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案——中秋节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北华大学韩国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传统 节日文化教学初探 ——以中秋节为例

北华大学韩国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传统 节日文化教学初探 ——以中秋节为例

北华大学韩国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初探——以中秋节为例作者:冯高杨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8期摘要: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的汉语学习者也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居住、学习。

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偏向语言能力的培养,这些初次来到中国学习的汉语学习者,由于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没能对中国有一个真切的认识,甚至在日常交际中存在说话不得体而交际失败的情况,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重视传统文化,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融合,使汉语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文章就针对北华大学韩国留学生,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学问题加以研究,希望能够对汉语文化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节日文化;教学案例一、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一)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现状韩国是中国的近邻,自古以来交往密切。

韩国沿袭了很多从古代中国学习到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就是其一。

所以给韩国留学生进行传统节日的文化教学,相对很多欧美学生来讲除了对比性,还有很多同一性。

在语音、词汇、语法学习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文化教学,深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以北华大学汉语中级班的韩国学生为例,这个班的汉语学习者水平相对其他班要高,因为来北华学习的留学生国别、汉语水平均有不同,因此没有专门的汉语文化教材,需要汉语教师根据教学对象提前准备教学内容。

但是从开学起,每次节日,都进行了相应的节日文化教学,加之学生接触汉语的时间很早,中韩两国的节日文化又有相通之处,所以学生对于清明节、端午节这样的节日词汇并不陌生。

但是对节日的深层次的了解却少之又少,对节日的习俗、起源的认识都近乎于表面化。

因此有必要在传统节日的广度和深度上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教学。

(二)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传统节日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和智慧中形成。

通过影视作品、书籍等都能了解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中秋节教案分享(5篇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

中秋节教案分享(5篇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

中秋节教案分享(5篇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华文》教材第三册,第十五章《中秋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学习相关的诗词、歌曲和故事,以及制作中秋节主题的手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意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华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掌握相关诗词、歌曲和故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卡片、彩纸、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华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中秋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述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

(2)学习相关的诗词、歌曲和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示范制作中秋节主题的手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华文描述自己在中秋节的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 相关诗词、歌曲和故事3. 中秋节手工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华文写一篇关于中秋节的活动日记。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在中秋节的活动经历进行创作,教师批改后给予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体验传统习俗,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同时,布置一道拓展作业: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曲和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掌握相关诗词、歌曲和故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3. 作业设计:用华文写一篇关于中秋节的活动日记。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1. 中秋节的起源: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对外汉语教案中国传统节日

对外汉语教案中国传统节日
除了粽子,端午节还有许多特色食品,如五 色饭、打糕、煎堆等。这些食品都具有浓厚 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味。
06
中秋节教案
中秋节的起源与传说
要点一
起源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和祭祀的传统,是中国传 统节日之一。
要点二
传说
相传古代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 、兔子求食,狐狸、猴子都拿不出食物,唯有兔子手中有 萝卜,便给了老人。谁知老人在夜间即化为三只兔子,为 感谢兔子,人们在中秋节的晚上祭拜兔子,盼望团圆。
传说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其中最为流传 的是关于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名将 ,他跟随晋文公流亡在外,曾割肉奉君。晋文公回国后 ,赏赐群臣,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因此隐居绵山, 晋文公得知后,放火逼其出山,介子推坚决不出,最终 抱树而死。晋文公深感愧疚,下令将介子推葬于绵山, 并改绵山为介山,以示纪念。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 ,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对外汉语教案中国传统节日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1
• 传统节日概述 • 春节教案 • 元宵节教案 • 清明节教案 • 端午节教案 • 中秋节教案
01
传统节日概述
传统节日的定义与特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传统节日定义:传统节日通常是指那些具有悠久历史、文 化内涵丰富、与农耕文明和古代历法相关,并被广大民众 所传承的节日。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
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中 国的农耕文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多元文化 。
历史渊源
传统节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生产和历法制度,如 春节源于古代的岁首祈年祭祀,清明节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和 上巳节等。这些节日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逐渐形 成了今天的形态。

