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合集下载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及指导!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及指导!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是一种深爱幼儿爱慕的活动方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发展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

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开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性质定位于“游戏〞而又兼具“表演性〞,有以“故事〞为依据的特点,又是幼儿自己“自娱自乐〞的活动。

幼儿的表演游戏要经历一个从普通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开展过程。

但是,幼儿自身并不能完成从普通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也不能完成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到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到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回归。

因此决定了教师对幼儿的表演游戏发展指导的必要性。

一、容的选择选择容是表演游戏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教材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直接影响幼儿参预游戏的积极性。

但凡幼儿熟悉并喜欢的故事、童话、诗歌等儿童文学作品及幼儿周围生活中有趣味,故意义的人和事都是幼儿表演的根本素材,同时故事中的角色要个性鲜明、情节简单,拥有趣味、动作性强,对话屡次重复、语言琅琅上口要易于为幼儿掌握和表演 ,有集中的场景,易于布置。

道具要简单, 可以利用现成的桌椅、积木、胶粒拚图及实物等。

如"小熊请客"中表演的动作明显,场景中的房子可用桌椅与积木搭成,扮演小熊、狐狸和小花狗的小朋友带上相应的头饰即可。

又如: "小鹿历险记"中有幼儿熟悉并使人们憎恶的“大灰狼〞,还有性格特征明显的“黄鼠狼〞、“花狐狸〞的“小青蛙〞等动物,故事情节简单,角色对话屡次重复,如“小壁虎!救救我!大灰狼在追我!〞、“不行,不行太疼了,我还是继续跑吧!〞,特殊适合幼儿的语言特点,如“别急,别急,我来帮你,你可以学我把尾巴拉断掉,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别急,别急,我来帮你,你可以学我放个臭屁,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等,各种动物的动作性强,适合幼儿爱动的特点,又易于表演,故深受幼儿爱慕,在表演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不管是自己表演还是观看他人表演,都会使幼儿气氛活泼,情绪高涨,通过游戏,幼儿了解了动物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同时得到了合作表演的快乐体验。

-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 (3)有情境的作品 • 作品要有适宜幼儿自主创设的情境,也就是要有
一定的场面和活动内容,但场面又不宜变化过多 ,这样易于幼儿自主地表演。 • 【举例】 • 小班《小兔乖乖》 • 中班《小铃铛》 • 大班《金鸡冠的公鸡》
• 2. 帮助幼儿理解作品

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给幼儿讲故
事,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情节以及角色特征
• ② 语言简单重复 • 【举例】小班幼儿在开展《白雪公主》的表演游
戏时,“小矮人”们特别喜欢不断重复里面的语 言:“谁坐过我的小椅子?”“谁吃过我盘子里 的东西?”“谁动过我的面包?”“谁睡过我的 小床?…… ”
• ③ 同伴互动少 • 【教师讲解】在表演游戏中,小班幼儿的游戏行
为以偶然的装扮行为、旁观、独自游戏和平行游 戏为主。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小班幼儿在表演 游戏中基本上是各自演各自的动作。
• 2. 小班表演游戏指导要点 • 【交流讨论】小班表演游戏指导要注意什么?
• (1)选择或者改编儿童文学作品 • 有针对性地对文学作品进行一定的修改,使作品
适合小班幼儿的理解和表演水平。教师最好选择 语言简洁、精炼,且重复较多的故事。
《拔萝卜》里角色虽然多,但都是同 样的动作和语句哦
• (2)采取合适的表演形式 • 在游戏组织的形式上,最好采用全班幼儿共同参
与或者分组的方式进行。在表演形式上,采用分 段游戏,分节表演的形式。
• (3)教师主导作用明显 • 在道具、布景、服装等材料的准备上,应以教师
为主幼儿为辅。在角色的分配上,可以由教师指 定幼儿担任表演游戏中的角色,逐渐过渡到选定 主要角色,再开放至幼儿自选角色。教师要密切 关注幼儿的游戏情况,随时介入引导。
看,伐木人来到树林里

话题6 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话题6  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导入部分:【案例导入】讨论如果要开展《白雪公主》的表演游戏,应如何引导不同年龄的幼儿选择和分配主角、配角以及反角?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相信学了这个话题后对于游戏表演的特点、组织和指导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基本部分:一、表演游戏概述(一)表演游戏的概念1. 什么是表演游戏【提问】通过你对幼儿表演游戏的了解,你觉得什么是表演游戏?【总结】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文学作品或生活经验为蓝本,通过想象、即兴创作或自编“剧本”,运用动作、语言和表情扮演角色,再现文艺作品或生活内容的一种创造性意愿游戏。

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同属于创造性游戏。

2. 表演游戏的分类【教师讲解】按照表演游戏中表演主体的不同,表演游戏可分为直接表演游戏和间接表演游戏。

按照表演素材来源的不同,表演游戏可以分为作品表演游戏和创作表演游戏。

3. 表演游戏的特点(1)游戏性【复习回忆】什么是游戏性?游戏性是指某一项活动具有无目的性、重过程轻结果、自主性等特性。

【教师讲解】不同于戏剧表演有明确的观众,表演游戏属于幼儿“自娱自乐”的活动,并不是为特定“观众”表演。

表演游戏无活动之外的目的。

同时,幼儿在进行表演游戏时,表演的内容并不完全忠实于作品。

(2)表演性【教师讲解】表演性也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他类型游戏的根教师讲授为主,如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

学生回忆已有经验,教师帮助总结,使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三)表演游戏的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 以正面评价为主【教师讲解】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自身能力的纵向发展, 从多个维度肯定幼儿的表现,比如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参与游戏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2. 评价的形式要多样表演游戏的评价形式可以采用集体、小组和个人等多种形式。

评价活动要以幼儿自评、幼幼互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

【提问】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自评、互评?【总结】这次你扮演的是谁?你认为自己哪里扮演的好,哪里扮演得不好?“我觉得他声音很大,很像凶狠的大灰狼”;“我觉得他的动作很逼真,特别是扔牙刷的动作”。

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1.猜拳比赛游戏:将学生分成两支队伍,每支队伍派出一名代表参与猜拳比赛,输家
淘汰,胜利的队伍继续参与下一轮比赛,直到最终决出胜者。

2.组队口技表演:学生们按班级分组,每个小组准备一段精彩的口技表演,例如绕口令、快速朗读、说唱等等,并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准备。

最后评选出最出色的表演小组。

3.舞蹈大赛:学生们自愿组队,准备一支精彩的舞蹈表演,并在舞台上进行比赛。


以邀请学生投票或由评委评分来选出最佳的表演队伍。

4.创意才艺展示:学生们自由发挥,准备自己擅长的才艺表演,例如唱歌、跳舞、魔术、乐器演奏等等,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艺。

