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公民基本权利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引言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了解并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基本权利保障着每个人在社会中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而基本义务则要求我们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在这份教案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1. 人身权利与自由a) 权利平等:每个公民都有平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不论其种族、国籍、性别、宗教或政治信仰。
b) 生命安全与康复权:每个人都有享受生命安全及健康康复所需的医疗条件的权利。
c) 言论自由: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思想、意见和信仰的自由,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传播信息。
2. 教育与工作权益a) 受教育权: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无论其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或经济状况。
b) 就业与工作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获得就业机会以及公平的工作条件和报酬的权益。
3. 财产与私人生活a) 财产权利:每个人都有私有财产并享受自己财产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
b) 个人隐私保护:每个公民都有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免遭非法侵犯的权利。
三、公民的基本义务1. 遵守法律a) 尊重法律:每个公民都应尊重并遵守国家和社会制定的法律,不得从事违法行为。
b) 主动履行义务: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主动履行税收缴纳、家庭责任等法律规定下的义务。
2. 参与社会和谐发展a) 环境保护责任:每个公民都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可持续发展。
b) 社区服务义务:我们要关心社区并参与社区服务,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培养良好品德a) 诚实正直:公民应当保持诚实、守信的品德,并遵守道德规范。
b) 尊重他人:每个公民都应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不歧视或伤害他人。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依据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
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内容解析:通过活动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权利”,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增强学生权利观念,提高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热爱宪法、热爱国家的情感,激发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素养,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宪法规定的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了解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十九大报告高频词解析》师:通过刚刚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出: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开启了历史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十九大报告高频词统计中,“人民”一词位居第二,通过分析“人民”一词出现的句子,不难看出十九大报告对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庄严承诺,从而体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说到这里,人民幸福之路想要越走越宽,越走越美,那就必须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那公民基本权利都有哪些,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十九大报告,为达成教学目标做好感性和情感铺垫。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政治权利和自由自主学习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地位及内容1.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活动一漫画赏析探讨: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小结: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教学设计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结合时事政治,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际运用。
3.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概念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联性。
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劳动权等。
3.案例分析:结合时事政治,引入具体案例,分析公民权利和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认识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联性。
2.掌握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劳动权等。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案例,提高法堂参与度和互动性。
a.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b.举例说明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c.面对权利受损时,公民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设计一份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练习题,内容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范文
【导语】公民基本权利是公民权中基本的、主要的部分。
通常由宪法加以明确规定。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教版⼋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单元教案范⽂: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分析 【教学⽬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成长及参与公共⽣活中的作⽤;体味公民权利对个⼈、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能⼒⽬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学会依法⾏使权利,提⾼参与社会⽣活的能⼒ 知识⽬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由。
教学过程 ⼀、导⼊新课 ⼀个⼥婴降临⼈间,⽗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化名)。
刘斐在⽗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她6岁上⼩学,12岁步⼊中学校园。
刘斐喜欢绘画,升⼊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家出版社采⽤。
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中毕业的暑假她参加勤⼯俭学,获得1000元收⼊。
在⼈民代表⼤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满意的代表候选⼈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材料中体现了刘斐享有的哪些权利。
提⽰: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权。
⼆、新课讲授 ⽬标导学⼀:政治权利和⾃由 活动⼀:⼩云家的⼀天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云⼀家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成员⼀天的⽣活情境,引导学⽣思考其中体现的公民基本权利,并初步认知这些权利,体会这些权利对于⼀家⼈幸福⽣活的意义,帮助学⽣从具体⽣活中了解权利的⼴泛性,感受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
1.指导学⽣在阅读材料基础上对⼈物具体⾏为所体现的权利进⾏⾃主思考,加深对公民权利的理解。
2.学⽣在⾃主思考的基础上,将⾃⼰的答案在全班分享,提出认知疑惑,展⽰思维过程,开展师⽣之间、学⽣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3.教师适时对学⽣的发⾔进⾏总结、提炼,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学⽣从具体⾏为中加以提升,准确概括和表述基本权利名称,了解其具体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
《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公民基本权利》。
一、说教材《公民基本权利》是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三课《公民权利》的第一框,本课通过事例探究,全面介绍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所具有的基本权利,介绍行使权利的价值与社会意义,引导学生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与社会生活。
二、说教学目标结合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地位、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知识目标定为:(一)、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
(二)、能够认清公民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三)、明确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自觉培养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为: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
四、说教法情景体验法、案例分析法、情境创设法、演示法、问题推进式教学法、习题巩固法、典型分析法。
五、说学法自主学习法、阅读法、讨论法、感悟体验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让学生思考:图片中的人物都享有哪些权利?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片,列举自己所知道的权利。
(二)、新课讲授阅读教材32页“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那些基本权利?学生结合材料思考,明确一些公民的基本权利。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学生阅读教材33页“探究与分享”内容,思考: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通过理解小岩与爸爸的对话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于行使选举权的社会意义的正确认识,进而引发对于如何正确行使选举权的思考。
