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诗禅源抉微

合集下载

空山寂林中的禅趣——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趣

空山寂林中的禅趣——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趣

蜕尘埃之外 的禅悦境界 。所 以说 , 王维诗歌 中所创造 出的空灵幽 寂 的境界 , 正是其禅意的体现 。 王维对 自然 的感 知 , 对人生 的感 悟 , 大多都是借 助于那些 山 水 田园诗而表现 出来 的。例 如《 辛夷坞》 : “ 木末 芙蓉 花 , 山中发红 萼 。涧户 寂无人 , 纷纷 开且落 。 ” 诗人 看到 了辛夷 花在悄悄 地绽
无 常 的生命 中体悟禅 境 , 从 而实现 生命 的超越 、 精神 的 自由。王 维 在习禅诵 佛 中不 自觉地将 自己对禅 的体悟 融入到 了其诗歌之 中, 最具有禅境 的便 是其山水 田园诗 。王维诗歌 中的禅意 主要体
现在诗歌本身所营造 出的空灵幽寂 的意境 , 以及 由此而表露 出的
极静 , 而诗 人的 内心 也极为宁静 。就在这样一 个远离尘 嚣 、 幽清 寂静 的境界 中, 我们看到 了一个远离尘世 , 高雅闲逸 、 悠然 自得 的 王维 , 他的身上没有俗务拘牵 , 心中没有尘念萦绕 , 在 明月 的相伴 之下 , 静静地享受寂静之乐 。 王维诗歌 中的禅趣还体 现在他对精 神 自由的追求 上 。其诗 《 泛 前 陂》 : “ 秋空 白明迥 , 况 复远 人 间。畅 以沙 际鹤 , 兼之 云外
远, 让诗人 心情 舒畅无 比。 日 之将西 , 诗人 喜欢悠 闲地 坐在小舟 之 中, 任湖水将它荡 向远方 , 这时的诗 人 , 他 的心是 自由的。这种

黄山谷诗集注

黄山谷诗集注

黄山谷诗集注

内容介绍

《山谷集》为宋代黄庭坚所撰之作品集,宋人任渊针对其作,注有《内集诗注》20卷,宋人史容亦注有《外集.诗注》17卷,史温注有《别集》2卷。本书收录由任渊等人所注的黄庭坚诗作。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领袖,在诗歌创作上效仿杜甫,主张根据前人诗意推陈出新,其诗能摒除陈言,风格瘦硬、自成一体。黄庭坚存诗1500、1600余首,内容丰富,大凡写景、记识、遣怀、赠答、题画等类抒情诗,最能体现黄庭坚的艺术匠心和独创个性。整体而言,黄诗多半思致幽远、情趣深浓,能给人以美感享受,历来深受讚赏。黄庭坚(1045-1105),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诗在形式上模拟杜甫,追求奇拗硬涩和锤字炼句,在宋代影响很大,自号山谷道人,有《山谷集》。此为宋任渊注释其诗者。

《山谷诗注》作者对黄诗浸淫多年,本人又具有古典诗词创作、注释的丰富经验,故能将这些无注的黄诗加以详注。书名“山谷诗集续注”,即谓续任、史之注,注释亦一依任渊、史容、史季温之例,务必穷尽黄诗使字用事之出处,以发明山谷之意。

全书注释详核、精确,能与本社已出之任渊《山谷诗集注》相配套,合成山谷诗注之完璧,以便读者使用。

黄庭坚山谷题跋评艺鹤鸣

黄庭坚山谷题跋评艺鹤鸣

黄庭坚山谷题跋评艺鹤鸣

《山谷题跋》是黄庭坚的书学之大作。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则是这个时代诗坛、书苑革新中的开派者。《山谷题跋》收集黄庭坚平生所作的大量题跋,包括诗、文、书、画等各个方面,其中以书跋为多,是我们了解黄庭坚书法渊源和书学思想,以及北宋书法发展状况的重要资料,《山谷题跋》也是黄庭坚的书学之魂。

众所周知,题,指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跋,指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后面的文字,总称“题跋”。题跋,一般乃指书、画、书籍上的题识之辞,内容为标题、品评、考订、记事之类,体裁有散文、诗、词等。题跋中除了标明书画家的年龄、籍贯、作画时间、地点、得画人称呼、名号外,还有文章或诗词。这些题跋,不一定完全针对画面的内容,而是广泛涉及到天文、地理、人事、岁时、节令、风俗、物产、景观、历史、哲理等各种内容。文人画家提倡的就是既题出画中之意也题出画外之意,包括画家的感触、心绪、想象及作画经过情况,对画史、画论、画法的心得体会,以及生活趣事、各种见闻等。在我们现在所见存世的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的书画上,同时有书画家本人的款题和他人在书画上的题跋是十分自然的事,但从书画上无款题到有款题到同时有他人的题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书、画的“题跋”是作品的一部分。其内容与形式及位置要与作品密切配合。书、画,题跋、印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增

