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汽化和液化 导学案
汽化和液化

学科:物理(八上)编写:严军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示标学习目标:1、知道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学习重、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二、导学(一)生活情境将水蘸一点在黑板上,过一会儿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境?(二)自主学习1——汽化1、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态的过程;液化: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态的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现象:气泡,气泡不断上升、_________,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小结:a、沸腾是在_________温度下,在液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现象。
b、撤掉酒精灯后水________(填“会”或“不会”)继续沸腾,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______。
c、各种液体沸腾里都有一定的沸腾温度,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__。
阅读:课本P60“小资料。
了解各种液体的沸点。
并牢记水和酒精的沸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蒸发a、蒸发是在________温度下,只在液体的_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现象。
b、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_____热,具有_________作用。
(3)、合作交流:1、解释课本P61图片情境。
2、夏天扇扇子并不能降温,但为什么觉得凉快些?3、取一只温度计,将玻璃泡擦些酒精,温度计的示数将有什么变化?(三)、自主学习2——液化1、液化的两种方法:(1)、使气体液化有两种途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2)、自然界中常见的液化现象有:思考:1、1000C的水蒸气烫伤会比1000C的开水烫伤更严重。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汽化和液化2.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3.能区别沸腾和蒸发4.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目标问题化:什么是汽化、液化?什么是沸腾、蒸发?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发生位置,剧烈程度,温度要求,吸热)沸腾过程中有哪些现象?(沸腾前,沸腾时,气泡,温度)沸腾需要什么条件?(沸点,持续吸热)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液化有哪些方法?水蒸气与白烟有什么不同?导学过程:1.汽化与液化的定义在透明的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净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然后从热水中拿出,继续观察。
提出问题,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又瘪下去?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得出定义。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2.沸腾由生活经验,说明沸腾是一种汽化现象仪器:酒精灯(使用方法)、石棉网(均匀受热)、温度计、纸盖、铁架台、烧杯注意: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试验中使用温水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沸腾前,气泡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沸腾时,气泡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停止加热,___________描点连线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沸点不同。
总结:沸腾是一种汽化现象,是剧烈的,发生在液体和表面。
沸腾的发生,需要温度达到沸点,并且持续加热。
在实验中发现,沸水的温度并不是100摄氏度,这是为什么呢?3.蒸发用酒精或水在黑板上写字,很快字迹消失了。
没有达到沸点,液体也发生了汽化,引出蒸发。
蒸发也是一种汽化现象蒸发和沸腾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共同点?蒸发:缓慢,发生在表面,任何温度;吸热,汽化沸腾:剧烈,发生在内部和表面,达到沸点;吸热,汽化蒸发致冷阅读课本61页,思考以下问题:(1)把酒精涂在手背上,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这样?(2)为什么刚从水里上来,即使在太阳底下也会觉得很冷?(3)把酒精涂在温度计上,猜想会有什么现象?(先下降后上升)观察实验,并解释现象。
《3.3液化和汽化》导学案

3.3 汽化和液化【我的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两种不同方式的气化现象,知道他们的异同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4)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意义。
(5)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案------------------------------------------------ 【我的预习任务】1.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会干,水去哪儿了?长时间加热的水会减少,水去哪了?2.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为什么会出现白雾?【我的疑惑】----------------------------------------------课中探究案-------------------------------------------------- 【我的任务】(一)汽化和液化汽化:液化:【活动一】:观察现象、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比两个生活实例:一锅水用锅煮能变干;水变成了,发生现象。
放在自然环境下,同样多的水经过一段时间也能变干,水变成了,发生总结:两者现象,说明汽化的方式有和两种。
【活动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阅读书本p59页实验内容,了解实验过程,进行小组探究进行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记录实验数据时间/min 0 …温度/℃90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仿照绘制晶体熔化图像的方法,绘制水沸腾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
3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是:4沸点:【活动三】: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写实验结论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活动四】:同学们向手上滴一滴酒精,有什么感觉?再对着酒精的皮肤再吹一口气又如何?初步结论:滴酒精的皮肤有的感觉,再吹一口气皮肤上的感觉。
结论:蒸发时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物质在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2.掌握物质的汽化和液化条件。
3.理解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导学内容1. 汽化和液化的基本特点•汽化是指物质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液体在加热或减压时,其分子动能增大,分子间的引力不断削弱,最终克服了引力而变为气体。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气体在降温或增压时,分子动能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增强,最终克服了动能而变为液体。
2.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汽化需要增加温度或减小压力。
