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聚居地—聚落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新课标要求】1.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2.结合实例,运用数据、图像等资料,描述和简要归纳城乡、文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分布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以及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 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4.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
【学习重难点】1.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自学导航】人类的聚居地——聚落(阅读课本P81——86)【自主探究任务】1.读图1,最早影响该聚落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后来发展的聚落呈状分布,影响其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2.一般来说,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比高山、荒漠地区规模大得多,这说明也是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3.读图2,从海陆位置看,聚落主要分布在。
4.读图2,从纬度位置看,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区。
【合作探究】1.东南亚传统民居特色有。
这些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2.北非传统民居特色有。
这些特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关系: 。
3.下图中亚洲三大古文明发祥地成因是。
【课堂检测】(2022·河北·保定市莲池区贺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图为我国某地的传统聚落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景观的聚落形式及主要生产方式是()①城市②农村③从事农业生产④从事非农业生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A.它们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能增强爱国情感B.它们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C.它们美观漂亮、赏心悦目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下图为某聚落示意图,聚落所在地区四季分明,聚落周围主要为水田,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依赖人力和畜力。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①聚落的概念与特点:
-重点知识点:聚落的概念、类型(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特点(环境特点、规模大小、规划原则)。
-关键词:集中居住、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环境特点、规模大小、规划原则。
-板书设计:标题“聚落的概念与特点”,分别列出聚落的定义、类型、环境特点、规模大小、规划原则,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阐述。
2.聚落的特点: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分析聚落的环境特点,如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
3.聚落的分布:让学生了解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等。
4.聚落的发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如乡村变成城市,城市规模的扩大等。
5.聚落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聚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如建筑风格、风俗习惯等。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与聚落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城市的起源》、《乡村聚落的发展与变迁》等,以加深对聚落的理解。
-视频资源:鼓励学生观看与聚落相关的纪录片或视频,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乡村聚落的文化传承》等,以增强对聚落的认识。
2.拓展要求: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通过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资源,深入了解聚落的各个方面。
介绍与聚落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聚落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聚落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聚落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类型,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知道聚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通过联系实际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快乐点击1.乡村和城市(1)聚落——我们把人们的集中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分类:①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②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3)不同聚落的景观差异:(4)同类聚落的景观差异:①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的特征:②世界各地的城市聚落也风格迥异。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港口等)。
(2)聚落的分布:①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比较密集。
②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1)聚落发展带来的利与弊①聚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②聚落的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有特色的民居正逐步消失。
(2)聚落的保护①原因:传统的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②措施: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学习目标:
1、知道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
学习过程:
【预习】
一、聚落与环境
1.什么是聚落? 聚落分为哪两大类?
2乡村聚落一般分为哪些类型? 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哪些活动?
3.一般来说先有________聚落后有_______聚落,全世界大约有________的人住在城市.
4.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中的描述乡村和城市景观差异。
并填写下表
房屋院无农田
6.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7.聚落有哪些形态?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传统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关系?
