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标准
车用汽油标准历次修订的指标变动及趋势
车用汽油标准历次修订的指标变动及趋势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7年第6期文李三省在大众消费领域,涉及到的产品种类数以万计。
可以说,没有哪种产品的质量标准变动会比“车用汽油”更受大众的关注和热议。
特别是在2017年1月1日后,随着《车用汽油(V)》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关汽油标号(辛烷值)、硫含量、锰含量……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曾一度成为大众广泛议论的话题。
其实,《车用汽油》标准发布实施并非始于当下。
早在1999年,国家就颁布并实施了GB17930《车用无铅汽油》标准,只不过当时汽车保有量少,普通百姓家庭拥有私家汽车的情况还不普遍,且空气质量还没有到“谈霾色变”的程度,关注度自然不高。
GB17930《车用汽油》标准产生的背景较早的车用汽油标准是GB484-1993《车用汽油》,该标准允许加含铅添加剂,上限指标要求不大于0.35g/L,随着车用含铅汽油的大量使用,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空气残留物在人体沉积,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有鉴于此,国务院办公厅于1998年9月下发了《关于限期停止生产销售使用车用含铅汽油的通知》,要求从2000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汽油生产企业一律停止生产车用含铅汽油;2000年7月1日起,全国停止销售和使用车用含铅汽油。
为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实现我国车用汽油无铅化进程,考虑到我国2000年汽油无铅化后的实际情况和环保等要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12月28日发布了GB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强制性国家标准,替代GB484-1993《车用汽油》。
在新标准中,不允许生产和销售70号汽油和含铅汽油。
规定汽油中铅含量不高于0.005g/L,比原标准降低70倍。
硫含量由原标准的不大于0.15%修改为不大于0.10%,并增加了苯含量、芳烃含量和烯烃含量的限制。
该标准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它是我国车用无铅汽油的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也是车用汽油被冠以GB17930标准编号的第一次。
国四汽油标准
国四汽油标准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我国自2008年开始实施国四汽油标准,对汽油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规定。
一、国四汽油标准的意义国四汽油标准是指汽油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酚等,它们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实施国四汽油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环境的清洁。
二、国四汽油标准的限制和规定国四汽油标准对汽油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规定。
其中,苯的含量不得超过1%,甲苯的含量不得超过3.5%,二甲苯的含量不得超过2.5%,酚的含量不得超过1%。
此外,国四汽油标准还规定了汽油的燃烧性能、蒸发性能、氧化稳定性等指标,以确保汽油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三、国四汽油标准的实施效果自2008年开始实施国四汽油标准以来,我国汽油的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据统计,国四汽油的使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量降低30%以上,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国四汽油的使用还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降低汽车的运行成本,对促进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国四汽油标准的未来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四汽油标准也在不断地升级和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国五汽油标准,对汽油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和规定。
未来,我国还将继续加强汽油质量的监管和管理,推动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总之,国四汽油标准的实施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配合国家的环保政策,从自身做起,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内汽油闪点执行标准
国内汽油闪点执行标准
一、闪点定义
闪点是指汽油在一定条件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在空气中遇到火焰后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简单来说,闪点是汽油在特定条件下点燃的最低温度。
二、闪点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车用汽油的闪点应不低于45℃,否则被认为是不安全的油品。
对于航空汽油,其闪点要求不低于65℃。
三、闪点意义
1. 安全性:闪点是衡量汽油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闪点越低,表明汽油中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越高,其安全性也越低。
因此,提高汽油的闪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安全性。
2. 环保性:高闪点的汽油由于其较低的挥发性,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排放,从而有利于环保。
3. 适用性:不同用途的汽油需要不同的闪点。
例如,航空汽油需要具有较高的闪点以适应高空飞行环境,而车用汽油则需要具有较低的闪点以满足发动机的燃烧要求。
总之,国内汽油闪点执行标准对于保障汽油的安全性、环保性和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车用汽油(浙 )标准
车用汽油(浙 )标准车用汽油是指适用于内燃机车辆的燃料,是汽车运行的重要能源。
车用汽油的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性能、环境污染和驾驶安全。
