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方言与普通话声母区别

合集下载

孝感方言的韵母辨正

孝感方言的韵母辨正

表 1o ;n和 eg 音宇表 n辨
e n e g n
d ①恩④摁 b ①奔③本④笨 p ①喷②盆④喷
①崩②甭③绷④进蹦泵 ①烹②朋棚硼鹏彭澎膨③捧④碰 ①蒙②盟萌蒙檬朦③猛蜢锰④梦孟 ①风枫疯蜂峰锋丰封②逢缝冯 ③讽④奉凤缝 ①登灯③等④邓凳 瞪
②疼腾誉滕藤 ②能
能正确发音。下面谈到的孝感方言韵母辨正的十类
2 辨 正方 法 、
影子
孝感方言区的人 学习这组 韵母 , 首先要记清楚
问题 , 可以大致分成两类 , 一类是发音上与普通话 区 哪些字是发前鼻音韵母 的字 , 哪些字是发后鼻音韵 别很大 的韵母 , 对这类韵母 的辩正 , 只需记住语音对 母的字 , 即要 记住下面 “n和 eg i i e n, n和 n g辨音字 应规律即可 。第二类是发音 与普通话 区别细微 的韵 表 ” 。 6 n和 eg i 和 ig 音字 表 u n。 n n辨 】 母, 这类 韵母 除 了要记 住语 音 对应 规 律 外 , 应 掌握 还 发音要领 。
c ①嗔抻②晨辰宸沉忱陈臣尘③碜④衬趁称 h ①称撑②成城诫承呈程惩橙澄 乘盛③逞骋④秤 8 ① 申伸呻绅砷娠身深②神③沈审婶④甚葚慎 肾 ①生牲笙甥升声②绳 ③省④胜圣盛剩 h 渗蜃
r ②人仁壬③忍荏④任饪妊衽认刃纫韧轫仞 Z ③怎 C ①参②岑 8 ①森 ①扔②仍 ①曾增憎缯④赠 ②曾层④蹭 ①僧
第 1 2卷第 2期
20 0 9年 6月
湖 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RNAL OF HUB IP O E OLY EC T HNI NS I U E C I TT T
No. 1 1 2 Vo . 2
Jn 2 0 u .o 9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范文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范文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bai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du础的方言,以典范的zhi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dao民族共同语。

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
一、概念不bai同
1、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du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zhi(官话)为基础方言dao,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2、方言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二、法律地位
1、普通话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2、方言方言一般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不作为通用语言。

三、语法不同
1、普通话普通话中,动词后面带双宾语时,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面。

如“给我一本书。


2、方言一些方言有时(当动词表示“给予”的意义时)双宾语的语序与普通话相反。

如“给本书我。

”。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方言,以典zhi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dao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不等于北方话或北京话,它也吸收了其他方言中的成分,比任何方言更丰富、更完善。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白话文学和“官话”的传播,使其规范逐渐明确,影响日益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普通话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

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的联系不很紧密。

因此,学说普通话必须注意正音。

语音的差别显而易见,不言而喻。

词汇上、语法上的差别也很大,如普通话说“赶集”,在广西方言中则说“赶圩”,前者说“你先走”,后者则说“你走先”。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

现代汉语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等。

它们都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它们都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频繁,方言的交际作用逐渐缩小。

但方言研究仍是一门学问。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过程。

比如,古代汉语有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

研究现代方言里入声的情况就可以了解入声逐步发展以至消失的过程。

方言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构成及其特点,更好地贯彻我国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的政策。

方言研究对于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史、文化史等科学的研究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这一基础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全民族使用的交际工具,北方方言在诸方言中威信最高、流传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因此,普通话是方言的高级形式。

方言则是某一特定地区人们所使用的交际工具。

普通话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从各方言中吸收营养,从而使其本身更丰富,更好地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普通话与方言是中国语言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全国各地公共场合、教育系统和媒体广泛采用的标准语言;而方言则是各个地方或区域所使用的本地语言。

