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法律护我 第一课 特殊保护教案
7.1特殊保护第一课时
7.1特殊保护第一课时什么是法律?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2、学科:思想品德二、教学课题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7.1特殊保护》第一课时“什么是法律?”三、教材分析本课地位:本课书是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第一框题内容,是法律知识部分的开始,也是整个法律知识体系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2、体验法律对人们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培养学生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教学难点: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四、教学准备将全班分成十个小组,每组五个学生。
教师需要上网查找有关法律的网站及法律个案。
五、教学方法:1、通过活动“生活与法律”的探讨,让学生明白我们从出生起就与法律联系在一起,我们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
2、通过活动“找法律”“找法律共同点”“找法律案件”“找案件共同点”四个环环相扣的活动,利用网络搜索手段,小组的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达到发现探学习的目的。
3、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与法律问题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某某犯法被抓了”“某某某违法被罚款了”等等之类的话,这里的法是指什么呢?(学生回答“法律”)进一步引导:有同学认为,法律只跟那些违法犯罪的人有关,跟我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你们认为这种看法对吗?(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归纳小结:自我们出生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受到了法律的保护,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法律的约束,所以法律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法律?法律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二)法律导航:什么是法律?1、找法律每个学生运用网络查找到一条或一部法律,并要求提供该法律的制定日期和形式,将其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8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
8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标题:特殊保护教案:关爱特殊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引言:特殊学生指那些由于身体、智力、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特殊情况,对正常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
特殊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教育和生活挑战,他们需要特殊的关爱和支持。
本教案旨在介绍特殊保护的相关背景,提供一些与特殊学生共处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特殊保护概述(200字)1.特殊保护的概念:特殊保护是为了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提供特殊的教育和服务,以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保障措施。
2.特殊保护的重要性:特殊学生需要额外的关怀和教育支持,特殊保护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3.特殊保护的原则:个别化、综合化、终身化是特殊保护的基本原则。
二、了解特殊学生(400字)1.特殊学生的类型:包括身体残疾、智力障碍、感官障碍、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等。
2.特殊学生的特点:每个特殊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求,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
3.教师的角色:教师在特殊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引导特殊学生克服困难,充分发挥潜能。
三、有效教学策略(400字)1.创设包容性学习环境:教室应当提供无障碍的环境,接纳特殊学生,鼓励互助合作,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师应与特殊学生及家长一起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明确目标和策略,并定期评估进展。
3.多元化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括视听资料、操纵材料、辅助技术等。
4.引导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意愿,并教授自我管理的技能。
5.培养社交能力:特殊学生需要通过社交互动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合作和沟通技巧。
四、家校合作(200字)1.家长的重要性:家长是特殊学生最重要的支持者和护理者,他们能够提供更多的了解和支持。
法律护我成长教案
法律护我成长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上以及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订的法律法规。
2、在思想上懂法、知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
3、在行动上依法、用法,能够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来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懂法、知法,能够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懂法、知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在行动上依法、用法。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的法律法规:《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教学流程:一、谈话入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天天长大,看着你们现在都长成了一个个漂亮的女孩,帅气的男孩老师真高兴。
在你们成长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你一定得到过许多人的保护。
我们来看几个图片。
(出示图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父母亲人老师对孩子的帮助和保护的情景。
)2.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是否也出现过这样的情景呢?说一说,你得到过哪些保护呢?3.导入: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家人、老师的保护,我们还离不开一种特殊的保护,那就是法律的保护。
出示揭示课题:法律护我成长二、得到保护要法律1.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没有人来爱他了,也没有人要他了,后来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找回失去的爱。
是谁帮他找回了爱呢?请看大屏幕。
2.出示讨论:①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小建会怎么样?②从这个案例中,你明白了什么?3.检查并小结:法律的保护是真真切切的。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的重要时期,由于我们年龄小,认识能力有限、识别选择能力差,极易受到侵害。
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给予青少年特殊保护,也就是法律保护,我们只有懂得法律,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我们的正当权益,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
板书:知晓法律三、了解权利知法律1.为了保护我们儿童,我国签署了哪些国际条约?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规?2、请看:出示保护儿童的法律、文件3、这些法律文件规定了我们儿童享有哪些权利?(出示图片)4、这些法律文件规定了我们儿童还享有哪些权利?想知道吗?(出示《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5、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学生法律知识抢答题。
7.1 特殊保护
⑦舆论、习
惯、信念
纪律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③ 社会团体制定 ④社会团体成员 ⑨行政力量 (规则) 法律 ②国家立法机关 ⑥社会全体成员 ⑧国家强制力
制定
①自然形成 ②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③社会团体制定 ④社会团体成员 ⑤普遍适用⑥社会全体成员⑦舆论、习惯、信念⑧国家强制力⑨行政力量
不用谢,这是 应该的! 地上捡到宝, 问天问地拿不到!
