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4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新型人才培养

合集下载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战略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战略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战略沈荣华胡锦涛总书记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讲话时指出:“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人才。

现代科技激烈竞争,知识经济高速发展,作为战略资源的人才因素,更广泛地表现在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因此,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必然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人才需求特征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看,中国的人才需求主要有以下四大特征:1.结构多样性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中国正在同时致力于完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的创新任务。

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对于创新人才的结构需求具有多样性。

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原始创新方面的人才,即掌握各种现代科技基础和源头方面的人才;而且需要大量集成创新方面的人才,即把很多技术创新集成在一起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人才。

上海一家由留学生回国创办的企业,经过几年努力,不仅掌握了2.5G芯片的核心技术,而且攻下了三代的芯片,如果进一步产业化,将对我国在手机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从三个维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直接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在同时完成工业化和赶上信息化的双重任务。

这一国情,也决定了中国对于人才结构的多样性,我们不仅需要适合于现代知识经济要求的人才,即掌握各种现代科技的专门人才;而且仍然需要大量适合于工业化的人才,即加工制造业中的各类专门技术人才。

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求看,我们还需要以上两个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即懂得如何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

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包括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等各方面的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CHINA HIGHER EDUCATION中国高等教育2011.9◆齐红倩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扩大内需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创新”已成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保持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所在。

随着信息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从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社会转向以广义创新为核心的知识创造社会,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及培养的新要求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与实力是知识以及围绕知识进行的创新和创新教育。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的创新技术成为更具竞争实力的发展资源,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基于知识的创新”进程中,基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表现出如下两个突出特征。

1.创新的整体性与多维性创新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十二五”时期创新的价值体现在学术创新与应用创新的整体统一上。

我国经济转型强调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对此,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既要体现科学研究在创新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又要兼顾创新的实际应用性,尤其要充分把握社会需求并融入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创新还体现在各领域的互动与互补的整合过程中。

实现创新型国家需要以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作为基础,需要建立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社会结构,创新过程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共同努力,实现完整的创新过程需要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企业是进行创新实践的场所,政府则要提供保证创新实践的互动与交换的契约,而高等教育是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来源。

2.创新的效率性与可持续性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另一个突出要求是高等教育创新要实现高效率。

首先,要使创新价值体现在充分满足社会需求上。

高等教育创新成果要更加积极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评价创新成果是否具有学术性,还要评价其是否能产生回报社会和国民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育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育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创新型人才作者: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23期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实验活动与实践能力关系的研究》的开题会暨课题研讨会。

这项课题是继“八五”规划“学生实验能力调查”之后又一项涉及教仪行业发展、涉及仪器装备发展方向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科研项目。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作为课题的承担单位,负责课题的具体组织与管理工作。

感谢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对本课题的支持,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课题给予了大力指导和帮助,感谢教育装备战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参与,欢迎各位课题组成员的到来。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理论研究,积极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今年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今年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今年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促进教育公平;二是优化教育结构;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是推进素质教育;五是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发展目标。

新的历史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完成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性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要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根本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这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素质教育和加强人才培养,才能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在统筹考虑我国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署。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北京,100124)摘要:创新型国家要由创新人才来创造,因此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

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也一直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创新型发达国家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伟大的时代需要杰出的人才,杰出的人才推动伟大的时代。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更需要无数优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更需要让优秀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创新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创新人才;创新教育Creative Talents and Innovative CountryAbstract: An innovative country expects creative people to construct, so the basis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lies in its creative talents. In fact, fostering creative talents has also been a focal attention of those developed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thei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s. A great era needs outstanding talent, outstanding personnel to promote the great era. In building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of the great historical process, we need numerous outstanding creative talents come to the fore, but also need to make outstanding creative talent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ntribute.Key words: innovative country; creative talent; education innovation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0.04.01•【文号】中发[2010]6号•【施行日期】2010.04.0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才工作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2010年4月1日中发[2010]6号)现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人才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制定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

