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

合集下载

资源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资源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资源与环境知识点总结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利用的、能够提供现实或潜在的物质财富或生活资料的一切东西。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活空间,是生物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环境知识点涉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环境污染、保护与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就资源与环境知识点做一定的总结。

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资源按其由性质、来源、用途等不同特征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资源要素等不同类别。

1.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生活资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基础。

2. 人文资源人文资源是指人类社会和个人的文化、技术、职业、知识等方面的积累和发展成果。

包括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

人文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智力、文化和精神支撑,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产。

3. 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指社会团体和组织所拥有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本资源、社会组织资源等。

社会资源是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持,是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 要素资源资源要素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因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

资源要素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要素支持和保障,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础。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指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提高自然资源的效率和价值,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

1.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需的能量来源,包括矿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各种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础和保障,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必需的各种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化石燃料、土壤和水资源等。

资源与环境领域相关知识点

资源与环境领域相关知识点

资源与环境领域相关知识点一、资源与环境领域的重要性资源与环境领域是指研究和管理自然资源以及对环境影响的学科领域。

在当今社会中,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资源与环境领域相关的知识点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本概念1.资源:资源是指供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或能源。

常见的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可能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2.环境: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的自然和人造物质的总和。

它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也包括建筑、道路、工业设施等人造环境。

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三、资源与环境领域的问题与挑战1.能源危机: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但传统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资源与环境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2.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本需求,但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

3.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发生变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资源与环境领域的重要议题。

四、资源与环境领域的解决方案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策略。

它强调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保护和提高未来世代的生活质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目标。

2.节约资源:节约资源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关键。

通过推广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3.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核心。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控制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等措施,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资源与环境概论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广义的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狭义的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自然物。

二什么是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作用所引发的人们周围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等造成有害影响的问题三中国资源的特点:• 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 资源总体结合较好,配套程度较高,但质量相差悬殊;• 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运输成本较高;• 资源开发强度大,后备资源不足。

广义的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

狭义的资源:特指自然资源。

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一.资源环境学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问题,寻求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二资源环境学的研究方法1、系统分析的方法2、生态学方法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4、数理模型分析方法5信息技术方法6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一.资源分类系统:按资源的基本属性不同分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按其性能和作用的特点:硬资源和软资源;按资源的更替特点: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按自然资源的固有属性:可耗竭性、可更新性、可重复使用性、发生起源等按利用限度划分: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二.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区域性;综合性与整体性;多用性;利用的层次性;变动性与稳定性。

三.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一无限资源(非耗竭性资源):是指资源随着地球的形成而存在、用之不竭的资源,其数量丰富,性质稳定,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水、大气等。

但是其中某些资源如大气、海水因人类社会的不当活动而受到污染。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一、引言资源与环境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议题之一,而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资源与环境管理能力。

本指南将介绍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课程内容1.资源与环境管理原理该课程主要介绍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资源与环境管理的途径、策略以及评估与监测方法,培养其系统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

该课程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评估环境影响的能力,以及制定环境保护方案的能力。

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资源与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资源配置和环境政策等相关问题,以及经济模型的应用和分析。

4.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该课程将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以及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政策。

学生将学习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

5.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该课程将介绍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学生将学习实施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包括问题定义、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培养其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6.社会与环境责任社会与环境责任是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核心价值观。

该课程将介绍企业、政府和个人在资源与环境管理中的责任和角色。

学生将学习道德伦理的基本原则和社会责任的实践,培养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资源与环境管理专业人才。

三、学习目标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的学习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使其具备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评估环境影响和制定保护方案的能力,使其成为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能的专业人才。

3.培养学生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应用分析的能力,使其具备资源配置和环境政策制定的能力。

4.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和策略的能力,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业人才。

研究生一级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研究生一级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研究生一级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研究生一级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门融合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该学科旨在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能够应对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复杂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日益严峻、资源短缺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

该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资源管理与规划、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等多个学科领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控制、气候变化与适应等诸多相关知识,同时具备相关技能和方法的培训。

通过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学生将具备为实际问题提供可行解决方案的能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资源与环境专业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学科资源、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科专业特色。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学科特点,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对学科的建议。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旨在全面阐述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研究生一级学科情况及特点,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和信息。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研究生一级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相关情况,包括学科资源、发展趋势和专业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该学科的深入研究,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学科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为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学科的基本概况,还可以对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有更全面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2.正文2.1 学科资源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研究生一级学科,因此对学科资源的需求也相对较高。

在当前的学科资源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师资力量:资源与环境专业需要具备丰富的师资力量,包括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的导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资源与环境的冲突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资源与环境的冲突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资源与环境的冲突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而环境则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