浙江省对车用汽油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汽油的质量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要求。
首先,浙江省对车用汽油的标号进行了规定。
标号是衡量汽油抗爆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消费者选择汽油的重要参考依据。
根据浙江省的标准,车用汽油的标号分为93#、97#和98#三个等级,分别适用于不同压缩比的发动机。
这样的细分标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车辆的需求,提高汽车的燃油利用率。
其次,浙江省对车用汽油的成分和掺混物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车用汽油中的成分主要包括烷烃、芳烃、烯烃和芳烃等,各种成分的含量对汽油的性能和环境影响有着重要影响。
浙江省的标准规定了汽油中各种成分的含量范围,以及对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
同时,对于可能的掺混物质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防止不法商家通过掺假来获利,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此外,浙江省还对车用汽油的挥发性、硫含量、密度、含氧量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要求。
挥发性和硫含量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排放,保护环境。
而密度和含氧量的要求则直接关系到汽油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对车辆的运行安全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浙江省对车用汽油的标准制定充分考虑了汽车的使用需求、环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力求达到最佳的平衡。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汽油的质量,保障车辆的正常运行,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希望更多的地方能够效仿浙江省的做法,加强对车用汽油质量的监管,为全国的汽车市场营造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汽油国vi标准
汽油国vi标准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进行了不断的升级。
其中,国VI标准是目前最为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之一。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国VI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国VI标准的背景国VI标准是在国V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进一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国VI标准的实施,将有效减少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
二、国VI标准的主要内容1. 汽油中硫含量的限制国VI标准规定,汽油中硫含量不得超过10mg/kg,相比国V标准的35mg/kg,限制更为严格。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中的硫氧化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汽油中苯含量的限制国VI标准规定,汽油中苯含量不得超过1%。
苯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限制汽油中苯含量的同时,也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中苯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3. 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限制国VI标准规定,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制为6.0g/km,相比国V标准的7.0g/km,限制更为严格。
氮氧化物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限制氮氧化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4. 汽车尾气中颗粒物的限制国VI标准规定,汽车尾气中颗粒物的排放限制为4.5mg/km,相比国V标准的5.0mg/km,限制更为严格。
颗粒物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限制颗粒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5. 汽车尾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限制国VI标准规定,汽车尾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限制为0.015g/km,相比国V标准的0.025g/km,限制更为严格。
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限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三、总结国VI标准是目前最为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限制汽油中硫含量、苯含量,以及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92号汽油国家标准
92号汽油国家标准
首先,92号汽油的辛烷值要求在90.0~93.0之间。
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排放性能。
因此,国家标准对92号汽油的辛烷值有明确的要求,以保证汽油的质量。
其次,国家标准对92号汽油的硫含量、苯含量、烯烃含量、溴值等指标也有详细规定。
这些指标的要求旨在保证92号汽油的清洁性能和燃烧效率,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92号汽油的挥发性、密度、含氧化合物、烯烃饱和度等指标进行了规定。
这些指标的严格要求,旨在保证92号汽油的燃烧稳定性和燃烧效率,从而保障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车辆的低排放。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对92号汽油的各项指标都有详细的规定,旨在保证其质量和性能,从而满足车辆对汽油清洁、高效、稳定的需求。