一、语音区别普通话的语音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以北方官话为主要特点,发音清晰准确,音调平坦。

而方言则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各个方言区域之间的语音差异非常显著,比如广东话的语音较为复杂,拼音与普通话拼音有很大差别。

二、词汇区别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不同于方言的繁杂多样,它的词汇更加标准统一。

不同地方的方言则具有各自的特色词汇,如四川话中的“吃饭”在普通话中叫“吃饭”,而在四川话中称为“吃饭”。

三、语法区别普通话的语法规范与现代汉语书面语相一致,故其语法体系较为规范。

然而,方言中存在大量的方言独特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四、用途区别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场合、新闻媒体、教育系统和官方文件等场所。

而方言主要被本地居民用于日常生活的交流中。

五、地域区别方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几乎每个省份、地区都有其特定的方言。

而普通话则是全国统一的标准语言,在全国范围内通行。

六、影响区别普通话对于促进全国人民的交流和沟通具有重要作用。

而方言则是地方文化的瑰宝,对于传承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用途、地域和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国家一体化和沟通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方言则是地方文化的表现,承载着地方的历史与传统。

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方言,都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组成部分,应该加以珍惜和传承。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北风和太阳争论谁最有权力,他们同意,谁先脱下旅人的衣服,谁就是胜利者。北风先试他的力量,用力猛吹;但是风越大,那旅人将他的大衣裹得越紧;最后,北风放弃了,请太阳出来,看看他的本事。太阳很快地发出他所有的热力。不久,那旅人感受到太阳暖和的光线,便将衣服一件件脱下,最后,热得受不了了,就脱光了衣服,在路旁的河里洗澡。 北风不得不承认,到底还是太阳的本事大。

粘 保留大量古汉语的成分
广东话 国语 绍菜 椰菜 芽菜 大豆芽菜 通菜 信瓜 凉瓜 蕃薯 薯仔
日常用语中粤语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汇多达50%以上。
大白菜 包心菜 绿豆芽 黄豆芽 空心菜 茄子 苦瓜 红薯 马铃薯、土豆
添加标题
“有点怪”的结构
添加标题
怪不得
添加标题
「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
添加标题
我先走了
添加标题
我走先
添加标题
公鸡
添加标题
「鸡公」
添加标题
有许多修饰成分倒置现象
粤语的变化:吸收了较多的外来词
添加标题
普通话
添加标题
粤语
添加标题
商店
添加标题
「士多」(store)
添加标题
沙拉
添加标题
「沙律」salad
你知道吗?
普通话「打的」怎么来的?
粤语「搭的」(「搭的士」的简称,香港不通用)被普通话当作「打的」吸收。
03
01
02
01
添加标题
你知道吗?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其实“搞定”来自于粤语“搞掂”,“搞掂”传入其他地区时,“掂”字被误写成“定”字,时间一长,假的变成真的。“搞定”使用率反而高过了“搞掂”,于是,“搞定”搞定了“搞掂”。

孝感方言与周边地区方言的比较

孝感方言与周边地区方言的比较

基本概况孝感,简称:孝,外文名称:Xiaogan,湖北省区域中心城市,是距离武汉市最近的城市。

具有“湖北孝文化之乡”的称号。

孝感地处湖北省东北部。

位于长江以北、江汉平原中部、汉水之东。

南邻“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北濒河南省的南大门信阳,东连武汉市、黄冈,西接随州、荆门。

同时在武汉城市圈也属于核心圈层,距离武汉市中心50公里,距离武汉天河机场32公里,与武汉城市资源共享。

所属地区:中国华中地区(中部地区)湖北省孝南区、云梦县、孝昌县、大悟县、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

孝感语种的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大部分为不送气清音,n,l相混(一般全为n),“书虚”,“篆镌”同音,en eng,in ing相混,老派古咸山摄三分,新派古咸山摄字韵与普通话同,入声长调。