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资源与环境之间常常发生冲突。

本文将以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为基础,就资源与环境的冲突问题进行讨论。

一、资源与环境的定义及关系资源是指人们能够利用的有用物或能量,包括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

自然资源又可分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能量等,如气候、水、陆地等。

人为环境是指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创造的环境,如城市、道路、建筑等。

资源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资源和环境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

环境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物质前提和条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资源开发不当或过度利用,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

环境恶化会影响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限制着资源的供给和利用。

二、资源与环境的冲突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冲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所引起的冲突;二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1.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所引起的冲突某些资源,由于它们的自然形成和再生过程需要时间、空间和条件等特定因素,会导致这些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这就引发了资源的争夺和利用冲突。

例如,林木、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减少和消耗,将会使得这些资源的供给不足,从而导致资源争夺和贸易战争等。

而这可能会对不同民族之间甚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造成严重的危害,从而加剧资源争夺的难度。

2.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往往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

例如,水利枢纽、大坝堤防的建设会影响水流和河道的结构和生态环境;采矿、放牧等活动会对土地和草原造成破坏;排放工业废水、废气等物质会对大气和水体污染;过度捕捞、滥猎等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等。

环境与资源的概念及其关系

环境与资源的概念及其关系

环境与资源的概念及其关系环境与资源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环境指的是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体、地球表面等自然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资源是指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所获取到的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下面将对环境与资源的概念及其关系进行更加详细的解释。

首先,环境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完全依赖于环境提供的资源和条件。

环境中的空气、水源、能源、土壤等自然要素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还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条件。

例如,空气是人类呼吸的基本需求,水源是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能源是推动工业和交通发展的驱动力。

因此,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资源是环境中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

人类通过对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获取各种资源来满足自身的物质和能量需求。

资源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如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

自然资源是指由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和能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人文资源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长期活动中创造的有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文化遗产,如科技知识、文化艺术等;社会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组织、产权关系、人际关系等。

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环境与资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资源是环境的一种表现形式。

环境是资源的来源和承载体。

资源的形成和存在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就像是手套和手的关系,手套是手的一部分,手的活动也离不开手套的保护和作用。

例如,水资源是由自然界的天气和地形条件共同形成的,森林资源是通过自然的生长和演替过程形成的。

资源离开了环境将失去其存在和发挥的基础。

其次,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人类对环境的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正面的影响包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后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矿产资源的开采可以为国家经济增加贡献;负面的影响包括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如大规模森林砍伐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污染物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导致环境的恶化。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名词解释:1生物资源: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构成了一类再生性的自然资源,即生物资源。

2生命延续性:指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类到复杂类,都具有自我复制、繁衍再生的能力。

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4生物多样性:指一定时间、空间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5草地:指草本与木本饲用植物所着生的土地;有天然草本植被着生的称为草原。

6脆弱生态环境:指对环境因素改变反应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较小的环境系统。

7结构性脆弱性:所谓结构型脆弱性是指生态系统结构本身存在着先天的不稳定和敏感性。

8胁迫型脆弱性:指由于外界的压力或干扰,易使生态环境系统遭受损失或产生不利的变化。

9水资源:指自然形成且循环再生,并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直接利用的淡水。

10水环境:指自然界各类水体在系统中所处的状况,即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以及其密切相关的诸多环境要素的总和。

11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能够创造财富和产生经济价值的那部分土地。

13土地利用: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某种目的,按照土地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土地进行的开发、使用等活动。

14土地覆盖: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所覆被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

15植物气候生产力:简单说,就是气候因素对生产力的影响。

16矿床: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所含的某些物质成分的质和量符合一定的经济技术要求,并能为国民经济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17环境标准:进行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的基本依据,也是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与环境问题

资源与环境问题

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资源与环境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之道。

一、资源问题1.1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消耗速度远大于其再生速度,导致了资源的日益枯竭。

例如,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正逐渐减少,而且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1.2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不合理和浪费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管理与规划,资源在开采、利用、再生等过程中遭受破坏。

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资源价值的认知不足,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例如,水资源被大量用于农业灌溉,但由于灌溉方式不合理,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二、环境问题2.1 水源污染水源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的扩张,大量的废水排放进入江河湖海,导致水质恶化。

一些重金属、农药、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威胁。

2.2 大气污染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造成了雾霾等大气污染现象。

大气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2.3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环境破坏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森林砍伐、湿地开发、捕捞过度等都对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造成了严重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减少了人类获得的自然资源。

三、解决之道3.1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我们应该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社会。

