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优化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优化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优化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优化则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选取以及评价与反馈三个方面探讨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首先,教师可引入问题式教学,即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明朝中后期的对外战争一败涂地?”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其次,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并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历史问题的研究和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资源的选取与利用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还需要合理选取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像、视频等,来展示历史事件的实际情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其次,教师可以引入互联网资源,在课堂上通过搜索引擎等方式获取历史信息和相关研究成果,并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三、评价与反馈的有效实施评价与反馈是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中,教师应注重评价与反馈的有效实施,以帮助学生提升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题目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和解答。

其次,教师可以积极实施错题讲解和答疑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小组合作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正的中华 民族的符号 呢?学生们都沉默 了。 ” 这时候 , 我道 出了本课 的主 旨:只有 “ 真正地 、 深刻地 了解 了我们中华文化和文明历史后 , 我们 才可 能真正地感悟到我 们中华 民族的符 号, 因此我们现在要静下心来 , 去认 真梳理我 们伟大 民族的灿烂 文化历史。 面我们进 入第一单元 ‘ 下 中国传统 文化 主流思想 的演 变 ’ 的学 习中 。 ”
生创 唇维能
囝红苏省盱眙中学
—i ~ — F —j —i ~ i — F ~ 一 一 — — ~ ~— F
培养 ;
— 一 、 F 1F ~ F~ — ~ 一
严 彬 彬
如何在学科教学 中实施素质教育 , 既是 当前落实学校教育 改革 方针 的关 键 , 也是学科 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 历史学科的教学 , 既是 中学课程设置 的重要组成
通 过这样的导入 ,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 了起来 , 同时也加强了对理解 中华文明的责任 感。
二 、 合历 史 背 景 。 养 学 生分 析 、 决 疑 难 问题 的 能力 结 培 解
教师应 当根据教材特点 和学生 实际 , 当补充历史资料 , 展教 材 内容 , 适 拓 描
述 事件背景 , 目的 、 有 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 、 比较 、 综合 、 概括 的能力 , 逐步形成
部分 , 也是培养学生科学 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 在实施 素质教育的过程 中有着重要 的地 位和作用。 而培养学 生的创新 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 的重要方面 , 同时也是我
们一线历史教师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在 中学历史教学 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 以求 抛砖 引玉 , 与同仁交流。
从现象到本质 、 从局部到整体 、 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历史 的能力 。 当然 , 在此过程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就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在历史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思维,训练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而思维则是认识过程的核心,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水平上。

历史课中,结合历史事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发现问题、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去想、去问、去探究、去讨论,并在这一过程中把自己获取知识的思维用语言表述出来,这对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世界历史第一册讲英、法、美等当今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主题时,教师就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国家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怎样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兴趣。

他们积极地去探索、去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找出共同归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掌握了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

又如教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一难点时,可直接提问“蒋介石是该杀还是该放?如何解决对抗日更有利?”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们根据问题积极思考、讨论,从而理解中国共产党提出释放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主张。

二、引用文字材料。

借助图象、语言等直观教学手段。

培养形象思维历史形象丰富多彩,不脱离历史形象的思维就是历史形象思维。

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加强对知识本质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引用教材中的文字材料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

如世界历史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晚上9点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向敌人最后攻击的炮声,赤卫队员、革命士兵和水兵的队伍从四面八方冲向冬宫,雷鸣般的‘乌拉’声压倒了枪声,起义群众冲进并占领了冬官。

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浅谈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之一。

而在诸能力当中,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着其他能力的发展,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赞科夫曾说过:“教会学生思考,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的起点。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历史就不是“无所谓”了,也不会成为“额外的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在历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要努力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或在课堂讲述中适当穿插一些故事或在讲课中讲些现实生活的事例,或组织学生看一些历史题材的故事片。

二、指导阅读在现实的学习中,学生不想读书,不会读书,不善于读书。

不读书就不会有想法,就不能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针对这种现状,必须认真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

在阅读前,教师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维性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又能认真地思考问题。

三、巧设疑难“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由疑问而产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宽松而又积极的思维环境,要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景,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四、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平等的气氛中,直接自由地参与讨论,多向思维,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求同存异的一种学习形式。

