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笔记第六章9

合集下载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基础知识讲义9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基础知识讲义9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基础知识讲义9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一、心理测量的原理(一)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心理测量:就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解释的过程。

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二)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验按内容分为两类: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心理测验按方式分为: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情境测验。

心理测验按目的分为: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

(三)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1.信度:又称稳定性或可信性,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2.效度:指一个测验的测验结果与被测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就是一个测验希望测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难度4.标准化和常模标准化经过的四个标准步骤:(1)选定所需要的测验题(2)抽样选定标准化样本进行试测(3)施测程序标准化,对每个被试按同样规定施测(4)从施测结果中建立常模二、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一)用于招聘和筛选的心理测量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筛选时的三种策略:(1)择优策略(2)淘汰策略(3)轮廓匹配策略(二)晋升中的测评(三)培训与开发中的心理测量测量方法在培训与开发中的作用:(1)它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

(2)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

(3)它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

(四)组织激励和管理中的心理测量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一、人的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一)人性内容及特征1.人性内容。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笔记之六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笔记之六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笔记-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选判类:通常以用人单位草拟的劳动合同文本作为协商的基础。

所谓专项协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认为明确劳动关系中特定的权利义务,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契约。

各地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一般推荐使用劳动合同的示范文本。

劳动合同各项条款,包括专项协议所协商的内容必须统一,不应有内在矛盾,否则该条款极有可能成为无效条款而丧失法律效力。

如约定了服务期限又约定了试用期、协议期限与劳动合同期限不符等。

劳动合同的订立、续订、变更的原则:1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2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

法人机关分为意思机关、执行机关、代表机关和监察机关。

委托代理授权为要式行为授权,即当以书面形式授权。

代理证书是委托授权的书面形式,是由法人代表机关制作的证明代理人的代表权及其权限范围的证明,在劳动合同管理的实践中通常称为法人授权书。

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书面通知对方。

《集体合同规定》将集体合同应具备的条款规定了11项。

劳动条件标准部分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等条款。

上述标准不得低于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标准。

集体合同是以书面形式订立的法定要约式合同,我国法定集体合同的附件是工资协议。

集体合同均为定期合同,一般是1-3年。

集体合同的公布:双方以适当的方式向各自代表的成员宣布。

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有:基层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地区集体合同。

我国目前只有基层集体合同。

工会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的劳动权益。

集体合同的履行原则:实际履行、协作履行。

集体合同的主体包括工会组织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所代表的经营者。

集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企业工会应承担更多的监督检查的责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动者派遣管理知识要求一、劳动关系含义与特征新增(一)劳动关系的含义一种雇员通过提供体力和脑力劳动来换取雇主所提供报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

劳动关系所反映的是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新增多选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特点3、劳动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一)劳动法律关系所谓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是基于劳动合同而建立的,而合同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法律制度。

劳动法律关系国家的意志。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多选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三)事实劳动关系1、事实劳动关系的含义事实劳动关系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外无书面劳动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劳动合同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

①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②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③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④获得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等基本要素。

劳动关系产生的基本事实是用工而不是订立劳动合同。

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相比较只是缺少了一个形式要件——书面劳动合同。

2、事实劳动关系形成的原因(1)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始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另一种是原劳动合同期满。

(2)无效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3)双重劳动关系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双重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

双重劳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

如:职工下岗或停薪留职到另一单位工作,或同时从事其他兼职工作等。

(4)以其他合同形式替代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并未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但是在其他合同中零散地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条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兼并合同中一般性地规定了劳动者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问题,从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等。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笔记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笔记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笔记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是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重要职业资格认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考试,可以提升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以下是我在备考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过程中的一些笔记,希望能对正在备考或者对人力资源管理感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组织能够获得所需的人力资源。

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组织的战略目标、业务发展计划、人员流动情况、市场劳动力供应情况等。

常用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法有德尔菲法、经验预测法、比率分析法等。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一般包括:1、分析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计划,确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和范围。

2、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盘点,包括人员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

3、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情况。

4、对人力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供需之间的差距。

5、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包括招聘、培训、调配、晋升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6、对人力资源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能够适应组织的发展变化。

二、招聘与配置招聘与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组织能否获得合适的人才,以满足组织的发展需求。

招聘工作的流程包括:1、确定招聘需求,包括招聘的岗位、人数、任职资格等。

2、制定招聘计划,包括招聘的渠道、时间、预算等。

3、发布招聘信息,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如招聘网站、校园招聘、内部推荐等。

4、筛选简历,根据招聘要求对收到的简历进行初步筛选,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

5、组织面试,包括初试、复试等环节,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估。

6、做出录用决策,根据面试评估结果,确定最终录用人员。

7、办理入职手续,为新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在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岗位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和方法,以提高招聘的效率和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重点(熟记必过)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重点(熟记必过)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作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