5.模拟演出:学生们分组,每个小组准备一段戏剧或电影的模拟演出。

可以选择经典
的场景,或者自己编写剧本。

最后评选出最具表演实力和创意的小组。

6.拍卖游戏:学生们准备自己的拍卖品,可以是自己的手工作品、二手物品、自己的
才艺等等。

在游戏中进行竞拍,并将所得的款项用于班级活动或慈善事业。

7.大合唱:学生们全体参与的合唱活动,选择一首热门歌曲或校歌,大家一起排练并
在班级表演中展示。

可以在表演中加入一些舞蹈或编排特别的舞台效果。

8.游戏竞赛: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大班的团队游戏,例如扔沙包、传球、拉绳等等,将
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竞赛。

最后评选出表现最出色的小组。

这些游戏计划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兴趣来进行调整和修改,目的是提供
一个轻松、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表演游戏活动,展现学生的才艺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为班级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支持幼儿自主开展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支持幼儿自主开展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支持幼儿自主开展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幼儿自主开展表演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

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好地开展表演游戏,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指导策略:1. 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趣的环境,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和运用想象力。

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表演区域,提供各种表演道具和服饰。

2. 提供丰富的素材: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的表演素材,例如故事书、音乐、玩具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表演。

3. 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以实际的例子来诱导幼儿产生表演欲望,鼓励他们敢于表演和展示自己。

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表演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

4. 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在幼儿表演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要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自由选择和决策。

5. 鼓励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在幼儿结束一次表演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他们表演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6.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表演游戏通常需要多个幼儿合作完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和分享。

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次表演。

7. 创造机会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给幼儿提供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设置角色扮演的角色扮演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8. 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幼儿表演游戏中,鼓励幼儿通过编排剧本、设计道具等方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可以通过鼓励和正面评价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9. 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幼儿自主开展表演游戏时,教师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不要过早地干预和指导,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创意。

10. 注重幼儿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在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安全和身心健康。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幼儿园是孩子们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表演游戏是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表演游戏,孩子们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表演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对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进行讨论,并就一些常见的表演游戏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一、表演游戏的指导原则1. 渐进式指导:在幼儿园教师进行表演游戏指导时,应该采用渐进式的方法,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来逐步引导他们适应和掌握表演游戏的技巧和要领。

不能盲目地要求孩子们一开始就达到很高的表演水平,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尊重个体差异:在进行表演游戏的指导时,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和倾向进行差异化的指导。

有些孩子天生爱表演,对他们的指导可以稍微放开些;而对于一些害羞、内向的孩子,需要耐心、细致的引导和鼓励。

3. 激发兴趣为前提:表演游戏应该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为前提的。

只有孩子们对表演游戏感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

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应该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4. 鼓励表演创新:在指导孩子进行表演游戏时,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进行创新。

可以给予孩子们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自主选择表演内容、角色和故事情节,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意表演。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二、常见表演游戏的指导和建议1. 情景表演情景表演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表演游戏,通过情景表演可以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模拟生活中的各种场景,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进行情景表演的指导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建议:- 提供适合的情境: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适合的情境,比如商店购物、家庭日常、学校生活等。

让孩子们在这些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现自己的表演才华。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一)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一)

表演游戏的指导原则
“游戏性”与“表演性”相统一
表演游戏的“表演性”并不一定要以牺牲其“游 戏性”为代价。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需要学会“ 等待”,不要催促幼儿,也不要对幼儿抱有不切 实际、过高的期望,指望他们在听完故事以后立 马能够“生动表演”,而是允许他们“重复”, 在多次重复以后提高表演的水平
2
如何指导幼儿分配角色?
小班
即可由教师指定角色,也可由幼儿自报
协商分配、猜拳、轮流等方式解决冲
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当忘记
等情形时可用语言、动作等提醒,切
记横加干涉
中、大班
注意
不能强迫幼儿扮演他们不愿扮 演的角色,否则,既挫伤了他 们的积极性,又会使他们在游 戏中不能尽情表演。对个别只 想当主角的幼儿,也需要教育 引导,使他们愿意担任配角
教师的指导不能剥夺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对作品或故事的理解和表现以及表现的方式 方法,幼儿应当拥有自由,而不是听从教师
教师应按照表演游戏发展的一般规律,给幼 儿自主游戏、协商磨合的时间和空间,允许 幼儿探索和讨论,尊重幼儿的理解和表现, 应当扶持、引导而不是指挥、导演 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教师 至组织者和支持者,应该为幼儿的游戏创设 宽松的游戏环境和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儿进行表演技能的训练
• 表演“三只蝴蝶”的过程中,可以带 领幼儿到花园中观察蝴蝶落下时翅膀 的姿态
• 经常把故事、通话、诗歌、歌舞等作 品以戏剧、歌舞、木偶、皮影戏等形 式做示范性表演
• 教师参与游戏,启发和帮助幼儿理解 作品内容,创造性地表现作品情节
• 对幼儿在表演中必须运用的语言表达 技能、歌唱表演技能和形体与表情表 演技能等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
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

如何幼儿园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

如何幼儿园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

如何幼儿园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即幼儿扮演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

由于表演游戏是通过表演来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所以也是一种创造性游戏。

故事表演游戏允许儿童根据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通过角色扮演开展游戏活动。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用旁白或串联情节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推动游戏进程,不再要求儿童记忆复述故事,重点集中在理解作品内容,体验角色心理,并用适当的语言、动作、表情再现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

因此故事表演游戏突出了游戏和活动的特点,在语言教育的同时,尊重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创新,尊重幼儿喜爱娱乐和活动的特点。

故事表演游戏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一)整体表演型即要求幼儿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连贯完整地表演动作,表演的成分比较多。

在表演活动时,儿童一对一地扮演角色,即故事中的人体角色由一名儿童表演,群体角色则不作严格限制,可由若干儿童同时担任。

例如《拔萝卜》、《小兔乖乖》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在旁领诵故事,串联情节,扮演角色的儿童则在角色台词需要时参与对话或对白,其余儿童可随教师附诵故事。

组织指导应注意:1、教师讲1—2遍故事后,帮助幼儿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2、让幼儿自己讨论如何用动作、语言表现角色的特征,讨论需要什么道具,用什么东西来代替(充分发挥讨论在表演游戏中的作用)。

3、表演过程中,不严格要求幼儿复述故事,而是由教师串联情节,导引故事。

4、提供的道具要简单,且易于操作,可以虚代实,不要装饰性过强或过实的道具。

(为什么?)①幼儿注意力集中在道具上,忽略了角色动作和情感体验。

②游戏以物代物象征性作用的需要。

充分发挥讨论在表演游戏中的作用:①通过和幼儿讨论老师可以了解幼儿的计划、愿望和经验,以便在游戏中给予幼儿最大的支持。

②讨论可以起到承上启下,把活动引向深入的作用。

③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作为下一次活动的出发点。

例《小蝌蚪找妈妈》问题:青蛙产卵后是否孵卵?(二)分段表演型即将整个故事切割成若干段落,讲一段故事,进行一段表演.这种类型的表演游戏可以由多人扮演同一角色,例如中班《三只蝴蝶》中红蝴蝶、白蝴蝶、黄蝴蝶、红花、白花、黄花、太阳公公、雨都可以根据需要,让若干幼儿扮演,解决了角色少、观众多的矛盾,每个幼儿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没有台上台下的感觉,幼儿能够比较轻松地进入角色。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幼儿园是孩子们最开心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玩耍、学习,还可以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

