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丰太郎枪击李鸿章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重温《马关条约》签订始末
那么,什么才是李鸿章所期待的呢?伊藤与陆奥在当天晚上筹思良久,决定为了表示日本政府的诚意,为了承担日本警察疏虞所引发的责任,日本政府应该无条件答应先前不愿答应的休战要求。
3月28日,陆奥在李鸿章病床前郑重其事告知日本政府决定无条件休战的决定。陆奥说,“我天皇陛下”闻悉本月24日下午的不幸事件后,深感烦恼,对于前此未能同意的无条件休战建议,已委托全权办理大臣可规定期限,在某些区域内予以允诺。陆奥表示,虽然伊藤伯爵现在不在马关,但为了从速订定休战条约,本大臣在任何时候均可根据中堂适宜时日,从事审查,协议有关休战的细目。
1894年10月5日,恭亲王密函李鸿章,表示战守均不可恃,应该利用外交斡旋化解危机,看看俄国、英国等友邦能否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劝说日本,息兵止争,无伤国体。恭亲王还告诫李鸿章,不要介意舆论和清议,不要只顾爱惜羽毛,逃避嫌疑,要有担当,要负责任,要为“我大清”安危负责。
在恭亲王、李鸿章等人积极活动下,列强确实表示可以居间沟通,但日本认定一个死理,就是不愿让列强介入,只愿意和中国“单挑”。而且更厉害的是,日本利用在战场上的优势,一刻不停地进攻、进攻、再进攻,一点点粉碎中国寻求和解、寻求停战的希望。
(本文作者马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文明通论》、《晚清二十年》等。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重温《马关条约》签订始末(中)——遇刺转机
马勇
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在马关的第三次会谈顺利结束。李鸿章在随员陪同簇拥下,退出会场,乘坐轿子返回住处,时间在下午四时十五分。又过了15分钟,李鸿章一行途径外滨町邮便电信局前,也就是距离住处仅有50米的地方,突然从拥挤围观中国头等大臣的人群中冲出一个人,直至轿前,用手摁住轿夫肩膀,趁轿夫惊讶停止前进之际,举枪朝李鸿章开了一枪。
李鸿章马关遇刺始末
李鸿章马关遇刺始末作者:张大同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5期1894年春,中国钦命全权大臣李鸿章奉旨乘轮赴日,开始了他的议和之旅。
和谈地点是在日本山口县马关的春帆楼。
3月24日下午3时,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举行第三次会谈。
会谈结束后,李鸿章乘轿返回下榻的引接寺旅馆途中,突遭日本暴徒枪击,成为“几乎酿成国际异变”的重大外交事件。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下午4时15分,李鸿章从春帆楼大门外登上乘舆,30分经外滨町邮便电信局前,向江村(仁太郎)杂货店行去。
过江村杂货店再向北拐,前行约50公尺,就是引接寺的门口了。
街道拐角处原本狭窄,加上人群攒集,争看大名鼎鼎的中国全权大臣李鸿章,秩序非常混乱,轿夫只能排群缓行。
正当乘舆从人群中穿过时,忽有一暴徒窜到轿前,用左手按轿夫的肩,趁轿夫惊讶停步之际,用右手举枪向李鸿章射击。
枪弹击中李鸿章左眼下,嵌入颊骨,血流不止。
李鸿章手掩创口,及乘舆到引接寺门前,仍神色自若,徒步登阶入内。
情况来得十分突然,凶手为何人,又为何行刺,引起各国舆论的广泛关注。
凶手被捕后,经日本山口县地方法院审明:此人名小山丰太郎,郡马县大北岛人,26岁,是个无职业的青年。
奇怪的是,他为什么要行刺李鸿章呢?据山口县地方法院的判决书称:被告丰太郎,因我帝国与中国启衅,致动干戈,皆中国现任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李暗为主持,思非绝其生命,则我国不能得志,难保东方之和平。
适闻其奉命来我帝国山口县赤间关(马关)议和,遂决议行刺。
判决书既回避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又企图掩盖小山行刺李鸿章的真实动机,是不足信的。
应该看到,李鸿章东渡议和之日,正是日本国内主战气焰继续高涨之时。
日本舆论大肆宣扬,对中国的割让土地“唯欲其大”,赔偿军费“唯欲其多”,甚至声称“必须有瓜分(中国)四百余州的决心”。
在日本军队内部,主战气焰更为浓烈,力主非占领北京不可言和。
在一些日本将领公开发表的诗作中,多有“燕京从是几行程”、“何时轻骑入燕京”等诗句,以进行鼓气和煽动。
小学生爱国故事演讲稿
篇一:小学生爱国主义演讲稿三钱的故事“三钱”的故事1935年,他留学美国。
1949年中秋节,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他夫妇俩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边赏月,一边倾诉衷肠,萌发早日回国报效祖国的念头。
但不久,他被怀疑为美国共产党员,限制离境。
当时美国的一位军官就说:他一个人可以抵上五个师,要么扣留他,要么枪毙他,但绝不能放走他。
后来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排除千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终于1955年返回祖国。
此后,为祖国国防科学贡献余生,在他的主持研究下,中国导弹后来居上,大出风头。
1962年击落充满神秘色彩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国威大振。
如今,国产战略导弹、战术导弹捍卫着祖国的安全,同时中国成为世界三大航天大国之一。
他,就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1931年,有一位有才华的年轻人他以语文,历史双百分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
但是正在这时,九一八事变暴发,于是他下决心弃文丛理,转学物理,将来要为中国造飞机大炮。
从未学过理科的他通过勤奋获得奖学金留学美国。
1946年5月,他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以探亲为名只身返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后又创办上海大学,,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就是著名的力学之父钱伟长。
在1936年,还有一个年轻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法国留学。
