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状与困境.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状与困境.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状与困境摘要: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掀起了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热潮,马克思主义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了这一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中国的已有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便是一个最大的实际,因此马克思丰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处理好与中国本上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必须借助特殊的文化土壤,以大众熟悉的话语形式和思维方式进行中国化的传播。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二者恰到好处的结合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现状与困境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状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上,绝大多数研究者只注意两者相一致方面的结合,而忽视了两者各自特有、互通有无、互补相成方面的结合。

从哲学上讲,中西哲学各有特点。

有些内容,西方哲学讲得充分,中国哲学则鲜有论及;而另有些内容,中国哲学讲得充分,西方哲学则鲜有论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西方哲学的总结和概括,因而对中国哲学中某些特有的内容就鲜有论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对中国哲学中特有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鲜有论及、甚至无有论及的合理思想和命题的吸取及改造。

这种结合需要对中国哲学做深入的研究、发掘,从中概括和提炼出中国哲学中特有的珍品。

但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简单地理解为引用中国历史文化的思想来注释和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应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到传播再到研究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准备阶段;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66年"文革"之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开创阶段;从1966年"文革"开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曲折发展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一、本文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核心理论问题的学术文章。

文章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十个重要理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明确了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随后,文章逐一阐述了十个理论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建设的互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建设和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人民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自信等。

在每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中,文章都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行总结,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

文章还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案例分析,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针对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实质,把握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而言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一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丰富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味着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其普遍真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然而,这种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作者:张鹤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8期基金项目:2015年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邓小平中国道路思想研究的当代启示”(WM2015_003)。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情条件下的发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理论,在中国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一个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充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内生性的马克思主义。

显然第一个问题已经在过去得到解决,而第二个问题是每一代中华儿女都要面对的问题。

使两者充分有机的结合对发展中的中国有巨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中国化;文化作者简介:张鹤(1992-),男,汉族,黑龙江省克山县人,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中国获得创新与发展,既是中国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传统文化现代化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指导。

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情条件下的发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理论,在中国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一个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充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内生性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说,“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然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这种结合呢?有学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机制问题,从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实现过程、实现形式、实际效果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及合理性。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本上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强烈的批判性和实践性特点迎合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方面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它们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思想前提和资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新诠释,从中发掘出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的内容,从而使两者得以很好的结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们通过对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梳理与重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的理解与阐发,还有思维方式的创新、哲学体系的重构等不同形式,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现代中国人提供了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这两个思想运动的融合与互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概论》课小论文【摘要】中国人做什么都讲究接地气。

在中国搞马克思主义如果不把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话那就叫不接地气,注定是搞不好的。

但在二者结合方面有的人严重的既不懂马克思主义,也变得不懂自己传统文化的丛生现象。

在这种条件下,是从根本上谈不上如何适当处理二者之间关系的。

所以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是两方面;一方面,要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理解,另一方面,要让人们深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只有在理解二者之间的结构差别和它具有的牵动全局的意义基础上,才是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会找到如何让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明的大国生根发芽的适当话语和可行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问题,危害,解决之道【题目】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过程中存在问题(一)不能很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

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熟悉,甚至不理解,断章起义。

认为社会主义就是简单的天下为公,马克思主义就是简单的追求简单的天下为公的思想。

这种想法是及其错误的。

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急于求成。

这非但没有遵循马克思主义,而是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

对于马克思主义,应该先明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且在长期的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永远记住,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伟大的中国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摸索出的伟大结晶。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二者结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文章首先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强调了其科学性和指导意义。

同时,文章也回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而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通过二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文章还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从理论层面来看,二者在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阶级的观点等,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集体主义等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

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契合点,可以为二者的结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层面,文章提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包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现代化转型、加强文化交流互鉴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深入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它认为,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社会变革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一、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理论,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融通、相得益彰,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如何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其融合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以阶级斗争为基本线索、以无产阶级革命为根本目的的学说体系。

