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设计教案模板(共6篇)
教育学设计教案模板〔共6篇〕
第1篇: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难以界定的教育学
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教育价值、教育方法、教育本质等〕,对教育有不同的认识。
如: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美妙生活做准备,而20世纪初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一、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1、教育字解
中国“形象的甲骨文”
教育最早提法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国外词解英语educe education educe“引出,引发”的意思〔中西差异〕法语德语中教育一次还于“教仆”
中西共同特点:人类社会中抚育新生一代这种特殊活动的概括。
教育学原理
2、考虑: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何不同?动物界是否有教育,教育是植根于人的生物本性还是还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动物界的教育现象,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子教小鸭子游泳,虎豹捕食技巧的
传授等。
所以有人认为,人的教育本质上和动物是一样的。
如19世纪末的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雷徒诺的观点:“教育超出人类范围,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
”
沛·西能的教育起说,认为教育扎根于本能,于生物冲动。
教育学原理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人类教育活动的意识性和社会性
动物: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传授内容限于生存需要
人类: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开展需要。
动物:没有语言的类化功能人类:“类”经历教育结果迥异。
教育学健康教案
教育学健康教案《健康教育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健康教育学的概念、内容及意义;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3. 情感目标:加强学生的健康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健康教育学的概念、内容和意义;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观念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健康问题引入,引起学生对健康的关注;2. 学习:讲解健康教育学的概念、内容和意义,以及健康观念的重要性;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健康知识问答、健康宣传海报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4. 反馈:让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健康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意义,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2. 互动法:通过健康知识问答、健康宣传海报设计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并在实践中加深学习;3. 体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的方式,体验健康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学习的印象并形成积极的健康观念。
五、教学评价1. 课前测评:通过调查问卷、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健康观念;2. 课中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3. 课后评价:布置作业或讨论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评价学生对健康教育学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健康教育学的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健康教育学的内容和意义,培养了他们的健康观念和自我保健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应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感受,从而真正落实健康教育学的目的。
《教育学》教育目的教案
《教育学》教育目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教育目的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教育目的的分类和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3. 学会分析教育目的的实现情况,提高教育质量。
二、教学内容1. 教育目的的定义和重要性a. 教育目的的定义b. 教育目的的重要性2. 教育目的的分类a. 普遍教育目的b. 特殊教育目的c. 阶段教育目的3.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a. 社会需求b. 个人发展需求c. 教育目标4. 教育目的的实现情况分析a. 教育目的实现的指标b. 教育目的实现的方法与途径c. 教育目的实现的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育目的的定义、分类和制定依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教育目的实现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育目的实现的方法与途径。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教育学》相关章节。
2. 课件:教育目的的定义、分类、制定依据等。
3. 案例材料:教育目的实现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教育目的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教育目的的定义、分类和制定依据。
3. 案例分析:分析教育目的实现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育目的实现的方法与途径。
5. 总结与评价:总结教育目的的重要性,评价教育目的实现的状况。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目的:了解学生对教育目的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2. 评估方法:a.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教育目的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b.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分析教育目的实现情况的能力。
c.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拓展1.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区分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教育改革与教育目的:探讨教育改革对教育目的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教育目的进行教育改革。
八、教学案例1. 案例一:分析一个成功实现教育目的的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项贤明教育学原理教案
项贤明教育学原理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原理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增强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2. 教学难点:运用教育学原理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相关教材、参考书籍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等。
3. 教学多媒体资源: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2. 教学手段:PPT演示、视频资料、案例分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案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引出教育学原理的课题。
2. 新课讲解: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方法。
3.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4. 归纳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或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结论:本节课通过对教育学原理的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并培养了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增强了学生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
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教育学原理的相关知识,为自己的未来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具体反思如下:首先,课堂节奏把握不够准确,有时会出现拖堂或进程过快的情况;其次,对于某些难点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解释和演示;最后,在课堂练习和作业方面还需要更加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
2024年《教育学》教案最新版
2024年《教育学》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育学》教材第三章“教育的基本原理”,详细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以及教育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掌握教育的基本功能。
2. 掌握教育的基本原则,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3. 培养学生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教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和基本原则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场景下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2. 讲解:(2)教育的目的:教师讲解教育的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
(3)教育的功能:教师讲解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4)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师讲解教育的基本原则,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
3. 例题讲解:以一道实际教学案例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教育的基本原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讨论如何运用教育的基本原则。
六、板书设计1. 教育的本质: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2. 教育的目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3. 教育的功能:个体功能、社会功能4. 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案:学生需从自身实际出发,分析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基本原则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教育本质、目的、功能的理解。