同时,对于生产和销售92号汽油的企业来说,也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汽油产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92号汽油,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对于92号汽油的生产和销售企业,也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保证产品质量,为社会和消费者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92号汽油国家标准是保障汽油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对于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才能保证92号汽油的质量和性能,为社会和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国五汽油标准对照
国V车用汽油标准与之前标准对照2021年12月18日,国家标准委对外发布我国第五时期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即“国Ⅴ汽油标准(GB Array19730-2021)”,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供给国Ⅴ汽油。
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爱惜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表1为国Ⅴ新标准与之前标准的对照,从表中能够看出:(1)国V车用汽油标准在国Ⅳ车用汽油标准的基础上调低了三个指标,即硫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的指标限值。
其中,硫含量是车用汽油中最关键的环保指标。
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能力,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时期的50μg/g降为1050μg/g,即每千克硫含量不高于10mg,降低了80%;考虑到锰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潜在风险和对车辆排放操纵系统产生的不利阻碍,新标准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负责角度,制定预防方法,将锰含量指标限制由第四时期的8mg/l降低为2mg/l,并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为进一步降低汽油蒸发排放造成的光化学污染,减少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烯烃含量(体积分数)由第四时期的28%降低到24%。
(2)对蒸气压、牌号进行相应调整。
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时期的42kPa提高到45kPa。
夏日蒸气压上限由第四时期的68kPa降低为65kPa。
国V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别离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3)为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的相对稳固,新标准中第一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20℃时为720~775kg/m3。
而且,为鼓舞有条件的企业生产更高牌号的车用汽油,以文件附录形式增加了98号车用汽油的技术要求。
为了更好地避免车用汽油对汽车发动机利用造成的危害,第一次限制了在车用汽油中人为加入甲缩醛、苯胺类、卤素和含磷、含硅等化合物。
同时也规定了车用汽油中所利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利用。
2021年1月1日起国Ⅲ标准要求的技术规定废止,国Ⅳ要求的技术规定过渡期至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日起国Ⅳ标准要求的技术规定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犌27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燃 料 消 耗 量 标 识 犳狌犲犾犮狅狀狊狌犿狆狋犻狅狀犾犪犫犲犾 用于标示燃料消耗量及相关信息的标签。以下简称标识。
4 标 识 的 内 容
标识至少应包含下列信息: a) 生 产 企 业 ; b) 车 辆 型 号 ; c) 发动机型号、排量、额定功率,其中,排量单位为 mL,额定功率单位为 kW; d) 燃 料 类 型 ,如 汽 油 、柴 油 等 ; e) 变速器类型,如手动、自动,或 MT、AT、AMT、CVT 等; f) 驱 动 型 式 ,如 前 驱 、后 驱 、全 轮 驱 动 等 ; g) 整车整备质量、最大设计总质量,单位为 kg; h) 市区、市郊和综合燃料消耗量,单位为 L/100km; i) 适用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标准规定的各阶段限值的实施日期 和 对应 的 燃 料消 耗 量 限值,单
本 标 准 规 定 了 汽 车 燃 料 消 耗 量 标 识 的 内 容 、格 式 、材 质 和 粘 贴 要 求 。 本标准适用于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 M1、M2 类和 N1 类 车 辆 ,不 适 用 于 混 合 动 力 电 动 汽 车 及 可 燃 用 其 他 单 燃 料 的 车 辆 。
GB/T788 图 书 和 杂 志 开 本 及 其 幅 面 尺 寸 (GB/T788—1999,neqISO6716:1983) GB/T3181 漆 膜 颜 色 标 准 GB/T19233 轻 型 汽 车 燃 料 消 耗 量 试 验 方 法 GB19578 乘 用 车 燃 料 消 耗 量 限 值 GB20997 轻 型 商 用 车 辆 燃 料 消 耗 量 限 值
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 准的条款。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随 后 所 有 的 修 改 单 (不 包 括 勘 误 的 内 容 )或 修 订 版 均 不 适 用 于 本 标 准 ,然 而 ,鼓 励 根 据 本 标 准 达 成 协 议 的 各 方 研 究 是 否 可 使 用 这 些 文 件 的 最 新 版 本 。 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 ,其 最 新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标 准 。
国标汽油指标
国标汽油指标一、国标汽油的背景1.1 什么是国标汽油?国标汽油是指我国针对汽车燃油制定的标准,用于规范汽油的组成和质量。
它是保证汽车安全运行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依据。
1.2 国标汽油的发展历程•1993年,我国首个国家标准规定了汽油90和93两个标号。
•2000年,国家将汽油的标号调整为93、97和98,并进行了相应的质量要求调整。
•2013年和2018年,国家又对汽油的标号和质量进行了调整,现行的国标汽油标号为92、95、98。
二、国标汽油的组成2.1 碳氢化合物国标汽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烷烃、芳烃和烯烃。