组织调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把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研究.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刚性;近代组织理论则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

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现代组织理论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又强调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多选)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

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机构和规章。

古典组织学派在这一方面,已经做过大量研究。

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然占有主导的地位,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5个)1.任务与目标原则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的。

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

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在组织设计中要十分重视横向协调问题。

主要的措施有:(多选)(1)实行系统管理,把职能性质相近或工作关系密切的部门归类,成立各个管理子系统,分别由各副总经理(副厂长、部长等)负责管辖。

(2)设立一些必要的委员会及会议来实现协调。

(3)创造协调的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全局观念,增加相互间的共同语言。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有效管理幅度不是一个固定值,它受职务的性质、人员的素质、职能机构健全与否等条件的影响。

管理幅度的大小同管理层次的多少呈反比例关系。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集权优点: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笔记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笔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力、沟通等,都属于研究对象)组织设计理论被称作为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组织理论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古典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刚性结构近代组织理论: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着得强调人的因素现代组织理论: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5个原则)1)任务与目标;2、专业分工和协作;3、有效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新型组织结构模式(5点):1、多维立体组织结构2、模拟公权组织结构3、4(母子)分公司5、企业集团实施结构变革(3点):1、经营业绩下降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3、员工士气低落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3点):1、改良式变革2、爆破式变革3、计划式变革第二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人力资源规划广义:泛指各种类型人力资源规划狭义:是特指企业人员规划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5点):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人力资源预测的局限性(4点):1、环境的不确定性;2、企业内部的抵制;3、预测的代价高昂;4、知识水平的限制SWOT分析法: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劣势(weakness),O代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知识点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知识点整理

1第一篇 人力资源规划第一章 战略、组织变革与企业制度(所有的名词解释一定要搞清楚)人力资源规划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 人力资源是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规划是实施组织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又必须服务和依托于人力资源战略、组织结构和公司制度。

第一节 人力资源战略 (9)(重点章节)1.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包含三方面的基本内容:目标、计划和部署2—组织结构服从于战略 〈—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结构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

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岗位或职位。

表1-1 企业发展阶段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背出来!)企业经采取的主要战略有:(1)数量扩张战略——在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只需采用简单的结果或形式。

(2)地区扩张战略--要求建立职能制结构或事业部制结构.(3)纵向整合战略—-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应运用事业部制结构或矩阵结构. (4)多种经营战略——在行业的成熟期,采用矩阵结构或战略经营网络型结构。

—企业战略的变化快于组织结构的变化-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常常滞后于战略的变化。

(认清2者的关系)3.企业战略分类和战略管理模式 企业总体战略分为三种(1)发展型战略——又称进攻型战略,在企业变化阶段的上升期和高峰期. (2)稳定型战略-—又称防御型战略,在企业变化阶段的平稳期。

(3)紧缩型战略——又称退缩型战略,在企业变化阶段的低潮期。

从战略长度看,企业战略包括长期战略、中期战略、短期战略。

短期战略比较偏重于财力,中期战略偏向于技术,而企业长期战略偏向于人力资源战略的支持. 战略管理过程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三个阶段-—是非题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9) 重点章节! 1.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发展过程(1)人事管理阶段—-又称人事部门(2)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工资职责得到扩展(3)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阶段如图1-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一下)人事部门的职责从过去的“人事出纳",扩展为整体规划到员工激励开发,从组织文化评价、建设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从人力资源组织到支持组织整体战略的系统性工作。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总结笔记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总结笔记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总结笔记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总结笔记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总复习重点提纲本人觉得自己在笔记本上整理出知识点很重要,甚至比做题都重要,因为这个考试就是考知识点,只要你把知识点记住了,考试就没问题了,当你整理好了笔记后,基本上就可以甩开厚厚的书本了,只看笔记,反复记忆。

以下就是参考别的老师的讲义整理的笔记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P1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设计的含义: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组织结构是企业规模扩大的产物,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前提。

组织设计虽然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它要在企业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组织理论的发展:1.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2.近代组织理论: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3.现代组织理论: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它既吸收了以前各种组织理论的有效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组织理论的分类:静态和动态(静态是核心内容)组织设计的5项基本原则及各原则的基本含义:1、任务与目标原则:目标与手段的关系2、专业分工与协调的原则:整体性破坏的弥补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IT的影响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区别与关系:组织设计是在组织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组织设计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1.前者被称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后者被称为狭义的、小组织理论2.前者包括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后者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