从此小锦多次利用星期日前去上网,特别是那些暴力、色情 网页和赌博游戏更使他流连忘返。后来还发展到经常迟到、旷课, 班长职务也被免掉了。因为要还网吧的欠债,小锦在一次行窃中 被派出所民警抓获。爸爸把小锦领回去后,狠狠地把他揍了一顿, 他干脆不回家了,网吧成了小锦的栖身之所。学校眼见对小锦的 多次教育无效,怕影响评先进(当地教育部门规定,学校只要出 现一个违法犯罪的学生,评先进一票否决),给小锦办了自动退 学。小锦成了一名流浪少年。
8.父母离婚了,10岁的丽丽由法院判给母亲, 父亲与丽丽就脱离了父女关系 (×)
理由:父母虽然离婚了,但并不影响与子女的血 缘关系,父亲仍然对丽丽负有抚养的义务(要给丽丽 生活费、教育费等),父亲还有探视丽丽的权利,所 以父亲与丽丽并没有脱离父女关系。
9.未成年中学生购买了伪劣商品同样可以索赔
( √)
3.因为一个同学的钱包丢失,老师便对全班同学 进行搜查 (×) 理由: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 搜身)。
4.我们一出生就与法律发生关系。
( √)
理由:未成年人指的是未满多少周岁的人?(看P54“小词 典”)。未成年人虽然年龄小,却与法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 系,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法律对 所有人都具有约束力,未成年中学生也不例外;法律除了用 来惩治犯罪,也可以用来保护我们自身不受侵害;未成年人 犯了法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已满16周岁 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第二款的规定,犯故意杀 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 火、爆炸、投毒罪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 责任。因为其不满18周岁,量刑时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我们受特殊保护导学案》
《我们受特殊保护》导学案
《我们受特殊珍爱》导学案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特殊的珍爱措施在珍爱着我们,让我们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
你知道这些珍爱措施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我们受特殊珍爱》这个话题,了解一下身边的环境和法律是如何珍爱我们的。
二、探究
1. 什么是特殊珍爱?
特殊珍爱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为了珍爱特定对象或特定群体的权益和利益,采取特殊的措施或制度。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特殊珍爱的例子呢?
2. 我们受到哪些特殊珍爱?
- 在学校里,老师和家长会给我们提供良好的进修环境,珍爱我们的安全和健康;
- 在社会中,法律法规会规定珍爱未成年人、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
- 在医疗卫生领域,医生和护士会为我们提供专业的医疗效劳,保障我们的健康。
3. 为什么我们需要特殊珍爱?
因为我们是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爱和珍爱。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三、拓展
1. 请你举例说明一下身边的环境是如何珍爱我们的。
2. 你认为社会应该如何更好地珍爱未成年人的权益?