声调一般为六个阴平33 阳平21 上声52 阴去35阳去44 入声13。

此外因水系问题语种也有武汉话在内。

20世纪30年代,出赵元任等《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刨分为: 第一区(西南官话区): 武汉,凛江陵,列恩施,凨陨阳等31县市;第二区-----典型的楚语区: 孝感,凝黄冈,凢黄石,凝竹山,凋竹溪,凇陨西等19个县市;第三区(归入赣方言区的): 大冶,刢通城,凷咸宁等8个县市;第四区(特殊方言区): 鹤峰,松滋,公安,石首,监利。

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湖北方言概况被分为三个区:西南官话区: 武汉,刁江陵,凿潜江,凩松滋,刑公安,刨石首,凒襄阳,凮陨阳,凬宜昌,刃恩施,凼鹤峰等49个县市;楚语言区孝感黄冈,刕黄石,刔竹山,凿竹溪,凸陨西等21个县市;鄂南语区大冶,刀咸宁,凧通城,刍嘉鱼,刞监利等八个县市。

鄂东北(孝感、黄冈、随州)的方言的比较鄂东北的方言俗语鄂东北以低山丘陵为主,西有大洪山,北有桐柏山、大别山,南以长江为界,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地理单位,鄂东北包括黄冈、孝感两个地区和随州市,这里的居民方言有特殊的风格,属于“楚语区”。

“楚语区”居民的风土习尚质朴淳厚。

家乡话与普通话比较

家乡话与普通话比较

家乡话与普通话比较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包头市,包头话属于非官话中的晋语,是晋语大包片的代表方言之一,也是内蒙古西路方言中的代表性方言。

包头话,被包头人称之为“此地话”,是当今汉语中保留入声最北的方言。

与其他各个城市方言不同的是,包头话并不是包头全市范围内的通行方言,包头话只通行在市内的旧城-东河区和相连的九原区。

城市中心区-青山区,建国后新建,此区居民大都为外地移民,以京津冀地区为主,普遍使用普通话。

城区中心区-昆都仑区,建国后新建,包钢集团在此区建立,初期职工大都来自东北地区,城区也以东北居民为主,使用东北话,因与青山区相连接,普遍使用普通话。

包头话的语音要比普通话保留古音多一些。

一、声母:与普通话主要有如下差别:1.平翘舌音不分,普通话中的zh ch sh读作对应的平舌音,声母r一部分人读作对应的平舌音,一部分人和普通话一样读r。

2.保留ng声母,但包头方言中的ng声母不完全等同于古代的ng声母(疑母)。

3.不规则的保留一些古音,如包头话有一个口语词[ko~ ning],其本字当为”强硬“,”强“声母读k即是不规则保留的古音,但是在其他词语中,”强“仍然读为[qio~],又如部分人将“去”读如“克”也是古音。

4.普通话的合口呼零声母字u,包头话用唇齿浊擦音声母v代替(如“完”,“卧”,“网”,“位”,“文”)。

对于u韵字,在前面加v声母(如“无”,“午”,“巫”,“武”)。

其他字的声母基本与普通话相同。

二、韵母相较于声母,与普通话的差别较大1.包头话保留了古代“入声韵”和“入声调”,如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两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古代本该押韵,但由于普通话失去入声而不押韵,在包头话里,这两句读作:reng you bei hue~ li hak, yuak you ying qing yue~ quak“,”合“[hak]和”缺“[quak],可以完好的押韵。

2.包头话有丰富的鼻化元音,而且鼻化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孝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

孝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

[文章编号]1671—8178(2006)04—0031—04孝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冯志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北孝感432000)[摘要]文章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孝南话和普通话的语音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孝南话和普通话的声韵调对应规律。

[关键词]孝南方言;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中图分类号]H172.4[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6-10-16[作者简介]冯志华(1973—),男,湖北孝感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讲师,湖北省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主要研究现代汉语。

