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厦门医疗卫生中医学重难点解析:四诊之闻诊篇-声音之语言
ZDAY141:中医诊断基础(四)四诊(二)闻诊
ZDAY141:中医诊断基础(四)四诊(二)闻诊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听声音,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
以及呃逆、嗳气、喘哮、太息等音响的异常,以分辨病情的寒热虚实。
嗅气味,主要是嗅病人的口气、分泌物与排泄物的异常气味,以鉴别疾病。
知识点:(一)语声、呼吸异常及咳嗽、呃逆、嗳气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1、语声变化的临床意义(1)语声强弱病人说话声音的强与弱,一方面是反映正气的盛衰,同时也与邪气的性质有关。
一般来说,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属虚证、寒证。
若发不出音,称为“失音”,亦有虚实之分,见于外感风寒、风热,或感邪后又伤于饮食,或妊娠末期气道受阻者,多属实证;见于内伤,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者,多属虚证。
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亦见于湿浊阻滞,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所致。
它如呻吟、惊呼等,常与痛、胀有关。
(2)语言错乱“言为心声”,语言错乱多属于心的病变。
若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者是谵语,常见于热扰心神的实证;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者是郑声,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虚证。
若言语粗鲁,狂妄叫骂,失却理智控制者为狂言,常见于狂证,是痰火扰心所致;喃喃自语,讲话无对象,见人便停止者是独语,常见于癫证,多是心气虚,精不养神的表现;语言謇涩,多属于风痰上扰的病证。
2、呼吸(1)气微与气粗呼吸微弱,多是肺肾之气不足,属于内伤虚损;呼吸有力,声多是热邪内盛,气道不利,属于实热证。
(2)哮与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成为喘。
嗡气时喉中有哮鸣声的称为哮。
有虚实之分。
若喘息气粗,声高息涌,惟以呼出为快的,属实喘,多因肺有实邪,气机不利所致;若喘声低微息短,呼多吸少,气不得续的,属虚喘,乃肺肾气虚,出纳无力之故。
(3)少气与叹息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的,称为“少气”,多因气虚所致;胸中郁闷不舒,发出长叹的声音,称为“叹息”(古称太息),多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所致。
中医四诊之闻诊——语声中的情报
中医四诊之闻诊——语声中的情报闻而知之谓之圣早在中医的经典著作《难经》里,就将闻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而且将闻诊排在第二位,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之说。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早在中医的经典著作《难经》里,就将闻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而且将闻诊排在第二位,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之说。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听声音包括听辨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鼻鼾、肠鸣等各种声响;嗅气味包括嗅辨病体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及病室的气味。
人体的各种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
所以通过诊察各种声音和气味的异常变化,可以判断出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临床诊病、辨证提供依据。
闻诊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提出以五声、五音应五脏的理论;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以病人的语言、咳嗽、喘息、呻吟、呕吐、呃逆、肠鸣等作为闻诊的主要内容。
这些诊断理论至今在临床诊疗中仍在广泛应用。
例如太息,即叹气,是指一种明显可闻的深长呼吸声,是闻诊中很易判断的一项。
若频频叹气,是病人自觉心胸憋闷,每以一次深长呼吸为舒的症状,是气滞于内的表现,多由情志所伤而致,故太息有“情志变动之声”的说法。
想想我们生活中何时才会长吁短叹,不正是心情郁闷、肝气不舒之时吗?所以闻诊内容虽少,生活中的应用却很多。
咳嗽、呃逆、呕吐的特点都是医生诊断病证的依据。
我们发现身边有人得了感冒,不也经常是通过他重浊的鼻音和频发的喷嚏声吗?东汉以后历代医家又将病体气味及病室气味等列入闻诊范围,从而使闻诊从耳听扩展到鼻嗅,内容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价值的中医诊察方法。