其核心观点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阶级斗争论等。

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之一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精髓相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视道德伦理的建设,而这种思想是在物质生活基础上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可以相互借鉴。

2.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探讨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成和分配问题,强调了劳动者对剩余价值的合理分享。

而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共享”的价值理念相符。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重视家庭关系和社会机构的和睦相处。

而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则强调了劳动者对财富的享有权利,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在财富分配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特优势。

3. 阶级斗争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解放是历史发展的方向。

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相比,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一体,追求人性的完善与修养。

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论则强调通过社会变革来实现阶级解放和社会进步。

如果能够将两种思想相互吸收、结合,可以充实彼此的理念,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途径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哲学、道德、伦理思想,其精髓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分析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分析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结晶,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文化,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实现二者的融合,必须努力寻找二者的融合性要素,主要从世界观、方法论、社会理想、社会结构模式等方面来分析二者的融合。

把握好二者的融合性要素,对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之时起就已存在。

长期以来,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提法各存己意。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属于东方文化,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结晶,是西方文化,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

因此,二者是不能结合在一起的。

但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二者的区别,并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一种古老文化,但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而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全世界人类智慧的结晶,必然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所以,二者之间有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它们相互对话、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为了使它们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努力把握好二者的融合性要素。

一、世界观——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相似性朴素唯物主义又称“素朴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形态,它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早就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

如老子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等等,这些观点都把世界本原归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此种物质生成。

研讨发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研讨发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研讨发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当今社会,面对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如何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并且吸收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是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要关注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艺术表达。

例如,孔子的仁爱之道、老子的道德经、儒家的五常观念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宝贵财富。

这些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人类解放、社会批判和历史进步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共鸣。

其次,我们要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成果。

作为开放的社会,我们不能封闭自己于传统文化之中,而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互学互鉴对于我们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丰富我们的文化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性的革命理论,既有充分的理论性和科学性,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

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社会制度安排,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丰富的思想和实践支持。

最后,我们要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

融合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加以纠正。

可以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召开座谈会、开展理论讨论等形式,积极探索和研究如何将两者融合在一起。

例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我们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孝亲爱人等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力量、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加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能够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和实践支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融合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融合与创新,以期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考与启示。

一、理论层面的融合与创新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对话与融合,实现文化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性和革命性,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改变,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伦理规范,强调和谐统一。

如何在两种文化传统之间进行融合与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首先,可以从哲学层面进行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相互借鉴和对话,形成更为完整和丰富的哲学体系。

通过这种哲学上的融合,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导。

其次,可以从文化层面进行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民立场和大众文化,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这种文化上的融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支撑。

二、实践层面的融合与创新在实践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社会治理上,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民民主制度相结合,建立科学民主的社会治理机制。

在文化产业上,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产业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在文化教育上,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培养民族自信和社会责任感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融合与创新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化传统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积极的参考和借鉴。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历史背景下的相互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重塑与解读、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及融合中的困境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结论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传承与发展中华文明。

未来的前景充满希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文明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意义、历史背景、相互影响、重塑、解读、当代社会应用、文化传承、作用、困境、挑战、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传承、中华文明。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背景下两者相互影响的认识,还可以重新解读和重塑中国传统文化,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引领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合力的融合也面临着困境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和解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中庸之道、仁爱之心等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社会公平、人民解放等理念有着相似之处,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上的碰撞与融合,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马克思主义。

历史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既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也是两种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的产物。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作者:杨克康许培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那天起,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就已成为必然,但马克思主义毕竟产生于欧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可避免有很多障碍。

因此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展,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舶来品”,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东方大国扎根生息,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人们也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下面,我着重从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不利因素入手,探讨二者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这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一、阻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因素(一)东西方文化的兼容性是阻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首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明显带有西方文明的特点,他们创立的科学理论主要依据西方的实际。

按照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两种文明或文化一旦相遇,必然会有剧烈的反应。

因此,马克思主义与和中国文化的相遇,就必然产生一个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激荡的过程。

