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必修2导学案: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合集下载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岳麓书社版必修二 经济成长历程教案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岳麓书社版必修二 经济成长历程教案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岳麓书社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历程;2.了解外贸合作区建设的意义及发展情况;3.分析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内容1.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历程;2.外贸合作区建设的意义及发展情况;3.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演变历程;2.掌握外贸合作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意义;3.熟悉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外贸合作区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2.分析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推动作用。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介绍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日程安排,引出本次课的重要性和价值。

正片(40分钟)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历程(20分钟)1.1978年以前的对外开放政策;2.1978年-1990年的对外开放政策;3.1991年至今的对外开放政策。

外贸合作区建设的意义及发展情况(10分钟)1.外贸合作区的定义和定位;2.外贸合作区的建设与发展;3.外贸合作区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0分钟)1.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推动作用;2.对国内需求扩大的推动作用;3.对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推动作用。

总结(5分钟)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强调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历程、外贸合作区建设的意义及发展情况,以及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方法选用了讲授法和对比分析法,针对性强,思路清晰。

但是,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此外,本课程的时间控制需要注意,课堂讲解不宜过长,以免学生学习疲惫。

岳麓版历史必修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背景2、步骤:(1)经济特区:①五个经济特区②设立的原因③结果(2)14沿海开放城市:(3)沿海经济开发区:(4)开发浦东:(5)开发天津:3、特点:4、影响:,。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概念:标志着:2、背景:3、经过:(1)首次(2正式申请(3)正式加入3、影响:(1)历史发展的必然(2)对世界的贡献(3)对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的“开放”有哪些区别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重难点解析】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原因:(1)历史教训: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近代的落后挨打。

(2)必要性:①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②克服计划体制弊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有利条件: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意义:(1)经济上: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政治上:加强与友好国家以及各国人民的交往,创造良好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也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科学文化上:加强对外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对外开放的几个问题的准确理解:全方位——全国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

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

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doc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doc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学习目标】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过程与特点;招商引资及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难点: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内容提纲】【终结性评价的基本要求】知道与了解: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对外开放格局,“走出去”战略理解与运用:对外开放目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上海浦东的发展意义体验与反思: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哪些转变,请进行比较。

2.近代中国对外开放都是被迫的,请列举史实。

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清说出其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和侧重点。

被迫和主动开放换来了两种不同的结果,清简要说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3.纵观中国历史,我国对外开放主要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你认为我国现在东西部差距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对外开放而造成的吗?请说明理由。

1.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国际环境而制定不同的对外开放的策略,现阶段而对全球经济严重失衡(全球经常项目收支上的失衡、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的失衡、全球投资与储蓄的失衡)、以及中国经济失衡(投资和消费增长失衡、储蓄过多)这些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制定合理的对外开放策略呢?2.湖南师范大学的周师认为中国对外开放模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从政府政策主导型转向国际规则约束型,从据点型转向区域性再转向全国型等转型”,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这种对外开放模式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考点探究】1.(北京东城)从清末至共和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嘉庆年间,英王遣使来华,意欲与中国建立外交、通商关系,嘉庆皇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

高中历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精品学案-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精品学案-岳麓版必修2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填一填★知识体系梳理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工发区1.方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①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2.过程:⑴经济特区A.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②____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

B.概况:从④________________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C.原因:它们是中国南方⑤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是著名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D.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⑥________________、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要点点拨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上,是在经济上采取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去吸引外资的工种特殊形式。

⑵开放城市:⑦________________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⑶沿海经济开放区:相继把⑧________________ (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⑷开发、开放浦东: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⑨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

⑸天津滨海新区: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⑩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要点点拨沿海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中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桥梁和窗口,是出口创汇的基地。

3.开放格局: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⑪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⑫趋势。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部优教案—《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部优教案—《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走对外开放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的需求。