中秋节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

中秋节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

中秋节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华语趣味教学》教材第四单元《传统节日》,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学习相关的词汇和短语,掌握中秋节的基本习俗,通过故事、儿歌和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华人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认识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华语进行中秋节相关话题的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华人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中秋节词汇和短语的掌握,以及运用华语进行相关话题的交流。

2. 教学重点: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基本习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中秋节故事视频、儿歌CD、月饼模具、灯笼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中秋节故事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

2. 新课内容:讲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学习相关词汇和短语。

3. 实践活动:分组制作月饼和灯笼,体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4. 例题讲解:展示中秋节相关的华语对话,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5. 随堂练习:设计中秋节话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华语交流。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2. 相关词汇和短语月饼、赏月、团圆、灯笼等3. 中秋节华语对话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中秋节主题的画,并配上简短的华语介绍。

2.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一家团圆吃月饼的场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中秋节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华语交流能力的提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参与中秋节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感受华人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记忆中秋节相关词汇。

对外汉语教案中国传统节日

对外汉语教案中国传统节日
活动
除了传统的习俗外,现代社会还增加了许多新的活动,如赏花灯、看烟花、参加文化活动等,这些活动丰富了人 们的节日生活。
元宵节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象征意义
元宵节象征着团圆和幸福,是家人团聚 、共享欢乐的时刻。
VS
文化内涵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如 家庭观念、和谐社会等。同时,元宵节也 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活动
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参加一些特别的活动,如猜灯谜、打麻将、看春晚等,这 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
春节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象征意义
春节象征着团圆、和谐和幸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化内涵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 要载体。同时,春节也是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共同庆祝的节日,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学生互动与讨论
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对节日的看法和感受。通过交流 ,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节日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互动
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种 互动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
THANKS
端午节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象征意义
端午节象征着对忠诚、孝道和生命的珍视。在端午节期 间,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这些价值的崇尚和敬 意。
文化内涵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是 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非常 丰富,包括历史、民俗、艺术等多个方面。它反映了中 国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 个重要窗口。

中秋节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

中秋节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

中秋节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华文》教材第四单元“传统节日”章节,详细内容围绕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展开。

重点学习中秋节相关的词汇、短语和简单句子,通过故事、儿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掌握中秋节相关的词汇、短语和简单句子,提高学生的华文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秋节相关词汇和句子的发音、书写。

教学重点: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习俗及相关的华文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中秋节故事PPT、儿歌CD、词汇卡片、灯笼制作材料。

学生准备:华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中秋节相关的词汇、短语和简单句子,教师通过词汇卡片、例句讲解,让学生跟读、模仿。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灯笼制作,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中秋节相关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正确回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华文写作练习,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起源、习俗、文化意义。

2. 中秋节相关词汇、短语、简单句子。

3. 灯笼制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华文写一篇关于中秋节的小短文,内容包括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自己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儿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学生的华文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音、书写问题,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中秋节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分享学习心得,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人共度中秋节,体验团圆的氛围。

