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自主学习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穆朗玛峰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气候特点等。
掌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了解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珠穆朗玛峰的基本情况及攀登技巧。
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及意义。
2.教学难点: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的气候变化对攀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珠穆朗玛峰的纪录片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珠穆朗玛峰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基本情况介绍介绍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气候特点等。
通过地图展示珠穆朗玛峰的位置,让学生了解其所在区域。
3.攀登步骤与技巧介绍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阶段、攀登阶段、下撤阶段。
分析攀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氧气瓶的使用、防寒措施、应对高原反应等。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攀登技巧,如:冰镐的使用、攀岩技巧等。
4.人类攀登历史及意义介绍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如:首次登顶、我国攀登历程等。
分析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意义,如:对人类极限的挑战、科学考察价值等。
5.实践活动将学生分组,模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攀登的艰辛与快乐。
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攀登珠穆朗玛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四、课后作业2.收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攀登技巧、团队协作等。
3.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了解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知道其被誉为“地球之巅”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和分析。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理解。
2. 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
3. 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和分析的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2. 对珠穆朗玛峰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
3. 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色。
(2)引导学生谈论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了解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每组选择一个重点词语或句型,进行展示和讲解。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行讲解和辅导。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深入讲解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型,写一篇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短文。
(2)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讲述自己对珠穆朗玛峰的认识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深入研究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完成相关习题。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挑战和勇气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和人类登顶的历史。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3. 提高学生对地理、科学、历史等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地理位置、海拔、气候等。
2. 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历史:首次登顶、重要登山家等。
3. 登山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高海拔、极端天气、氧气稀薄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和登山历史。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登山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登顶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登山家的精神。
四、教学资源1. 图片:珠穆朗玛峰的自然景观、登山过程的图片。
2. 视频:登山纪录片、登山家的访谈视频。
3. 教材:相关地质、气候、历史等学科的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实践活动报告等。
3.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对珠穆朗玛峰相关知识的掌握。
第二章: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
2. 掌握珠穆朗玛峰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登山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所在地区、接壤国家等。
2. 海拔高度:世界最高峰的地位及其意义。
3. 气候特点:高原气候、季节性变化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珠穆朗玛峰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登山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图片: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示意图、海拔高度图。
2. 视频:珠穆朗玛峰的气候特点视频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对珠穆朗玛峰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理解。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实践活动报告等。
3.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对珠穆朗玛峰气候特点的掌握。
第三章: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历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历史背景。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登上地球之巅》的主要内容,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及登山过程中的艰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登上地球之巅》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珠穆朗玛峰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登山专业知识及登山过程中的艰辛。
2.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登上地球之巅》及相关背景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登上地球之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a. 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b. 珠穆朗玛峰有哪些自然特点?c. 登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分享学习心得。
4. 精讲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眼中的珠穆朗玛峰”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6.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7.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对课文《登上地球之巅》的阅读笔记,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写作练习,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2. 在课堂上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朗读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信。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或减少课堂练习的难度。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珠穆朗玛峰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2)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珠穆朗玛峰的基本情况、相关知识。
难点: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学习成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基本信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2)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珠穆朗玛峰的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方面的问题;(2)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知识拓展:(1)介绍我国其他高峰,如天山、喜马拉雅山等;(2)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关爱大自然。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珠穆朗玛峰的重要性和美丽风光。
四、课后作业:2.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拍摄一张照片,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珠穆朗玛峰的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团结协作、积极思考等;3. 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珠穆朗玛峰的美丽风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珠穆朗玛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