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人才规划纲要》,深刻理解《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深刻理解“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深刻理解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深刻理解人才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人才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把《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要抓紧编制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人才发展规划,形成全国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目录序言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一)指导方针(二)战略目标(三)总体部署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一)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三、体制机制创新(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四、重大政策(一)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二)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三)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四)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五)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六)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八)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九)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五、重大人才工程(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五)文化名家工程(六)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七)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九)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十)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十一)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十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六、组织实施(一)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二)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体系(三)营造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的良好社会环境(四)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制定《人才规划纲要》。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培育研究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培育研究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培育研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国家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

为了在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着手构建“创新型国家”战略,以培育一批高素质人才为基础。

本文将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培育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创新型国家。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1.概述创新是指在市场、技术、商业模式、管理等方面,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新的技术或新的商业模式,并使之成为市场竞争的先导者。

创新是现代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2.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核心,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为了加强国家创新能力,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科技创新。

比如,在政策上给予更大支持,鼓励各种创新实践和项目的推进。

此外,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也是推进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

3.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关系到创新的顺利进行。

要打造优越、透明、高效、公正的创新生态,使其成为促进创新的良好氛围。

在营商环境、知识产权等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增强保护力度。

4.创业创新文化宣传创新型国家道路不仅仅在于政策制定,更为关键的在于文化创新。

要通过舆论宣传创业榜样,营造创新创业基层氛围,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二、人才培育1.概述人才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给予创新型国家活力和活水的关键。

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集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2.加强人才政策的科学性与及时性政策引导人才流动,吸引优秀人才回国也是关键的。

比如,美国通过“博士后计划”吸引了大批海归人才回流母校从事科研,而且绝大部分人聚焦与最新前沿,正是科技创新的核心。

了解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科学性和及时性,才能真正使人才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3.多元化培养人才朴素的理解是高学历就是高水平,人才培养显然不应把目光只放在学历上。

例如各种培训、研修、实践等方式都可以成为释放潜力和发掘人才优点的有效手段。

4.多渠道引进海外人才海归人才素质全面、具备国际视野。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培养策略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培养策略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培养策略第一章介绍目前,全球各国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措施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

在这个时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让对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为了让国家在全球舞台上保持竞争力,人才需要不断地进行技能培训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培养策略。

第二章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科技、文化、经济、教育等。

创新行动计划的出台、制度环境的优化、企业培育等都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1. 制定创新行动计划制定创新行动计划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基本环节。

创新行动计划可以明确政府的投资方向和政策引导方向,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热情。

同时,它也有利于推动科技领域的协同创新,加强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2. 优化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制度环境的优化可以有效的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加速科技创新的进程。

同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也是促进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3. 培育企业企业是支持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发展创新型国家来说也不例外。

为了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需要政府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同时也需要企业本身注重自身的研发和人才培养。

第三章人才培养策略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来支撑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

人才培养策略需要全面、长期、可持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

1. 全面培养人才创新型国家需要广泛培养各个领域的人才,并且要注重对人才的全面培养。

全面培养需要涵盖知识、实践、技能等各个方面,使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2. 长期培养人才培养人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时间里进行。

除了学校教育,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持续教育来支持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解读

《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解读

《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解读2011.8.22 到2020年,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合理提高人力成本在研发经费中的比例,确立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势,为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科技人才支撑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然而,我国科技人才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

“我们的国际一流人才严重匮乏,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少,高层次人才创业少,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回国少。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现状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解决。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说。

如何培养和吸引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如何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近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我们描绘出清晰的图景。

《规划》由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协联合制定。

《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科技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合理提高人力成本在研发经费中的比例,确立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势,为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首先,针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的现状,《规划》部署未来10年,我国将重点支持和培养3000名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到2020年,我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将达到4万人左右,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

其次,针对当前科技人才在不同区域、领域和部门分布不合理的局面,《规划》要求进一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规律,根据市场需求,促进科技人才顺畅有序流动。