2.为了发展经济和城市规划,一些传统聚落需要拆迁,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导学案新版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案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懂得并爱护聚落环境,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预习要点1.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根据资料,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达标练习1.乡村聚落有____________、牧村、____________、林场等不同类型,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作。
2.早期的聚落大都选在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
3.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的____________传统民居。
4.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称为____________。
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____________。
5.下列哪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A.水源充足B.交通便利C.自然资源丰富D.崎岖山地6.四合院是以下哪个城市民居建筑的代表()A.天津B.北京C.上海D.南京7.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较,其主要差异是()A.宗教信仰B.人口的生活方式C.人口的职业构成D.人口的性别构成8.有关聚落的保护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传统聚落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应加以拆除B.聚落的发展与人口增长、社会发展无关C.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们的居住环境D.传统聚落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应加以保护读图9-10,完成下列问题。
(1)图①、图②、图③、图④分别是什么地方的建筑?(2)据图及表格中所给的内容,分析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案一、要点回顾聚落的概念乡村和城市聚落的类型城乡的差别聚落影响因素聚落与环境聚落的分布特点各地民居建筑保护传统聚落世界文化遗产二、问题展示1.聚落有哪些类型?2.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差异?3.影响聚落形成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呢?4.环境影响聚落的建筑吗?5.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三、方法总结1.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案新人教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聚落的主要类型,判断聚落类型并描述其差异。
2.举例分析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3.举例分析聚落发展变化对文化遗产影响的利与弊,说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聚落与环境1.聚落的分类:聚落分为和。
2.聚落的比较:聚落类型聚落规模生产活动乡村_____ 人们一般从事_____、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_____ 人们主要从事工业、_______等工作3.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①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_________、地形平坦等。
②聚落的分布:一些_______________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密集;在高山、_____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③聚落的形态:一般在平原地区聚集的聚落呈_____状,沿河流、山麓、谷地分布的聚落呈_____状。
④民居与环境: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具有_____、_____特点;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中常见_________或_____。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1.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有些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着当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便于后人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状况。
2.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__________城,我国山西省的__________古城、云南省的__________古城、安徽省的__________古村落、澳【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解释下面两种居民建筑特色形式形成的原因吗?①寒冷地区的居民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
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坡度大。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2. 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人口较少,市场需求小,不利于城市聚落的发展;
3. 城市聚落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聚落规模较大,功能完善;
4. 城市聚落之间的联系加强,有利于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形成。
4.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不同类型的聚落,亲身感受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 学生可以进行课题研究,选择一个聚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总结等方法,深入了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6. 学生可以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如地图绘制、数据分析等,提高地理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聚落知识的理解。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 书籍推荐:
- 《人类居住地的演变》:详细介绍了人类居住地的发展历程,包括原始聚落、古代城市、现代城市等不同类型聚落的形成与演变。
- 《聚落与环境》:深入探讨了聚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地形、气候、资源等因素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 地理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4.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如地图绘制、数据分析等,增强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地理基础知识框架,对地图阅读、地理环境因素等有了基本认识。但在具体学习本节课内容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 聚落的类型:区分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分析两者在景观、经济活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3. 聚落的分布:探讨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地形、气候、资源等因素如何影响聚落的选址和布局。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说出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2.通过模拟圈地运动,理解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通过不同聚落房屋建筑设计活动,能举例说出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4.培养学生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小组活动:勇闯亚欧非
如果你是一位原始部落的勇士,肩负着为部落寻找最有利栖息地的责任,面对广阔的大地,你将作何选择?
规则:1.设计自己部落的图腾,并将它作为图例绘制在所选地区。
2.每组派一位代表在选定的位置插上自己部落的图腾,先到先得。
3.代表要阐述理由,并且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
总结: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等。
二、动手一试:依据图片所示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符合环境的民居,并解释原由。
三、我看聚落:谈谈你了解的或者你参观过的传统聚落,发表你对聚落发展与保护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小组活动:
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水源、地形、土壤、交通、资源等。
二、动手一试:设计合理即可
三、我看聚落:略。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云南省的丽江古城、、澳门历史城区等。
【模块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探究学生提出的疑惑问题(交流展示,你不理解的地方)
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乡村和城市的不同之处。
比较项目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环境状 况
发展程度
建筑物与道路密度
人口数量的多少与人口密度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建筑特点
因纽特人的冰屋
黄土高原的窑洞
傣族的竹楼(热带雨林地区的高架屋)
新疆的平顶屋
西亚的乡村
【模块三】【当堂检测】
1、我们把人们的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 。
2、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
(填稀疏或密集);在、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连线: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聚落发展的原因:随着的增长和的发展,聚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2、传统聚落的作用: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等信息,应加以保护。
3、为了更好地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与
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材料四深圳原来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因紧邻香港和国家的政策扶持得以迅速发展为中国的窗口城市。
材料一说明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材料二说明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材料三说明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材料四说明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四、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 然环境对聚落影响较大,聚落特点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
不同地区的特色 建筑
意大利四合院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3)(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习目标:1. 知道聚落的主要类型,从不同聚落(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图片,判断聚落的类型并能描述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
2.知道聚落形成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人口、商业贸易等),根据聚落分布图说出其分布特点(如沿河、沿铁路线、沿山谷分布等)。
3.联系所居住聚落的一些文物古迹、宗教场所或其他历史文化遗产,分析聚落(城市或乡村)发展变化对文化遗产影响的利与弊,培养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公民意识,了解和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重点:聚落形成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难点:聚落形成与环境的关系。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乡村与城市1.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地球上的人类,不管生活在哪里,都是生活在不同的聚落之中。
聚落分为和。
乡村主要有、、等不同类型。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乡村与城市在景观上有何差异,并判断课本P81图4.12中,A 为______,B为______。
生活在图A中人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 ;生活在图B中人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
3.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较______(发达、不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稀少);在______、______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学习任务二:聚落与环境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地的自然环境、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深深影响到聚落的景观。
学习任务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聚落的发展也使世界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毁坏。
如果这些文化遗产再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世界各国要共同努力,大力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2.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挽救这些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
四川省宜宾县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
NO.28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重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方法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预
习
1、独学 :
1.我们把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________。
2.居住在乡村和城市不同类型聚落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何不同?
