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3.4 二氧化碳 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第4节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跟压强成反比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④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人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3.下列是小科完成CO₂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 A.气密性检查 B.添加试剂C.制取并收集气体 D.气体验满4.图3-4-1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3-4-1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灭火 B.制汽水 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6.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B.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可用作制冷剂C.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呼吸作用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9.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如图3-4-2所示),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₂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₂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₂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₂不支持燃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错误的是( )A.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B.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D.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都不可能用到的装置是( )A.B.C.D.12.图3-4-3是“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二氧化碳(2)科学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二氧化碳(2)科学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二氧化碳(2)科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选用的仪器是A.导管B.酒精灯C.试管D.带孔橡皮塞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B.C.D.二、填空题3.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CO2的装置。

(1)指出仪器名称:A ;B ;C 。

(2)如果用该装置制CO2,那么如何证明C中已集满CO2?。

(3)已集满CO2的集气瓶应如何放置?。

(4)使用该装置时应注意:①长颈漏斗的下端。

②导气管应插入集气瓶的。

4.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认真研究了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对其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3)说明该同学进行实验装置改进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检查乙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

5.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发现上层蜡烛先熄灭,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6.实验室中,利用图甲中的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3)小伟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反应)。

专题3.4二氧化碳-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试卷和答案)

专题3.4二氧化碳-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试卷和答案)

专题3.4二氧化碳-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的
B.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C.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D.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2.某学生将燃着的镁条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瓶底有白色物质。

对此现象他作如下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CO2能支持某些可燃物燃烧
B.黑色颗粒可能是碳
C.白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镁
D.白色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镁
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B .
C .
D .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量取35ml液体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收集CO2气体4.下图有关CO2实验,其中只能证明CO2的物理性质的是()
A .
B .C

D .
5.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

其中错误的是()
6.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下列气体,若将它们分别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CO2B.H2C.O2D.空气
7.下面是CO2、O2的自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第1 页,共7 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 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下 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下3.4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72.0分)1.科学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镊子夹取一块冒着“白气”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温度﹣74℃)放入气球内,并迅速扎紧气球。

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气球快速鼓起,同时在气球底部的外壁观察到“白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B. “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 “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D. 气球鼓起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色火焰3.已知甲、乙、丙、X是4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图。

则甲和X可能是()A. S和O2B. C和O2C. 02和FeD. CO和CuO4.下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洗气:除去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浓硫酸,气体从b端进气,B. 检验:证明O2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澄清石灰水,气体从d端进气C. 集气: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装满水,气体从装置的d端通入D. 病人输氧:瓶内盛放水,再将O2从b端通入,即可加湿氧气又能观察气体速度5.要学好科学,必须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以及相关原理。

下列有关概念、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木材着火可以用水浇灭,是因为水汽化吸热使得木材的着火点降低了B.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C. 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现象不明显可能是排水法收集结束时瓶内有水残留D. 选择保险丝时,应使电路中正常工作的电流等于或稍小于保险丝的额定电流6.7.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4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4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4二氧化碳》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18 年 10 月 17 日(农历 9 月初 9)是重阳节,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大气密度越来越大B. 大气压强逐渐减小C. 水的沸点逐渐降低D. 大气中的氧气逐渐稀薄2.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研究出“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实现了把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出汽油。

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 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 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 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3.甲、乙、丙、丁是四种化合物,其中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实现转化,“﹣”表示两端物质可发生反应),则甲为()A.NaClB. NaOHC. CaCO3D. Ca(OH)24.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试液的干燥棉球。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最准确的是A. ①变红,③不变红B. ④变红,③不变红C.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5.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是不纯净的,为证明该气体中含有多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 无水硫酸铜、硝酸银溶液、石灰水B. 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C. 硝酸银溶液、石灰水、无水硫酸铜D. 氯化钙、石蕊试液、水6.电动车上用的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

如果不慎将硫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A. CO2B. SO2C. H2OD. NO27.科学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镊子夹取一块冒着“白气”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温度﹣74℃)放入气球内,并迅速扎紧气球。

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气球快速鼓起,同时在气球底部的外壁观察到“白霜”。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二氧化碳(1)科学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二氧化碳(1)科学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二氧化碳(1)科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事实能够说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CO2而不是N2?A.集气瓶放在桌上,瓶中气体是无色的B.闻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没有气味的气体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熄灭D.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2.下列是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A.人工降雨B.植物光合作用C.制化肥、纯碱D.灭火器灭火3.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A.B.C.D.4.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子吊入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测量地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B.测量地窖内氧气的含量C.主要是为了照明D.给地窖升温,防止进入时冻伤5.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液态CO2立即变成气态CO2,喷洒在燃烧物火焰上灭火时,对此过程的有关解释错误的是A.CO2降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B.CO2由液态变气态时,从周围吸热C.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CO2由液体变气体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6.下列能将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瓶气体鉴别出来的方法是A.加入澄清石灰水B.用燃着的木条C.用紫色石蕊试液D.用托盘天平称量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①从b端通入氮气;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⑤从a端通入氮气;⑥从b端通入二氧化碳。

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A.④⑥⑤②⑥B.④③⑤②③C.④①③①②D.④③①②③二、填空题8.某同学设计了一组探究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如图所示)。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第4节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 练习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第4节 二氧化碳同步练习 练习