到2020年,基础研究人员占研发(R&D)人员总量的比重将由2008年的7.8%提高到12%左右;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农业科技等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人才高地。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林崇德;罗良
【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创新型国家要由创新人才来创造,因此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也一直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创新型发达国家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要培养创新人才,一个重要前提便是对创新人才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培养途径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心理学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揭示了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能力是多出科学创新人才的基础,是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瓶颈制约"的一条关键举措.
【总页数】6页(P29-34)
【作者】林崇德;罗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
【相关文献】
1.方大集团荣获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杰出企业"熊建明荣膺"建设创新型国家杰出人才" [J], 肖志博
2.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J], 曹胜利
3.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J], 谢玉璞
4.论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J], 孙杰
5.探索社会创新经验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社会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国际研讨会上的开幕辞 [J], 罗豪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培养创新型人才
2 l 1 期 OO l 第 l
辽 i r 政 :院 : : 搬
J un 订 I a n n mi it t n Colg o mll o i g Ad n 0 .1 1. 01
(第 1 2毪第 1 煳 ) I
(V J 1 .N . I I. 2 o 1 ) 1
胡 锦 涛总 书 记 在 十 七 大 报 告 中指 出 : 提 高 自主 创 新 能 解决这些问题 的主要出路。 “ 力 , 设 创新 性 国 家 。 这 是 国 家 发 展 战 略 的 核 心 , 提 高 综 建 是 第 三 , 是 应 对 世 界 科 技 革 命 和 提 高 我 国 竞 争 力 的 需 这 合 国力 的关 键 。 要坚 持 走 中 国特 色 自主 创 新 道 路 , 增 强 自 把 要 ,在 全球化进程当中 , 中国企业 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 国际 主创 新 能 力贯 彻 到现 代 化 建 设 的 各 个方 面” 。提 高 自主创 新 竞争压力。原始创新能力 和技术创新 能力不强 , 目前我 国每 能 力 , 创 新 型 国 家 , 有 重 大 的 战 略 意 义 。提 高 自 主 创 百 万 人获 得 发明 专利 数 只 有 l . 日本 为 94项 , 国 7 9 建设 具 项 而 9 韩 7 新能 力 , 建设 创 新 型 国 家 , 校 担 负 着 培 养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重 项 , 国 2 9项 ; 成 电 路 芯 片 、 油 化 工 、 车 等 产 品 的 生 高 美 8 集 石 轿 要历 史使 命 。 产设备 7 %以上依靠进 口。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 0 中国生产的 建设 创 新 型 国 家 , 有 重 大 的战 略 意 义 具 手饥 不得不付出价格的 2 % , 0 计算饥价格的 3 % 、 0 程控数控 建设 创新 型 国 家 , 适 应 时 代 与社 会 发 展 特 征 、 关 国 足 事 } 价格 的 4 % 的 专 利 费用 。我 国 电 子 信 息 产 业 规 漠 位 居 几床 0 家 建 设 发展 大 局 的 战 略 选 择 。 世 界第 二 , 但核 心 技 术 受 控 于 人 ; 国 是 世 界 货 物 贸 易 第 三 我 第一 , 是 实现 全 面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目标 的 需 要 。 我 国计 大 国 , 出 口 产品 中 自主 品 牌或 有 自主知 识 产 权 的 只 占 1% 这 但 0 划 在 22 0 0年 实 现 全 面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奋 斗 目标 时 , 现 人 左右 , 口产 品利 润率 低 ; 国 是 制 造 业 第 四大 国 , 重 要 的 实 出 我 但 均 国 内生 产 总 值 比 2 0 0 0年 翻两 番 现 在 正 是建 设 的 关键 时 技 术 装 备和 关 键零 部 件主 要 依 赖 进 口。 