10年后,他同样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并制成了共和国第一个核装置――原子能反应堆,为我国的原子弹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他说过,没有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就没有个人的一切。
他就是我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他们不仅是我国科学领域的巨人,更是我国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
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我国科坛的“三钱”。
今天,当国产运载火箭飞向太空,当其他大国的枪炮不敢再随意对准我们时,我们为当年祖国拥有他们而深感幸运和自豪。
“三钱”的事迹感染着我们的每个人,最让我们敬佩的时,当时要么国难当头、要么贫穷落后,而他们学习生活的国外待遇丰厚,条件优越,可是当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或者祖国还没有召唤的时候,他们的心早已与祖国连在一起,学成回国,报效祖国,正如钱伟长先生所说: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贪图享受,义无反顾的选择回国为我国的科技作出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篇二:爱国主义故事演讲稿爱国主义故事演讲稿爱国主义故事演讲稿看完了,我想问你两个问题,一个是:新世纪第一个国庆节即将来临,在没看这录像之前,你心情如何,感想如何?会心潮澎湃、激情满怀吗?第二个问题是:在此之前提到爱国,你是否以为它是大道理、它离我们较远?看过录像片之后,我想,你不用告诉我答案了。
内外交困?清末裱糊匠李鸿章的“委屈”事
内外交困?清末裱糊匠李鸿章的“委屈”事本文导读:网络配图相传,甲午海战前,李鸿章出使日本,谈判结束后双方联合举行记者会。
此时,有个日本人突然亮出了一个写有楹联的白绢说:“我们日本有上联对不出下联,只好求教于李大人了。
”李鸿章定睛一看,那上联是:“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显然,这是狂妄的日本人在挑衅李大人,说是只要“单戈独战”即可踏平中国!面对这无礼的挑衅,李鸿章毫不示弱,当即挥毫写出下联:“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这个下联的意思很明了:倭就是倭寇,来偷大清龙衣,“八大王”变成“四小鬼”,“琴瑟琵琶”变成“魑魅魍魉”,“并肩居头上”变成“屈膝跪身旁”,“单戈独战”变成“合手擒拿”。
这样一位“外交使节”可以说是未辱使命的吧?但是,在与境外列强与朝中权贵的斗法中,他仍是处处落败——1/《辛丑条约》谈判过程中,李鸿章屡次要求列强削减罪魁人数。
德国代表称,我也知道真正的罪魁只有一个,如果能将其法办,其他人都可以不追究了。
李鸿章听罢,再也不做此议。
德国代表口中的那个人,就是慈禧,面对这样的要求,李鸿章只有低头。
2/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作为大清的全权代表赴日谈判。
在春帆楼,遭到日人小山丰太郎枪击,子弹打中脸部,流血不止。
李鸿章被刺负伤的消息传开,各方大为震动。
李苏醒后,特地嘱咐随员将血衣保存好,不要清洗。
而后喟然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日本方面基于“愧疚”和对李氏的同情,遂将原先的3亿两赔款数额,减了1亿两。
网络配图3/《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曾发誓“此生永不履日土”。
后来他出使俄国,必须取道日本。
李鸿章不但拒绝入住日方提供的住所,而且换船时绝不坐日本舢板,要求手下人在两船之间搭一木板,古稀之年的老翁就这样从颤颤巍巍的木板上走了过去。
此举令在场的人唏嘘不已。
4/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在给新疆巡抚陶模的信中谈到战争失败的原因时称:“十年以来,文娱武嬉,酿成此变。
李鸿章被称「”东方俾斯麦”,俾斯麦:我可不敢称「”欧洲李鸿章”
李鸿章被称「”东方俾斯麦”,俾斯麦:我可不敢称「”欧洲李鸿章”李鸿章曾经和俾斯麦有过谈话,而俾斯麦在得知了李鸿章被称为「”东方俾斯麦”之后,对人说道:我可不敢称欧洲的李鸿章。
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李鸿章,我们还要从甲午战争前夕说起,那时候北洋水师的情况已经非常的糟糕,因为北洋水师是李鸿章负责建立的,尽管李鸿章想要给北洋水师装配新式舰艇和武器,但他手中没有钱。
在和日本人开打之前,北洋水师已经停滞发展很多年,原本十分先进的北洋水师已经慢慢的脱离了世界的发展。
当时晚清*** 划拨1600万银两购买德国的先进舰艇,但是在德国办事的人却擅自拿了80万两的回扣,这件事情后来被人捅出来,结果这个办事的人就说这些钱是给李鸿章和家人们旅游用的。
在和日本人交战的时候,陆地上面是以叶志超为首的人,海上是以丁汝昌为首的人。
叶志超是一个十分胆小的人,也没有什么大的指挥才能。
当时在平壤作战的时候,叶志超的手下左宝贵知道叶志超是什么人,他直接带人把叶志超给监督了起来,就是害怕叶志超逃跑。
后来双方交手的过程当中,左宝贵不幸战死了,叶志超直接就逃了,尽管当时清军占据着优势。
丁汝昌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在甲午海战的过程中英勇殉国,李鸿章曾下令让丁汝昌逃跑,但是丁汝昌拒绝了李鸿章。
海战当中,北洋水师中根本没有什么杀伤力巨大的炮弹,仅仅只有穿甲弹,还有训练弹。
就这些炮弹,有些还不能用,因为里面有的装的是泥沙,有的里面什么都没有。
当时有一枚炮弹击中水面,被反弹到了日本的吉野号上面,但是炮弹没有爆炸,仅仅击坏了吉野的一个发动机而已。
这样的装备想不失败都难,也造成北洋水师的数万将士英勇殉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在战争中,李鸿章应该是最着急的一个人,因为那些上阵杀敌的都是他带出来的人,都是他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而且当时李鸿章也十分清楚北洋水师里面只有定远和镇远两艘舰船有攻击力。
他当时急忙请求购买大型的舰艇和铁甲舰,但为时已晚。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很多的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无能之人,其实当时李鸿章手中根本没有钱装配北洋水师。
养生故事:中国拍X光片第一人李鸿章
养生故事:中国拍X光片第一人李鸿章
养生故事:中国拍X光片第一人李鸿章照骨术,即医疗上的X射线检查。
早在1896年,李鸿章出访德国时,就已体验过神奇的X射线诊治,成为中国拍X光片第一人!当时,李亲眼在一张胶片上看到了自己左颧骨内的弹头,十分新奇……这里,我们就来八一八李鸿章与“照骨术”!