阅读教材33页正文部分,学习选举与被选举权。
活动一:情境分析案例出示三个情境与表格,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公民享有的权利,通过填写表格,提高对政治权利与自由的理解与认识,明确行使政治权利与自由的内容和意义。
阅读教材33页“探究与分享”,学生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交流汇报,了解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具体途径和形式,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阅读教材34页正文部分,明确行使监督权的社会意义,增强学生行使权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阅读教材34页“相关链接”,学生通过了解某市开展网上评议政府的做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公民基本义务》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尊重社会公德等。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公民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履行公民义务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提高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2.难点: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相关条款,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基本义务?为什么我们要履行公民基本义务?2.呈现(10分钟)呈现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讨论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每组提出几点建议,分享给全班同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使学生认识到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意义、公民权利的保障、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公民权利的理解较为片面,容易忽视权利的边界,滥用权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公民权利,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2.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护他人的权利?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重要性。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公民基本权利,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他们对社会现象和法律法规有一定的认识,但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内涵可能还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提高他们的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认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提高法治观念,培养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内涵。
2.教学难点: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保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关注,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与公民基本权利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认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
3.知识讲解:在学生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特点及其意义进行讲解。
4.情景模拟:设置一组与公民基本权利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行使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课堂讨论:学生就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使和保护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八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1框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3.1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
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
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本框内容教学安排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权利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略知一二,但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
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
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小云一家的权利”“选举人大代表”等案例,结合教材,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涵义。
2、能力目标:阅读教材,结合案例探究,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举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感受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
难点:人身自由。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一、导入新课探究活动一小云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散步。
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小云上学,体现她有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有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有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有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使学生认识到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较片面,容易将权利与权利之间相互冲突,缺乏全面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权利,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权利,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
2.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情景模拟素材,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了解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讨论如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权利。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行使和保护权利的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巩固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锻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_8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教学目标:1.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2.能力目标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3.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宪法保护公民在相关领域享有权利的具体内容理解人权、公民基本权利与一般权利区别和联系一、导入情境剧表演《瞧,这一家子》星期二早餐后,小云背上书包,笑眯眯地对正在收拾碗筷的妈妈说:“妈妈,我们学校今天有我最喜欢的社团活动—叶子有约。
”妈妈说:“是吗,妈妈今天也很开心,因为我的一本诗集即将出版了,下午要去出版社。
”这时,爸爸拿着公文包即将出门凑过来说:“嘿,真巧,小云,你知道吗,爸爸今天要去参加新一届区人大代表选举,很庄严很神圣啊!”这时,奶奶对爷爷说:“老头子,我们一会先去公园晨练,之后去领养老金”。
爷爷拄着拐棍点点头:“听你的,老伴儿,昨天看新闻,听说养老金又长了好多。
”思考: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1.小云上学,体现享有___权2.爸爸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体现享有_权3.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享有_权4.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享有_权二、新课讲授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学习共同体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第一组: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二组:政治自由;第三组社会经济;第四组:文化教育第1板块:政治权利和自由情景剧欣赏:《云妈、云爸、云娃的美好生活》小云爸爸今天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晚上放学回家,小云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
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
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
“小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爸爸拍拍她的肩膀说:”好孩子,爸爸相信你!“她又走到妈妈的房间,看见妈妈正聚精会神地在电脑前打字,走近一看,原来妈妈正在微博上就“缩短学生在校时间”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执教者指导教师
认识、理解公民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所具有的基本权利。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利用视频、事例、文字这些直观的手段,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注重知识的延伸,能够适时地将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效衔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自主思考与积极回答的培养,多鼓励学生“想”和“说”,能把自己想到的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注重知识的生成,将课上师生之间新生成的知识及时普及和运用;注重小
组讨论教学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并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内容以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内容。