例如口气,正常人的口气无特殊气味,异常口气最常见的就是口臭,中医认为多属胃热,要从清胃热的角度予以治疗,可不是单纯刷牙、嚼个口香糖就能解决的。
中医四诊之--闻诊
中医闻诊客观化之现状
• 二、频谱分析仪、声纹仪分析其实就是一套生理声音分析 系统 • 1、将人体生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将录制的 声音转化为声纹图,姑且不论声音采集中的偏差遗漏,将 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转化为死板冰冷的数据,不仅不能全 权详尽,而且对于多变的生理声音欲图归纳成三个简单的 声波特点—振幅,频率,波长而统而论之,太过牵强。 • 2、此类系统仍需要医生亲自观看病人声波与声纹库的对 比,戴耳机去聆听病人生理声音,而且声纹库中资料其实 由于采集困难,实施繁琐而只有区区百种之余,参考明显 并不完善,而且实际并没有简化流程。
中医闻诊客观化之现状
· 嗅气味:应用于闻诊的电子鼻设备,将气味分子信号转 化为电信号并数字化,然后利用生物识别技术提取口腔 气味病理特征并做识别。
1、关于电子鼻的研发目前仍处于尝试与理论阶段。 2、气敏传感器的响应不仅与气体的类型有关,还受温度、 湿度和气体浓度的影响,所以静态的几何特征不能稳定 的反映气体的类别信息。 3、医生的嗅觉本身就是灵敏的分辨仪,对于各种类型 气味能迅速做好形象的分析辨别,如此试图设计客观 化,未见其明也。
• “闻诊”在四诊中比其他诊法具有需要较多的 临床经验的特点,而且声音分级和客观化也困 难。 • 关于闻诊客观化的研究,国内少有报道,国外 研究亦处于声音判别水平。
毫无疑问,中医闻诊在客观化的实行上遇到 技术上的强大阻力。几乎举步维艰。
结论
所以闻诊实在没有必要客观,将简单易行之 举复杂化,未免遑而论之。
中医四诊之--闻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医闻诊客观化之现状
• 闻诊客观化是采用声频频率分析,音调显示,区别健康人 与病人由频率、声压、音色组成的声频图的不同,通过计 算机做多元回归分析来准确闻诊判别。 • • • • 但是: 一、声音采集 1、目前的采集方法获得的声音信号仍只能从频域分析: 2、针对时域包络和幅度的分析,由于受到距离变化,麦克风 声角度等限制,无法从信号中得到确定的信息。 • 3、所用仪器囊括了声谱仪、语声仪、喉声气流图仪、 MSC—IT心音拾音器等等,无法简而归一,不仅成本昂贵, 而且繁琐纷复,采集结果亦不精确,不尽人意。
中医诊断学--闻诊
鼻鼾
音哑、 失音
声重
呻吟 惊呼
病痛难忍的哼哼声 高亢有力属实证剧痛 无力低微属虚
语声重浊, 外感风寒或湿浊阻滞, 肺气不宣、鼻窍不通所致
患者突然发出的尖锐叫声,表情惊恐 小儿为惊风,成人为剧痛或精神失常
二、听声音(二)语言
语言的辨别包括察看言辞表达与 应答能力有无异常,吐词是否清晰流 利等。语言的异常多与心神病变有关。
少气呼吸比较自然,静而无声,以气少不足以息,声低 不足以听为表现,纯属虚证
短气呼吸急而短促,不相接续,证候有虚有实
二、听声音(四)咳嗽
肺失肃降、气机上逆的一种症状。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其他脏腑病变也可累积肺脏,出现 咳嗽。
有声无痰:咳; 有痰无声:嗽; 有痰有声:咳嗽
二、听声音(四)咳嗽
闻诊
一、概 述
闻诊指医生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和嗅气味 的变化来分析判断病证的方法。
听声音指听病人的语声、语言、呼吸、 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 肠鸣等各种声响。
嗅气味指嗅病人身体及其分泌物、排泄 物散发的及弥漫到病室的各种气味。
二、听声音(一)语声
1、正常声音:
发声自然;音调和畅;
哮
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 宿痰内伏、复感外邪诱发,或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 咸生冷诱发。
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
短气 病态呼吸
呼吸气急短促、短气不足以息,数而不相接续, 虚证为气少不足以息,因体质弱或元气大虚所致 实证短气见呼吸气粗、或胸部窒闷、或胸腹胀满,痰饮、 胃肠积滞或气滞所致
少气
气微,呼吸微弱虚怯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 语无力 诸虚劳损证,为内伤久病体虚或肺肾气虚所致
二、听声音(十)喷嚏
中医诊断学 第二章 四诊(二)
3、呼吸
虚、寒:气微而慢 实、热:气粗而快 “喘不兼哮,哮必兼喘” 喘不兼哮,哮必兼喘” 喘不兼哮
喘:呼吸困难,气促,甚则张口抬肩,不能 平卧 实证:病邪壅塞于肺, 实证:病邪壅塞于肺,气道不畅 虚证:肺虚不能主气, 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 哮: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时发时止
宿痰内伏,复感外邪 宿痰内伏,
第二节
闻
诊
概念:听声音、 概念:听声音、嗅气味 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
1 掌握呼吸、语言、咳嗽、发声等变化及其临 床意义。 2 熟悉呕吐、呃逆、嗳气、太息、肠鸣等变化 的一般临床意义,口气、汗以及病室气味等 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一、 听声音