第节二氧化碳知识点❶二氧化碳的性质1.以下微粒中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A.碳原子和氧原子B.碳元素和氧元素C.二氧化碳分子D.碳原子和氧分子2.图B3-4-1中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图B3-4-13.[2021·台州]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图B3-4-24.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A.可使燃烧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B.可降低燃烧物着火点C.可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D.可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且密度比空气大知识点❷二氧化碳的制取5.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广口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B.大试管、集气瓶、水槽、导管C.酒精灯、广口瓶、漏斗、烧杯D.烧杯、玻璃棒、长颈漏斗、集气瓶6.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图B3-4-3所示,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图B3-4-37.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装入大理石;④参加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

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8.以下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不能到达目的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B.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二氧化碳用于提高温室农作物产量知识点❸二氧化碳的应用9.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物质,以下各项应用与二氧化碳无关的是()A.人工降雨B.用作燃料C.灭火D.制碳酸饮料10.如图B3-4-4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图B3-4-4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11.[2021 ·绍兴]因为“1 L水中大约能溶解1 L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常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2.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A. B.C. D.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 防止空气污染B.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制取CO24.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 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C. 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火,上层蜡烛后熄灭D. 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5.实验室做了有关CO2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中的药品是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B. 乙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CO2已集满C. 丙中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说明CO2气体显酸性D. 丁中的现象说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6.打开碳酸饮料汽水瓶盖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这个事实说明()A. 碳酸饮料中不含二氧化碳B. 二氧化碳难溶于水C. 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D.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7.区别两瓶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A. 在托盘天平上称量B.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底观察C. 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D. 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观察8.以下对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B.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C. 二氧化碳有毒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9.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A. AB. BC. CD. D10.用下图装置进行CO2性质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证明是CO2使石蕊变红B. ②可用于检验CO2气体C. ③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D. ①②③只能验证CO2化学性质11.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 B.C. D.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液体变红,说明CO2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 检验家用液化石油罐的罐阀或减压阀是否漏气可用肥皂水C. 干冰和可燃冰都是纯净物,化学式相同,都为H2OD.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13.下图是模拟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的检验等的综合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 本实验过程涉及到2个化学反应B. 1处变红C. 制备二氧化碳需要加热才能进行D. 3处会产生白色浑浊14.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溜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⑤二、填空题15.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3.4节练习以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为研究CO2 与NaOH 是否反应,下列设计最合理的是( )A. B.C. D.2.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 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A. B.C. D.3.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说明CO2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 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B. 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C. 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D. 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 是酸B.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 酸性溶液的pH 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 小于7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 二氧化碳能使点燃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点燃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C.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6.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进行研究,以下关于此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有气泡产生B. 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C. 贝壳逐渐溶解D.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7.实验室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制取的气体先后经过甲、乙两装置。

下列关于甲、乙两装置导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A. a接cB. a接dC. b接cD. b接d8.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⑤9.用玻璃管向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吹气,过一会再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 )A. 紫色→红色→紫色B. 紫色→蓝色→红色C. 蓝色→红色→紫色D. 红色→紫色→蓝色10.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A.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B.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C. 干冰用作致冷剂D. 灯管内充入稀有气体做霓虹灯1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A. 1处B. 2处C. 3处D. 4处12.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④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⑤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A. ②④⑤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①③④⑤13.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A. 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B.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 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14.小兵同学在参考书上发现,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于是他到实验里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

你认为他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某些金属的燃烧不能用CO2灭火B. 该反应放出热量C. 该反应的实质是Mg与CO2中混有的O2反应D.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很快二、填空题15.如图所示,小明要利用实验装置图制取收集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2)若小明选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2)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填序号)A. 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B. 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C. 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3)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则瓶中的固体为________。

17.某学校的科学探究小组为了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应把A 装置与________装置连接。

(2)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________。

18.在学习碱的性质时,为了验证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老师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试管中的液面变化情况。

实验二:如图乙,向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观察U 形管(装有红墨水)两端液面的变化情况,请问:(1)实验二中若观察到U 形管左端液面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与实验一相比,同学们认为实验二更合理,因为它排除________对实验的干扰。

19.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

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__毫升。

20.大量排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得到公认。

控制大气中CO2含量刻不容缓。

(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大气中部分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科学家提出用某些溶液来吸收CO2,从而将CO2从工业尾气中“捕捉”出来。

适合“捕捉”CO2的溶液有________。

(写出一种)三、解答题21.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 的排放,或将CO2 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 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 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________。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 溶液100 千克。

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 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2.为确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

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记录的前18分钟的数据如下表:(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图中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________。

(2)结合表格分析,6克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________;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__。

(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23.现有三瓶气体已失去标签,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24.教你自制汽水!取一个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约80%的冷开水,再加入蔗糖果味香精,然后加入2g 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3g柠檬酸,立即将瓶盖压紧即可.(提示: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1)喝了这类汽水饮料后会打嗝,其原因是________;(2)小明向自制汽水中添加紫色石蕊溶液,发现________,(3)小华将小明加紫色石蕊溶液后的液体进行加热煮沸后该现象仍然存在,原因是________.25.大量排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己得到公认。

控制大气中CO2含逞刻不容缓。

(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其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一些城市在大型建筑的屋顶种植当地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来降温,从而减少空调使用,这种“绿色屋顶”可以降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科学家提出用某些溶液来吸收CO2,从而将CO2从工业尾气中“捕捉” 出来,适合“捕捉” CO2的溶液有________ 等;(4)某实验小组想制取一定质量的CO2进行研究,现有质量分数为80%的碳酸钙20克,稀盐酸足量,最多可以制得CO2 ________L(该温度和气压下,二氧化碳密度为2g/L)四、实验探究题26.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填字母).(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 装置的________ 口(填“①”或“②”)通入.27. 某校九年级(3)班的几个同学利用鸡蛋壳制取二氧化碳并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1)B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D处烧杯中________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4)写出A处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8.做科学实验应提倡绿色环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