5.读下面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聚落,B为聚落。
(2)观察图中景观,填写下表:
聚落
范围
建筑物特征
道路
植被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乡村
城市
(3)乡村聚落主要从事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主要从事等工作。
4.在一些河流______________地区或_______地区 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_______、_______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5.聚落形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土壤,水源,交通 ,自然资源 。(读P82图4.13)
6.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___ ____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_______状。(读P82图4.14)
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等 工作。
3.由于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乡村和城市景观有较大差异。
七年级地理上册4_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合作探讨:(一)走进聚落,探讨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引领1.走进民居,从五地地址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等方面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2.指导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世界的气候散布图、地图册中的民居图片,教材图片。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分组讨论中,并适时进行鼓舞。
活动内容及形式多媒体展现:请你设计请你依照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设计与其相适应的民居,并说出你的设计理念。
温馨提示:1.各组在完成指定设计项目的同时,依照其他自然环境的特点再自主设计一个民居,注意分工合作,提高效率;2.设计民居时,能够重点考虑墙体、门窗、屋顶的坡度等特点;3.设计的草图可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来;4.设计完成后,各小组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展现,其他小组进行评判。
教师:现场分组。
多媒体展现:图片1:酷热、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域;图片2:酷热、干旱、多风沙地域……教师:咱们看一下这种自然环境下的民居有何特点?多媒体展现1.酷热、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域:2.酷热、干旱、多风沙地域:3.温带草原地域:4.黄土高原地域:5.寒带地域:教师总结:咱们能够看出: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不同,既能适应的自然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紧密,表现了本地的文化风俗等。
(二)走进文明,爱惜世界文化遗产。
教师引领1.引导学生试探:随着聚落的进展,建设了许多有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旧日有文化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愈来愈少,咱们应该如何爱惜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呢?结合教材内容回答。
2.展现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各地的闻名文化遗产,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3.关于学生讨论的结果及时作出评判,要紧确信学生的踊跃探讨态度。
让学生明白关于传统聚落中民居的开发与爱惜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方考虑,综合论证,才能处置好聚落的进展与爱惜的关系。
活动内容及形式多媒体展现:世界民居掠影:威尼斯水城西递和宏村丽江古城二、拓展延伸意大利威尼斯:是世界上最独特城市之一,是一座很浪漫水城、河多、桥多,市内交通工具只有船艇、没有汽车,400多座桥,100多条运河。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分析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内容】课本第81页到第86页和听101《城市与乡村聚落的差异》微课。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即聚落的分类。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分析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预习检测】选择题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B.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等工作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工作2.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3.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4.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A.江苏省B.四川省C.广西壮族自治区D.云南省5.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课堂探究】1. 聚落分为哪两种类型?它们的特征有哪些不同?2. 为什么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差异?3. 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4. 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的景观特征,三张照片所示的村落哪个分布于亚洲?哪个分布于非洲?哪个分布于欧洲?5. 如果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甲、乙、丙三地你会选择哪里?请说明理由。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聚落的定义和特点;2. 精通聚落的分类和形成原因;3. 了解聚落的进步历程和演变过程;4. 探讨聚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导学内容:一、什么是聚落?聚落是指人类在特定地理环境中集中居住并形成的人群聚居地。
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形式之一,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聚落的特点:1. 集中聚居:聚落内人口密集,居住建筑互相靠拢;2. 自给自足:聚落内有完善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组织结构;3. 社会互动:聚落内的居民之间互相合作、沟通,形成社会网络;4. 文化传承:聚落内有着奇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聚落的分类和形成原因:1. 按规模划分:大型聚落、中型聚落、小型聚落;2. 按功能划分:农业聚落、商业聚落、工业聚落;3. 形成原因: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社会需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四、聚落的进步历程和演变过程:1. 原始聚落:人类最早的聚落形式,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2. 农业聚落:农业的进步增进了聚落的形成和进步;3. 工业聚落:工业革命时期,工业聚落的兴起和进步;4. 摩登聚落:信息技术的进步增进了聚落的摩登化和多样化。