烷烃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燃烧性能,芳烃则有利于提高汽油的辛烷值,烯烃则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添加剂国标汽油中还添加了一些化学添加剂,用于改善汽车燃烧性能、清洁发动机和减少尾气排放。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溶剂、清洁剂、抗冻剂等。
三、国标汽油的质量要求3.1 辛烷值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汽油质量的关键指标。
根据国标,92号汽油的辛烷值应不低于90,95号汽油的辛烷值应不低于93,而98号汽油的辛烷值应不低于95。
3.2 硫含量硫是汽油中的一种杂质,其含量高低对环境及发动机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国标,各个标号的汽油的硫含量要求逐年降低,目前的要求是92号和95号汽油的硫含量不得超过10mg/kg,98号汽油的硫含量不得超过5mg/kg。
3.3 饱和度和芳烃含量饱和度和芳烃含量是衡量国标汽油蒸发性能和供油能力的指标。
根据国标,各个标号的汽油要求具有一定的饱和度和芳烃含量,以保证燃烧性能和车辆动力的稳定性。
四、国标汽油的意义和作用4.1 提高汽车燃烧效率国标汽油的质量要求能够确保汽车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4.2 减少环境污染国标汽油的质量要求对环境的影响也有着重要意义。
低硫、低挥发性、低芳烃的汽油能够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1年第15号--关于发布《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1年第15号--关于发布《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第四、五阶段)》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的公告
【法规类别】环境标准
【发文字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1年第15号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发布日期】2011.02.14
【实施日期】2011.05.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1年第15号)
关于发布《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第四、五阶段)》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
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第四、五阶段)》等两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
1 / 1。
国六汽油标准是什么
国六汽油标准是什么国六汽油标准是指符合中国国家标准GB 17930-2013《汽油和乙醇汽油》规定的汽油质量标准。
国六标准是对汽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环保要求的统一规范,是中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
国六标准的实施将对汽油生产、销售和使用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尾气排放做出积极贡献。
国六标准对汽油产品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汽油产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规定;二是对汽油产品的环保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
首先,国六标准对汽油产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对汽油的烯烃、芳烃、烷烃、硫含量、醇含量和含氧化合物的含量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保证汽油产品的化学成分稳定、燃烧效率高、对发动机和环境的影响小。
此外,国六标准还对汽油产品的燃烧性能、抗爆性能、蒸发性能等进行了严格规定,以确保汽油产品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稳定、高效地使用。
其次,国六标准对汽油产品的环保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国六标准规定了汽油产品的硫含量不得超过10ppm,烯烃含量不得超过18%,芳烃含量不得超过42%,这些要求明显低于国五标准,这意味着国六标准下的汽油产品将更加清洁、环保。
此外,国六标准还对汽油产品的挥发性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以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国六汽油标准是对汽油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的全面提升。
实施国六标准将推动汽油生产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国六标准的实施也将对汽车制造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汽车技术的升级和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高效的汽车产品。
对于普通车主来说,国六标准下的汽油产品将更加清洁、高效,有助于延长发动机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对环境也更加友好。
总的来说,国六汽油标准是对汽油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的全面提升。
实施国六标准将推动汽油生产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国六标准的实施也将对汽车制造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汽车技术的升级和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高效的汽车产品。
汽油国四、国五标准
国4汽油标准(DB11-238)---(京4汽油标准)(2009-12-03 21:59:31)转载▼标签:国4汽油京4汽油车用汽油标准汽车DB11-238-2007备案号:20999-2007北京市地方标准车用汽油前言本标准第3、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是在DB11/ 238-2004《车用汽油》的基础上,考虑到已经实施和将要实施的更严格机动车排放标准要求,对DB11/ 238-2004进行修订。
本标准代替DB11/ 238-2004《车用汽油》。
DB11/ 238-2004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废止。