孝感市孝南区是孝感市人民政府驻地,地处江汉平原北部。

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朗文出版有限公司,1987,香港)的意见,孝南方言归属于江淮官话黄(冈)孝(感)片[1]。

研究方言语音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从而为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服务。

下面将孝南话的声母、韵母、声调一一进行比较,列出对应规律表。

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可以从方言出发,看方言的声韵调在普通话里怎么读,也可以从普通话出发,看普通话的声韵调在方言里怎么读。

本文从帮助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角度出发,都是从孝南话为出发点,看孝南话的声韵调在普通话里是怎么读的。

本文的主要发音合作人:方华群,男,65岁(1941年出生),中学退休教师,大专文化程度,孝南城关人,一直生活在本地,成年后短暂外出,不会说别处话。

祝道明,男,68岁(1938年出生),退休干部,大专文化程度,孝南区闵集乡人,少年时来到孝南城关后一直住在孝南城关,短暂外出,不会说别处话。

本文全部采用国际音标记音。

为节约篇幅,在语音对应规律表里,每条例字最多只列举10个。

一 声母对应规律孝南话的声母22个。

普通话的声母也是22个[2](P64)(均包括零声母)。

列表比较如下,见表1:第9卷第4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o .4Vol .92006年12月Journal of Hubei Vocati onal -Technical CollegeDec .2006冯志华:孝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9卷第4期三 声调对应规律孝南话有6个声调,普通话有4个声调。

孝感方言与普通话异同

孝感方言与普通话异同

孝感方言与普通话同音同形词的意义比较孝感方言与普通话同音同形词的意义比较本文所谓同音是指孝感方言和普通话按语音对应规律完全对应的音。

所谓同形是指书写形式完全相同,文中所列的孝感方言词有少数可能不是本字,但当地人都这么写,我们也收录了。

本文所列孝感方言词的意义分两类,一类是与普通话的词义没有联系,另一类是与普通话的词义有联系,我们都收录了。

本文所列的孝感方言词,有少数在普通话中是语素或短语。

爱惜动词,(对人)因疼爱而不使受苦。

他蛮~伢‖他不晓得~人傲形容词,能干,好。

他的成绩比你~多了‖他才~,运动会总得第一巴动词,巴结。

他小时侯总是~到大伢玩‖他不来算了,冇得哪个~到他把1)介词,被。

钱~(得)他用完了‖~他猜到去了(2)动词,送,给。

他把钱~(得)我去了‖~几块钱我白名词,闲谈的话。

他们老师在课堂上老是夸~‖日~办动词,治病。

伢的病不能再拖了,要赶快到医院去~‖他的病冇~好冰人形容词,使人感到冰凉。

河里的水好~啦‖他的手蛮~不好动词,病了。

听说你有点~?么病?‖~就去看医生,摸拖才副词,很。

他~聪明,么样的题目都会做‖他~有钱,一个月赚几千茶名词,泛指烧开过的饮用水,无论有无茶叶都叫茶,有时为了区分就把有茶叶的叫茶叶茶。

给我到杯~,不要茶叶‖叫你给客人倒~,你就倒一杯白开水,你就不晓得加点茶叶车动词,转动。

我刚~个身他就跑了‖把脸~过来,莫不好意思齿动词,理睬(常用于否定)。

他拐得很,莫~他‖乜种东西满处都是,丢在外头也冇的人~窜动词,打滚。

我刚洗的被子,你们莫在上头~‖他的小伢在地上~了一身灰打(1)动词,另加。

他们出去了一个月~三天‖总共三个星期~两天(2)动词,放(电影、电视节目)。

电影院昨天~的么电影呀?‖电视里头~的节目都不好看打杂吃零食。

我的伢老爱~不吃饭‖每个月光~就花了百把块斗嘴动词,接吻。

他看到电影里头有~的镜头就把眼睛闭到‖当到别个的面~,真不讲道德斗动词,(使)结合。

杯子摔破了再也~不拢了‖把两个管子~在一起就够长了飞形容词,不安分。

家乡话与普通话比较

家乡话与普通话比较

家乡话与普通话比较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包头市,包头话属于非官话中的晋语,是晋语大包片的代表方言之一,也是内蒙古西路方言中的代表性方言。

