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1
鱼类学第一章小结
1.鱼的定义: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低等脊椎动物。
2.软骨鱼纲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
3.硬骨鱼纲分为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
辐鳍亚纲包括硬骨鳞类、硬骨硬鳞类(全骨类)和真骨鱼类。
真骨鱼类分为软鳍鱼类和棘鳍鱼类。
4.鱼的主要特征:大多数具有能咬合的上下颌,具鳃裂(或鳃孔),通常以鳃呼吸;用鳍帮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大多数的鱼体身披鳞片;骨骼为软骨或硬骨;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体表富有黏液;具侧线;具脊索,背神经管背位;出现能跳动的心脏,分为一心房和一心室(变温动物),血液循环为单循环。
5.鱼类的经济价值:食用、饵料、工业用、药用、观赏和检测水体。
6.鱼类的基本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
特殊体型:球型、箱型、不对称侧扁型、海马型、箭型等。
7.鱼类的头部器官及其作用:吻、口、唇、须、鼻、眼、鳃裂、鳃孔。
a)吻:辅助摄食、攻击或自卫、挖掘泥中的食物等。
b)口:上位口、端位口(口前位)、下位口。
索食、攻击、防御、也是鳃呼吸时水流进入鳃腔的通道。
c)唇:帮助摄食、具有触觉和味觉d)须:味觉、辅助觅食。
(通常有须的鱼类是生活在水体底层的)e)鼻:嗅觉器官的通道,能感受外界的化学刺激。
f)眼:鱼眼既无泪腺,亦无真正的眼睑,眼完全裸露;脂眼睑:若干鲱形目和鲻形目的种类,眼的大部分或一部分所被覆的透明的脂肪体;瞬膜:眼脸为斜行皱褶;眼脸为横行皱褶成为瞬褶。
g)鳃:水体交换。
8.鱼体的躯干部:有些鱼的腹部至肛门的腹中线有一隆起的尖锐的棱,叫做腹棱。
腹棱分布于胸鳍基部至肛门之间的是不完全腹棱;腹棱分布于腹鳍至肛门之间的是完全腹棱。
9.鱼体的尾部:原尾型、正尾型、歪尾型、新月形、深叉形、内凹形、平直形、圆形以及尖圆形等。
10.鳍是鱼类特有的器官,是鱼体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11.鳍的组成:鳍由属于内骨胳的支鳍骨(担鳍骨)和鳍条组成,外附肌肉。
鳍条可以分为二种类型:角质鳍条(软骨鱼类)和骨质鳍条(鳞质鳍条)(硬骨鱼类)。
鱼类学形态部分1
形态部分绪论鱼类学的定义:它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鱼类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地理分布,以及化石鱼类和现生鱼类的系统分类的科学。
鱼类学的范畴:鱼类学的发展史:鱼类的特征和进化一.鱼类的特征:1.通常以鳃呼吸(+辅助呼吸器官)2.用鳍帮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3.大多数体被鳞片4.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二.鱼类的进化鱼类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主要特征:具脊索、神经管背位、具鳃裂、心脏腹位鱼类分类的概况: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第一篇鱼类的形态构造第一章鱼类的外部形态第一节鱼类的外部分区一.鱼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二.鱼体长度的测量鲨类全长:吻端到尾鳍末端体长:吻端到尾部最后一椎骨头长:吻端到最后一鳃裂上躯干部长:最后一鳃裂到泻殖孔后缘尾部长:泻殖孔后缘到尾鳍末端吻长:吻端到眼前缘眼径:沿身体纵轴方向量出眼的直径眼后头长:自眼后缘至最后一鳃孔口前吻长:吻端到上颌前缘口长:上颌正中到口角的垂直距离体高:体最高处的高度背鳍长:背鳍前缘的长度背鳍高:背鳍上角到背鳍基的垂直高度尾柄高:臀鳍与尾鳍间最低处的高度尾鳍长:尾鳍前端到尾鳍末端的垂直三.头部各部分的划分吻部:头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眼径:眼的前后水平长度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主鳃盖骨后缘眼间距:两眼间的垂直距离颊部:眼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鳃盖膜:鳃盖骨后缘的皮褶喉部:两鳃盖骨间的腹面下颌联合:下颌左右齿骨在前方会合处颏部:紧接在下颌联合后方峡部:颏部与喉部之间第二节鱼类的体型一.体轴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二.体型四种代表性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棒型第三节头部器官(外部)一.吻是头最前方的部分,有口和鼻二.