3. 你有什么想对那些给予我们特殊珍爱的人说的话?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到我们受到了特殊珍爱,身边的环境和法律都在珍爱着我们。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珍爱,尽力成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大家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加关爱他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五、作业
请写一篇关于你所了解到的特殊珍爱的文章,表达你对身边环境和法律的感激之情。
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
《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第一章:认识特殊保护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特殊保护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能需要特殊保护。
1.2 教学内容:介绍特殊保护的概念和种类,如未成年人保护、妇女保护、老年人保护等。
讨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例如保护弱者、促进社会公平等。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特殊保护的短片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特殊保护的理解和经历。
第二章:未成年人保护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2.2 教学内容:介绍未成年人保护的背景和原因,如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易受伤害等。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如《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妇女保护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妇女保护的必要性。
让学生知道妇女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3.2 教学内容:介绍妇女保护的背景和原因,如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
讲解妇女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妇女保护的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四章:老年人保护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老年人保护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老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4.2 教学内容:介绍老年人保护的背景和原因,如老年人易受忽视、生活质量下降等。
讲解老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老年人保护的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五章:特殊需求人群保护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特殊需求人群保护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特殊需求人群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7.1特殊保护(优秀教案)
7.1特殊保护教案【教学依据】一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努力使自己成为“四有”新人。
2、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认识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受到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准备】1、学生:未成年人在生活中受侵害的小品,查找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规定。
2、教师:查阅相关知识,搜集有关案例、漫画。
【教学活动】为何走向了犯罪,步入牢笼,被老师同学们抛弃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师总结并板书)师:原因可归结为二:一是内在因素,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自制力弱,模仿力强,处理问题带有情绪,在辨别是非方面往往出现问题,容易遭受不法侵害;一是外在因素,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不良诱惑,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甚至危害青少年的生命身心健康,学校家庭没有给予及时、健康、有效的引导,导致他们走向犯罪。
由此看来青少年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正如马克思的名言。
把你所见所闻的以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分四组,每组各表演一个)小品1:家长打麻将时便急,让正做作业的儿子替一会儿小品2:录像厅门口有一美女广告牌,一成年男子强拉路过少年进去看看小品3:一正抽烟的成年男子邀请两个男生说:“都上中学了,连烟都不会抽,还是个男人吗。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我们享受特殊保护》教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我们享受特殊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特殊保护的概念和原因- 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二、教学内容1. 特殊保护的概念和原因2. 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作用3. 学习并讨论相关案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特殊保护的概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法律的基本原则。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与特殊保护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5.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任务,加深学生对特殊保护和法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递相关的知识和理论。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资源1. 人教部编版《我们享受特殊保护》教材2. 相关案例和图片3. 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六、评估方式1. 口头回答: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提问,评估学生对特殊保护和法律的理解。
2. 书面作业:通过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对特殊保护和法律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特殊保护和法律的作用。
同时,要注意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在评估方式上,口头回答和书面作业相结合,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我们和特殊保护》教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我们和特殊保护》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特殊保护,认识特殊保护对象及其权益;- 理解特殊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关爱特殊保护对象的情感;- 掌握如何与特殊保护对象友好相处,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教学准备- 《我们和特殊保护》课本及教学辅助材料;- 幻灯片投影仪;- 学生小组卡片、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简短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特殊保护对象的兴趣。
探究(15分钟)1. 通过课本上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特殊保护对象的定义和不同类型,例如残疾人、孤儿、流浪动物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特殊保护对象的权益,为什么他们需要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板书,向学生介绍特殊保护对象的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
2. 强调特殊保护对象的权益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保护。
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特殊保护对象,例如残疾人、孤儿、流浪动物等。
2.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关爱特殊保护对象的行动计划,包括如何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学生用彩色笔在小组卡片上绘制相关图画和文字,展示他们的行动计划。
总结(10分钟)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行动计划,并进行简要点评。
2. 强调特殊保护对象在社会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讨论特殊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在课堂上设计的行动计划。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特殊保护对象,并主动提供帮助。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特殊保护对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特殊保护对象的定义和权益,并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和行动计划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特殊保护对象的实际困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7.1特殊保护(第一课时)
7.1特殊保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感受生活离不开法律,掌握法律三个重要特征。
教学重点:法律的三个特征教学难点:法律,道德,纪律的区别教学过程:一.猜猜看我是大家身边的一个朋友,我时时刻刻都会在你的身边。
只要你留意身边的事物,就不难发现我的存在。
我时刻保护着你的权益;但若是你不注意自己的行为,损害了别人的权益,那么,我就会惩罚你!你知道我是谁吗?——法律二.探究园阅读课本P50-51,观察与思考《生活与法律》,小组讨论:上述情景与法律有关吗?从这几幅漫画中,你有什么启发?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
三.自学导航1、你知道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区别吗?2、你知道法律有哪些显著特征吗?3、法律是如何产生的?4、什么是国家强制力?法律的实施为什么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5、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四.知识导航1. “交通井然有序,交通混乱不堪”——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定义: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2.分门别类:道德,纪律,法律小张的日记:分清纪律,道德和法律3.我国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4.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5.法律的显著特征: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案例一:药家鑫 (1)这个案例反映了法律的哪一特征?——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征2、国家强制力而保证实施法律的实施为什么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1)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手段。