它是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一言堂”“满堂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形式。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初 中语文课程的整合 。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创新 能力
要 方法。作为初 中语文教师 的我们要紧跟时代 的步伐 ,将信息技术 与初 中语文 课程 有效整合 ,充分挖掘 、发挥 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为最终培养 中学生 的仓
1 、使用信 息技术 , 有 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
片有 待挖掘的教育教学资源 ,又是 这片教育教 学资源的拥 有者和开发者。因此, 知识 。学生的学习是受一定 的动机支 配的 ,学习动机 中最活跃的 因素是认知兴 我们应 该整体考虑知识与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 法的综 趣 。利用信 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 ,能够在 较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 的感性材 合 ,使学生 的学 习成 为学生发现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的过程 ,变 “ 被动 ” 料 ,有助 于学生 凭借这些感性材料迅速地把形 象思维 过渡到抽象思维 ,实现学 为 “ 自主” ,变 “ 单向”为 “ 合作” ,变 “ 接受 ”为 “ 探究 ” 。学生只有对某件事 生在认识上 的飞跃。学生还可 以在 网络 资源的海洋中 ,自由地去探寻知识 ,使 情产生 了好奇 心 , 有 了兴趣 ,才会 自 觉思考 ,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 问题 的方法 。 每一位学生在创 造性的学习 中获得新知识 ,这样有利 于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能 并且才会感到乐在其 中,精力也会高度集 中,才能充分地发挥 自身 的聪 明才智 , 力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 有所创 新。利用信息技术创设 教学情境 ,渲染教学气 氛 ,能够有效地 引导学生 2 、有利 于营造 民主和谐 的课 堂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的兴趣 ,启发学生 的思 维,促进 学生对所 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幂 且圄
1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 习兴趣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而思维能力又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人文教育中,历史学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就能力而言,思维能力又居于主导地位,制约并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展,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

近年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

这些学科能力归结到一点。

即历史思维能力。

由此看来,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一、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

学生喜欢历史,才能去学习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够创设一个个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之中,如身在其中。

身临其境。

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这就需要教师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善于生动地叙述、形象地描绘。

能够将语言的生动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真实、更形象地再现历史画面。

比如讲授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古代著名的工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让学生在感受我国古代工程的雄伟壮观的同时,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工农武装割据》时可以利用图片、地图以及播放歌曲等手段,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也是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从而激发新时代青年投入到时代潮流之中,努力开拓,成为新时代有用的人才。

当然,也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可以播放历史影片再现历史,这同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历史学科内容繁杂。

如果不能理出头绪,学生就会出现厌倦情绪。

因此。

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历史,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在历史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要讲究教学方法,应根据思维的内容、特点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激发兴趣青少年学生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这是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

教学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或者在讲课中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但高中生由于辩证思维能力得到较快发展,他们不满足于获得一般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现象,他们渴望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并对许多深含哲理的历史现象怀有浓厚的兴趣。

因此,教学中要做到既生动又深邃,将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寓于感人的讲述之中。

二、指导阅读针对学生不善于读书,不会进行分析、概括,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读书,选择典型内容说明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思维活动。

例如,在讲授原高中世界史第一章原始社会,当讲到原始社会解体时,考虑到它对以后讲授亚非奴隶制国家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必须让学生清楚而又牢固地掌握原始社会解体时经历的变化,从而形成明确的概念。

三、纵横联系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

这有两种办法,一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讲抗日战争时期“八?一三”事变时,可联系“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把20世纪 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四次事变构成一个整体来讲述。

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

如世界史讲到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时,可联系同年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四、分析与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在教学中,只有对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整体,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例如高中世界史“ 1794-1814年的法国”一节教材,首先应依据教材分析拿破仑夺取政权和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历史条件,使学生认识第一帝国的建立是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生有了学习的兴趣 , 学习历史就不是“ 无所谓” 了, 也不会成为 “ 额