本标准与DB11/ 238-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车用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5号”修改为“90号,93号,97号";—增加车用汽油中的甲醇含量为“不大于0.3%(质量分数)”;—增加车用汽油中的锰含量为“不大于0.006g/L”;—增加表1关于锰的注c“锰含量是指汽油中以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形式存在的总锰含量,不得加入其他类型的含锰添加剂。
”;—修改车用汽油中的硫含量为“0.005 %(质量分数)”,仲裁分析方法改为SH/T 0689;—修改表1蒸汽压限值中时间段的划分。
原“9月1日—4月30日”改为“11月1日—4月30日”。
原“5月1日—8月31日”改为“5月1日—10月31日”;—将DB11/ 238-2004中第4.3条“本标准车用汽油中应加入能有效清除积碳的清净剂………部门备案。
”修改为“本标准车用汽油中应加入符合GB 19592要求的汽油清净剂。
”。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昆生、宋国建、刘雪涛、周巧霖、方茂东、刘双喜、王建昕、帅石金、付兴国、徐小红、兰玲、张鹏、周旭光、张哲民、王洁青、倪蓓、王福江。
车用汽油标准
车用汽油标准
汽油是一种重要的汽车燃料,为了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燃料的质量也许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为了确保汽车能够正常运行,国家制定了汽车汽油的国家标准(GB17930-1999),该标准规定了汽油的各项性能指标及其限值。
首先,汽油的粘度和热值是最重要的指标。
GB17930-1999规定,普通汽油的粘度范围为2.0-4.0mm2/s,热值应为42.7MJ/kg或以上。
此外,汽油的轻烃含量也是重要的指标,其中乙烷含量应不大于5%,丙烷含量应不大于1.5%,甲烷和烯烃含量应不大于1.5%。
其次,汽油的抗爆性也是重要的指标。
GB17930-1999规定,采用燃烧器测定的汽油的抗爆性应大于普通汽油的抗爆性,而普通汽油的抗爆性应大于或等于90%。
此外,汽油的极性组分含量也是重要的指标,GB17930-1999规定,汽油的极性组分含量应小于等于3.5%,这有助于确保汽油的热稳定性。
最后,汽油的含水率也是重要的指标,GB17930-1999规定,汽油的含水率应小于等于0.2%,这有助于确保汽油的热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汽车汽油的质量是汽车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国家制定的汽车汽油标准(GB17930-1999),为汽车汽油的质量提供
了规范,其中粘度、热值、轻烃含量、抗爆性、极性组分含量和含水率等指标均有严格的限值规定。
中国燃油标准
中国燃油标准
中国燃油标准(GB 17930)是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的,主要规定了汽油、柴油、液化
石油气等燃料的质量要求和限值。
这些限制包括硫含量、苯含量、芳
烃含量、饱和蒸气压等指标,旨在保障机动车辆的排放控制和车辆运
行的可靠性。
中国燃油标准自2005年实施以来,借助于用更干净的燃料来减轻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初步取得了相对的成功。
但是,由于中国市场存在大
量由此标准外进口的液化石油气和其他劣质的燃料,所以汽车尤其是
柴油车的排放问题一度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逐
步引导和推广使用更清洁、绿色的燃料,包括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等。
随着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与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中国燃油标准将继续
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减少交通污染和能源消耗,并为更加清洁的城市空气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燃油标准在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保护环境方面,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提高空气质量,还需要不断加强监督和执法,以及推广新能源技术和绿色出行方式。
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和改善,以实现经济、环保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对修订《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项目编号:20120002-Q-469。
2目的和意义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
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量达到1826万辆,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23.5%。
汽车的大量使用,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分担率不断上升,为此,为了降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数量,改善大气环境,中国目前正在制定我国未来第V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
为了满足这一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需要高质量的车用汽油与之相配套。
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了2012年北京市制定第V阶段地方标准时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对某些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强制理由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4月27日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GB 17930-2011《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2012年5-6月,接到任务后,课题组首先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情况和国外标准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炼厂的状况开展调研。
由于本次标准制定的时间要求非常急迫,难于遵循过去在GB17930-2006和GB 17930-2011起草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此经课题组研究,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北京地方标准研究的相关数据。
