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治理1203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建议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建议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建议有以下几点:
1.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便利的营商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减轻企业负担,使民营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2.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3.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帮助企业扩大资本实力。
4.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5.推动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化技术,推动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拓展市场渠道,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通过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推动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和机遇。
7.强化品牌建设:通过强化品牌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多个方面入手,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中央关于民营企业扶持政策

中央关于民营企业扶持政策
中央关于民营企业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减税降费: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包括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增值税率等,减轻民营企业税收负担,增加其经营利润。
2. 融资支持:中央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优化金融服务,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
同时,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
3. 创新创业支持:中央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并支持其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和创新创业园区建设。
4. 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中央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取消限制民营企业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打破垄断,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5. 优化营商环境:中央推动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企业负担。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总的来说,中央的民营企业扶持政策旨在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环境,降低其经营成本,推动其创新创业,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2024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创新政策

2024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创新政策近年来,中国的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支持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创新,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融资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下面将从减税降费、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创新环境等几个方面介绍2024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创新的政策。
首先,为了降低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中国政府大力推行减税降费政策。
2024年,政府提出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通过减税和增值税,为民营企业减轻了不少负担。
根据统计数据,全年累计降低企业税费超过1.3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享受的减税优惠多达3000亿元。
这一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压力,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其次,为了简化民营企业的审批流程,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放管服”。
2024年政府进一步简化了商事登记、工商注册等流程,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审批环节,通过优化办税服务,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
此外,政府还推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使企业能够在线办理相关手续。
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办事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加了企业的创新动力。
第三,为了优化创新环境,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24年,政府出台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指导意见,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此外,政府还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例如,政府提出鼓励国内外专利权人在中国注册专利,提高了创新者的收益和创新动力。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了更多的创新资源和资金支持。
最后,为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创新,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通过加大银行信贷投放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政府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和机会。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6.25•【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2024年6月2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郑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受国务院委托,现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鲜明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强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长期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完善相关法律、开展执法检查,今年又把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列入年度立法计划,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监督,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作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抓好贯彻落实,着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加快构建。
完善顶层设计。
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等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针对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23年7月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进一步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
2021年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措施

2021年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措施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和发展民营经济。
而2021年,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提出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和发展民营经济。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2021年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措施。
一、政策支持2021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
首先,将深化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和干预,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
其次,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开办、注销、纳税、社保等成本和程序,减轻企业负担。
此外,还将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扩大产业用地供应等措施,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金融支持2021年,中国政府将在金融领域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首先,将出台更多针对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信贷、融资租赁、企业债券等,以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其次,将继续加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此外,还将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便捷、灵活的金融支持。
三、科技创新2021年,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首先,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此外,还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转让工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四、人才支持2021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人才的支持力度,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首先,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来华创业。
其次,将加强人才培训和人才交流合作,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支持。
此外,还将出台更多的人才政策,包括人才奖励、人才补贴等,鼓励和支持人才在民营企业创新创业。
五、市场拓展2021年,中国政府将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大对外合作和对外投资力度。
关于支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强信心稳增长促转型的十条措施

关于支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强信心稳增长促转型的十条措施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为了进一步支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增强其信心,稳定增长,促进转型升级,政府应采取以下十条措施。