养生故事:中国拍X光片第一人李鸿章
据《李傅相历聘欧美记》记载:此次道出柏灵,知有操朗德根之术着,乃延摄其面影;即见枪子一颗,存于左目之下,纤毫毕现。
描述的就是清朝“外交官”李鸿章在1896年出访德国,并接受X射线诊治一事。
当时,距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仅隔半年之久,李鸿章成为首个接受 X射线的中国人!话说1895年3月,李鸿章以全权大臣代表清政府赴马关主持和议,未想,日本国公然无视国际公法,在谈判的第二天,即遭到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的枪击。
在日本医生的全力抢救之下,李鸿章保住了性命,但考虑到年迈,做手术可能会危及到生命,因而左眼下的子弹未被取出。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李鸿章“一生事业扫地无余”,自此赋闲在贤良寺达一年之久。
1896年适值沙皇尼姑拉二世加冕,李鸿章又迎来了他外交生涯中的又一个辉煌。
他被指定为出使大臣前往俄国道贺,并顺带访问了德、法、比、荷、英、美和加拿大。
7月,李鸿章途经德国,听说不久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强穿透力的神秘射线,这种射线能够穿过皮肤看清骨骼组织,李对此十分感兴趣,加之这一年来,留在颊骨内的弹头让李疼痛难忍,因而决定通过此种神秘射线来检查一下。
至于为何李鸿章能成为这“第一人”,首先从时间。
甲午战争的反思
甲午战争的反思读《沉没的甲午》有感一百多年前,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却发动甲午海战,而且以绝对的优势打败大清帝国,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我相信,这次战争,这个条约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伤疤,而且,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持续到现在,即使现在让我们焦头烂额的台湾问题,也与这场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中国为这场战争的失败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赔款割地都让清王朝元气大伤,正如姜铎在《甲午战争百年祭》中说的“一蹶不振大帝国,从此坠入深渊里”①,而且,这场战争让各国列强看到了清王朝的衰微,看到日本成为战争暴发户,纷纷争相将侵略的魔掌伸向中国,瓜分危机摆在了中国面前,总之,甲午战争为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浩劫,但是,换个角度看待,他也像一根刺,深深的扎在了中华民族的背上,虽然痛,但是让中华民族清醒了!正如梁启超所说:唤醒吾国死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也。
②这场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主动挑起的,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而且光绪皇帝以及清政府的大部分官员也是积极迎战的,甚至还有很多官员主动请缨赴敌,在海军大战和陆军战争中,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爱国将领,或奋勇拼搏,领军杀敌,或以身殉国,宁死不降,只有少数成为逃兵,而且日军所到之处,当地的群众也积极参与抗争。
③尤其是台湾,虽然最后刘永福独自一人逃离台湾,但这也是被日军逼迫的没有生路之后的选择,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让几乎所有人大跌眼镜,甚至连帝国主义也看好中国,但是,泱泱大国却着实败给了日本这个弹丸之地,一败涂地!很多人会问,究竟是什么让中国沦落到这步田地?这曾经引发无数的专家、学者的反思。
客观的说来,失败的原因是中国近代化改革不够彻底,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都输给了日本。
的确,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世界在以一种赤裸裸的近乎残酷的方式告诉我们,适者生存,只有彻底近代化才能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找到一条生路!但是,可能甲午战争真的沉没的太久吧,当我们仔细分析当时中日在各方面的实力对比,中国几乎没有什么胜利的希望!首先,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李鸿章与《马关条约》
李鸿章在《马关条约》谈判的细节《马关条约》签订前明治维新日本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富强起来。
强大了的日本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扩张的最终目的是侵占中国,称霸世界。
日本的“大陆政策”共分五步:第一步攻占台湾,第二步吞并朝鲜,第三步进军满蒙,第四步灭亡中国,第五步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在“大陆政策”的指导下,日本逐步实施对外侵略扩张。
1872年,日本入侵大清属国琉球,后通过《北京专约》迫使清政府承认琉球为日本属国,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改设为冲绳县。
1874年入侵中国领土台湾。
1874年日本还入侵大清属国朝鲜,排挤中国宗主国地位。
1894年,日本以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向大清请兵,藐视其宗主国地位为理由,入侵朝鲜,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2月李鸿章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大清战败。
清廷无心恋战。
日本虽胜,但也认为“日清战争不能无限期继续下”。
于是,中日双方坐到了谈判桌前。
在此之前,清政府已求和三次,有两次所派代表被日本拒绝。
其中就有张荫桓(户部侍郎)和邵友濂(湖南巡抚)于1月14日为全权大臣赴日求和,日本使团对张、邵极尽侮辱之能事,并驱逐回国。
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只得任命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议和。
李鸿章到了北京,但慈禧却称病不见,光绪接见了他。
2月22日的朝会中,光绪帝让群臣讨论媾和之事,李鸿章坚决反对割地,翁同龢主张巨额赔款,孙毓汶、徐用仪认为若拒绝割地,和平交涉将无法继续……群臣莫衷一是。
李鸿章声称:“割地则不行,议不成则归耳!”其后李拜会各国公使,乞求干涉,但均无结果。
见割地已成定局,李于3月2日上奏皇帝,要求“面谕训诲”,要从光绪帝那里得到明确的割地授权不可。
光绪帝无奈,只好表示可以授予李鸿章“以商让土地之权”。