五、聚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1. 增进社会进步:聚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2. 保卫文化传统:聚落是文化传承和进步的重要载体;3. 增进人际交往:聚落是人类社会互动和沟通的平台;4. 增进经济茂盛:聚落的进步增进了地区经济的茂盛和进步。
导学建议: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类型的聚落形式和特点;2. 实地考察当地的聚落,了解聚落的进步历程和演变过程;3. 就聚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展开谈论,拓展思维。
通过本次导学,信任同砚们对于“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度的了解,期望能够引发同砚们对于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沉思和探究。
愿同砚们在将来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和重视聚落这一重要的人类社会形式,为推感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配套K12】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上课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班级: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重点: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学习难点: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完成并要求背诵)1.聚落的含义:我们把人们的这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聚落。
2.聚落的分类:乡村一般规模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
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活动。
城市规模________,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作。
3.聚落的分布:在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在___________________,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4.聚落的形态: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_________,有的聚落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呈条带状。
5.聚落的价值:聚落与当地的___________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______________。
6.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类聚居地——聚落
【学习目标】
1、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1、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能够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聚落与环境
1、我们把人们的集中居住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统称为聚落。
2、乡村一般规模较_____,一般从事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______,人们主要从事_______、 ________等工作。
3、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充足;________肥沃、适宜耕作;________平坦;__________便利;______________丰富等。
4、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________(地形)地区或______、_______地区,聚落分布较密集;在________、______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5、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________,有的聚落沿着_______ 、________、 _______等呈__________。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6、著名聚落:法国巴黎______________,意大利的______________,我国山西的______________古城、云南省的______________古城、安徽省的_____________、澳门______________等。
二、合作探究:
1、请用√从下列每组地区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定居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漠河青岛理由:
(2)天津乌鲁木齐理由:
(3)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高原理由:
(4)青藏高原华北平原理由:
2、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聚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____聚落,三处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在此地建一处造纸厂是否合理?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房屋)风格不同:
民居建筑风格当地气候特点
东南亚的高脚屋
北非的平顶屋
三、形成提升
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业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等工作
2、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
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3、下列地点不利于聚落形成于发展的是:()
A.水源充足的地方
B.交通不便的地方
C.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
4、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高山地区
C.荒原地区
D.冰缘地区
5、竹楼适合什么地区的人们居住()
A.热带雨林地区
B.热带沙漠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6、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A.能反映当地降水多
B.能反映当地冬暖夏凉
C.能反映当地气候干旱
D.能反映当地经济发达
7、北京的古老民居—四合院,记录的政治文化信息是()
A.当地的气候特点
B.当地当时的经济水平
C.当地的地形特点
D.封建时代多代同居的家庭关系
8、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
落建筑
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
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
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小结评价
五、友情链接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
人口34.3万(有统计显示,1957年威尼斯的常住人口为17.4万,而2009年10月份刚刚公布的常住人口总数还不到6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
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
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