2.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教学难点】1.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2.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PPT展示一段有关人权的新闻,让学生思考:这段新闻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这段新闻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相关。
二、讲授新课1.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教师问: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教师问:为什么说公民基本权利是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权利,是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
2.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教师问: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哪些内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
教师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这些权利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等;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
3.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教师问:公民基本权利如何得到保障?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主要依靠法律。
教师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法律如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学生回答:例如,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律如《刑法》、《民法》、《劳动法》等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了具体规定和保障。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_13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活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了解了宪法的地位,明确了宪法对于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宪法的具体内容,深刻感受宪法与个人的紧密关系,增强宪法认同感,从而树立宪法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公民意识,尊法护法,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由此能更加自然地过渡到第三单元学生了解宪法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第四单元树立法治精神,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框题《公民基本权利》,需要学生了解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规定,理论性较强,法律条文较多,涉及到的权利范围广,种类多。
加之,八年级学生社会经验不多,对于国家生活和法治建设了解有限,理性分析和抽象理解能力还不够强,因此,本框题内容处理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兴趣,深入浅出,将法律条文和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因此,在新课之余,设计了一节活动课。
通过活泼有趣、参与度高的活动设计,加深学生对基本权利的掌握,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感受宪法与个人生活、学生成长的关系,培养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增强宪法认同感,自觉尊法护法。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学会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具体案例中不同行为主体的行为,提高运用宪法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提高运用宪法的能力,学会用宪法知识分析生活情境,规范自身行为2、难点:感受宪法与个人生活和成长的密切关系,增强宪法认同感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整理和收集生活情境,并形成典型案例,引入课堂进行小组讨论。
整理与课堂内容和生活情境相关的宪法条款,并形成学案,布置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5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本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利或他人权利的情况,但不知道如何维护。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提高学生维护权利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3.提高学生维护自己权利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内容。
2.如何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3.如何让学生掌握维护自己权利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掌握维护自己权利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用于学生实践。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侵犯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民基本权利。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对每个权利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学生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权利,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保护这个权利。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尊重和保护权利的重要性。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作为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的一部分,本文将重点探讨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通过实例介绍这些权利和义务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1. 人身权利:每个公民都有受到尊重和保护的权利。
这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以及财产安全等。
例如,法律禁止他人伤害他人生命和健康,同时也规定了我们的财产享有相应的法律保护。
2. 言论自由:在尊重他人和社会秩序前提下,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参与公共事务,并能够接受其他人对我们观点或意见进行辩驳。
言论自由是一个开放、平等和多元化社会所必需的核心价值。
3. 思想良知自由: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良知行事、信仰宗教或者理念的自由。
这意味着没有人可以强制我们信仰某个宗教或者违背我们内心的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不干涉他人的自由选择。
4. 平等权利: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权利,不论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
法律明确规定了对待公民应当平等,并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
例如,在就业、教育和社会服务方面,所有公民都应享有平等待遇。
5. 行动自由:每个公民都有自由出入国境以及选择居住地的权利。
同时,在国内,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意愿在国家范围内自由流动。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1. 尊重法律:作为公民,我们有义务遵守国家和社区的法律法规。
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并遵从公正合理的法律制度。
只有通过共同遵守规则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 社会责任:作为一员,我们有义务关心并参与社会发展与进步。
这包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社会行动,以及呼吁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和参与相关活动。
3. 文明素养:作为公民,我们应培养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习俗的文明素养。
这既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必要前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监督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等。
教材通过案例、图片、图表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权利,使学生认识到权利的重要性,提高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和权利意识,但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和外延还不够清晰。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权利,提高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某些权利的理解存在困惑,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提高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法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权利的含义和作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和外延。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和看法。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4.视频教学法: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图片,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剧剧本,学生排练。
3.收集相关视频资料,进行剪辑和整理。
4.准备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作用。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章节,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教育权等。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于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权利保护的意识需要加强,需要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权利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提高学生的权利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含义。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权利保护意识。