声音的产生除了发音器官外, 声音的产生除了发音器官外,还与脏腑功能有 关 言为心声” “言为心声” 气动则有声” “气动则有声” 音声之器,在心为言,在肺主声, “音声之器,在心为言,在肺主声,然由肾间 动气上出于舌,而后能发其声” 动气上出于舌,而后能发其声” 听声审音,可察盛衰之存亡” “听声审音,可察盛衰之存亡”
病变声音
(3)鼾声: 鼾声: (4)呻吟:痛楚 呻吟: 结合姿态来判断(护处必痛) (护处必痛) (5)惊呼: 惊呼: 小儿- 小儿-惊风、惊恐、疼痛、食积等 成人- 成人-剧痛,病位在骨节、脏腑 喜惊呼者,骨节间病” “喜惊呼者,骨节间病” 痫病-口中如作猪羊声 痫病-
2、语言
(1)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谵语: 热扰神明(实证) ---热扰神明(实证) (2)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 郑声: 声音低弱 心气大伤(虚证) ---心气大伤(虚证) (3)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首尾不续, 独语: 见人则止 ——气郁痰结(癫症) 气郁痰结(癫症)
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四诊概要-闻诊
闻诊是运用听觉和嗅觉来辅助诊断疾病的方法,闻诊包括听语言声、啼哭、咳嗽、呼吸及嗅气味等方面。
1.语言声正常小儿语言以清晰响亮为佳。
2.啼哭声正常健康小儿哭声宏亮而长,并有泪液。
3.咳嗽声咳嗽以声音畅利,痰易咯出为轻。
4.呼吸声呼吸气粗有力,多为外感热证;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痰邪壅肺,如哮喘症。
5.嗅气味包括嗅口气和大小便的气味。
闻诊注意事项听声音中的语言声与啼哭声,应掌握寒热虚实总的原则,如声静属寒,声噪属热,声低属虚,声高属实等。
啼哭是小儿的一种语言,除为疾病所致各种啼哭外,还应排除饥饿、口渴、针刺、尿布潮湿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啼哭。
中医诊断学——第四章 闻诊
第四章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由于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产生的,所以通过闻诊可以诊察病情。
第一节听声音一、听声音诊病的原理:言为心声气动则有声《四诊抉五音之声肺主声喉、会咽、微》:“听应五脏脾之中气助发声舌等器官声审音,肾间动气上出于舌直接作用可察盛的结果衰存亡”。
二、病变的声音:(一)声音1. 一般病变表现:阳、热、实证—语声高亢,洪亮有力,声音连续;阴、虚、寒证—语声低微细弱、懒言沉静、声音断续。
2. 声重:指语声重浊,多属外感风寒,或湿浊阻滞,肺气不宣,鼻窍不通所致。
临床上常伴有鼻塞、流涕或咳嗽、痰多等症。
3. 音哑、失音:外感风寒肺失清肃——新病、多实证金实不鸣—外感风热邪闭清窍——声多重浊痰湿壅肺阴虚火旺久病—多虚证——声多嘶哑金破不鸣—肺肾精气内伤4. 鼻鼾:昏睡不醒高热神昏鼾声不绝神识昏迷中风入脏之危候5. 惊呼——痛、惊、恐痫病——口中如作猪羊叫声——风痰随气上逆6.太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所致。
二、语言沉默寡言,语声低微,时断时续言为心声——虚证,寒证语言异常—心神病变烦燥多言,语声高亢有力,—实证,热证1.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热扰心神之实证,可见于温病热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痰热扰乱心神。
温病热入心包可见于阳脏腑实证病热扰乱心神2.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心气大伤疾病的晚期时断时续精神散乱危重的病人语声低弱模糊之虚证3.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虚: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可见于癫见人语止,首尾不续实:气郁痰结,阻蔽心窍证,郁证4. 错语:语言错乱虚: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衰微之人语后自知言错实:痰、湿、瘀、气滞阻滞心窍睡梦中说话吐字 实证:心火、胆热、胃气不和不清意思不明 虚证:久病(气血)虚衰,神不守舍6. 夺气:语言低微,气短不续,欲言不能复言者,称为夺气,是中气大虚之征。
7. 狂言:指精神错乱,语无论次,狂躁妄言的症状,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多属阳证,实证。
中医诊断学“四诊”常考的14个考点
中医诊断学“四诊”常考的14个考点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四诊、辨证、疾病诊断等内容。
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其中,望诊是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情况以了解病情的方法,闻诊是听声音和嗅气味的诊病方法,问诊是询问患者或陪诊者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切诊是切按患者脉搏或其他部位以诊察病情的方法。
