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好仪器校验实验室的原始记录
实验原始检验记录如何写更规范
实验原始检验记录如何写更规范
1、重视原始记录中的签名
原始记录一般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名。对原始记录中的任何疑点,都应在输入检验报告之前给予解决,必要时进行复测,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2、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CNAS要求实验室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测。
实验室面对的是产品,不同的产品执行的标准不同,使用的检测方法也不同。对于执行标准明确的产品,直接选取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即可。
3、规范记录样品信息
接收样品后,不要急于检测,要先检查样品状态是否存在影响正常检测的缺陷。对于一些封装的样品,无法直接观察到缺陷的,打开封装发现有缺陷时,也应立即终止检验,对样品进行妥善处理并及时与客户沟通。应在原始记录中对样品状态进行适当描述。
4、对标准的理解要准确
标准是检测工作的依据,选择正确的、现行有效的标准进行检测,是不言而喻的。实验室是依据标准进行检测的,理解标准一定要准确。
5、有足够的信息量
检测人员每个实测原始数据都写上,不得只写诸如平均值等最终结果。文字要填写具体内容,不得只写符合/不符合或合格/不合格。对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确系需要修改的,应先用横线将错误横向划去(被划改的内容仍应清晰可见),再把正确值填写在其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都应在划改处有修改人的签名或印章。
更改原始文件的理由解释必须明晰而具体。有些更改理由是可接受的,有些却是不可接受的。例如,以下列出的解释认为是可接受的:计算错误、书写错误、插人后使资料更明晰、日期错误、仪器故障、试验瓶被打碎、样品喷溅出来、操作失误、插入错误和为使记录更清楚面重写等理由。
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2篇)
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三、管理要求
1、检验程序
1.1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登记和标识。
1.2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识。
1.3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振动、噪声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4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1.5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1.6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质量记录。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专用表格,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对未发生的少量空白项画斜杠,整项未发生时,应在此项栏内情况印上"作废"、"检修"、"停运"等印章。
1.7质量记录分为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分析检验报告单、分析检验日报表、质量监督日报表和产品质量合格证五种。化验室涉及到原始记录和报告单两种。
实验室原始记录原则
实验室原始记录原则
1、人员及签名应记录
所有参加实验研究的人员每项实验结束后,应由实验人员及校核人在原始记录后签名。原始记录中很多地方涉及到签名,应正确认识签名的严肃性,所有签名必须由本人完成,不能代签。
2、原始记录的修改
原始记录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如必须修改,应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得完全图黑,保证修改前的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人签名,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
3、标准溶液的可追溯性
常用的标准溶液有滴定液、标准pH缓冲液、标准比色液、标准铅溶液、标准砷溶液等等。在使用到这些标准溶液时,要在原始记录中记录其配制、标定等过程,或是注明其来源,并应在记录表格中记有配制、标定等记录。
4、使用和领用登记
实验过程中应做好仪器的使用登记,原始记录应与使用登记相对应,一些特殊试剂(毒、麻、精、放)的领用登记应与实验原始记录相对应,对照品和对照试剂的领用记录应与实验原始记录相对应。
5、试验中的图片和照片
实验中的图片、照片应粘贴在实验原始记录的相应位置上,底片或电子版应妥善保存。热敏纸打印的实验记录,须保留复印件。拍照时应做好图谱的标识、记录,可以在拍照时在旁边放一小纸条,把相应的名称、简要信息等一起拍下来。
6、原始记录的书写
原始记录的书写应字迹工整、用字规范所有的记录均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定。首次出现的时候
