步骤,本文将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和难点进行分析,结合事业单位的科学分类、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实际,探讨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和促进其发展的财政政策,重视把理论分析和可操作性结合起来。

关键词:事业改革;难点;总体思路;财政政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步骤,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

近年来各地对社会事业改革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有了很大变化但从本质上说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尚未到位,一方面财政负担沉重,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资金使用分散,重点发展的社会事业缺乏足够的支持,导致社会效益低下。

因此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事业单位现状及改革的难点目前我省事业单位主要按行业特点进行分类,缺乏对其社会功能、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分析,存在事业单位标准过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使得国家包揽过多,重点不明,财政负担过重,对财政而言,“负担沉重”与“投入不足”同时并存,财政负担沉重之后必定是对确实需要资金的投入力不从心。

以我省省级事业单位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3年3月31日,省级事业单位763家,事业编制91836人,实有72214人。

其中财政核拨315家,占事业单位总数41.3%;编制17858人,占总人数的19.4%;实有14253人,占总人数的19.7%。

财政核补185家,占总数24.2%;编制27780人,占总编制的30.2%;实有21651人,占总人数的30%。

自收自支128家,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5787人,占总编制的6.3%;实有3955人占总数的5.5%。

上述资料表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比重仅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人员仅占6.3%,而财政核拨和核补的事业单位数和人员编制数占了绝对比重。

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改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日益成为焦点话题。

财政政策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利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供求关系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而财政体制改革是指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改进和完善的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就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首先,财政政策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收入的比例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调整经济运行的总量。

例如,在经济低迷时,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过热时,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需求,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其次,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对不同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比如,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设立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等方式来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最后,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财政税收制度来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和共享发展。

例如,在税收方面,可以通过增加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率和对高收入者进行财产税征收来实现收入再分配,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二、财政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财政体制改革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财政体制改革可以提高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和效率。

通过建立健全的财政预算制度和监督机制,可以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防止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其次,财政体制改革可以推动地方财政的协调发展。

在财政体制改革中,要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约束和指导,避免地方政府举债过高和财政风险的发生,实现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协调发展。

最后,财政体制改革还可以促进财政机构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改革现有的财政管理机构,建立行之有效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财政工作的效率和公信力。

三、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改革的互动关系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公益性组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财务监管不严、财务决策不透明等,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从设想和建议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设想:一、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全面的修订和完善。

应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使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点和要求。

该制度应包括财务管理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监督等内容,旨在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二、实行科学的成本核算和经济责任制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当实行科学的成本核算和经济责任制度。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清晰地了解事业单位实际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应建立健全的经济责任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和考核,推动他们更加慎重地管理财务和决策。

三、加强财务监管和审计监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强财务监管和审计监督。

应当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和执行,防止财务资金的滥用和挥露。

应当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建议:一、强化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核算,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和报告,在管理决策中更多地依靠财务数据。

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二、推动事业单位的财务透明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当更加透明,让社会公众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财政政策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国有企业财政资金财务处理思考、谈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强化…

财政政策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国有企业财政资金财务处理思考、谈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强化…

财政政策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国有企业财政资金财务处理思考2、谈基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强化3、财政年度预算规划编制体制机制分析4、谈财政投资项目造价管理问题5、财政总预算会计思考分析全文总字数:24967 字篇一:国有企业财政资金财务处理思考国有企业财政资金财务处理思考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和重要支柱是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服务于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领域,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建设重大工程,服务国家战略布局,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巩固、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对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引领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管理职能,决定了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国有企业的情况存在。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企业收到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作为企业利润核算。

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做了例外安排,明确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对企业投资,不适用政府补助准则。

否则,会造成财政拨款给股东分红嫌疑,甚至国有资产流失,有违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的目的。

但是实务中,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在处理财政资金时,无论是参考《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还是《企业财务通则》,以及其他相关规定都有困惑。

本文以A公司为例,讨论国有企业财政资金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对国有企业处理该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政资金;财务处理引言自从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央级财政资金先后经历了“拨款改贷款”和“贷款改拨款”两个阶段。

一是拨款改贷款阶段。

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无偿使用国家财政资金。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偿使用财政资金的原则。

自1985年开始,凡是由国家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拨款全部改为银行贷款。

二是贷款改拨款阶段。

随着拨款改贷款改革实施,部分企业出现债务加重的情况。

财政部和原国家计委1996年12月5日,印发了《关于中央级“拨改贷”资金本息余额转为国家资本金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又开启了贷款改拨款阶段。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管理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71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曹祥巍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摘要: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重要职能部门,为了能够更好的使其履行行政职能,则加快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

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这就使事业单位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与财政政策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文中针对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强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中财政政策的具体思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财政政策;发展;难点;思路一、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一)事业机构的科学设置对事业单位进行设置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工作,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难度较大。