1895年3月13日,李鸿章以头等全权大臣的名义,率100多名随员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谈判。
李鸿章小道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抵达日本马关,3月20日正式开启了和谈,4月15日最后一轮谈判,4月17日签订条约。
《马关条约》春帆楼里悲剧 日本人停战条件吓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马关条约》春帆楼里悲剧日本人停战条件吓人导语:李鸿章被日本刺客击中1895年2月17日16时,日本联合舰队开进中国威海卫,中日甲午战争以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
军力数倍于日本,要李鸿章被日本刺客击中1895年2月17日16时,日本联合舰队开进中国威海卫,中日甲午战争以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
军力数倍于日本,要地却相继陷落,清廷顾不上“天国颜面”,决定派人去日本议和。
令日本人大吃一惊的是,清廷派来的议和代表居然是一个英国人!英国人崔德林当时供职于天津海关。
清廷为了显得“正式”,授予了他“头品顶戴”,可崔德林刚到日本,就被日本人更正式地“限期离境”了。
清廷决定派两个真中国人去,户部尚书张荫怀和兵部右侍郎邵友濂到达日本,然而这次日本人说他们不具备议和的“全权资格”。
清廷无奈,宣布对因甲午战败而被革职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加赏黄马褂”,命为议和的“全权大臣”。
因李鸿章声言绝不用日本人的任何东西,于是,侍从为他带上了中国粮肉和蔬菜,连做饭用的全套厨具和吃饭用的桌椅都带上了。
同时携带的还有李鸿章专用的红顶八抬大轿。
1895年3月14日,李鸿章和他的无数行李一起从天津出发前往日本马关。
日本人安排的谈判地点是春帆楼。
在世界近代史中,中国称之为《马关条约》的,在日本被称为《春帆楼和约》。
日本人提出的停战条件苛刻得吓人:日本占领山海关、天津、大沽口。
山海关到天津的铁路归日本管理。
停战期间日本的军费由中国支付。
同时,日本人威胁说:如果清廷不答应条件或者拖延谈判,仍在中国境内的日本军队就要发起全面进攻,进攻天津、直隶,最后是北生活常识分享。
《甲午风云》
丁汝昌
战斗初期,北洋舰队发挥了舰炮口径大、射程远的特点,给予日本联 合舰队一定的杀伤。但是随着中日舰队距离接近,进入缠斗绞杀,北洋舰 队航速慢、舰炮射速低、舰队配合不灵的问题越发显现。
日本第一游击队与本队对北洋水师形成夹击阵势。北洋水师超勇沉没, 扬威重伤驶离战场搁浅。北洋舰队虽腹背受敌,形势不利,但官兵毫不畏 缩气馁,反而“愈战愈奋,始终不懈”。
辽东战役
平壤战役日军首次取得大规模阵地战的胜利,大本营决定扩 展对中国本土的进攻,兵分两路同时侵入中国。1894年10月24日, 山县有朋率领日本第一军近3万人进犯鸭绿江防线,发起了辽东 战役。战役历时五个月,一直到1895年3月9日,波及辽东大部分 地区。清军防线被日军击破,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九连 城、旅顺、大连接连沦陷。最终整个辽东落入日军之手。
李 鸿 章 伊 藤 博 文
马关条约
4月17日上午11时40分,被逼无奈的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在马关春 帆楼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内容如下:
一、中国承认朝鲜国为完全之独立自主;
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三、中国将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在各口岸自由通商设厂。
林 泰 曾
甲午英魂
左 宝 贵
历史我们不应忘记
萨镇冰 黄建勋
叶 祖 珪
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 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落后 就要 挨打
我们要发愤图强, 为新中国的腾飞而 努力学习!
丰岛海战(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
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 中国的军舰“济远”、“广乙”和运兵船“高升”号 等,不宣而战。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120年前的资料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120年前的国运抉择120年前的1895年,刚刚过完元宵节,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的清政府派大臣张荫恒等人赴日和谈。
没想到,日方借口中方代表的授权书里没有写明“全权”二字,拒绝谈判,即使张荫恒说可以把新的授权书寄来也不行。
时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还看似随意地问使团随员伍廷芳:“清朝政府怎么不派恭亲王奕?或是我的老朋友李鸿章来呢?”伍廷芳随之反问:“如果李中堂奉命前来议和,贵国愿意订约吗?”伊藤博文答:“如果李中堂前来,我国自然乐意接待,但是还要有符合国际惯例的敕书,必须要有‘全权’二字。
”伊藤博文看似无心的“点名”,让清政府忙乱了起来。
恭亲王奕?是皇室贵族,自然不能去日本受战败议和之辱,于是,这个“屎盆子”就不偏不斜地扣在李鸿章的身上。
倒霉的“全权”大臣早在甲午战争期间,由于大臣们的上奏和攻击,一手操办了北洋水师的李鸿章就因为平壤战役的初期失利被拔掉了三眼花翎,扒掉了黄马褂。
从某种意义说,甲午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李鸿章都是戴罪之身。
好不容易过完了苦涩的甲午年,1895年大年初一,李鸿章一改接受官员拜年的惯例,府门紧闭,不宴客,不见客。
他当然不知道,他的老朋友伊藤博文,此时正坐在中日“国运相赌”的赌桌边,信心十足地等待他这个失意者入席。
“罪臣”李鸿章一下子成了清政府的救命稻草。
为了让伊藤博文相信议和的诚意,清政府重新起用李鸿章,于1895年2月13日赐他“赏还翎顶,开复革留处分,赏还黄马褂”,任命他为“头等全权大臣”,办理跟日本议和事务。
旨意一下达,李鸿章的好友、英国人赫德就知道不妙:“此次和谈必定是沉重而不得人心的任务,和谈者不但会受到全国人民的责骂,更会受到政府的公开谴责。
”美国公使田贝也私下劝李鸿章:“千万别去蹚这番浑水!”沉浮政坛多年的李鸿章并非不知道此行的凶险。
只是,对于奉行儒家传统的他来说,自己的老命本来就是君王的。
皇帝的命令和慈禧太后的旨意,他无从拒绝。
这趟屈辱之行,已然成为他的宿命。
精彩的清朝历史故事-
精彩的清朝历史故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个由少数民族建⽴的⼤⼀统王朝,清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最后⼀个封建王朝,关于清朝流传下来的历史故事⾮常多,⼩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李鸿章挨⼀枪,中国少赔⼀亿两 1894年7⽉,中⽇甲午海战爆发,第⼆年3⽉,北洋⽔师全军覆没。