而表演游戏是幼儿园活动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在进行幼儿园表演游戏时,老师们需要有一定的指导方法,来引导孩子们进行表演游戏,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幼儿园老师在进行表演游戏时,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然后选择合适的表演游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有些孩子喜欢唱歌跳舞,有些孩子喜欢模仿动物,有些孩子喜欢扮演超级英雄。

老师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然后选择适合他们的表演游戏,这样孩子们在进行表演时会更加积极投入,表现出色。

幼儿园老师在进行表演游戏时,需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

表演游戏的目的是锻炼孩子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展示自己。

在进行表演游戏时,老师们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尽情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老师们也要在一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孩子们克服困难,充分发挥潜能。

幼儿园老师在进行表演游戏时,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

表演游戏通常都是需要孩子们组成小分组,然后进行演出。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表演的准备工作,还需要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表演的呈现。

老师们需要引导孩子们学会团队合作,学会协调沟通,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如果有孩子在表演过程中遇到问题,老师们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表演游戏及指导—表演游戏的指导

幼儿园表演游戏及指导—表演游戏的指导

大班表演游戏
指导要点
• 主题选择:既利于表演又具有一定文学性的作品。 • 材料准备:种类较多、结构性较低的材料,时间不少于30分钟。 • 角色分配:让幼儿自主决定;游戏中教师要提供关于角色表演的反馈,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现作品。 • 指导方法:教师尽量不干预幼儿的游戏,如需介入可采用语言指导。
各年龄班表演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小班
游戏的目的性 与计划性: 特点 表演水平: 角色意识: 社会性水平:
主题选择: 指导 材料准备: 要点 角色分配:
指导方法:
中班
大班
பைடு நூலகம்班表演游戏
特点
• 游戏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对表演充满兴趣,但盲目性强,需要教师的时刻提醒才能将注 意维持在作品中。
• 表演水平:表演欲望强,但表演能力弱,表演时语音不准确,听辨能力差,热衷于重复摆弄 各种材料或用材料装扮自己。
(三)创设表演游戏的环境
场地与布景
• 简单方便、色彩鲜明、宜夸张
服装与道具
• 各种人物、动物、童话人物的道具、头饰
(四)帮助幼儿进入游戏
故事重温法 音像示范法
(五)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
主角、配角 正面角色、反面角色
• 解决角色分歧的办法: • 轮换法、发现法
(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表演技能
教师示范表演 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 对幼儿进行表演技能训练
• 幼儿口头语言的表达技能 • 幼儿的歌唱表演技能 • 幼儿的形体表演技能
(七)促进表演游戏水平的提高
• 引导幼儿观察、表现和交流; • 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演; • 多种形式拓展游戏,提高游戏水平。
表演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 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 • 帮助幼儿熟悉作品 • 创设表演游戏的环境 • 帮助幼儿进入游戏 • 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 • 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表演技能 • 促进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提高

论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论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论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幼儿园表演游戏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儿童活动,通过表演游戏,孩子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观察力。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表演游戏来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1. 设计游戏内容老师们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设计合适的表演游戏内容。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和角色,例如《三只小猪》、《红帽子小姑娘》等经典故事,或者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医生、警察、老师等。

2. 游戏角色分配在设计好游戏内容之后,老师们要根据孩子们的性格和特长来分配游戏角色。

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和自愿来确定每个孩子所扮演的角色,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并在其中得到发挥。

3. 提前准备道具和服装在游戏中,道具和服装是非常重要的辅助物品,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角色,并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老师们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道具和服装,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自己所需的道具和服装。

4. 游戏培训在进行表演游戏之前,老师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培训,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故事情节,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角色特点,并与其他孩子有更好的互动。

5. 游戏表演当所有的准备都就绪后,就可以进行表演游戏了。

老师们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游戏的背景和情节,然后让孩子们依照游戏情节和角色扮演表演出来。

老师们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指导和鼓励,在游戏表演过程中及时帮助孩子们调整角色和情节的表达,使得游戏表演更加生动和精彩。

6. 游戏总结在游戏表演结束之后,老师们可以对孩子们的表演进行简单的总结,可以称赞孩子们各自的表现,并给予一些鼓励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老师们也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分享自己在表演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以上指导策略,幼儿园的老师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组织表演游戏,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成长。

中班《表演游戏》优秀教案(通用19篇)

中班《表演游戏》优秀教案(通用19篇)

中班《表演游戏》优秀教案中班《表演游戏》优秀教案(通用1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表演游戏》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表演游戏》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感受表演游戏《三只熊》的基础上,使幼儿知道表演的名称,表演中的角色及内容。

2、引起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1、场景布置:熊的家。

2、教师活动前排好表演。

活动过程(一)、交代课题名称,引起幼儿看表演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要请小朋友看一个表演,名字叫《三只熊》,看看表演中有谁?”(二)、幼儿观看表演,知道主要内容,激发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1、表演第一遍。

(1)、刚才表演叫什么名字?(2)、这个表演中有些谁?(3)、小姑娘这样好不好?2、表演率二遍。

(1)、为什么三只熊生气了?(2)、小姑娘这样做,熊有没有同意?(3)、请小朋友想办法,小姑娘怎么做熊就不会生气了?(1)、三只熊为什么会抓小姑娘的?(2)、这个表演中的三只熊、小姑娘都是谁演的?(3)、你们想不想也来表演 ?4、表演第四遍。

教师表演,请四名想表演的幼儿分别扮演大、中、小熊及小姑娘,跟着老师尝试着表演。

(三)、讲评。

今天,我们看了老师表演的《三只熊》的故事,知道小姑娘改正缺点向熊道歉,熊就不抓她了。

下次我们再来看好吗?活动反思:表演游戏是幼儿较为喜欢的游戏,故事《三只熊》形象生动有趣,深受小朋友喜爱。

因此,幼儿在活动中能较快地理解故事内容及人物的简单对话,表现出很强的表演欲望。

在下次活动中尽量多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让幼儿感受表演的乐趣。

中班《表演游戏》优秀教案篇2目的:提高幼儿的腿部肌肉力量及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开展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开展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开展【摘要】幼儿园表演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性和潜在益处。

选择与策划是组织表演游戏的第一步,需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进行。

角色分配与指导要充分考虑每位幼儿的能力和发展需求,激发他们的表演潜力。

排练与演出是表演游戏的核心环节,需要耐心指导、细致安排。

反馈与总结是表演结束后的必要步骤,帮助幼儿发现成长和改进的方向。

持续改进与发展可以促进表演游戏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和自信心,未来展望是将表演游戏融入更多课程中,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精心设计,为幼儿创造更多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关键词】关键词:幼儿园,表演游戏,组织,开展,选择,策划,角色分配,指导,排练,演出,反馈,总结,持续改进,发展,意义,价值,未来展望。

