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小的沙粒》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小的沙粒》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小的沙粒》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沙粒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知道沙粒的来源和用途。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沙粒的特点,学会观察、比较、分类。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沙粒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沙子、放大镜、筛子、沙粒图片、沙粒模型、沙粒用途相关物品等。

2.环境准备:清洁的教室、安全的实验操作区。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沙子,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哪里见过沙子?”(2)教师展示沙粒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沙粒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

2.探究沙粒特点(1)教师将沙子倒入筛子,让幼儿观察筛子中的沙粒,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沙粒有哪些特点?”(2)教师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沙粒,比较沙粒的形状、大小、颜色。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沙粒特点。

3.沙粒的来源和用途(1)教师讲解沙粒的来源,如:沙子是由岩石风化而成,河流、沙漠等地方都有沙子。

(2)教师展示沙粒用途相关物品,如:建筑用的沙子、沙袋等,引导幼儿了解沙粒的用途。

4.实践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沙子、筛子、放大镜等实验材料。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沙粒筛选、分类、观察等活动,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分享发现。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引导幼儿深入探究沙粒的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沙粒,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2.请家长协助,让幼儿观察沙子在生活中的用途,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交流。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沙粒的认知程度。

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沙粒,了解沙粒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沙粒的特点:沙粒的颜色、大小、形状、质地等。

2. 沙粒的用途:建筑、过滤、装饰等。

3. 沙粒与生活的关系:沙粒对环境的影响,沙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等。

三、教学准备:1. 沙粒样本:收集各种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沙粒。

2. 工具:放大镜、小桶、小铲子等。

3. 教学图片:沙粒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

4. 教学视频:沙粒的制作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沙粒样本,引导幼儿说出沙粒的特点。

2. 讲解:通过教学图片和视频,讲解沙粒的用途和沙粒与生活的关系。

3. 实践:分组进行沙粒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沙粒的性质。

4.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沙粒的特点和用途。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沙粒,观察并记录沙粒的特点。

2. 评价:通过作业提交和课堂表现,评价幼儿对沙粒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活动:1. 沙粒寻宝游戏:设置一个沙坑,事先藏好一些小玩具和小物品,让幼儿用铲子和小桶挖沙寻宝。

2. 沙粒建筑比赛:提供各种建筑材料,如积木、沙粒等,让幼儿分组进行建筑比赛,看哪组建造的建筑物最稳固、最有创意。

七、教学策略:1. 观察与探索:让幼儿自己观察沙粒,发现沙粒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实践与操作:通过沙粒实验和建筑比赛,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3. 讨论与交流:在课堂上,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拓展:1. 沙粒艺术:让幼儿利用沙粒进行艺术创作,如绘制沙画、制作沙雕等。

2. 沙粒环保:教育幼儿保护环境,注意不要乱扔垃圾,让沙粒保持干净整洁。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表现力。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小小一粒沙》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沙子的特性、沙子的用途以及沙子的分类进行讲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沙子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沙子的特性,知道沙子的分类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沙子的分类和用途。

教学重点:沙子的特性,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沙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盘、沙子、放大镜、筛子、小桶、各种沙子制品。

学具:小铲子、小盘子、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沙坑玩耍,让幼儿亲手触摸沙子,感受沙子的特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展示沙子,讲解沙子的特性,如:无味、无色、细小颗粒等。

b. 介绍沙子的分类,如:河沙、海沙、山沙等。

c. 讲解沙子的用途,如:建筑、过滤、制作工艺品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沙子,描述沙子的特点。

b. 幼儿分组,用筛子将不同类型的沙子进行分类。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出示各种沙子制品,让幼儿猜一猜、认一认,了解沙子的用途。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沙子的特性和用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一粒沙2. 板书内容:a. 沙子的特性:无味、无色、细小颗粒b. 沙子分类:河沙、海沙、山沙c. 沙子用途:建筑、过滤、制作工艺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沙子,描述其特点,并尝试分类。

2. 答案:a. 沙子特点:无味、无色、细小颗粒b. 沙子分类:河沙、海沙、山沙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互动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沙子的基本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沙子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建筑工地,了解沙子在建筑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沙子的用途。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小小的沙粒》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小小的沙粒》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小小的沙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大自然中的朋友》,详细内容为“小小的沙粒”。