口其形状、位置和构造随食性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三.须辅助觅食的工具,上有味觉器官,有的还能发光四.眼无泪腺、无眼睑五.鼻是味觉器官六.鳃裂与鳃孔第四节:鳍一.鳍的构造角质鳍条----软骨鱼类特有,不分支、不分节分节、分支软条分节、不分支鳞质鳍条硬棘不分节、不分支二.鳍的形态、功能1.背鳍维持身体直立、平衡的器官,2.臀鳍维持身体直立、平衡,3.尾鳍帮助鱼体维持、掌握方向、左右摇摆时,帮助鱼体向前推进4.胸鳍使身体前进和控制方向5.腹鳍起次要的辅助作用第二章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鱼类的皮肤(skin)由“表皮”、“真皮”构成一.表皮1. 生发层:仅一层细胞,细胞圆柱形2. 腺层:有许多单细胞腺二.真皮紧接在表皮层内,主要有外膜层、疏松层、致密层三层三.腺体鳞片盾鳞硬鳞骨鳞鳞式第三章骨骼系统第一节主轴骨骼一.头骨脑颅+咽颅一.脑颅头骨的上面部分咽颅咽颅是头骨的下面部分二.脊柱由许多脊椎骨串连成一条长长的脊椎、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包括躯椎和尾椎。
鱼类学1
一般鳐类的喷水孔特别大,
鲨类的喷水孔小或退化。
鳍的功能和组成
功能:鳍(fin)是鱼类特有的器官,是鱼 体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组成:鳍由属于内骨胳的支鳍骨(担鳍骨) 和鳍条组成,外附肌肉。鳍条可以分为二种类 型: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
角质鳍条(ceratotrichia)
不分支不分节,为软骨鱼类所特有。 “鱼翅” 。
二、硬鳞
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 皮形成,系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 形骨板。一般都具有硬鳞质,一 般不作覆瓦状排列,鳞片间以关 节突相关连。 为原始硬骨鱼所特有。典型
(四)胸鳍
功能:运动、转 向和维持身体平衡。
黄鳝和丝鳗科的
鱼没有胸鳍。 胸鳍有种种变态 类型。
(五)腹鳍
功能:协助平衡。 腹鳍的不同位置在鱼类分类和研究鱼类进化上 具有重要意义。腹鳍胸位或吼位在进化上比较高等。
软骨鱼类的鳍脚
所有现代软骨鱼类的雄鱼的腹鳍内侧变为鳍脚, 为雄性交接器。
鳍式
鳍式:鱼鳍的组成和鳍条类型、数目是重要分 类依据。书面表达鳍的种类和鳍条数目的方式 为鳍式。
鱼类的皮肤腺体由上皮细胞衍生而成,包括单细胞腺 及毒腺。
(一)单细胞腺(unicellular gland)
1.杯状细胞
2.颗粒细胞 3.棒状细胞
4.浆液细胞
5.线细胞
毒腺(poison gland)
表皮细胞的衍生物,包括单细胞毒腺和多细胞毒腺。有三 种类型: (1)因咬伤而使其他动物中毒。如海鳝。 (2)具有毒性的皮肤粘液腺。如七鳃鳗。 (3)具毒刺的鱼类。如虎鲨、鳐、蓝子鱼、毒鲉等。我国约 有100多种。
22
不对称形
独特的体型
球形
独特的体型
(形态学)鱼类学第一章
末末不不
末末不不
鳍棘 不分成左右两半 假棘 用水煮分成左右两半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二、鳍的形态、功能和适应
背鳍Dorsal fin--位于背部,功能:维持身体直立和平衡,
有的种类一个D、有的2个D或3D,甚至有的后面有一个或若干个小鳍 (副鳍,如马鲛鱼),还有些鱼背鳍后方有一个富含脂肪的小鳍,称 脂鳍如鲑形目,鳕有3D 旗鱼、鮟鱇、鮣鱼、鲽形目鱼类、软鳍鱼 类、棘鳍鱼类
原形尾--椎骨末端平直,达到尾端,将尾鳍分成上下对 称的两叶。如圆口类 歪形尾--椎骨末端弯曲向上,上下叶不对称。 正形尾--尾椎骨末端向上翘,尾鳍对称(外形对称,骨 骼不对称)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二、鳍的形态、功能和适应
胸鳍Pectoral fin--位置:鳃孔的后方。功能:使身体
前进,控制方向或行进中“刹车”。 圆口纲无P。鲨类P很大, 镰刀状或宽圆形,鳐类P十分宽大,前缘与头侧相连,成为辅 助摄食器官。硬骨鱼类P一般不很大形状各式各样。一般由软 鳍条组成。但鲶形目的P有硬棘(黄颡、海鲇)。舌片状P行动 迟缓,镰刀状P行动快。P有很多变态类型:飞鱼、弹涂鱼、四 指马鲅、红娘鱼的P下部有2-3枚粗而分离的鳍条形状如指头, 可以用来爬行,少数种类没有P(鳗鲡、海鳝科、合鳃目的黄 鳝,鲽形目的舌鳎)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二、鳍的形态、功能和适应
腹鳍Ventral fin--位置:变化很大,比P小。功能:稳
定身体。圆口类无V,软骨鱼纲都有V。雄鱼腹鳍内侧有一鳍脚 --是雄性交配器官。硬骨鱼类中,软鳍鱼类V由分枝鳍条组 成,棘鳍鱼类多数由1枚棘和数枚分枝鳍条组成。比较特殊的 情况:蓝子鱼、三刺鲀科、鳗鲡目、鲽形目、鰕虎鱼类的吸盘。 腹鳍腹位--鲱、鱼形目,分类地位较低的鱼类 腹鳍胸位--位于P的下方前后,金眼鲷目、海鲂目、鲈形 目 腹鳍喉位--位置前移至喉部,如犀鳕科、鳚亚目 腹鳍亚胸位--位置介于中间,如鲻形目、银汉鱼等。
鱼类学复习1.