形 式 思 维 逐 步 发 展 并趋 向 成 熟 的 同 时 。 辩 证 思维 开 始 形 外 的负 担 ” , 而是一种享受 , 一种愉快 的体验 , 兴 趣 成 为 学 习 的 原 动力 , 有 了兴 趣 将 会 事 半 功 倍 。 但 中 学 生 的 兴趣 特 点 是激 发 出来 ,
成 并 得 到 较 快 发 展
何 谓 形 式 思 维 呢 ?举 个 简 单 的 例子 : 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 3 而 难 于 维 护 稳 定 。历 史 教 学激 发学 生 兴 趣 , 在 教 学 中 应 注 重 历 史 课“ 剥 夺 王 权 保 留王 位 的革 命 ” 时, 为 引 导 学 生 积极 思 维 . 提 出 下 与 现 实 的结 合 , 努 力 设 计 与 学 生 生 活 紧 密 相 关 的 问题 。 其次, 要 结 述 问题 : 英 国为 什 么 会 爆 发 这 场 革 命 ? 又是怎样实现 “ 剥 夺 王 权 保 合 学 科 特 点 和 学 生 年 龄 特 点 。 青 少年 学生 都 喜 欢 听 生 动 的故 事 . 留 王位 ” 的? 它在 世界 历 史 的近 代 化 进 程 中 有 何 重 要 意 义 ? 形 式 思 这 是 初 中生 的心 理 特 征 之 一 。 教 学 中 可运 用 生 动 形 象 的讲 述 或 在 维 是一 种 较 低 级 的思 维 类 型 , 而 辩 证 思 维 则 是 一 种较 高级 的思 维 授 课 中穿 插 一 些 历 史 故 事 , 不 失 为 激 发 学 生 兴 趣 的 有 效 方 法 。最 类 型。 如七年级下册“ 既 然 郑 成 功 收 复 台湾 意 义 伟 大 . 为何 又肯 定 后 教师 在 教 学 中应 努 力 创 设 一 种 历 史 情境 , 将 学 生 置 于 这 种 情 境 清 军进 驻 台湾 和 清 政 府 设 置 台 湾府 的作 用 ? ,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辩 证 中 , 去体验 , 去感悟 , 去领 会 , 真 正 懂 得 学 习 的 责任 。 地 而不 是形 而上 学 地 去 分 析 , 认 识 这 些 充 满 矛 盾 的历 史 现 象 的过 程, 就 是 培 养 学 生 辩证 思维 的 过 程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是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地讲,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就中学生来讲,学习的历史课程仅仅是整个历史的很小的一部分。

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形成,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之中。

初中学生思维的个性、批判性和抽象性有所发展,掌握了一些历史知识,能理解一些理论问题,思维从感知表象向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方向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培养的基础。

1 建立生动的历史学习平台按现代课程论的观点,在历史教学中,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共同组成。

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2种形式,活动课程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思维训练的途径是广阔的。

当前的历史教学仅仅是完成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不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在推行新课程的背景下进行历史教学,首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要改变目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构成的较为完整的历史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的历史学习平台,通过3个互动的课程共同完成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

其次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进行必要的考察,掌握现代学生思想动态,找到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再次要更新观念,不能用老方法教育新学生,也不能用老思维去培养新思维,要用新观念、新思想指导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

2 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能力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活动。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一种归纳。

在归纳总结中要做到3个结合――政史结合、古今结合、中外结合。

首先要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冲破学习的障碍,做到活学活用。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生知识升华的过程。

其次要学会分析和梳理,通过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在不断的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法。