《山谷论书》

《山谷论书》

《山谷论书》

黄庭坚《山谷文集》论书

《兰亭叙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研,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跋兰亭》

《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以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鲁之闭门者曰:“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可以学书矣。——《跋兰亭》

余在黔南末甚觉书字绵弱,及移戎州,见旧书多可憎,大概十字中有三四差可耳。今方悟古人“沉著痛快”之语,但难为知音尔。李翘叟出褚遂良临右军书《文赋》,豪劲清润,真天下之奇书也。——《书右军文赋后》

右军尝戏为龙爪书,今不复见。余观《瘗鹤铭》,势若飞动,岂其遗法耶?欧阳公以鲁公书《宋文贞碑》得《瘗鹤铭》法,详观其用笔意,审如公说。——《题瘗鹤铭后》

余尝论近世三家书云:“王著如小僧缚律,李建中如讲僧参禅,杨凝式如散僧入圣。当以右军父子书为标准。”观予此言,乃知远近。——《跋法帖》

大令草法殊迫伯英,淳古少可恨,弥觉成就尔。所以中间论书者,以右军草人能品,而大令草入神品也。余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如左氏,大令似庄周也。由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跋法帖》

余尝评书,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至如右军书,如《涅口经》说“伊字具三眼”也。此事要须自体会得,不可立论便兴诤也。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维诗在盛唐诗坛的地位,诗与禅之融合,即“以禅入诗”,在诗境上开拓了新境界;他的诗一字一句皆出常境,以禅理表现出其妙悟之禅境,这皆是王维诗的极大成就。

苏东坡曾评王维诗画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以画家特有的敏锐的观察力把自己独特的感受溶入山水诗中。正如其名画“雪中芭蕉图”一样,他的许多山水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外衣下,通过某种思辩形式寄托着作者的禅学寓意,表现了作者的宗教世界观。下面笔者仅就佛学对王维思想的影响以及王维的以禅入诗来简析一下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

一、王维的以禅入诗

在中国文学史上,佛教哲学思想正渗入山水诗的形象里,要到公元八世纪的盛唐时代,唐代诗人以禅理入诗大有其人,然而直至王维,他将禅学与诗学真正融合,入神入化,后人概括为“以禅入诗“,这开拓了山水诗的新境界,是王维对诗坛的巨大贡献,也是王维诗的极大成就。正因为此,王维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佛”。

李梦阳《空同子》说:“王维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这实在是会心之言。什么是“僧”诗呢?例如: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

这些就是“僧诗”,它仅仅是纯粹宣扬教义理的诗句。而王维的一些山水诗,或写田园山水,或写花鸟树木,或吟闲适,或咏渔钓,把自己心领神会的禅语包括在具有美学意义的象征性自然图景中,既含蓄隽永、神韵超然,又平淡自然、深入人心。

我们不妨再看看王维的《鹿柴》,此诗可谓“字字入禅”: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

山水清音神韵天成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

内容摘要: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一向以意境美著称,他的很多诗歌都体现了诗境与禅境的统一。作者每每化宗教情感为诗思,创造出清新、恬淡、空寂、幽远的意境,透过平淡、悠远的景色显露淡泊宁静的禅趣,借助空旷、幽静的山水表现宇宙的空无、静寂与永恒,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诗境;禅境

山水田园诗自《诗经》始可谓源远流长,至盛唐已蔚为大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根植于自然的美景之上,不仅体现了其心灵与自然的契合,更是其对于诗歌、音乐、绘画三种艺术在审美趣味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多方面才能的综合体现。因此后人往往不吝赞美之辞,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之王待若诗友”(《新唐书》本传),“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黄山紫塞,汉馆秦宫,芊绵伟丽于氤氲杳渺之间,真所谓有声画也。非妙于丹青者,其孰能之”(《史鉴类编》),唐代宗更是誉其为“天下文宗”,杜甫也赞赏他“最传秀句寰区满”。

王维的诗歌既因其诗画合一的特点而别具一格,更因其创造的佛禅意境而独树一帜,而后者尤其为人称道。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我们看到作者常常化宗教情感为诗思,创造出清新、恬淡、空寂、幽远的意境,他的很多诗歌都体现了诗境与禅境的统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即使是同样描写山水,近儒的杜甫多半赞美的是‘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的伦理的山水,近道的李白多半歌咏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想象的山水,而近禅的王维才真正关心的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感觉现实的山水”。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诗人透过平淡、悠远的景色显露淡泊宁静的禅趣,借助空旷、幽静的山水表现宇宙的空无、静寂与永恒。