而中华文化所内在具有的排他性也是阻碍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一个不利因素。

文化的排他性主要是自然的文化隔离与人为的文化隔离机制铸成的。

高山、江河、沙漠、大海构成了文化隔离的天然屏障,形成了自然的文化隔离机制;在人为的文化隔离中则包括了经济的、政治的、心理的等方面的因素。

此外,一种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类型文化定型之后,其发展会有“文化惯性”,这种惯性本身就具有排他性。

这种排他性,一方面促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类型文化并自成系统地进行运作,从而使人类文化显得五彩缤纷;另一方面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类型文化又往往具有排斥域外文化、异族文化和异类文化的本能,从而妨碍人类间各种文化的正常交流。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从西方传到中国的思想文化理论,被中国共产党人所运用,成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指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其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是与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

而如今,中国正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使马克思主义能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本文就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20世纪初,努力寻找救国之路的仁人志士欲挽救民族的危亡,在纷繁庞杂的众多思想和方案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

而后,在后来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更加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之后,要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势必存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因此,现阶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传入中国的外来文化中的一种,其能够最终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结果,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中国社会的需要。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诚如前文所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列强的入侵,使得原本就千疮百孔的中国社会更加变得水深火热。

中国的一些先进分子和仁人志士,努力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后来的实践证明,无论是农民阶级的暴力革命还是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都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状。

只有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运用的时候,中国的社会才出现了黎明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使其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是一种客观上的必然,是本土文化在危机状态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

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

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之间的碰撞与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的共性,并且相互借鉴,互相吸收,产生了新的思想和理论。

一、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利益和幸福,认为这是实现自由和平等的前提条件。

而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本质价值。

两者都主张关注人的利益和幸福,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这是两种思想体系基本价值观的共同点。

二、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历史上的变革,认为历史是由强者和弱者的斗争推动的。

而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强调天命、命运和德行。

两者在历史观上存在差异,但都关注社会、民族的发展,重视人类命运的扮演者和时间的推进。

三、社会观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存在矛盾。

而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稳定和谐的社
会秩序。

两者在社会观上的关注点不同,但都致力于建设更加繁荣、稳定、和谐的社会。

四、人性观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而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责任与道德标准。

两者对于人的本性有不同理解,但都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历史创造性和道德义务。

总之,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来自不同文化体系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但在某些方面又有着相似或相通的思想。

两种思想体系之间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对话和交流,发掘出更加符合人类需求和发展的思想和理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点,指出二者在关注人类命运、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接着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融合路径与方法,并探讨了融合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也指出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强调融合的重要性。

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传承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共通点、可能性、路径、方法、影响、意义、困难、挑战、历史发展、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和谐、崇尚道德等特点,与马克思主义中强调的阶级斗争、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基本原理有着一定的共通点。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有望为当代中国社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拓展和发展。

通过对两者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可以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注入新的动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富裕的社会奠定基础。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正是在这些挑战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融合的可能性,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道路。

中的这些问题将在以下正文部分中展开讨论。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共通点,这些共通点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关于社会正义和变革的理念,如“仁爱”、“仁政”等。

这些都体现了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批判和对社会改进的追求。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21-3-31 10:34:32 点击:8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不但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指导思想,促使传统文化出现了现代化的转变;传统文化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民族形式,在二者的互动融合中又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在精神上的相通性1. 注重人本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民本”思想,早在商周时期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之后的历代思想家也都强调民本主义:朱熹强调“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王夫之指出“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

”这些思想都彰显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主张社会本位,他同样对人的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以人学为核心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未来社会作以预见时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大多认为“以民为本”的思想家都倡导君为主、民为仆,把人作为实现统治的手段。

而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有本质的区别,但二者在重视民众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具体内容上具有相通性,这一相通性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2. 注重实践方面传统文化对于“纸上得来”与“躬行”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不管是“纸上谈兵”还是荀子的“行高于知”的知行统一观,都着重强调“行”的根本性地位与作用。