辨证,即辨识、推断证候。
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主要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基本原则临床诊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审内察外,整体统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常考考点1.癫、狂、痫病的神志异常表现不属失神范畴。
癫、狂、痫病所见神志异常不同于失神。
癫、狂、痫病患者所出现的精神痴呆、哭笑无常、狂躁骂詈、猝然昏仆等神志异常症状,是疾病在某一阶段,由于痰迷心窍、痰火扰心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以致心神暂时受扰的表现,并不标志疾病危重,故一般不会危及生命,甚至可以醒后如常。
失神患者所见神志昏迷、语言失伦、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等心神失常症状,是精亏气损、脏腑功能衰败的表现,说明疾病危重,预后不良。
2.面色赤既可主热证、亦可主寒证。
满面通红者,主实热证;午后两颧潮红者,属阴虚证,主虚热,都是因热迫血行,上荣于面。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由于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的虚寒证。
3.灰、黑苔灰、黑苔都是既可主寒证、又可主热证,其鉴别的关键是看舌面津液的多少。
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寒证;舌苔灰、黑而干燥,则多属热证。
4.白苔亦可主热证、黄苔亦可主寒证。
白苔多主表证、寒证,但亦可主热证,如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者,称为积粉苔,常见于瘟疫或内痈等病,属热毒内盛所致。
黄苔多主热证、里证,但亦见于寒证,如舌淡胖嫩苔淡黄而润滑者,称为黄滑苔,多为阳虚水湿不化。
5.谵语与郑声二者都有神志错乱、语言失常的表现,但是谵语声高有力,属实证;郑声声音低弱,属虚证。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疗方法-望闻问切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4种论断疾病的方法,那就是望、闻、问、切4诊。
继承与传承中医需要“望闻问切”。
小编帮助大家梳理相关知识。
四诊法之望诊:是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神、色、形、态,以及各种排泄物(如痰、粪、脓、血、尿、月经和血带等),来断疾的方法。
四诊法之闻诊:是通过医生听觉和嗅觉,收集病人说话的声音,以及呼吸咳嗽散发出来的气味等,作为断病的参考。
四诊法之问诊:是通过跟病人或知情人交流,了解病人主观症状、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治疗经历等情况,作为诊疾依据的方法。
四诊法之切诊:主要是切脉,也包括对病人体表一定部位的触诊。
中医切脉,大多是用手指切按病人的桡动脉处(腕部的寸口),根据病人体表动脉搏动显现部位、频率、强度、节律和脉波形态等因素,组成的综合征象,来了解病人病证的内在变化。
简单总结来说: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闻-听声音、嗅气味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切-诊脉和按诊四诊法中的4种诊疾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的,四诊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就是四诊原理的理论基础。
四诊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这就必须“四诊并用”、“四诊并重”、“四诊合参”。
《难经》所提出的神、圣、工、巧之论,并非将四诊的意义分成等级,而是强调其各自的重要性以及掌握这些技巧的难易程度。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惟以切脉为能事的医生,不能得是通医道的人。
只有将四诊,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参伍,才能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
中医和诊断—9.2.2闻诊-听声音-语言
9.2.2闻诊-听声音-闻语言同学们好!下面我们学习闻语言的异常。
闻语言,主要是分析病人的语言表达和应答的能力,以及吐字的清晰度。
语言的异常,主要反映心神的病变。
语言的异常,有以下两点规律:凡是沉默寡言,语声低微,时断时续,通常是属于虚证和寒证;而烦躁多言,语声高亢有力,通常是属于实证和热证。
下面我们要学习这七种常见的病态语言。
包括有谵语、郑声、独语、狂语、错语、言謇和呓语等。
1譫语和郑声我们首先来学习这一对病态语言:谵语和郑声。
谵语和郑声,都是在神志不清或者昏迷的时候,所发出的胡言乱语,俗称说胡话。
谵语,是指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多为实热或痰热扰乱心神所导致的病变。
郑声,是指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通常是由于心气大伤、精神涣散所导致的病症。