事 实 说 明 , 新 已成 创 期 , 一 阶段 资本 和 土 地 等 传统 生 产 要 素 对经 济增 长不 会 有 为 制 约 我 国竞 争 力的 主要 因 索 。 在 涉 及 国 防 安 全 和经 济安 这 ? 太 大 的提 升 , 而体 制 创 新 、 展 模 式 刨 新 和 科 技 创 新 将 成 为 全的 关 键 领 域 , 正 的 核 心 技 术 是 买 不 来 的 , 想 确 保 本 国 发 真 要 推 动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重 要 动 力 研 究 分 析 表 明 , 国 目前 科 安全和实现中国的腾飞 , 们必须依靠 自己的力量建立 自主 我 我 技进 步的 贡 献率 为 3 % 左 右 。 在 继 续 保 持 占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刨 新 体 系 , 急 剧 变 换 的 世 界 经 济 竞 争 的 格 局 当 中 把 握 饥 9 在 4 % 左 右 的投 资 率 和 持 续 l 保 持 7 以 上 的 高 速 经 济 增 遇 , 0 5年 % 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这几方面考虑 , 我们 没有别的出路 , 长 的情 况 下 , 达 到 翻 两 番 的 目标 , 技 进 步 的 贡 献 率 必 须 只 有 一 条路 , 要 科 就是 通 过 自主 创新 ,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 建 要达 到 6 %左 右 , o 只有 这 样 , 能 够 实 现 建 没小 康 社 会 所 要 才 二 、 设 创新 型 国 家 , 须培 养创 新 型 人 才 建 必 求 的 经 济增 长 的 目标 。 因 此 , 否 实 现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的 能 建 设 创新 型 国家 , 键 在 人 才 , 关 尤其 在创 新 型科 技 人 才 。 目标 关 键 在 于提 高 国 家 创新 能 力 。所 以 , 们 必 须 依 靠 自主 为刨 新 型 国家 提 供具 有 自主创 新 能力 的人 才 支 持 , 大 学 的 我 是 创 新走 科学 发 展 之 路 , 力 提 高 科技 对 经 济 发展 的 贞 献 , 大 把 历史 使 命 。培 养 创 新 型 人 才 , 校 应 特 别 关 注 以下 几 个 问 高 全 面 建设 小 康 社 会 的 历 史 进 程建 立 在 科 技 创 新 的基 础 之 上 。 题。 第二 , 是适 应 我 国现 实 国情 的 需 要 。 中 国 人 均 能 源 、 这 第 一 、 新 教 育 观 念 。 更 新 教 育 观 念 是 培 养 创 新 型 人 才 更 水 资源 、 土地 资 源 的 供 应 严 重 不 足 。 人均 水 资 源 仅 相当 于 世 的先导 。因此 . 要摒弃 传统教 育思想 与观念 , 树立新 的教学 界 人均 水 量 的 14 能 源 短 缺 问 题 电很 严重 , /, 人均 能 源 资 源 占 观, 人才观 、 质量观 、 与价 值观。要转 变以发展智 力为中心的 有 量不 到 世 界 平 均 水 平 的 一 半 , 油 仅 为 1 1 , 石 /0 目前 石 油 供 教 育 观 念 , 立 智 力 好 非 智 力 协 调发 展 的 素质 教 育 观 念 ; 树 要 应 对外 依 存 度 已 经 超 过 4 % 。人 均 耕 地 只有 14 0 .0亩 , 到 转变 以传授知识 为中心的继承型教育观念 , 不 树立注重培养创 世 界平 均 水平 的 4 % 。 人均 森 林 面 积 为 19商 , 为世 界 人 新精和创新 能力 的创新型教育观念 ; 转变局限于专业教育 0 . 仅 要 均 占有 量 的 15 5种 主要 矿 产 资 源 人均 占有 量 不 / 。4 的观念 , 树立综合化的教育观念 ; 要转变 “ 本土化 ” 教育 观念 , 到世界平均水平 的一 半。 目前 我 国国内生产总 值只 占 树 立 “ 国际 化 ” 育 观 念 ; 凋 创 新 是 高校 的灵 魂 和核 心竞 争 教 强 全世界的 4 左右 , % 但原煤 、 钢材 、 水泥的消耗量分别 占全世 力的 观 念等 等 。 界 消 耗 量 的 3 % 、0 和 4 % , 油 、 矿 石 的 进 口 依 存 度 l 3% 0 石 铁 第 二, 改进 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 对学 生传授知识 分 别 达 到 4 % 、0 以上 , 要 污 染 物 排 放 量 已经 超 出 环 境 和进 行 教 育 的 主 渠 道 , 接 关 系 到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 改 0 6% 主 直 容 量 。经 过 多 年 的 经 济 发 展 以后 , 临 着 越 来 越 紧迫 的 资 源 进 课 堂教 学 方 法 , 是 要 改 变 以往 的 那 种 以 教 师 为 中心 的做 面 就 问 题 和环 境 问 题 , 较 短 时 问 内 解 决这 些 问 题 是 在 人 类 发 展 法 , 知 识 灌输 为主 的教 学 方 法 转 变 为 以启 发科 学 思 维 和 提 在 将 史 上前 所 未 有 的 。各 国 的 经 验 表 明 , 有 靠 科 技 进 步 , 是 高综 合 能 力 为 核 心 的 教学 方法 , 重 创 新 意 识 和创 新 思 维 的 只 才 注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新型人才培养(精品课)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新型人才培养(精品课)