史容《山谷外集诗注》的诗学阐释

史容《山谷外集诗注》的诗学阐释

史容《山谷外集诗注》的诗学阐释

何泽棠

【摘要】为探究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在诗学阐释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在历代特别是宋代诗歌注释重视诗学研究的学术背景下,以任渊《山谷内集诗注》为参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认为:史容《山谷外集诗注》总结了黄庭坚诗的重要用典技巧,并以"心解"的方法阐释言外之意,从而高度评价了《山谷外集》的整体价值;总结了黄庭坚诗高古、含蓄委婉的艺术风格,讨论了"换骨"说这一重要的诗歌创作理论;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对黄庭坚诗歌研究有重要意义。%To summarize the important accomplishment of the poem criticism annotation in SHI Rong's Shan Gu Wai Ji Shi Zhu,the author takes Shan Gu Wai Ji Shi Zhu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which emphasizes poetic research in the annotation of Song dynasty,and compares it with REN Yuan's Shan Gu Nei Ji Shi Zhu.The analysis shows that SHI Rong summarized the technique of literary quotation,and put the emphasis on the poetic method to analyze HUANG Tin-jian's rhetorical technique and poems' structure so that he could explain the meaning of HUANG Tin-jian's poems.SHI Rong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ortant value of Shan Gu Wai Ji summarized the implicative style of Shan Gu Wai Ji,and discussed the poem theory named "change bone".Shan Gu Wai Ji Shi Zhu had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research of HUANG Tin-jian's poems.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境分析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境分析
彻 底 打破 了世 问与 出世 间 的根本 分 际 , 从 而 与 中国
传统 的儒家 、 道家哲学相契合 , 适应了中国士人的
精 神需 求 ,因 而在 中 国获 得 了广 泛 的流行 和传 播 ,
被 视 为彻底 中国化 的佛教 宗派 。
二、 王维 山水诗 中的禅境 分析
静 中有洒脱之美 , 具禅境 。 王维也被称为诗佛 , 这与
王维 的 山水 诗不 仅 体 现着 个 人 内心 的情 感 变
化, 也反 映 出一定 的哲 学思 想 和佛 学理 论 。通 过整
理 和分 析王 维 的 山水诗 , 可 以归纳 出以下几 种 的禅
境。
( 一) 物 我合 一
我合一 的自在禅境。 说道禅境 , 我们不得不提禅宗 。禅宗是印度佛 教在中国特殊社会环境下中国化变革的结果 。 所谓
他 的 日常 生 活 有一 定 关 系 。王 维 自幼受 佛 教 的熏
陶, 有着深厚的佛教信仰 。他早年对禅宗 的北禅宗
虔诚修 习, 中年 之 后 又受 南 宗 禅 的影 响 , 过着 焚 香 打 坐 的禅修 生 活 。 因此 , 对 王维 山水 诗 的理解 , 需 要 结 合 一 些 佛学 思想 , 从 王维 山水诗 中 , 感 受那 种 物
观和涅口佛性论为理论基础 , 融合 了中国儒家 的心 性论和老庄 的 自 然主义态度。