应用中文加以注释。实验记录中不要出现不确定量(如1-2滴,5-10ul)。实验记录中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注明并采用国际标准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实验要求。有效数字的取舍、修约原则:四舍六入五留双。适当取舍有效数字:根据数值的大小来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如液相色谱峰面积为几万,几十万时,取其整数位即可;表示测量精度时,标准偏差最多只取两位有效数字。
实验室原始记录12条原则
实验室原始记录12条原则
G使用装订完整的实验记录本
使用装订完整的实验记录本和受控的纸张、表格,不得将数据记录于私人笔记本、散页纸张或非受控的纸张、表格。
02原始数据记录应及时而准确
原始数据记录应及时而准确,所有的原始数据都应及时而清晰地记录下来。数据记录用笔通常为黑色或蓝黑色墨水笔,不允许使用铅笔等字迹可被抹擦掉的笔、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会褪色的墨水笔或圆珠笔等。不得移动粘贴于笔记本上的数据。
03签名和日期
记录有检验数据或相关信息的所有页次都必须有当事人的签名和记录日期。如果同一页上的数据由多人记录,每位记录者均须署名并标明日期。所有的原始数据均须经第二者复核并签名认可。
04数字记录
所有的记录数字应明晰并且附有相应的计量单位。在相应的检验规程中要阐明数字的处理方法,如科学记数法、关键数字的处理以及菌落计数的报告方法等。
05多处引用的数据资料
在试验室,同一标准曲线往往会用于多个实验项目。务必清晰地注明数据的具体来源和确切存放位置,复印的数据资料要得到当事人的签名确认。
M供试品制备
记录样品名称、批号以及在其容器外标明的其他相关信息均应作为原始数据记录下来。所有的样品重量都应作为原始数据记录下来。
实验室要制订用于定性测试的样品的重量允许波动范围,一般情况下,用于定性的样品重量不超过其规定重量的±5%是可接受的。
用于定量分析的样品必须用分析天平称量,并将完整的实际称量值记录下来。原始记录中应清晰地记下供试品的稀释度,包括溶剂体积和溶液的移取体积。
07标准品制备记录
在原始记录中应注明标准品的名称、来源、批号、有效期、纯度和储存条件、前处理条件。如配制好的标准液被储备,应记下相应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管理规范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管理规范
1.原始记录的内容包括:检测样品的名称,样品的编号,收样日期、检测日期和检测完成日期,检测项目和方法,检测仪器名称、型号,仪器检测条件,必须的检测环境条件,检测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的观察记录,检测原始记录的计算及数据处理结果,检测人员和校验人员签名等内容。
2.原始记录必须用钢笔或中性笔填写,原始记录中对每次实验中的可变因素,要求手工填写,不允许打印。
3.中心统一印制检测原始记录表,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按上述内容书写,字迹清晰,易于辨认。
4.检测记录如有错误,应在错误处划两条横线,在其右上方写下正确数据并加盖检测员名章确认,不允许随意涂改和删减原始记录,也不允许在其它纸张上记录后在重新抄写。
5.实验过程中仪器所做样品的图表,仪器实验条件,标准曲线,曲线方程等原始数据应作为原始数据保存。
6.原始记录必须经校验人审查无误后,签字确认。
7.原始记录必须经同室的检测人员、检测室技术负责人校核签字后,送交中心业务办公室,由中心授权签字人签字并由业务办公室存档保存。
8.原始记录在业务办公室存档保存三年。
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1. 引言
实验室原始记录是实验室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管理直接影响到科研工作的结果和实验室的声誉。因此,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实验室科研工作的质量和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2. 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实验室原始记录的生成、保存、使用和销毁,保证实验室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溯性,确保实验室科研工作的质量和可信度。
3.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中所有科研工作和实验工作的原始记录管理。
4. 基本要求
(1)原始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原始记录应当及时、清晰地进行记录,并在完成后签名确认。
(3)原始记录应当保存在安全、可靠、易于追溯的地方。
(4)原始记录应当严格依照规定流程进行审查和批准,并有相应的修改和追溯记录。
5. 原始记录的生成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和科研工作时,应当及时、真实地进行记录,包括实验计划、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等。
(2)原始记录应当采用标准的实验记录表格进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整齐性。
(3)原始记录应当在实验过程中按照规定周期进行签名确认,确认人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权限。
(4)原始记录的签名确认不得由非实验相关人员代替或代签。
6. 原始记录的保存
(1)原始记录应当保存在实验室内安全、专门的文件柜内。