传统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比较
传统工业化 发展目标 发展理念 发展方式 产业结构 经济与社会关系 发展与资源关系 发展与环境关系 公平与效率 生活 消费 经济(G.D.P)增长优先 发展是硬道理 不平衡、不平等、不公正发展 工业优先,第一产业突出发展 经济优先发展、社会滞后发展 资源高消耗,浪费资源 发展优先、牺牲环境,黑色发展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高消费 新型工业化 以人为本、全面、综合、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平等、社会和 谐都是硬道理 均衡、公平、协调发展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资源低消耗,节约资源 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绿色发展 市场机制效率优先,公共服务、社会 分配公平优先 适度消费
▲要治学就要有严格的学风和教风。清华大学素 有严谨、勤奋的优良学风。 治学就要老老实实以诚信为本,来不得半点虚假。 要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加强学术道德的培养也是 培养正确治学态度的重要内容。 ▲要培养“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学 风。“知行合一”, “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言” ,重视实践环 节,不搞纸上谈兵的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研究和治学。
要成为创新型人才,就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的 掌握辩证唯物论的思想方法才能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不断创新(理论上要学习好哲学,实践上要通过社会实 践不断培养和锻炼)。 ▲创新要具有国际的视野,从广阔的国际创新资源 中吸取营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因此创新型人 才要进行开放式培养。
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就要坚持 “不唯书、不唯师、不唯洋、不唯上、只 唯实”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实 事求是思想方法和路线。
1.8%
进入前五 名
1、 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 界GDP 92%)中位居第24位,排在印度、巴西之后,属于中 等偏下水平。 2、中国人均专利数在35个国家中排名第33位。 3、中国的科技竞争力,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PPT30张)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PPT30张)