七、教学资源与环境1. 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2. 互联网,用于查找相关资料;3. 教学课件,涵盖珠穆朗玛峰的基本情况、相关知识等;4. 参考书籍,提供给学生查阅。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登上地球之巅教案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小说《登上地球之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掌握生词和短语的词义和用法;(3)能够用英文简洁地描述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敢迎接挑战。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如团结、勇敢等;(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1.课前准备:(1)准备一些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相关资料;(2)准备情境小组讨论的问题。
2.导入与探究:(1)观看一段珠穆朗玛峰的登山纪录片,并与学生共同探讨登山的困难和挑战。
(2)分组展示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3.阅读与理解:(1)学生独立阅读小说《登上地球之巅》,操作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组织小组内学生进行讨论,解答以下问题:a)请简要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b)在你们看来,团队合作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拓展与交流:(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情景,展示团队合作和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
(2)学生用英文发表自己对于团队合作和勇敢的看法。
5.归纳与总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整理学习到的生词和短语,讲解其中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小组讨论的质量和情景角色扮演的效果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小测验、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课后预习和复习情况进行监测。
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评价,帮助彼此提高。
五、教学反思:《登上地球之巅》是一本涉及登山和冒险的小说,通过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登山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2)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过程。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登山专业术语的理解。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学生分享他们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词和短语。
(2)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所描述的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过程。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登山专业术语。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感受登山者的勇敢和坚持。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登山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勇于挑战、勇往直前。
四、作业布置1. 抄写并背诵课文。
2. 收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如登山者的心理变化、团队协作等。
2. 生词复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加强学生的词汇记忆。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认识登山勇士。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抓住课文关键信息,提炼文章主旨。
(3)培养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坚毅、团结协作的品质。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生命,珍惜生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了解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
3. 通过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信息,提炼文章主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1. 课文文本《登上地球之巅》。
2. 相关资料:珠穆朗玛峰图片、登山勇士事迹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珠穆朗玛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风光。
(2)讲述登山勇士的事迹,激发学生对勇敢、坚毅品质的向往。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词汇。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
(3)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珠穆朗玛峰的壮美。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2)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生活。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
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登山勇士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登上地球之巅》。
(2)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者的英勇事迹。
(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培养对户外运动的兴趣。
(3)学会尊重和敬佩勇敢的登山者,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色,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敬佩登山者的勇敢和坚持,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登上地球之巅》。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者的英勇事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描述的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过程的理解。
(2)对登山者的勇敢和坚持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赏珠穆朗玛峰的照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要介绍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者的英勇事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登上地球之巅》,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过程。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课文《登上地球之巅》的理解和体会。
2. 强调对珠穆朗玛峰自然风光和登山者的敬佩之情。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登上地球之巅》,巩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关于珠穆朗玛峰或登山者的作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登山者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珠穆朗玛峰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和登山记录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意义和挑战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珠穆朗玛峰的基本信息和登山历史。
案例分析法:分析登山者的经历和感受。
小组讨论法:探讨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意义和挑战。
2.2 教学手段投影片: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登山记录。
视频:播放登山者的经历和感受。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信息和案例。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活动3.1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讲解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和登山记录,让学生了解登上地球之巅的难度。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意义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案例分析:分析登山者的经历和感受,让学生了解登山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3.2 教学活动观看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登山记录的投影片,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观看登山者的经历和感受的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难度和意义。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意义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小组分享:每组分享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等能力。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自我反思:教师自我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投影片: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登山记录。
视频:登山者的经历和感受的视频资料。
网络资源:相关新闻报道和案例分析。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精选6篇)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精选6篇)登上地球之巅篇11、教学目的⑴快速默读课文。
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概括阅读内容要点。