包头话,被包头人称之为“此地话”,是当今汉语中保留入声最北的方言。

与其他各个城市方言不同的是,包头话并不是包头全市范围内的通行方言,包头话只通行在市内的旧城-东河区和相连的九原区。

城市中心区-青山区,建国后新建,此区居民大都为外地移民,以京津冀地区为主,普遍使用普通话。

城区中心区-昆都仑区,建国后新建,包钢集团在此区建立,初期职工大都来自东北地区,城区也以东北居民为主,使用东北话,因与青山区相连接,普遍使用普通话。

包头话的语音要比普通话保留古音多一些。

一、声母:与普通话主要有如下差别:1.平翘舌音不分,普通话中的zh ch sh读作对应的平舌音,声母r一部分人读作对应的平舌音,一部分人和普通话一样读r。

2.保留ng声母,但包头方言中的ng声母不完全等同于古代的ng声母(疑母)。

3.不规则的保留一些古音,如包头话有一个口语词[ko~ ning],其本字当为”强硬“,”强“声母读k即是不规则保留的古音,但是在其他词语中,”强“仍然读为[qio~],又如部分人将“去”读如“克”也是古音。

4.普通话的合口呼零声母字u,包头话用唇齿浊擦音声母v代替(如“完”,“卧”,“网”,“位”,“文”)。

对于u韵字,在前面加v声母(如“无”,“午”,“巫”,“武”)。

其他字的声母基本与普通话相同。

二、韵母相较于声母,与普通话的差别较大1.包头话保留了古代“入声韵”和“入声调”,如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两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古代本该押韵,但由于普通话失去入声而不押韵,在包头话里,这两句读作:reng you bei hue~ li hak, yuak you ying qing yue~ quak“,”合“[hak]和”缺“[quak],可以完好的押韵。

2.包头话有丰富的鼻化元音,而且鼻化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湖北孝南方言的语流音变

湖北孝南方言的语流音变

湖北孝南方言的语流音变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是孝感市人民政府驻地,地处江汉平原北部。

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朗文出版有限公司,1987,香港)的意见,孝南方言归属于江淮官话黄(冈)孝(感)片[1]。

一个音节和其它的音节连接在一起,就可能相互影响而造成读音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做语流音变(sandhi)[2]。

孝南方言的语流音变主要有连续变调、轻声变调、儿化、声母的变化、韵母的变化、合音等六种情况。

一、连续变调讨论孝南方言的连续变调前,先介绍一下孝南方言的调类和调值。

孝南方言的声调有6个(轻声除外):阴平144高开婚阳平□21穷寒鹅上声□52古口五阴去□35盖抗汉阳去□45近共漏入声□213黑缺白[3]此处主要讨论孝南方言两字组的连续变调。

孝南方言的两字组变调,一般前字变,后字不变,这一点跟普通话类似。

孝南话两字组的后一音节也存在变调情况,但是这种变调不是必然的,并不受前一音节声调的影响,后一音节发生的音变,基本上属于轻声范畴。

轻声的音变将在下文讨论。

本部分讨论的音变,是指两字组的前字的变调。

孝南话两字组前字变调情况见表1.孝南话两字组前字的变调详细情况如下(例词的前一个字为变调字。

为了节约篇幅,例词均不注音标,例词中变调的字,用斜体字标识):1.阴平字、阳平字、上声字、阴去字在所有声调前均不变调。

2.阳去字在阴平、阳平、上声前不变调,在阴去、阳去、入声前变成中高平调,调值由45变为44。

例如:阳去在阴去前:受气备课卖票认帐阳去在阳去前:让路弄乱坐轿像话自重阳去在入声前:炼铁问答外出字帖上学犯法待客3.入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入声前不变调,在阴去、阳去前变成低降调,调值由213变为21.例如:入声在阴去前:百货黑布国庆脚气得意客气铁片折扣恶化发胖黑线索性吓怕切菜出气吸气切面切菜出现入声在阳去前:出院革命一样国外铁路铁面脚步一定绰号尺度失败出路鸽蛋国画发病识字出汗二、轻声根据汪化云先生的研究,轻声可分为自主的轻声和非自主的轻声[4]。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一)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