通过观察沙粒,让幼儿了解沙子的来源、特征以及沙粒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沙粒的来源、特征,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沙粒的特征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了解沙粒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沙粒样品、放大镜、沙画模板、沙漏、视频资料。

幼儿准备:空沙画瓶、彩沙、小勺、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沙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沙子的兴趣。

2. 讲解沙粒的来源与特征(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向幼儿讲解沙粒的来源、形成过程以及沙粒的特征。

3. 实践操作(10分钟)(1)观察沙粒: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沙粒,描述沙粒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沙画制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彩沙、小勺、画纸等材料进行沙画创作。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沙漏,引导幼儿观察沙粒在沙漏中的流动,让幼儿感受沙粒的流动性。

幼儿展示自己的沙画作品,与同伴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沙粒的来源: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化、水流等作用,形成沙粒。

2. 沙粒的特征:形状多样、颜色丰富、质地松散、具有流动性。

3. 沙粒的应用:沙画、沙漏、建筑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沙粒制作一幅自己喜欢的沙画。

2. 答案:幼儿完成沙画作品,家长协助拍摄照片,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交流,让幼儿了解了沙粒的来源、特征及其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沙画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对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进行评价。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自然现象,如水、风、石头等,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精彩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精彩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精彩教案沙子幼儿教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材,涉及第三章“探索自然材料”和第六节“沙子的奇妙世界”。

教学内容包括:沙子的基本特性、沙子的来源、沙子的用途以及如何利用沙子进行创意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沙子的基本特性,如触感、颜色和形状。

2. 培养幼儿对自然材料的探索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沙子创意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沙子的基本特性和用途的认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创新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盘、沙子、小铲子、筛子、容器、图片等。

学具:小塑料桶、小勺子、模具、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沙坑边,让幼儿观察和触摸沙子,感受沙子的特性和质地。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沙子的图片,讲解沙子的来源、基本特性和用途,引导幼儿关注自然材料。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沙子筛分游戏,观察沙子的颜色和形状,培养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创意沙子游戏(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沙子进行创意游戏,如堆沙堡、挖沙坑等。

幼儿发挥想象,用学具创作自己的沙子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沙子的奇妙世界2. 板书内容:沙子的基本特性:触感、颜色、形状沙子的来源:河沙、海沙、沙漠沙沙子的用途:建筑、过滤、游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沙子创作一幅画要求:发挥想象,运用沙子的颜色和形状,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画作。

2. 答案示例:幼儿可以创作一幅海滩景色,用沙子的不同颜色表现海浪、沙滩和天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沙子特性的掌握程度,以及创意沙子游戏的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沙滩实地观察,了解沙子的生态环境。

引导幼儿关注沙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沙画、沙雕等艺术形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3. 创意沙子游戏的实施4.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示例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内容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难点解析:沙子的基本特性和用途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难点。

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

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

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教案一:《小小的沙粒》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沙的特性: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

2、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3、让幼儿在感知沙的特性基础上发现沙的好处、用途。

并懂得珍惜沙,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为幼儿提供一个大沙坑,各种玩沙工具(铲子、筛子、印模)等,人手一个塑料杯、小勺子。

活动过程:(一)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认识沙的特性。

1、组织幼儿自由玩沙。

让幼儿在沙池里自由地玩沙子。

可以光着脚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用铲子、小桶、筛子等玩具玩沙子,让幼儿互相合作进行游戏。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沙的特性。

(1)沙是没有气味的。

教:"小朋友们玩沙子都很高兴,现在我想请大家闻一闻沙子,你们觉得怎么样?"(是没有气味的)(2)沙子不溶于水。

教:"小朋友,你们试过用奶粉冲牛奶吗?""我们现在试一下用奶粉冲牛奶,好吗?" 教师先将奶粉倒进空玻璃杯,并画上一条黑线,然后倒进开水,用勺子搅一搅,让幼儿发现奶粉是溶于水的。

教:"原来奶粉是溶于水的,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水子能溶于水吗?""不知道。

" "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吧!" 教师引导幼儿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内,然后画上一条线,再用勺子搅拌一下,把塑料杯放在旁边。