(2)原始记录的保存要求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和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归档,便于管理和追溯。
(3)原始记录的保存期限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的要求。
(4)对于需要及时报告或申报的实验数据,应当及时进行备份和归档,并按照规定周期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管理规范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管理规范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是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对于实验室的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可追溯性和结果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检测原始记录能够满足质量管理要求,以下是一些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管理规范的建议。
一、记录格式规范
1.定义清晰的记录格式,包括记录表头、记录列标题、检测项目、检测条件等。
2.使用标准单位和符号,确保统一和准确的记录结果。
3.标明记录的时间、日期和操作人员等关键信息。
二、记录内容规范
1.记录详细的采样信息,包括样品的标识、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样方法等。
2.记录详细的检测过程和结果,包括实验操作步骤、仪器型号和参数设置、样品编号、测量数据等。
3.记录详细的质量控制信息,包括仪器校准、标准曲线、质控样品和加标回收等。
三、记录流程规范
1.清晰明确的记录步骤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被追溯和验证。
2.执行记录的人员应该有相应的培训和资质,熟悉记录操作流程。
3.强调记录时的细节和注意事项,避免遗漏和误操作。
四、记录保密规范
1.严格管理和保护实验室的检测原始记录,确保机密性和防止数据被篡改。
2.建立合理的权限管理制度,对记录的访问、修改和导出进行控制。
3.建立备份和存档制度,确保记录的长期保存和安全性。
五、记录审查和审批规范
1.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人员负责检查和审核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确保记录的签字、日期和审核的人员信息完整和规范。
3.对于有疑问的记录,及时进行整改和说明。
六、记录变更管理规范
1.所有记录的修改和变更必须有合理的依据和授权。
2.记录修改应有明确的修改记录和日期,并注明修改的原因。
仪器仪表检定报告与原始记录保管制度
仪器仪表检定报告与原始记录保管制度
【实用版3篇】
目录(篇1)
I.仪器仪表检定报告
1.仪器仪表的种类和用途
2.检定报告的内容和作用
3.报告的编写和审核流程
II.原始记录保管制度
1.原始记录的内容和重要性
2.保管流程和责任人
3.查阅和使用权限
正文(篇1)
仪器仪表检定报告与原始记录保管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仪器仪表是实验室进行检测和校准的基础设施,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检测和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目录(篇2)
I.仪器仪表检定报告的保管
1.报告的意义和作用
2.报告的编制和审核流程
3.报告的保管要求
II.原始记录的保管
1.记录的意义和作用
2.记录的编制和审核流程
3.记录的保管要求
正文(篇2)
仪器仪表检定报告与原始记录保管制度:
一、仪器仪表检定报告的保管
1.报告的意义和作用
仪器仪表检定报告是记录仪器仪表性能和校准结果的重要文件,用于确保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报告的编制和审核流程
(1)编制人员应根据仪器仪表的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要求,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制报告。
(2)审核人员应对报告的内容、格式和准确性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报告的保管要求
(1)报告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2)报告应存放在符合保管条件的场所,并定期进行备份和复制,以防止丢失或损坏。
(3)报告的使用权限应明确,并建立审批流程,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
二、原始记录的保管
1.记录的意义和作用
原始记录是记录仪器仪表检定过程和数据的重要文件,用于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2.记录的编制和审核流程
(1)编制人员应根据仪器仪表的性能要求和技术参数,按照规定的
如何检查原始记录
如何检查原始记录
实验室原始记录用于为可追溯性提供文件、并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证据,具有清晰、完整、真实和原始等特点。它们是出具检定证书,校准报告的依据。