3.二者在外延上是不同的,从逻辑上讲,前者包括后者。

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5步,注意分析内外环境):部门是承担某种职能的载体,按一定的原则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组织结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六章知识点总结第六章主要介绍了企业中的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两个方面。

下面将对这两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薪酬管理1.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合理性、激励性、竞争性和可操作性。

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时应遵循这些原则,以保证薪酬制度的公正和合理性。

2.薪酬体系的构建和设计薪酬体系的构建和设计包括确定薪酬策略、划分薪酬层次、设定薪酬标准和制定薪酬计划等。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制定适合的薪酬体系,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3.薪酬计算和支付薪酬计算和支付是指企业根据薪酬标准和计划,按时将员工的薪酬支付给他们。

企业在进行薪酬计算和支付时应注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也需要考虑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等因素。

4.薪酬调整和调整机制薪酬调整是指企业根据员工绩效和市场情况等因素,对员工的薪酬进行调整。

企业在进行薪酬调整时需要设定明确的调整机制,以保证调整的公正和合理性。

5.薪酬福利待遇薪酬福利待遇是指除了基本薪酬之外,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其他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年终奖金等。

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薪酬福利待遇。

二、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绩效管理是指企业根据既定目标和标准,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评价员工的表现和发现问题。

2.绩效管理的过程和方法绩效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制定绩效目标、考核绩效和反馈绩效结果。

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绩效管理,如360度反馈评估、绩效排名法、绩效奖金制度等。

3.绩效考核的标准和方法绩效考核的标准可以分为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时间标准和成本标准等。

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评估员工的绩效。

4.绩效反馈和沟通绩效反馈和沟通是指将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及时告知员工,并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六章-背书要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六章-背书要点

二、劳动者差遣的性质三、劳动者差遣的特色四、劳动者差遣的成因五、劳务差遣单位的管理六、被差遣劳动者的管理七、薪资集体磋商的含义八、薪资集体磋商的内容九、薪资指导线制度十、拟订薪资指导线应依照的原则十一、薪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十二、劳动力市场薪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内容十三、劳动力市场薪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十四、薪资集体磋商的程序十五、劳动力市场薪资指导价位的拟订程序十六、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十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花费的类型主假如以下各种:十八、职业安全卫生估算编制审察程序十九、踊跃创建劳动安全卫生环境二十、劳动争议的观点二十一、劳动争议的分类二十二、劳动争议产生的原由二十三、劳动争议办理的原则二十四、调停的特色二十五、调停委员会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办理劳动争议时的调停的差异。

二十六、调停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二十七、调停委员会调停劳动争议的原则二十八、劳动争议仲裁的含义二十九、劳动争议仲裁组织机构三十、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三十一、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益义务三十二、体劳动争议的特色三十三、劳动争议办理的程序三十四、调停委员会调停的程序三十五、劳动仲裁程序三十六、集体劳动争议办理的程序三十七、集体劳动争议的办理方法三十八、劳动争议事例剖析的方法(睁开内容了即可)劳动者差遣:是指劳动者差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署劳务差遣协议,由劳务差遣单位招用雇员并差遣该劳动者到接受单位工作,差遣劳动者受接受单位指挥监察,为接受单位供给劳动;差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由于劳动力的使用,依照劳务差遣协议向劳务差遣单位支付花费,差遣劳动者获取就业岗位及薪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劳务差遣单位从差遣业务中获取收入的经济活动。

●相对于正规就业而言,劳动者差遣是一种典型的非正规就业方式。

●三种主体:劳务差遣单位、接受单位和被差遣劳动者。

三重关系:劳务差遣单位与被差遣劳动者的关系,劳务差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的关系,接受单位与被差遣劳动者的关系。

●在劳动者差遣机构与受差遣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成立劳动关系,即雇主是差遣机构,雇员是将被差遣的劳动者。

人力资源师二级重点十分详细哦.doc

人力资源师二级重点十分详细哦.doc

今年5月份刚考过了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以下是我当时整理出来的详细资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把下面的内容都啃了3遍就顺利过关了,希望给大家帮助,好好加油哦!人力资源师—国家二级《章节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二级)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知识要求】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

(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1.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组织设计理论则被称作为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设计理论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动态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组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包容关系。

(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任务与目标原则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的。