编写《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向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及有关单位发送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对修订《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项目编号:20120002-Q-469。
2目的和意义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
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量达到1826万辆,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23.5%。
汽车的大量使用,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分担率不断上升,为此,为了降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数量,改善大气环境,中国目前正在制定我国未来第V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
为了满足这一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需要高质量的车用汽油与之相配套。
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了2012年北京市制定第V阶段地方标准时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对某些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强制理由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4月27日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GB 17930-2011《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2012年5-6月,接到任务后,课题组首先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情况和国外标准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炼厂的状况开展调研。
由于本次标准制定的时间要求非常急迫,难于遵循过去在GB 17930-2006和GB 17930-2011起草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此经课题组研究,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北京地方标准研究的相关数据。
编写《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向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及有关单位发送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工作。
根据WTO/TBT技术法规的要求,从防止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本标准确定为条款强制性国家标准。
4 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情况自2000年开始,国外在车用汽油质量升级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不断降低车用汽油中的硫含量。
这是由于随着汽车尾气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需要采用先进的汽车发动机技术和尾气后处理装置,而这些措施的实施对燃料中的硫非常敏感,需要大幅度地降低车用汽油中的硫含量才能保证这些先进措施的有效实施,以达到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排放的目的。
综观欧洲车用汽油标准的发展可以看出,自2000年开始,欧洲就在实施不同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的同时,不断地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水平。
如2000年开始推行欧III阶段排放时,要求车用汽油中的硫含量不大于150mg/kg;2005年开始实施欧IV阶段排放时,将车用汽油中的硫含量下降到不大于50mg/kg;2009年实施欧V阶段排放时,就要求车用汽油中的硫含量不得高于10mg/kg。
在美国,根据EPA的要求,自2004起全美车用汽油中的平均硫含量应不大于30mg/kg。
日本在车用汽油标准方面,基本参照了欧洲的发展趋势,在其现行的JIS K2202:2007《车用汽油》标准中,要求车用汽油中的硫含量不大于10mg/kg。
现行的GB 17930-2011《车用汽油》标准中,规定了两个对应不同排放阶段要求的车用汽油质量要求,并且明确规定了我国全面实施标准中表2的过渡实施期至2013年12月30日。
此次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安排,该标准应于2012年底前完成报批工作,为此在本标准批准和发布之时,应该是全国范围内生产满足GB 17930-2011表1所规定的第III阶段的车用汽油,部分地区实施GB 17930-2011表2所规定的第IV阶段的车用汽油。
考虑到标准实施的衔接问题,为此本修订标准规定了三个不同质量水平的车用汽油,即表1为车用汽油(III)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表2为车用汽油(IV)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表3为车用汽油(V)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以满足我国不同阶段的排放要求。
5本标准与GB 17930-2011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差异本标准与GB 17930-2011标准在技术上的主要差异是增加了表3 车用汽油(V)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其与表2所规定的车用汽油(IV)相比,其主要技术主要差异如下:(1)修改了车用汽油的牌号,由90/93/97修改为89/92/95;(2)降低了车用汽油的硫含量,由不大于50mg/kg修改为不大于10mg/kg;(3)降低了汽油的烯烃含量,其体积分数由不大于28%修改为不大于25%;(4)降低了汽油夏季蒸气压的上限值;(5)降低了汽油中的锰含量,其含量由不大于0.008mg/L修改为不大于0.002mg/L。
下面就这些技术指标的变化情况做详细的说明。
5.1 汽油牌号我国目前的汽油牌号是以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来命名的。
分为90、93、97,并对90、93号汽油的抗爆指数做了规定。
汽油辛烷值是衡量汽油在气缸内抗爆震燃烧能力的一种数字指标。
汽油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时会造成末端混合气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进而会有自燃(爆震)的倾向,汽油的辛烷值表征了抑制这种自燃的能力。