过了会等沙沉淀后,引导幼儿观察画线,得出沙是不溶于水的。

(3)沙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小朋友,请你们用手摸一摸沙,有什么感觉,用手抓一抓沙,看看手上怎么样?手上的沙是怎样的?" 幼:"摸起来软软的,沙子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 教:"现在我们用筛子来筛一下小石头和沙子,会怎么样呢?" 幼:"我看到沙子能从筛子上漏下来,小石头不行。

" 教:"筛过的沙子和没筛过的沙子有不同吗?"(特别细、小、软)教:"为什么我们用手、脚在沙上印手印、脚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 幼:"因为沙子很细小、柔软。

2024年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小小的沙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沙子的基本特性,观察沙粒的形状和颜色,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沙子的基本特性,如质地、颜色等;2. 学会观察沙粒的形状和颜色,提高观察能力;3.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沙粒的形状和颜色的观察。

教学重点:沙子的基本特性及幼儿的观察、探索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沙盘、放大镜、沙子、筛子、小桶等;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去沙滩玩耍,让幼儿亲身感受沙子的质地,引发幼儿对沙子的兴趣。

2. 讲解沙子的基本特性(5分钟)教师用沙盘展示沙子,讲解沙子的质地、颜色等基本特性。

3. 观察沙粒的形状和颜色(5分钟)幼儿分组使用放大镜观察沙粒,记录沙粒的形状和颜色,填写观察记录表。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几种典型的沙粒,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沙粒的特点。

5.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用彩泥模仿沙粒的形状,进行创作。

6. 沙子分类游戏(5分钟)教师将沙子进行分类,让幼儿根据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作成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沙子的基本特性质地:粗糙、细腻颜色:黄色、白色、黑色等2. 沙粒的形状和颜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或户外的沙粒,画出沙粒的形状和颜色。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让幼儿了解了沙子的基本特性,观察了沙粒的形状和颜色,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继续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了解沙子的用途,如建筑、过滤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小小的沙粒》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小小的沙粒》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小小的沙粒》含反思评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奇观》中的第二节《小小的沙粒》。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沙子的来源、沙粒的特征、沙粒的分类及沙子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沙子的来源,认识沙粒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对沙粒的分类和观察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通过沙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沙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沙粒的分类和用途。

教学重点:沙子的来源、沙粒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盘、放大镜、沙子样本、沙粒分类卡片、沙子用途图片。

学具:小铲子、小盘子、沙子、水、小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沙坑玩耍,让幼儿亲身感受沙子的质地,引发幼儿对沙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展示沙盘,讲解沙子的来源。

b. 通过放大镜观察沙粒,让幼儿了解沙粒的特征。

c. 展示沙粒分类卡片,引导幼儿进行沙粒分类。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小铲子、小盘子、沙子、水进行沙粒分类,观察不同类别的沙粒特点。

4. 沙子的用途(5分钟)a. 教师展示沙子用途图片,让幼儿了解沙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b. 讨论沙子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小小的沙粒2. 内容:a. 沙子的来源b. 沙粒的特征c. 沙粒的分类d. 沙子的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附近的沙子,与家长一起进行沙粒分类,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观察,完成沙粒分类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沙粒的分类和观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沙子用途方面,部分幼儿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下次课程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沙子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沙子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开展沙子创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对沙粒有基本的认识,了解沙粒的来源、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操作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和耐心等待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沙粒的来源:沙滩、沙漠、河床等。

2. 沙粒的特点:颜色、大小、形状、质地等。

3. 沙粒的用途:建筑、过滤、美容等。

三、教学准备1. 沙粒样品:分别来自沙滩、沙漠、河床等不同地方。

2. 放大镜、塑料容器、筛子等观察工具。

3. 沙粒用途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沙粒样品,引导他们说出沙粒的来源。

2. 观察比较: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沙粒,比较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和质地。

3.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沙粒特点,讨论沙粒的用途。

4. 操作活动:分组进行沙粒筛选实验,让幼儿体验沙粒的过滤作用。

5. 总结:回顾沙粒的特点和用途,引导幼儿认识到沙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和表达方面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分享和耐心等待情况,评价他们的社交能力。

3. 收集幼儿对沙粒的认识和想法,了解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活动活动名称:沙粒分类大挑战活动目标:让幼儿能够根据沙粒的特性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各种特性的沙粒,如大小、颜色、质地等不同。

活动过程:1. 教师出示各种特性的沙粒,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邀请幼儿尝试将这些沙粒按照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类。