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措施:系统管理,把相近或密切的部门归类,成立管理子系统让副总来分管,设立委员会协调,提高管理人员的全局管理。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的大小同管理层次的多少呈反比例关系,因此管理层次受有效管理幅度的制约)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权利分工考虑因素:企业规模、技术特点、工作性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二.新型组织结构模式(一)多维立体组织结构-----主要应用于跨国公司和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它把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二)模拟分权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很强的大型联合企业(钢铁企业、化学工业企业等)它根据生产特点人为把企业分成许多“组织单位”,赋予生产经营自主权,模拟性自负盈亏,独立经营核算,调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各章节重点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各章节重点知识

2017.5企业人力二级总复习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简述组织的职能设计(含步骤和方法)P14-152.常见的部门组合方式有哪3个?(含:具体形式、优缺点、适用);进行具体职能或业务部门设计时应解决哪4个问题?P21-223.现有企业的结构整合(含:不协调现象、措施)及其过程P28-294.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P34-365.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的基本程序P50-526.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P577.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准备阶段应做好哪些工作?P58-608.简述进行人员预测时常见的环境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竞争五要素分析法)P58-599.简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含:定性3个和定量11个)P63-7110.企业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含:供>求、供<求)的解决方法P95-96第二章招聘与配置1.测评标准体系构建的步骤(也称构建过程)P124-1272.企业员工素质测评的准备阶段应做好哪些工作?(P127-128);员工素质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是哪些?(P132)3.员工素质测评时,如何设计测评标准?P135-139(表2-12、2-14、2-16、2-22)4.笔试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对策P144-1455.结构完整的面试准备阶段应做好哪些工作?P152-1546.面试中的常见问题P158-1597.面试实施技巧P159-1618.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P162-1639.结构化面试试题的类型P16410.无领导小组讨论优缺点P178-17911.无领导小组操作流程中的准备阶段应做好哪些工作?P180-182(提示:会设计评分表2-38)12.无领导小组的评价与总结阶段,考官应着重评估被测评者哪些方面的表现?P18313.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的一般流程P190-192第三章培训与开发1.企业培训成本具体包括哪些内容?P2142.基本竞争战略对培训需求的影响力分析P216-218表3-13.实施培训计划管理的配套措施P234-2374.员工培训课程计划的内容和编制的关键点分别是什么?P248 P2505.培训教师的来源及选聘标准P257-2606.管理技能培训开发的方法有哪些?P274-2787.设计员工培训评估方案及应达到的基本要求P287-289;P291-2928.培训成果的四级评估体系P294表3-159.培训成果评估的五种重要指标P295-29810.培训主管业绩评估P312-313(表3-25)11.培训师能力评估P314-315(表3-26)12.撰写评估报告的步骤P316-317第四章绩效管理1.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注意“(一)和表4-2”)P325-3292.审核关键绩效指标的要点P344-3463.设定KPI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P3464.绩效监控的关键点是什么?P3485.绩效辅导的时机与方式P349-3506.不同绩效管理阶段沟通的目的和侧重点P357-3587.绩效沟通的技巧P3588.绩效考评方法比较(表4-10)P3609.绩效考评误差的识别P362-36510.避免考评者误差的方法P365-36611 实施360度考评方法时注意问题P37512.绩效考评后台系统的主要功能P377-37813.绩效考评结果反馈体系设计(含:反馈面谈程序和技巧)P384-38514.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估指标与方法P387-389第五章薪酬管理1.日常薪酬管理工作P3982.薪酬市场调查的程序P405-418(图5-2需补充)3.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P412-4164.薪酬满意度调查内容P421(表5-8)5.薪酬满意度调查的程序P422-4236.薪酬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分析实例P424-4267.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P4328.薪酬结构大致分为哪4个类型?(含:特点、具体形式、优缺点、适用)P456-4579.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P459-46110.企业薪酬策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P461表5-2011.宽带薪酬体系设计流程P469-47012.设计宽带薪酬的关键决策和实施要点P470-47313.薪酬制度常见问题P476-47914.简述制订薪酬计划的工作程序P490-491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1.事实劳动关系形成原因及其法律规定P503-5052.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P511-5123.案例分析(二):用工单位应当如何管理被派遣员工P516-5174.案例分析(三):劳务派遣女工“三期”的法定保护P517-5185.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P520-5216.工资集体协商的代表是如何确定的?P5267.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P533-5348.如何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P536-5379.劳动争议仲裁基本制度【注意:终局裁决、管辖制度、区分举证责任制度】P547-55010.劳动报酬争议仲裁的特别时效P552-55311.劳动争议应用案例分析(四)和(五)P570-57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知识点整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一、劳动关系含义含义: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的含义:指用人单位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外无书面劳动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劳动合同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