对外汉语教案——中秋节演示教学

对外汉语教案——中秋节演示教学
柚子(pomelo)
Pútao
葡萄(grapes)
guìhuājiǔ
桂花酒(wine fermented with osmanthus flowers)
Kètáng xiǎoyóuxì
课堂 小 游 戏 (smallgames)
Cháng yuèbǐng, qiǎo pèiduì,yíng xiǎolǐpǐn
de shíhòu, suǒyǐ jiàozuò Zhōngqiū Jié. Zài Zhōngqiū Jié zhèyìtiān, yuèliang huì bǐ píngshí de 的 时候, 所以 叫做 中秋 节。在 中 秋 节 这 一天, 月 亮 会 比 平 时 的 yuèliang yuán, suǒyǐ Zhōngqiū Jié yěshì Zhōngguó jiātíng tuánjù de jiéri. jiùxiàng yuèliang yíyàng. 月亮 圆, 所以 中秋 节 也是 中国 家庭 团聚的 节日, 就像 月亮 一样。
Mid-autumn festival: In China, every august 15th of lunar Calendar, is an importan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Chinese think the august 15th of lunar Calendar is the half of autumn, so they
对外汉语教案——中秋节
中 秋 节
Mid-autumn festival
Zhōngqiū Jié 中 秋 节: Zài Zhōngguó, měinián nónglì ( Zhōngguó chuántǒng rìlì ) bā yuè shí wǔ rì , shì yígè hěn 在 中 国,每 年 农历 ( 中 国 传 统 日历) 八 月 十 五 日,是一 个 很

中秋节精品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精品教案

中秋节精品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精品教案

中秋节精品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华语趣味阅读》第三单元“传统节日”,详细内容为第二章“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教学内容包括:介绍中秋节的起源、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学习相关的节日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放灯笼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中秋节的相关习俗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以及各种习俗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挂图、中秋节的图片、月饼、灯笼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中秋节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制作月饼、灯笼等手工活动,体验中秋节的氛围。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彩泥制作月饼,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画纸、水彩笔绘制中秋节的图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2. 板书内容:(1)中秋节的起源(2)“嫦娥奔月”的故事(3)中秋节的习俗:赏月、吃月饼、放灯笼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彩泥制作一个月饼,并写一段关于中秋节习俗的文字描述。

2. 答案示例:我制作的月饼上有美丽的花纹,代表着团圆和幸福。

中秋节那天,我们全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感受团圆的喜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和随堂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体验传统习俗,并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对外汉语教案——中秋节 21页PPT文档

对外汉语教案——中秋节 21页PPT文档
apes)
guìhuājiǔ
桂花酒(wine fermented with osmanthus flowers)
Kètáng xiǎoyóuxì
课堂 小 游 戏 (smallgames)
Cháng yuèbǐng, qiǎo pèiduì,yíng xiǎolǐpǐn
尝 月饼, 巧 配对,赢 小礼品 (tasting mooncake, guessing the name,winning presents)
16
剪纸实物小卡片(玉兔图案)制作:
一、准备一张剪纸用红色纸、一张红色卡纸、一张白色卡纸、 一张透明玻璃纸、一张包装纸、剪刀、铅笔、尺子、固体胶、 金色绳子、图案模型。(下图左一为玻璃纸、左二为金色绳 子)
de shíhòu, suǒyǐ jiàozuò Zhōngqiū Jié. Zài Zhōngqiū Jié zhèyìtiān, yuèliang huì bǐ píngshí de 的 时候, 所以 叫做 中秋 节。在 中 秋 节 这 一天, 月 亮 会 比 平 时 的 yuèliang yuán, suǒyǐ Zhōngqiū Jié yěshì Zhōngguó jiātíng tuánjù de jiéri. jiùxiàng yuèliang yíyàng. 月亮 圆, 所以 中秋 节 也是 中国 家庭 团聚的 节日, 就像 月亮 一样。
四、把粘好的卡片折叠,中间部分用金色绳子固定就可以了。 下面是成品展示。
Happy the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快乐
中 秋 节
Mid-autumn festival
Zhōngqiū Jié 中 秋 节: Zài Zhōngguó, měinián nónglì ( Zhōngguó chuántǒng rìlì ) bā yuè shí wǔ rì , shì yígè hěn 在 中 国,每 年 农历 ( 中 国 传 统 日历) 八 月 十 五 日,是一 个 很

团圆中秋ppt(对外汉语教学)(沉浸式)

团圆中秋ppt(对外汉语教学)(沉浸式)