抉搜的诗句

抉搜的诗句

抉搜的诗句

1.纤毫剔抉难具论,宛转周腊为郑朴——《还陈检校山谷诗》

明·孙作

2.赵璧微瑕岂易改,抉磨深贺得良工——《石季平尝为于仲模

诗改二字后仲模有诗来复用》宋·郑刚中

3.钩理抉神扃,探玄发天秘——《游泾川水西寺蕳叶八宣慰刘

七都事章卞二元师》明·宋濂

4.酸睛欲抉无声形,既不可问不可听——《寄题终守园池》

宋·梅尧臣

5.出月穿天端有意,掀雷抉电岂无期——《次韵谢察院田寺丞

倡酬之作》宋·喻良能

6.抉浮云,开太清——《高宗皇帝舞剑赋御书赞》宋·岳珂

7.抉苔抚奇篆,倚棹看题名——《题龙隐岩》宋·方信孺

8.梦随春草撩客儿,手抉去锦分潮州——《再韵》宋·魏了翁

9.何况吟工抉元化,万象日月遭搜搅——《示林桂高歌》宋·赵

汝腾

10.抉议不来,休休休休——《颂古十首其一》宋·释慧空

11.批岩仍抉石,万里争东奔——《范子庚见示长书》宋·晁

公溯手抉银汉地上流,仰送飞鸿俯盟鸥——《临溪楼》宋·敖迈

12.兴来抉云汉,毫端注飞瀑——《祭顾仲瑛诗》元·谢应

13.抉目观亡国,鞭尸失旧臣——《宣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宋·梅尧臣

14.孰能通伦类,挑抉其微情——《演雅二十韵》宋·刘克

15.不如醇朴还吾天,抉肠剔肾谁汝怜——《再次韵答节推司

理》宋·陈造

16.誓将柔荑抉锯牙之喙,空水府而藏其腥涎——《霅溪夜宴

诗(命曹娥唱怨江波三叠)》唐·水神

17.购收抉取增未备,绝艺奇能迭辉映——《题松月居士印集》

近代·陈三立

18.实由持阻懈,抉目悲伍员——《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

寄张和叔》宋·梅尧臣

19.挑抉靡遗余,陶穴付一炬——《买炭》宋·苏辙

关于山谷的诗

关于山谷的诗

关于山谷的诗

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3.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4.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5.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9.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0.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1.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2.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13.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4.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1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1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7.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8.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9.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20.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21.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22.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23.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游

山谷的诗句

山谷的诗句

形容山谷的诗句

1.山间峡谷深幽秀,翠幕雾屏掩翠楼。

2.山谷幽深红叶飘,秋风拂面鹿狗嘶。

3.云霞漫卷山谷中,岩壁峰峦若隐若现。

4.春水涓涓溪谷流,红花绿树映古楼。

5.山谷风光醉人心,流云飘渺逐风行。

6.高峰耸立谷深静,云雾迷离梦幻中。

7.层峦叠翠山谷间,漫漫长路迎风舞。

8.春草如茵扶疏密,山风吹起古意迷。

9.向阳山谷翠树繁,微风吹拂心旷远。

10.山谷之中静寂处,石头林木憨可爱。

山谷一生思想演变过程及评估——兼论他与禅门的往来及思想在禅门中的穿梭

山谷一生思想演变过程及评估——兼论他与禅门的往来及思想在禅门中的穿梭

பைடு நூலகம்

断充实 完善 的过 程 、 入 开 掘 的过 程 。关 于 山谷 少 深 2 还是 在 他早 年 , 在 自己家 乡 可 能 即接触 过 . 他 年时的儒 家思想 萌芽 , 在其 当代 就 引起 学人 的关 临济宗慧南一系 和慧南本人 , 跋七佛偈》 其《 有云 : 注, 道山清话》 庭 坚 自幼聪颖 , 据《 “ 五岁 能背五经 , “ 予往 时观 七 佛 偈 于 黄 龙 山 中 闻 钟 声 , 古 人 常 愿 见 天他 问塾 师 :人 言 六 经 , 独 读 其 五 ? 塾 师 日 : 手书千纸 以劝道缘 , ‘ 何 ’ 而世 事匆匆此 功未办 , 台刘 苏
总第 10 3 期
S m .1 0 u No 3
山 谷 一 生 思 想 演 变 过 程 及 评 估
— —
兼论他与禅 门的往 来及 思想在禅 门 中的穿梭
张 兆勇, 马 波
25 O ) 3 O 0
( 淮北煤 炭师范学 院文学 院 , 安徽淮北
摘要 : 山谷是北 宋元祜 文化的代表人 物之 一 , 黄 他所 以有 此殊荣 除 了在 于他 在诗词 书 法领 域的 杰 出贡献外 , 更
收稿 日期 :0 9— 6— 6 20 0 2
作者简介 : 张兆勇( 9 5一) 男, 16 , 安徽 五河人 , 淮北煤炭师 范学院教授 , 士研 究生 导师 。研 究方 向 : 硕 中国古代文 学批评 。 马波( 94 ) 男 , 18 一 , 安徽 灵璧人 , 淮北煤炭师范 学院 文学院文 艺学专业研究 生。研 究方向 : 古代 文学批评 。

浅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浅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唐季冲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 要:王维年少而才高,以精通音乐、绘画、书法出众,被尊为“诗佛”。但是王维诗歌前后期风格情调有明显不同,前期诗篇多豪情激昂,后期转向山水田园风格,表达闲情逸致或是佛家禅理。本文将王维的山水诗与普通禅理诗作比较,从写作手法及意境的角度阐述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禅意;恬淡

作者简介:唐季冲(1989.11-),江苏省南通市人,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6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85-01

王维作为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除了吟诗作赋,在音乐及书画方面有所造诣,还擅儒、禅与老庄,故有“诗佛”的美誉。本文着重从写作手法及意境的角度,赏析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中的禅意。