三、劳务关系的含义含义:指劳动服务供给者与劳动服务的需求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服务供给者向劳动服务的需求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劳动服务的需求者依照约定向劳动服务供给者支付劳务报酬的民事法律关系。

四、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产生的原因不同;2、适应的法律不同;3、主体资格不同;4、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5、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方面有着系统性的区别;6、劳动条件的提供方式不同;7、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8、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9、履行合同中的伤亡事故处理不同。

五、劳动派遣的含义、性质和特点含义:指劳动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劳务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派遣该劳动者到接受单位工作,劳动者和劳务派遣机构从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

性质:劳务派遣=组合劳动关系=形式劳动关系+实际劳动关系本质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分离特点:签订派遣协议能力要求:一、劳务派遣机构的管理1、资格条件: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

2、设立程序: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3、合同体系:(1)劳动合同:签订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劳务派遣协议: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二、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1、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同工同酬。

2、劳务派遣用工是企业用工的补充形式。

(三性岗位: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用工比例:不超过10%)3、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1-54、派遣期限到期,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如何处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笔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笔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它是企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

2、组织理论又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力、沟通等。

其发展阶段分:古典(刚性)、近代(人)、现代(权变)。

3、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①任务与目标(基本原则,出发点和归宿)②专业分工和协作③有效管理幅度④集权与分权相结合⑤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

4、典型组织机构模式:直线制(集权)、职能制(计划经济)、直线职能制(集权分权结合)、事业部制(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矩阵制、超事业部制(规模巨大的企业)。

5、新型组织结构的模式:①多维立体组织结构又称:多维组织结构/立体组织结构/多维立体矩阵制结构(矩阵与事业部制结合)②模拟分权组织结构③分公司与总公司(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在法律上和经济上均无独立性,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④子公司与母公司(子公司是指受集团或母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独立的法人企业)⑤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与众多企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6、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①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环境、规模、战略目标、信息沟通),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

②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③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④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⑤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7、部门组织结构不同模式的选择:①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结构等)。

②以成果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③以关系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巨大的企业或项目、跨国公司)。

8、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①组织诊断——确定问题;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组织改革的目标---组织诊断:采集数据资料对组织机构进行诊断分析②实施变革——提出改革方案:提出若干可行的改革方案可供选择----确定实施计划:明确方法步骤具体措施和工作重点③组织评价——评价效果:检查分析评价组织变革效果和存在问题----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各种相关的信息修正改革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六章-背书要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六章-背书要点

二、劳动者派遣的性质三、劳动者派遣的特点四、劳动者派遣的成因五、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六、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七、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八、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九、工资指导线制度十、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十一、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十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内容十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十四、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十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十六、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十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的类别主要是以下各类:十八、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编制审核程序十九、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二十、劳动争议的概念二十一、劳动争议的分类二十二、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二十三、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二十四、调解的特点二十五、调解委员会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时的调解的区别。

二十六、调解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二十七、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二十八、劳动争议仲裁的含义二十九、劳动争议仲裁组织机构三十、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三十一、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三十二、体劳动争议的特点三十三、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三十四、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三十五、劳动仲裁程序三十六、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三十七、团体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三十八、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的方法(展开内容了即可)劳动者派遣:是指劳动者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劳务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派遣该劳动者到接受单位工作,派遣劳动者受接受单位指挥监督,为接受单位提供劳动;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因为劳动力的使用,按照劳务派遣协议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费用,派遣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及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劳务派遣单位从派遣业务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

●相对于正规就业而言,劳动者派遣是一种典型的非正规就业方式。

●三种主体:劳务派遣单位、接受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

三重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的关系,接受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

●在劳动者派遣机构与受派遣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即雇主是派遣机构,雇员是将被派遣的劳动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1)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处理本单位的劳动争议,回访、检查当事人执行调解协议的执行情况,督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2)开展劳动法律法规、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的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3)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进行调解登记、档案管理和分析统计工作。

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
1.自愿原则
2.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仲裁
(一)劳动争议仲裁的含义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申请,依法就劳动争议的事实和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判断和裁决的活动。

(二)劳动争议仲裁组织机构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构成: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2.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三)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
1.一次裁决原则
2.全议原则
3.强制原则
4.回避原则
5.区分举证责任原则
(四)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
团体劳动争议的特点
(一)争议主体的团体性
(二)争议内容的特定性
(三)影响的广泛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