鱼类学复习一概论1鱼类的进化地位非常重要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一环。
例如: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固有免疫和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后天获得性免疫是在鱼类中开始进化而来的,因此,研究鱼类的免疫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
2鱼类学研究方向•功能形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分类:鱼类的亲缘关系•生理生态:鱼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3朱元鼎的贡献元鼎骨(咽喉齿),奠定鲤科鱼类的分类基础、软骨鱼类侧线系统:对软骨鱼类分类系统进行了修正。
4鱼的定义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
5鱼类的基本类群•圆口类:没有上下颌(严格意义上说不是鱼类)•软骨鱼类:鲨鱼•硬骨鱼类:大多数的鱼类6鱼类的进化史鱼类的祖先—甲胄鱼类有颌类:盾皮鱼类、软骨鱼类、棘鲨类、硬骨鱼类软骨鱼类:全头鱼类、板鳃鱼类硬骨鱼类:辐鳍鱼类、肉鳍鱼类7地球上有多少种鱼类现在全世界估计有4万种鱼,有记录的约3万种(其中圆口类80种,软骨鱼类800种),(其中淡水8000多种),(其中中国3000种,淡水800种)8鱼类的分布大多数分布在近大陆架的温暖水域中.9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鱼•最大的鱼:鲸鲨(15米长)•第二大的鱼:姥鲨( 14米长)•最小的鱼(虾虎鱼)(1厘米长)生活在珊瑚礁中.•最近刚刚在新西兰发现一种只有8mm的鱼(目前还没有命名).10鱼的寿命•大多数鱼类的寿命在几岁到十几岁。
•也有只活几周或几个月的(一些小型的珊瑚礁鱼类)。
•也有超过100岁的(金眼鲷目的某些鱼)•狗鱼(pike)据说有200岁的年龄。
11一般地,冷水性鱼和热带鱼,那类鱼寿命更长?冷水鱼,新陈代谢慢12鱼类年龄如何鉴定•耳石、鳞片12海马seahorse的游泳方式海马垂直游泳,游泳很慢13鱼类是色盲吗•鱼类能辨色. 鱼类视网膜里的视锥细胞能感知光波长。
14为什么深海鱼体表呈红色?•深海中红色最不容易被识别,但生活在很深很深的深海,鱼体表又不是红色的。
鱼类学1.3
20
三、肋骨(rib)及肌间骨 (intermuscular bone)
鱼类的肋骨可分背肋及腹肋两类。
21
第三节 附肢骨骼 (appendicular skeleton)
包括奇鳍的支鳍骨、偶鳍的支鳍骨和带骨
22
一、奇鳍的支鳍骨
包括背、臀鳍的支鳍骨和尾鳍的 支鳍骨。
23
尾鳍的支鳍骨由尾部椎骨后端的骨骼发生特殊变 化而形成的。 分为四种类型: A. 歪型尾 B.原型尾。 C.正型尾。 D. 等尾鳍或 假尾鳍。
27
第一节
肌肉的类型
一、分类
平滑肌:
——非随意肌(内脏肌)
横纹肌:骨骼肌——随意肌
心脏肌——非随意肌(内脏肌)
28
根据肌肉的分布及胚胎发育,可分为:
头部肌肉:眼球、舌下 中轴肌 — — — — 躯干和尾部肌肉轴上肌 体节肌 轴下肌 奇鳍肌肉 附肢肌 — — — — — — — — — 偶鳍肌肉 — 鳃节肌(横纹肌) 颌弓、舌弓、鳃弓上的肌肉 鳃节肌 消化道平滑肌
第一对:颌弓
第二对:舌弓
第三至第七对:鳃弓
软骨鱼类的咽颅
上颌 — 腭方软骨 颌弓 — 下颌 — 米克耳氏软骨 咽鳃软骨、上鳃软骨、 角鳃软骨、 咽颅 鳃弓 — 下鳃软骨、基鳃软骨 舌弓 — 舌颌软骨、角舌软骨、 基舌软骨
12
星鲨咽颅
13
硬骨鱼类的咽颅
头骨的形状与构成状况各类别有所差别,在鱼类 分类上常依此作为分类的重要根据。
上颌 — 前颌骨、上颌骨、辅上 颌骨、腭骨 颌弓 — 下颌 — 齿骨、关节骨 咽颅 鳃弓 — 咽鳃骨、上鳃骨、角鳃 骨、下鳃骨、基鳃骨 舌弓 — 前鳃盖骨、间鳃盖骨、 下鳃盖骨、主鳃盖骨
第一部分鱼类学绪论-PPT文档资料
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4.6千克,水产品在
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经济利用 A. 食用:鱼肉是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品。含丰富
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类和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
也很高,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B. 工业用:鱼肝油、鱼胶、鱼粉等作为工业原科、饲 料和药品。
C.药用:海马、海龙等是名贵的药材。
据FAO统计,2019年世界捕捞产量为 8629.9万t。
其中鱼类约占87%
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鱼类有10种
我国年产超10万吨的海洋鱼类约有10种
主要淡水经济鱼类约有140种,其中长江约44
种,黄河约22种,珠江30种,黑龙江40种。
2019年全国水产品4382.09万吨 其中,海洋捕捞1440.61万吨;海水养殖 1131.5万吨;内陆捕捞214.09万吨;内 陆养殖1594.95万吨。
态等(全形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种和种下
分类及其系统发育探讨
3)分类理论的深化和改进
4)进化机理和物种形成的探讨 5)进化过程与分布格局的探讨
2.形态学(morphology)
阐述形态结构
分析生物结构与功能
就是要阐述包括从有机体、器官、组织、
细胞、直到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功 能.