而马克思根本的观点就是实践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注重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实践的根本性地位,强调其“改造世界”的实践目的高于“认识世界”的理论诉求。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地位上的相似性为实现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必然性1. 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是科学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障碍因素与对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障碍因素与对策

2013.10学教育4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障碍因素与对策冯麒颖(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30)[摘要]本文首先阐述对两者关系的研究现状,接着分析两者结合的障碍因素,最后提出对策,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找到最佳结合点,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结合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继续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1938年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并对其进行了科学阐述。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影响力最深的理论学说,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框架。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工业化文明的产物,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积淀,两者的关系和结合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强调:领导干部也要学习各种文史知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益智,以学修身。

这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障碍因素1、历史原因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段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最激烈。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而五四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从这时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交锋就呈现水火不相容的态势,这也预示着今后两者的结合之路不太平坦。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国民接受的教育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熟读诗书典籍等传统文学,而普遍学习的是与工业文明的现代化知识。

这就导致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

而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只是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这会导致以偏概全,甚至出现偏激的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作者:王宇环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王宇环(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即中国共产党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地进行中国当代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建设。

实践表明,两者之间进行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当代意义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33-02当中国逐步引入马克思主义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影响,两者开始彼此产生影响,逐步结合。

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会出现对文化的重新构建、文化不断传播和融合的情况,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话语体系不断完善,并在其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

此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传统文化被单纯地替代,其实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对我国各行业合理有效的快速发展,实现现代转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毛泽东曾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中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该观点被记录在《论新阶段》的报告里。

在党的七大结束后通过的党章当中明确表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当中,毛泽东思想是首个重大理论成果,因为该理论的科学性,且符合中国的实际状况,所以,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同时对中国的革命、改革、建设等方面起到重大影响。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融入中国的文化、历史与实践等具体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将促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具体成型,并拥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点与实践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涵盖了中国革命、改革等过程的经验,还包括了历史经验的升华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思考

智者论道 智库时代·28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思考刘 岩(封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河南封丘 453300)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关系,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良好理论基础,促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序发展,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可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并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因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表现出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双重意义。

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必要性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新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旨在为研究如何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05-0282-002一、引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已有100余年的时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开展了近百年的探索,与此期间,一代代国人付出了无数汗水及艰辛以解决一个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和谐共处的问题[1]。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并不可一蹴而就,两大文化具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要得到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所以,这一问题即便是一个老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未完成的问题。

另一方面,伴随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陆续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型问题,由此为两种思想文化的融合带来了全新的形势与全新的考验。

因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行探讨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是近代中国的历史选择,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要求,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具体而言:其一,20世纪初期在各类思想浪潮涌入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相对契合,由此深刻揭示了将这一理论思想作为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指导思想,作为中国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不仅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更是中国人民自觉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方刘,男,中共中央党校2005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北京100091)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总结这一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笔者认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结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结合中的指导作用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结合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平等就没有双方进行对话和沟通的可能性。

但是,两者在结合中的作用却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决定了,它必然在结合的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同时,也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才能保证传统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否则,两种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就很可能是封建主义的文化或者是资本主义的文化,而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结合中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

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几千年的哲学史,按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来进行划分。

虽然这种划分难免产生教条化、机械化和片面化的倾向,如把孔子划归唯心主义阵营,把老子划归唯物主义阵营,但却会使我们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中,抓住主要线索,比较清晰地认识到产生这些思想的原因。

而且,马克思主义在批判中国传统哲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并实现了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有机结合,通过阅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写的中国哲学史,不仅会让我们认清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大致历史,而且还会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修养。

第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

也就是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为了反对教条主义,就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一语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这样就赋予了“实事求是”崭新的内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

二、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近代以来,各国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即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问题。

一般来说,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有两条路可走,一条道路就是从传统文化中直接挖掘出现代化的精神,走原创式道路。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近代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在欧美发生,就在于从资产阶级的新教伦理中容易产生资本主义精神,因为新教伦理一方面使资产阶级兢兢业业,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