3.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分类的结果,并分享分类的方法。

活动延伸:让幼儿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对物品进行分类。

七、教学活动活动名称:沙粒建筑大师活动目标:让幼儿能够使用沙粒进行建筑创作。

活动准备:沙粒、容器、小铲子等建筑工具。

活动过程: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不同的建筑,并邀请幼儿尝试使用沙粒进行建筑创作。

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沙粒和建筑工具进行创作。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小探索家》教材中的“沙子世界”章节,详细内容涉及沙子的基本特性、沙子的来源以及沙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沙子的基本特性,如触感、颜色、形状等。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沙子的来源和应用,以及沙子的基本特性。

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沙子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沙盘、沙子、水、小铲子、筛子、放大镜等。

学生准备:小桶、小铲子、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沙坑旁,让幼儿观察沙子的颜色、触感等,引发幼儿对沙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沙子的来源、基本特性以及沙子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对沙子有更深入的了解。

3. 随堂练习(15分钟)a. 用小铲子、筛子等工具,将沙子进行筛选和分类。

b. 观察沙子在加水后的变化,了解沙子的吸水性。

六、板书设计1. 《沙子世界》2. 内容:a. 沙子的基本特性:触感、颜色、形状等。

b. 沙子的来源:大自然中的岩石风化、河流冲刷等。

c. 沙子的应用:建筑、过滤、玩具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沙子创作一幅画答案:幼儿可以自由发挥,用沙子和彩笔在画纸上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 作业题目:记录沙子的吸水性答案: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记录沙子在加水前后的变化,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呈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沙子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兴趣。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沙子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实践情景引入1. 教师在实践情景引入时,应注重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四章《玩转沙土》,详细内容围绕沙子的特性、来源以及沙土游戏进行讲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沙子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沙子的基本特性,了解沙子的来源及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沙子的特性和来源。

教学重点:沙土游戏的操作和沙子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盘、沙子、水、筛子、小铲子、小桶等。

学具:每组一份沙盘、沙子、水、筛子、小铲子、小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沙盘,引导他们关注沙子的外观、质地。

(2)邀请幼儿触摸沙子,让他们描述沙子的感觉。

2. 讲解沙子的特性与来源(10分钟)(1)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沙子的特性,如:沙子的颜色、形状、质地等。

(2)介绍沙子的来源,让幼儿了解沙子与大自然的关系。

3. 沙土游戏(15分钟)(1)分组进行沙土游戏,引导幼儿利用沙子、水、筛子等工具进行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一个沙土作品,讲解制作过程。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作品的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沙土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小小一粒沙》2. 内容:(1)沙子的特性(2)沙子的来源(3)沙土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沙子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或物品。

(2)观察生活中的沙子,描述其特点。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幼儿对沙子的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沙土游戏。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精品教案《小小的沙粒》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精品教案《小小的沙粒》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精品教案《小小沙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小小沙粒》这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自然奇观》中第二节内容,详细介绍沙粒特点、分类以及沙子形成过程。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孩子们解沙粒奥秘,培养他们观察自然、探索科学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沙粒基本特点,解沙子形成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类、表达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沙粒分类及沙子形成过程。

2. 教学重点:沙粒特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沙粒、放大镜、沙盘、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沙粒、放大镜、画纸、彩笔、小盘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幼儿去幼儿园沙坑玩耍,观察沙坑中沙粒,引导幼儿思考:为什沙粒会有大小不一?它们都是从哪里来?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沙粒,让幼儿通过放大镜观察沙粒特点,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2)讲解沙子形成过程,让幼儿解沙粒是从岩石经过风化、水流等自然作用逐渐磨损而成。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些沙粒和放大镜,让他们自己观察并分类。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沙粒2. 板书内容:(1)沙粒特点:大小不一、颜色多样、形状各异(2)沙子形成过程:岩石→风化→水流→沙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沙粒形状,并涂上相应颜色。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画出沙粒形状并涂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沙粒有更深入解。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幼儿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收集不同种类沙粒,观察它们差异。

(2)组织幼儿去海边游玩,实地观察沙粒特点和沙子形成过程。

(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解沙粒在环境保护中重要作用,培养他们保护环境意识。

小小的沙粒教案范文

小小的沙粒教案范文

小小的沙粒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沙粒,了解沙粒的来源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育幼儿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沙粒,了解沙粒的来源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沙粒样品:河沙、海沙、沙滩沙等。