形态学发展趋势
1.分类学(taxonomy)或系统学(systematics )
以物种的鉴定、分类和系统发育为研究内容
分类学有3大任务 一是 识别、描记和命名物种
二是
三是
建立分类系统
研究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及其起源和演化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绪论圆口类:最原始的鱼类,骨骼全为软骨,无上下颌,故又称为无颌类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具上下颌,头侧有鳃裂5-7个。
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硬骨类: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
分为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分为软鳍鱼类和棘鳍鱼类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第一章外部形态吻部:头部最前端到眼的前缘的部分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的部分眼间隔:两眼间最短的距离颊部:眼的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颏部:也称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峡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角质鳍条:软骨鱼类具有的不分枝不分节的鳍条棘:鳞质鳍条的一种强大坚硬,由鳍条变化形成,不分枝不分节,不能分为左右两半假棘:两鳍条骨化而成,水煮可分为左右两半,只见于鲤科鱼类软鳍鱼类:多数低等真骨鱼类的背鳍完全由分节而可屈曲的软条组成,称为软鳍鱼类棘鳍鱼类:高等真骨鱼类的背鳍除了由软条组成外,还有坚硬的棘,称为棘鳍鱼类脂鳍:鲑形目和鲇形目的绝大多数种类,在背鳍的后方有一肉片状突起,通常内无鳍条,充满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鳍式:用鳍的缩写、符号、数字表示鳍的组成情况的公式鳍:是鱼类的特征器官,有偶鳍和奇鳍两种,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可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其中鳞质鳍条又分为软条(分支鳍条和不分支鳍条)和棘(真棘和假棘),用于协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珠星:是局部表皮细胞的变形物,珠星多出现在生殖季节或在生殖季节变得特别明显。
雄性个体突出,雌性无或弱。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由鳞棘和基板构成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包括圆鳞和栉鳞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不长细齿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光滑边缘密生细齿鳞嵴:也称环片,鳞片表面形成一圈一圈的隆起,在大多数鱼类中作同心圆排列鳞焦:围绕鳞嵴的中心区域,是鳞片最先形成的部分。
鱼类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呼吸系统
• 1、主要功能:气体交换—即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 2、呼吸媒介:水(液相-液相);氧量较稀薄且不稳定 • 3、呼吸器官:鳃、辅助呼吸器官 • 4、呼吸器官必备条件: (1)具备十分丰富的血管
(2)呼吸器官的壁膜极薄,氧气能迅速通过
(3)有一适当的“机械装置”使水能不断的接触呼吸面
1、鳃的一般构造
2、性逆转:雌、雄生殖腺转变的现象。
黄鳝:雄→雌 石斑:雌→雄
感觉与内分泌器官
感觉器官
皮肤感觉器、听觉、嗅觉、 味觉和视觉器官。 皮肤感觉器:皮肤、鳞片(侧线鳞)
听觉:内耳(耳石)
嗅觉:嗅囊、嗅板 味觉:味蕾,分布很广 内分泌器官 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胸腺、胰岛、后鳃腺、性腺、尾垂体
侧线鳞
•
•
在鱼体两侧,有一行(少数多行)被穿孔的鳞片,叫做侧线鳞。
侧线鳞是被侧线管通过的鳞片,每一鳞片内埋有一个短的侧线小管,小管的底部连着侧线管,管内充满粘液,它的感觉器神经丘
侧线鳞
即浸润在粘液中。当水流冲击身体,水的压力通过侧线管上的小孔进入管内,传递于粘液,引起粘液流动,并使感觉顶产生摇动 ,从而把感觉细胞获得的外来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递到神经中枢。 侧线的作用: • • 感知作用:侧线可以感觉水流的流速,从而调整自己的游速,保持在流水中的固定位置; 听觉:能感受内耳感受不到的低频振动,对寻找饵料和逃避敌害具有重要作用;在成群徊游时,鱼类还能通过侧线及时了解到同 伴的动向,起到保持通讯联络的作用;例如:渔民在用围网捕鱼时,如果网的一角没有围好,或网的一处被冲破,那成群的鱼就 会从缺口中逃走。 • 触觉:侧线可以感知周围的物体,判断是否接近岸边或者缸壁。
2、辅助呼吸器官
《鱼类学》题库及答案
《鱼类学》自测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鱼类学:研究鱼类形态构造、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生理机能以及种类区分和地理分布的一门科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尾柄:臀鳍基部后缘至尾鳍基部间的区域。
3.颐部:位于头部最前方,即下颌下方的一片区域。
4.腹棱:部分鱼类在肛门前的腹中线上隆起成锐尖的棱。
5.硬刺:鳞质鳍条中,由少数不分枝鳍条硬化形成的棘,又称假棘。
6.软鳍鱼类:指硬骨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