1. 引言1.1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重要性幼儿园表演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性,它是一种融合了游戏和表演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表演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潜能,吸引他们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通过参与表演游戏,幼儿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培养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幼儿园表演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需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角色和情感,同时需要与其他幼儿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重要的是,幼儿园表演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幼儿园表演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1.2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潜在益处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潜在益处包括多方面,通过参与表演游戏,幼儿可以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放开自己,勇敢地表现自己,这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表演游戏也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创意剧场游戏指导幼儿园戏剧表演

幼儿园创意剧场游戏指导幼儿园戏剧表演

幼儿园创意剧场游戏指导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戏剧表演的重要阶段,通过表演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幼儿园中开展创意剧场游戏指导,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游戏指导的重要性1.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戏剧表演游戏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在创意剧场游戏指导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设计情节,想象各种情景,这些都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3.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相互配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表演任务,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促进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戏剧表演游戏,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创意剧场游戏指导的内容1.角色扮演游戏指导孩子们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感受不同身份的情感和经历,开阔他们的视野。

2.情景表演游戏设计各种情景,让孩子们扮演相应的角色,在不同情境中表达情感,激发其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3.即兴表演游戏通过即兴的表演,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

4.互动游戏设计互动游戏,鼓励孩子们相互配合、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创意剧场游戏指导的实施方法1.激发兴趣引导孩子们通过游戏和竞赛方式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参与度。

2.注重引导在游戏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指导孩子们如何扮演角色,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合作配合。

3.注重反馈对于孩子们的表演表现,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让他们在反馈中不断进步。

4.营造良好氛围在游戏指导的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游戏,释放自己的天性。

五、创意剧场游戏指导的效果评估1.观察表演观察孩子们的表演活动,从表演内容、表演形式、表演技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2. 调查问卷收集家长和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游戏指导过程中的感受和反馈。

论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论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论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幼儿园表演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通过让幼儿参与到角色扮演和表演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和表演,需要有一定的指导策略。

下面将从游戏选择、游戏准备、游戏指导等三个方面阐述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游戏选择:1.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幼儿对于不同主题和角色扮演游戏有着不同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言语,了解他们对于不同主题的偏好,然后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适合他们参与的游戏,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选择:幼儿处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发展阶段的游戏。

2-3岁的幼儿可以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而4-5岁的幼儿可以尝试一些较复杂的游戏,如小剧场表演等。

二、游戏准备:1.设计游戏情节:游戏情节是幼儿参与表演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主题和目标,设计出一个有趣、富有创造力的游戏情节。

游戏情节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参与表演。

2.准备游戏道具:游戏道具是幼儿参与表演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情节和角色需求,准备一些适合的道具,如服装、道具道具、道具等。

这些道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扮演角色。

3.创设游戏环境:幼儿参与表演需要有一个适合的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游戏场景、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等方式,创设一个具有沉浸感和情景感的游戏环境。

这样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融入角色和情境,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三、游戏指导:1.示范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先给幼儿进行一次角色扮演的示范,让他们观察和模仿。

示范时,教师要注重动作、语言和情感的表达,让幼儿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扮演示范,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2.引导幼儿思考:在幼儿参与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思考和理解角色和情境。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在幼儿园教育中,表演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

它既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又可以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表演游戏,幼儿还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幼儿进行表演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选择适合幼儿的表演游戏在幼儿园进行表演游戏时,教师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

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和耐心不是很强,所以游戏要尽量简单、易懂。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扮演不同的角色等。

这样的游戏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游戏。

二、培养幼儿的表演技能在进行表演游戏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表演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来让幼儿学习表演技能。

教师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然后让幼儿跟着学习。

教师还可以通过训练来培养幼儿的表演技能。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游戏,让幼儿在小组中互相表演,从而提高他们的表演技能。

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来培养幼儿的表演技能。

在幼儿表演完毕后,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成就的喜悦,从而更有动力地参与表演游戏。

三、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表演游戏中,教师还应该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幼儿通常会以个人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团队合作。

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可以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合作完成一个小故事。

在游戏结束后,可以通过讨论和总结的方式,让幼儿学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在幼儿园表演游戏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表演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幼儿通过表演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组织和引导,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可以让幼儿在表演中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讨论和分享的环节,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他人。

如何组织与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如何组织与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如何组织与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首先,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之前,教师需要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合角色游戏的环境。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角色游戏角落,里面有各种角色扮演的道具和衣物,例如服装、小道具、家具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角色游戏的主题贴在墙上,以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目的和内容。

其次,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角色示范法:教师可以先示范一个角色,例如护士、医生、老师等,并表演一些与这个角色相关的活动。

然后,教师可以邀请幼儿轮流扮演这个角色,并模仿教师的表演。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角色的特点和行为,并提高他们的模仿能力。

2.角色抽象法: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角色的概念,例如“警察负责保护人民的安全”,“医生负责治疗病人”,并让幼儿就这些概念展开游戏。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职责和行为,并从中学会如何合作和交流。

3.角色生成法: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创造角色,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启发和引导。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动物、植物或者虚构的角色,并告诉他们这个角色的特点和能力。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这个角色在虚构的世界中可以做什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角色游戏。

除了以上的方法,教师还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幼儿的选择: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选择,不要强迫他们扮演不感兴趣的角色。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调整游戏的内容和主题,以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创设情境:教师可以为角色游戏创设一些情境,例如建立一个超市、医院或者学校的场景,并提供相应的道具和背景音乐。