1.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 2.优化创新合作环境,实现地区和国际间广泛的科 技交流。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 意识。
9
(三)通过国家职能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
1.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创新施 行和保护政策及措施,建立相应的创新制度。
2.加大创新精神培育。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推崇创新、尊重创 新的氛围。 3. 打造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和政府要致力于建设产学 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体系;稳定支持从基础研 究到开发研究的各级科研机构;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 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28
(三)创新人格能力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就要表现为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
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1、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崇 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人格的核心 要素,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
10
思考题
1.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试述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特征。 3.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径有那些。
11
延伸阅读
1.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李正风主编:《走向科学技术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4.许为民主编:《走近科学技术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若干问题学习读本》,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5年 6.路甬祥,郑必坚:《和平崛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7.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8. 黄顺基:《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

2010年国家领导人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讲话

2010年国家领导人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讲话

2010年国家领导人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讲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培养和集聚了宏大人才队伍。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

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贯彻落实好这个纲要,对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我国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我们要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国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实现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济南日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胡锦涛同志最近反复强调,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一种模式。

世界上国家发展主要是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资源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家财富,比如,中东产油国家,像沙特阿拉伯等,他们就是躺在上帝赋予他们的石油这样一个资源的基础上。

第二种是依附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比如,一些拉美国家,像巴西、阿根廷、智利等。

第三种是创新型发展模式,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的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比如像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创新型国家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创新的投入高,二是创新的产出高,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

韩国是从一个落后国家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成功范例。

1962年,韩国人均GDP 只有82美元,与我国当时水平大体相当。

到了2005年,韩国达到12000美元,等于我国的10倍,现在韩国人口只有4700万,经济总量却大致相当于我国40%。

在半导体、汽车、钢铁、电子、信息、通讯等众多领域,韩国都比我国起步晚,但他们醒得早,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走到我们前面。