7.环片:指骨鳞的上层结构,由骨质构成,是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增生所形成的隆起嵴。
8.角质鳍条:纤细、不分枝不分节,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鳍条,软骨鱼类特有。
9.棱鳞:鱼体腹部正中线上一行较坚硬呈锯齿状的鳞片。
如鲥、鲚等。
10.侧线鳞: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
11.栉鳞:骨鳞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鳞片后区边缘具细齿或小棘。
12.珠星: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13.鳞焦:鳞片上最先形成的部分,即鳞嵴的中心。
14、外骨骼与内骨骼:位于鱼体外的鳞片、鳍条等称为鱼类的外骨骼。
位于鱼体内的骨骼为内骨骼,如头骨,脊柱等。
15、脊柱与脊椎:脊柱纵贯鱼体背方,俗称脊梁骨,是由数量不等的椎骨相互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
脊椎是构成脊柱的结构单位,可分为躯椎和尾椎二种。
16、红肌与白肌:红肌和白肌都属于大侧肌的组成部分。
红肌脂肪含量高,富含肌红蛋白和多量的血液,呈暗红色,靠近水平隔膜,耐力强的鱼类较发达。
白肌不含脂肪,颜色淡白易疲劳,不耐持久。
17、消化与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各种营养物质消化产物以及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等通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而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18、口腔齿与咽喉齿:.着生在口腔内周围骨骼上的齿称为口腔齿,着生在第五对鳃弓扩大形成的咽骨上的齿为咽喉齿。
鱼类学复习资料word精品
《鱼类学》课程期末复习1. 大黄鱼分类地位头尾轴(主轴) <自鱼头部到尾部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背腹轴(矢轴) <自鱼体最高部通过头尾轴贯穿背腹的轴线 > 左右轴(横轴) <贯穿鱼体中心与头尾轴背腹轴垂直的一根轴线 >头部与躯干部的分界:最后一对鳃裂(圆口纲和板鳃类等);鳃盖骨后缘(硬骨鱼类) 4. 奇鳍背鳍D 臀鳍A 尾鳍C /////偶鳍 胸鳍P 腹鳍V5. 鳍的组成。
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鳍条分为两种:角质鳍条;鳞质鳍条6. 鱼类的皮肤腺体系由 上皮细胞衍生而成,它可分为 单细胞腺及毒腺两类。
7. 鳞片类型。
盾鳞、硬鳞、骨鳞 注:骨鳞分两类(圆鳞和栉鳞)8. 脊柱作用。
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及主要血管的作用9. 尾鳍类型(1)原型尾(2)歪型尾(3)正型尾 10. 肌肉的基本单位。
肌肉细胞11. 鱼类的肌肉分类 平滑肌、横纹肌(骨骼肌)、心肌, 红肌 12. 鱼类消化管 包括口、咽、食道、胃、肠、肛门等 13. 鱼类的取食器官类型取食器官:齿舌鳃耙(都在口咽腔中)取食器官(1)捕捉型(2)吸盘型(3)吸吮型(4)研磨型(5)食浮游生物型14. 胃组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层等组成 15. 鱼类的主要消化腺肝脏、胰腺、胃腺16. 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 是鳃及辅助呼吸器官 皮肤、肠 <泥鳅>、口咽腔黏膜、鳃上器官 17. 血球由红细胞、白细胞、血栓细胞(血小板) 组成。
18. 鱼类的泌尿器官是肾脏(前肾和中肾),起源于中胚层的生肾节佃.鱼类的精子 分为头部、颈部和尾部。
根据形态结构分为 螺旋形、栓塞形和圆形。
20. 鱼类的神经系统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 交感神经 21. 鱼类脑的构造分区,组成。
分为5个区,分别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脑壁较厚。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黄鱼属2. 鱼类的体型体轴分为三种:鲈形总目鲈形目 鲈亚目 石首鱼科端脑:脑的最前端,分为嗅脑和大脑两部分间脑:位于大脑后方的凹陷部分,由上丘脑、丘脑、下丘脑三部分组成中脑:脑腹面的基部(被盖)及脑背部的顶盖。
鱼类学讲义-形态学
绪论第一节鱼类学的定义、范畴和任务一、什么是“鱼”?终身生活于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通常用鳃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用鳍协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大多数种类具有鳞片,大都具有鳔。
二、鱼类学的定义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鱼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地理分布,以及化石鱼类和现生鱼类的系统分类的科学。
1.鱼类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 文昌鱼(鱼形动物)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鱼形动物)软骨鱼纲(真鱼,鲨、鳐、银鲛等)硬骨鱼纲(真鱼,鲟、鲤、鳜等)两栖纲(蛙、鲵、蝾螈)爬行纲(蛇、龟、鳖)鸟纲(雀、雁、鹭)哺乳纲(鲸鱼)2.鱼类的种类数24618种《世界鱼类》(Nelson,1994);23250种(Eschmeyer,1998);30000种Fish Base 鱼类全球资讯系统。
脊椎动物共计:52500种,鱼类超过种类50%。
中国:3000种,其中淡水鱼类约1000种3.鱼类的分布:海拔:5000m高山湖泊--7000m深海;温度:-1.8-40℃;盐度:0-50 ‰;氧气:接近0-饱和;41% of modern fish species are freshwater;58% of modern fish species are marine ;1 % of modern fish species are diadromy.4.鱼类的经济地位:最近的FAO“世界渔业统计年鉴”中,有鱼类、软体类、甲壳类、藻类、鲸类等,共2121种;其中鱼类约占70%;1998年世界捕捞产量为8629.9万吨。
