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知识点归纳-课件(ppt·精·选)

合集下载

赤壁之战知识点归纳整理

赤壁之战知识点归纳整理

赤壁之战知识点归纳整理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

以下是赤壁之战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1. 战争起因:赤壁之战的起因是曹操率军攻打东吴。

由于曹操的军队在渡江失败,被东吴军队打败,曹操率军撤退,随后在赤壁一带与东吴联军交战。

2. 军队兵力:曹操率领的军队约有30万人,东吴联军由孙权和刘备联合组成,兵力约有50万人。

由于曹操兵力较少,又缺乏后援,最终导致败走。

3. 战争过程:赤壁之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火攻,刘备与孙权使用火攻烧毁曹操的船只;第二阶段是陆战,由于曹操的兵力不足,无法抵挡东吴联军的攻势;第三阶段是追击,东吴联军追击曹操,最终曹操败退。

4. 战争结果: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三国时期历史的分水岭。

这次战役使曹操失去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也为孙权和刘备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5. 战争影响: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战役使得三国时期的分裂形势更加明显,同时也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谋略——火攻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赤壁之战》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赤壁之战》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 ⑴致殷勤 殷勤之意 • 古义指恳切的情意;今义指热情而周 到。 ⑵ 当横行 横行天下 • 古义指纵横驰骋,意思是所向无敌; 今义指仗势胡作非为。 ⑶鼎足之形成 形成矣 • 古义指形,形势,局面;成,形成; 今义指通过事情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 特点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 面。 • ⑷地方 地方数千里 古义只地,土地(面积);方,见方, 纵横,古代称面积的用语;今义指某 • 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
四、词类活用
(四)名词做状语 • 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像狐狸那样,修饰 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像狐狸那样, 。(像狐狸那样 “ 疑 ”) • 备南走。(表示走的方向,“走”的状语。) 。(表示走的方向 表示走的方向, 的状语。) (五)使动用法 • 必蹶上将军 • 可烧而走也 可烧而走 • 诸人持议,甚断句
• • • • • • • • • • • 田横,齐之壮士耳。 田横,齐之壮士耳。 刘备,天下枭雄。 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 刘豫州王室之胄。 巨是凡人。 巨是凡人。 子瑜友也。 我,子瑜友也。 此帝王之资也。 此帝王之资也。 操公,豺虎也。 操公,豺虎也。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子瑜者,亮兄瑾也。 子瑜者,亮兄瑾也。 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此乃天也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三、一词多义
• 方:1、割据江东,地方数 、割据江东,
千里。(见方, 千里。(见方,古代称面积 。(见方 的用语,纵横, 方十里” 的用语,纵横,“方十里” 即纵横十里。) 即纵横十里。) 2、操军方连船舰。(副 。(副 、操军方连船舰。( 词,正) 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助画方略。(方法,办法, 。(方法 助画方略。(方法,办法, 计策。) 计策。) 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将要) (将要) 挟天子以征四方。(方向) 。(方向 挟天子以征四方。(方向) • • 事。(事情) 。(事情) 事情 • 2、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特指政事) (特指政事) • 3、肃宣权旨,论天下事 、肃宣权旨, 。(特指战事 特指战事) 势。(特指战事) • 4、北面而事之。(奉事, 。(奉事 、北面而事之。(奉事, 服务) 为……服务) 服务 驻扎和住宿) 驻扎和住宿) • 2、余船以次进。(次序) 。(次序 、余船以次进。(次序) • 引:1、操军不利,引次江 、操军不利, 北。 退却) (退却) • 2、引军北还。(引导率 。(引导率 、引军北还。( 领)

赤壁之战(复习课)21张ppt

赤壁之战(复习课)21张ppt

8足以立事。立:动词使动,使……建立。 9偏在远郡。偏:形容词—动词,偏僻的居住。 10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动:名词—状语,向 东。 11北面而事之。事:名词—动词,服侍,侍奉。 12曹军破,必北还。北:名—状语,向北 13操悉浮以沿江。浮:动词使动,使……浮。 14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水陆:名—状语,从水 陆两路。 15乘犊车,从吏卒。从:动词使动,使……跟从。 16甚失孤望。失:动词使动,使……失。
4.“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译:‚情况很紧急了,请允许我奉您的命令向孙将军求
救。‛于是和鲁肃一起拜访孙权。 5.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故兵法忌之, 曰‘必蹶上将军’。
译:这就是所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尽头,力
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所以兵法上忌讳这样做,说, 一定会使主帅受挫。
卒 1.鲁肃闻刘表卒 2.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3.五万兵难卒合 4.语卒而单于大怒
死 士兵 通‚猝‛,突然,仓 猝 完毕,结束
治 1.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2.不治将恐深 3.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4.刘表治水军 次: 1、引次江北。 2、余船以次进。 引: 1、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2、引军北还。
17兼仗父兄之烈。烈:形—名,功业。 18除残去秽。残、秽:形—名,坏人。 19可烧而走也。走:动词的使动,使……逃跑。 20中江举帆。中江:名词词组作状语,在江中心。 21曹军吏士皆出营立观。立:动—状语,站着。 22指言盖降。动—状语,指着。 23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轻锐:形—名,轻装的精 锐部队。
翻译句子
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译:现在不快速前往,恐怕被曹操抢先。
2.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译:孙权聪明仁惠,敬重贤能的人,对士人以礼相待, 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