但总有小伙伴会粗心大意,导致原始记录出错,你让他认真检查,他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其实他也很痛苦。。。因为,真的不知道。
1.人员及签名应记录
所有参加实验研究的人员每项实验结束后,应由实验人员及实验负责人在原始记录后签名原始记录中很多地方涉及到签名,应正确认识签名的严肃性,所有签名必须由本人完成,不能代签。
2.选择检测方法
CNAS要求实验室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测。
实验室面对的是产品,不同的产品执行的标准不同,使用的检测方法也不同。对于执行标准明确的产品,直接选取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即可。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大量的非标产品,尤其是委托检验时,需要与客户沟通,采用满足客户需求并适用于所进行的检测的方法。
当客户未指定所用方法时,实验室应从国际、区域或国家、行业标准中发布的,或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或由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实验室制定的或采用的检测方法如能满足预期用途并经过确认也可使用。
3.记录的样品信息
接收样品后,不要急于检测,要先检查样品状态是否存在影响正常检测的缺陷。对于一些封装的样品,无法直接观察到缺陷的,打开封装发现有缺陷时,也应立即终止检验,对样品进行妥善处理并及时与客户沟通。即便无缺陷,也应在原始记录中对样品状态进行适当描述。
4.原始记录的修改
原始记录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如必须修改,应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得完全图黑,保证修改前的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人签名,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
规范实验室原始记录的建议
规范实验室原始记录的建议
作者:刘华
来源:《中国科技财富》2011年第02期
摘要:本文根据在实验室的检验、检测工作原始记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验室如何让原始记录经的起检验、认可。
关键词:实验室原始记录认可
在产品的检验、检测工作必须有程序,有程序必须严格执行,执行的过程中必须有记录。是质量检验机构工作的要求,没有一项检验检测工作是不需要记录的。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是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管理在所有记录管理中有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检验、检测人员在填写原始记录的质量关系着检验、检测报告的质量,应引起实验室和检验、检测人员的高度重视。
1、在产品的检验、检测中原始记录存在的问题
原始记录必须做到真正原始、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客观的记录,原始记录一要能反映现场状态的全部信息,二要能够再现,具备重现性和溯源性。
在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原始记录方面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在产品的检验、检测中原始记录出错时更改不规范
在前些年实验室行业资质审查中,发现一些实验室原始记录出错时更改五花八门,有涂改的、有刀片刮得,有纸片贴的,还有剪刀剪的等等。这些是不规范的记录更改方式。原始记录出错时更改执行杠改加盖章的原则:即在改动的数据上划一横杠(原笔误依然清晰可辨),然后在横杠上方填写更改数据,并加盖本人印章或本人签名和更正日期。一页杠改数不超过五处即可。
3、在产品检验、检测过程中原始记录信息量少,表格设计过于简单,不能真正体现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溯源性。
实验室原始记录管控要求
“检测的时间可能就一个小时,但花在记录上的时间加起来却多得多,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你还在为实验室记录繁重的工作量而烦恼吗?
实验室记录到底都有哪些必写不可的?哪些可忽略的?
如何对实验室记录进行高效管理?原始记录为何如此重要?
为什么使用LIMS信息管理,却在CNAS认可时被开不符合项?
实验室在质量体系运行中,应做到每项工作均有程序,有程序必须执行,有执行必须有记录。因此,记录作为质量体系运行和完善的证据,成为实验室认可评审专家进行审查的重要依据和内容,是评审专家评判实验室是否具有规定的检测能力、是否符合认可准则的主要参数之一。
LIMS可以解放我们的烂笔头吗?
lims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基本上可以让实验室做到无纸化办公,那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NO!它有可能让你在CNAS认可时被开不符合项,原因是数据不原始!
为什么呢?
看网友现身说法:
我们在分析中,有许多数据如称样质量、移取体积都不可能直接录入到LIMS,而是先记录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然后再输入到LIMS 中。这样一来,评审老师就认为,LIMS上面的数据就不是最原始的数据了,而是从小本子上抄下来的。
所以,后来,我们就又有许多记录了,比如天平、折光率、色度,粘度、水份等等,经常补记录,写错的还需盖更正章。
一个合格的实验室如何炼成?