再次是因人而异。

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对历史的关注程度、方法都不尽相同,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适当加以指导和点拨,这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 谈 中学 历 史 教 学 中 学 生 历 史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薛 萍
( 苏 州 市 吴 中 区胥 口 中学 , 江苏 苏州 2 1 5 1 6 4 )
摘 要: 历 史思维是 一种 能力 , 培 养 学 生 的 能 力 是每 个 教 师应 尽 的 义务 课 堂是 教 师施 展 才 华 的 地 方 , 也 是 学 生提 高 和 进 步 的主 战 场 。启 发 思 维 并 着 力 培 养 学 生 的 思 维能 力应 是 课 堂教 学的 主 旋 律 。 作 者结 合 教 学 实践 与 思 考 , 谈 谈 如 何 通 过 创设 情境 、 巧设疑 问、 精 练 板 书培 养 学 生 的 思 维 能 力 , 达 到 锻 炼 学 生 思 维品 质 、 实 现有 效教 学 的 目的 。
关 键 词 :中学 历 史教 学 历 史 思 维 能 力 培 养 方法
培根的“ 读 史 使 人 明智 ” , 常 常被 用来 阐释历 史 学 习 的价 值 。 有 的历 史 教 学二 T = 作 者认 为 , “ 读 史使 人 明智 ” 应该 是 通 过 学 习历 史 掌握 一 套思 考 问题 的思 维方 式 , 我 们 称之 为历 史思 维 。历 史思 维 是 培养 学 生运 用 所学 的 历史 知 识认 识 过去 、现在 并 遇 见 未来 的智力 活 动 。历史 思维 是 一种 能力 , 它控 制并 制 约其 他 能力 的发 展. 指挥 并 调节 其他 能 力的 运用 , 是各 种 能力 发展 的基 础 。 “ 学 而 不思 则 罔 ” , 没有思维就无所收获 。 现实 的初 中历 史 教 学 。往 往 把 历 史 这 门思 辨 性 很 强 的学 科 看 做 是 单 纯 的复 述 性学科 , 记忆性 强 被 当 做 历 史 课 的一 大 特 点 , 教 学 中较 少 有 探 究性 、 分析性的思维过程 , 历史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出 现 “ 缺位” 现 象。 初 中 阶段 如果 忽 略对 学 生 历 史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 就 会 直 接 影 响 国 民素 质 的提 高 。 思 维 能 力 的培 养 是 一 个 系 统 的 、 长期 的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60学习版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学生对历史科目的要求,并且无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的授课模式不能只是传统的“教与学”,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历史学科中的内容十分繁多,在目前的历史学科中,有大量的时间、事件、人物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和掌握的。

因此,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导致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负面情绪。

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适宜的对象性活动,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解决问题。

我们教师常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课堂提问时,学生常常是照着书本读。

如何突破这种僵化、呆滞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呢?为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敏锐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开放式提问”是很有必要的。

“开放式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所提问题不只是一个答案,启发学生不仅回答学到了什么,而且回答思考和发现了什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在课堂上争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都是大有益处的。

(二)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思维差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常见的教学弊端,一个班级进度相同内容相同,评价标准也相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优异学生积极性下降,困难生自信心大受打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全面发展,长期下去,班级学习的两极分化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历史教学把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作为宗旨,从某一个方面讲,这里有宝贵的经验。

因为学生学习、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必须以坚实的历史知识为根基,但是没有重视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学习能力的较高层次是逻辑的、辩证的、理论的思维能力,这既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又是历史学科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要精心、科学地设计教案的整体结构,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价值的研究问题。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一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匈奴年年挥兵南下,这对黄河流域人民有什么影响?(2)为什么当时汉朝不出兵反击呢?(3)什么时候西汉政府才具有了反击的条件呢?通过多层次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汉朝的“和战”的内涵在学生的头脑里清晰了,完整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创设议论情境教学中适当组织学生讨论,彼此交流、启发,容易突破难点、疑点。

例如:在《三国鼎立》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提出:对于三国中的人物大家都有印象。

我想在大家的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曹操和诸葛亮。

那么,你们是喜欢曹操还是诸葛亮呢?不管喜欢谁,都请谈出你的理由。

下面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按喜欢的人物自由组成四至六人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喜欢曹操与诸葛亮以外的人物的同学另组一个小组。

经过激烈的讨论,各方都拿出了充足的论据,他们从各个方面评价了自己喜欢的人物和不喜欢对方人物的道理。

创设言论情境,学生各抒已见,集思广益,拓宽思路,活跃思维,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

3.创设动态历史情境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再现过去历史的形象,使学生感知历史史实时,形成的历史表象更鲜明、更生动,理解史实的本质更透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3-11-07•引言•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历史思维能力概述•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目与效果•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提高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对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期为历史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水平。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目的和方法02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相对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往往只强调基础历史知识,缺乏深度和广度。

教学内容和方式教材内容单一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缺乏互动和参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方式陈旧中学历史课程通常被视为考试科目,学生面临较大的考试压力,难以真正发挥历史思维能力。