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Zhōnɡqiū zhī yè tiān qīnɡ rú shuǐ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
yuèmínɡ rú jìnɡ kěwèi liánɡchén zhī
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
měijǐnɡ
美景.
Ránér duìcǐ rénmen bìnɡwèi mǎnzú
ránhòu zài liánxù hūhuà n wǒ de mínɡzì
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Sānɡènɡ shífēn
wǒ jiù
kěyǐ
huíjiā lái le
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Yìrì
zhào qīzǐ de fēnfù qù zuò
jièshí Chánɡ'é ɡuǒ yóu yuèzhōnɡ fē ilái
高山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
Bùtónɡ de shì ɡè mínzú qìnɡzhù Zhōnɡqiū de shíjiāndiǎn yǒu suǒ bùtónɡ
不同的是各民族庆祝中秋的时间点有所不同:
yèwǎn
Hàn Cháoxiǎn Miáo Zhuànɡ Tǔ Zànɡ Měnɡɡǔ
xìnɡfú hé jiātínɡ tuánjù
对中国人来说,满月象征着繁荣、幸福和家庭团聚
èr
zhōnɡqiū jié de qǐ yuán
The origin of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Guānyú Chánɡ‘é hé yuèbǐnɡ de mínjiān chuánshuō
其中日本比较特殊,在八月十五和九月十五过两次

中秋节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

中秋节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

中秋节教案分享新加坡华文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华文》教材第三单元“传统节日”章节,详细内容为“中秋节”的相关知识。

主要包括中秋节的起源、习俗、美食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美食,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讲述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间故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传统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华文进行简单的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中秋节的认识和热爱,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卡片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中秋节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氛围和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美食和民间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制作月饼”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华文介绍中秋节,并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用华文介绍中秋节的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起源、习俗、美食。

2. 相关民间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3. 华文介绍中秋节的句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华文写一篇关于中秋节的短文。

答案示例: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都会庆祝这个节日。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月神祭祀活动,后来演变成了今天的民间习俗。

在中秋节这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团圆饭,还会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这个节日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其他民间故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中秋节的认识和热爱,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华文,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对外汉语教案中国传统节日ppt

对外汉语教案中国传统节日ppt
包粽子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粽子,这是为了 纪念屈原,同时也是一种美食文化。
挂艾草、菖蒲
人们在家门口悬挂艾草和菖蒲,寓意驱邪 避疫,祈求平安健康。
饮雄黄酒
端午节民间有饮雄黄酒的习惯,据说可以 药晕蛟龙水兽,使其不再伤害人。
端午节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端午节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团结和勇气。赛龙舟活动体现了 集体协作和竞争精神,包粽子则体现了家庭亲情和邻里之间的互助。
中秋节源于古代对月亮的祭祀,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 日。
中秋节的历史
中秋节自唐代起成为官方认定的节日,历代以来一直传承至今,承载着丰富的 历史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习俗与活动
赏月
中秋节的晚上,家人会一起赏月,寄托思 念之情。
吃月饼
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吃月饼,月饼成为中 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
春节的起源与历史
01
春节起源于古代岁首祈年祭祀, 经过演变成为集拜神祭祖、祈福 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 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02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 涵,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和传统文化。
春节的习俗与活动
贴春联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春联, 寓意着祝福和喜庆。
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国春节最为盛行的习俗之一, 据说能驱邪避祟,使家庭平安。
04
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与历史
清明节起源
清明节源于古代农耕文化,是祭 祀祖先和扫墓的节日。据史书记 载,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 两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历史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的习俗 和活动逐渐丰富和演变。在唐代 ,清明节成为了法定节日,民间 扫墓、踏青等活动逐渐盛行。

主题式教学设计在对外汉语节日教学中应用初探--以中秋节教学为例

主题式教学设计在对外汉语节日教学中应用初探--以中秋节教学为例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2020年8月20日Aug.20 2020第40卷第8期Vo1.40 No.8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0.08.043主题式教学设计在对外汉语节日教学中应用初探——以中秋节教学为例刘 柱(广西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摘 要:在众多对外汉语教学的具体教学设计中,主题式教学设计模式始终是一种效果明显、操作性强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它通过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语言的同时接触与本次活动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最终达到学用兼得的效果。