通常都会从公共产品供应入手。

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标准的即为纯公共产品,而不完全具备或是具备了两个标准但还不充分的产品,则属于准公共产品。

对公共产品的性质进行科学的划分,不仅是科学设置事业单位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界定事业财政供给范围的基础。

实际上事业单位不仅存在着较多的门类,而且差别和范围都较大,专业上也较为复杂,想要科学的划分具有较大的难度,再加上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事业单位在布局和设置上都缺乏合理性,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局面,职能之间也存在着交叉的情况,事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存在着严重的浪费。

(二)科学合理的进行定编、定岗事业单位的编制和岗位是财政政策部分对事业单位进行核定经费的基础,同时人事部门对事业单位编制具有核定作用,这样就导致事业单位编制需要牵动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所以这三个部门之间的改革也相互交叉、渗透和影响,可谓是动一个,也会对其他二个带来较大的影响。

这样就导致一旦对事业单位进行定编和定岗,则会关系到人事、财政、事业单位和员工等多个方面,这必然会导致改革会受到来自于各方的阻碍,所以要想科学合理的对事业单位进行定编和定岗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随着经济的变革,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在逐步改革与创新。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与改进管理模式、制度和方法,以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一、改革财务管理制度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整顿和简化是财务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已具备了一定的成熟度和规范性。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比如,有的事业单位在资金处理和管理方面缺乏规范性和标准性;有的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未定义清晰,导致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方向之一是加强制度改革,规范其财务管理制度与规章制度。

具体措施包括:1.审慎设计、修改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单位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流程,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从而确保单位资金的安全性、可控性和合规性。

2.注重人性规范,明确财务管理责任和权限,为部门和个人分配职责和工作量,提高各类组织和个人的责任感和对财务管理的责任认识,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完善社会资本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联合资管账户的规范发展,促进资金的监督、管理。

二、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是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数字化运营、实时监控与控制,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和规范使用。

1.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统一管控方法,集中管控各项财务业务。

从而实现对财务资料的集中管理和财务业务的自动处理和监控,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培训财务管理人员使用相应的财务信息化软件。

确保管理人员能够顺利的进行财务业务管理,加快财务的办理速度和准确性。

3.加强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提高系统运行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探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措施

探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措施

探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措施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单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财务管理问题,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情况。

面对这种形势,财务管理深化改革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必须面对的现实。

本篇文章将会探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一些措施。

一、加强财务信息公开,推进财务管理现代化财务信息公开是财务管理新制度建设的基础。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其财务信息可信性、公开性和规范性自然至关重要。

财务管理现代化就是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财务管理体系,可以对财政信息和财务管理进行全面和及时的监控,提高财政管理行政效益,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信息公开,推进财务管理现代化,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要求。

二、建立财务分权分责的机制,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建立财务分权分责的机制,可以使财务管理变得规范、透明。

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财务监管机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财务分权分责模式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从而有利于实现其发展目标。

具体到实际操作,可以通过建立财务独立核算机制、完善财务授权书据以及引入成本核算等措施来落实财务分权分责机制。

三、改革财务会计准则和会计管理制度,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财务会计准则和会计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支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需要对财务会计准则和会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改革后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会计管理制度应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保证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此外,应通过制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来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可控。

四、加强财务监管,打击财务违法行为加强财务监管是深化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

该措施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和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并打击财务违法行为。

财务监管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监督检查力度、制定能够在事业单位范围内有效执行的处罚制度、推动财务监管机构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渐形成起到预防与打击财务违法行为的良性循环等。

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财政剖析

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财政剖析

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财政剖析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或政府部门创办并直接管理,并为公益目的或提供社会服务的法人组织。

事业单位的与发展涉及到财政问题,下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其次,事业单位的与发展需要进行财政审计。

财政审计是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减少财务风险,保障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在事业单位与发展中,应当建立健全财政审计制度,加大对事业单位的财政审计力度,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资金使用情况等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合规合法。

再次,事业单位的与发展需要进行财政补贴精细化管理。

财政补贴是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行政管理的过度干预,导致财政补贴过多或过少,不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与发展中,应当对财政补贴进行精细化管理,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补贴。

同时,应当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将财政补贴与事业单位的绩效挂钩,提高财政补贴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最后,事业单位的与发展需要进行财税政策的支持。

财税政策是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对于事业单位的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与发展中,应当通过财税政策的调整,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减轻事业单位的财务负担,激发事业单位的创新活力,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成为阻碍其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以下设想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事业单位是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组织,其财务管理体制应更加透明、公正、规范。

应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流程,明确各级财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决策的监督,加强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公开与信息披露,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增强社会监督力度。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相对滞后,应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调整与国家现行财务制度相衔接,确保财务制度规范、透明、合理有效。

要尽快完善将政府性基金纳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政府性基金的科学管理,防止滥用和浪费。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效果。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应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升。