光绪皇帝只好命李鸿章前去⽇本进⾏谈判。
⼀艘轮船从天津塘沽港开出,⽬的地是⽇本的马关,船上搭乘的是以李鸿章为⾸席谈判代表的和谈代表团。
李鸿章在⽇本谈判时所有的想法和⾏动都要及时发电给北京。
不幸的是中⽅的电报密码被⽇⽅掌握。
李鸿章在春帆楼与伊藤博⽂唇枪⾆剑。
由于⽇⽅已经知道李鸿章的底牌,可想⽽知,李鸿章很被动。
伊藤博⽂在谈判中向中⽅提出条件。
⽇军要占领⼤沽、天津、⼭海关⼀线所有堡垒。
驻扎在这些地区的清廷军队要将所有军需⽤品交给⽇本军队。
天津到⼭海关的铁路也要交给⽇本。
伊藤博⽂明⽩这样的条件李鸿章肯定不答应。
这将直接威胁北京的安全,正好⽇本可借此再战。
最为狡猾的是,此时的伊藤博⽂故意掩藏吞并台湾的企图。
⽇本已经开始向台湾进军,等⽇军控制台湾后再逼李鸿章就范。
当然,李鸿章也不傻,他知道伊藤博⽂的野⼼很⼤。
李鸿章在会谈上没有对⽇本提出的要求让步,谈判陷⼊僵局。
会谈结束后,双⽅同意三天后再谈。
1895年3⽉24⽇下午4时,第三轮谈判结束过后,满腹⼼事的李鸿章步出春帆楼,坐轿⼦返回驿馆。
谁知,就在李鸿章乘坐的轿⼦快到驿馆时,⼈群中突然窜出⽇本浪⼈⼩⼭丰太郎,朝李鸿章脸上就是⼀枪。
李鸿章左颊中弹,倒在⾎泊之中。
⼩⼭丰太郎⽤的可能是⼟枪,威⼒不够⼤。
李鸿章中的这⼀枪,⼦弹正好嵌在左眼下⽅⼀⼨的位置。
⼦弹虽然留在了体内,但并没有伤及眼睛。
李鸿章被刺的消息在国际上掀起谴责⽇本的强⼤舆论⾼潮,沙俄的军队甚⾄以此为借⼝公开进⼊东北地区。
在强⼤国际舆论压迫下,⽇本⼗分被动,伊藤博⽂得知后勃然⼤怒,咆哮说“宁将⾃⼰枪击,也不应加害中国使⾂”,陆军⼤⾂⼭县有朋拍着桌⼦⼤骂“该匪罔顾国家⼤计”。
清朝外交大臣李鸿章在见外宾时出过哪些笑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外交大臣李鸿章在见外宾时出过哪些笑话
导语:按日本惯例,凡外国朝贺,天皇都要面朝南立于桌内,使臣则在离桌子一丈来远的地方向北三鞠躬,再趋步走到桌前与天皇握手,然后立于桌侧,说
按日本惯例,凡外国朝贺,天皇都要面朝南立于桌内,使臣则在离桌子一丈来远的地方向北三鞠躬,再趋步走到桌前与天皇握手,然后立于桌侧,说明随行各官同贺之意,并依次唱名,向天皇介绍参赞以下各官,各官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即上前朝贺,礼节和大使一样。
日本握手都是握右手,握左手则有亵渎之意,有个参赞叫汪度的,与天皇握手时却误举左手,天皇便把手缩了回去,不和他握,汪度不明所以,杨枢在一旁则大惊失色,悄悄拽了下汪度的右臂,暗示他出右手,没想到大殿地面甚是平滑,杨枢着急用力过猛,汪度也没想到杨枢会拽他,一惊之下,被宽大的衣衫绊倒在地,一时羞得无地自容。
日本每年有两个重要节日,春天的樱花节和秋天的菊花节,每逢这两个节日,日本天皇都要召集百官,设宴赏玩,各国大使以下各官也应邀参加,不过宴会采用的是西方礼仪,饭菜并不端上桌,而是放在大盆里由个人盛取,类似现在的自助餐,于是便出现了下面的状况:占了座位的,没有饭吃;去取餐时,座位又被别人占了,清朝使臣的衣服都很宽大,袖子也很长,不利于操刀拿勺,每每行动迟缓,而宴会的时间又很短,使臣们往往刚盛好食物,才吃一口,还没来得及下咽,宴会便结束了,所以多数人根本吃不饱。
晚清最著名的外交家非李鸿章莫属,他多次以大清国总理的身份出访欧美、日本,期间也曾闹过不少笑话。
1896年3月,李鸿章参加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庆典,俄皇后向李鸿章伸出手来,李鸿章不懂吻手礼,以为皇后向他索要礼品,急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李鸿章挨子弹省一亿 皇帝一封电报又把钱送回日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鸿章挨子弹省一亿皇帝一封电报又把钱送回日
本
导语: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大幅加强,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而日本军事化扩张的第一步,就把矛头指向了千年来一衣带水的中国。
在1894年,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大幅加强,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而日本军事化扩张的第一步,就把矛头指向了千年来一衣带水的中国。
在1894年,趁着清廷忙着给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无暇他顾的机会,日本挥兵朝鲜,同时挑起丰岛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对于这次战争,日本方面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而清廷方面内部争权夺利不断,上下掣肘。
一个明显的对比,日本明治天皇为战争胜利主动将皇室私产划入军队构建军舰,而清朝这边则把北洋水师军费用来修颐和园。
结果日本方在黄海一战中全歼北洋水师,进军东北。
清朝害怕在满族的“龙兴之地”开战会伤及“龙脉”,故派出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此番城下之盟,清朝方面自然讨不了好。
日本方以首相伊藤博文为首的谈判团给出狮子大开口的条件。
除了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土地、开放通商之外,还需赔偿日本军费三亿两白银。
这些对于清廷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谈判一度陷入胶着。
日本方面则以进攻北京来要挟李鸿章让他尽快答应条件。
而实际上,双方对这次谈判都有诸多顾虑。
日本方面由于对战争投入过大,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急需清朝的赔款来救济,而清朝方面则担心战火烧到北京威胁皇室安全。
此时来自日本刺客的一发子弹打破了僵局。
一日,李鸿章谈判返回住处路上,被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袭击,一
生活常识分享。
爱国故事
1896年李鸿章作为中国特使,应邀赴俄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 加冕典礼,并顺访欧美诸国。3月27日李鸿章携包括儿子李经方、 李经述在内的随员45人,从上海登上法船“爱纳司脱西蒙号”, 翌晨离沪,出东海,经太平洋、印度洋人苏伊士运河,又由迎候 的俄国马赫托姆斯基公爵接上“俄罗斯”号,于4月27日抵达俄国 的黑海港口敖德萨,改乘火车北上。李鸿章此番“以七十有四之 衰龄,涉三万余里之海路”使俄,其主观愿望是联俄并促使俄、 德、法三国挟迫日本放弃对我辽东半岛的占领。他在俄国拜会了 新沙皇并草签了《中俄密约》,然后到德国、荷兰、比利时、法 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巡访并向部分国家的元首递呈国书。在 由太平洋取道横滨回国时,感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疯狂的割地 赔款要求,他曾拒不上岸,以抒怨忿之气。片段二