目前市售的汽车一般安装了爆震传感器,可以根据轻微爆震引起的发动机震动,自动调整点火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爆震的产生,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需要适当的辛烷值与之相匹配。
众所周知,此次修订的第V阶段的车用汽油标准最为关键的指标变动在于将汽油中的硫含量由不大于50mg/kg降低到不大于10mg/kg,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降硫目标,目前在炼油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技术工艺是加氢脱硫和吸附脱硫,而这些技术工艺在降硫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将汽油中的烯烃饱和,使之转化为辛烷值较低的链烷烃。
这样就造成了炼厂汽油池辛烷值的整体下降。
由于目前国内炼油行业缺乏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技术手段,如异构化、烷基化工艺等,因此大幅度地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必将会导致未来国内汽油辛烷值的下降。
根据研究表明(1~3),不同的降硫技术对于汽油辛烷值的降低程度是不同的,即使采用目前对辛烷值影响最小的临氢吸附脱硫(S-Zorb)技术,当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低到10mg/kg以下时,其抗爆指数也会损失0.5个单位左右。
自2000年我国启动车用燃料的清洁化行动以来,考虑到由于降硫和降烯烃,会导致国内汽油池辛烷值的下降,为了保证汽油的辛烷值,国内引入了汽油抗爆添加剂—三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汽油辛烷值不足,使国内的汽油辛烷值可以维持在90、93和97。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MMT在国内使用量的逐渐增大,汽车行业发现了其对发动机及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损伤,极力反对在汽油中使用MMT。
为此在车用汽油(V)中,要求不得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其指标限值为不大于0.002g/L,这也与2009年欧盟议会发布的2009/30/EC指令要求一致。
由于禁止使用含锰添加剂,这样就势必加大了汽油辛烷值的降低趋势。
据有关研究标准表明(4),在不同的汽油调合组分中添加MMT使锰含量达到9mg/L时,汽油的RON一般可以提高1~1.7个单位。
鉴于此次标准修订,不仅降低了汽油中的硫含量,同时也限制了含锰添加剂的使用,为此适当降低国内汽油辛烷值的要求是适宜的。
国外对于汽油牌号的设置没有统一的模式,都是根据各自国家的炼油工业特点和车辆的要求出发的。
如目前欧盟车用汽油标准中仅规定了95号优级汽油的技术要求,对于普通汽油则是由各成员国根据自己国情而设定;日本的汽油标准则是规定了2个牌号的汽油,即1号汽油的RON不低于89,2号汽油的RON不低于96,且1号汽油的消费量约占日本消费量的80%以上;美国则是根据抗爆指数,将汽油分为87、89和91+三个等级。
此次对国内汽油牌号作相应调整后,不仅规定了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同时也对抗爆指数进行了规定,即分别不低于84、87和90,应该说我国汽油的辛烷值水平基本上与国外水平相当。
由于本次标准修订的时间要求非常短,很难完成以往研究中的相关台架和车辆耐久性性考核试验,为此我们参考了北京地方标准制定的研究结果。
在北京地方标准制定过程中,为了考虑硫含量和牌号变化对实际车辆行驶和排放的影响,北京市环保局组织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等有关单位,开展了相关的研究试验。
试验采用了16辆轻型车,分别进行了16万公里的耐久性试验。
从取得的试验结果看,使用京标V汽油行驶16万公里耐久试验后,车辆排放能够满足轻型汽车国Ⅴ阶段的排放要求,同时对于车辆的正常使用不会产生影响。
5.2 硫含量硫含量是车用汽油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来表征车用汽油的腐蚀性能以及对尾气控制装置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产品中的硫含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一直在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车用汽油中硫的存在会导致车辆尾气排放处理系统的中毒,从而大幅度降低有害气体的转化效率,造成排放过量,严重影响环境。
为此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车用汽油中的硫含量,以降低车辆尾气排放,保护大气环境。
从欧洲在执行不同阶段排放法规时对车用汽油中硫含量的要求(表1)可以看出,欧盟在实施欧V排放阶段时要求车用汽油中的硫含量限值必须低于10mg/kg。
为此在本次标准修订中,参照欧盟对车用汽油中硫含量的规定,本标准将车用汽油中的硫含量规定为“质量分数不大于10mg/kg”。
表1 欧洲执行不同阶段排放要求时对汽油中硫含量的要求汽油中的硫含量测定方法可以采用SH/T 0689《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它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GB/T 11140《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X射线光谱法》和SH/T 0253《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方法。
在测定结果有异议时,以SH/T 0689《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它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5.3 汽油组成众所周知,烯烃和芳烃是汽油池中辛烷值的主要贡献者,但是由于烯烃的化学活性,会通过蒸发排放造成光化学污染;同时它也容易在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形成沉积物,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芳烃也可增加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的形成,并促使CO、HC 排放量增加,尤其是增加苯的排放,因此在汽油标准中应对其含量进行适当的控制。
由于我国原油的特点是密度大、含蜡量高、轻馏分含量少,因此所有早期建设的国内炼油企业的二次加工手段都是以催化裂化为主,催化重整能力偏低,烷基化、MTBE等高辛烷值组分生产装置能力不足。
虽然近些年来,由于汽油质量提升的需要,国内炼油企业的装置改造在不断加快,其加氢和重整加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国内炼油装置结构的特点,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催化裂化组分汽油作为国内汽油池主体的格局不会有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