使学生明确经济特区的概念,并准确掌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具体过程,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学情分析关于文革结束后的改革开放政策,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为什么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对外开放的道路是否一凡风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等问题的认识,还缺乏理性和深刻的认知。

3重点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逐步形成的过程。

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对外开放格局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难点:走对外开放道路原因分析对外开放道路形成的一波三折4教学过程4.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4.1.1教学目标本课教学,以课题中的“开放”为核心,从为什么要开放、怎么实行开放、开放格局的形成、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等几个问题切入,使学生清晰掌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认识到对外开放既是国情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求。

4.1.2学时重点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4.1.3学时难点中国为什么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为什么加入WTO,就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导入导课:同学们暑假外出了没有?(本课在录制的时候,授课的对象是高三年级的学生。

学生都很沮丧的回答“没有”。

)今年暑假我看到了媒体的报道,说出国旅游的人要比在国内旅游的人多多了。

而中国国际旅游团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强大的购买力。

去日本的,购买马桶盖、电饭煲;去韩国的,购买各类化妆品;去欧美的,购买名表、名包,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而就在中国游客在世界上大肆购买各类奢侈品的同时,欧美地区国家的人民,也在消费着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

2006年,有位美国的家庭主妇写了一篇名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其中描述了其家庭不使用“中国制造”产品的一年中,面临的种种不适和麻烦,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3课时 学案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3课时 学案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资料命材料一:70年代的外交突破图片反映了哪些事件?说明国际形势的开展呈现出什么特点?材料二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开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大潮。

材料二反映世界经济开展呈现出什么趋势?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

材料三告诉我们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的是什么?材料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作出了剧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

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开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3)阅读材料,分别指出“世界走进中国〞和“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的开始标志。

谈论: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机遇:材料一:进出口贸易迅速开展,外汇储藏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开展总量有大幅度的提升,说明入世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开展。

材料二:对普通百姓来说,参加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降,一些进口商品的限制也会逐步取消,局部耐用消费品和效劳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给广阔消费者带来实惠。

人们可以买到更多、更廉价的进口商品。

材料三:作为WTO的一员,也应充分享受权利。

过去别人制定规那么我们遵守,现在我们获得了平等制定规那么的权利,这对维护中国和广阔开展中国家的权益非常重要。

我们已经开始根据WTO规那么和规定,处理中外经贸纠纷,维护了我国的合法权益。

材料四: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将使中国享有各国开放市场带来的时机和好处,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说明入世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契机,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学案: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学案: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习目标精准导航]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2.过程(1)创办经济特区①概况:1980年起,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原因a.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

b.区位优势:是著名的侨乡,离港、澳、台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2)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发区: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4)进一步对外开放①开发浦东:1992年,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②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从2004年以来,引起世人关注,有效地提升了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3.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4.意义(1)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明析概念】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易错提醒】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特”的区别经济特区的“特”是说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

特别行政区的“特”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原因:世贸组织是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2.过程(1)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议。

(2)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3)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3.意义(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导学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导学案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导学案1.过程(1)经济特区:①目的:吸收、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概况:自1980年起,先后建立 、珠海、 、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发区:①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 等。

②1992年,开发上海 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高潮迭起,各地出现了一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2.特点:从 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 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适应了经济和 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对外开放的格局(1)时间: 年12月11日。

(2)意义①标志着我国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

②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 。

③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知识点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点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主干梳理图解识记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三个节拍(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史料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1997~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2014·天津高考,节选)史料一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

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主题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原因及改革开放与旧中国对外开放的不同。

深化探究归纳总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教案最全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教案最全版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授课设计名师授课课程标准解析课程标准要求归纳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解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认识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对外开放新格局及其形成过程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是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中国入世的影响的解析是能力的升华。

学情解析经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对内改革的目标是成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改进国内投资环境,实现与世界市场的接轨,因此掌握对外开放的目的不行问题。

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学习,沿海城市的区位优势有助于其对外开放格局知识的理解。