这样可以增加游戏的真实感,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参与度。

3.引导互动: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之间的互动,例如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合作和分享。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者情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对话和思维碰撞。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一、故事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即幼儿扮演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由于表演游戏是通过表演来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所以也是一种创造性游戏.故事表演游戏允许儿童根据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通过角色扮演开展游戏活动.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用旁白或串联情节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推动游戏进程,不再要求儿童记忆复述故事,重点集中在理解作品内容,体验角色心理,并用适当的语言、动作、表情再现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因此故事表演游戏突出了游戏和活动的特点,在语言教育的同时,尊重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创新,尊重幼儿喜爱娱乐和活动的特点.故事表演游戏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一整体表演型即要求幼儿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连贯完整地表演动作,表演的成分比较多.在表演活动时,儿童一对一地扮演角色,即故事中的人体角色由一名儿童表演,群体角色则不作严格限制,可由若干儿童同时担任.例如拔萝卜、小兔乖乖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在旁领诵故事,串联情节,扮演角色的儿童则在角色台词需要时参与对话或对白,其余儿童可随教师附诵故事.组织指导应注意:1、教师讲1—2遍故事后,帮助幼儿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征.2、让幼儿自己讨论如何用动作、语言表现角色的特征,讨论需要什么道具,用什么东西来代替充分发挥讨论在表演游戏中的作用.3、表演过程中,不严格要求幼儿复述故事,而是由教师串联情节,导引故事.4、提供的道具要简单,且易于操作,可以虚代实,不要装饰性过强或过实的道具.为什么①幼儿注意力集中在道具上,忽略了角色动作和情感体验.②游戏以物代物象征性作用的需要.充分发挥讨论在表演游戏中的作用:①通过和幼儿讨论老师可以了解幼儿的计划、愿望和经验,以便在游戏中给予幼儿最大的支持.②讨论可以起到承上启下,把活动引向深入的作用.③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作为下一次活动的出发点.例小蝌蚪找妈妈问题:青蛙产卵后是否孵卵二分段表演型即将整个故事切割成若干段落,讲一段故事,进行一段表演.这种类型的表演游戏可以由多人扮演同一角色,例如中班三只蝴蝶中红蝴蝶、白蝴蝶、黄蝴蝶、红花、白花、黄花、太阳公公、雨都可以根据需要,让若干幼儿扮演,解决了角色少、观众多的矛盾,每个幼儿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没有台上台下的感觉,幼儿能够比较轻松地进入角色.组织指导应注意:1、故事虽然被分割成几个段落进行,教师仍要注意引导幼儿讨论,体验角色的心理发展变化.2、如果若干幼儿表演同一角色,可提示幼儿一起商量角色的动作,同时鼓励幼儿做出与同伴不一样的同作,尤其是每一段结尾的造型动作.3、参加表演的人较多,教师的指导有难度,教师一方面不要控制干预太多,又一方面又要防止失控乱糟糟的局面.4、道具同样要求简单、方便,能帮助儿童进入角色.三区域活动型表演区即在活动区或者表演区、或者语言区、或者角色表演区开展的故事表演游戏.特点是自主性强,游戏成分多.1、幼儿在区域中自主进行的故事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1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加.幼儿表演游戏中的角色行为可以分为目的性角色行为与嬉戏性角色行为.目的性角色行为是指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扮演角色,嬉戏打闹,他们玩的内容可能与故事内容有关也可能无关.一般来讲,随着游戏过程的展开和时间的延续,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多.也就是说,在表演游戏的最初阶段,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及情节的表现,因而目的性角色行为较多;随着游戏时间的延续,幼儿感兴趣的东西逐渐增多,出现越来越多的与故事内容不甚相关的行为,或者幼儿不满足于原来的故事情节,自己注意发挥和改编,例如:狼一遍遍撞房子,小动物们热衷于追打狐狸等,这就是嬉戏性角色行为.要使幼儿的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度向目的性角色行为发展,并使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需要教师适时的介入和指导.2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明显增加.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分为三种:被动性表现:幼儿需要他人的提示,告知才能扮演角色.一般性表现:幼儿表演时说话语气平淡,表情单调.生动性表现:幼儿能够逼真形象地扮演角色,他们能用夸张但适宜的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等去表现角色.幼儿表演游戏中以一般性表现为主,说明幼儿自身很难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3同伴交往是表演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交往是幼儿表演游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又是幼儿合作表现故事内容的必要手段,对于表演游戏的开展具有支持作用.表演游戏中的同伴交往内容可以分为五类:A、角色:幼儿围绕角色认定和分配所进行的沟通.B、规则:幼儿围绕游戏的开始,出场顺序、动作和对白顺序等进行的沟通.C、情节:幼儿围绕故事序列、细节、内容进行的沟通.D、材料:幼儿围绕材料的使用,材料分配进行沟通.E、动作对白:幼儿围绕故事中出现的动作,对话等进行的沟通.嬉戏性角色行为,一般性表现,同伴交往等虽然不是表演游戏的理想状态,但却有着其自身不容忽视的价值,它们是幼儿表演游戏自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嬉戏性角色行为是幼儿在表演游戏多样性探究阶段出现的行为,它为以后游戏内容或情节的丰富提供素材;一般性表现行为既是幼儿交往合作的初步成果,也是幼儿把加别人的角色的言语、动作、转变为自己的言语、动作的最初形态,它为生动性表现奠定基础;同伴交往则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和合作游戏.幼儿已有的经验不但是表演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而且决定着表演游戏的发展方向.2、组织指导:1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丰富生活经验. 2根据作品中的主要活动情境来设置场景,布置游戏区. 3在游戏表演区放置一定数量的玩具和材料,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拓展游戏表演的内容.4角色的扮演基本上由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 5指导游戏,可以采用外部干预、内部干预两种方法.外部干预即教师在区域外及时向幼儿提供合理性建议,控制过分的行为.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内部干预即教师扮演游戏中的一个主要角色,引导儿童的游戏进程.二、歌舞表演游戏的指导在传统的音乐游戏中,主要是指在音乐伴奏和歌曲伴唱下的活动,这是一种规则游戏,其学习的份量较重,主要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的一种音乐教育活动.由于一部分儿童音乐作品富有童话色彩,具有丰富的情节,主题鲜明,可通过角色扮演来表现音乐形象.于是,儿童在理解歌曲或乐曲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创造性地表演.这样,音乐游戏的规则由外显转向内隐,演变为一种表演游戏.因此,歌舞表演游戏是从音乐游戏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自发性游戏,由于它的结构特点更接近于表演游戏,因此,有人把它归为表演游戏一类.以区别于有规则的音乐游戏.在歌舞表演游戏中,有两种较典型的游戏与传统的音乐游戏有着较显着的区别,一是模仿性律动游戏,二是歌唱式表演游戏.一模仿性律动游戏韵律活动是指随音乐进行的有节奏的身体动作.作为韵律活动的基本内容,律动具有动作与音乐双重特点.简单地讲,律动就是一种动作模仿,其核心是节奏.律动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动物的动作、人的劳动生活方式,自然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以及运动中的动作、其中,动物形态的律动倍受儿童的喜爱.模仿性律动游戏属于表演游戏的一种形式,但同时要遵循律动教学的一般规律,因此,模仿性律动游戏的指导方法必须从选材和组织两方面入手,采取灵活的策略.1选材方面,既要考虑儿童动作发展水平,又要兼顾律动曲的适宜性.儿童动作的发展往往的是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音乐、即律动曲应节奏鲜明,形象性强,能引起儿童活动的表演欲望.2积累感性经验,增强音乐理解能力和动作表现能力.律动游戏不是一种机械模仿式的枯燥练习,而是一种富有感情色彩和创造性的生动表演.儿童必须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贮存足够动作表象,才能在律动游戏中,形成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表演方式.3激发表演兴趣,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音乐环境可利用玩具或道具来表演律动.动物模拟性律动,通过角色扮演,戴上头饰或面具,幼儿律动的兴趣更浓.二歌唱表演游戏即幼儿根据自己对歌曲中词意和曲调的理解,通过身体动作或舞蹈动作,塑造人物形象.歌唱表演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不在于使幼儿学习新歌曲,学习演唱的技能和方法,而在于运用唱歌和舞蹈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使幼儿学习新歌曲,学习演唱的技能的方法,而在于运用唱歌和舞蹈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使幼儿在歌舞活动中获得乐趣的同时,陶冶情操.指导要点:1选择富有一定的情节,便于角色扮演的歌曲,在歌词上,最好是采用对话式,或情境语方较多的抒情式.在乐曲上,节奏感强一些,旋律以欢快为主调,便于幼儿表演时充分表达童稚的欢乐. 2在游戏表演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把词、曲的理解与创造性表演的舞蹈动作统一起来.3鼓励幼儿大胆地为歌曲配动作,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 4创造条件,引导幼儿为歌曲增编歌词或自编歌曲.长期以来,艺术教育领域中游戏的比例很小,虽然音乐游戏作为一种独立的游戏方法,但是,由于游戏规则的限制,往往用于组织教学,而缺乏自由活动的可行性.把歌舞表演游戏独立出来,可以部分地改变这一局面,使儿童在自由活动中有机会开展音乐舞蹈活动,真正把自由转化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第三节皮亚杰对儿童游戏的论述作者:来源:点击:1636时间:2009-5-15瑞士着名心理学家、认知发展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是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又称游戏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他是在研究儿童象征性功能的形成和发展时,注意到儿童的游戏.皮亚杰认为许多游戏理论不能正确地解释这种儿童期所特有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游戏理论都把游戏看做是一种孤立的机能或活动.因此,皮亚杰把游戏看做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试图通过研究儿童的游戏和模仿,找到沟通感知运动与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他认为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游戏方式,并提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分别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相对应.一、游戏的实质根据“适应学说”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幼儿发展过程是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适应来源于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从生物学中借用的两个概念,是机体适应外界的两种基本机能.