(2)只有以国家强制力做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案例二:文强案;案例三李启铭案(1)这个案例反映了法律的哪一特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特殊保护的我们》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教案
《特殊保护的我们》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2. 使学生明白这些保护对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对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更清晰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们受特殊保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新闻案例,引发学生思考。
2. 学习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 分析这些保护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4. 案例分析:讨论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具体案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这些保护下,更好地健康成长。
第二课时: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2.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
3. 分析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受到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学生要增强法律意识,关爱自身合法权益。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新闻案例、模拟场景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理解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学教案设计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法律特殊保护的内容。
激发学生对法律特殊保护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法律特殊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发学生思考法律特殊保护与他们自己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通过引入有趣的案例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用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法律特殊保护的意义。
1.4 教学活动:观看一个与法律特殊保护相关的短片或视频。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法律特殊保护的理解。
第二章:法律特殊保护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特殊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特殊保护的目的和原则。
2.2 教学内容:介绍法律特殊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讨论法律特殊保护的目的和原则。
2.3 教学方法:使用PPT或教学课件,清晰地展示法律特殊保护的基本概念。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特殊保护的应用。
2.4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关于法律特殊保护的短文或资料。
分小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应用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则。
第三章:法律特殊保护的种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法律特殊保护。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特殊保护之间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种类的法律特殊保护,如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等。
讨论不同特殊保护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3 教学方法:使用PPT或教学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法律特殊保护。
通过比较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特殊保护之间的关系。
3.4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关于不同种类的法律特殊保护的短文或资料。
分小组进行比较和对比,讨论不同特殊保护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法律特殊保护的实现途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实现法律特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特殊保护权益。
4.2 教学内容:介绍实现法律特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如法律诉讼、和解等。
讨论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特殊保护权益。
4.3 教学方法:使用PPT或教学课件,展示实现法律特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特殊保护教案1
7.1 特殊保护(第1课时)本课地位本节课是是法律常识教育的开篇课,弄懂什么是法律,则是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学习法律常识的基础。
法律的概念是整个法律常识课程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
“法律”一词是整个法律知识体系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
正确理解这一概念,是我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出发点。
因此,本节课承担着法律常识教学的总的导言课的作用。
本节课第二部分专门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设置,因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
本课着重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的必要性,它在思品的法律板块中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法律对七年级学生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步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
因此,这些十二三岁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因此,学生应该学会从不同的方面来保护自己。
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在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新课程建构的基础。
就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以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人文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所以,我们设计了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更多的学校生活、校园生活。
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故事化和问题化。
其次,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新课程的追求。
本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学要特殊的保护的意义,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再次,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新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让活动引领教材,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特殊作用的了解,培养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意识,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我们享受特殊保护》教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我们享受特殊保护》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特殊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 理解特殊保护的对象和内容
- 掌握特殊保护的实施方式和原则
- 培养学生对特殊保护的尊重和关爱
教学重点
- 特殊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 特殊保护的对象和内容
教学难点
- 特殊保护的实施方式和原则
教学准备
- 人教部编版《我们享受特殊保护》课本
- 多媒体设备
- 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特殊保护的含义和对象。
2. 研究新知: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了解特殊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特殊保护的对象和内容,并汇报给全班。
4. 听说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特殊保护实施方式和原则的理解。
5. 拓展延伸:学生独立思考,写下自己对特殊保护的看法和感受。
6. 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 收集学生写下的对特殊保护的看法和感受
- 班级讨论中学生对特殊保护实施方式和原则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参与,提高了他们对特殊保护的理解和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讨论,并表达了自己对特殊保护的看法和感受。
在教学评价中,观察到学生们对特殊保护实施方式和原则的理解较为深入。
下一步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特殊保护的现实案例,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七下思品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教案(1)
《法律护我成长》第一框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一、教材分析本框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八课第一框的内容,该课以“法律护我成长为主题展开”,设置本框主要是帮助青少年了解社会生活不仅需要道德更需要法律,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
加上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所以非常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因此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十分必要。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四教学重难点分析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把对四大保护的认识作为本框的重点.又根据学生缺乏依法维权意识,要想真正利用好司法保护维权是很不容易的,也是本课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五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完成以下几个环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法与学法分析学无常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情境结合法、活动探究法等。
学法有:思考评价法、角色扮演法、自主探究法等。
整合点一:通过乐曲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收入课堂。
常规教学:思想品德课本身的学科特点,是学生缺乏兴趣也不够重视。