答案:学生需从理论角度阐述对教育本质、目的、功能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教育名著,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学》教案版
《教育学》教案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原理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提高教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教育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教育学原理分析教育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教育学》。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思考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学又研究什么呢?生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生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师:很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教育学》的世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2.教学内容(1)教育学的概念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师:我们来探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
教育现象是指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如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等。
教育实践是指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实践,如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等。
(3)教育学的研究方法3.案例分析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教育案例。
请大家阅读案例,然后回答问题。
案例: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但最近由于家庭原因,他开始逃学、打架。
班主任发现这个问题后,积极与小明沟通,了解他的问题,并寻求家长的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改正了错误,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问题:请运用教育学原理分析这个案例。
生1:这个案例体现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班主任通过沟通、帮助,使小明重新投入到学习中,说明教育对个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2:这个案例还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小明因为家庭原因出现问题,班主任寻求家长的帮助,说明教育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教育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专业课《教育学基础》教案(交)
专业课《教育学基础》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本质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育的基本概念1.1 教育的定义1.2 教育的分类1.3 教育的基本要素2. 教育的本质2.1 教育的本质特征2.2 教育的本质属性2.3 教育的本质功能3. 教育的功能3.1 教育的个体功能3.2 教育的社会功能3.3 教育的文化功能4.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4.1 教育原则4.2 教育规律4.3 教育观念5.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5.1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5.2 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5.3 教育研究的伦理原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教育的基本概念、本质和功能,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2. 教学难点: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教育学基础》2. 课件:教育的基本概念、本质和功能,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3. 教学资源:教育案例、教育文章、教育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教育案例,引发学生对教育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教育的基本概念、本质和功能,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教育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
4. 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教育的基本概念、本质和功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教育学基础》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教育目标的确立原则和过程。
2. 让学生掌握教育目标的分类和表述方法。
3. 培养学生制定教育计划和评价教育目标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教育目标的确立7.1 教育目标的概念和作用7.2 教育目标的确立原则7.3 教育目标的确立过程2. 教育目标的分类和表述7.4 教育目标的分类7.5 教育目标的表述方法3. 教育计划的制定与评价7.6 教育计划的概念和作用7.7 教育计划的制定原则和方法7.8 教育评价的概念和类型7.9 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教育目标的确立原则和过程,教育目标的分类和表述方法,教育计划的制定与评价。
《教育学》教案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和阅读任务,掌握教育 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课程安排及考核方式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导论、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目的与内容、教 育的过程与方法、教育的制度与管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六 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若干章节和知识点。
极面对挑战。
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与利用
社会教育资源类型
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 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的公益服务。
资源整合方式
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合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 式,推动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利用策略
学校应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 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互动教学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合作 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和学习效果。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翻转课堂
学生课前线上学习,课堂进行讨 论和深化,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
合。
混合式教学
结合线上资源和线Leabharlann 教学,发挥 各自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智慧课堂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个性化教学和精准评价。
05
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发 展策略
THANKS
德育目标设定及实施途径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 为习惯。
实施途径
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 践等多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注重学生 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智育方法创新与实践活动设计
智育方法创新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普通教育学》教案
《普通教育学》教案教案一:《普通教育学》导论一、教材及参考资料1.教材:《普通教育学》,黄晓刚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参考资料:教育学教材、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相关教育学著作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普通教育学的概念和内涵;2.了解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掌握普通教育学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1)普通教育学的概念和内涵;(2)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内容;(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4)普通教育学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2.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段视频展示学生的日常教育经历,引发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普通教育学的概念和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普通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普通教育学?(3)介绍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目标、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方法等。
(4)讲解普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5)分析普通教育学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育方法等。
(6)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下堂课的作业。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来传授相关知识。
2.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加课堂互动。
3.视听法:通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课堂互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
2.学习笔记:学生是否做好课堂笔记,并且能够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3.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和数量。
学前教育学教案(实用11篇)