2. 图片:沙粒形成的过程、沙粒在不同环境中的样子。

3. 视频:沙粒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4. 活动材料:沙画纸、彩沙、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沙粒样品,引导幼儿说出沙粒的名称和特点。

2. 讲解: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沙粒的来源、形成过程和在不同环境中的样子。

3. 实践:让幼儿用彩沙在沙画纸上创作,展示沙粒的美丽。

五、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类型的沙粒,了解沙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幅关于沙粒的画作,记录幼儿对沙粒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沙粒的认识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沙粒的进一步探究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沙雕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邀请有关沙粒和环境保护的专家进行讲座,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开展沙粒主题的科学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沙粒的性质和变化。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在教学评价环节,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九、家长沟通1. 向家长介绍教案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如协助完成作业、参与沙粒主题的活动等。

3. 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小小的沙粒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对沙粒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幼儿了解沙粒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懂得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1. 沙粒的基本特征:大小、形状、颜色等。

2. 沙粒的用途:建筑、过滤、装饰等。

三、教学难点:1. 沙粒在不同环境中的作用。

2. 沙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沙粒样品:河流沙、海沙、沙漠沙等。

2. 放大镜、容器、工具等。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让幼儿观察沙粒样品,引导他们说出沙粒的特点。

2. 讲解: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沙粒的形成、分类和用途。

3. 实践:让幼儿亲手触摸沙粒,观察沙粒的质地、颜色和形状。

4. 探究:分组讨论沙粒在不同环境中的作用,如沙漠、河流、海滩等。

6. 拓展:邀请家长参与,开展沙粒创意活动,如沙粒画、沙粒建筑等。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沙粒,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六、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沙粒特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注幼儿在讨论和互动中的表达和合作情况,以评估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馈和调整。

如果发现幼儿对某些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可以适当增加讲解的时间或者通过更多实际的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

如果发现幼儿在互动中存在问题,可以提供更多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讨论和活动中。

八、教学延伸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沙粒科学的兴趣,可以组织一些延伸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幼儿亲自去沙滩或者河流边观察沙粒,亲身体验沙粒的特性和作用。

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园进行讲座或者演示,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沙粒科学。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小小的沙粒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小小的沙粒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小小的沙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与生活》第三节《小小的沙粒》。

主要内容包括:沙子的来源、沙粒的特征、沙子的用途以及沙子与环境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沙子的来源和特征,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分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教育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沙粒的特征及其分类。

教学重点:沙子的来源、用途以及环境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盘、放大镜、沙子样本、沙漏、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小篮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幼儿到沙坑玩耍,引导他们观察沙子的颜色、质地等特征。

2. 讲解沙子的来源教师展示沙盘和沙子样本,讲解沙子的形成过程。

3. 探索沙粒的特征(1)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沙粒,描述其形状、大小和颜色。

(2)幼儿分组进行沙粒分类游戏,巩固对沙粒特征的认识。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沙子的用途,如建筑、过滤、制作工艺品等。

5. 随堂练习(1)幼儿用沙子进行创意画,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幼儿讨论沙子的环境保护意义,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六、板书设计1. 沙子的来源2. 沙粒的特征3. 沙子的用途4. 沙子与环境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沙子世界。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沙子相关的创意画。

2. 作业题目:沙子的环保建议。

答案:幼儿提出关于沙子环保的建议,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沙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带领幼儿实地参观沙滩,深入了解沙子的生态环境和环保意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沙粒的特征及其分类。

2. 实践情景引入:沙坑玩耍观察沙子特征。

3. 教学过程:沙粒观察、分类游戏、沙子用途讲解、随堂练习。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2024年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小小一粒沙》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围绕沙子的特性、沙子的用途以及沙子与幼儿的互动展开。

主要包括沙子的触感、颜色、形状等基本特性的认知,沙子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通过沙子游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知沙子的基本特性,如触感、颜色、形状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对沙子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3. 通过沙子游戏,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沙子的特性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操作沙子的兴趣和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沙盘、沙子、筛子、小桶、各种模具、图片等。