首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民营建筑业企业的财政扶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助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困难。
其次,改善投融资环境。
政府应加快建设资本市场,完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多元化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降低融资门槛,提高融资效率。
第三,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技术支持机构,为民营建筑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竞争力。
第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对于创新型建筑业企业,政府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
第五,优化政策环境。
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更加明确、稳定的政策,促进民营建筑业企业发展。
同时,应加强对建筑工程领域的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减少不正当竞争。
第六,推进智能化转型。
政府应鼓励民营建筑业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引导企业加大对智能化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
第七,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政府应鼓励民营建筑业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市场空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第八,注重人才培养。
政府应加大对民营建筑业企业的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提高人才素质和技术水平。
第九,加强企业风险防控。
政府要加强对民营建筑业企业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化解企业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最后,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
政府应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以上十条措施的实施,相信能够有效支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增强其信心,稳定增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23年支持实体经济及小微企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
2023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我国政府的长期政策目标。
2023年,政府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实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促进制造业升级,支持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就业的重要来源。
为了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2023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主要包括:1.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提高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
2.扶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加大对创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创新创业评台的支持力度,鼓励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3.简化小微企业管理流程,降低小微企业税负,减轻小微企业经营负担,提高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三、政策实施效果自2023年政策出台以来,各项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都得到了有效落实,取得了显著效果:1.实体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2.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不断涌现。
3.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小微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1.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得到有效缓解,融资成本显著降低,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2.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小微企业管理和经营成本明显下降,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减轻,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明显改善,创业创新热情持续高涨。
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作者:唐仁敏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31期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司长徐善长、副司长蒋毅、青岛市副市长张军、温州市副市长殷志军、泉州市副市长吕刚出席发布会,介绍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并就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缓解中小企业原材料成本压力、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激励地方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青岛民营经济发展局运行情况、“晋江经验”进一步创新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形成和推广首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高度重视,今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时强调,“我们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党和国家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就是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
2019年年底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民营企业的第一份中发文件,《意见》的出台和后续落实都受到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
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牵头部门,近两年来,会同各地方各部门聚焦民营经济面临的短期突出问题和长期体制机制难题,大力推动《意见》落实,取得了一些成效,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发布会展示了几组数据:一是“零的突破”,油气进出口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民营企业首次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成品油非国营出口资格。
铁路投资建设领域实现零的突破,首条民间资本控股的杭绍台高铁有望于今年年底建成通车。
民营企业核电领域建设投资实现零的突破,首家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二是“5847件”,保护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产权及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不断优化,20多部涉产权法律法规立改废,5847件涉产权规章规范性文件被清理,4050件涉政府产权纠纷问题妥善化解;三是“全部清零”,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列入台账的无分歧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欠款全部清零;四是“53%”,截至8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52.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准入等方面长期受到歧视。
缺乏创新发展,小富即安; 融资困难、信用不足,忽视现金流
22
外患
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迫在眉睫; 期间国际金融海啸来袭; 经济的急速下滑,市场激烈震荡,生产经营困难,减产、
停产、保生产的企业增多;
人力与材料成本急速上涨,通涨与通缩并行; 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货币战与贸易壁垒接踵而至; 金融危机蔓延且至今尚未见底,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
管 理 升 级 八 大 路 径
45
五、治理方略
46
兵者,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 而索其情: 一曰道, 二曰天, 三曰地, 四曰将,
五曰法。
47
企业员工的技能
企业的技术体系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 经营理念观念
48
企业的管理体系
企业经营治理总体思路
12
二、短寿的中国民营企业
权威资料显示:
70%的民营企业在第一代创业者手中就会破产 30%的民营企业能够生存到第二代 只有10%的民营企业能够生存到第三代
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
13
13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规律可用一句话来形容:
“寿命短、长不大”!
14
14
自中国中小企业创业发展30年来„„„„..
经验型 管理阶段
科学型 管理阶段
现代型 管理阶段
企业转型发展的三个阶段
27
三、转型维新
28
物理恒变,新民至善
《礼记•大学》: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作新民!
29
观点: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转型升级
国家与企业生存与可持续 发展的唯一的路
30
观点: 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之
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企业转型
49
49
一、懂行业:企业能力因素
外部因素:
本企业与竟争对 手的关系 内部因素: 资源
核心 内容
(有形:资本、人力、 技术,无形:组织和战 略)
市场
政府 国际环境
能力
(企业组织能力、经营 能力、执行能力、创新 能力、融资能力、国际 市场拓展能力和企业社 会能力等多个方面)。
50
行业的六大构成要素
一、“一夜暴富” 二、“家天下” 三、“成王败寇” 四、“创新思维、首创精神” 五、“和谐发展、双赢思想 ” 六、“农耕文化” 七、“价值观、信仰” 八、中西“二元化”
5
民营企业治理的十大结症
产业结构
先天素养
资本经营 战略目标
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 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
价值观念
家族治理
6
经典语录
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
管理成本低,监督成本不高 准入的行业门槛与行规低 责任的风险相对较低
16
2.中小民营企业的瓶颈
先天素养不高
产业结构低下
小农经济模式 缺乏理性思维
创业动机狭隘
家族人治化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缺失
空洞灰暗的企业文化
企业战略目标缺失 忽视现金流和资金链的管控
17
二、内忧外患
1.办企业的目的、 企业愿景、使命、理念、态度、企业精神? 2.企业是谁?行业特征、规模、市场程度、行业利润率、成长
性、行业进入和退出障碍、行业寿命周期?
3.企业以前做什么,现在、未来想做什么?核心竞争力? 4、企业以前、现在、未来会做什么? 5.环境、政府、行业、供应商、员工、股东、竞争对手支持或 允许做什么? 6.有否具体的、可度量的、合理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7.有否企业总体战略即哪些业务要剥离;以及应进入哪些行业,
中小民营企业
转型升级治理
主讲嘉宾:曾水良 老师
1
2
和尚为什么念经的思议
你的感 受?
3
中国民营企业“昙花现象”
2005年有国内著名大学经济研究权威人士预测,目前60%的中国
民营企业在5年内将会破产,85%的企业将在十年内倒闭。
破产!破产!破产! 倒闭!倒闭!倒闭!