世界贸易组织的活动及相关知识在政治教材中已提及,有助于学生解析入世对中国的影响。

授课方法1.教师经过设置情境,设疑引思,并要修业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虑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得悉识、提高能力、升华感情,帮助学生形成完满的知识系统。

2.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授课中渐渐显现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同时指导学生侧重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时空结合看法。

3.在课前准备的图片和音像资料的显现过程中,让学生介绍世界贸易组织,教师采用谈论、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解析中国入世后边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习方法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以自学的方式归纳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训练、阅读、解析、归纳的能力。

2.采用比较式学习方法解析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的本质差异。

3.以主人翁意识谈论研究中国入世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感觉中国政府适应全球化展潮流,极迎接挑以促高速展的勇气和信心。

授课目知与技术1.特区、开区、外开放格局、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概括开放格局形成的程。

2.解析我国加入世界易的影响和作用。

程与方法1.情境再法:在授课程中显现1978~2001 年的相关片,再当年的史事,加深学生史事的和价学生在研究中得知、提高能力、升感情,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满的知系统。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6(岳麓版必修2)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6(岳麓版必修2)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程标准】
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
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解析:该题是典型的“山东”题,体现了山东地方特色,而历史的考查角度很是到位,三本必修教材均有涉及,其综合性的特点弥补了考查选材单一的局限,这更是该题的最成功之处。难度不是很大,但区分度会很好,独到的视觉切入和问题设问,充分展示了新课标改革的新风范。
(1)注意题目中的几个关键限定词:史实说明、三个方面(政治、经济、思想),先秦时期,山东范围。然后再结合课标、考纲和教材进行联系定位。语言和内容力求集中明了。
(1)含义: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和
的地区。“特”在实行特殊的和。
(2)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创办: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设立经济特区。
(4)原因:中国南方是对外交通的或重要,是著名,离、、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密切交往。
宗教类
中国经学类
自然科学类
社会科
书经、诗经、论语、礼记、孟子、左传、易经等
代数备旨、圆锥曲线、测绘学、格物(声、光、电等)、航海法、物理测算、化学、动植物学、微积分学、天文揭要等
读作诗文、万国通鉴、二十一史约编、是非学、富国策等
材料二 试办山东大学堂章程规定:“以四书、五经为体,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
A.反映出近代中国接受了一些西式生活习俗B.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生活更加注重健康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精选文档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精选文档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Ⅱ第20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课标概述】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总结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以及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源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的背景,培养根据史料和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梳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和过程,培养通过辩论和探究,归纳历史结论的能力。

(3)通过回望中国历代对外开放的史实和过程,培养通过比较,形成整体认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外开放意识,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教育学生珍惜生活、奋发学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波助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主要通过白板演示法、讨论法、情境体验法等历史情境来突破)教学难点:对外开放对于中国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主要通过相关史料,课堂辩论以及教师精讲来突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白板操作、视频网络,教师精讲,课堂辩论赛等方式。

课前准备:导学案提前下发,要求根据教材进行自主预习和勾画,课堂中主要就学案中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并由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精讲。

【学习效果评测工具】1、课堂表现评价。

在课堂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做出适当的评价。

包括:a、听课效率。

针对教学知识及时对学生提问来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

岳麓版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必修二第 20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导教案无答案第 20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班级:姓名:【课标要求】:概括我国创立经济特区、开拓沿海开放城市、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拓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剖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教课重难点】:要点:对外开放的原由,历史意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会与挑战。

难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会与挑战。

【知识链接】:1、我国为何要推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原由:(1)历史教训:明清期间的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近代的落伍挨打。

(2)必需性:①经济全世界化成为时代潮流,为了适应经济全世界化趋向。

②战胜计划体系缺点,成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有益条件: 70 年月我外国交获得重要打破,为对外开放供给了有益的国际环境。