同化意味着接纳和整合,即主体用自己原有的动作图式去整合外部事物,从而加强和丰富自己的动作.例如,当孩子学会了抓握这一动作之后,他就试着去抓手边的每一件东西,即把它们纳入抓掌图式中.顺应就是主体改变自己原有的动作图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协调就是适应或智力活动的特征.例如,孩子要想拿到一块积木,必须先移开一个障碍物,这种现实要求他改变自己原有的抓握图式,否则他就拿不到积木.个体正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协同活动来适应环境的.在皮亚杰看来,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并非独立的活动,而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正如想像与思维的关系一样.游戏的存在,不是游戏本身的原因,而是由儿童早期行为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由于儿童早期认知结构发展还不成熟,往往不能保持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要么同化大于顺应,要么顺应大于同化.当顺应作用大于同化作用时,主体就会重复范型人或物的动作,这时就会产生模仿;当同化作用大于顺应作用时,主体自身的需要占主导地位,因而较少考虑外部事物的要求,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造现实,具有游戏的特征,这时就会出现游戏.一种图式或活动是模仿还是游戏或探究,取决于同化和顺应在图式或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游戏就是同化顺应之间的不平衡,幼儿在游戏中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二、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皮亚杰通过系统的、长期的观察研究,推翻了游戏的本能练习的观点.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在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细分为6个阶段:反射练习期、初级循环反应、二级循环反应、二级图式协调、三级循环反应、思维的发生.皮亚杰通过观察发现,游戏产生于初级循环反应阶段,例如婴儿重复地吮吸手指就是一种循环反应,但这并不是游戏,而是一种适应活动.当这种循环反应延续下去时就会变成游戏.皮亚杰指出,从适应活动转向游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惟一的判断标准就是孩子的表情.当循环反应刚刚开始时,孩子的表情是严肃认真的,但他们一旦学会了这种动作,再继续这一动作时就是为了获得机能性快乐,这时他们的表情是轻松愉快的,循环反应也就转变成嬉戏性行为.这一转变就表明了游戏的发生.他认为游戏的发生要以动作能力和心理发展的一定水平为前提,提出了关于游戏发生、发展的过程,把游戏的发生、发展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反射练习期0——1个月;第二阶段:练习性游戏发生期2——4、5个月;第三阶段:有目的的动作逐渐形成期4、5——9个月;第四阶段: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9、10——11、12个月;第五阶段:为了看到结果而行动期11、12——18个月;第六阶段:象征性游戏形成期18——24个月.皮亚杰不仅用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解释幼儿的游戏,而且认为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决定幼儿在任何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游戏的发展是与儿童的认知发展相一致的.每种游戏在心理结构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代表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水平.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智力的一个方面,所以游戏的发展阶段与智力的发展阶段是相适应的.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儿童游戏的相应表现,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并归纳出每个阶段儿童游戏的主要形式:第一阶段:练习性游戏0——2岁;第二阶段:象征性游戏2——7岁;第三阶段:规则性游戏7——11、12岁.在感知运动阶段,幼儿是用具体方式游戏的,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操作具体的物体来进行游戏.练习性游戏是感知运动水平上出现的典型游戏,这是一种最初形式的游戏.练习性游戏是以不断地重复已习得的动作而取得“机能性快乐”,“动”即是快乐.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发展了表象能力,可以假扮不在眼前的事物,可以用语言而不是利用整个身体的动作进行游戏.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游戏的典型形式.表象和符号是这个阶段游戏的主要特征,以后发展成为有规则的游戏.在具体运算阶段,游戏变得更能适应真实环境,游戏服从真实世界的规则和顺序.因此,幼儿达到了能更好地使思维顺应世界的阶段.皮亚杰游戏阶段论皮亚杰认为游戏对于认知的发展只是一种“机能练习”,即游戏是对新的刚刚出现的认知机能所进行的练习和巩固.所以在他看来,虽然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但是游戏是被决定的,因为首先是认知活动发动了游戏.所以,认知的发展在前,游戏在后,认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游戏只是作为发展的一部分起到丰富发展的作用.三、练习性游戏的发生、发展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游戏以练习性游戏为主,这也是儿童出现最早的一种游戏形式.这种游戏是为了取得机能性快乐而重复习得的活动.“机能性快乐”是法国心理学家彪勒提出的,指因满足身体的某种生理需要而获得的快乐.儿童通过身体的动作摆弄、操作具体物体来进行游戏,所以游戏的驱力不是外加的,游戏动作本身就是一种强化因素,“动”即快乐.这种游戏的功能就是对动作的积极重复和巩固,从动作的重复中得到机能性快乐,产生或获得有力量的感觉.练习性游戏不是出生后头两年或前言语阶段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在整个儿童期都可以看到的游戏形式.只要有新的机能需要掌握,就会有这种练习.但是语言的出现,儿童通过这种游戏而获得的新东西越来越少,于是这种游戏也逐渐减少,并表现出3种发展趋向:第一,因为增加了表征而变成象征性游戏;第二,向社会化方向发展,趋向于规则游戏;第三,向真正的适应发展,变为严肃的工作.四、象征性游戏的发展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游戏有了关键性的变化,即象征性游戏发展起来了,这种游戏是幼儿游戏的典型形式,也是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游戏的特征.象征性游戏与练习性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一个特殊的嬉戏性表征结构.表征是一种超越了感知活动的机能类型即象征性功能,它的特征在于“它超出了当前的范围而扩展到时空适应的领域,即它唤起了直接知觉与动作场之间的东西”.“表征是一个信号物的联合”,是由“信号物”和“被信号化之物”构成的一种心理结构.例如,在儿童驾着木棍当马骑这个象征性游戏中,木棍就是信号物,马及骑马的景象就是被信号化之物.在象征性游戏的表征结构中,同化超过了顺应而占优势,这在被信号化的图式中、信号物与被信号化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信号物本身都有所体现.所以,象征性游戏就是脱离现实生活中所实际运用的具体事物和环境,由儿童主观地在信号物与被信号化之物之间建立联系并加以组织的活动.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峰,它反映了符号机能的出现和发展,即理解一种东西能代表另一种东西.这种游戏反映了对环境的同化倾向,儿童的主要成就是学会使用不同的象征,而象征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象征性游戏:假装、假扮和幻想的世界.皮亚杰指出,早期的假装游戏主要是用一个物品来代替另一个物品.他描述了自己两岁女儿杰奎琳是怎样假装一个鹅卵石是一只狗、一块饼干是一只狮子而一把举在头顶的刷子是一把伞,等等.此后不久,大约在3岁时,儿童开始用自己身体的某部分来代表别的人或别的物品.儿童将符号物与被符号所表示的事物联系起来,象征性游戏是符号化的一种类型,词和表象是符号化的另一些类型.象征性游戏在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第一阶段即前运算阶段2-4岁大量出现,并达到发展的高峰期.随着儿童生活空间的扩展,他们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游戏形式已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于是前一阶段刚刚建立起来的平衡被打破了,儿童必须去寻求新的平衡.自我中心是儿童期的典型特征,所以他们便开始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象征性的投射、象征性的认同以及象征性的联合去同化新的事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所以,可以说,象征性游戏是“自我中心思维最特殊的类型”.随着儿童思维的发展,他们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大,游戏的角色也不断增多,而且越来越要求游戏接近现实,于是在7-12岁的儿童中,象征性游戏开始减少,规则性游戏逐渐产生.这是象征性游戏发展的一个方向,即被规则游戏所代替.它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逐渐转变为结构性游戏.五、游戏的功能皮亚杰认为,游戏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同化作用来转变现实,以满足自我在情感方面的需要,而不必通过顺应来进行平衡而受顺应的约束.儿童需要游戏,尤其是象征性游戏,这是因为儿童难以适应周围的现实世界.“为了达到必要的情感上和智慧上的平衡”,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需要”,儿童就会做游戏.皮亚杰认为游戏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愉快,或纯粹的乐趣,婴儿或幼儿经常长时间地使用一种玩具游戏,或者带着深深的满足把石头扔到坑里或水里;二是游戏提供的适应作用,幼儿经常游戏,幼儿最后更能使行为适应真实世界的要求.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不受现实的限制和约束,可以实现许多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愿望.因此,皮亚杰认为,儿童需要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以使同化作用成为可能.象征性游戏就是儿童所需要的这样一种工具,因为它不需要使用太多的由成人通过强制性的、集体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社会性语言,而是按照儿童个体的需要来加以改变,作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语言,唤起儿童过去经验,使自我得到满足,而不是迫使儿童去适应现实.因此,皮亚杰非常重视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认为游戏是解决儿童情感冲突、帮助儿童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体现了皮亚杰心理学思想的精华,从内容到方法,较为充分地经受住了时代科学成就的考验.皮亚杰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的研究视角与观点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儿童游戏理论的普及,并且对70—80年代以来游戏研究的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皮亚杰反对把游戏看作是一种本能运动,以及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所提出的游戏发展的阶段,是他的理论中最闪光、最有价值的部分.皮亚杰游戏理论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游戏与智力发展关系的实验研究,极大地扩展了人们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价值的认识,对于传统的游戏与学习相对立的观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后人对皮亚杰游戏理论的发展和补充,进一步推动了游戏研究的发展,使人们对于儿童游戏的认识更为深入,开始注意融游戏与智力发展为一体,开始重视游戏促进儿童在智力、情感、社会性、身体等方面的发展价值.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对学前教育实践也具有巨大的影响,产生了许多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如凯米KAmii-Devires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一、故事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即幼儿扮演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