2. 学具:小铲子、小桶、模具、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沙坑,让幼儿亲身感受沙子的触感,观察沙子的颜色、形状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讲解沙子的基本特性,让幼儿了解沙子的用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沙子游戏,如挖沙、筛沙、堆沙等,教师巡回指导。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体验,引导幼儿发现沙子的特点。

5. 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创意沙子游戏,如用沙子堆出各种形状、画出图案等,让幼儿自由发挥。

六、板书设计1. 小小一粒沙2. 内容:沙子的特性:触感、颜色、形状沙子的用途:建筑、游戏、艺术等沙子游戏:挖沙、筛沙、堆沙、创意沙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沙子创作一幅画,展现自己的想象力。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沙子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方面的能力,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沙子游戏,共同探索沙子的奥秘。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沙子的应用,分享给老师和同伴。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小小的沙粒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小小的沙粒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小小沙粒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大自然中朋友》,详细内容围绕“小小沙粒”展开。

通过观察沙粒特征,解沙粒形成过程,以及沙粒在我们生活中应用,让幼儿对沙粒有更深入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沙粒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知道沙粒形成过程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热爱,培养幼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沙粒形成过程及沙粒在生活中应用。

2. 教学重点:沙粒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沙粒样品、放大镜、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胶棒、小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幼儿在沙坑玩耍,让幼儿观察沙坑中沙粒,引导幼儿关注沙粒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沙粒样品,引导幼儿观察沙粒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2)讲解沙粒形成过程,让幼儿解沙粒是如何从岩石经过风化、水流等自然作用形成。

(3)介绍沙粒在生活中应用,如建筑、制作工艺品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沙粒,并在画纸上用彩笔描绘出沙粒形态。

4. 小组讨论(5分钟)(1)沙粒有什特征?(2)沙粒是如何形成?(3)沙粒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沙粒2. 板书内容:(1)沙粒特征:形态、颜色、质地(2)沙粒形成过程:岩石→风化→水流→沙粒(3)沙粒应用:建筑、制作工艺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在画纸上画出沙粒形态。

(2)请你说说沙粒在我们生活中应用。

2. 答案:(1)画出沙粒形态。

(2)沙粒在生活中可以用于建筑、制作工艺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沙粒特征、形成过程和应用有更深入认识,但在讲解沙粒形成过程时,部分幼儿可能存在理解困难,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用更生动形象方式进行讲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小的沙粒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小的沙粒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小的沙粒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以“小小的沙粒”为主题,涵盖第五章“自然界的奇迹”第二节“沙子的奥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沙子的来源、特性、分布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沙子的基本特征,知道沙子在我国的分布及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沙子的来源、特性、分布及作用。

难点:沙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粒样本、图片、视频等。

学具:放大镜、小桶、铲子、玻璃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沙土,引导学生思考沙子的来源和特性。

2. 知识讲解: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沙子的来源、分布和特性。

3. 动手实践: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沙粒,了解沙子的微观结构。

4. 案例分析:讲解沙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沙漠的形成、沙尘暴的产生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沙子对环境的影响。

6. 知识拓展:介绍我国沙化土地的现状及防治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六、板书设计小小的沙粒沙子的来源沙子的特性沙子的分布沙子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沙土,描述沙子的外观特征。

2. 调查家乡的沙化土地情况,了解沙子对环境的影响。

3. 思考如何保护沙化土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沙子的来源、特性和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沙漠或沙化土地,亲身感受沙子的特性和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沙子的认识。

同时,可以开展校园沙化土地治理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环保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沙子的来源:需要详细讲解沙子形成的过程,包括河流冲刷、风力侵蚀等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如挖掘、开采等对沙子形成的影响。

小小的沙粒教案范文

小小的沙粒教案范文

小小的沙粒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沙粒,了解沙粒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珍惜资源。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式了解沙粒的特点。

2. 引导幼儿发现沙粒的多种用途。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建立对沙粒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珍惜资源的观念。

四、教学准备:1. 沙粒样品若干,各种形状的沙粒(如圆形、方形、心形等)。

2. 放大镜、塑料袋、容器等观察工具。

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4. 沙粒相关图片和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沙粒样品,引导幼儿观察沙粒的外观、质地等特征。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沙粒的哪些特点?沙粒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是什么感觉?”2. 观察与比较:教师提供各种形状的沙粒,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比较不同形状的沙粒。