其中鱼类约占87%;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鱼类有10种;我国年产超10万吨的海洋鱼类约有10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约有140种,其中长江约44种,黄河约22种,珠江30种,黑龙江40种。
5.我国鱼类的经济地位2001年全国水产品4382.09万t,其中,海洋捕捞1440.61万t;海水养殖1131.5万t;内陆捕捞214.09万t;内陆养殖1594.95万t。
鱼类学
鱼类学(一)鱼类学(1)同学们好,鱼类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的内容包括鱼类的形态,鱼类的分类以及鱼类的生物学等内容。
现在我们讲第一讲,先跟大家介绍鱼类的形态与分类概要。
第一个问题,鱼类的形态,鱼类生活在水中,由于水环境及其复杂,就淡水水体而言,有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各种水体的环境彼此不尽相同。
鱼类在这些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其体型、体表及外部的某些器官都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先我们看看鱼体的外部分区。
鱼类的外部可以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大家看图。
头部是从鱼体的稳端鳃盖膜。
躯干部是从鳃盖骨的后缘至臀鳍基部的起点,就是这个地方,这是躯干部。
这里大家注意,有些鱼类,到躯干部也可以这样说,是到肛门为止。
但是有些鱼的肛门前移,如果肛门前移的鱼类以最后一个躯指骨为界,这个是躯干部。
尾部呢,就是从肛门开始,到尾鳍的基部,这里是尾部。
这在尾部里面大家注意,臀鳍基部西点的末端,这个地方至尾鳍的基部,这一段我们通常叫鱼类的尾柄,这是头部的鱼鳍的分区三个部分。
那么整个头部呢,从侧面看,我们又可以把鱼鳍的头部分为吻部,是吻端至眼睛的前缘,这里是吻部。
眼睛的后面至腮盖骨的后缘,这一段我们叫做什么呢,叫眼头头部。
从鱼体的腹部看,那么它的头部又分为这几个部分,第一个颐部,颐部怎么样呢,是下颌两耻骨的联合处的后方,这个地方是颐部。
颐部的后方是峡部,峡部的后方是喉部,喉部的地方是胸部,胸部的后方是这里面就是腹部,这是头部的分区。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鱼体的测量。
鱼类的外部形态变化比较大,国内鱼类的测量方法和项目不尽相同。
硬骨鱼类常用的测量项目有下面一些测量项目,大家看图。
一个是全长,全长吻端至尾鳍的末端,这个之间的长度是全长。
第二个是体长,吻端至尾鳍的基部,这个直线距离是体长,体长也叫标准长。
头长是头部的长度,躯干长,躯干部的长度。
尾长,尾巴的长度,尾柄长是尾柄的长度。
眼后头长,就是眼后头部的长度,鱼体的体高是指鱼体的最大高度。
鱼类学-(绪论)
绪论
Welcome to Fish World
第一节 鱼类与鱼类学
终生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变温脊椎动物 鱼类的定义
脊椎动物亚门
• 二、鱼类学
鱼类形态学 鱼类分类学 鱼类生物学
第四节 现生鱼类分类纲要
鲨总目
板鳃亚纲
鳐总目
软骨鱼纲
全头亚纲
总鳍总目 肺鱼总目
硬骨鱼纲 无颌类
内鼻孔亚纲 辐鳍亚纲
盲鳗纲 七鳃பைடு நூலகம்纲
盲鳗目 七鳃鳗目
硬鳞总目 鲱形总目 鳗鲡总目 骨舌总目 鲤形总目 银汉鱼总目 鲑鲈总目 鲈形总目 蟾鱼总目
鱼类学家还习惯于根据鱼类的进化程 度及共有的特征将鱼类归为“类”。这样的 “类”不是分类单位,可大可小,例如: 1、硬骨鱼纲可称为硬骨鱼类 2、鲤形目和鮎形目合称为骨鳔类 3、鳅科可称为鳅类
鱼类学01外部形态
(2)臀鳍
功能基本上与背鳍相似。
海鳗、鳗鲡等以臀鳍作为运动器的鱼,其臀鳍一般很长,其它 鱼类的臀鳍仅用来维持身体之平衡,一般显得很小。 多数鱼类具有一个臀鳍,但鳕鱼臀鳍二个,均为鳍条。
有些鱼类的臀鳍纯粹由鳍条组成,有的具有若干坚硬程度不同 的棘。 若干鳉形目的雄鱼,其臀鳍的一部分特化为交接器。
4、鼻
(1)软骨鱼类:鼻孔位于头部腹面,口的前方。有些种
类具口鼻沟,即连接鼻和口之间的沟。 (2)硬骨鱼类:鼻孔一般位于眼的前方。绝大多数每边 均有由瓣膜隔开的两个鼻孔,前面的称前鼻孔为进水 孔,后面的称后鼻孔,为出水孔。
5、鳃裂和鳃孔
(1)鳃裂──头部后方两侧,常有一个或多个的裂孔, 为两鳃弓之间的裂缝。 (2)鳃孔(鳃盖孔,鳃盖裂)──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 鳃盖末端的开口。
端位口: 口开在吻端,上下颌等长。属于这类口型的鱼类极
多,多为善于游泳的营捕食性生活的中上层鱼类,鲐 鱼、马鲛鱼等。
有些为滤食性鱼类,如鲢、鳙。
下位口:
口开在吻的下部,上颌长于下颌。一般多生活于水体 之中下层,以底栖生物为食,如鲟鱼、密鲴、鲮鱼。 密鲴、白甲鱼的口呈一横裂,具角质缘,适于刮取固 着藻类为食。 盘鮈的口呈吸盘状,吸附在岩石上,以免急流冲走。
• 有的上下颌均能伸缩,颌部可以伸 得很长,如海鲂。
2、须 (1)作用:在口周围,常有各种类型的须着生,须上分 布有作为感觉器的味蕾,辅助鱼类发现和觅取食物。 (2)命名:着生位置——颐(颏)部、吻(口角)部、颌部。
3、眼 (1)无真正眼睑,无泪腺,眼完全裸露,不能闭合。 (2)生活在水底的平扁型鱼类,眼睛多着生在背面且两
位置越靠前,越高等!
软骨鱼类的鳍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的形态构造
鱼体的外部形态
如何划分鱼体的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
圆口类和板鳃类等没有鳃盖的种类:最后一
对鳃裂
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鳃盖骨后缘
躯干部与尾部的分界:
肛门或尿殖孔后缘
比目鱼类:体腔
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脉弓的 尾椎骨。
鱼体头部分为哪些部分?