民营企业破产倒闭是这个时代经济生活中最常听到的音符,它给中国人心中
18
19
19
民营企业危机冲突 多发期
20
20
不企业发展先天不足,基础差,底子薄;
市场、产品为导向,以低成本、赚快钱为第一目的;
缺乏核心战略与发展规划; 企业产业集中度不高及及政府政策短板; 企业科技含量低,产品链短,附加值低; 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
行业特征:行业特征一定程度上决定战略选择和营销模式。 行业规模:行业规模大小、集中和分散程度。 市场程度: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面对的挑战和潜在竞争者。 行业利润率、成长性:行业平均利润率和成长率是多少?吸引力有多大? 成长原因是什么? 行业进入和退出障碍:进入或退出该行业的资金障碍、技术障碍、市场障 碍(门坎)等。 行业寿命周期 :行业核心竞争力、行业关联度、行业替代程度技术来源与 传递、行业的区域性转移等
转型是企业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
31
如果鹰不拔掉羽毛、指甲和喙, 只能活40年,为了再活30年, 它必须完成蜕变!
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 ——李东升(TCL总裁)
32
善战者,求之于势, 不责于人,故能
择人而任势!
33
金融危机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 是发展和转型机遇!
全球产业 转移机遇
产业转移 升级机遇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39
变革先变人, 思路决定出路!
40
变革哲学“无形决定有形”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的战略眼光与经营哲学,而战略 眼光与经营哲学的层次,则取决于企业家的修为与境界
新的文化哲学 心 境 与 眼 界
企业家的修为与境界
价值观念、信仰
企 业 家 的 精 神
41
经营思路9反思
战略决策失误;对行业发展方向判断失误 过度扩张和盲目多元化 金融衍生品等虚拟经济盲目发展 过于依赖OEM模式 道德、社会责任的缺乏和监管缺失 基础管理缺乏、薄弱等等……
15
企 业 失 败 的 原 因 分 析
三、中国民营企业特色和弊病
1.中国民营企业特色
凝聚力强
反应迅速
决策迅速,能更快地抓住市场商机
之所以有良恶优劣之分,其根本原因均在
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在中国,老板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决定组织文化! 故,组织之文化和组织个体之人性是企
业治理成功之关键。
7
一、殇折之惑
课 程 大 纲
二、内忧外患 三、转型维新 四、转型之道
五、治理方略
六、管理之道
8
一、殇折之惑
9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深思
你的感 受?
从“人治化转型向规范化 , 规范化向精细化”管理升级
转 型 升 级 的 八 大 方 略
44
盈利性和可持续性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建全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
管控模式扁平化,实施精细化管理 技术升级,塑立自主品牌,打造销售渠道与终端 优化完善产销业务流程
优化完善资金链
完善基础数据 逐步实施ERP信息化管理 实施供应链一体化 产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外部危机的延伸,更加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3
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3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
怎么办!?
“改变企业是 找死,
变革
“善战者不畏战”!
不改变企业是 等死”。
24
老船长的高明和英明
25
大转型=大变革
42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年会)定格2012―大转型:塑造新模式” ;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是有序而有力地自主调整、转型,还是被动调整、 转型?
的“实业兴国”梦想狠狠地刺上一刀。
一方面民企不断倒闭破产,另一方面外企在中国市场上扩张势头更甚,世界 500强企业的绝大部分已经登陆中国。
我们看到,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外企业和产品蜂拥而入,正以强大的资本
和竞争能力挤压中国的民族经济,中国本土产品和品牌正在被外资企业排挤 出局。
4
中国企业创业发展史的八大反思
10
一、民营企业对社会贡献
民营企业对中国GDP的贡献率50%以上 中国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每年以41%的速度增长 劳动就业率80%以上 中国民营企业中95%均为家族企业 1980年以来,民营企业产值以每年71%的速度增长
11
11
从世界范围看,80%以上均为民营企业
美国85% 意大利95% 英国70% 东南亚70%
步骤一 步骤二 内部能力分析 经营现状分析 价值链分析 步骤三 战略目标制定 步骤四
扩大内需 政策机遇
中国企业的三大机遇
34
“望梅止渴”的思考
35
四、转型之道
36
宋江之境界-心境与眼界
37
小胜凭智 大胜在德 久胜靠厚德
• 舍得之间 品行质现
38
德于天下,道御万术-道德
《礼记·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
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 心;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3
从“朝阳产业”向“战略产业” 整合调整发展转型
核心思路
从“多元化经营”向“归核化经营”转型
从“跳跃式战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 从“弱、小、散”向“提高产业集中度战略”转型 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转型
从“经济区域不均” 向“梯度转移战略即产业转移”转型
从“OEM向ODM转型,OEM向OBM转型升级”
如果是前者,中国企业可以更上层楼;如果是后者,中国企业可能陷入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