3.情境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保护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民基本权利》。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公民权利。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教育权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谈谈自己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以及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宪法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作用理解不深,对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缺乏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到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的情感。
4.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
2.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法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知道宪法吗?宪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宪法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石。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一、公民的基本权利意识的培养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意识。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理解并尊重自己以及他人的基本权利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能够增强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有的责任感。
1. 培养学生了解基本权利的知识首先,我们应该教育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具备一些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权利并且对其进行解释,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些权利是多么重要而且需要得到保护。
2. 强调公正和平等原则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强调公正和平等原则。
每个人都享有平等待遇和公正机会,并且不受歧视或任何形式的压迫。
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公正和平等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除了强调学生自身的基本权利之外,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信仰,并且有权利表达这些观点。
同时,我们也应该引导他们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尊重他人的观点,避免诽谤、侮辱或歧视他人。
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1. 法律保障基本权利为了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律是必不可少的。
初中阶段应该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并且教育他们依法行事。
比如,在讲解宪法时可以介绍一些确保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表述的相关条款,并激发学生对这些权利保障机制的关注。
2. 学习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在初中阶段,我们也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学会正确而有效地表达意见、维护合法权益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辩论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3. 学会合法维权另外,学生也需要了解到合法维权是保护个人及他人权利的重要手段。
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熟悉一些简单的法律程序,并提供相关案例和材料供他们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答案在全班分享,提出认知疑惑,展示思维过程,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3.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提炼,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行为中加以提升,准确概括和表述基本权利名称,了解其具体内容。
2018年4月27日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并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施行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我国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全社会都应当崇尚、学习、捍卫和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
文化
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问题:请说说材料中体现了刘斐享有的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一:小云家的一天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小云一家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成员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体现的公民基本权利,并初步认知这些权利,体会这些权利对于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从具体生活中了解权利的广泛性,感受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
活动五: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归纳总结:人身自由包括:(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3)住宅不受侵犯。(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3 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其他权利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从三个方面学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起来并不难,但理解起来有难度,很多权利名词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但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当堂掌握。另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强,给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条件。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1.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栏目。
2.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行使监督权。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权力的使用,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采用哪些方式进行监督?这些监督有什么积极意义?
提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三)监督权
活动三: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知公民监督权,知晓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方式,理解监督权的积极意义,学会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同时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
归纳总结: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二: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
活动六:情景再现——抓小偷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警察因公务征用摩托车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国家维护公民财产权的方式。
1.阅读教材第3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栏目。
2.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思考警察的行为对维护公民权的意义。
3.学生将自主思考的答案在全班分享交流,不断修正观点,养成全面看问题的思维习惯,提升认知能力。
第二个是补短板。补短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补区域不平衡的短板。二是补齐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三是补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
第三个是精准扶助困难群体。一是保障贫困、困难群体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三是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思考:国家采取以上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有什么意义?
归纳总结:此案例中,对财产的维护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警察小郑抓获抢劫女士皮包的男子,积极维护该女士的财产权;二是警察小郑因公务征用他人摩托车时,及时告知车主可以依法申领补偿,维护了摩托车车主的财产权。
活动七:材料链接——教育公平
第一个是保基本。保基本主要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重点是义务教育。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活动四:维护英烈尊严,让法律挺身而出
2016年8月15日,“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案迎来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洪某受到应有的惩戒。同年9月20日,邱少云烈士之弟邱少华诉孙某、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一般人格权纠纷案胜诉,二被告被判决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公民基本权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归纳总结:
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物质帮
助权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
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