另一方面,新教中的禁欲主义,又使他们不会对自己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大肆挥霍,而是把大量财富积聚起来,从而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实现了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另一条道路就是传统文化通过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养料,激发自身中的积极因素,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变。

由于我国的传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陈方刘23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文化,很难直接开发和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特别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文化精神,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证明第一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那种顽固地坚持本土文化“中心论”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内圣”的文化,开不出现代化所需要的“外王”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只能走第二条道路,即通过吸收融合外来文化来实现自己的提升。

而在20世纪初传来的建立在高度工业化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对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文化,正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

但是,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需要,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就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任意解读,甚至代替传统文化。

否则,不仅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甚至还会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断代的危险。

其实,马克思早就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也必须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从文化的发展史来看,也是如此,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要融入到本土文化之中,往往都要经历一个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接受、排斥再到结合的过程,往往都要经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有时候还会出现更大的曲折和倒退,但在这一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必须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如果脱离了传统文化,不仅会使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受到挫折,而且也会失去对外来文化吸收的基础。

而且,在事实上,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这个民族的血液之中,想完全抛弃它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这方面是有过深刻的教训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采取过简单否定的态度,全盘抛弃了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对自身作庸俗化和教条化的理解,结果导致教条主义盛行,封建文化的沉渣泛起,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挫折,马克思主义也受到了一次最严重的支解和曲解,这个教训必须吸取,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认识到文化现象的复杂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地否定和肯定都同样是有害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三、发掘两者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无存阶级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它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相区别的地方,如在时代性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日益形成的农耕文化,是小农意识的代表,具有很大的保守性。

马克思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开放性;在地域性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东方文化,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西方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说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东学西渐”,但实事求是地说,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最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果,它的血统主要还是欧洲的。

但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高度一致性,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反映形式———文化,也必然具有高度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高度的一致性,那么我们所谓的学习西方,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所以,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方,但它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无神论传统等方面都有很多相通之处,而且,正是这些相通之处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从中外文化交流史来看,一种外来文化能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功地传播,并得到发展,关键就看它能否找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只有找到了结合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认同这种外来文化,这种外来文化也才能得以传播,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地方,也逐渐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逐渐被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并接受。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掘两者之间的相通之处,这是做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性工作。

例如,我们在理解共产主义社会时,就常把它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起来。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24条到达大同的路。

”而共产党找到了,这就是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1958年,他在武昌读《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时,就写下了这样的批语:“这里所说的群众性医疗运动,有点像我们人民公社免费医疗的味道,不过那时是神道的,也好,那时只好用神道。

道路上饭铺里吃饭不要钱,最有意思,开了我们人民公社的先河。

……现在的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的历史来源的。

”我们发现,通过发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相通之处,就在一定程度上就削弱了中华民族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上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中华民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减少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阻力,更容易让中国人接受。

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而就将二者等同起来,就“大同社会”理想来说,也根本不能把它与共产主义理想等量齐观,因为前者不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实现它的现实的物质力量,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

而后者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因此才真正具有现实性,并在当代中国就正在转变为现实。

在毛泽东晚年,忽视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大搞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搞绝对的平均主义,都与他对“大同社会”没有能够科学认识有关。

四、抓住传统文化的真精神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呢?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积极、进步且具有普遍的、永久价值的精神,这些精神曾长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作用,并且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们涵义非常丰富,但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和特点也可以有所不同。

从内容上来说,至少应该包含这四个方面,即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精神;阴阳互补,辩证思维的精神;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珍宝无数,要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批判继承,其中一条重要路径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抓住这些传统文化的真精神。

例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精神,毛泽东在《为人们服务》一文中写到:“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有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语重心长地说道:“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

从争论的情况看,越看越重要。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在南方谈话的最后,他还不忘告诫教导我们说:“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我们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由此可见这位老人忧国忧民之深,爱国爱民之切。

党的十七大报告郑重指出,在看到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