学前教育学教案(实用11篇)学前教育学教案(实用11篇)第一篇:认识色彩背景:学前儿童正处于感官发育的关键期,对色彩的认识和感知能力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前儿童认识不同的色彩。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前儿童将能够:1. 认识主要颜色,并能够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辨别不同的颜色,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活动:活动1:颜色大寻找步骤:1. 教师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卡片,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2. 将卡片随机放置在教室的不同位置。
3. 学生们一起寻找卡片,并说出所找到的颜色名称。
活动2:小小画家步骤:1. 教师提供颜料、画笔和纸张,让学生们自由绘画。
2. 提醒学生们在绘画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
3. 绘画结束后,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讨论使用的颜色。
活动3:色彩配对步骤:1. 教师准备一些颜色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两个颜色名称。
2. 学生们尝试将每个卡片上的两个颜色进行搭配。
3. 学生们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颜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配色方案。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颜色的认知能力。
第二篇:感觉认知背景:学前儿童的感觉器官正在不断发育,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感觉活动,帮助学前儿童提高感知能力。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前儿童将能够:1. 理解五种基本感官的名称和功能。
2. 通过感觉活动,提高感知能力。
教学活动:活动1:盲人按摩步骤:1. 教师向学生们解释盲人缺失了其中一种感官——视觉,并依靠其他感官来获取信息。
2. 学生们成对合作,轮流扮演盲人和按摩师。
3. 盲人闭上眼睛,按摩师用轻柔的方式按摩盲人的手臂或肩膀,盲人通过触觉来感知。
活动2:嗅觉品鉴步骤:1. 教师带来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如柠檬、香蕉等。
2. 教师将物品蒙住,学生们通过闻气味猜测是什么物品。
3. 学生们根据气味的特点尽量准确地猜测物品。
活动3:听觉猜测步骤: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或发出某种声音。
大学教育学试讲教案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教育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教育、教学、教育者、受教育者等。
3. 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教育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1. 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2. 如何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教学案例。
3. 学生提问环节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教育学有什么了解?二、教学内容1.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教师讲解教育学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学的概念。
(2)讲解教育学的四个研究对象:教育、教学、教育者、受教育者。
2. 教育学的几个基本概念(1)教育:教师讲解教育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教育的基本内涵。
(2)教学:教师讲解教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教学与教育的区别。
(3)教育者:教师讲解教育者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教育者的角色和责任。
(4)受教育者:教师讲解受教育者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
3. 教师点评,总结案例分析。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
2. 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教育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教案教案《教育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3.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等。
4.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现代教育学。
5.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论、教育方法论、教育内容论、教育制度论。
6.教育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教学难点: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原理和原则进行分析。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育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介绍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现代教育学的发展特点。
3.讲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阐述教育目的论、教育方法论、教育内容论、教育制度论,以及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原理和原则进行分析。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育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教育学基础》教案
《教育学基础》教案教案一:课时安排课题:教育学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3.了解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和思想家;4.培养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3.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和思想家。
教学难点:1.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2.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和思想家。
教学准备:1.教材:《教育学基础》;2.多媒体教学设备;3.教学课件。
一、导入(5分钟)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包括教育学的定义、起源、发展阶段等。
2.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教师介绍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包括教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3.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和思想家:教师介绍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和思想家,包括杜威的进步教育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教育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进行讨论。
四、问题解答(10分钟)学生提问关于教育学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和思想家等内容。
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但本节课对于复杂的教育学理论和思想家只做了简单的介绍,需要在后续课堂中加深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育学教学设计的教案
教育学教学设计的教案【篇一:《教育学》教案】《教育学》教案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编号: 230124 任课教师:济南大学政管学院学院、专业、年级:师范类教师所在单位:政管学院心理学系课程简介《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和开展教师教育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中学教育所必需的教育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使学生通晓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并能够有意识地把教育和教学工作建立在教育学基础之上。
《教育学》教学内容包括绪论和十一章的教学内容。
绪论主要介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明确教育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十一章分别是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教育目的、教育体制、课程、教师和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教学基本环节和方法、现代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要求以讲授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为基础,着重使学生掌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特点规律,掌握教育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研究教育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育学的教学应注意与其他专业课的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强调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重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在教学学习方式上主要包括:讲授、讨论、自学、作业、教育实践,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力求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授课章节:导论第一节新世纪的教育与展望第二节第二节教师和师范生学好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多媒体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新编教育学,董操等,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李剑萍,教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0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教案教案:《教育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育学》教材的第四章,主要讲述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掌握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
2. 引导学生了解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教育目的的确定和实践,教育原则的具体运用,教育方法的选取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教育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教育实践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教育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材内容讲解:a.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解释教育的定义,阐述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b. 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介绍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如全面发展、公平公正等。