一、“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

(一)禅宗:佛教的传入

自南朝起到近代,禅诗经典而不衰,作为一种诗派,得到诸多圣贤热捧。而佛教真正开始中国化,从六组慧能开始主张从世俗中体会宗教感情[1]。

历来研究者将禅诗分为了禅家诗、禅理诗及禅韵诗,这类禅诗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擅长以白描的写作手法,描写山山水水;或者是借助丰富的物象,以此抒发诗人内心的空灵静;在这类诗中,诗人多借助于对比、比喻、反衬等表现手法,赋予诗歌禅理。

(二)王维与禅的渊源

也许是受母亲礼佛的影响还是因为所处时代的动乱局面,王维虽然位居朝堂之上,但自己的内心已不如往日一腔热血。王维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借禅诗予以明志,这也可以理解,从他仕途经历可以看出,王维有志不得事,后期又经历了安史之乱,动荡的局面已把诗人的踌躇壮志磨灭得差不多了,最后到晚年王维沉湎于佛理。

用山谷名枞写首诗

用山谷名枞写首诗

用山谷名枞写首诗山谷里那片名枞

五十八年的风雨

印记在一棵棵水仙老枞的树干

青苔

窃窃私语在留白

一半情感

一半情感盛满萌动的嫩绿

凉青、摇青、杀青、揉捻、烘焙

一代代的传承

工匠

四季风韵融入那四四方方

灵气在紫砂壶里腾跃

醉了

绿叶红镶边

云雾缭绕

揽着原生态的风情

酝酿着缕缕的清香

醉了

成就了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缘分

在深山中延伸……

和山林溪水有关的禅诗

和山林溪水有关的禅诗

和山林溪水有关的禅诗

1. 青山翠涧水悠悠,禅心寂静无尘讐。

星空映照心灵静,一片宁静赋禅柔。

2. 日出山巅水声潺,心旷神怡禅境间。

悠然自得情绪舒,山林溪水慰心田。

3. 山峰绵延溪水流,禅意悠然心境幽。

静观流水思明月,心境清净无烦忧。

4. 青山绿水映禅机,如梦似幻心不移。

断尘离俗心轻静,自在宁静境中悠。

5. 山静水澄禅心境,心无挂碍自由行。

柳垂溪水映秋思,心境明净如琉璃。

6. 碧山青水抚禅心,鬼斧神工化古今。

心境超然情绪乐,山林溪水见真金。

7. 禅庭山林溪水畔,心观万象寂无欢。

晨钟暮鼓悟人生,山水禅心伴一闲。

8. 青山绿水映禅境,心灵洗浴尘埃净。

溪水潺潺思悟我,山林禅意入心庭。

9. 心随山水入禅境,万象皆在佛心中。

意境恬静无所系,山林溪水摆尘凡。

10. 山色溪声入禅心,天地广阔我追寻。橙黄古树静与我,山林溪水皆心灵。

高中语文 诗歌之部 诗中有画更有禅 王维山水田园诗析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诗歌之部 诗中有画更有禅 王维山水田园诗析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北京市高中语文诗歌之部诗中有画更有禅王维山水田园诗析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高中语文诗歌之部诗中有画更有禅王维山水田园诗析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高中语文诗歌之部诗中有画更有禅王维山水田园诗析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全部内容。

诗中有画更有禅——王维山水田园诗析读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苏轼赏王维《蓝田烟雨图》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王右丞雪中芭蕉为画苑奇构.芭蕉乃商飙速朽之物,岂能凌冬不凋乎?右丞深于禅理,故有是画。

以喻沙门不坏之身,四时保其坚固也。……观者切莫认作真个耳。

——金农

二、王维生平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大诗人。后世称之为“诗佛”。

•少有才华,精通音乐、绘画,工诗文。

•及第后受张九龄提拔,后渐厌弃官场,过半仕半隐生活.