传统的课前提示不能很好并迅速的集中学生注意力。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而播放这段轻松欢快的音乐,目的是帮助学生收心,调动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整合点二:情景再现常规教学:单纯的口头叙述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小窑工的生存场景。
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震惊全国的黑砖窑事件”新闻片断,目的是通过以同龄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动,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整合点三: 生活再现常规教学:对四大保护的认识及依法维权意识的教学,只是通过反复强调的手段来强化,但这种灌输会使学生乏味,缺乏创新力。
七级下册第八课第一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教案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第一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广西梧州市苍梧实验中学林捷荣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
(2)了解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
(2)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从而自觉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
教案重点:让学生明确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部门分别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
教案难点: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四个保护,与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害末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教案方法:活动教案法。
教案过程:一、【活动一】析案例,说启示1.析案例:案件一:2010年3月23日上午,郑民生用尖刀在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校门,先后对陈佳慧等13名小学生连续猛捅猛刺,致陈佳慧等8名学生死亡、陈昕等5名学生重伤,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平凶杀小学生惨案。
案件二:2010年11月15日,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九中学的罗威荣威胁同班同学江宇丰要求其交几元钱保护费给他,江宇丰不交,他怀恨在心。
11月16日,凶手乘其不备,从身上抽出刀具,直刺江宇丰同学背部,又在宇丰身上猛刺,直至最后将刀插在宇丰身上一扭,致其死亡。
案件三:2012年1月28日,广州市花都区还在念初三的小雪因为琐事被奶奶责骂。
气愤之下,她将奶奶推倒在地,并用毛巾捂住奶奶脸部,又用玻璃瓶、菜刀、水果刀割打其头部、手腕,并用衣服包住奶奶头部致其死亡,,随后割腕自杀不成,又纵火烧屋。
2.说启示:从这些案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我的启示:未成年人容易被侵害,各种权利被侵犯;未成年人也会侵害别人,掉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所以,未成年人需要:4.展示课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二、【活动二】阅读与思考1.阅读:教材第103页《小晨的经历》。
7.1特殊保护 学案
7.1法律护我特殊保护课型:新授课时:两课时总课时执笔人:刘静第一审核人:刘静第二审核人:朱水英教学目标: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认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特殊保护。
3、通过对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中的特殊作用的了解,培养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意识,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思考法律的特殊保护。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教学难点:法律的三个特征学习方法:阅读法、讨论法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感受到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也看到的巨大威力。
2、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
3、人们的行为规范包括,和。
4、、、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侵犯。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公布。
二、课中研讨(一)重点研讨1、什么是道德?2、什么是纪律?3、法律有哪些显著特征?4、国家为什么要制定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呢?5、我国制定了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二)深化提高5、2005年,韩桂枝、田凤山、李达昌、王有杰等一批高级领导干部因腐败问题被查处。
黑龙江原政协主席韩桂枝于2005年12月15日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005年12月13日,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纷纷落马,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2)针对高官纷纷落马,请你对各级领导干部说几句警示的话。
(3)请你为如何杜绝这种腐败现象提几条建议。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孟德斯鸠(三)达标检测6、“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规矩是秩序的前提和基础 B 公共生活需要有共同规则。
C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时时有规则D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7、在我国反腐败的斗争中,对那些触犯法律的高级干部也同样依法给予制裁,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的内容C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8、目前,专门保护我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是()①宪法②刑法③未成年人保护法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③④9、国家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其原因是()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②未成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③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④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三、课后巩固10、有同学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学教案设计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
1.2 教学内容介绍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基本概念。
分析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强调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基本概念。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探讨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意义。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原因和意义的理解。
第二章: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原因。
2.2 教学内容分析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介绍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国际国内法律规定。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原因。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探讨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国际国内法律规定。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原因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以及国际国内法律规定的理解。
第三章: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意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重要意义。
3.2 教学内容探讨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重要意义。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探讨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意义。
六年级道法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
关于六年级道法《我们受特殊保护》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需要特殊保护,并了解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给予他们的特殊保护。
2. 了解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如何寻求并接受帮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珍惜自己的权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重点:
1. 介绍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和具体体现。
2. 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常识和重要性,并掌握寻求和接受帮助的方法。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和具体体现。
2. 让学生掌握寻求和接受帮助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讲解法: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和具体体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掌握寻求和接受帮助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评价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护我第一课特殊保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认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特殊保护。
2、能力目标:提高判断、分析法律现象的能力,理解法律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律、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初步了解,培养学生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意识,并树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一、法律的含义及其与生活的关系二、法律的三个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活和法律的密切关系难点:法律的三个特征。
三、教学材料
1导入材料测试题
2揭示及强化材料
a、情景讨论
b、各种犯罪的案例如胡长清案、成杰克案
3检测材料课后练习“实践与评价”里法律的特征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式、活动式、启发式教学。
(一)兴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混乱的交通秩序是什么样的?而在阅兵的时候队伍却是整齐威武呢?因为社会具有很多规则,规则限制我们的行为。
我们在学校就要遵守《学生守则和和行为规范》,在公共场合就要遵守公共秩序,我们在赛场上也要遵守比赛规则,所有这些都说明,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具有特定的行为规范?(讨论:我们身边有那些行为规范?)