c. 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分析教育的途径,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并介绍各种教育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一组关于教育目的和实践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一组关于教育目的、原则和方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教育的本质、目的和原则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2. 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3. 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b. 列举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c. 分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举例说明其应用。
2. 作业答案:a. 教育的本质:培养人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人的全面能力。
教育的目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
b. 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全面发展、公平公正、教书育人、改革创新等。
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教案【篇一:教育学教案】教育学教案第一章绪论主要学习目标: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教育问题在教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理解教育学的任务3.了解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4.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5.懂得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就需要对它进行研究,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
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师范院校教育学就是帮助教师或未来的教师获得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必需的专业思维意识和基本的解决教育问题的工作原则和方法的一门课程。
(一)教育事实教育事实(亦称教育现象)具有广泛的含义: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而不是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这些是教育学研究对象中的教育事实部分。
(二)教育问题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工作者议论、评说时,教育问题便产生了。
比如人们有意识地提出了“要造就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法培育人”等问题,并对此进行讨论,于是就产生了“教育问题”。
当一个个的“教育问题”提出来,得到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难时,教育科学研究便有了开端。
这些是教育学的使用价值所在。
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因为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流派。
教育学要重现对教育问题的研究。
(三)教育规律所谓规律,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学前教育学教案6篇
学前教育学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合同方案、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contract proposal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job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学前教育学教案6篇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检查和评估教学效果,教案有助于教师提前思考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应对做好准备,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前教育学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学》教育目的教案
《教育学》教育目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教育目的的分类和制定教育目的的原则。
3. 让学生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和现状。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教育目的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重要性2. 教育目的的分类3. 制定教育目的的原则4. 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和现状5. 教育目的的评价与反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教育目的的概念、分类、制定原则以及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和现状。
2. 教学难点:教育目的的评价与反思。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育目的的概念、分类、制定原则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和现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育目的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教育目的的评价与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目的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教育目的的分类、制定原则以及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和现状。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教育目的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教育目的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教育目的的评价与反思,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教育目的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教育目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b. 学生对教育目的分类和制定原则的掌握情况。
c. 学生对我国教育目的演变和现状的了解程度。
d. 学生对教育目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3. 评价方法:a.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育目的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b.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教育学》相关章节内容。
2. 案例材料:关于我国教育目的实际应用的案例。
3. 参考文献:相关研究教育目的的论文和书籍。
4.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辅助教学。
大学生教育学教案: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
大学生教育学教案: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
1. 引言
•简要介绍本教案的目的和重要性。
2. 学习理论
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解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讨论行为主义对于大学生教育的应用和影响。
•提供一些实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理论。
2.2 认知学习理论
•简述认知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
•探讨认知学习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作用。
•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大学生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2.3 构造主义学习理论
•解释构造主义视角下的学习过程。
•分析构造主义对于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积极影响。
•提供具体案例或活动,促进大学生在构造主义框架下进行探究式学习。
2.4 社会文化观点下的学习理论
•讨论社会文化观点下的学习理论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探索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社会文化视角,促进大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提供一些案例和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真实社区项目,从而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
2.5 连通理论
•简述连通理论及其在大学生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强调良好师生关系、积极反馈和个性化指导等因素的重要性。
•提供有效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将连通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
3. 结语
•总结各种学习理论,并强调其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深入探索不同的学习理论,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注意:根据具体情况,每个章节可以进行拆分或添加更多细节来满足字数要求。
请保持内容原创性,并避免复制粘贴他人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nk, is, a, pay, there, the, park, between, phone, and,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知识目标
使学生重点掌握表示建筑物种类的名词,如post office, hotel, bank, supermarket, street, pay phone, avenue,方位介词,如next to, near, across from, in front of, between, behind,on以及短语go along with, walk down, go straight, turn left, pass through。
使学生掌握重点句型:
Is there a/an…? 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
Where is…? It’s on center/ across from/ between…and…/next to…
(2)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位介词描述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②Is _____ a bank near the library?
A. have B. There C. has D. there
③---Is there a bike in the supermarket? ---_______.