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

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

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

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

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

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

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

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

孝感市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分析

孝感市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分析

孝感市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分析
孝感市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上区别比较大,在语法上的区别比较小。

1、在语音上的区别。

在声母上,把翘舌音读成平舌音,比如把“事情的事(shi)读成(si)。

在韵母上,把单元音e读成复元音uo,比如河南的(he)读成(huo)。

在声调上,普通话音节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而孝感话有6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

例如同一个音节fu的字:阴平有夫、敷,阳平有扶、芙,上声有腐、辅,阴去有富、附,阳去有妇、父,入声有福、服。

2、在词汇上的区别。

合成词中的语素不一样。

例如:普通话中的“多少”,孝感话说成“几多”;普通话中的“刚才”,孝感话说成“才将”。

短语中的词组合不一样。

例如:普通话说的“五脏六腑”,孝感话说成“心肝五脏”;普通话说的“走捷径”,孝感话说成“抄直赶近”。

3、在语法上,孝感话与普通话区别很小,只是在一些口语上与普通话有些差别。

例如:“嫌人”,普通话是动宾结构,意思是嫌弃别人,讨厌别人;孝感话是使动结构,意思是很让人讨厌。

孝感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官话,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文化,因而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与江淮官话中的多数地区有所区别。

孝感方言与普通话异同

孝感方言与普通话异同

孝感方言与普通话同音同形词的意义比较孝感方言与普通话同音同形词的意义比较本文所谓同音是指孝感方言和普通话按语音对应规律完全对应的音。

所谓同形是指书写形式完全相同,文中所列的孝感方言词有少数可能不是本字,但当地人都这么写,我们也收录了。

本文所列孝感方言词的意义分两类,一类是与普通话的词义没有联系,另一类是与普通话的词义有联系,我们都收录了。

本文所列的孝感方言词,有少数在普通话中是语素或短语。

爱惜动词,(对人)因疼爱而不使受苦。

他蛮~伢‖他不晓得~人傲形容词,能干,好。

他的成绩比你~多了‖他才~,运动会总得第一巴动词,巴结。

他小时侯总是~到大伢玩‖他不来算了,冇得哪个~到他把1)介词,被。

钱~(得)他用完了‖~他猜到去了(2)动词,送,给。

他把钱~(得)我去了‖~几块钱我白名词,闲谈的话。

他们老师在课堂上老是夸~‖日~办动词,治病。

伢的病不能再拖了,要赶快到医院去~‖他的病冇~好冰人形容词,使人感到冰凉。

河里的水好~啦‖他的手蛮~不好动词,病了。

听说你有点~?么病?‖~就去看医生,摸拖才副词,很。

他~聪明,么样的题目都会做‖他~有钱,一个月赚几千茶名词,泛指烧开过的饮用水,无论有无茶叶都叫茶,有时为了区分就把有茶叶的叫茶叶茶。

给我到杯~,不要茶叶‖叫你给客人倒~,你就倒一杯白开水,你就不晓得加点茶叶车动词,转动。