要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财务管理和会计业务的水平。

要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的培养和教育。

要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作用,提高其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要建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电子化和信息化管理。

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的披露与报告,便于监督和评估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要加强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与队伍建设,保障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运营效率和社会效益。

我认为有必要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以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财务透明度。

应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财务管理不规范。

应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和制定,明确财务管理职责和权限。

要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应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监督和审计。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事业单位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应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监督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监督和审计。

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监督和审计,既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也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

应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资产的管理。

事业单位的财务资产是其运营的重要资源,合理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资产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益和保值增值能力。

应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财务资产管理制度。

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资产的核算和监督,确保财务资产的安全和稳定运作。

应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逐渐向信息化方向转变。

应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错误和数据丢失的风险,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监督和审计、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透明度和运营效率,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精品范文-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精品范文-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精品范文-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促进事业单位改革摘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步骤,本文将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和难点进行分析,结合事业单位的科学分类、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实际,探讨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和促进其发展的财政政策,重视把理论分析和可操作性结合起来。

关键词:事业改革;难点;总体思路;财政政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步骤,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

近年来各地对社会事业改革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有了很大变化但从本质上说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尚未到位,一方面财政负担沉重,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资金使用分散,重点发展的社会事业缺乏足够的支持,导致社会效益低下。

因此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事业单位现状及改革的难点目前我省事业单位主要按行业特点进行分类,缺乏对其社会功能、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分析,存在事业单位标准过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使得国家包揽过多,重点不明,财政负担过重,对财政而言,“负担沉重”与“投入不足”同时并存,财政负担沉重之后必定是对确实需要资金的投入力不从心。

以我省省级事业单位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3年3月31日,省级事业单位763家,事业编制91836人,实有72214人。

其中财政核拨315家,占事业单位总数41.3%;编制17858人,占总人数的19.4%;实有14253人,占总人数的19.7%。

财政核补185家,占总数24.2%;编制27780人,占总编制的30.2%;实有21651人,占总人数的30%。

自收自支128家,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5787人,占总编制的6.3%;实有3955人占总数的5.5%。

上述资料表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比重仅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人员仅占6.3%,而财政核拨和核补的事业单位数和人员编制数占了绝对比重。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摘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步骤,本文将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和难点进行分析,结合事业单位的科学分类、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实际,探讨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和促进其发展的财政政策,重视把理论分析和可操作性结合起来。

关键词:事业改革;难点;总体思路;财政政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步骤,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

近年来各地对社会事业改革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有了很大变化但从本质上说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尚未到位,一方面财政负担沉重,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资金使用分散,重点发展的社会事业缺乏足够的支持,导致社会效益低下。

因此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事业单位现状及改革的难点目前我省事业单位主要按行业特点进行分类,缺乏对其社会功能、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分析,存在事业单位标准过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使得国家包揽过多,重点不明,财政负担过重,对财政而言,“负担沉重”与“投入不足”同时并存,财政负担沉重之后必定是对确实需要资金的投入力不从心。

以我省省级事业单位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3年3月31日,省级事业单位763家,事业编制91836人,实有72214人。

其中财政核拨315家,占事业单位总数41.3%;编制17858人,占总人数的19.4%;实有14253人,占总人数的19.7%。

财政核补185家,占总数24.2%;编制27780人,占总编制的30.2%;实有21651人,占总人数的30%。

自收自支128家,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5787人,占总编制的6.3%;实有3955人占总数的5.5%。

上述资料表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比重仅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人员仅占6.3%,而财政核拨和核补的事业单位数和人员编制数占了绝对比重。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财政政策对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强调了财政政策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随后提出了促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财政政策建议,探讨了财政支持下的事业单位发展模式以及财政政策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影响机制。

结论部分总结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财政政策对事业单位的影响。

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与建议,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对财政政策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财政政策、研究、现状、挑战、作用、建议、支持、模式、影响机制、重要作用、展望、结论、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事业单位是国家公共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成为当前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到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人员待遇等多方面内容,其中财政支持是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保障之一。

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并不断增加,但资源有限、财政拨款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缓慢,改革成效不佳,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等问题。

如何通过财政政策的支持来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实现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此,本研究将重点分析财政政策在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旨在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优化财政支持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形式,而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对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推动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经济学论文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

摘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步骤,本文将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和难点进行分析,结合事业单位的科学分类、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实际,探讨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和促进其发展的财政政策,重视把理论分析和可操作性结合起来。

关键词:事业改革;难点;总体思路;财政政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步骤,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

近年来各地对社会事业改革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有了很大变化?但从本质上说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尚未到位,一方面财政负担沉重,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资金使用分散,重点发展的社会事业缺乏足够的支持,导致社会效益低下。