甲午战争失败后,1895年3月14日,李鸿章由他儿子李经方和美国顾问 科士达(j.w.foster)等人随同,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议和。谈判过程 中,李鸿章乞求为清朝"稍留体面",而伊滕博文和陆奥宗光动不动就以再次 发动战争来要挟李鸿章,并且肆意勒索。24日,暴徒小山丰太郎还把李鸿章 看作是他们勒索的重要障碍,在他回旅馆的途中,竟开枪射击李鸿章,打伤 了他的左眼下角。按照国际惯例,日本当局对作为外交代表的李鸿章受到伤 害,负有严重责任。一些国家纷纷谴责日本政府。日本统治者很担心由此横 生枝节,而使日本对中国的勒索"将陷于不得不大为让步"。然而,李鸿章等 人却依旧卑躬屈节。据陆奥宗光回忆,当他来到李鸿章病榻前探望时,看到 李鸿章尽管包扎伤口的纱布蒙住了一只眼睛,还眯起另一只眼睛,流露出十 分高兴的神情与他攀谈,一再感谢日本方面的"厚待",乞求尽早举行条约谈 判。
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黼,号少荃,安徽合肥人。是近代历史上 一位颇具争议和个人魅力的晚清重臣。24岁中进士,后以合肥地区的团练 武装为基础,组建了淮军,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淮系政治集团。60 年代初,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金陵机器制造局。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 大臣,开始进入权力中枢,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 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在其任内,兴建了大批近代企业,创办北洋 海军,派遣留学生等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首轮浪潮。对外奉行“内须变 法,外须和戎”的外交方针,但由于国力限制以及自身认识的局限,使得 “和戎”外交大多以失败告终,李鸿章被迫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 等条约。1901年,病逝于北京贤良寺,谥文忠,后归葬合肥。
李鸿章与日本谈判时受伤,清朝止损一亿两,上报时慈禧只说一句话
李鸿章与日本谈判时受伤,清朝止损一亿两,上报时慈禧只说一句话李鸿章与日本谈判时受伤,清朝止损一亿两,上报时慈禧只说一句话李鸿章是,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这晚清重臣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备受争议。
青菜萝卜有所爱,有许多人因为不喜欢他认为他卖国,也有人认为他尽力了所有喜欢他,种种情况不一而足。
但小编认为他并非卖国贼,虽然李鸿章确实,最终出卖自己祖国的领土,例如李鸿章签下的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
但很多人并不明白,尤其当时的中国是多么虚弱。
拳头不硬哪来的话语权呢?大家可不能捂着良心说话,用一句话说“弱国无外交”,以当时大清的实力,根本就无法跟西方列强对抗,而慈禧太后也有自己的私心,才会让李鸿章前去签订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因为战争上的失利,甚至可以说惨败,清政府无力发动战争。
表现在谈判中,便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对李鸿章却是步步紧逼,但李鸿章为了清政府还有百姓,只能一忍再忍,经过三轮的谈判后,依旧没有结果,列强来使条件太过苛刻。
到了晚上,李鸿章回到自己的住所时,在半路上突然遭遇到了日本人小山丰太郎的枪击!当时击中左眼下方,由于李鸿章身体不好,很快就昏倒在地,此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听到这个消息后虽然生气,但只因为这个小山丰太郎搅合,会让日本谈判中损失利益罢了。
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如此处理的,只是把小山丰太郎拉了回去,经过一番问话也没有赔礼道歉。
然后据小山丰太郎交代:“他是日本的主战派,因为害怕两国停战,所以故意开枪想击杀李鸿章,想借此让两国没有回旋余地”。
不过幸运的是,李鸿章经过治疗,第二天还能醒过来。
然而,对于已经70高龄的李鸿章来说,这次枪伤让他身体负担很大。
在李鸿章醒了过来,取出枪击时留下的血衣,自言自语道:“这血债可以报国。
”然后,在第四轮谈判中,李鸿章与日本的谈判大师,伊藤·鲍文发生了争执。
然后借机拿出血衣,日本首相看到后知道事情坏了,又担心清朝会因此鱼死网破,最后伊藤博文决定将之前谈判中所要求清政府赔偿3亿两白银,减到现在的2亿两白银。
历史趣谈:千古功罪非议在 大清权臣李鸿章的愤懑与无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千古功罪非议在大清权臣李鸿章的愤懑与无奈导语:1895年的三月十四日,李鸿章等人迎着萧萧春雨,前往日本马关谈判和约。
一路上,李鸿章愁怨满腹,快到马关的时候,他吟诗一首:“晚倾波涛离1895年的三月十四日,李鸿章等人迎着萧萧春雨,前往日本马关谈判和约。
一路上,李鸿章愁怨满腹,快到马关的时候,他吟诗一首:“晚倾波涛离海岸,天风浩荡白鸥闲;舟人哪知伤心处,遥指前程是马关”。
李鸿章还算是有点先见之明,马关果然是李鸿章一生中最为伤心的地方。
在马关谈判的日子里,年事已高的李鸿章不但被伊藤博文百般羞辱和嘲弄,在谈判途中还曾被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刺袭,脸上挨了一枪不说,差点就命丧东瀛。
即使后来侥幸保全性命回来,李鸿章心里也很清楚,这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旦签订,自己必然要背上千古之骂名,正如他自己所说,“七十老翁,蒙汉奸之恶名,几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势。
”甲午一事结束后,李鸿章便从权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了个人政治生涯的最低潮中。
在搬到了贤良寺暂住的日子里,李鸿章说过这么几句话,抒发了他心中的愤懑:“十年以来,文娱武嬉,酝成此变。
平日讲求武备,辄以铺张靡费为疑,至以购械购舰悬为厉禁。
一旦有事,明知兵力不敌而淆于群哄,轻于一掷,遂至一发不可复收。
”历史巨片《台湾1895》全景再现了晚清光绪年间的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反割台斗争等几个重大事件,而其中又以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最为令人痛心。
甚至可以这么说,中华民族在甲午战败后5年的深重灾难都是来于这场战争的失败。
战争失败的原因,已经有无数人说过这种各样的观点,而其中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不公正甚至是无聊可笑的,莫过于把责任推到慈禧太后和李鸿章身上。
指责一个替罪羊总生活常识分享。
李鸿章日本遇刺内幕 竟让中国少赔了1个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鸿章日本遇刺内幕竟让中国少赔了1个亿!