一个合格的实验室应该做到,无论从其试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发,从中抽取试验记录并根据手册的流程图和程序文件,向前或向后追溯都可以溯源到整个实验流程的端点,甚至对整个流程中所使用过的仪器、参与此流程并签字的人员都应可以进行追溯,比如:对仪器可以追溯其使用记录、期间核查记录、维修记录、周期检定记录、量值溯源等,甚至连该仪器购置流程中的记录都可追溯到。对人员可以追溯其上岗证明、培训记录、培训计划等。
实验室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实验室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1)原始性要求
原始记录应体现检测过程的原始性。
观察结果和数据应在产生的当时予以记录,不得事后回忆追记、另行整理记录、誊抄或无关修正,但后续可根据需求再实施具体的计算步骤。
(2)可操作性要求
原始记录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记录的可操作性。
通过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检测依据的规范描述语句、简单易用/尺寸合适的数据表格、给每个检测数据留出足够的填写空间等,保证原始记录的可操作性
可依据检测项目特点,按照检测流程顺序或标准条款顺序安排各检测项目在原始记录中的位置顺序,提升原始记录的可操作性。
(3) 真实性要求
原始记录的数据必须是真实的,数据的表达应真实无误的反应测量仪器的输出,包括:数值、有效位数、单位,必要时还需要记录测量仪器的误差。
(4)有效性要求
实验室应确保使用的原始记录格式为有效的受控版本。(5) 溯源性要求
原始记录中应完整记录检测中各种方法条件,应包含足够充分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测试环境信息、测试条件、使用仪器、仪器设置、
每项试验测试日期和人员、审查数据结果的日期和负责人等,以便在可能时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确保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重复。
整改后合格的试验项目,记录中仍需保留原不合格的原始数据,以及整改的方法。
(6)完整性要求
原始记录的内容是检测报告的重要来源。为了方便检测报告生成,原始记录内容应完整地体现检测依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数据和必要的过程数据。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标题: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是确保检测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规范的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本文将从校验管理的重要性、校验周期、校验人员、校验记录和校验结果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一、校验管理的重要性
1.1 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1.2 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1.3 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二、校验周期
2.1 根据仪器类型和使用频率确定校验周期
2.2 建立定期校验计划和提醒机制
2.3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校验周期
三、校验人员
3.1 确保校验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3.2 建立校验人员资质认证机制
3.3 定期进行校验人员培训和考核
四、校验记录
4.1 建立完善的校验记录系统
4.2 记录校验日期、结果、校验人员等信息
4.3 对校验记录进行定期审查和归档
五、校验结果
5.1 根据校验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2 对不合格仪器进行维修或更换
5.3 对合格仪器进行标识和放行使用
结论: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对于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规范的校验管理制度,合理确定校验周期、培训合格的校验人员、建立完善的校验记录系统和及时处理校验结果,能够有效提高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提供保障。希望相关单位能够重视检测仪器校验管理,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规定
1.目的
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正确计算及实现检测结果的可追溯性,规范原始记录的填写,保存客观证据,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采样人员现场检测的记录填写及分析人员的数据处理。
3.职责
3.1检测人员按照本规定进行记录填写。
3.2数据处理人员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对数据进行科学计算,得出最科学、最准确的数据。
4.管理要求
4.1数据书写基本要求
4.1.1原始记录的格式要规范化。原始记录上应记载样品类型、编号、检测项目、检测技术依据、检测仪器设备名称、检测地点、环境条件、样品数量、采样日期、检测日期等事项。在现场检测记录中如有直读数据时,应将其直读数据及法定单位换算公式列出。记录应有采样员、审核者签字。
4.1.2现场实测样品的专用记录或各种仪器打印的图谱、数据,可作为附件附在统一规格的原始记录用纸之后。.