这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提高人们对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效率等。

只有通过节约资源的方式,才能够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论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论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论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资源是指人类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所依赖的各种物质与能源,而环境是指人类生活与发展的空间和条件。

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对环境产生各种影响,同时环境的质量也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首先,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它们是人类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人力资源则是指人们的智力、技能和创造力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人们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然而,资源开发和利用也会带来环境问题。

一方面,大规模资源开发会导致环境破坏。

例如,过度的煤炭开采导致土地沉陷、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大规模的森林开发导致退化和砍伐率加快。

另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会造成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给环境带来压力。

例如,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因此,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降低资源消耗和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这需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增加环境投资。

同时,人们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碳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第三,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跨国企业和国家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开展资源和环境的研究和合作,加强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合力。

在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着重要的责任。

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

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

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1 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资源与环境是经济学和自然资源学的重要领域,涵盖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与治理等多个领域,因而其专业当今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

资源与环境专业,是深入研究、综合评价和合理调控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资源环境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社会客观需要研究并推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该专业教学以资源与环境的资源经济学、规划学、可持续发展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污染学、公共政策学等研究与实践层面为基础,以建立起一整套从资源与环境角度系统分析社会发展机制及挑战的知识体系,并提出发展策略、方法与政策等对策。

本科生毕业后有以下四个方向:其一是从事污染控制、环境改善、资源社会学、外商投资与环境审查领域的研究;其二是从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政府的资源收益方面的研究;其三是从事绿色发展理念和技术的应用;其四是从事资源与环境管理及其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主要学习内容涵盖资源经济学、资源环境管理与规划、自然资源调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理论结合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便于深入研究和实践中的资源与环境管理工作。

2 就业前景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可面向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等多个部门就业,比如分析并提供资源与环境管理意见,从事涉及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公共政策编写、社会调研及咨询、灾害管理、生态修复及改善等相关的就业等。

同时,该专业通过教学和科研工作,让学生掌握把握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学习、理论结合实践,提高问题的辨识能力及处理能力,可以较好地应对实践和就业领域的压力,为今后的竞争力奠定基础。

资源与环境专业,涉及到人类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等领域,往往和技术控制息息相关,对提高社会及企业管理水平来说至关重要,故学科前景广阔。

资源与环境

资源与环境
1 自然资源的概念
狭义的自然资源只是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物 广义的自然资源则要延伸到这些自然物所赖以生存、演化的 生态环境
最有代表性的广义解释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2年提出的
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
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述


对可耗竭资源来说,蕴藏量是绝对减少的
对可更新资源来说,蕴藏量是一个可变量

蕴藏量代表着地球上所有有用资源的最高极限(很重要)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述
四、中国资源历史与现状
历史上: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富庶 现在:自然资源的破坏
1.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
A.土地资源
陆地面积960万km2,占世界7.2%,占亚洲2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1hm2,只及世界平均数的1/3 耕地面积1.33亿hm2,居世界第4位,人均0.12 hm2,为世界平均水平1/3 林地面积1.25亿hm2,居世界第6位,人均0.11 hm2,占世界平均水平1/6 草地面积4亿hm2,居世界第2位,但和0.35 hm2,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述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述
耗竭既可看作是一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状态
可耗竭资源的持续开采过程也就是资源的耗竭过程
当资源的蕴藏量为零时,就达到了耗竭状态 当开采成本过高,使市场需求为零时,尽管资源蕴藏量不为零,
也可视为资源耗竭
可耗竭资源按其能否重复使用分为
– 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 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完整环境中任何资源要素的变化均可引起整体效应的降低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述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引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原理和政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于资源与环境的需求与压力也不断增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本文将探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建议。

就业领域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找到就业机会:1.政府部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国家环保部门、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从事政策制定、环境规划、监管与评估等工作。

2.研究机构:毕业生可以到科研院所、大学、研究机构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为社会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3.企事业单位:毕业生可以到能源、环保、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估、可持续发展策划、资源管理等工作。

4.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毕业生可以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或加入绿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就业前景从就业市场的角度来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原因如下:1.政府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与法规,推动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就业需求。

2.环境行业发展:随着环境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长。

很多企事业单位都纷纷加大了环保投入,需要专业人士来指导和管理。

3.可持续发展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注重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人才的支持。

4.国际合作与交流: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国际合作与交流趋势明显。

因此,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有机会参与国际项目和合作计划,为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就业建议对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以下是一些建议:1.提升专业素质:加强对经济学、环境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