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日本推出了高清晰度电视,并且向世界转播。

这是当时的日本独家技术,日本很快制定自己的标准,梦想这样可以一举占领世界新一代电视的市场。

但时过三年,1991年,美国突然宣布了数字式的高清晰度电视的标准。

日本陷入被动,因为日本的产品是模拟式的高清晰度电视,是在现有的普通电视技术基础上渐进的创新,而美国的数字式高清晰度电视是在原理上的重大创新,得益于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

这等于说,日本的多年投资努力付之东流。

由此可见,国家之间的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前移到原始创新方面。

所以,现在国际上的说法是,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类企业卖技术,四类企业卖产品,五类企业卖苦力。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探究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探究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探究近年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逐渐转向创新型国家建设。

作为一个社会的灵魂和动力,人才培养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理念、实践和策略三个角度探究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理念人才培养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承载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

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在理论上强调人才培养,更要在实践中体现。

在理念层面,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培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培养原创性思维创新型国家是以创新为导向的国家。

培养原创性思维,代表着国家在真正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原创性思维可以自主发掘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和新的创意,是产生新的科技成果的源泉。

应该以此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出未来的创新人才。

2.打破刻板印象传统教学方式的问题在于无法满足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中终身学习的需求,不利于多元化,开放性,自由性和多样性的教育。

传统教育往往会将教学固定在一定的轨道上,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兴趣。

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打破既定的教学模式,以多种形式和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学习机会。

并且,应该强调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充分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多元化的要求。

3.注重人性的发展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人的整个发展过程。

不同的人在各自的成长路径中会遭遇不同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人性的发展和培养。

做好才华、技能、特性、倍增和情感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专业融入人生,发展不断升华。

二、实践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人才培养,纸上推挤不能代替脚下实践。

如何将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以下将从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展开讨论。

1.优化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提高。

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培养课程的交互式教学模式。

采用这种模式,学生可以更好的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为了了解自己学习的问题,同时掌握新知识。

论建设我国创新型国家与培养创新型人才

论建设我国创新型国家与培养创新型人才

论建设我国创新型国家与培养创新型人才作者:翟文哲来源:《经营者》2016年第08期摘要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关键词创新科技国家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其次,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接下来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还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实施两个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两个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两个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热点综述】1. 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由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

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制定并实施《人才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是我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

2.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于2010年6月7日在北京开幕。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充分体现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4. 2010年8月7日至8月13日,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州举行,来自我国各地的386名中小学生获得青少年创新项目一、二、三等奖。

该项赛事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5.“嫦娥二号” 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1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成就,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壮举,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壮丽篇章。

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者:本刊特约评论员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2007年第11期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要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

因此,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千秋大业,需要各级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的教师从多方面努力。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更新教育观念。

一是在教育目标方面。

关于教育目标的表述,先是提出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后来又提出教育目标主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前者是以社会为本,后者是以学生个体为本。

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特别强调积极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其成为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是在教育的使命方面。

传统教育使命更多的是教授知识,现代教育的使命更多的是让学生获得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在教育适应社会方面。

过去我们的学校教育大多是按工业经济的要求来培养学生,而现代教育反映的是知识经济对人的需求,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教育过程要更多地向个体化、个性化方面转变。

四是在教育的组织形式方面。

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学科和课程的体系与结构,创新型教育应该更多地突出问题取向的方式,努力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是在教育过程方面。

传统教育过程是传授和读书,现代教育强调实践性的过程和创新。

教育的根本结果就是要使人获得广泛的生活经验、完整的生活概念。

如果我们能够把上述思想渗透到创新教育实践中,创新型人才培养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其次,要把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

21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不只是在征服自然和物质生产方面的科学发展,而应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人的潜能的开发,人的自我发展。

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第一次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奠定终身教育、自我发展的牢固基础,这种功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显得愈来愈重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谢玉璞(白城市委党校,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人才,重点是创新型人才。

因此,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科学使用人才,尤显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人才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118(2006)0320014202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谢玉璞(6———),女,白城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才观。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应该指出,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科学研究质量不高、尖子人才匮乏等仍是待解之题。

而这一切,说到底还是人才问题。

一、科学培养人才11确立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

现代社会新技术、新行业不断涌现,新型组织和管理机制纷纷登场,对现代人的综合知识水平、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化,由从业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化。