加热液体或减小液体的压强可以增加分子动能,使液体分子足够克服引力并变为气体。
•液化需要降低温度或增加压力。
降低气体的温度或增加压强可以减小分子动能,使气体分子受到足够的引力而变为液体。
3. 汽化和液化的应用•汽化的应用:汽化是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水的汽化可以形成水蒸汽,可用于蒸煮食物、发电等。
汽化还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实验,如加热硫酸可以得到硫酸蒸气。
•液化的应用:液化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液化石油气用于家庭燃料,液化天然气用作清洁能源。
液化还可以用于制作液态氧、液态氮等用于科学研究或医疗用途。
三、学习任务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基本特点;2.思考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列举几个实例;3.思考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至少两个应用示例。
四、学习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我们学习了汽化和液化的基本特点,了解了汽化和液化的条件,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汽化和液化是物质的两种常见状态变化,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汽化和液化在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发展的机会。
五、扩展学习1.深入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实验过程,实验材料和实验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实践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了解其他物质状态变化的知识,如固体的升华和凝固,以及气体的压缩和膨胀。
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班级八(1)~(4)编号 14_ 使用时间:2017年 10月 23日《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重点难点】蒸发吸热的探究过程,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合作探究】一、课前热身: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此过程需要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此过程需要热。
3、如图右所示是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像,其中属于晶体的是,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属于非晶体的是,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二、合作与探究水的沸腾: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分析与总结:1、沸腾的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 __ 和 __ 同时进行的 __ 汽化现象。
沸腾时需要 _ 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2、蒸发的定义:蒸发是液体在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的应用:蒸发致冷,用酒精和温度计做一下89页的想想做做,知道液体在蒸发过程中热,致使液体后它依附的物体温度。
3、液化:从热水中取出袋子后过一段时间后酒精又从气体变为液体的原因是温度________。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例如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使其液化的,使气体液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汽化和液化 导学案

3.3.1汽化【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
2.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乐于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情景导入】演示实验:P58“想想做做〞——酒精的汽化和液化(观看视频)。
学习内容:汽化阅读课本P58至P61文字内容,记住实验图3.3-2中各器材的名称,根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熟记汽化的两种方式。
【自学检测】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催促指导一、探究水的沸腾[提出问题]: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
[猜想和假设]: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顿加热水不会沸腾……。
[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通过教师给出的器材,同学们讨论、考虑,学会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灯——加热加盖烧杯——盛水、减少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进展实验与搜集证据]:学生分工合作进展实验,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教师一定要演示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必要时只做演示实验)[分析和论证]:(1)将实验数据进展处理,作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P59图3.3-3)。
(2)在实验中可观察到气泡的变化情况:开始加热时,杯底及杯侧壁生成许多气泡;沸腾前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变小;沸腾时杯底的气泡在水中迅速上升,体积变大,到达水面时气泡破裂。
二、蒸发1.P60“想想做做〞:(1)将酒精擦在手背上,过一会酒精消失了,这种物态变化叫做蒸发,同时手背会感觉到凉快,说明蒸发要吸热,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2)用扇子对着温度计扇风,细心观察温度计的示数,用扇子对着涂有酒精的温度计扇风,细心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怎样变化?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液态和气态可相互转化,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掌握沸腾和蒸发的特点,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掌握水的沸腾的实验操作过程,能区别沸腾和蒸发;4.掌握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知道蒸发有制冷作用;5.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汽化规律;6.了解生活中有关汽化和液化的例子。
中心任务:理解沸腾实验操作,沸腾和蒸发的过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过程。
设问导读一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沸腾1、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2、汽化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一种是。
3、什么是沸腾?4、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过程:按图甲安装实验器材。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仿照绘制晶体熔化图象的做法,绘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乙。
乙时间/min012345690949899999999水的温度/C(2)实验现象:①(沸腾前或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大变小,如图甲所示;②(沸腾前或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如图乙所示,到水面破裂开来;③沸腾时,继续,水温。
(3)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5、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了解几种液体的沸点。