意义:(1)经济上:有益于利用和汲取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 2)政治上:增强与友善国家以及各国人民的交往,创造优秀的和安稳固的国际环境,这也有益于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 3)科学文化上:增强对外科技、教育、文化的沟通,有益于促使我国科技人材的培育,加快我国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中国加入 WTO此后所面对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机会:①为中国经济创建了公正的国际竞争环境②有益于保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益③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享有各国开放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气处,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加国际竞争,加快中国公司的国际化进度挑战:①跟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外国先进外国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批涌入中国,这将使中国落伍的公司和家产面对严重的考验。

③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很多技术落伍,产质量量差的公司,面对着挑战。

④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上涨的可能。

高一历史岳麓版2教案: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含解析

高一历史岳麓版2教案: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含解析

教学设计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错误!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事实。

(2)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2.三维目标教材分析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从此之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30年来,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所以,了解这段历史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

本课分为两目内容,阐述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第一目“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讲述了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第二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讲述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和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小平,你好》光盘片断、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风景图片在教学中层层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

通过师生共读材料“龙永图妙喻——WTO与卖菜的小贩”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

错误!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处理方法:通过师生共读材料“张瑞敏话挑战——与狼共舞”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合作探究的模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直观教学法:通过《小平,你好》视频片断,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3.讨论法: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感受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

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错误!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设计一:打开窗子“引进来”错误!学习规则“走出去"错误!设计二:错误!导入设计设计一: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2019年教育文档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2019年教育文档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Ⅱ第20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课标概述】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总结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以及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源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的背景,培养根据史料和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梳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和过程,培养通过辩论和探究,归纳历史结论的能力。

(3)通过回望中国历代对外开放的史实和过程,培养通过比较,形成整体认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外开放意识,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教育学生珍惜生活、奋发学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波助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主要通过白板演示法、讨论法、情境体验法等历史情境来突破)教学难点:对外开放对于中国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主要通过相关史料,课堂辩论以及教师精讲来突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白板操作、视频网络,教师精讲,课堂辩论赛等方式。

课前准备:导学案提前下发,要求根据教材进行自主预习和勾画,课堂中主要就学案中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并由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精讲。

【学习效果评测工具】1、课堂表现评价。

在课堂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做出适当的评价。

包括:a、听课效率。

针对教学知识及时对学生提问来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重难点解析】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原因:
(1)历史教训: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

(2)必要性:①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②克服计划体制弊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有利条件: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意义:
(1)经济上: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政治上:加强与友好国家以及各国人民的交往,创造良好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也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科学文化上:加强对外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对外开放的几个问题的准确理解:全方位——全国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

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

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3、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
机遇:
①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②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③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享有各国开放市场带来的机会和好处,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挑战:
①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国外先进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③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面临着挑战。

④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05广东文综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
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利优势②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2002年全国文综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3(2005江苏历史)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钱B.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4、点、线、面结合,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1)14个沿海港口城市(2)经济特区
(3)沿海经济开发区(4)上海浦东
A、(1)(2)(3)(4)
B、(1)(3)(2)(4)
C、(2)(1)(3)(4)
D、(2)(3)(1)(4)
5(07 广东单科)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6.我国对外开放的最主要目的是
A、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B、引进外资,加快发展步伐
C、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
D、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
7、江泽民杂香港“2001·《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说:“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中国政府体现上述精神最主要的行动是
A开放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D加入世贸组织
8、以下对中国加入WTO的比喻最为恰当的是
A、引狼入室,有百害而无一利
B、掉进金窝,有百利而无一害
C、隔靴瘙痒,无多大意义
D、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如何应对
9、下列关于经济特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管辖权的行政区域
②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方面,国家给予特殊政策
③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①
D ①②③
10、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
A中国加入WTOB海南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哪四个城市;1988年又把哪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2)从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
(3)1984年邓小平讲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了新的对外开放格局。

请问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4)作为沿海开放省份的山东,有哪两个城市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1、(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新设海南经济特区。

(2)既便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又可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

(3)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到中西部,逐渐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形式灵活多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青岛、烟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