⑵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⑶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⑷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协作精神,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2、教学重点、难点⑴快速阅读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⑵理解课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⑶理解作者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描写珠峰景色的作用。
3、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讨论点拨4、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雪域高原的图片)高度为8848、13米的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吸引着全世界勇敢者的目光。
自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德·希拉克和夏尔巴人坦曾·诺盖伊站在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峰顶上,向全世界证明人类可以超越自我极限,登上世界第一高峰后,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于1960年5月25日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的壮举,刷新了世界登山史的纪录。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和体验中国登山健儿登山成功那一刹的喜悦与幸福吧。
(板书课题、作者)2、简介课文作者以及课文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①郭超人(1934~20xx),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
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
中共十三届、十四届、__届中央委员。
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安康调查》揭露了“四x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
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其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质构造等。
(2)培养学生对地球自然界的探索精神和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象。
(2)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地理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珠穆朗玛峰的自然地理特征。
(2)地球自然界的探索精神和地理知识的学习。
2. 教学难点:(1)珠穆朗玛峰的地质构造和形成过程。
(2)如何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图片、视频等资料。
(2)地图和地球仪。
2. 课前准备:(1)查询相关资料,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地理特征。
(2)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之巅的壮丽景象。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和印象。
2.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地球仪,找到珠穆朗玛峰的位置。
(2)讲解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地质构造等自然地理特征。
(3)讨论珠穆朗玛峰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现象。
3. 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观看珠穆朗玛峰的纪录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邀请学生代表上台演示地球仪上的珠穆朗玛峰位置。
(2)强调地球自然界的探索精神和地理知识的学习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调查身边同学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程度,了解大家的知识盲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记录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学生反应情况等,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评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抓取主要信息概括课文内容。
2、赏读精彩语段,感悟英雄精神,把握主旨。
教师寄语: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一种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才能赢得胜利。
一、自主学习: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砭骨()窒息()崔巍()漆黑()镶嵌()匍匐()锥形()威胁()积雪()(2)多音字辨析
(3)形似字区别
(4)解词
砭骨:
履践:
崔巍: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斩钉截铁:
异口同声: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请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2、请你找出登山过程中描写的最感人的片段,并说说你的感受。
感人片段:
我的感受: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题;
三、合作探究
1、找出本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2、仿照本文景物描写方法,描写当地优美的夜景
仿句:
3、把你在学习过程中疑问写在下面并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解决。
我的疑问;
探究结果:
四、检验提升
时隔40年后,有人问刘连满:你把氧气留给他们三个,心里非常明确自己选择的是死亡,你当时为什么这样做?你现在收入也不高,你对自己的付出后不后悔?请设想一下,刘连满会怎样回答。
五、作业
请以“感动”为题,抒写你的读后感。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文章《登上地球之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文章中的描写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勇于挑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
2.掌握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的作用。
2.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写作语文作文。
四、教学准备1.课文《登上地球之巅》。
2.学生阅读材料。
3.计算机和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其他资源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登山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登山的认识和感想。
2. 阅读理解(20分钟)•向学生介绍文章《登上地球之巅》的背景和作者,并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简要解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重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进行课文讲解和讨论,梳理文章的逻辑顺序和语言表达方式。
3. 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分析(30分钟)•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如增加文学效果、表达情感等。
4. 语言运用(30分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一道写作题目,如《描述一次你冒险或挑战的经历》。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来写作。
5. 课堂展示(20分钟)•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对文学描写的理解和运用。
六、课后作业1.让学生整理笔记,总结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
2.让学生选择一个值得挑战的目标,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章《登上地球之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他们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拓宽了语文写作的思路。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部分学生在课堂时间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上地球之巅》自主学习设计
一、相关链接
“无限风光在险峰”,名属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以其海拔高、景色奇而被登山探险者们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山上的公园”。
试试下面的填空,看看你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有多少。
珠穆朗玛峰位于()与()交界处,海拔高达()米,是世界第()峰。
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1960年5月,()国队员从北坡成功登上峰顶,彻底打破了珠峰“不可征服”的神话。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快速默读,整体把握内容。
3、学生激情朗读,感受人物风貌。
三、寻读品味
(一)积累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精美的景物描写句。
2、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精妙的动作描写句。
3、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精细的心理描写句。
4、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精彩的议论抒情句。
(二)仿写
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见过的最美的夜景。
(100字左右)
四、精读探究
1、学生自主阅读第15自然段,思考回答:
①文段着力描写的是登山过程中遇到的什么困难?
②文段主要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是什么?
③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文段的大意。
④文段中人物刘连满形象丰满,他既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因为,同时他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因为⑤任选一个角度,对此段文字进行赏析。
2、小结
完美的人生常伴澎湃的急流,绝美的风景常在奇险的山川。
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胜境,才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神秘与伟岸。
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会走得更稳健、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