由于表演游戏是通过表演来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所以也是一种创造性游戏。

故事表演游戏允许儿童根据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通过角色扮演开展游戏活动。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用旁白或串联情节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推动游戏进程,不再要求儿童记忆复述故事,重点集中在理解作品内容,体验角色心理,并用适当的语言、动作、表情再现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

因此故事表演游戏突出了游戏和活动的特点,在语言教育的同时,尊重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创新,尊重幼儿喜爱娱乐和活动的特点。

故事表演游戏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一)整体表演型即要求幼儿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连贯完整地表演动作,表演的成分比较多。

在表演活动时,儿童一对一地扮演角色,即故事中的人体角色由一名儿童表演,群体角色则不作严格限制,可由若干儿童同时担任。

例如《拔萝卜》、《小兔乖乖》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在旁领诵故事,串联情节,扮演角色的儿童则在角色台词需要时参与对话或对白,其余儿童可随教师附诵故事。

组织指导应注意:1、教师讲1—2遍故事后,帮助幼儿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2、让幼儿自己讨论如何用动作、语言表现角色的特征,讨论需要什么道具,用什么东西来代替(充分发挥讨论在表演游戏中的作用)。

3、表演过程中,不严格要求幼儿复述故事,而是由教师串联情节,导引故事。

4、提供的道具要简单,且易于操作,可以虚代实,不要装饰性过强或过实的道具。

(为什么?)①幼儿注意力集中在道具上,忽略了角色动作和情感体验。

②游戏以物代物象征性作用的需要。

充分发挥讨论在表演游戏中的作用:①通过和幼儿讨论老师可以了解幼儿的计划、愿望和经验,以便在游戏中给予幼儿最大的支持。

②讨论可以起到承上启下,把活动引向深入的作用。

③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作为下一次活动的出发点。

例《小蝌蚪找妈妈》问题:青蛙产卵后是否孵卵?(二)分段表演型即将整个故事切割成若干段落,讲一段故事,进行一段表演.这种类型的表演游戏可以由多人扮演同一角色,例如中班《三只蝴蝶》中红蝴蝶、白蝴蝶、黄蝴蝶、红花、白花、黄花、太阳公公、雨都可以根据需要,让若干幼儿扮演,解决了角色少、观众多的矛盾,每个幼儿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没有台上台下的感觉,幼儿能够比较轻松地进入角色。

组织指导应注意:1、故事虽然被分割成几个段落进行,教师仍要注意引导幼儿讨论,体验角色的心理发展变化。

2、如果若干幼儿表演同一角色,可提示幼儿一起商量角色的动作,同时鼓励幼儿做出与同伴不一样的同作,尤其是每一段结尾的造型动作。

3、参加表演的人较多,教师的指导有难度,教师一方面不要控制干预太多,又一方面又要防止失控乱糟糟的局面。

4、道具同样要求简单、方便,能帮助儿童进入角色。

(三)区域活动型(表演区)即在活动区(或者表演区、或者语言区、或者角色表演区)开展的故事表演游戏。

特点是自主性强,游戏成分多。

1、幼儿在区域中自主进行的故事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1)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加。

幼儿表演游戏中的角色行为可以分为目的性角色行为与嬉戏性角色行为。

目的性角色行为是指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扮演角色,嬉戏打闹,他们玩的内容可能与故事内容有关也可能无关。