4.1.3原始记录应用黑色签字笔书写,不能用铅笔书写,字迹应工整,不得涂改。若出现错字,可在错误处划删改线。在其上方填写正确数据盖上检测者名章,划改后必须仍然能分辨清被改数据。
4.1.4原始记录内容书写必须详细、客观地记录检测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和数据。原始记录特别强调原始性,不得事后眷抄。
4.1.5原始记录中的数值单位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数字修约应按国家标准“数值修约规则”进行。原始记录有效数字的位数应参照检测方法要求,并与仪器精度相一致,一般测定值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4.1.6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工作曲线的绘制等原始记录,由于往往要使用一段时间,不属于某个试样,所以可存放在某一编号样品的检测记录中.其它样品检测过程中应用该标准溶液或工作曲线时,每次检测时还应进行必要的验证(如带1-2个标准点),方可保证所使
实验室如何做好检验原始记录
实验室如何做好检验原始记录
作者:汪素芳万筱琳
来源:《消费导刊》2018年第01期
摘要:原始记录是检验工作的原始凭证,是编制检验报告的依据,必须做到真正原始,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客观,原记录信息应能够溯源或复现检测结果,并且能够和样品唯一对应。
关键词:真实准确完整
原始记录是检验工作的原始凭证,是编制检验报告的依据,必须做到真正原始,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客观,原记录信息应能够溯源或复现检测结果,并且能够和样品唯一对应,在检验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原始记录更改要规范
实验室原始记录的更改五花八门,有涂改的,有刀片刮的,有随意扛改的等等。这些都是不规范的记录更改方式。原始记录必须直接记在统一印制的记录单或专用原始记录单上,并按规定逐一填写,字迹清晰,易于辨认,亮行、整洁,不允许随意涂改、加减。记录更改执行杠改加标识的原则:即在改动数据上划两道水平线,然后在其左上方或右上方填写更改数据,并加本人签名或者等效标识。
二、原始记录信息量不能太少
记录信息量太少,表格设计过于简单,不能真正体现原始,例如某单位混凝土试压块的原始记录,主要仪器设备没有压力试验机的使用原始信息,也没有游标卡尺的信息。
原始记录的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型号规格、样品等级、批(货)号、送(受)检单位、仪器检测环境、检测方法依据、检验项目、检测仪器名称(包括型号、编号)检验原始记录和计算与数据处理结果、检测过程所出现的现象的观察记录、主检人、校核人签名、检测日期、地点、备注、页码(第X页共X页)等内容。
三、检验标准记录不完善,或者依据标准年号只写2位
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范文
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范文
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保证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和
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第二章原始记录管理的范围
第二条本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各类科研
活动的原始记录管理。
第三章原始记录的定义与分类
第三条原始记录是指科研活动中直接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
各类文档和数据,并包括与这些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组图、采购清单等材料。原始记录主要包括实验记录、设备使用记录、申购单据和质量控制记录等。
第四章原始记录的要求与规范
第四条原始记录的编写应尽可能真实、准确、可读,并且按
照规定的格式进行。
第五章原始记录的保存
第五条实验室原始记录应当按照规定保存的时间和方式进行
管理,以便对科研活动进行溯源和复查。
第六章原始记录管理的责任与义务
第六条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对所负责的实验室原始记录负有
保存和管理的责任,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七章原始记录管理的程序与要求
第七条原始记录管理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记录的真实、准确和可读性。
第八章原始记录管理的流程
第八条原始记录管理的各个环节应当明确责任人,保证事务的顺利进行。
第九章原始记录管理的审核与验证
第九条原始记录管理的质量应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需定期进行审核和验证。
第十章原始记录管理的违规与处罚
第十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罚,以确保制度的执行。
第十一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实验室管理部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保证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管理好仪器校验实验室的原始记录
无论是仪器校验实验室还是检测实验室均是以提供客观公正、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为目的实验室。无论是通过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还是通过实验室认可的检测/校准实验室还是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各类检测实验室,其检测原始记录是整个检测过程和结果信息的真实记录,是被检对象的测量值的真实反映,是对检测结果提供客观依据的文件,作为检i见4过程及结果的原始凭证,也是编制检测报告的基础并在必要时再现检定的重要依据,更是体现了工作质量和检测水平。要保证原始记录的规范和数据处理的准确,应做好以下几点:
1 明确原始记要求是基础