•安史之乱中陷贼,后虽未受牵累,但心静寂如灰。虽有官位,但多隐居于终南山辋川别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九 向上关捩子①,未曾说似人。 困来一觉睡,妙绝更通神。 ①“关捩子”:亦称“关捩”。指禅机至极玄妙 之处,事理关键。《宛陵录》:“劝尔兄弟家,趁色力 康健时,讨取个分晓处。不被人瞒底一段大事,遮 些关捩子,甚是容易,自是尔不肯下死志做工夫。” 《碧岩录》卷一:“雪窦识得法眼(即文益禅师)关 捩子。”
《五灯会元·天台德韶国师》:问:“三世诸佛 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既是三世诸佛,为甚么 却不知有?”师曰:“却是你知有。”曰:“狸奴白牯 为甚么却知有?“师曰:“你甚么处见三世诸佛。”
按:“狸奴白牯”为黄鼠狼,此处泛指一切兽类。 禅宗认为佛性遍在,却又难知难言,非拟议可知。
⑤“笊篱”:《五灯会元·清平令遵禅师》:问: “如何是有漏?”师曰:“笊篱。”曰:“如何是无漏?” 师曰:“木杓。”
新凉示同学 西风先自无消息,忽上清林报秋色。 天高月明露泥泥,团扇已从蛛网织。 蛩螿何苦不自聊,入我夜床鸣唧唧。 似言冰雪催授衣,今者不乐君白发。
春深花落病在床,永夏过眼等虚掷。 卷帘昨暮得新凉,空堂呼灯照几席。 岂无熟书试一读,欲似平生不相识。 今日明日相寻来,百年清天过鸟翼①。 夜阑叹息仰屋梁,废弃寝膳思无益。 吾徒奈何纵嫚 遊 ,君不见禹重寸阴轻尺璧。 ①《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善 男子,如世间物,有因缘故不可得见。云何因缘? 谓远不可见,如空中鸟迹;近不可见,如人眼睫。 《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第七》:如盲者见色, 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 人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 火,菩萨众生为若此。《景德传灯录》卷五“司空山 本净禅师”有偈曰: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 三昧。如鸟空中只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若会应 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涪陵萨埵子①,且道也旁行。 亦嚼横陈蜡②,不爱孔方兄。 ①“萨埵”:梵语 sattva,巴利语 satta。又作萨 多婆、萨和萨、萨婆萨埵、萨怛缚、索埵。含有存 在、生、实、真、善、美、贤等义。《成唯识论述记》 卷一,称“萨埵”为“有情”,即有情意之义;《佛
龙 延,魏少林:山谷诗禅源抉微
地经论》卷二则作“勇猛”之义。另有“心力”、“有”、 “有相”、“含识”、“众生”等诸义。“萨埵”亦指“菩 萨”,即“菩提萨埵”之略称。于密宗,则指金刚 萨埵。
②“亦嚼横陈蜡”:指修行人情欲已断。“横陈”, 指“玉体横陈”。《楞严经》云:“我无欲心应汝行事, 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之六 万里唯将我,回观更有谁? 初无卓锥地,今日更无锥①。 ①《景德传灯录·袁州仰山慧寂禅师》:师问 香严:“师弟近日见处如何?”严曰:“某甲卒说不 得。”乃有偈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 贫。去年无卓锥之地,今年锥也无。”师曰:“汝只 得如来禅,未得祖师禅。” 按:佛家说“空”,但反对“顽空”,不仅要“空”, 而且连“空”的念头也要空掉。
戏题承天寺法堂前柏 树底蒲团禅老家,高僧倚坐日西斜。 有人试问西来意,无处安排玉如意①。 方者风旛动不同②,不道风幡境亦空。 开口已非无问处,高僧不语人归去。 ①《五灯会元·卷二·跋陀禅师》:秦跋陀禅 师,问(道)生法师讲何经论,生曰:“大般若经。” 师曰:“作麽生说色空义?”曰:“众微聚曰色。众 微无自性曰空。”师曰:“众微未聚,唤作甚麽?” 生罔措。师又问“:别讲何经论?”曰:“《大涅槃经》。” 那曰:“如何说涅槃之义?”曰:“涅而不生,槃而
按:“有漏”,为烦恼之异名。人类由于烦恼所 产生之过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转不停, 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故称为“有漏”;若达到断灭烦 恼之境界,则称为“无漏”。按禅宗见解,对“有漏” “无漏”不能强起知见分别。