中秋节历史悠久,是深受世界各地华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对外汉语节日教学中一直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以中秋节这一节日开展主题式教学,立足于低年级学生和汉语中级水平的这类汉语学习者,开展主题式节日教学设计,力求在语言教学中兼顾语言要素教学,将主题式话题渗透在技能训练中,真正做到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在主题式活动中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中秋节;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0)08-0097-03中秋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了解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及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途径。

世界上很多民族、国家都有类似的节日或庆祝方式,选择中秋节这一节日开展主题式教学,通过相关的情景化、生活化的主题式活动,把中秋节有关的语言词汇置于主题式活动参与中,寓“节日文化”教学于“语言词汇”教学中,将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提供一种全新、有效的学习方式以了解中秋节的知识文化。

一、主题式教学模式分析从“主题式教学”的字面来看,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某一“主题”具体开展,跟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比,它不再以语言作为教学核心,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可操作性[1]54。

汉语国际课堂教案模板

汉语国际课堂教案模板

汉语国际课堂教案模板教案标题:汉语国际课堂教案模板教案模板概述:本教案模板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规范、系统的教案撰写指导,以便在汉语国际课堂中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

该模板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资源、教学步骤、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教案模板示例:教学主题:中秋节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2. 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 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中秋节的庆祝活动;4.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2. 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3.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入中秋节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介绍中秋节(10分钟)-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学生对中秋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15分钟)- 教师呈现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进行示范和操练,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表达能力。

4. 小组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关于中秋节的小项目,如制作中秋节贺卡或设计中秋节海报。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和评估(10分钟)- 教师进行简要的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评估,如口头问答或填空练习。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学生完成的小组活动项目的质量和创意程度;3. 学生在评估环节中的表现。

教案模板说明:该教案模板按照常见的教学步骤进行安排,包括导入、介绍、学习、小组活动、总结和评估等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添加其他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秋节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中秋节课件


中秋节知识竞赛
02
组织中秋节相关的知识竞赛,检验学习者对中秋节文化的了解
程度。
中秋节文化体验游戏
03
设计中秋节文化体验游戏,让学习者在游戏中学习中秋节的文
化知识。
06
总结与展望
对外汉语教学中秋节课件的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使用对外汉语教学中秋节课件,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了显著 提高,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均有所增强。
中秋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
通过创设中秋节相关的情 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语言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 中学习相关的词汇、表达 方式等。
互动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中秋节相关 的互动活动,如猜灯谜、 赏月等,增强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度。
适应性强
该课件内容丰富多样,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互动性强
课件中的互动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增强学生 的学习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秋节课件的改进建议
增加文化背景知识
在课件中加入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汉语语言和文化。
完善语音识别功能
参与讨论和交流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05
中秋节主题活动设计
中秋节文化体验活动
制作月饼
通过制作月饼,让学习者了解中 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月饼的制作过
程。
赏月品茶
组织赏月品茶活动,让学习者体验 中秋节的氛围,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
中秋节故事分享
鼓励学习者分享自己国家或地区的 传统节日故事,增进文化交流。
中秋节语言交流活动
多元化教学手段
结合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提供更加生动、 形象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北华大学韩国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传统 节日文化教学初探 ——以中秋节为例

北华大学韩国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传统 节日文化教学初探 ——以中秋节为例

北华大学韩国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初探——以中秋节为例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中秋节文化的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韩国留学生作为主要对象之一,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可能对中秋节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探讨韩国留学生对中秋节文化教学的态度和反应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北华大学韩国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中中秋节文化教学的情况,以中秋节为例,初步了解其接受程度和影响,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北华大学韩国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中开展中秋节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了解韩国留学生对中秋节文化的认知水平、接受程度以及对其文化认同的影响。