对不同的检测/校准实验室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分为通过CNAS认可的校准和检测实验室、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测实验室。虽然其性质不同,但对检测原始记录的要求基本相同。
1.1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4.9要求:所有质量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证书副本等技术记录均应归档并按适当的期限保存。每次检测和/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记录应包括参与抽样、样品准备、检测和/校准人觅的标识。所有记录、证书和报告都应安全储存、妥善保管并为客户保密。
1.2检测/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要求
CNAS—CL01—2006中的4.13.2.1要求:实验室应将原始观察、导出资料和建立审核路径的充分信息的记录、校准记录、员工记录以及发出的每份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副本按规定的时间保存。每项检测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充分的信息,以便在可能时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确保该检测或校准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重复。记录应包括负责抽样的人员、每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操作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标识。
2做好原始记录管理是关键
依据规范和准则的要求,要做到原始记录准确可靠,且有可溯源性,需做好原始记录的管理工作,必须重点要把握以下几点:
2.1编制要合理:即原始记录格式的编制应依据相关的检定/校准/检测的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编制。原始记录是实验室检测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的集中浓缩反映。一般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通用信息:基本信息量和格式各单位应统一,基本信息量,包括检测项目类别、检测对象、检测人员、检测环境条件、检测依据、与出具报告的对应关系、总页码、分页码、检测时间等信息。各项目特有信息包括:检测项目、必要的检测过程、导出及计算公式、检测用测量设备量值溯源信息,如仪器设备名称、唯一性标识(用于追溯校准状态);标准物质名称、编号(用于追溯到国际计量单位);标准滴定溶液的名称、浓度、标定Et期、滴定管的名称及编号等。在记录编制时,要充分考虑该要求,使设定后的记录内容能够保证“信息足够”,格式规范统一,总体要求是能够“再现”已经过去的工作过程。
2.2填写要真实:实验室对所有工作应在工作的当时予以记录,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更改、增删数据。无论是书面文本记录还是电子信息记录,均要按照程序文件的规定进行控制,对电子版本的记录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数据的丢失或未经批准,有关人员擅自修改记录。原始记录、中间处理数据及结果均应如实填写,特别是最初数据必须真实,计算公式要反映,结果处理要符合数据处理的要求。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可能与结果有关的异常现象、设备事故情况如实地反映到有关负责人并应在原始记录中反映。
实验室应当对检测活动中的计算处理和数据转换做出相应措施规定,确保获得的数据的计算和转换是正确,避免因计算处理和数据转换出现的差错而造成结果不可靠。因此,当计算作为检测活动的一部分时,如有条件应尽可能由检测以外的人对各种计算进行详细检查,并被文件化。手抄数据也应该核查,以保证没有抄错,或错误地输人到计算机文件中。计算和转换中出现的差错在检测/校准工作也是时有发生的,实验室应当避免这种“功亏一篑”的错误发生。当实验室使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实验室应对出具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包括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程序,其内容包括:使用者开发的软件应被制成足够详细的文件,并加以验证;要逐步开展对计算机软件的测评,以确保软件的功能和安全陛;计算机操作人员应实行专职制,未经批准不得交叉使用;计算机硬盘应有备份,并建立定期刻录和电子签名制度;软盘、光盘、u盘应由专人妥善保管,禁止非授权人接触,防止结果被修改;软件应有不同等级的密码保护:当很多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时,系统应有几层不同级别的访问权,以确定对每个用户的开放性。应经常对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进行维护,确保其功能正常,并提供必需的环境和运行条件。
2.3更改需规范:更改应进行划改,由相关的人员签字或盖章,特别要注意的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原始记录更改按照程序规定进行,必须确保授权并可识别。2.4标识要清晰:不同项目的原始记录格式应有可识别标识,如编号、分类码等。收集要及时:记录要及时收集归档。检索应方便:设定的检索方式应便于查找和识别。存取要有序:保存应按规律存放,便于和查阅应按照规律顺序。归档应分类:应按照专业或部门的识别号进行分类管理,以便查询。
2.5贮存需防损:存放地方应满足要求,即具有防潮、防腐、防损坏,以保证档案保存期限内不被损坏。
2.6清理要合法:定期清理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有文件规定,且清理时要办理相关手续,并注意记录的保密性,以防客户资料的外泄。
虽然决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我们的原始记录必须经得起检验,我们的仪器校验原始记录的编制必须要合理、填写必须要真实、更改必须需规范、标识必须要清晰、收集必须要及时、检索必须要方便、存取必须要有序、归档应分类、贮存需防损、维护要得力、清理要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