提问:“你们发现了沙粒有哪些不同的形状?它们有什么区别?”3. 创意绘画: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用沙粒作画。

可以是沙粒拼凑成图案,或用沙粒填充画纸上的空白部分。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4. 沙粒的用途:教师展示沙粒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沙粒在建筑、过滤、美容等方面的应用。

提问:“你们知道沙粒有哪些用途吗?在生活中还能想到哪些用途?”5. 环保教育: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沙粒资源的珍贵性,教育幼儿珍惜沙粒资源,节约使用。

提问:“沙粒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沙粒资源?”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引导幼儿珍惜资源。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沙粒相关的活动,如收集沙粒、制作沙粒画等。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建筑工地、过滤厂等,让幼儿亲身体验沙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沙粒特点和用途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

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沙子幼儿教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奇妙自然”,依据教材第四章“玩转沙土”部分,详细内容包括:沙子的基本特性、沙子的来源、沙子的用途以及沙子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沙子的基本特性,感受沙子的触感,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了解沙子在生活中的用途,提高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沙子的特性和用途的认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盘、沙子、水、筛子、小铲子、小桶、各种沙雕模型。

学具:每人一份沙盘、沙子、小铲子、小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沙坑,让幼儿自由玩沙,观察幼儿在玩沙过程中的表现,适时引导幼儿关注沙子的触感、颜色等特性。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沙盘,引导幼儿观察沙子的颜色、形状、触感等。

(2)教师讲解沙子的基本特性,如沙子的颗粒状、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3)教师介绍沙子的来源和用途,让幼儿了解沙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合作,用沙子和水进行实验,观察沙子的流动性和吸附性。

(2)幼儿用筛子筛选沙子,观察沙子的大小和形状。

(3)幼儿尝试用沙子进行沙雕创作,培养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一粒沙2. 板书内容:沙子的特性:颗粒状、流动性、吸附性沙子的来源:大自然中的岩石风化沙子的用途:建筑、过滤、沙雕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沙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答案:沙子可以用于建筑、过滤水源、制作沙雕等。

2. 作业题目:你能用沙子创作一个有趣的作品吗?答案: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沙雕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亲身体验沙子的特性,培养了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了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小一粒沙教案
1
教案一:《小小的沙粒》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沙的特性: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

2、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3、让幼儿在感知沙的特性基础上发现沙的好处、用途。

并懂得珍惜沙,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为幼儿提供一个大沙坑,各种玩沙工具(铲子、筛子、印模)等,人手一个塑料杯、小勺子。

活动过程:
(一)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认识沙的特性。

1、组织幼儿自由玩沙。

让幼儿在沙池里自由地玩沙子。

可以光着脚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用铲子、小桶、筛子等玩具玩沙子,让幼儿互相合作进行游戏。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沙的特性。

(1)沙是没有气味的。

教:"小朋友们玩沙子都很高兴,现在我想请大家闻一闻沙子,你们觉得怎么样?"(是没有气
味的)
(2)沙子不溶于水。

教:"小朋友,你们试过用奶粉冲牛奶吗?""我们现在试一下用奶粉冲牛奶,好吗?"
教师先将奶粉倒进空玻璃杯,并画上一条黑线,然后倒进开水,用勺子搅一搅,让幼儿发现奶粉是溶于水的。

教:"原来奶粉是溶于水的,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水子能溶于水吗?""不知道。

""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吧!"
教师引导幼儿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内,然后画上一条线,再用勺子搅拌一下,把塑料杯放在旁边。

过了会等沙沉淀后,引导幼儿观察画线,得出沙是不溶于水的。

(3)沙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小朋友,请你们用手摸一摸沙,有什么感觉,用手抓一抓沙,看看手上怎么样?手上的沙是怎样的?"
幼:"摸起来软软的,沙子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现在我们用筛子来筛一下小石头和沙子,会怎么样呢?"幼:"我
看到沙子能从筛子上漏下来,小石头不行。

"
教:"筛过的沙子和没筛过的沙子有不同吗?"(特别细、小、软)教:"为什么我们用手、脚在沙上印手印、脚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
幼:"因为沙子很细小、柔软。

