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 角色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完整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角色:

Eg.男生养家,女生做饭。男生要勇敢,女生要细心。男生可以翘腿,女生坐姿要端庄。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决定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

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方面。例如:

①14-22个月的儿童中,通常男孩在所有玩具中更喜欢卡车和小汽车,而女孩则更喜欢玩具娃娃或柔软的玩具;

②儿童对同性别玩伴的偏好也出现得很早。在托幼机构中,2岁的女孩就表现出更喜欢与其他女孩玩,而不喜欢跟吵吵闹闹的男孩玩;

③2岁时女孩对于父母和其他成人的要求就有更多的遵从,而男孩对父母的要求的反应更趋向多样化。

(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进入幼儿前后,儿童之间的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

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学龄前期男女孩子的游戏活动中,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异。男孩更喜欢有汽车参与的运动性、竞赛性游戏,女孩则更喜欢过家家的角色游戏。

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

进入3岁以后,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研究发现,3岁的男孩就明显地选择男孩而不选择女孩作为伙伴。在幼儿期,这种特点日益明显。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相同。男孩之间更多打闹,为玩具争斗,大声叫喊,发笑;女孩则很少有身体上的接触,更多通过规则协调。

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幼儿期已经开始有了个性和社会性方面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在不断发展中。一项跨文化研究发现,在所有文化中,女孩早在3岁时就对照看比她们小的婴儿感兴趣。还有研究显示,4岁女孩在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关心人与物三个方面优于同龄男孩;6岁男孩的好奇心和情绪稳定性优于女孩,6岁女孩对人与物的关心优于男孩,6岁儿童的观察力方面也发现男孩优于女孩。

性别角色社会化中的性别角色信息主要来源于:文化、父母亲、同伴交往、学校教育以及大众媒体、国家与社会的期望等。

文化是一个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

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法律、艺术、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不同社会和民族的不同文化对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不同。当人们被置于各种文化体制和结构中,任何个人都是由不同话语所赋予的主体位置的集合体。这就使得人们在不同的社区或文化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性别身份,当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假设和目标在人们内心碰撞并塑造着人们时,紧张状况就会产生,从而带来有关性别的角色冲突、失败与调试。这就有可能导致男女性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始于家庭中。其机制是性别期望、性别认同和模仿。实际上,至怀孕期间开始,父母常常推测胎儿的性别,对不同性别的孩子,赋予不同的期望。在婴儿从出生后,父母就已经按照他(她)的性别用不同的方式培养、教育。例如,对穿衣打扮、玩具、说话方式、行为表现都有不同的要求。子女本身则表现出性别认同,即女孩模仿母亲,男孩模仿父亲。学龄前儿童的父母给不同性别的子女购买不同的服装和玩具,对男孩的顽皮和淘气采取容忍的态度,而对女孩的安静文雅则予以称赞。儿童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玩具和游戏增强了性别角色的意识,使其行为向相应的性别角色转化。

在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般说来也从多方面加强了两性的角色差异;不仅教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升学期望、课余活动、体育锻炼项目有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而且供学生学习的教科书也表现出对男女的不同期待。学校是一个重要的性别社会化场所。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日益重要,它面向社会,具有严格的组织、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计划,能够充分调动有限的教育资源,有规模地、集中地把个体形塑成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之人。学校进行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最主要的途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教学内容和老师对待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态度和期望。

同龄人群体或称同辈群体、同伴群体,是儿童和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同龄人群体在不同德年龄阶段对个体的影响由不同的特征。个体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