A. Yes, it isB. No, it isn’t C. Yes, there isn’t D. Yes, there is
使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询问街道上某一场所的位置以及能够运用所学语言为他人指明某一场所的路线;
3.情感目标:
1)通过运用简单的问路和引路的交际用语,学会相互合作,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
2)通过运用问路和引路的交际用语,帮助各个层次的同学树立自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交际。
3)创设情境导入法教学方法让学生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个性。
3、教单词让学生听课文一到两遍有针对性的挑出一些句段进行口头的翻译练习,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替进行,一同学读另一同学译。
4、)在进入2A前,请几位同学更换位置要求下面同学说出她们之间相互位置,通过这个环节,我自然引出了方位介词,以此为基础可以顺利过渡到2A的图片和句子配对练习以及2B的填入方位词的听力练习。为了更好地巩固这些方位介词,接下来我会让学生使用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进行pairwork,再抽几组相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操练反馈。
设计理念
体现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主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学过程中贯彻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追求教学方式多样,准备多种教学活动协助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目标
本单元总体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问路指路常用表达知识。在《英语课程标准》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目的。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为教学的一般任务。
学科
English
设计教师
周缘
课题
七年级下Unite2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approach)
年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rade7
教学用具
电脑、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用时
一个课时
设计模式
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组织活动——制定目标
学生:交流探究——合作活动——锻炼能力——升华习惯
教学难点
设计一些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操练与扩展。
教学流程
1、小组竞赛详情:将本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抢答,抢答正确率最高的一组获胜。问题是关于地点名词的。①Where do we send letters?②where do we borrow books?③Where can we have a meal?④Where can we stay by paying for the rooms?⑤Where can we see many flower and grass?⑥Where can we ring up somebody?⑦Where we can buy many kinds of goods.⑧Where is the place we can walk.⑨Where can we deposit money(存钱)?。这部分导入的目的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1A部分出现的地点新名词。
dirty(opposite) beginning (v) tour(job)
pass (past form) old(opposite) visit (noun form)
(3) Choose the best answer:
①My best friend sits next _____ me.
A. to B. on C. in D. beside
④Teaching note after class:
(5)Translation
a.图书馆在超市的对面。b.公园在银行的旁边。
c.超市在第五大街上。d.投币电话在电子游戏中心和超市之间
PS:家庭作业下节课统一进行讲解
板
书
设
计
Unit 2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Words
Post office, library, hotel, restaurant, bank, pay phone, street, Park, supermarket, hospital, bookstore
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主要是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知道像big, small, left, right等简单词汇以及像where is...? It is on/above/in…?的简单问句。这样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七年级下的学生大部分英语学习刚刚入门,处于为今后英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基础。因为这个学龄的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本单元学习的指路问路的常用表达方式很实用容易,能够激起他们的学习乐趣。同时因为他们尚小,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我们教学方法多样,设置多种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来提高学生积极性及课堂学习效率。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where’s the post office?”,主要围绕“问路指路”的常用表达方式展开各项教学活动。该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单元的语法要点主要是一般现在时态和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型,对此学生并不陌生。一般现在时是一个生活中离不开的时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时态,因而我们继上个单元之后,对这个时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深化,为今后其他时态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7、(1)做3a3b部分,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印象。
8、最后,做个小结,再次重申本节课的重点,问路和指路的句型,以及涉及到一些地点名词和方位介词。
9、布置作业:
(1)根据Self check中的第三部分邮件内容,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所描述的路线图。
(2) Write the following forms
Grammar
Where is the…?
It’s ….
教学重点
词汇(post office/library/hotel/restaurant/bank/supermarket/street /pay phone/across from/next to/between/on/front of/behind)句型(Is there…? 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where is...? It is on/above/in…)。
5、请两名基础较差的学生读3A的对话,有读错的单词纠正发音,然后要求全体学生齐读这个对话,进一步理解对话的含义。根据对话的内容,要求学生用手指指出相应的路线,找出Paul和Nancy在图中的位置。
6、在完成这个环节后,有个要求学生角色扮演的活动。两人一组A和B,A同学扮演想找我们学校某一建筑的问路人,B同学扮演本校学生,两人进行对话。
Preposition(介词)
in, on, behind, between, under, next to, across from, in front of
Drills(练习)
Is there a…?
Are there any…?
Yes, there are. / No, there aren’t.
(4) Make a sentence.
①the, neighborhood, is, a, post, office, in, t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