"
(4)教师小结:沙子是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的。

(二)幼儿认识到沙的好处及用途。

1、体育运动需要沙。

教:小朋友们都知道沙子是很柔软的,现在我请你们在旁边的水泥路上跳一跳,你们脚有什么感觉,在那儿跳得舒服?"幼儿玩的时候,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幼:水泥地太硬了,跳一下脚就疼了,在沙坑里面脚不疼,在水泥地上跳,一不小心摔了跤,屁股摔得疼死了,要是在沙坑里面就好了。

教:水泥地很硬,沙很软,所以如果攀登架放在沙坑里面,掉下来就不会摔伤。

幼:还有跳远的时候,也要用沙子,叔叔练拳头也要打沙包。

教:对了。

因为沙子很柔软,所以小朋友在体育运动时不容易受伤。

2、建筑工程需要沙。

教:沙子有很多用途,你们在哪儿见过沙?它们有什么用?幼:我看见路边堆了许多沙,是用来铺路的。

教:沙子可以用来铺路,还有如果把沙子、水泥、石头搅拌在一起变得硬邦邦的就可以造房子、造桥了。

幼:我还在电视上看到解放军叔叔用沙袋来堵洪水,沙子可以装在袋子里堵洪水。

3、教育幼儿应珍惜沙子,不能浪费。

教:我们平时玩游戏和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沙子。

盖高楼大厦也要用沙子,沙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所以我们平时在沙地里和沙子玩游戏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把沙子扔到沙地外面,不然的话,沙地的沙就会越来越少,以后就没有沙子和我们玩游戏了,所以小朋友以后应该爱惜沙子,跟沙子做好朋友。

延伸活动: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印模,用湿沙进行印模游戏。

2
教案二:小小的沙粒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2、让幼儿在感知沙的特性基础上发现沙的好处、用途。

并懂得珍惜沙。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照片:玩沙
2、每个桌上放一盘沙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照片:玩沙,幼儿观察。

2、教师:你们看照片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你们喜欢玩沙子吗?
谁玩过沙子,好玩吗?
想想你玩沙子时用了什么工具?
二、展开
每个桌上放一盘沙子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沙的特性。

(1)沙是没有气味的。

教师:小朋友们玩沙子都很高兴,现在我想请大家闻一闻沙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是没有气味的)
(2)沙子不溶于水。

教师引导幼儿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内,然后画上一条线,再用勺子搅拌一下,
把塑料杯放在旁边。

过了会等沙沉淀后,引导幼儿观察画线,得出沙是不溶于水的。

(3)沙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用手摸一摸沙,有什么感觉,用手抓一抓沙,
看看手上怎么样?手上的沙是怎样的?
(摸起来软软的,沙子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师:现在我们用筛子来筛一下小石头和沙子,会怎么样呢?
(我看到沙子能从筛子上漏下来,小石头不行。


教师:筛过的沙子和没筛过的沙子有不同吗?
(特别细、小、软)
教师:为什么我们用手、脚在沙上印手印、脚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
(因为沙子很细小、柔软。


(4)教师小结:沙子是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的。

2、幼儿认识到沙的好处及用途。

(1)体育运动需要沙。

教师:小朋友们都知道沙子是很柔软的,请小朋友在木板地上跳一跳,
你们脚会有什么感觉,跳得舒服吗?
(木板地太硬了,跳一下脚就疼了,在木板地上跳,一不小心摔了跤,屁股摔得疼死了。

教师:水泥地很硬,沙很软,所以如果攀登架放在沙坑里面,掉下来就不会摔伤。

(还有跳远的时候,也要用沙子,叔叔练拳头也要打沙包。

)(2)建筑工程需要沙。

教师:沙子有很多用途,你们在哪儿见过沙?它们有什么用?
教师:沙子可以用来铺路,还有如果把沙子、水泥、石头搅拌在一起变得硬邦邦的
就可以造房子、造桥了。

(沙子可以装在袋子里堵洪水。


3、教育幼儿应珍惜沙子,不能浪费。

j教师:我们平时玩游戏和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沙子。

盖高楼大厦也要用沙子,沙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所以我们平时在沙地里和沙子玩游戏的时候要小心,
不能把沙子扔到沙地外面,不然的话,沙地的沙就会越来越少,
以后就没有沙子和我们玩游戏了,
所以小朋友以后应该爱惜沙子,跟沙子做好朋友。

三、结束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印模,用湿沙进行印模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