之二 妙舌寒山①一居士,净居金粟几如来②。 玄关③无键直须透,不得春风花不开④。 ①“寒山”:《宋高僧传》卷十九:寒山子,世 谓为贫子,风狂士也。幽止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寒 岩中。时国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使知事食堂。恒拾 众僧残食菜滓,断巨竹为筒,投藏于内,若寒山子 来,即负去。或经行廊下,或时叫唤凌人,或望空 漫骂。寺僧不耐,以杖逼逐,则翻身抚掌,呵呵徐 退。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 木屐。初台州守闾丘,入寺问寒山,见之而拜。寺 僧惊曰:“大官何礼风狂夫?”二人连臂笑傲出寺。 闾丘复往寒岩访问,送衣裳药物。高声唱曰:“贼我, 贼退。”便身缩入岩穴中,其穴自合。寒山有诗,题 于山林间,集之成卷,云《寒山诗集》,行于世。 《释氏稽古略》卷三:闾丘曰:“天台国清有
②“水牯”,禅门常以“水牯”喻修行之人。《五 灯会元·沩山灵祐禅师》:上堂:“老僧百年后,向 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左胁下书五字,曰:“沩山僧某 甲。”当恁么时,唤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 牛又是沩山僧。毕竟唤作甚么即得?仰山出礼退。 《五灯会元·东明仁仙禅师》:开堂日,僧问:“世 尊出世,梵王前引,帝释后随。和尚出世,有何祥 瑞?”师曰:“任是百千诸佛,一时赶向水牯栏里。” 曰:“有何祥瑞?“师曰:“山僧不曾眼花。”
-2-
却屋,乘干刈却禾。早输王税了,鼓腹唱《巴歌》。” ④“吹毛剑”:极为锋利的剑,禅家多以比喻
锐利的机锋。《五灯会元·卷十一·涿州纸衣道者》: “人境两俱夺,从来正令行。不论佛与祖,哪说凡 圣情?拟犯吹毛剑,还如值木盲。进前求妙会,特 地斩情灵。”《惟则语录·卷九·宗乘要义》:“如吹 毛剑,寒光逼人,谁敢丝毫动着?动着即丧身失命。”
③《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僧问:“南泉云: ‘狸奴白牯却知有,三世诸佛不知有。’为什么三 世诸佛不知有?”师曰:“未入鹿苑时犹较些子。” 僧曰:“狸奴白牯为什么却知有。”师曰:“汝争怪 得伊。”
④“道人”:修行佛道者之谓。又称道者、道 士。在禅宗则特指童行(有志入寺出家,而尚未得 度者)而言。有时则指神社佛阁之参诣者。出家人 即专门求道、修道者,故称‘道’;而在家人即从事 世俗生活者,故称‘俗’;二者合称为‘道俗’。至 于修道之友,称为道友、道侣;旧道友,称为道旧。 此外,修行佛道之志,称为道心(道念)。体验佛道, 而在身、口、意三业上之表现,称为道业。至北 魏太武帝之后,道士、道人之号渐成为道教者流 所专用。
②《坛经》载:(惠能)遂出至广州法性寺, 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旛动,一僧曰: “风动。”一僧曰:“旛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戏赠水牯庵 水牯从来犯稼苗,著绳只要鼻穿牢①。 行须万里无寸草②,卧对十方同一槽。 租税及时王事了③,云山横笛月轮高。 华亭浪说吹毛剑④,不见全牛可下刀。 ①《祖堂集·福州西院和尚》:(师)礼问百丈 曰:“学人欲求识佛,如何是佛?”百丈云:“大似 骑牛觅牛。”师云:“识得后如何?”百丈云:“譬如 牧牛之人,执鞭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从领兹旨, 顿息万缘。 《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师曰:“安在沩山 三十来年,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学沩山禅,只 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把鼻孔拽转来,才 犯人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 如今变作个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 趁亦不去。” 《五灯会元·长庆大安禅师》记载略同。 ②《景德传灯录·石霜庆诸禅师》:因僧举洞 山参次示众曰:“兄弟秋初夏末,或东去西去。直须 向万里无寸草处去始得。”又曰:“只如万里无寸草 处,且作么生去?”师闻之乃曰:“出门便是草。” 僧举似洞山,洞山曰:“大唐国内能有几人!” 《五灯会元·石霜庆诸禅师》记载略同。 按:禅门拒绝抽象讨论佛性、真如等问题,禅 师们应机说法,开示学人多以具体形象暗示。“万里 无寸草”指开悟后心无滞碍的澄明境界。 ③喻修行资粮充足,自会无所挂碍。《五灯会 元》卷十五“洞山晓聪禅师”:因事示众:“天晴盖
──────────
收稿日期:2002-02-26
作者简介:龙延(1966-),男,湖南隆回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典文学与佛教文化研究。
-1-
第 24 卷第 6 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6 期