吻部(snout) 眼后头部 眼间隔(interorbital space) 颊部(cheek)
脂鳍:在背鳍之后 的一个小形鳍状物,位 于后面的尾柄上,形状 肥厚,内无鳍条,由脂 肪组成。
几种鱼类的背鳍和臀鳍
真骨鱼类的背鳍
低等真骨鱼类:背鳍完全由鳍条组成,称 为软鳍鱼类(malacopterygii)。
高等真骨鱼类:背鳍有坚硬的棘,称为棘 鳍鱼类(actinopterygii)。 软鳍鱼类一般只具有一个背鳍。棘鳍鱼类 第一背鳍均由鳍棘组成,故又称为背鳍鳍棘部。
粘液的生物学意义
1. 可以减少水和鱼体表面的摩擦阻力,增加鱼 的游泳速率。 2. 可以减少细菌或寄生虫类对鱼体的侵袭。
3. 使鱼体润滑,不易被捕捉,或被捕后易于挣 脱滑逃。
4. 能协助调节皮肤表面的渗透作用。 5. 有些鱼的粘液还具有类似明矾的净水作用, 可使悬浮于水中的泥沙污物迅速沉淀。
腺体(gland)
鼻(nose)
主要的嗅觉器官,由一些多褶的嗅觉上皮
组成嗅囊,嗅囊以外鼻孔与外界相通,不兼
作呼吸道作用。
鼻孔的形状、位置和数目因鱼的种类而异。
圆口纲:鼻孔只有一个,开口 于头部背面的正中央或头部前端。 软骨鱼类:位于头部腹面口的 前方。 口鼻沟:有些鲨鱼连接鼻和口 隅之间的沟状结构,水由鼻孔经口 鼻沟到口,可以看作是鼻孔通口腔 的最原始型的通道。
鳃盖膜(branchial membrane):有鳃条骨 (branchiostegal ray)支持 。
喉部(jugular) 下颌联合(mandibula symphysis) 颏部(颐部chin)
峡部(isthmus)
峡部是否与鳃盖膜 相连接,在鱼类分类学 上是重要的形态特征。
鱼类的体型
鱼类的体轴:头尾轴(主轴)、背腹轴 (矢
D 背鳍(dorsal fin);A 臀鳍(anal fin);P 胸鳍 (pectoral fin);V 腹鳍(pelvic fin);C 尾鳍 - 表示鳍棘和 (caudal fin)
软鳍条相连
鲻鱼:D. IV,I-8; A. III-8; P. 16—17; V: I-5; C. 14
大写罗马数字 代表鳍棘数目 逗号表示背 鳍分离 56 鳍棘或软 鳍条范围 阿拉伯数字表 示软鳍条数目
眼(eye)
一般多位于头部两侧。 扁平的鱼类:眼转到头顶。 鲽形目:眼睛扭转在体之一侧。 弹涂鱼:眼十分突出,且能左 右转动观看四方。 盲鳗:眼已退化。 深海鱼类:有些种类已退化为 盲鱼,而有些种类的眼则变得特别 大。
鱼眼既无泪腺,亦无真正的眼睑。 眼完全裸露。
脂眼睑(adipose eyelid):若干鲱形目和鲻形目 的种类,眼的大部分或一部分所被覆的透明的脂肪体。 瞬膜:有些鲨鱼的眼所具有的可以自行移动眨眼 的膜状器官。
背鳍的特化
鳐类:背鳍退化,位置移 到尾部后端,形状很小。 斑鰶及大海鲢等鱼:背鳍 的最后一鳍条延长成丝状。 体躯延长的鱼:背鳍很长。 鮣:第一背鳍变成位于头 顶部吸盘状的印。 鮟鱇:第一背鳍特化为一 些细长的钓丝。深海鮟鱇背鳍 鳍棘顶端的皮瓣能发光。
Sucking disc
(二)臀
鳍
位于肛门与尾鳍之间,其形态与功能基本上与 背鳍相似。 多数鱼类具有一个臀鳍,但也有些鱼类具有两 个,如鳕。 鳉形目一些种类(如食蚊鱼) 的雄鱼有交配器,为臀鳍一 部分鳍条特化而成。
所有的硬骨鱼类都具有鳃
盖,并有骨骼支持,在外观上
只能看到一对鳃孔,鳃盖边缘
具有皮质鳃盖膜。 黄鳝:左右鳃孔在腹面愈 合为一。
喷水孔(spiracle)
大部分软骨鱼和少数硬骨鱼 类在眼后方的一对孔。实质上是 一个退化了的鳃裂。 板鳃鱼类在水底潜伏时,改 用喷水孔引入水流进行呼吸,可 避免泥砂进入鳃腔。
鳞质鳍条(Iepidotrichia)
由鳞片衍生而来,又称骨质鳍条,为硬骨鱼类所特有。
1、分枝鳍条 2、不分枝鳍条 3、假棘
4、鳍棘(真棘)
鳍的种类
奇鳍(Median fin) : 背鳍 dorsal Fin 臀鳍 anal fin 尾鳍 caudal fin 偶鳍(Paired fin) : 胸鳍 pectoral fin 腹鳍 ventral fin 鱼类鳍的组成和鳍条的数目常作为分类的主要根据。
最原始的鱼类,骨骼全为软骨,无上下颌,故又称 为无颌类。 现存种类不多,可分为盲鳗目和七鳃鳗目。
软骨鱼纲 Chodrichthyes
内骨骼全为软骨,具上
下颌,头侧有鳃裂5—7个。
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
纲。板鳃亚纲包括鲨类和鳐
类,全头亚纲头侧有皮褶形 成的假鳃盖。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
*几种鱼类的臀鳍
(三)尾
鳍
功能:推进鱼体运动和转 变方向。
组成:由鳍条组成,绝无真 正的鳍棘。 特化:尾鳍退化或没有尾鳍。 硬骨鱼类的尾鳍:新月形、 深叉形、内凹形、平直形、圆 形以及尖圆形等。
尾鳍的形状和鱼的游泳速度的关系
游速快而作长距离
洄游的鱼:尾鳍多半呈
新月形,尾柄细 。
游速慢的鱼:多半 呈圆形或平直形,尾柄 也较粗大。
泥盆纪:分为无颌类、盾皮类、软骨鱼类及硬
骨鱼类四大类。
现生鱼类:二万余种( Nelson, 1984),约占
脊椎动物总数的42.6%。可以分为三个纲:圆口纲、
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
鱼类在脊椎动物中所占的比例鱼类的演化及时期布图几种古生鱼类还原图
硬骨鱼类的进化简图
圆口纲 Cyclosyomata
轴)、左右轴(横轴)。
鱼类有哪些体型?