因此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事业单位现状及改革的难点
目前我省事业单位主要按行业特点进行分类,缺乏对其社会功能、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分析,存在事业单位标准过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使得国家包揽过多,重点不明,财政负担过重,对财政而言,“负担沉重”与“投入不足”同时并存,财政负担沉重之后必定是对确实需要资金的投入力不从心。

以我省省级事业单位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3年3月31日,省级事业单位763家,事业编制91836人,实有72214人。

其中财政核拨315家,占事业单位总数41.3%;编制17858人,占总人数的19.4%;实有14253人,占总人数的19.7%。

财政核补185家,占总数24.2%;编制27780人,占总编制的30.2%;实有21651人,占总人数的30%。

自收自支128家,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5787人,占总编制的6.3%;实有3955人?占总数的5.5%。

上述资料表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比重仅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人员仅占6.3%,而财政核拨和核补的事业单位数和人员编制数占了绝对比重。

2002年省直事业单位人员及公用经费支出(还不包括专项经费)22.8亿元,占财政支出总支出比重高达23.7%。

中央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原则和框架都已十分
明确,即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对事业单位进行定位、分类,重新界定事业财政供给范围,解决财政供给范围偏宽的问题,实行政企分开、事企分开,调整结构布局,优化事业资源的配置,缩减编制,节约开支,但真正进入实际操作仍然干扰多多,困难重重。

综合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难点有:
难题一:如何科学设置事业机构。

事业单位设置需从公共产品供应入手,各国学者公认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标准的公共产品为纯公共产品,如同时不具备这两个标准则属于私人产品,但在现实中有的产品只具备其中一个标准,有些产品两个标准都具备,但又不够充分,一般将这第三类产品划分为准公共产品。

而科学划分公共产品的性质是科学设置事业单位和重新界定事业财政供给范围的前提基础,由于事业单位门类太多、差别很大、范围太广、专业太复杂,划分上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历史遗留事业单位的种种弊端,使事业单位设置和布局分布不尽合理,部门、区域和学科分割,各自为政,各自为战,职能交叉,资源浪费严重。

因此科学设置事业机构,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难度性很强的工作。

难题二:如何科学、合理定编定岗。

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是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核定经费,给“粮”给“奶”的基础,而事业单位编制,又是由人事编制部门来
核定。

造成人事改革、财政资金供给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牵一发,动全身”。

目前事业单位行政化倾向严重(事业单位普遍套用行政级别),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事关人事、财政、单位、员工三家四方,一旦在编制核定上动真格,缩减财政补贴范围,同在事业单位一条船的上上下下都会想方设法“严防死守”,争取缓减,遭遇“伤筋动骨”的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软化”重新配置资源的改革。

合力改革攻坚干扰多,困难重,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难题三:机构臃肿,冗员严重,“出口”渠道狭窄。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的设立和扩张并非是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大学生分配、军转干部分配时不去企业,机关编制满了,又大多往事业单位里挤。

这样?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很多成本摊到事业单位头上?而相当多单位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富余人员的安置、消化除了市场化外,已无后路。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本和风险大于前两项改革,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

难题四:配套改革不同步,相互制约。

事业单位的保障机制配套是制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颈”问
题。

现在我省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事业单位改革一部分机构要撤、并、转制,在这种情况下要解聘一个人是很困难的。

难题五:改革的成本由谁承担和消化。

改革是有成本的。

事业单位改成聘用制,或者减员,或者推向“社会化、市场化”,都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保障。

而事业单位改革不像企业改制,能够通过破产、固定资产变现等方式补偿下岗职工。

目前普遍观点是要推行事业单位的行政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来解决富裕人员问题,但是不同单位条件相差甚远,除了高校和卫生系统拥有众多在校师生和病员及家属,行政后勤管理和经费来源有规模效应,其社会化和市场化要比科研院所、文化馆团等容易的多。

而大多数事业单位行政后勤工作社会化、市场化难度较大。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
目前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从局部上升为整体和进入攻坚阶段,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推进性特点。

即事业单位改革集资源整合、产权制度、投资体制、经营体制、财政供养体制、用人和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深层次改革,现出整体推进的态势。

1、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实行不同的财政供给模式。

界定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总的原则是要有利于推进事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实行政事分开、事
企分开,调整结构布局,优化事业资源的配置,缩减编制,节约开支。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职能和经费渠道进行全面清理,按照事业单位的不同类型和经费自给能力,重新界定财政供给范围和财政供给形式,实行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的补助标准和扶持力度。

从性质和职能上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类。

行政管理类。

具有行政性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

对于这类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实行政事分开,将一部分原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政府部门;难以划归的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脱钩,取消行政隶属关系,依照公务员的制度管理,经费由财政核拨,所有执法收费均转为政府规费,全部上缴财政,与部门支出脱钩,实行“收支两条线”。

社会公益类。

从其公益性的程度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两大类事业单位。

[1][2] 下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