谵语和郑声都是指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说胡话,谵语多见于实证,而郑声多见于虚证。
因此可概括为: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2独语和狂语下面我们来学习这一对病态语言:独语和狂语。
这一对病态语言,主要是在精神错乱时发出的胡言乱语。
独语,表现为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相连续的症状。
独语主要因为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或痰气郁结,阻塞心窍所引起的病症。
独语与心气虚、与痰气郁结有关系,与虚证、寒证有关,因此独语属于阴证。
狂语,是指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的症状。
狂语是痰火扰乱心神所导致的病变。
痰邪本是属于阴邪,但是痰郁化火变成痰火之邪,就不再是属于阴邪,而是属于阳热之邪了。
狂语是实邪和热邪引起的病证,因此属于阳证。
3错语、言謇和呓语下面我们来学习这3种语言异常:错语、言謇和呓语。
这三种病人的神智都是清楚的。
错语,是指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可见于虚证和实证。
其中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这是属于虚证;痰湿、瘀血、气滞阻塞心窍,这是属于实证。
言謇,是指神志清楚,思维正常,但吐字不清。
如果这是一种习惯,则不把它看成是一种病态,比如说话结巴的人,这种言謇就不属于病态。
中医的四诊----闻
中医的四诊----闻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的声音和气味两方面的变化。
闻声音即观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即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变化,以协助辨别疾病的虚、实、寒、热。
(一)闻声音
1.发声:发声重浊,声高而粗,多属实证;发声轻清,低微细弱,多属虚证。
小儿阵发惊呼,发声尖锐多为惊风。
2.语音:声高有力,前轻后重,多为外感病;声音低怯,前重后轻,多为内伤。
说话多而声音有力,多属实热;说话少而声音低微,或说话断续不接,多属虚寒。
说话声高有力,但语无伦次,神志不清,为"谵语"属实证;发音无力或不接续,语言重复,神疲不力,为郑"声",属虚语;自言自语,见人便停目,为"独语",属心力不足。
语言塞涩多为中风。
3.呼吸:呼吸气粗或喘多属热属实,呼吸气微多属虚证。
4.咳嗽:咳声重浊声粗,多属实证;咳声无力,多属虚证;干咳阵阵而无痰为燥咳;咳时痰声辘辘,多为痰湿咳嗽。
5.呃逆:呃声高而短,且响亮有力,多属实热;低而长,且微弱无力,多属虚寒。
(2)嗅气味
主要是嗅病人口气,汗气,痰涕及大、小便的气味等。
口臭,多为肺胃有热,或有龋齿;或口腔不洁;口出酸臭味,多是胃有宿食,消化不良;口出腐臭气,多是牙疳,或有内痈。
汗有臭秽气味,为瘟疫;汗有腥膻气味为风湿热久蕴于肌肤。
咳吐浊痰脓血,有腥臭味,多是肺痈。
鼻出臭气,经常流浊涕为鼻渊证。
大便酸臭,秽臭为肠中积热;气味腥臭多属寒。
小便臊臭,多为湿热。
中医四诊之闻诊
中医四诊之闻诊闻诊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医者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由病体发出的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以诊察病情。
闻诊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诊察方法,是医者获得客观体征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听声音听声音,主要是听患者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声响的异常,以分辨病情的寒热虚实。
(-)正常声音健康的声音,虽有个体差异,但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此为正常声音的共同特点。
由于人们性别、年龄、身体等形质禀赋之不同,正常人的声音亦各不相同,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儿童则声音尖利清脆,老人则声音浑厚低沉。
声音与情志的变化也有关系。
如怒时发声忿厉而急;悲哀则发声悲惨而断续等。
这些因一时感情触动而发的声音,也属于正常范围,与疾病无关。
(二)病变声音病变声音,指疾病反映于声音上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之外以及个体差异以外的声音,均属病变声音。
1。
发声异常在患病时,若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多属实证、热证。
若感受风、寒、湿诸邪,声音常兼重浊。
若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多属虚证、寒证或邪去正伤之证。
(1)音哑与失音语声低而清楚称音哑,发音不出称失音。
临床发病往往先见音哑,病情继续发展则见失音,故二者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当先辨虚实。