那么什么是规则呢?规矩(规则):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规则主要有道德自然形成普遍适用舆论、习惯、信念。
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我们的行为,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遵守规则?显然,有的人不会,他们会做道德不允许的事情,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别人没有道德,违背道德做了损害我们利益的事情,我们是不是就以牙还牙,或者忍气吞声,默默忍受?有一种特殊的规则,那就是纪律、规章,以及法律。
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全国适用国家强制力。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一中特殊的规则。
(法律和道德有什么区别?)
小明的日记1.早晨出门,我坐上了开往学校的公共汽车。
车上,我为一位老人让了座。
经过十字路口时,司机看见没什么车,冲红灯闯过路口,差点撞到了一个过马路的行人。
2.回到学校上课,有个同学迟到了,被老师批评。
下午,全校在操场观看文化艺术节汇演,有几个同学几次发出嘘声,我觉得他们真没礼貌!
3.下午放学的路上,我看见路边的下水道井盖又被人偷走了。
路人对此议论纷纷,指责那些偷盗公共设施的小偷。
晚上看新闻,一个政府高官因贪污被判了死刑。
父母拍手称快。
在三篇《小明的日记》中,出现了很多的社会规则。
请你说说哪些规则是属于道德,哪些规则属于纪律、规章,哪些规则属于法律。
法律,那么同学门知道什么是法律?法律是怎么产生的?具有那些特征?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现在让我们测一测大家都知道多少法律知识。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测试,大家翻到书上P52,做一做“法律与未成年人保护知识”知多少?(让学生独立判断并思考判断的理由,时间3分钟,3分钟后让学生举手抢答,再由老师来总结,并用相关的法律
规定来补充说明。
)
1、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了专门的法律(√)
理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
补充: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收养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
2、老师和家长出于关心,随意拆阅未成年人的信件(×)
理由:未经未成年人的允许和同意,随意动用未成年人物品的行为属于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
父母私自看孩子的信件和日记是不对的。
虽然少男少女是未成年人,但未成年人同样有通信自由和保守自己的秘密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是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
3、因为一个同学的钱包丢失,老师便对全班同学进行搜查(×)
理由: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搜身)。
补充:老师可以请全班同学配合调查,让学生自己拿出自己的物品,但老师动手搜查则是违法的。
所以大家要明确这一点。
4-7题基本意思相同,只是表述略有不同。
未成年人年龄太小,与法律没多大关系,既不用与法律打交道,也不受法律的约束,也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理由:未成年人虽然年龄小,却与法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国家为未成年人制订了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还有《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收养法》及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是保护未成年人的。
根据第二款的规定,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为其不满18周岁,量刑时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8、父母离婚了,10岁的丽丽由法院判给母亲,父亲与丽丽就脱离了父女关系(×)
理由:父母虽然离婚了,但并不影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父亲仍然对丽丽有抚养的义务,父亲还有探视丽丽的权利,所以父亲与丽丽并没有脱离父女关系。
9、未成年中学生购买了伪劣商品同样可以索赔(√)
理由:《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虽没有这种未成年学生有索赔权利的相关规定,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面对所有的消费者的,对全体消费者都进行保护,而未成年中学生也属于消费者的一部分,所以也有索赔的权利。
10、有人到学校闹事,扰乱教学秩序,学校不能将其关起来或者对其处以罚款。
(√)
理由:学校是教育机构,没有关押或罚款的权利。
如果有人扰乱教育秩序,学校应报告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来处理,而不能关押或处以罚款。
11、人人拥有受教育的权利。
(√)
理由:未成年人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中有相关规定。
1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专门设立了少年法庭(√)
理由:书P57上有少年法庭的例子。
上面的十二个题目都有两个共同的关键词:未成年人和法律。
我们能用简短的语句来概括我们的生活和法律的的关系吗?(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