一般来讲,随着游戏过程的展开和时间的延续,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多。

也就是说,在表演游戏的最初阶段,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及情节的表现,因而目的性角色行为较多;随着游戏时间的延续,幼儿感兴趣的东西逐渐增多,出现越来越多的与故事内容不甚相关的行为,或者幼儿不满足于原来的故事情节,自己注意发挥和改编,(例如:狼一遍遍撞房子,小动物们热衷于追打狐狸等),这就是嬉戏性角色行为。

要使幼儿的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度向目的性角色行为发展,并使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需要教师适时的介入和指导。

(2)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明显增加。

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分为三种:被动性表现:幼儿需要他人的提示,告知才能扮演角色。

一般性表现:幼儿表演时说话语气平淡,表情单调。

生动性表现:幼儿能够逼真形象地扮演角色,他们能用夸张但适宜的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等去表现角色。

幼儿表演游戏中以一般性表现为主,说明幼儿自身很难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

(3)同伴交往是表演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交往是幼儿表演游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又是幼儿合作表现故事内容的必要手段,对于表演游戏的开展具有支持作用。

表演游戏中的同伴交往内容可以分为五类:A、角色:幼儿围绕角色认定和分配所进行的沟通。

B、规则:幼儿围绕游戏的开始,出场顺序、动作和对白顺序等进行的沟通。

C、情节:幼儿围绕故事序列、细节、内容进行的沟通。

D、材料:幼儿围绕材料的使用,材料分配进行沟通。

E、动作对白:幼儿围绕故事中出现的动作,对话等进行的沟通。

嬉戏性角色行为,一般性表现,同伴交往等虽然不是表演游戏的理想状态,但却有着其自身不容忽视的价值,它们是幼儿表演游戏自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嬉戏性角色行为是幼儿在表演游戏多样性探究阶段出现的行为,它为以后游戏内容或情节的丰富提供素材;一般性表现行为既是幼儿交往合作的初步成果,也是幼儿把加别人的(角色的)言语、动作、转变为自己的言语、动作的最初形态,它为生动性表现奠定基础;同伴交往则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和合作游戏。

幼儿已有的经验不但是表演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而且决定着表演游戏的发展方向。

2、组织指导:(1)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丰富生活经验。

(2)根据作品中的主要活动情境来设置场景,布置游戏区。

(3)在游戏表演区放置一定数量的玩具和材料,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拓展游戏表演的内容。

(4)角色的扮演基本上由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

(5)指导游戏,可以采用外部干预、内部干预两种方法。

外部干预即教师在区域外及时向幼儿提供合理性建议,控制过分的行为。

(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内部干预即教师扮演游戏中的一个主要角色,引导儿童的游戏进程。

二、歌舞表演游戏的指导在传统的音乐游戏中,主要是指在音乐伴奏和歌曲伴唱下的活动,这是一种规则游戏,其学习的份量较重,主要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的一种音乐教育活动。

由于一部分儿童音乐作品富有童话色彩,具有丰富的情节,主题鲜明,可通过角色扮演来表现音乐形象。

于是,儿童在理解歌曲或乐曲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创造性地表演。

这样,音乐游戏的规则由外显转向内隐,演变为一种表演游戏。

因此,歌舞表演游戏是从音乐游戏中分离出来的。

一种自发性游戏,由于它的结构特点更接近于表演游戏,因此,有人把它归为表演游戏一类。

以区别于有规则的音乐游戏。

在歌舞表演游戏中,有两种较典型的游戏与传统的音乐游戏有着较显著的区别,一是模仿性律动游戏,二是歌唱式表演游戏。

(一)模仿性律动游戏韵律活动是指随音乐进行的有节奏的身体动作。

作为韵律活动的基本内容,律动具有动作与音乐双重特点。

简单地讲,律动就是一种动作模仿,其核心是节奏。

律动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动物的动作、人的劳动生活方式,自然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以及运动中的动作、其中,动物形态的律动倍受儿童的喜爱。

模仿性律动游戏属于表演游戏的一种形式,但同时要遵循律动教学的一般规律,因此,模仿性律动游戏的指导方法必须从选材和组织两方面入手,采取灵活的策略。

(1)选材方面,既要考虑儿童动作发展水平,又要兼顾律动曲的适宜性。

儿童动作的发展往往的是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音乐、即律动曲应节奏鲜明,形象性强,能引起儿童活动的表演欲望。

(2)积累感性经验,增强音乐理解能力和动作表现能力。

律动游戏不是一种机械模仿式的枯燥练习,而是一种富有感情色彩和创造性的生动表演。

儿童必须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贮存足够动作表象,才能在律动游戏中,形成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表演方式。

(3)激发表演兴趣,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音乐环境可利用玩具或道具来表演律动。

动物模拟性律动,通过角色扮演,戴上头饰或面具,幼儿律动的兴趣更浓。

(二)歌唱表演游戏即幼儿根据自己对歌曲中词意和曲调的理解,通过身体动作或舞蹈动作,塑造人物形象。

歌唱表演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不在于使幼儿学习新歌曲,学习演唱的技能和方法,而在于运用唱歌和舞蹈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使幼儿学习新歌曲,学习演唱的技能的方法,而在于运用唱歌和舞蹈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使幼儿在歌舞活动中获得乐趣的同时,陶冶情操。

指导要点:(1)选择富有一定的情节,便于角色扮演的歌曲,在歌词上,最好是采用对话式,或情境语方较多的抒情式。

在乐曲上,节奏感强一些,旋律以欢快为主调,便于幼儿表演时充分表达童稚的欢乐。

(2)在游戏表演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把词、曲的理解与创造性表演的舞蹈动作统一起来。

(3)鼓励幼儿大胆地为歌曲配动作,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

(4)创造条件,引导幼儿为歌曲增编歌词或自编歌曲。

长期以来,艺术教育领域中游戏的比例很小,虽然音乐游戏作为一种独立的游戏方法,但是,由于游戏规则的限制,往往用于组织教学,而缺乏自由活动的可行性。

把歌舞表演游戏独立出来,可以部分地改变这一局面,使儿童在自由活动中有机会开展音乐舞蹈活动,真正把自由转化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

第三节皮亚杰对儿童游戏的论述作者:陶金玲来源: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点击: 1636 时间:2009-5-15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认知发展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是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

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又称游戏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他是在研究儿童象征性功能的形成和发展时,注意到儿童的游戏。

皮亚杰认为许多游戏理论不能正确地解释这种儿童期所特有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游戏理论都把游戏看做是一种孤立的机能或活动。

因此,皮亚杰把游戏看做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试图通过研究儿童的游戏和模仿,找到沟通感知运动与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

他认为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游戏方式,并提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分别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相对应。

一、游戏的实质根据“适应学说”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幼儿发展过程是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适应来源于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

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从生物学中借用的两个概念,是机体适应外界的两种基本机能。

同化意味着接纳和整合,即主体用自己原有的动作图式去整合外部事物,从而加强和丰富自己的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