我刚~个身他就跑了‖把脸~过来,莫不好意思齿动词,理睬(常用于否定)。

他拐得很,莫~他‖乜种东西满处都是,丢在外头也冇的人~窜动词,打滚。

我刚洗的被子,你们莫在上头~‖他的小伢在地上~了一身灰打(1)动词,另加。

他们出去了一个月~三天‖总共三个星期~两天(2)动词,放(电影、电视节目)。

电影院昨天~的么电影呀?‖电视里头~的节目都不好看打杂吃零食。

我的伢老爱~不吃饭‖每个月光~就花了百把块斗嘴动词,接吻。

他看到电影里头有~的镜头就把眼睛闭到‖当到别个的面~,真不讲道德斗动词,(使)结合。

杯子摔破了再也~不拢了‖把两个管子~在一起就够长了飞形容词,不安分。

明清以来湖北方志中的江淮官话语音成分

明清以来湖北方志中的江淮官话语音成分

明清以来湖北方志中的江淮官话语音成分作者:卢芯怡来源:《现代语文》2020年第08期摘要:明清以来湖北方志中有关方音的记载较少,而且多以汉字注音。

从这些记载来看,明清时期湖北江淮官话区在声母、韵母、声调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没有完全受到通语的影响,同时尚留有古音,如部分轻唇音仍读重唇音、入声字的存留等。

从语音演变规律来看,方志中记载的黄孝片语音演变现象与通语不大一致,总体上较为滞后,如全浊声母的清化现象、见系字与匣母字混淆、匣母字分化混淆等。

声母的腭化等现象则与通语一致。

关键词:明清;湖北方志;江淮官话;语音成分江淮官话,又称为下江官话、江淮话、淮语等。

一般认为,江淮官话是五胡乱华后,中原雅音与江淮一带古吴语相融合的产物。

江淮官话是官话方言里面的一大次方言,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一带,以扬州话为代表音。

湖北也有一小部分地区即黄孝片被划为江淮官话方言区。

不过,对这一地区的方言归属历来颇具争议,赵元任等在《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一书中将其归为“古楚语”,而《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其归为江淮官话。

本文依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的归类,主要对明清以来黄冈和孝感方志中的语音材料进行分析。

一、声母方面(一)唇音江淮官话黄孝片的方言语音特点之一是,古全浊塞音、塞擦音仄声字,今多为同部位的送气清音。

例字如下:1.荸[p‘u](1)葡萄,俗名荸桃。

(1935年《麻城县志续编》卷三《食货志·物产》)按:据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葡萄”一词来自于大宛语,最早的书写形式是“蒲桃”[but‘au],后来才写作“葡萄”[1](P49)。

宋代陈彭年《广韵》中“蒲”为並母;明代《篇海类编·艸部》云:“荸,蒲没切,属並母。

”[2](P155)可知,明代“荸”为浊音並母合口入声字。

据清代《分韵撮要》卷十二,“葡”从“蒲”分化出来,变为清音滂母字。

《麻城县志续编》云“葡萄”俗名“荸桃”,说明最迟在民国时期,“荸”在麻城方言里也已经清化,读作送气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感方言与普通话声母区别
b: 普通话:把玻别补逼白杯
方言:拌绊摆
c: 普通话:擦次搓错策粗才草
d: 普通话:答多德跌读带对到
f: 普通话:发妃付飞烦分方峰
g: 普通话: 瓜过格古该乖归告
h: 普通话:哈胡话后会坏海回
j: 普通话:解1加节觉句几叫几
方言:解2街届界戒介菌豇
k: 普通话: 卡跨扩课开快哭亏
l: 普通话: 拉两楼乐累列里来
方言: 吕
m: 普通话:吗莫木某米秒梅么
n: 普通话:那懦怒你乃内脑捏
方言:女年牛撵
p: 普通话:怕破拍陪跑劈飘普
方言:畔
q: 普通话:球且钱亲去强却起
方言:掐群裙缺
r: 普通话:若热如绕瑞肉然软
s: 普通话:撒色所三搜算森孙
t: 普通话:他托特贴图提退套
z: 普通话:子做则组姿在最早
zh: 普通话:炸抓桌这住知摘找
方言:扎
sh: 普通话:沙说社是睡山上生
方言: 刷瘦傻
ch: 普通话:出查丑车吹超川拆
方言:吃楚锄柴产掺蝉喘
汉语言文学
黄星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