新病多属实证,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因痰浊壅肺,肺失清肃所致。
久病多属虚证,因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所致。
(2)鼻鼾鼻鼾是指气道不利时发出的异常呼吸声。
正常人在熟睡时亦可见鼾声。
若鼾声不绝,昏睡不醒,多见于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危证。
(3)呻吟、惊呼呻吟是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呻吟不止是身痛不适。
由于出乎意料的刺激而突然发出喊叫声,称惊呼。
骤发剧痛或惊恐常令人发出惊呼。
小儿阵发惊呼,声尖惊恐,多是肝风内动,扰乱心神之惊风证。
2。
语言异常:“言为心声”,故语言异常多属心的病变。
一般来说,沉默寡言者多属虚证、寒证;烦躁多言者,多属实证、热证。
(精)中医诊断学——闻诊
中医诊断学——第四单元闻诊细目一听声音要点一声音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1.发声(1)疾病状态下,语声高亢洪亮有力,声音连续者,多属阳证、实证、热证。
(2)语声低微细弱,懒言而沉静,声音断续者,多属阴证、虚证、寒证。
(3)语声重浊者,称为声重,多属外感风寒,或湿浊阻滞。
2.音哑、失音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所致,即所谓“金实不鸣”。
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属虚证,多由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即所谓“金破不鸣”。
妊娠后期出现音哑或失音者,称为妊娠失音,又称子喑。
3.鼻鼾若昏睡不醒或神志昏迷的病人鼾声不绝者,多属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危候。
4.呻吟呻吟声高亢有力,多为实证、剧痛;久病而呻吟低微无力,多为虚证。
5.喷嚏(1)若新病喷嚏,兼有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多因外感风寒。
(2)久病阳虚之人,突然出现喷嚏,多为阳气回复,病有好转的趋势。
6.呵欠:病者呵欠频频不止,多为体虚阴盛阳衰。
7.太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
要点二语言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1.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
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2.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
多因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虚证。
3.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
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证。
常见于癫病、郁病。
4.错语:神志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
虚证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所致;实证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5.狂言: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叫骂詈的症状。
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内扰神明。
多属阳证、实证,常见于狂病、伤寒蓄血证。
6.言謇: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
多因风痰阻络,为中风之先兆或后遗症。
小结谵神志不清,声高有力热扰心神之实证语郑神志不清,语声低弱心神散乱虚证声独自言自语心气虚弱,气郁痰阻语错语言错乱,语后自知心气虚弱,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语窍狂言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叫骂詈痰火内扰神明言謇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风痰阻络,中风要点三呼吸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1.喘:呼吸困难、急迫,张口抬肩,甚至鼻翼煽动,难以平卧。
第五章四诊2[1]中医学
(七)嗳气(古代称为“噫气”)
含义——是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沉长而 缓的声音。
临床意义——胃气上逆。 嗳气酸腐——宿食,属实证。 嗳声频而响亮,因情志而作——肝气犯胃。(实
证) 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味——胃虚气逆(虚证)。 嗳声频作而无酸腐气味——寒邪客胃(寒证)
二 嗅气味
咳声重浊——实证(外感风寒或痰湿聚 肺)。
咳声低微——虚证(肺气虚损)。
咳声不扬,痰黄稠难咯——热证(热邪犯 肺,肺津被灼)。