考试压力过大许多教师仍然坚持应试教育观念,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为主缺乏创新精神教师专业素养不足一些教师缺乏创新精神,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对历史学科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03教师教学观念0201思维僵化刻板由于教学方式陈旧和考试压力过大,学生往往形成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难以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学习态度消极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持消极态度,缺乏兴趣和热情,不愿意主动参与历史学习。

谈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 统一的。以评述康熙帝为例 , 学生通过 看书 、 ・ 查 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最佳方法。历史教材中体现

历史思维能力的重 要性
: 阅一些有关康熙帝的资料 , 经过整理 , 把相关知 : 能力方面,包含有培养学生掌握历史时空概念 :3平定准噶尔部 , () 统一回部 ; ) ( 加强对西藏管 : , 头和书面表述历史 的能力 , 4 力 1 1 3 动手能力 和思
的思考 , 实际上就是思维能力 , 它是认知能力的 : 维过程 , 这个思维过程主要有三种形式 :
生思维能力,对于造 就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 : 几个简单的组成部分 ,而综合则把历史现象或 : 谈 自己的看法 。、

意义 。现就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 : 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联合成整体 ,二者是有机 : 蕴涵着 与之相适应的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以及
总之 ,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历 : E, 抗 l他是为了恢复 自由 , 自身统治 ;3 七 保存 () 二、 历史 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 :4 “ ・ ( )八 一三” 事变立 即抗 日, 因 日本直接威 是 : 蒋介石每做一件事 , 都围绕他独裁统治而变化。
的三维目 标之一。古人云: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 ・ 史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目 并将之落到实处。 : 标, 七事变时表示准备抗战,他是为了欺骗民众; ;
2利用好课本 中的插图 , . 以图启智。 插图更
培养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作为核心 目标是 : 识分为几个部分 : 1 平定三藩 ;2 收复 台湾 ;, (- ) () 和理论概念的能力,阅读材料和学习历史 的能
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
1 . 是教育面 向现代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呈 : ;5 抗击 沙俄入侵 ;6 奖励垦荒 , 理 () () 实行更名 - 维能力等 。 现多极化趋势 , 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 归根到底是 : () 田;7 实行 “ 摊丁八亩” ( 兴文字狱 ;9 闭 : ;8 () 人才 的竞争 , 要使我 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自守。对所有知识 点分 析与综合 :一类 17: 关 ~ 真实具体 , 具有一定 的直观性 。利用好插 图, 有

谈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谈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谈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这里的思考,实际上就是思维能力,它是认知能力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可见,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于造就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目标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1.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使我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求我们今天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思考,实事求事,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中学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起将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任。

2.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大势所趋,它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正如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

历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最终目的就不在于让学生熟知和牢记具体的史实,而在于引导他们利用历史知识这个厚重的载体,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所以我们要凭借有限的教学内容全方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3.是各类晋级考试成败的关键。

目前为建设现代化服务,往往采取笔试、面试等形式,选拔综合素质人才,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思维和应变能力必不可少,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以便应对社会选拔。

此外,学生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相关科目,如政治、语文等学科。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并将之落到实处。