我们也将探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方法选择,以提高文化教学的效果并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中秋节文化在留学生中的传播和传承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中秋节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中秋节文化教学,可以帮助韩国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中秋节文化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韩国留学生可以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交融。

通过中秋节文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重视中秋节文化教学,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加深跨文化理解、拓展学生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2.2 中秋节文化教学的方式和方法1. 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食物等内容来教授学生中秋节文化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 shíhòu, suǒyǐ jiàozuò Zhōngqiū Jié. Zài Zhōngqiū Jié zhèyìtiān, yuèliang huì bǐ píngshí de 的 时候, 所以 叫做 中秋 节。在 中 秋 节 这 一天, 月 亮 会 比 平 时 的 yuèliang yuán, suǒyǐ Zhōngqiū Jié yěshì Zhōngguó jiātíng tuánjù de jiéri. jiùxiàng yuèliang yíyàng. 月亮 圆, 所以 中秋 节 也是 中国 家庭 团聚的 节日, 就像 月亮 一样。
四、把粘好的卡片折叠,中间部分用金色绳子固定就可以了。 下面是成品展示。
Happy the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快乐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Mid-autumn festival: In China, every august 15th of lunar Calendar, is an importan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Chinese think the august 15th of lunar Calendar is the half of autumn, so they
zhòngyào de jiérì ——Zhōngqiū Jié. 重 要 的 节日—— 中秋 节。 Yīnwèi Zhōngguórén rènwéi, měi nián nónglì bā yuè shí wǔ zhètiān shì qiūtiān guòle yíbàn 因为 中 国 人 认 为,每 年 农 历 八 月 十 五 这天 是 秋天 过了 一半
call this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And in that day, it is not hard to find that the moon is rounder than other nights, so the Middle-autumn festival is the day when all family get together, just like the round moon.
每个 国 家 的 节日 都 会 有 特定 的 食 物, Zhōngqiū jié yěyǒu hěnduō hǎochīde dōngxi 中 秋 节 也有 很 多 好 吃 的 东 西, Wǒmen yìqǐ kànkanba! 我们 一起 看 看 吧!
Yuèbǐng
月饼(moonc(玉兔图案)制作:
二、按照图案模型把玉兔剪出之后贴在白色卡纸上。
剪纸实物小卡片(玉兔图案)制作:
三、按贴好后的白色卡纸尺寸,把红色卡纸和墙纸裁剪两倍 长度(即可折叠),然后剪略长一些的玻璃纸粘在红色卡纸 或者墙纸上(只粘比一半卡纸多出的部分),然后把白色卡 纸粘在另一侧。
剪纸实物小卡片(玉兔图案)制作:
尝 月饼, 巧 配对,赢 小礼品 (tasting mooncake, guessing the name,winning presents)
15
剪纸实物小卡片(玉兔图案)制作:
一、准备一张剪纸用红色纸、一张红色卡纸、一张白色卡纸、 一张透明玻璃纸、一张包装纸、剪刀、铅笔、尺子、固体胶、 金色绳子、图案模型。(下图左一为玻璃纸、左二为金色绳 子)
柚子(pomelo)
Pútao
葡萄(grapes)
guìhuājiǔ
桂花酒(wine fermented with osmanthus flowers)
Kètáng xiǎoyóuxì
课堂 小 游 戏 (smallgames)
Cháng yuèbǐng, qiǎo pèiduì,yíng xiǎolǐpǐ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legend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嫦娥(cháng’ é)
The food of Mid—autumn festival
Měigè guójiā de jiérìdoū huìyǒu tèdìng de shíwù,
对外汉语教案——中秋节
中 秋 节
Mid-autumn festival
Zhōngqiū Jié 中 秋 节: Zài Zhōngguó, měinián nónglì ( Zhōngguó chuántǒng rìlì ) bā yuè shí wǔ rì , shì yígè hěn 在 中 国,每 年 农历 ( 中 国 传 统 日历) 八 月 十 五 日,是一 个 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