干咳无痰或少痰——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 咳有—咳声短促,呈现阵发性痉挛性, 声音连续不思,咳后有鸣啼样回声。(风 热痰搏结)
2.喘与哮的特征、区别与联系
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 哮——呼吸急促,喉间痰鸣。 (喘未必兼哮,哮必兼喘 )
喘与哮的辨证规律一般是,喘分虚实,哮 辨寒热,
实喘——发病急骤,呼吸深长,气粗声高 息涌,胸中胀满,惟以呼出为快——风寒 袭肺,痰热壅肺。
虚喘——病势缓慢,时轻时重,喘声低微, 呼吸短促难续,得一长息为快,动则喘 甚——肺肾亏虚。
一 听声音
(一)声音 主要是辨另病人的语声、鼻鼾、呻吟、惊 呼等语声、语调及异常声响,来判断正气 的盛衰,邪气的性质及病情的轻重
1.声音的一般规律
声音高亢宏亮有力,而连续——阳证、实 证、热证。
声音低微细弱懒言而断续——阴证、虚证、 寒证。
2.声重
特征——语声重浊沉闷。 临床意义——外感风寒或鼻疾。 若为外感风寒,则兼见鼻塞流涕、严寒发 热等症;若声重而鼻流稠浊黄涕,是多是 “鼻渊”。
白喉——咳声如犬吠,位声音嘶哑,吸气 困难。(肺肾阴虚,火毒攻喉
(五)呕吐
含义——是指饮食食物、痰涎从胃中上涌,由口 中吐出的症状。有呕、吐、干呕之不同。
中医诊断学基础讲义 第四章 闻诊
多属阳证、实证,常见于狂病、伤寒蓄血证
8.言謇:
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 —因习惯而成者,不属病态;病中言语謇涩,每与
舌强并见者,多因风痰阻络所致,为中风之先兆或后遗症
歌诀:
谵语声高无伦次,邪热内扰神不清;断续语复为郑声,心神散乱脏气衰。独语喃喃见人止,气郁痰
浊心气虚;
狂言叫骂语无伦,志不遂痰火扰神。语言謇涩词不清,风痰阻络留-120.引起呃逆的原因是
A.进食急促
B.胃气衰败
C.热邪客胃
D.寒邪客胃
答案:ABCD
七.嗳气 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一种声长而缓的症状 古称“噫” ⑴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宿食内停,属实证 ⑵嗳气频作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发作与情志有关:肝气犯胃,属实证 ⑶嗳气频作,兼脘腹冷痛,得温症减— —寒邪犯胃,或胃阳亏虚 ⑷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 —胃虚气逆,属虚证
续宗气虚。
错语错言又自知,心气虚弱神不足,痰湿瘀血气滞阻。
2012-X-133.可导致错语的原因有
A.痰浊
B.瘀血
C.气郁
D.寒凝
答案:ABC
2019-X-120.错语的原因有
A.心气不足
B.痰浊内停
C.热入心包
D.肝阳上亢
答案:AB
2014-A-20.语无伦次,声高有力,伴高热、神志不清,统称为
A.郑声
第四章 闻诊
目录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听声音
一.声音 1.概述:
声音的发出,不仅是口鼻诸器官直接作用的结果,与肺、心、肾等脏腑虚实盛衰有密切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动力 肾:主纳气—气之根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脾:主运化—气血之源 心:主神志—主宰语言 喉为发声的主要器官 会厌、舌、唇齿鼻起辅助作用 常声:具有发声自然,声调和畅,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言与意符等特点 声音的辨别:注意语声的有无、语调的高低、强弱、清浊,以及有无呻吟、惊呼、喷嚏、鼻鼾、呵 欠等异常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厦门医疗卫生中医学重难点解析:
四诊之闻诊篇-声音之语言
【导语】近年来,事业单位医疗卫生部门的招聘考试越来越多,但是面对每年大规模的高校毕业生,招考的职位对广大考生来说,仍旧是凤毛麟角。
可以非常形象的来形容我们的事业单位医疗卫生考试,就像是社会上最流行的选秀节目的海选-人员众多、竞争激烈、藏龙卧虎。
如何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呢?相信这是广大考生非常困惑的问题,不要慌张,厦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的小编木子给大家整理出了重点难点解析。
闻诊: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语言:
(1)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神之实证。
(2)症语: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3)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不足,或气郁痰阻。
(4)狂语:神经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不避亲疏,多为痰火扰心。
(5)言謇:舌强语謇,言语不清,多因风痰阻络,为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本文摘自:/?wt.mc_id=bk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