并且要求劳动者具有应变能力,能适应职业和技术更新的变化;要有生存能力,能适应环境并与他人和谐共处;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心理品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各类学校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对传统教育进行选择、改造、创新,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课程计划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应更具创造性、灵活性与多样性,既能满足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必备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能满足学生个人爱好和个性发展,同时,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求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风,即放弃教师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进入前五 名
1、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 92%)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 主要国家(占世界GDP 92%) 49个 中位居第24 中位居第24位,排在印度、巴西之后,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24位 排在印度、巴西之后,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2、中国人均专利数在35个国家中排名第33位。 中国人均专利数在35 国家中排名第33 35个 33位 3、中国的科技竞争力, 中国的科技竞争力,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不能照搬国外,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不能照搬国外, 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 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 型工业化道路。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 型工业化道路。 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三)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依靠 当前,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 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成为越来越多 国家的战略抉择。 国家的战略抉择。 美国2005年提出《国家创新法》议案,成立“ 2005年提出 ▲美国2005年提出《国家创新法》议案,成立“总统 创新委员会”设立总统“创新加速鼓励基金计划” 创新委员会”设立总统“创新加速鼓励基金计划”;2005 年加大科技投入达1322 美元,比上年+4.8% 1322亿 +4.8%。 年加大科技投入达1322亿美元,比上年+4.8%。 2005年推出 创新行动计划” 19项 年推出“ ▲欧盟 2005年推出“创新行动计划”,19项行动措 2010年科技开发费用占 年科技开发费用占GDP 3%。 施;2010年科技开发费用占GDP 3%。 2005年制定 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年制定《 ▲韩国 2005年制定《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实现创新 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计划, 其他研究振兴综合计划》 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计划,和《其他研究振兴综合计划》。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关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键在于有一批创新型人才, 键在于有一批创新型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 技人才队伍作支撑, 技人才队伍作支撑,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不可能实 现。 高等学校是原始创新的主力军 技术创新的生 高等学校是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生 主力军, 力军,更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主要培养基地, 力军,更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是培养高层 创新型人才的“大本营” 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在1901 1901创新型人才的“大本营”。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在19012001,100年内大学获奖人次401.5人次 年内大学获奖人次401.5人次, 2001,100年内大学获奖人次401.5人次,占世界获奖 总人数76新型的国家? 中国为什麽需要尽快建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
(一)中国能够独立自主发展不受制于外国和国家安全的 需要。 需要。 目前中国关键技术依靠外国。 1、目前中国关键技术依靠外国。 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 ▲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具有 战略价值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依赖进口 以上依赖进口; 战略价值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依赖进口; 重大装备制造业中,70%数控机床 80%石油化工装 数控机床, ▲重大装备制造业中,70%数控机床,80%石油化工装 85%以上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 100%光纤制造装备 以上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 光纤制造装备, 备,85%以上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100%光纤制造装备, 70%轿车生产设备为外国产品 轿车生产设备为外国产品; 70%轿车生产设备为外国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外国公司拥有的知识产权占绝对优 高新技术产业, 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疗和计算机等行业, 势;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疗和计算机等行业,外国公 司获得受权的专利数占到60% 90%。 60%司获得受权的专利数占到60%-90%。
由此可见,中国过去30 30年的高速经济 由此可见,中国过去30年的高速经济 发展是向自然资产拼命索取和透支的过程, 发展是向自然资产拼命索取和透支的过程,是 以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作为 代价的。这是一条“三高三低” 高投入、 代价的。这是一条“三高三低”(高投入、高 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质量、低收益) 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质量、低收益)的 黑色”发展道路。 “黑色”发展道路。
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100 80 60 40 20 0 碳酸饮料 化妆品 啤酒行业 洗涤用品 食品、 食品 、 医疗
国外品牌 本国品牌
核心专利技术和品牌依靠外国会带来严重后果。 核心专利技术和品牌依靠外国会带来严重后果。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受制于人,让出利润和市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受制于人, 场。 如DVD生产 DVD生产 如深圳朗科 ▲关键技术依靠外国就不能在国防、环境、资 关键技术依靠外国就不能在国防、环境、 疾病、卫生、信息等方面保证国家的安全。 源、疾病、卫生、信息等方面保证国家的安全。
中国目前正以历史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 上最多的人口, 上最多的人口,担负着历史上最空前的资源消耗和经 济活动;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挑战; 济活动;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挑战;这 迫使中国必须摆脱和抛弃黑色发展道路, 迫使中国必须摆脱和抛弃黑色发展道路,走一条符合 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绿色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道路。 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绿色发展道路。 所谓绿色发展之路, 所谓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节 环境保护的统一与协调, 约、环境保护的统一与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 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与中国领导人所提出的科学发 展观是一脉相承,一致的。 展观是一脉相承,一致的。
(二)中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即由黑色发展道路转变为绿色发展道路) 即由黑色发展道路转变为绿色发展道路)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基本上走的是传统的工业化道 其共同特征是: 路,其共同特征是: 1. 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 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 2. 环境的污染排放 3. 生活水平的高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举世瞩目, 但也带来传统工业化的严重问题。 但也带来传统工业化的严重问题。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 创新型人才培养
清 华 大 学 中国老教授协会 张慕葏教授
一、什麽是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的奋斗目标
(一)什麽是创新? 什麽是创新?
“创新应是指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并获取新的经济、社会收益的 创新应是指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并获取新的经济、 过程,其核心是知识创新,包括科学、技术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 过程,其核心是知识创新,包括科学、技术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同时 也涉及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等诸多要素” 也涉及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等诸多要素”。 技术自主创新的三个方面: 技术自主创新的三个方面: ▲原始创新——指科学发现和原始发明 原始创新——指科学发现和原始发明 ▲集成创新——通过现有各种技术的有效集成而创造出一种新产品或新 集成创新——通过现有各种技术的有效集成而创造出一种新产品或新 兴行业。——如航天技术 如航天技术。 兴行业。——如航天技术。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如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如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约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约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 韩国等。 兰、韩国等。
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便随着科技的新突破, 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便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 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当今一些主要国家为应对这场经济危机, 当今一些主要国家为应对这场经济危机,都把争夺 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 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 重要的战略投资, 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 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一个 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 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 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新兴产业含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 新兴产业含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 新医药、 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传统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比较
传统工业化 发展目标 发展理念 发展方式 产业结构 经济与社会关系 发展与资源关系 发展与环境关系 公平与效率 生活 消费 经济(G.D.P)增长优先 发展是硬道理 不平衡、不平等、不公正发展 工业优先,第一产业突出发展 经济优先发展、社会滞后发展 资源高消耗,浪费资源 发展优先、牺牲环境,黑色发展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高消费 新型工业化 以人为本、全面、综合、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平等、社会和 谐都是硬道理 均衡、公平、协调发展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资源低消耗,节约资源 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绿色发展 市场机制效率优先,公共服务、社会 分配公平优先 适度消费
(三)中国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中国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1、为完成“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 为完成“十一五” 有力的支撑。 有力的支撑。 2、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占有与一个发展中大国地位相称 的一席之地。 的一席之地。 3、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 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
目前中国G.D.P.总量不到世界5% 目前中国G.D.P.总量不到世界5%,但耗费了 G.D.P.总量不到世界5%, 世界30%以上的钢铁、47%水泥 而且增长趋势不减, 30%以上的钢铁 水泥, 世界30%以上的钢铁、47%水泥,而且增长趋势不减, 石油进口依存度2010年将达50% 2010年将达50%。 石油进口依存度2010年将达50%。 中国水环境继续恶化,中国669城市中有400 669城市中有 中国水环境继续恶化,中国669城市中有400 多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 全国有近50%的河流, 座严重缺水, 50%的河流 多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全国有近50%的河流, 90%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90%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目前中国至少有2.7 2.7亿 目前中国至少有2.7亿城市居民生活在不同程 度的空气污染环境中,2000年由于空气污染 导致60 年由于空气污染, 度的空气污染环境中,2000年由于空气污染,导致60 万人夭折 550万人患慢性支气管炎,2000万人 夭折, 万人患慢性支气管炎 万人患呼 万人夭折,550万人患慢性支气管炎,2000万人患呼 吸道疾病。 吸道疾病。中国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 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即能源和污染的“超级大国” 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即能源和污染的“超级大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