二、历史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人们在接触和解决历史问题时都有一个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主要有三种形式:1.分析与综合。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把历 史知识 同相关 现实相 联系。 例如对 于第二 次世 界大战 ,我们既要把它 放在当时 的历史环境 中去考察 , 具体讲述二战 的前 因后 果等基本史实 ,又要 立 足现 实 , 着眼未来 , 真总结二 战给人 类带来的经验和教训 。 认 了解和收集最新史料信息 。 这里的“ 最新史 料” 是指 经有关专家 和国家权威 部 门机构所证实 的 、 最新披露 或 揭示 的有 价值 的并且 同历史 教材有 关 的资料 或文物 发 掘 。因为它 的时效性很 强 , 平时教师在教 学 中适 当地 引 用, 这对拓 展学生 的视野 , 高和增 强他 们热 爱历 史的 提 兴趣和情感会起到积极 的作用 。 如关于“ 一个 中国” 的含 义 , 新的解 释是这样 的 :世 界上 只有一 个 中国 , 陆 最 “ 大
新论视窗 Z0Gu oU A A HNxE xE c o
在 初 中历 史教 学 如 何 培
江 苏刊 江县 邗 江 中学( 2 0 9 250
中学 历史教学 是一 个集 知识教 学 、 思想教 育 、 能力 培养 于一 体的系统过程 。然而事 实上 , 目前 的历 史教学 没有 很好地兼 顾这 三大功 能 。学 生忽 视知识 的全 面掌 握, 淡化 了能力 的培养 。 历史思维能力 , 是历史教育培养 的一种独特 的思 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 中 , 培养学 生的历 史思维能 力 , 选取恰 当的教学方式 是至关重要 的 。在教 学过程 中 ,教师 重要的是让学生 掌握基 本结构 的知识 , 顺 时思维 , 向思维 , 顺 以历史发展 的时间顺序 , 造 出一 创 个历史 的情境来 ,形象地把历史 知识展 现在学 生面前 , 让学生很好地识记和鉴别历史基础知识 。 并用精练 的语 言、 简洁 的板 书把 分散的历史基础 知识 归纳在一 个逻辑 中,让学生在一个 完整 的体系里领会某个 历史事件 、 历 史时期和历史人物 , 以便更好地识记和鉴别 。 历史具有鲜 明的时代感和很强的现实性 。 过去 了的 历史都存在着 时空范畴 , 都是在一定 的历史时期 和历 史 条件 下发生 的 , 我们 讲述历史 , 能把各 个历 史事件 割 不 裂孤立起来 , 应该 联系到它们所处 的时代 ; 同时 , 过去发 生过 的历史虽然 不可更改 , 但它也不是 一个纯粹 的静态 概念 , 是动 态 的 、 断发 展变 化 着 的 , 鉴往 事 , 来 而 不 “ 知 者” ,昨天发生过 的历史 对今天 和明天 都具有不 同程度 的借鉴和预测作用 。 因此 , 在历史教学 中, 教师要注意让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方式 , 也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它要求学生从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事物中抽出相 同点与不同点 ,从而深人了解事物 的特点 , 发 展求 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 同是找 出历史发 展的普遍性 , 求 求异则是
找 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 培养 比较能力是为 了达到认识和把握历史 发展规律的 目的。我们知道 中学阶段 的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 , 他们

师要首先从 思想上 引导学生 , 使其正确 地认 识到任何学者 、 权威都 不可能穷尽 真理之 长河 , 人都有 发现新知识的可能 , 任何 树立敢 于 班门弄斧 、 异想天 开的思想 。 这样 我们 不仅能弄清历史事件 的来龙 去脉 , 而且也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 中尽量克服学生 的思维定势 , 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 的最大障碍 。 我们要在历史教学 中, 让学生从史料 和史实出发 , 打破 看 问题 的常态 , 陈腐观念 的束缚 , 突破 鼓励学生发表 自己的见解 , 让 他们在相互讨论 中验证 自己的看 法,并 经常鼓励学生改变思维角 度, 使思维朝着各种可能的方 向发展。 例如在教学百团大战时, 通过 介绍此战的 目 、 标 规模 , 让学生分析此战的影响 , 可以预见学 生除 了 能讲书本上的积极影响外 , 甚至会联系到 中共抗 战的政策 , 并能指 出不足 , 即过早地暴露 了我军的实力 。 国民党军 队和 E军进一步 使 l 加强了围剿 。出现了一 九四一 到一九 四二年 的根据 地困难 时期等
维普资讯

敏 o (删) 又 2 下 c o 8
口 姜 玲
266 ) 23 1
中学历灾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苏省平潮 高级 中学 江 苏 ・平潮 江