五种基本类型: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棒形
(鳗形)、不对称形。
其他特殊体型:带形、箱形、球形、海马形、翻
车鲀形、箭形。
纺锤形(fusiform)
最常见的一种体型,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 这种体型。如鲨鱼、马鲛鱼、鲤鱼、青鱼等。
侧扁形(compressiform)
烟管鱼等:口延长呈管状,口很小,开口于 管状吻的前端。
鱼类的口
口上位
口端位
口下位
须(barael)
功能:须上有味蕾分布,辅
助鱼类发现和觅取食物。 鳅科及鲇形目均以口须多而
著称。
深海种类颌下常具一长须, 分叉呈树枝状,在一些末梢上可 能具有发光器。
1、吻须,2、颌须,3、鼻须, 4、颐须 口须的形状、位置、长短和数目为分类特征之一。
多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水域,运动不甚敏捷。 身体左右扁平,游泳能力相对较差,有的只能随 水飘流,如鲳鱼、鳊鱼、翻车鱼等。
平扁形(depressiform)
身体上下扁平,动作迟钝,适应于底栖生活, 如牙鲆、舌鳎鱼等。
棒形(鳗形)(anguilliform)
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躯体沿长轴延长成 棍棒状,游泳能力很差。如黄鳝、鳗鱼等。
内鼻孔亚纲---肺鱼(lungfish)、矛尾鱼 辐鳍亚纲---9个总目
硬鳞总目---多鳍鱼目、鲟形目-----软骨硬鳞类 弓鳍鱼目、雀鳝目-----硬骨硬鳞类(全骨类) 真骨鱼类(teleost):
鲱形总目、骨舌总目、鲤形总目、鳗鲡总目---软鳍鱼类
银汉鱼总目、鲑鲈总目、鲈形总目、蟾形总目----棘鳍鱼类
(一)背鳍
功能:维持直立和平衡,攻击或自卫。
数量:背鳍一个、二部分或三部分,或更多部分。
有的种类背鳍后面生有一个或若干个小鳍(fin-let)
(又称副鳍),或脂鳍(adipose fin)。
*几种鱼类的背鳍
小 鳍 和脂 鳍
小 鳍:鲭科等鱼类 的背鳍和臀鳍后方的一 系列的小形鳍,每一小 鳍都由1枚分枝鳍条组成。 又称副鳍。
鱼 类 学
Ichthyology
概述
一、鱼类的定义
1、什么是鱼类?
通常用鳃呼吸;用鳍帮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体披鳞片 (大多数);终生在水中生活;变温脊椎动物。
2、鱼类的分类地位?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包括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 骨鱼纲。
二、鱼类的演化
最古老的鱼类:三、四亿年前。
中兴时代:中生代侏罗纪及白垩纪。
一般鳐类的喷水孔特别大,
鲨类的喷水孔小或退化。
鳍的功能和组成
功能:鳍(fin)是鱼类特有的器官,是鱼 体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组成:鳍由属于内骨胳的支鳍骨(担鳍骨) 和鳍条组成,外附肌肉。鳍条可以分为二种类 型: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
角质鳍条(ceratotrichia)
不分支不分节,为软骨鱼类所特有。 “鱼翅” 。
皮肤及其衍生物 The skin and its derivatives
皮肤和腺体
皮肤(skin)
表皮:起源于外 胚层,一般可分为生发 层和腺层两部分。 鱼类表皮的特点: 1.薄而柔软,角质 化程度极低,甚至一点 也没有。 2.具大量单细胞腺。
真皮:起源于中胚层。多数鱼类可细分为三层,
即外膜层、疏松层和致密层。 大多数鱼类在真皮的疏松层和致密层下面有一层 疏松的皮下层,含有色素细胞和脂肪细胞。严格地讲, 此层并不属于真皮的范围。
(四)胸鳍
功能:运动、转 向和维持身体平衡。
黄鳝和丝鳗科的
鱼没有胸鳍。 胸鳍有种种变态 类型。
(五)腹鳍
功能:协助平衡。 腹鳍的不同位置在鱼类分类和研究鱼类进化上 具有重要意义。腹鳍胸位或吼位在进化上比较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