导语:首次谈判的尴尬到达后的次日,中日双方即以春帆楼为会议场所展开谈判。
当时的春帆楼里修葺一新,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足见日方准备之充分
首次谈判的尴尬
到达后的次日,中日双方即以春帆楼为会议场所展开谈判。
当时的春帆楼里修葺一新,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足见日方准备之充分和重视。
双方见面寒暄完毕后,李鸿章说:“你我东亚两国,最为邻近,同文同种,今暂时相争,总以永好为事。
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华者,也未必于有益贵国也。
试观欧洲各国,练兵虽强,不轻起衅,我中东既在同洲,亦当效法欧洲。
如我两国使臣彼此深知此意,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民所侵蚀。
”
伊藤博文想起十年前李鸿章在天津趾高气扬、自己忍气吞声的受辱经过,心中冷笑,表面却说:“十年前在天津时,敝人曾向中堂进言,贵国之现状,实有改进之必要。
但尔后贵国晏然依旧,不图改进,以至今日,实深感遗憾。
”
李鸿章叹道:“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
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自惭心有余力不足。
贵国兵将,悉照西法训练,甚精;各项政治,日新月盛。
此次本大臣进京与士大夫谈论,也深知我国必须改变方能自立。
”
第一次谈判中,尽管李鸿章想尽力表现出恢宏的气度,但作为战败者,仍难以掩盖尴尬艰难的处境。
事后,陆奥宗光评论说:“李鸿章高谈阔论,目的不过是想借此博取同情,间用冷嘲热讽掩盖战败者的屈辱地位罢了。
”
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老李心酸自知。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都是日本明治一新时、萨、长藩下级武士对德川庆喜的老套路。
在春帆楼,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与外务大臣陆奥,与中国代表相互交换全权证书。相互演看之后,陆云:“日皇敕书是否妥协?”。李云:“甚妥。我国敕书是否妥协?”伊云:“以此敕书甚妥。”然后中国代表把要求停战的英文节略面交伊藤。伊藤“略思”片刻,答明日回复。第一次谈判,就以见面确认资格文书结束了。
日本当时的军队总人数为7个师团,12万多人,加上后备队,不过22万人。为深入中国大陆,日本已实际投入兵力17万多,几乎倾巢出动,国内无兵可再派,也无防可守了。中国完全可以一边在陆上跟日本纠缠,同时利用移动的海军主动攻击日本。清军号称陆军有862个营,骑兵192个营,兵力总数是35万人。海军日本有28艘军舰,总吨位5。7万吨,最大战舰4000吨。中国号称有四大水师,北洋、南洋,南洋中又有南洋(江浙),福建、广东三系,有大小舰船82艘,8万多吨。
谈判没有结果,李鸿章散会后立刻将上述内容电告总理衙门。他本人的意见:“要挟过甚,碍难允行。”
李鸿章既不了解自己的译电方法,也不知道日本人已将中国的密码破译,他发回的每封电报内容,都悉数被日本人掌握。
电报到达清廷之后,光绪感到日本欺人太甚,自己也无法决定,因此将电报以及自己的意见一起递上,希望慈禧提出意见,而慈禧没有任何表示。
四、 3月25日晚伊藤去广岛见天皇,借机对外宣传:伊藤力压群雄,压的结果,是满足李鸿章要求停战的一个虚礼。这与他在第二次谈判上所说的一致:提出了休战条件就不能改变,必须休战。
五、 最重要的一点是,迄今为止的所有说辞,均主要依据陆奥的回忆录《蹇蹇录》,并没有参考三国干涉还辽日本立刻接受以及日本面临的实际困难综合作出结论。
对于陆奥提出的“无条件停战”,伊藤表示赞成,但是在向广岛发电报后,军部回电:“现在停战对日本不利,希望慎重考虑”(历史上是否有这样的一个电报?),伊藤为此“专门”向天皇请示,25日夜“专程”赶往广岛,27日夜回电,称停战获得了天皇的同意。28日早晨,陆奥看望躺在病床上的李鸿章,告诉他“喜讯”。30日,签定了停战条约。
二、 小丰说是要杀死李鸿章,可实际上他枪中共有五发子弹,他只开了一枪,开枪后即刻逃离,并没有连开五枪,有将李鸿章打死的想法。
三、 24日开枪,30日就被判处无期徒刑,由此可以推断枪击事件完全是针对李鸿章的、精心策划的“表演”。(1868年3月让英国使节去见天皇,而去的路上跳出两个刺杀英国使节的“攘夷”武士。)
当初李鸿章轻信日本,为和平谈判创造“气氛”,下令北洋海军“保船避战”,结果让日本军队于1895年1月20日轻松从荣城登陆,迂回包围了威海要塞。李鸿章能“管住”自己的部下;可日本的伊藤博文说你有了实际行动我才能“管住”我的部下,结果北洋海军十一艘军舰在威海港内等着日本军队来打,活动堡垒变成了死靶。清军完全可以在日本背后再次形成更大的包围圈,让入侵者腹背受敌,可中国陆军不支援海军,看着入侵者登陆;海军也不离开威海要塞,等着“和平到来”。当年德川家康欺骗丰臣秀赖母子的手段,竟然也骗过了老奸巨滑的李鸿章。
次日,中日双方全权大臣开始了第二次谈判。日本终于亮出底牌,李鸿章要求休战;而伊藤以军方强烈反对休战为由,提出休战条件是让日本军队占领尚没有进行战争、日本军队也还没有侵入的天津大沽、天津、山海关,要那里的中国军队解除武装。同时要中国交出天津、山海关的铁路,休战期间中国方面负担日军的军费。