浅谈初中历史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质疑” 足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 学贵存疑 ”也是我国教学思想 “ ,
的精华 。 当然 , 由于阅历有限 , 学生也可以暂时“ 存疑” 例如 在讲 解“ 。 保路运动 ”
时, 学生对清政府将铁路收归国有的政策是卖 国政策这一观点产生 了怀疑 , 但又
表 达 不清 。 要 教 学生 掌握 一 些 起码 的置 疑 方 式 。 疑 的 方式 很 多 , 置 有横 向 的 、 向 的 ; 纵 正 向 的 、 向 的 ; 同 的 、 异 的 ; 析 的 、 合 的 , 等 。 如关 于 “ 路 国有 ” 反 求 存 分 综 等 例 铁 的疑
张杨发动 西安事变 的原因 : 第一 , 张学 良有一 定的爱 周基础 。 这主要 因为其父 张 作 霖 被 日本人 炸 死 , 一 八 事 变 以后 张 学 良执 行 蒋 介 石 “ 对 不 抵 抗 ” 令 遇 人 九 绝 命 关内, 从而被 人 民骂 为“ 不抵抗将 军 ” “ 。 国恨 家仇 ” 重要 内因 , 是 即主观条 件 。 第 二, 我党竭诚抗 日的态度 , 是张学 良对蒋介石 实行“ 兵涑” 的重要 客观条件 。 第 , , 、
维 的先导 , 起于 思 , 源于疑 。 师在 教学 中要把握 时机 , 学 思 教 结合教 材特点 , 生动
嚣 蒸 篓 季 孽 i j 萼 黪 0 舻 鞠 ;
黛 藿
≯ ~ —■ …

? _{ 曩 地叙述能引起疑问的史实,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在教学《 五四爱国运动》 时,
浅 谈 初 中历 史 课 巾学 生 刨 谴性 思 郑 删 市 第 一 o 中 学 o 邢 琳 琳
素质教 育要求 人们把教 师这一 职业放在社会发展 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 定位 , 时代的发展也需要我 们换 一种角度看 “ 教与学” 的关 系。 新时期要求教育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维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历史成绩
传统的学习观念对于历史老师的教学非常不利。

在应试教育阶段,学生基本形成了一个概念“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新课改以来历史实行开卷考试时学生又认为“历史考试就是抄书”。

结果导致历史考试成绩不高,学生又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总是认为自己没有找到答案。

一些基础知识属于记忆型的在书中可以找到,试问:分析综合题目,在书中能够直接找到答案吗?显然是找不到的。

培养学生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才是提高历史成绩的根本办法。

初中新课程改革之后,考试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初中学业考试明确规定:考试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既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适应初中学业考试的需要。

一.还书本于学生,通过读书,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课本的能力
在现阶段,学生的分数是越来越高,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为了这个目标努力着。

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紧张,可以说为了追求高分都在不择手段。

一年的课程半年就学完了,为了赶课抓进度,部分老师就变成了评书表演家,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只能竖着耳朵听,拿起笔来记,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本就谈不上。

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习成绩也就无从谈起。

教师要还课
堂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本,让学生自己找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些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自己解决。

答案就在课本上,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的。

二、通过“活动与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有很高的价值,这些问题是就事论事,比较孤立的一些问题,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比如《鸦片战争》这一课的问题是:分析概括鸦片的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这样的问题不难,但也不是非常容易就可以完成的,学生需要分析课本中的资料进行分析概括,作为教师要重视这些题目,不要给学生答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通过相似事件的学习与对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广度与深度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历朝历代都进行了改革,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个分封制,故事就很多。

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前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后来也成为了周朝灭亡的条件;刘邦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就实行了分封制,导致了后来的“七王之乱”汉武帝年间,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汉朝达到了鼎盛;到了明朝朱元璋时代,又实行了分封制,结果招致“靖难之役。

这些历史事件放到一起分析一下,对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借古论今,对社会热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1840年,英国用轮船和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被迫实行开放政策;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和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开始富强起来。

当今,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干涉中国内政,总是拿台湾和钓鱼岛说事,企图阻碍中国的发展,继续保持美国的大国地位。

作为教师眼善于捕捉社会热点和历史教学之间的联系,巧妙的把这些事件联系起来,拿到历史课堂上,让学生去讨论,去分析,进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总之,要想取得好的历史成绩,就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历史考试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有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所以,作为历史教师,一方面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重点,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一句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

”但好像对于这句话都理解过头了,认为“严师”就是非常严厉,完成了任务就表扬,学习任务完不成就严厉批评,现在看来这句话这么理解是非常错误的。

严,是一个标准,学习的结果必须严格要求,但并不是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必须板着
一张脸,一丝不苟,眼里不揉沙子。

教学过程要和蔼可亲,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教师要微笑着面对学生。

教师的微笑对学生起到了一个激励作用,教师对于学生要激励多于批评。

特别是差生,教师更应该细心和耐心。

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孩子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多多表扬,促其早日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