6、沸腾的条件:。
7、沸腾的特点:。
知识拓展:液体的沸点除了跟液体的种类有关外,还与气压有关。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压锅原理);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自我检测一: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
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3.3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课题:§3.3 汽化和液化1 课型:新课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了解汽化和液化。
2.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
3.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意义,进一步体会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重、难点:探究沸腾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深度互动交流】一、汽化和液化提出问题:固体和液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液态和气态之间能否进行相互转化呢?新课引入:在保鲜袋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扎紧口。
放入热水中,请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再放入冷水中,进一步观察现象。
阅读书本58页,完成下列问题。
1、汽化:物质从_____变成_____的过程叫汽化,需要______(填“吸热”或“放热”);2、液化:物质从_____变成_____的过程叫汽化,需要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二、探究水的沸腾1.实验目的: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2.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盖等。
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_____。
思考:如何缩短加热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现象并记录在表格中注意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以及运动过程中大小的变化,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从90 ℃左右开始计时)(1)图_____是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化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_____是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化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4.分析数据和描点作图沸腾前:水_____热量,温度_____。
沸腾时:水_____热量,温度_____。
5.探究结论(1)沸腾是在液体_____________同时进行的_________的_________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液化要放热(大量的热)
分析一些常见的液化现象:结合实际雾、露的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解释)
【注意】:“白气”的真正含义。“白气”是液化的小水滴,不是气。
【科学、技术、社会】电冰箱(书P90)
【尝试练习】:
1.为什么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
2.完成新课堂P73第三关液化
教
学
过
程
学习环节与内容
随记
一、前提测评
1、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________。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
2、一切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的熔化温度叫_______;晶体的凝固温度叫__________;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是______的。
2.湿衣服晾干是否是沸腾现象?为什么?
3.新课堂P75第一关沸腾
课后活动:
1.完成物理新课堂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课本后练习P63 -.3.
3.报纸随堂练习完成
(二)、蒸发:
列举汽化现象:
找出那些是沸腾现象
对比沸腾找一下蒸发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完成物理新课堂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课本后练习P91-1.2.3.P92-4
3报纸随堂练习完成
教
学
过
程
课后反思
2. 种类:沸腾:
蒸发:
(一)、沸腾:
1、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试验: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
分析和论证
交流和合作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教师总结如下:
(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扇扇子不能降低气温为何感到凉爽?
3.新课堂P72第二关蒸发
三、沸腾与蒸发的异同点:
汽化方式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温度条件
剧烈程度
沸腾与蒸发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可以使温度下降,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现象:结合实际(教师引导学生解释)
四、液化:
定义:
条件:
【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让气体液化?举例说明
八年级物理学案
课题
§3.3汽化和液化
主备人
备课时间
12.10.26
学习目标
知道汽化和液化以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知道蒸发的定义和影响蒸发的因素,知道沸腾现象
了解液化的定义,液化放热,液化的两种方法
能运用不同的器材设计并进行液化实验
学习重点
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习
难点
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想想做做】:书本中P89
1.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手臂有什么感觉?
2.用扇子扇,看温度计的示数有没有变化?把温度计的液泡用沾有酒精的棉球包裹起来再用扇子扇,看温度计的示数有没有变化?
。
根据以上体验你能总结出蒸发用什么作用:
【结合实际】:
昨天晚上把校服洗了,今天还要穿你有什么办法让校服干得快些?说出你的方法
3、铝的熔点是660℃,那么温度为660℃的铝是:()
A、液态;B、固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情景引入
思考: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变成什么物质了?
三、合作探究
【想想做做】:书本中P86图3.3-1
1.汽化:
列举汽化的实例:
从中找找他们是否有不同之处:
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
2.
3.
【尝试练习】:
1.夏天,坐在游泳池边上的人让太阳晒的流汗,而从游泳池中出来的人让风一吹却感到很冷,为什么?
答:可以加快蒸发,并且蒸发。游泳池中出来的人让风一吹,加快了皮肤表面空气的,使蒸发,从皮肤上吸走大量的,降低了皮肤的,人就感觉到冷。
2.解释:夏天农民晒粮食时,为什么要晒在通风向阳处,并且摊开晾晒?
(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
叫沸点。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不同液体沸点不同:P60表,记住水的沸点。(一标准大气压下)
【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
学生阅读开阔眼界,同时解决实际问题。
解释:高山上为何做不熟饭菜?
【尝试练习】:
1.把水加热至沸腾,从炉火上拿开,水的沸腾现象。要使水持续沸腾,就要把水放在炉火上持续不断,这说明了沸腾过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