《赤壁》ppt课件

《赤壁》ppt课件

诗篇 历史人物
假设性推想
如果不是偶然因素帮助
《赤壁》 周瑜 了周瑜,赤壁之战恐怕
是曹操取胜。
如果项羽回到江东重整
《题乌江亭》 项羽
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
土重来。
情感
借史事慨叹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
表达了对项羽的惋惜之 情,批评项羽不能总结 教训,不善于把握机遇。
2.阅读《赤壁》,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B )
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 “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 运来折射曹魏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 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典型考题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1)《赤壁》中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的诗句 是:折__戟__沉__沙__铁__未__销___,自__将__磨__洗__认__前__朝___。 (2)杜牧《赤壁》中诗人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同时 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东__风__不__与__周__郎__便_____, _铜__雀__春__深__锁__二__乔__”。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 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其为“杜樊川”。杜牧 是宰相之孙,自视甚高,喜好谈兵,对自己的 军事才能十分自负,怀抱用世之心,却始终抑 郁不得志。其作品多讽喻时政,有《樊川文集》 传世。代表作有诗《泊秦淮》,文《阿房宫赋》等。
吴的命运,生动形象又颇具风致。
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考点 赏析名句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 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以小见大, 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

《赤壁之战》知识点归纳[1]

《赤壁之战》知识点归纳[1]

• 5.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打算) 6.肃请得奉命吊表子 (慰问)
• 7.如其克谐 (能够)(能够成功) • 8 肃宣权旨 (传达)
• 9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交情)
• 10近者奉辞伐罪 (皇帝的命令)
• 11.权以示群下 (给-----看) 12.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完全)
• 13.不复料其虚实 (估计) 14今以实校之 (核对)
(中原地区)
• 5.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表面上,实际上)
• 6.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末,尽头;势,力量.) • 7.鼎足之形成矣 (形,形势;成,形成)
• 8.刘琮束手 (投降) • 9.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会战的婉曲说法)
• 10.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投降)
• 11.权起更衣 (上厕所) • 1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他实际上) • 13.地方数千里 (土地方圆)
12.备南走 ( 向南)(名作状语)
• 1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表面上;实际上)(名词作状语)
• 14.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 从水、陆两路) (名作状)
• 15.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
(名作状,在江中心)
•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积实词
1.此帝王之资也 (凭借) 2.二子不协 (和睦)
• 3.与操有隙 (嫌怨) 4.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嫉妒,厌恶)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被)
4、乃: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是, 副词)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甚至, 副词)
骑乃得过 (才 , 副词)
乃罢会 (于是, 连词)
5、于: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在 ,介词)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跟、和, 介词)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向, 介词)

(完整版)《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完整版)《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 第3段,写曹操致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和”、 “战”两派意见分歧——降战之争
• 主降派(张昭等人) 主战派(鲁肃)
2020/8/9
12
返回
➢ 第4段,写孙权召回周瑜。周瑜为孙权分析形势, 筹划方略,促使孙权下了抗曹的决心——周瑜论战
➢ 第5段,写周瑜进一步分析曹操兵力,力排众议, 促使孙权出兵与刘备并力抗曹——孙权决断
2020/8/9
4
返回
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先后为序来记载历史的史书称 为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 史书。
纪传体:以记人为中心来记载史实的史书称为 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国别体:以国家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史书称为国 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执行抗曹的战略方针(7)
——这是以弱胜强的灵活战术
2020/8/9
14
作业: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作战双方 胜负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 法。
2020/8/9
15
返回
赤壁之战
司马光
2020/8/9
1
赤壁之战
作者简介 关于《资治通鉴》 史书体例 三国人物简介之曹操 三国人物简介之孙权 三国人物简介之刘备 赤壁之战示意图 课文分析 布置作业 学生配乐朗诵
2020/8/9
2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 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初进士,宋 神宗时为翰林学士。他在政治上保守,极力反对王安石 变法,不成,一度离开朝廷。后退居洛阳15年,专力主 编《资治通鉴》。宋神宗去世后,哲宗继位,司马光被 召还朝,出任宰相。他大力的起用旧党,废除新法。当 政8个月而死。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ppt课件
6、周瑜一说孙权 7、周瑜二说孙权
在鲁素、周瑜等人的劝说下, 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
24.806..920、21 赤壁之战的过程和结精选果版课件ppt
9
1、鲁素说孙权(献计) 2.3、鲁素说刘备联吴抗曹 4、诸葛亮说孙权联刘抗曹
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 鲁素、诸葛亮策动孙刘联盟。
5、东吴主战、主 降两派说孙权
表明孙权对胜利还没有充分把握,与曹操决一死战。
24.06同.202时1 也对周瑜绝对信任精。选版课件ppt
24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
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
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
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
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
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
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
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
孙权虽作最后决断,但信心不足,周瑜深知这一点。 周瑜再次作了双方兵力对比,并阐述能以少胜多的道 理,揭露曹操的虚声恫吓和不可克服的弱点。使孙权 抗曹的忧虑得到进一步扫除。
2、孙权如此犹豫能在本段找到什么依据吗? 这段话表明了孙权什么心态?
“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主张迎降的人很多。 “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说明兵力不足。
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