不灭。不生不灭,故曰涅槃。”师曰:“这个是如来 涅槃,那个是法师涅槃?”曰:“涅槃之义,岂有二 邪?某甲只如此,未审禅师如何说涅槃?”师拈起 如意曰:“还见么?”曰:“见。”师曰:“见个甚么?” 曰:“见禅师手中如意。”师将如意掷于地曰:“见 么?”曰:“见。”师曰:“见个甚么?”曰:“见禅 师手中如意堕地。”师斥曰:“观公见解,未出常流, 何得名喧宇宙!”拂衣而去。其徒怀疑不已,乃追师 扣问:“我师说色空涅槃不契,未审禅师如何说色空 义?”师曰:“不道汝师说得不是,汝师只说得果上 色空,不会说得因中色空。”其徒曰:“如何是因中 色空?”师曰:“一微空故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 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
用典灵活隐晦,往往让人难以得其真意。如果典故本意未明,就难以准确深入地理解黄庭坚的作品。古代注家在
这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不够完整,或偶有讹误,本文以具体例子作了讨论。
关键词:黄庭坚;诗歌;禅宗;典故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2)06-0001-05
癸酉八月同百丈肃禅师温汤作小诗 呈九仙舜公长老
九仙沤和汤①,浴此二水牯②。 主人无施心,冷暖各得所。 道途开十方,飘杓汲万古。 欲问源从来,大雄山有虎③。
①“沤和”:十波罗蜜的第七项,即指菩萨为 摄化众生,乃方便善巧涉种种事,示现种种相。又 称伛和拘舍罗、沤和俱舍罗、忧婆憍舍罗、乌波野; 意译善巧方便、善权方便、方便善巧、方便胜智、 妙。吉藏《法华义疏》卷三云:“外国称伛和拘舍罗。 伛和称为方便,拘舍罗名为胜智,谓方便胜智也。” 又百度文库《华严经疏》卷十五云:“文殊则般若观空,智 首则沤和涉事。”
再答并简康国兄弟四首 之一
瞿昙①不解祖师意②,却许狸奴白牯知③。 道人④只要贫到骨,沈却黄金卖笊篱⑤。 ①“瞿昙”:即乔答摩。释种之姓,古来佛姓, 称瞿昙甘蔗,日种,释迦,舍夷之五种。论其异同 有诸说。《十二游经》举瞿昙与舍夷二名之因缘,梵 志瞿昙之弟子曰瞿昙,世人称为小瞿昙。为贼所杀 (在甘蔗园或甘蔗果园),师知之以尸和泥为两团, 咒十月,成一男一女,以瞿昙为姓,又名舍夷。《佛 本行集经》谓净饭六代之祖被射杀,从血块生二茎 之甘蔗,次生一男一女,姓为甘蔗,别称为日种, 四子移于北,倡释迦姓,其别称日舍夷,佛为甘蔗 王之末,瞿昙乃姓。诗中借指佛陀。 ②“祖师意”:禅林用语。与“佛法的大意” 一词共为表示佛法之奥义、禅理之真髓。又作“西 来祖师意”、“西来意”、“祖意”等。禅宗初祖菩提 达摩自印度来到中国传弘禅法,禅师们对“其真意为 何”加以反省考察,以明诸佛列祖悟道之根本精神。
③说黄檗希运机锋敏捷,根性峻烈。《景德传 灯录·卷九·黄檗希运禅师》:百丈一日问师:“什 么处去来?”曰:“大雄山下釆菌子来。”百丈曰: “还见大虫么?”师便作虎声。百丈拈斧作斫势。 师即打百丈一掴。百丈吟吟大笑便归。上堂,谓众 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 老汉今日亲遭一口。”
嗣直弟颂十首 之四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多才多 艺,书法为宋四家之一。当然,首先是作为一名杰 出的诗人而名垂史册的,他是江西诗派的实际开创 者,衣被后人,源远流长,其传世的诗歌作品共有 一千八百余首。黄庭坚作诗,有“点铁成金”与“脱 胎换骨”的说法,喜欢从前人的作品中汲取创作灵 感与素材,主张“无一字无来历”,因此用典使事特 别频繁广泛而又变化多端。不仅如此,在北宋时期, 佛教尤其是禅宗,在士林中非常流行,对当时文人 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点在黄庭坚身上体 现得尤为突出,黄庭坚禅学修养深厚,与禅林中僧 俗交游颇多,《五灯会元》将其列入黄龙派晦堂祖心 的法嗣。黄庭坚诗禅味极浓,或用佛典禅语入诗, 赖古注我们今天对山谷诗大部分都能了然。黄庭坚 诗的注本,有任渊的《内集诗注》,史容的《外集诗 注》及史季温的《别集诗注》,其诗分别出自山谷的 内、外、别三种集子。但遗憾的是这三个本子并没 有注出全部山谷诗来,或偶有讹误,对其中与佛教 有关的讹误的补证,我已有专文予以讨论,这里, 我仅就注本未收诗作中涉及到佛教的诗篇,把其禅 宗典故注出,并稍加训释。限于体例与篇幅,与此 无关的,概不涉及。
第 24 卷第 6 期 Vol. 24 No.6
语言文学研究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山谷诗禅源抉微
龙 延,魏少林
2002 年 11 月 Nov. 2002
(复旦大学 中文系,上海,200437)
摘 要:黄庭坚深受禅宗影响,其作品往往有较浓的禅味,或者喜欢在作品中使用禅宗或佛教典故,加上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