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

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摘要:一、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的概述1.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背景与意义2.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二、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1.资源类课程a.矿产资源勘查b.地球物理勘探c.资源评价与开发2.环境类课程a.环境科学b.环境工程c.环境监测与治理三、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1.实验室实践2.野外实践3.实习与实训四、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的就业方向1.资源类行业2.环保类行业3.政府部门及科研机构五、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更新2.跨学科研究与创新3.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正文: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是一门涉及资源勘查、环境保护、资源评价与开发等方面的综合性课程。

在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因此,培养具备资源与环境综合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具有资源与环境科学理论基础、掌握资源勘查与开发方法、具备环境保护与治理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内容涵盖了资源类和环境类两大模块,资源类课程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勘查、地球物理勘探以及资源评价与开发等;环境类课程主要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以及环境监测与治理等。

在实践教学方面,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室实践、野外实践、实习与实训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在就业方向上,可以在资源类行业、环保类行业、政府部门及科研机构等领域找到合适的岗位。

随着国家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展望未来,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将不断完善与更新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资源与环境 专业概念

资源与环境 专业概念

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环境问题的预防、控制和治理。

该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土木工程、化学、地质学等。

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自然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方式和开发技术,探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

2. 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技术,探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策略和措施。

3.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方式和管理政策,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4. 水资源管理:研究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讨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策略。

5. 海洋资源管理:研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讨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策略。

6. 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评价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7.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策略。

在资源与环境专业中,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

总之,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重要的交叉学科,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源与环境的专业类别

资源与环境的专业类别

资源与环境的专业类别资源与环境专业类别包括资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与灾害防治等相关领域。

本文将从人类活动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讨论,以人类的视角描述,使读者感受到真实的叙述。

一、人类活动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资源的利用,然而过度的资源开采和利用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例如,大规模森林砍伐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水土流失等问题;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威胁,也给其他生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为了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目标。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通过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等措施,可以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环境教育与宣传等手段,可以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四、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发展与前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资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从事资源勘探与开发、资源管理与规划等工作,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与评估等工作,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资源与环境专业类别涉及到人类活动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专业的发展与前景等方面。

通过加强资源与环境的管理与保护,我们可以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为人类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资源与环境专业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出贡献。

资源与环境教案

资源与环境教案

问卷调查:向学生 发放问卷,了解他 们对教学的满意度 和意见
师生座谈会:定期 与学生进行座谈,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 建议
反馈与调整
学生对教进行学生和教 师评价,促进教学 相长
及时处理评价中反 映的问题,提高教 学质量
课外作业与要求
作业内容与要求
作业内容:收集 关于资源与环境 方面的资料,了 解当地的环境状 况和资源利用情 况。
案例分析法
定义: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资源与环境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选择合适案例、介绍案例背景、分析案例问题、总结归纳 优势: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介绍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性 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和政策措施
了解资源与环 境问题的解决
方法和途径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资源 与环境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
学生能够了解资源 与环境的关系及其 对人类的影响
学生能够分析资源 与环境问题产生的 原因和解决方案
学生能够具备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进行资源调查、 环境监测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 观念
讨论法
定义:讨论法是一 种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讨论、交流、 分享等方式,使学 生主动参与学习,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的教学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 于需要探究、思 考、讨论的问题, 如环境保护、资
源利用等。
实施步骤:教师 提出问题或主题, 学生分组讨论, 每组汇报讨论结 果,教师总结评
价。
优点: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合作 能力和表达能力。

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

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

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集环境保护,景观规划,生态经济,自然资源科学和生物多样性等学科的优势于一体,旨在保护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满足人类需求。

它是一门广泛的科学学科,融合了多学科交叉,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地理科学、地质学、气候学、环境工程、生态生物学、自然资源管理和景观规划等。

学生在经过4至5年的学习和实践后,可以掌握资源与环境相关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知识,并能够组织和执行有关研究、规划和开发项目。

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就业方向很广泛,比如可以到政府部门工作,担任资源开发规划、保护环境规划等职位;也可以就职于各类科研机构,从事环境保护、生态科学、护林工作、联合国机构、环境政策制定等;或者在工业公司从事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能源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到商业机构从事环境投资分析、环境营销、风险管理以及绿色农业、旅游等方向的工作。

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习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以满足人类需求,解决当今社会及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资源与环境专业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将是贯穿永久的挑战,资源与环境专业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多重技能,包括环境和资源的科学知识、技术和评估技能,环境法律和规章知识,政策分析和景观规划技术,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此外,学生应掌握计算机技能、统计学和社会科学等基本技能,以及正确处理社会文化复杂性、经济变化及法律法规的相关能力,以便从多学科交叉分析当前环境问题,设计合理的环境政策解决方案。