看到日本提出的休战条件太无理,李鸿章要求搁置休战谈判,先看看日本提出什么样的媾和条件。伊藤威胁李鸿章道,一旦提出了休战条件,开始审议而又中止的话,今后就不能再提此问题。李鸿章要求给三天时间,三天之后再开始谈判。
陆奥专门找了伊藤:“这次事件过程中,皇室与国民对李鸿章表示了充分的礼仪,但是单从礼节上、社交上对他有所表示恐怕不够,还是应该干一个有现实意义的事,否则李鸿章应该不会满足。利用这个机会,允许清政府提出的无条件停战怎么样呢?这样的话,不光向中国清政府表现出了日本的诚意,其他国家也会理解日本所采取的措施吧。”
2010-11-22 刘德秦
1895年3月19日(西历),全权大臣李鸿章、全权大臣参议李经方、参赞伍廷芳等到达日本门司港,从20日开始在春帆楼进行谈判。一个月前的2月17日,日本军队已经攻占了威海卫,将北洋舰队全歼。
谈判一共进行了四次。首日的谈判,为了掩饰上次驱赶中国使节,伊藤博文等故意以确认相互资格开场。以前日本之所以不愿意开始谈判,就是因为看到战局对日本有利,日本为日后能在谈判桌上收获更大,就找茬说中国赴日代表资格有问题,一方面用高叫“不扩大”来瓦解中国方面的战争意志,同时以军人无法控制为由,鼓励军人扩大战争规模。
三天后,第三次谈判于24日开始。谈判结束后,李鸿章离开春帆楼,将至行馆,日本人小山丰太郎(通称六之助,中国史书很多写成“本太郎”)向李鸿章开枪,子弹击中左颧。
之所以说这次开枪事件是日本人精心策划的阴谋的理由在于:
一、 日本报章在介绍这次袭击的背景时,故意将日本的想法“泄露”:“日本国内对这么早就开始谈判不满,日本应该扩大战果。日本好容易才压制住了反对派,想跟中国和谈,可李鸿章不想和平,因此只有除去李鸿章才可能和平。”
《马关条约》签署后的第四天,日本天皇便批准了条约,接着急忙任命内阁书记官伊东已代治为全权办理大臣,随时准备前往烟台换约,同时,请美国驻日公使谭恩转电北京,催问中国何时批准条约。
日本最怕中国清政府“不履约”。
反观中国,战场上没有包围登陆日军,既没有要让入侵者有来无回的作战动作,更没有全国动员,准备集国家之力跟日本战斗到最后的姿态,假如当时开始中国就进入“持久战”,那么所有日军只有都“客死中国”了。
明明是日本无力再战,可日本要将其导演成为对中国、对李鸿章的宽恕。
日本口口声声要直捣北京,可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日本都不具备这个实力。
1886年日本故意在长崎制造“长崎事件”,清政府军舰知道自己水兵岸上受袭也没有用炮轰日本目标的方式保护自己的上岸水兵;开始谈判处理“善后”也是在中国军舰驶离日本之后,这与“三国干涉还辽”、张鼓峰事件、诺门坎事件中,白人一边听日本的保证,一边用战争手段让日本实际兑现保证截然不同。德、法、俄三国提出要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时,停泊在东京湾内的军舰立刻卸去炮衣,所有岸上军人归队,军舰驶离码头,摆出日本不接受立刻开始攻击的架势。
4月1日日本向李鸿章提出了“和平提案”,内容大致就是后来的《马关条约》的内容。要中国割地、赔钱,日本要求中国四天之内必须答复。
李鸿章立刻将此电告光绪皇帝。中国方面因为意见分歧,并没有在规定的四天期限内给李鸿章任何答复。而北京没有回电,日本也无从知道中国方面的真实想法。李鸿章在没有中国方面任何指示的情况下,4月5日自己起草了一个内容回复日本,除了承认朝鲜独立外,对日本的割地、赔偿要求均不接受。但他当天再次向北京致电:“若欲和议速成,赔费恐须过一万万,让地恐不止台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月8日,总理衙门的覆电到。“先将让地应以一处为断,赔费应以万万为断,与之竭力申说。”
4月14日,总理衙门再电李鸿章:“原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无可商改,即尊前旨与之定约。”中国的一举一动都被日本了解得一清二楚。
这是光绪皇帝的最终指示,因此李鸿章与日本人签约。4月17日,签字仪式在春帆楼举行。
日本总是利用“同种相残,外夷得利”来瓦解中国的战争意志,既然日本那么明白此大道理,不挑衅不就没事了?!当初日本说为了朝鲜独立,那么中国撤出了朝鲜,可日本又追打进了中国。李鸿章依然是以前的老套路:花钱消灾,给日本点钱让日本退兵,而且中国清政府的所为,一直是避战,而不是用战争保卫和平。此前日本将中国谈判代表张荫桓等驱逐回国时,有意向伍廷芳透露战争已经花费了一亿五千万日圆,不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不行(实际上是发行了这么多的国债,并没有实际上用掉)。李鸿章这次来,日本已经知道中国至少愿意支付这么多钱。
中国喜欢讲“大国诚信”是一贯的,1972年中国政府对日本“言必信、行必果”了,可田中角荣来之前怕中国出现当年近卫欺骗汪精卫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回国后“被推翻了”,以前的承诺“想兑现也无能为力了”。
李鸿章被枪击后,伊藤博文假装“震怒”,派陆奥来慰问李鸿章,慰问就是观察李鸿章的反应,接着天皇派遣医生,皇太后送来亲手制作的绷带,派遣护士。慰问品、慰问信、发来的慰问电报堆积如山,日本表演了一场“渴望和平”的大戏,挽留李鸿章“谈完了再走”。李鸿章在给北京的电报中称:“对于我遇难,日本官民表示出痛惜的态度,这都是表演的把戏。”他看到了对方在“演戏”,但并没有看到日本的真正弱点。陆奥看到了这封破译了的电报,只是苦笑点头。他庆幸日本的弱点没有被李鸿章看破。