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保护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资源与环境专业也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市场前景广阔。

将来,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毕业生将发挥关键作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资源与环境

中国的资源与环境

中国的资源与环境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丰富资源和多样环境的国家。

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也很多样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并就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的资源非常丰富。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储量。

中国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铜、铝等。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中国的江河湖泊众多,这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条件。

中国的森林资源也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树种和野生动物。

此外,中国还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水能资源,这些可再生能源为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

然而,中国的资源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国的矿产资源开采面临的难题较多。

过度开采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环境的问题。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对外依赖矿产资源的程度较高,这导致了对外资源的依赖性过大。

其次,中国的水资源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速,中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一些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

此外,中国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土地利用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强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加大了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淘汰力度,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同时,中国也动员全社会,推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中国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中国还加强了环境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

此外,中国还与其他国家开展了资源开发的合作和技术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

在未来,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将继续发展和变化。

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可持续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措施。

中国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治理,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2、能源:是指可为人类利用以获得能量的各种来源。

如太阳能,核能,地热等。

3、土地:是地球上的特定部分,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之外的陆地及其之上的江河湖泊等水面,是由空气、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而不断发生变化(具有立体垂直剖面的空间客体)。

4、土地资源:是指在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未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用以创造财富和产生经济价值的那部分土地。

5、土地资源退化:是指由于人类利用不当或受某些不利的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土地资源质量下降,表现为土地生物生产能力逐渐减退和产品质量降低的过程。

6、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和风的作用下,地表物质发生剥蚀、迁移和沉积的过程。

7、土地沙化: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原本不是沙漠的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景观朝沙漠景观演变的现象和过程。

8、土壤盐渍化:指表层中含有0.6%―2%以上易溶盐的土壤称为盐土;含交换性钠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20%以上的土壤称为碱土;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措施而发生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

9、耕地土壤贫瘠化:是指耕地在利用过程中,投入到耕地中的养分物质数量不足以弥补同期由于作物收获、水土流失等原因造成的从耕地中移走的养分物质数量,从而导致土壤肥力、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的现象。

10、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规划区域内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做空间上的优化组合设计计划及实现该计划的时间安排。

11、土地管理: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科学技术的措施,以维护土地所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保证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为目的,对土地使用活动进行的管理和控制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与环境—人类生活的保障
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给予保护和回报,在取得辉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满目疮疤,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造成冲击,给环境带来压力。

众所周知,人类是以自然环境为生存,延续的物质基础。

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却遭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

大气污染,水污染,陆地污染。

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净土。

或许你会想,想在重要的是发展科技,科技发达了之后在去环保也不迟,那你到时候可要后悔了。

如果我们现在过分陶醉于对抗大自然的胜利,认为我们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那我们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
袋,用纸盒等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少赠送贺年卡,保持校园清洁等。

以上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为2100多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

特别是西部地区缺水非常严重,一些山区地方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

我国的用水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

比如: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浪费现象,如果发现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避免损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别小看废弃的电池,因为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0吨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里,水将无法饮用。

我们应该把电池收集起来,送往回收站,这样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电池得到回收,一举两得。

不仅仅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省森林资源。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
一和六分之一。

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

这就是森林资源向我们发出的警报!我们要节约利用森林资源,首先,不能乱扔稿纸,也不拿没写过的纸张折飞机之类的小工艺品,更不要乱砍乱伐,任意践踏花草树木,要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如纸杯、木块等等。

在学校,我们要建立“绿色银行”,捡起以前丢弃的纸屑、小手帕等。

外出就餐时,自带勺子、筷子。

同学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利用我们有限的森林资源。

尽管我们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可在一些地方,乱占乱用农地和基本农田的事,还时不时地发生;我们大大小小的城市,由钢筋混凝土铺就的“大饼”,仍在一个劲儿地向四面八方扩张,吞噬着周围的万顷粮田……
尽管矿产资源供给已经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瓶颈,可在一些地方,以浪费和破坏资源为标志的无证小矿山,仍在不停地乱采滥挖;即使在大矿山,“吃一半扔一半”的粗放开采方式也还在继续;乱堆乱放的尾矿,不但使本来可以利用的矿产资源惨遭抛弃,还可能在雨季形成泥石流,变为摧毁田地、庄稼和百姓生命财产的杀手;矿山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不但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也威胁着他们的居住安全;我们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可生产和生活用水还在被随意地挥霍着,珍贵的地下水被过量开采或者污染着;我们的能源已经十分短缺了,可雨后春笋般新建住房的粗放供暖,仍在浪费着油和煤炭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